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tudy of size effect in concrete penetration with LDPM 被引量:3
1
作者 Jun Feng Wei-wei Sun Bao-ming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60-569,共10页
Projectile size effec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since the scaling researches are extensively applied to concrete penetration investigations. This paper numerically deals with the projectile size effect on penetration re... Projectile size effec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since the scaling researches are extensively applied to concrete penetration investigations. This paper numerically deals with the projectile size effect on penetration resistance via the recently developed Lattice Discrete Particles Model(LDPM) which is featured with mesoscale constitutive laws govern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djacent particles to account for cohesive fracture, strain hardening in compression and compaction due to pore collapse. Simulations of two different penetration tests are carried to shed some light on the size effect issue. The penetration numerical model is validated by matching the projectile deceleration curve of and predicting the depth of penetration(DOP). By constant velocity penetration simulations, the target resistance is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the projectile size. By best fitting numerical results of constant velocity penetration, a size effect law for target resistance is proposed and validated against literature data. Moreover, the size effect is numerically obtained in the projectile with longer extended nose part meanwhile the shorter extended nose is found to improve the DOP since the projectile nose is sharpe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etrATION of CONCRETE size effect LATTICE discrete particle model Target resistance ABNORMAL NOSE PROJECTI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粒径和用量对砂姜黑土强度的影响
2
作者 石馨晔 霍静 +4 位作者 陈冲 商建英 刘桢 黄元仿 汤怀志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生物炭作为改良剂常被用来消减砂姜黑土黏重、易粘结成块、耕性差等障碍因子。先前的研究关注了生物炭用量和类型对砂姜黑土强度的改良效果,但不同粒径和用量生物炭对砂姜黑土强度的影响机理并不完全清楚。为明确不同粒径和用量生物炭... 生物炭作为改良剂常被用来消减砂姜黑土黏重、易粘结成块、耕性差等障碍因子。先前的研究关注了生物炭用量和类型对砂姜黑土强度的改良效果,但不同粒径和用量生物炭对砂姜黑土强度的影响机理并不完全清楚。为明确不同粒径和用量生物炭对砂姜黑土强度的影响。该研究选择两种典型砂姜黑土,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测定了两种粒径(1~2 mm和<0.15 mm)和3个不同用量(1%、3%和5%)生物炭处理下2种不同质地(粉质黏壤土和粉黏土)砂姜黑土的抗张强度、圆锥贯入深度和不排水抗剪切强度。结果表明:3%和5%粗颗粒生物炭(粒径1~2 mm)处理显著降低砂姜黑土的抗张强度(P<0.05),且对粉黏土抗张强度降低程度高于粉质黏壤土。细颗粒生物炭(粒径<0.15 mm)处理并没有降低砂姜黑土的抗张强度,且生物炭1%细颗粒生物炭处理的抗张强度比对照高16.0%和21.2%。生物炭处理增加了圆锥贯入深度与含水率回归方程的斜率,且对粉黏土的增加效果更显著。对于粗颗粒生物炭,3%和5%生物炭处理总体上降低了砂姜黑土圆锥贯入深度,增加了不排水抗剪切强度。对于细颗粒生物炭,生物炭施用对砂姜黑土圆锥贯入深度和不排水抗剪切强度的影响可能增加、降低或无影响。生物炭施用对砂姜黑土强度的影响与生物炭粒径和用量、土壤性质和含水率密切相关。该研究所得结果可以为生物炭对砂姜黑土结构和耕性改良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粒径 生物炭用量 抗张强度 圆锥贯入深度 不排水抗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激扫掠喷嘴与压力型雾化喷嘴工作特性对比研究
3
作者 王士奇 董跃路 +3 位作者 赵鹏 马梁 贾志刚 温泉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8-158,共11页
为厘清自激扫掠喷嘴与传统压力型雾化喷嘴工作差异,拓展自激扫掠喷嘴应用场景,本文采用高速阴影成像、激光粒径测量等试验方法,针对典型的空心锥离心喷嘴、平面扇形喷嘴以及自激扫掠喷嘴在静止大气环境下的工作特性进行测量和对比分析... 为厘清自激扫掠喷嘴与传统压力型雾化喷嘴工作差异,拓展自激扫掠喷嘴应用场景,本文采用高速阴影成像、激光粒径测量等试验方法,针对典型的空心锥离心喷嘴、平面扇形喷嘴以及自激扫掠喷嘴在静止大气环境下的工作特性进行测量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者具有相同的流量、张角响应特性,但自激扫掠喷嘴具有强烈的非定常性,其时均液雾形态与扇形喷嘴类似,瞬态流场区别明显。自激扫掠喷嘴的雾化粒径随压降的提高迅速降低,变化规律与离心式喷嘴和平面扇形类似。在0.5 MPa压降下,离心喷嘴中心粒径最小,为38.3μm,而平面扇形喷嘴和自激扫掠喷嘴的中心粒径接近,分别为62.6μm和62.7μm。然而,自激扫掠喷嘴出口液雾分布极不均匀,呈现两侧液雾集中且粒径大,中间液雾较少且粒径小的“双峰”结构,相同压降下边缘粒径达126.9μm。自激扫掠喷嘴独特的工作原理、雾化和散布特性可为燃油在高速气流环境下,大范围均匀散布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激扫掠喷嘴 平面扇形喷嘴 离心喷嘴 雾化粒径 穿透深度 空间散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介质渗透性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高宗军 丁子祺 +1 位作者 刘久潭 刘文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7,共10页
达西试验是砂介质渗透性能的主要确定方法。但是受到砂介质粒度与压实度、水的溶解性总固体(TDS)与水头差、试验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获得的达西试验结果存在巨大差异,给实际应用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探究不同条件下达西试验产生的... 达西试验是砂介质渗透性能的主要确定方法。但是受到砂介质粒度与压实度、水的溶解性总固体(TDS)与水头差、试验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获得的达西试验结果存在巨大差异,给实际应用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探究不同条件下达西试验产生的不同结果,在常温常压环境下,选择不同砂介质,开展不同温度、TDS、供排水水头差等情况下的试验。结果表明:(1)水温增高,渗透系数增大,渗透性越好的介质,受温度的影响越显著;(2)TDS增高,渗透系数减小,渗透性好的介质,渗透性随TDS呈对数函数或指数函数变化,即水在低TDS变化时引起的介质的渗透性变化剧烈,反之亦然,而渗透性差的介质,渗透性随着TDS增高近似呈线性减小;(3)供排水水头差增加到一定值时,渗透系数不再恒定,临界雷诺数细砂为0.4,中砂为3.3;(4)压实度越高,渗透系数越小;(5)孔隙度相同时,粒径越大则渗透系数越大。本试验结果将为今后渗透系数的获取、应用提供借鉴,为地下水评价、地质灾害防治等水文地质参数选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西试验 渗透系数 温度 溶解性总固体 供排水水头差 压实度 砂介质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2溶胶在欧洲赤松和火炬松边材中的渗透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孙敏洋 曹金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5-90,共6页
为了考察微纳米液体改性剂在木材中的渗透规律,采用2种粒径(30和150 nm)和3种浓度(质量分数5%,15%、30%)的SiO2溶胶真空30 min-常压浸渍24 h欧洲赤松和火炬松边材,比较其24 h内吸液率的经时变化规律和24 h增重率,通过质量法分析30nm、15... 为了考察微纳米液体改性剂在木材中的渗透规律,采用2种粒径(30和150 nm)和3种浓度(质量分数5%,15%、30%)的SiO2溶胶真空30 min-常压浸渍24 h欧洲赤松和火炬松边材,比较其24 h内吸液率的经时变化规律和24 h增重率,通过质量法分析30nm、15%的硅溶胶处理材轴向SiO2的浓度梯度,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分析各轴向深度木材细胞壁中硅元素的分布。结果表明:1)粒径小的硅溶胶在浸渍初期更易于在木材中渗透,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粒径的影响变小,甚至可能出现相反的趋势;浓度对吸液率影响显著,一般浓度越高,吸液率越小。浓度高的改性剂处理木材时,粒径的影响更为显著。2)树种对硅溶胶的渗透性影响显著。硅溶胶在欧洲赤松边材的吸液率通常高于火炬松边材,但由于硅溶胶颗粒和水分在欧洲赤松中渗透不同步,硅溶胶在端头部分的大量沉积,导致欧洲赤松中SiO2在轴向分布浓度梯度远高于火炬松。3)硅元素进入各个轴向深度的木材细胞壁,硅元素的浓度分布规律与质量法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SIO2溶胶 渗透性 粒径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对食品医药用硅藻土助滤剂渗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姜玉芝 张忠阳 +1 位作者 王利华 杨培全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5-168,共4页
为了给GB 24265—2009的逐步完善提供参考,以临江硅藻土助滤剂厂产食品医药用助熔焙烧品硅藻土助滤剂(ZBS)和食品医药用焙烧品硅藻土助滤剂(BS)为试样,采用硅藻土助滤剂渗透率测试装置考察了粒度对它们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试... 为了给GB 24265—2009的逐步完善提供参考,以临江硅藻土助滤剂厂产食品医药用助熔焙烧品硅藻土助滤剂(ZBS)和食品医药用焙烧品硅藻土助滤剂(BS)为试样,采用硅藻土助滤剂渗透率测试装置考察了粒度对它们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试样的渗透率随粒度的变化都可以用呈正比例关系的线性方程描述,但ZBS试样的粒度对渗透率影响更显著,而且在相同粒度下,ZBS试样的渗透率高于BS试样的渗透率。由渗透率与粒度关系的线性回归方程,得出食品医药用ZBS的d50范围应为24.6~131.4μm,食品医药用BS的d50范围应为2.9~79.8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医药用硅藻土助滤剂 粒度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滤料在容尘阶段的过滤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忠平 吴昌甫 +1 位作者 龙大海 吴淼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3-590,共8页
通过容尘实验分析了气溶胶的特性参数对纤维滤料的非稳态过滤性能参数的影响、滤料在容尘阶段的压降Δp、各粒径微区间的分级效率随单位面积累计容尘量的变化特性,以及滤料在粉尘或气溶胶微粒沉积的各个压降阶段的最易透过粒径(MPPS)等... 通过容尘实验分析了气溶胶的特性参数对纤维滤料的非稳态过滤性能参数的影响、滤料在容尘阶段的压降Δp、各粒径微区间的分级效率随单位面积累计容尘量的变化特性,以及滤料在粉尘或气溶胶微粒沉积的各个压降阶段的最易透过粒径(MPPS)等.得到了纤维滤料的积尘填充率α的计算式,检验了滤料在容尘阶段的压降经验公式的适用性,并借助于Matlab的回归分析拟合出合适的压降修正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过滤 纤维滤料 最易透过粒径 积尘填充率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改性5-FU脂质体的制备及透瘢痕实验 被引量:1
8
作者 毛小慧 沃雁 +2 位作者 章一新 贺蓉 崔大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08-1812,共5页
为了解脂质体抗瘢痕药物在增生性瘢痕中的透皮作用,应用胆固醇对5-FU脂质体进行改性处理.应用挤出仪控制粒径的大小后,观察粒径对包封率的影响,并进行体外透瘢痕实验,观察粒径对于渗透深度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脂质体成均一的大单层球... 为了解脂质体抗瘢痕药物在增生性瘢痕中的透皮作用,应用胆固醇对5-FU脂质体进行改性处理.应用挤出仪控制粒径的大小后,观察粒径对包封率的影响,并进行体外透瘢痕实验,观察粒径对于渗透深度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脂质体成均一的大单层球形结构,包封率随粒径的变小而增大.粒径越小,透瘢痕能力越强.本实验证明经胆固醇改性之后的小粒径脂质体是一种较好的抗瘢痕药物载体,它的透瘢痕机制主要是变形作用和融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 5-氟尿嘧啶 脂质体 胆固醇 透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吹转炉氧枪喷吹石灰石颗粒的物理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唐彪 王晓鸣 +1 位作者 邹宗树 孙广琪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5-699,共5页
建立了氧枪喷吹石灰石粉的冷态模型,用水模拟钢水,用浸盐空心三氧化二铝模拟石灰石粉,用真空泵油模拟炉渣,研究了熔池的均混时间、粉剂分布和粉剂穿透比.考察了底气流量和枪位对均混时间的影响,同时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测定了熔池的粉... 建立了氧枪喷吹石灰石粉的冷态模型,用水模拟钢水,用浸盐空心三氧化二铝模拟石灰石粉,用真空泵油模拟炉渣,研究了熔池的均混时间、粉剂分布和粉剂穿透比.考察了底气流量和枪位对均混时间的影响,同时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测定了熔池的粉剂穿透比和粉剂分布,确定了实验室条件下最佳操作工艺.结果表明,顶吹喷粉条件下氧枪枪位应略微下降,枪位为258 mm,底气流量为2.0 m3/h;粉剂穿透比随固气比和粉剂粒度的增加而增加,确定了实验条件下最佳粉剂粒度为0.212-0.38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混时间 粉剂穿透比 粉剂分布 固气比 粉剂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保护剂分散体系及其液体渗透性研究概述 被引量:12
10
作者 曹金珍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共9页
木材保护是节约木材资源、提高木材使用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长期、高效的木材保护,通常需要对木材进行整体浸渍处理,即通过木材的多孔结构将包含有效成分的木材保护剂分散体系引入木材内部。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 木材保护是节约木材资源、提高木材使用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长期、高效的木材保护,通常需要对木材进行整体浸渍处理,即通过木材的多孔结构将包含有效成分的木材保护剂分散体系引入木材内部。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木材保护剂分散体系,笔者介绍了其分类以及各类型的定义和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溶液、微乳液、乳浊液、溶胶、悬浊液型木材保护剂分散体系在木材中的液体渗透性方面研究进行了概述。对于水溶型木材保护剂而言,木材构造、木材抽提物及处理药剂的性质是影响其液体渗透性的主要因素;油溶型木材保护剂的液体渗透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溶剂的性质,轻油溶剂比重油溶剂的渗透性更优;乳浊液的液滴粒径与木材纹孔膜上孔隙尺寸相当,因此其渗透性与液滴粒径、树种密切相关;微乳液比乳浊液更易渗透,甚至可部分进入木材细胞壁;溶胶形成胶体粒子后在木材内的渗透与木材构造、胶体粒子粒径及p H等相关;悬浊液型木材保护剂由于粒径较大,在木材内的渗透性不佳,分布也不均匀。分析了该领域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应系统、深入地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改善分散体系在木材中的液体渗透性,并为木材保护分散体系的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保护 木材保护剂 分散体系 液体渗透性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含水率对SiO_2溶胶在两种木材中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敏洋 曹金珍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5年第6期34-39,共6页
采用两种粒径(30nm和150 nm)的Si O2溶胶真空浸渍不同含水率(绝干、气干、调湿)的欧洲赤松和南方松边材,比较其24 h内吸液率变化规律和24 h增重率,并通过质量法分析硅溶胶处理材轴向SiO2的浓度梯度,从而考察处理材的初始含水率对SiO2溶... 采用两种粒径(30nm和150 nm)的Si O2溶胶真空浸渍不同含水率(绝干、气干、调湿)的欧洲赤松和南方松边材,比较其24 h内吸液率变化规律和24 h增重率,并通过质量法分析硅溶胶处理材轴向SiO2的浓度梯度,从而考察处理材的初始含水率对SiO2溶胶在木材中渗透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木材均在绝干状态下吸液率最低,30 nm硅溶胶在气干状态下吸液率最高,而150 nm硅溶胶在调湿状态下吸液率最高。(2)初始含水率对增重率的影响与吸液率不同,30 nm硅溶胶在调湿状态下浸渍木材的增重率低于绝干状态,欧洲赤松气干状态的增重率最高。(3)初始含水率对试材中整体SiO2量的影响与增重率结果基本一致,欧洲赤松中SiO2轴向分布梯度远高于南方松,其渗透的均匀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SIO2溶胶 渗透性 初始含水率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和矿渣粒度分布对混凝土微观结构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安强 潘慧敏 +1 位作者 王帅 赵庆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4-893,共10页
针对胶凝材料比表面积和粒度分布等物理性质存在的差异,将P·Ⅱ水泥,Ⅰ级、Ⅱ级粉煤灰和S95级、S105级矿渣进行互掺,固定水泥用量,设计了4种粉煤灰和矿渣的组合方式,通过流动度试验分析了组合方式对净浆流动性的影响,并将粒度分布... 针对胶凝材料比表面积和粒度分布等物理性质存在的差异,将P·Ⅱ水泥,Ⅰ级、Ⅱ级粉煤灰和S95级、S105级矿渣进行互掺,固定水泥用量,设计了4种粉煤灰和矿渣的组合方式,通过流动度试验分析了组合方式对净浆流动性的影响,并将粒度分布曲线与Fuller分布曲线进行了比较。在净浆配合比的基础上,对不同组合方式的混凝土进行了工作性、力学性能及自由氯离子浓度测试,探讨了粉煤灰和矿渣的粒度分布对混凝土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并对硬化浆体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的粒度分布是决定颗粒级配优劣的重要因素。Ⅰ级粉煤灰具有更强的滚珠效应,在提高流动性方面起了关键性作用。粉煤灰和矿渣的水化及火山灰反应程度影响着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由于Ⅰ级粉煤灰有更大的比表面积,火山灰活性也较高,因此Ⅰ级粉煤灰和S95/S105级矿渣组合的净浆流动度,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均明显高于Ⅱ级粉煤灰和S95/S105级矿渣组合。其中Ⅰ级粉煤灰和S95级矿渣组合的胶凝材料粒度分布曲线与Fuller曲线最为接近,粒度分布最优,水化浆体中Ca(OH)_(2)含量最低,火山灰反应最为充分,对应的混凝土微观结构致密,抗氯离子渗透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粉煤灰 矿渣 粒度分布 微观结构 氯离子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罩过滤效率检测用颗粒物粒径的换算和标准比对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小兵 程钧 +3 位作者 张守鑫 姚红 陆林 丁松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2-157,171,共7页
为理清口罩过滤效率检测用颗粒物粒径的相关科学概念,介绍了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中所用颗粒物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在回顾呼吸性粉尘和空气动力学质量中位径(MMAD)概念的基础上,重... 为理清口罩过滤效率检测用颗粒物粒径的相关科学概念,介绍了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中所用颗粒物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在回顾呼吸性粉尘和空气动力学质量中位径(MMAD)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计数中位径(CMD)换算为MMAD的方法,通过计算证明GB 2626—2006中过滤效率测试用颗粒物的MMAD为0.3μm,该粒径为最具有穿透性的颗粒物粒径。应用该换算方法,探讨了AQ 1114—2014《煤矿用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中以MMAD大于7μm粗粉尘颗粒物测试过滤效率的局限性,并采用MMAD为0.3μm的颗粒物评估典型口罩材料的过滤效率,为正确评价国内外防颗粒物口罩标准提供专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罩 颗粒物防护 粒径分布 空气动力学质量中位径 最易穿透粒径 过滤效率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触探钙质砂物理性质指标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薛润坤 李飒 +1 位作者 林澜 吴文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4-739,共6页
钙质砂通常是指碳酸钙含量大于50%的沉积物,与普通石英砂相比,其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土工原位测试方法,目前有关动力触探贯入指标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之间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黏土和普通石英砂,针对钙... 钙质砂通常是指碳酸钙含量大于50%的沉积物,与普通石英砂相比,其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土工原位测试方法,目前有关动力触探贯入指标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之间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黏土和普通石英砂,针对钙质砂的相关成果较少。有鉴于钙质砂的特殊性质,现有的评价方法是否适用于钙质砂存在较大的争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次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对其贯入指标与钙质砂平均粒径、各类密度和密实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采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了动力触探贯入指标与相应物理指标之间的表达式。残差分析显示,这些公式具有一定的精度,相应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规范的修订以及实际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贯入指标 平均粒径 密度 密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外排土场粒径及土层厚度对表土渗透规律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力 罗强 +3 位作者 武璟 毕银丽 彭苏萍 薛飞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3-959,共7页
研究露天矿外排土场土壤粒径与土层厚度对渗透特性的影响规律,从而为露天矿外排土场土地复垦及生态修复植物灌溉用水量提供理论基础。选取露天矿外排土场表土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粒径和土层厚度为影响因素,制定0.5 mm、1 mm、2 mm粒径和5... 研究露天矿外排土场土壤粒径与土层厚度对渗透特性的影响规律,从而为露天矿外排土场土地复垦及生态修复植物灌溉用水量提供理论基础。选取露天矿外排土场表土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粒径和土层厚度为影响因素,制定0.5 mm、1 mm、2 mm粒径和5 cm、10 cm、15 cm、20 cm土层厚度为实验方案。基于土柱实验原理,以定水头法研究表土在不同粒径和土层厚度条件下的渗透规律。利用土柱实验计算获得的不同实验组渗透速率、渗透系数,结合有限元稳态渗流数值方法对累计入渗量进行了模拟,并与物理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模拟结果与物理结果基本一致;再以灰色系统理论对粒径与土层厚度对渗透特性的相对关联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等粒径条件下,渗透速率随厚度增大而减小;在相同厚度条件下,渗透速率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粒径和土层厚度与渗透系数的相对关联度分别为0.8947、0.5716,粒径与渗透系数的相对关联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外排土场 土柱试验 渗透规律 土壤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Al粒径的PTFE/Al活性射流作用双层间隔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叶胜 毛亮 +3 位作者 胡榕 蔡尚晔 姜春兰 卢士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25-633,共9页
为了获得采用不同铝(Al)粒径制备而成的聚四氟乙烯/铝(PTFE/Al)活性药型罩作用双层间隔靶的毁伤威力特性,采用模压烧结成型法制备了5种不同Al粒径(10,30,70,200μm,50/70μm)的PTFE/Al活性药型罩,并开展了相应的静爆威力实验。研究结果... 为了获得采用不同铝(Al)粒径制备而成的聚四氟乙烯/铝(PTFE/Al)活性药型罩作用双层间隔靶的毁伤威力特性,采用模压烧结成型法制备了5种不同Al粒径(10,30,70,200μm,50/70μm)的PTFE/Al活性药型罩,并开展了相应的静爆威力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粒径从10μm增加到200μm时,活性射流对钢靶和铝靶的破孔面积、等效破裂孔直径、破孔隆起高度以及形成的破坏区域体积均呈现减小趋势,当Al粒径为10μm时破坏钢靶的毁伤参量为S_(Steel)=0.4 CD(装药直径)、hAl=0.48 CD、V_(Steel)=420 cm3,破坏铝靶的毁伤参量为SAl=3.8 CD、hAl=1.72 CD、VAl=2280 cm^(3)。采用50 nm/70μm级配Al粒径的PTFE/Al活性射流对钢靶的穿孔效果显著提高,等效破裂孔直径d_(Steel)=0.59 CD。结合实验相关数据拟合得到了活性射流对后效铝靶的爆裂毁伤效应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Al活性射流 双层间隔靶 Al粒径 侵爆耦合毁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稳定度的分布式储能选址定容规划 被引量:13
17
作者 高春雨 王海云 朱姝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84-2891,共8页
针对配网中引入高比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引起的电压波动问题,提出基于电压稳定度的优先选址和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储能系统选址规划。首先以电压稳定度为指标,选出配网中部分相对稳定性较弱的节点,进行优先选址;然后以系统日有功损耗最小... 针对配网中引入高比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引起的电压波动问题,提出基于电压稳定度的优先选址和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储能系统选址规划。首先以电压稳定度为指标,选出配网中部分相对稳定性较弱的节点,进行优先选址;然后以系统日有功损耗最小为目标,由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储能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问题进行求解。最后对改进的33节点配电网系统进行仿真,验证该方法在储能选址定容工作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含高比例新能源的配网进行储能电站选址定容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 分布式储能 选址定容 优先选址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和温度对钒钛磁铁矿介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俊鹏 姜涛 +1 位作者 刘亚静 刘晨辉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1-174,共4页
采用谐振腔微扰法测量了-0. 048、-0. 075+0. 048、-0. 150+0. 075 mm粒级钒钛磁铁矿在2. 45 GHz频率下20~800℃间的介电特性,分析了介电参数随粒度和温度变化的原因,并测量了钒钛磁铁矿在微波场中的升温曲线.结果表明:钒钛磁铁矿的介... 采用谐振腔微扰法测量了-0. 048、-0. 075+0. 048、-0. 150+0. 075 mm粒级钒钛磁铁矿在2. 45 GHz频率下20~800℃间的介电特性,分析了介电参数随粒度和温度变化的原因,并测量了钒钛磁铁矿在微波场中的升温曲线.结果表明:钒钛磁铁矿的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介电特性随着粒度的减小而增强.在20~800℃之间,穿透深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且粒度越大越有利于微波对矿石的穿透,微波加热钒钛磁铁矿的最佳物料厚度为1. 28~1. 60 cm.不同粒度的钒钛磁铁矿在微波场中温度随微波加热时间均呈线性升高,在微波功率为4 k W时,-0. 048 mm粒级矿石的升温速率是-0. 150+0. 075 mm粒级的1. 4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介电特性 粒度 穿透深度 升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处理厂高效过滤器现场性能评价方法思考
19
作者 李昕 陈欣 +7 位作者 裴鉴禄 俞杰 田林涛 刘经国 张渊 陈建利 孔海霞 李永国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70-273,共4页
针对后处理厂工艺气体气溶胶净化单元无法进行定期性能检测的问题,根据后处理厂特殊气氛条件,对比了气溶胶净化单元性能评价的5种方法:钠焰法、油雾法、DOP法、荧光素钠法、最易穿透粒径法,优选出了三种可能用于后处理厂气溶胶过滤单元... 针对后处理厂工艺气体气溶胶净化单元无法进行定期性能检测的问题,根据后处理厂特殊气氛条件,对比了气溶胶净化单元性能评价的5种方法:钠焰法、油雾法、DOP法、荧光素钠法、最易穿透粒径法,优选出了三种可能用于后处理厂气溶胶过滤单元的定期现场效率试验方法,并从示踪剂的发生、注入、采样、测量四方面对该方法的实施提出改进意见,为乏燃料后处理厂高效过滤器运行后的定期效率检测提供理论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后处理厂 气溶胶净化单元 定期现场性能评价 最易穿透粒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纸微纳结构对品质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蔡晓堑 唐敏 +1 位作者 梁云 胡健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共8页
本研究制备了以亚微米级玻璃棉为主体的微纳结构滤纸,探究了不同粒径过滤颗粒对滤纸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粗纤维(平均直径0.69μm)滤纸在特定粒径过滤颗粒下表现出优于细纤维(平均直径0.24μm)滤纸的过滤性能。当过滤颗粒粒径≤100... 本研究制备了以亚微米级玻璃棉为主体的微纳结构滤纸,探究了不同粒径过滤颗粒对滤纸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粗纤维(平均直径0.69μm)滤纸在特定粒径过滤颗粒下表现出优于细纤维(平均直径0.24μm)滤纸的过滤性能。当过滤颗粒粒径≤100 nm时,粗纤维滤纸对80 nm和100 nm颗粒过滤的品质因子最大,过滤性能更好;当过滤颗粒粒径>100 nm时,滤纸对150、200和300 nm颗粒过滤的品质因子接近,此时粗纤维和细纤维滤纸的过滤性能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棉 直径分布 最易穿透粒径 品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