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国大革命前期的三权分立 被引量:2
1
作者 史彤彪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67,共5页
权力分立并通过权力制衡达到政治自由是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明确提出的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基本原 则,但卢梭极度轻蔑赋予国家各组成部分独立权力以相互制约的均衡理论。这种观念上的冲突,在法国大革命时 期的前两部宪法中表现得十分鲜... 权力分立并通过权力制衡达到政治自由是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明确提出的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基本原 则,但卢梭极度轻蔑赋予国家各组成部分独立权力以相互制约的均衡理论。这种观念上的冲突,在法国大革命时 期的前两部宪法中表现得十分鲜明。从实际情况看,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权力分立有自己的特色:议会至高无上并 发展为相当程度的专制,行政权过于弱化而无法与立法权抗衡,司法权根本没有独立地位。因此可以说,法国人基 本上没有按照孟德斯鸠的思路去制约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革命 权力分立 孟德斯鸠 卢梭 罗伯斯比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德斯鸠政治学说的生态政治旨趣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京希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3-38,共6页
孟德斯鸠关于政治法律体系受制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的“环境因素说”,以及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三权分立说”,具有明显的生态政治 理论旨趣。从生态关联的观点看,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孕育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 同... 孟德斯鸠关于政治法律体系受制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的“环境因素说”,以及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三权分立说”,具有明显的生态政治 理论旨趣。从生态关联的观点看,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孕育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 同时,社会结构局部因素的改变,又会引起整个社会结构的改变。正是因为事物间的生态关 联,孟德斯鸠从地理环境和社会习俗入手,探求政治法律体系的环境基础与演变规律,其理 论意义无疑超越了时代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斯鸠 法的精神 环境因素说 三权分立 生态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与改良派关于三权分立学说的争论——以《民报》与《新民丛报》的争论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福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6,共6页
当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传入中国后,改良派进行了广泛的介绍和宣传,并认为只有三权分立才能建立中国的自由政治,因而广泛宣传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革命党人也拿三权分立学说来改造中国,并试图将其中国化,加上中... 当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传入中国后,改良派进行了广泛的介绍和宣传,并认为只有三权分立才能建立中国的自由政治,因而广泛宣传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革命党人也拿三权分立学说来改造中国,并试图将其中国化,加上中国文化中固有的考试、监察,变成了五权。当改良派发现三权分立学说为革命派所用时,因其又与革命派所走道路不同,于是与革命派展开了三权分立学说是否适于中国的争论。这场争论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却没有在思想上澄清中国人的认识,最后借助于政治力量加以解决。革命党人建立了立中华民国,靠政治力量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移植到中国,实施五权宪法。这场争论对目前中国共产党限制权力实行政治体制改革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派 革命 派《新民丛报》 《民报》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