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短波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传导速度及其损伤运动神经元内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巍巍
苑秀华
+1 位作者
张立新
杨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8期744-747,共4页
目的研究超短波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后神经传导速度(MCV)及其相应水平脊髓运动神经元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D大鼠,钳夹其坐骨神经制作周围神经损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4只和假手术组1...
目的研究超短波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后神经传导速度(MCV)及其相应水平脊髓运动神经元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D大鼠,钳夹其坐骨神经制作周围神经损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4只和假手术组12只。实验组术后对其坐骨神经钳夹伤处进行超短波辐射。对照组术后进行无效辐射。假手术组仅暴露单侧坐骨神经。三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2、4和6周末采用电生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超短波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MCV及其L4~5脊髓运动神经元VEGF阳性染色颗粒及吸光度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1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损伤侧坐骨神经MCV值均未测出,术后2周起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损伤侧坐骨神经MCV值可测出,且超短波治疗组大鼠术后2、4、6周其损伤侧坐骨神经MCV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超短波治疗组大鼠L4~5脊髓运动神经元VEGF阳性染色颗粒平均积分吸光度值(IOD)在术后各同一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短波能促进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MCV的恢复,增加其损伤脊髓运动神经元中VEGF的表达,改善组织缺血缺氧,对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后神经的修复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
坐骨神经损伤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uillain-Barre综合征早期电生理变化及分型再认识
被引量:
4
2
作者
党静霞
李汉玲
石小磊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55-256,263,共2页
分析了31例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的电生理改变。有14例于病后3周行肌电图检查。早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异常率为71.01%,主要表现为末端潜伏时(ML)延长,占61.22%,其次为MCV轻度减慢,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
分析了31例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的电生理改变。有14例于病后3周行肌电图检查。早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异常率为71.01%,主要表现为末端潜伏时(ML)延长,占61.22%,其次为MCV轻度减慢,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肌电图(EMG)对早期GBS的诊断价值有限.但EMG鼻常出现越早,则预后越差。31例电生理特点分型:髓鞘型GBS27例(87.09%),轴索型GBS2例(6.4%),另有2例(6.4%)髓鞘及轴索损害均较重,预后差,故认为可能是两者同时损害的混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综合征
末端潜伏时
电生理
mcv
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短波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传导速度及其损伤运动神经元内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巍巍
苑秀华
张立新
杨坚
机构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康复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8期744-747,共4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物理因子对视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20061007)
文摘
目的研究超短波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后神经传导速度(MCV)及其相应水平脊髓运动神经元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D大鼠,钳夹其坐骨神经制作周围神经损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4只和假手术组12只。实验组术后对其坐骨神经钳夹伤处进行超短波辐射。对照组术后进行无效辐射。假手术组仅暴露单侧坐骨神经。三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2、4和6周末采用电生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超短波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MCV及其L4~5脊髓运动神经元VEGF阳性染色颗粒及吸光度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1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损伤侧坐骨神经MCV值均未测出,术后2周起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损伤侧坐骨神经MCV值可测出,且超短波治疗组大鼠术后2、4、6周其损伤侧坐骨神经MCV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超短波治疗组大鼠L4~5脊髓运动神经元VEGF阳性染色颗粒平均积分吸光度值(IOD)在术后各同一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短波能促进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MCV的恢复,增加其损伤脊髓运动神经元中VEGF的表达,改善组织缺血缺氧,对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后神经的修复起保护作用。
关键词
超短波
坐骨神经损伤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Keywords
ultrashort wave
sciatic
nerve
injury
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
(
mcv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分类号
R745.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uillain-Barre综合征早期电生理变化及分型再认识
被引量:
4
2
作者
党静霞
李汉玲
石小磊
机构
西安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55-256,263,共2页
文摘
分析了31例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的电生理改变。有14例于病后3周行肌电图检查。早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异常率为71.01%,主要表现为末端潜伏时(ML)延长,占61.22%,其次为MCV轻度减慢,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肌电图(EMG)对早期GBS的诊断价值有限.但EMG鼻常出现越早,则预后越差。31例电生理特点分型:髓鞘型GBS27例(87.09%),轴索型GBS2例(6.4%),另有2例(6.4%)髓鞘及轴索损害均较重,预后差,故认为可能是两者同时损害的混合型。
关键词
G-B综合征
末端潜伏时
电生理
mcv
肌电图
Keywords
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
terminal latency time (ML)
motor
nerve
condition
velocity
(
mcv
)
electromyogram (EMG)
分类号
R745.430.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短波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传导速度及其损伤运动神经元内VEGF表达的影响
李巍巍
苑秀华
张立新
杨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Guillain-Barre综合征早期电生理变化及分型再认识
党静霞
李汉玲
石小磊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