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5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state monitoring and fault prediction for mechatronics system 被引量:1
1
作者 Xu Xiaoli Zuo Yunbo +2 位作者 Meng Lingxia Zhao Xiwei Liu Xiuli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39-145,共7页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mechatronics systems,particularly the high-end,large and key mechatronics equipment in service,can strongly influence on production efficiency,personnel safety,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B...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mechatronics systems,particularly the high-end,large and key mechatronics equipment in service,can strongly influence on production efficiency,personnel safety,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Based on the demands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ies and technologies such as international industry 4.0,Made-in-China 2025 and Internet + and so on,this paper started from revealing the regularity of evolution of running state of equipment and the methods of signal processing of low signal noise ratio,proposed the ke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state monitoring and earlyfault-warning for equipment,put forward the typical technical line and major technical content,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to realize modern predictive maintenance of equipment and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safety monitoring instruments.The technology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the safety of equipment in service,preventing accidents and realizing scientific mainte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hatronics syste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ate monitoring fault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u-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Based System for Grid Resourc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2
作者 HU Liang CHE Xi-Lo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9-146,共8页
关键词 智能调度系统 建模方法 网格资源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GLAS与Landsat的湖泊蓄水量季节性监测及预测
3
作者 王振华 刘存锟 +2 位作者 张熙 王凤香 刘向锋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8,共5页
为实现高海拔区域湖泊蓄水量监测与预测,提出了一种融合ICESat/GLAS与Landsat数据监测并预测湖泊蓄水量季节性变化的方法。利用随机森林对GLAS激光脚点自动分类,解决湖面非水体与水体目标分类难的问题;结合水体指数和大津法自动分割Land... 为实现高海拔区域湖泊蓄水量监测与预测,提出了一种融合ICESat/GLAS与Landsat数据监测并预测湖泊蓄水量季节性变化的方法。利用随机森林对GLAS激光脚点自动分类,解决湖面非水体与水体目标分类难的问题;结合水体指数和大津法自动分割Landsat数据中的水体,降低不规则边界的影响;联合GLAS和Landsat数据,构建高时间分辨率的水位、面积与蓄水量时序列变化关系,解决两类数据观测信息缺失及观测时间不匹配的问题;并利用LSTM模型,预测蓄水量变化。以西藏纳木错湖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2003-2009年纳木错湖水位上升1.15 m,面积增加25.58 km2,蓄水量增加2.30 km^(3);预测2010-2016年蓄水量增加1.16 km^(3),与实际情况相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脚点分类 蓄水量预测 水位计算 水体分类 季节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alth monitoring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ime-dependent effect using different prediction models for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with extra-wide concrete girder 被引量:1
4
作者 ZHOU Guang-pan LI Ai-qun +1 位作者 LI Jian-hui DUAN Mao-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9期2025-2039,共15页
The structural health status of Hunan Road Bridge during its two-year service period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7 was studied based on monitored data.The Hunan Road Bridge is the widest concrete self-anchored suspens... The structural health status of Hunan Road Bridge during its two-year service period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7 was studied based on monitored data.The Hunan Road Bridge is the widest concrete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in China at present.Its structural changes and safety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health monitoring data,which included deformations,detailed stresses,and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The influences of the single and dual effects comprising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concrete shrinkage and creep(S&C)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The ANSYS beam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validated by the measured bridge completion state.The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long-term concrete S&C effects were conducted using CEB-FIP 90 and B3 prediction models.The age-adjusted effective modulus method was adopted to simulate the aging behavior of concrete.Prestress relaxation was considered in the stepwise calcul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verse deviations of the towers are noteworthy.The spatial effect of the extra-wide girder is significant,as the compressive stress variations at the girder were uneven along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General increase and decrease in the girder compressive stresses were caused by seasonal ambient warming and cooling,respectively.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effects in the main girder were significant.Comparisons with the measured data showed that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 results were obtained with the B3 prediction model,which can consider the concrete material parameters,than with the CEB-FIP 90 model.Significant deflection of the midspan girder in the middle region will be caused by the deviations of the cable anchoring positions at the girder ends and tower tops toward the midspan due to concrete S&C.The increase in the compressive stresses at the top plate and decrease in the stresses at the bottom plate at the middle midspan will be significant.The pre-deviations of the towers toward the sidespan and pre-lift of the midspan girder can reduce the adverse influences of concrete S&C on the structural health of the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with extra-wide concrete gi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extra-wide concrete girder health monitoring concrete shrinkage and creep prediction model ambient temperature change safety eval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droid无障碍服务的行为监控
5
作者 马文聪 谭毓安 +2 位作者 冯硕 刘璐 李元章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72-3581,共10页
用户在手机上的异常行为给社会、企业和个人带来一定的损失和风险.例如用户使用手机违规记录企业的敏感信息、使用手机终端在社交网络上散布违法违规内容和言论等.然而目前尚没有直接运行在终端、对用户本机应用操作进行监控的技术.鉴... 用户在手机上的异常行为给社会、企业和个人带来一定的损失和风险.例如用户使用手机违规记录企业的敏感信息、使用手机终端在社交网络上散布违法违规内容和言论等.然而目前尚没有直接运行在终端、对用户本机应用操作进行监控的技术.鉴于目前大部分手机都是Android平台,本文以Android智能手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无障碍服务的用户行为监控技术.用户界面发生变化时,会产生大量基于视图层次结构编写的无障碍事件.本方法筛选出关键的无障碍事件并对其进行遍历,获取界面组件元素、无障碍事件的类型、界面焦点对象等信息,进而判断用户是否存在敏感行为.本方法不依赖于特定的Android版本;通过对无障碍事件进行过滤,提高处理性能;通过调整应用监控范围和监控粒度,保障用户隐私.为了证明本方法的可行性,在真实Android设备上进行测试,可正确监控用户在四种不同应用上的行为.性能测试表明本方法的平均延迟小、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占有率低、内存消耗少,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ID 无障碍服务 用户行为 监控 隐私 UI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 Monitoring of the Data-driven Subspace Predictive Control Systems Based on Historical Objective Function Benchmark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陆 李柠 李少远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2-547,共6页
关键词 预测控制系统 性能监控 数据驱动 子空间 历史 基准 监视控制器 目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droid的蔬菜大棚环境监控及对农服务平台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晓梅 马德新 黄金光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131-133,142,共4页
构建了基于Android移动终端的以"环境监控"、"病情咨询"、"科技培训"、"农资超市"和"惠农政策"为主的蔬菜大棚环境监控及农业信息发布及咨询平台。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大棚内的土壤... 构建了基于Android移动终端的以"环境监控"、"病情咨询"、"科技培训"、"农资超市"和"惠农政策"为主的蔬菜大棚环境监控及农业信息发布及咨询平台。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大棚内的土壤湿度以及大棚内外的空气温湿度、风速、光照度等环境信息,然后利用移动通信网络,传输传感器信息至农户手机,农户通过Android手机上的APP软件随时监控蔬菜大棚内外的环境信息。通过该平台,农户还能获得专家咨询、科技培训、农资信息和惠民政策输送等服务以避免生产和经营的盲目性。该系统应用方便快捷,具有对农服务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ID 蔬菜大棚 环境监测 对农服务 APP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光伏温室温度预测与环境监控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海涛 招兴业 +1 位作者 陆剑锋 王钧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2,共8页
针对大型温室群普遍存在耗能高、监测困难及温度调控滞后等问题,设计集光伏发电、低功耗广域物联网和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技术于一体的温室监控系统。根据广西桂南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Ecotect仿真得出屋顶光伏组件覆盖率在25%或33%时可... 针对大型温室群普遍存在耗能高、监测困难及温度调控滞后等问题,设计集光伏发电、低功耗广域物联网和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技术于一体的温室监控系统。根据广西桂南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Ecotect仿真得出屋顶光伏组件覆盖率在25%或33%时可兼顾光伏发电和温室内部采光效果。监控系统利用LoRa和NB—IoT技术混合组网实现环境参数的无线采集,上位机结合云平台及物联网技术对温室环境进行远程监控,并运用采集数据训练WOA—LSTM模型为温度预测提供支撑。测试表明,系统通信距离在500 m内,丢包率不超过3%,满足大型温室群对环境信息采集和稳定传输的需求,温度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476℃、0.367℃,可为温度预测和提前调控提供参考。该系统能够实现温室环境的实时监测、温度预测与调控,可为进一步提高温室种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温室 监控系统 温度预测 低功耗广域物联网 无线传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源因素回归和ARIMA-LSTM的露天矿地表形变趋势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如仁 李梦晨 +1 位作者 葛永权 刘明霞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7,共12页
露天矿山大规模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严重威胁了周边基础设施的稳固性及附近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形变演化趋势的精准预测对于保障矿山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形变监测技术的时空采样率低、成本高,以及数据处理过程中影响因子筛选困... 露天矿山大规模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严重威胁了周边基础设施的稳固性及附近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形变演化趋势的精准预测对于保障矿山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形变监测技术的时空采样率低、成本高,以及数据处理过程中影响因子筛选困难、趋势预测精度欠佳等问题,以辽宁省鞍山市露天矿集中分布区为工程背景,提出了一种融合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的多源因素融合回归的露天矿地表形变演化趋势分析方法。首先,利用短基线子集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技术开展2020年1月—2022年4月期间研究区地表形变的长时序监测,获取该时段内地表形变时空分布特征。然后,耦合因子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取形变主影响因子,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验证影响因子的筛选效果,同时考虑地表相邻点位形变的联动效应,构建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回归序列。在此基础上,引入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ARIMA)模型改进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开展形变趋势预测,并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标准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以及平均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评估所提方法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监测期内东鞍山矿东部、大孤山矿中部以及鞍千矿东部沉降相对严重,年均沉降速率最高达166.41 mm/a。耦合因子分析及灰色关联度法提取的影响因子合理可靠,融合高程、地形起伏度及累积降雨量等因子的形变序列更贴合矿区地表真实形变过程。与ARIMA-LSTM模型相比,基于多源因素融合回归模型的预测误差MAE、RMSE、MAPE分别降低了48.0%、16.7%和25.5%,预测精度有所改善且能够有效反映形变累积的整体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形变监测 多源数据融合 形变趋势预测 SBAS-InSAR ARIMA-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深度调峰和智能发电的炉膛温度场在线监测及预测综述
10
作者 方顺利 晋中华 +11 位作者 杨云 李翔 任世鹏 马帅 姚斌 王浩帆 张中晖 梅晟东 刘凯 陈新建 娄春 邹莹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3,共11页
在火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时,炉膛温度场的实时获取有助于电站锅炉控制和研究炉内燃烧过程,在智能发电的推进下,机器学习为实时获得炉膛温度场提供了重要手段。总结了声学法、吸收光谱层析成像法以及热辐射成像法这3种最常用的炉膛温度场... 在火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时,炉膛温度场的实时获取有助于电站锅炉控制和研究炉内燃烧过程,在智能发电的推进下,机器学习为实时获得炉膛温度场提供了重要手段。总结了声学法、吸收光谱层析成像法以及热辐射成像法这3种最常用的炉膛温度场在线监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以及在锅炉炉膛测温应用中存在的优势及缺点。之后详细阐述了耦合机器学习与CFD的预测方法的原理,说明该方法在恶劣炉内环境中受到的影响较小,综述了该方法在燃烧火焰结构及参数和炉膛温度场的应用研究,表明了该方法应用于炉膛温度场的可行性,并可准确地预测获得炉膛温度场。最后对炉膛温度场在线监测技术和耦合机器学习与CFD的预测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便在电站智能化建设进程下,为实时快速获得更准确的炉膛温度场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炉膛温度场 在线监测 机器学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D-GRU组合模型在煤矿瓦斯体积分数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盛武 樊斌斌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9-1348,共10页
为更好厘清瓦斯体积分数数据中长期依赖关系,实现更加精确的瓦斯体积分数预测,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门控循环单元(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Gated Recurrent Unit,EMD-GRU)组合的瓦斯体积分数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经验... 为更好厘清瓦斯体积分数数据中长期依赖关系,实现更加精确的瓦斯体积分数预测,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门控循环单元(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Gated Recurrent Unit,EMD-GRU)组合的瓦斯体积分数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经验模态分解算法(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将复杂瓦斯体积分数数据分解为多个平稳序列,并对每个序列采用双层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GRU)进行时序预测;然后,将各分量预测结果叠加重构,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最后,将EMD-GRU模型应用于某矿智能综采工作面瓦斯气体体积分数预测。结果表明:EMD-GRU模型较经验模态分解-长短期记忆(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Long Short-Term Memory,EMD-LSTM)神经网络模型、传统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模型和GRU模型,其均方误差(ERMS)分别减少11.57%、33.86%、48.78%,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EMAP)分别降低19.55%、28.23%和32.76%,同时,在测试集中有着更高的拟合效果(R2=0.9789),验证了该模型有较高的精准度和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经验模态分解 门控循环单元 井下监测数据 瓦斯体积分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信息素诱捕法和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我国西南区域番茄潜叶蛾的监测诱捕效率及成虫发生期分析
12
作者 张桂芬 张毅波 +11 位作者 冼晓青 李萍 刘万才 曾娟 刘慧 黄聪 王玉生 卞悦 李亚红 王田珍 刘万学 万方浩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6,287,共13页
为明确对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最佳监测方法,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法和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在我国西南区域对番茄潜叶蛾进行田间系统监测研究,评价不同方法的监测效率,分析成虫发生期。结果显示,尽管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有益节肢动物(包... 为明确对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最佳监测方法,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法和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在我国西南区域对番茄潜叶蛾进行田间系统监测研究,评价不同方法的监测效率,分析成虫发生期。结果显示,尽管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有益节肢动物(包括自然天敌和传粉昆虫)有一些不利影响,但诱捕率较低,仅占靶标害虫和有益节肢动物总诱捕量的0.53%,而且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4个茬口番茄田的番茄潜叶蛾成虫诱捕率更高,累计诱蛾量为2158.5~16966.4头/诱捕器,是性信息素诱捕法的1.47~3.73倍,逐日诱蛾量显著高于性信息素诱捕法(P<0.001),可采用该诱捕法对盛发期成虫进行大量诱集诱杀。与灯光诱捕监测法相比,性信息素诱捕法监测到的番茄潜叶蛾成虫具有蛾峰期早、蛾峰期明显的特点,更能准确反映番茄潜叶蛾的田间发生趋势,且具有专一性强、对有益节肢动物安全等优点,可作为番茄潜叶蛾田间种群监测预报的一项重要手段。在西南区域的保护地条件下,2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番茄潜叶蛾主要发生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1月上旬至2月中旬为发生低谷期,10月初至11月底为偶发期;基于性信息素诱捕法数据分析,4月下旬-9月底,番茄潜叶蛾每25~30 d发生1代。2023年春夏茬番茄田的4个成虫盛发期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2022年夏秋茬番茄田的2个成虫盛发期分别为8月中下旬和9月中旬。研究结果对番茄潜叶蛾的监测预警和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成虫发生期预测 性信息素诱捕 监测预报 紫外光灯光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时空流图的冲击地压危险区域预测方法
13
作者 曹安业 刘亚鹏 +2 位作者 汪子琨 杨旭 牛强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82,共8页
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与煤矿冲击地压强度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基于机器学习的微震数据预测方法及可视化呈现是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重要技术手段,但目前存在无法有效预测危险区域移动轨迹、微震数据时空协同可视化困难、数据堆叠难以显示... 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与煤矿冲击地压强度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基于机器学习的微震数据预测方法及可视化呈现是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重要技术手段,但目前存在无法有效预测危险区域移动轨迹、微震数据时空协同可视化困难、数据堆叠难以显示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震时空流图的冲击地压危险区域预测方法。在该方法的数据预处理模块,采用二维核密度估计法将离散的微震数据进行连续表示,并构建核密度热力图反映微震数据空间聚集程度;在时空流图构建模块,改进引力模型以提取微震数据时空特征,采用箭头对时空流移动方向进行可视化效果呈现;在危险区域预测模块,利用K-means聚类算法优化可视化结果。采用内蒙古某矿2215工作面和陕西某矿4106工作面微震数据,分别针对断层和采空区的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准确预测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转移方向,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后微震时空流图中箭头数量优化率分别为77.27%,87.5%,可视化效果更加简洁、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冲击地压 微震监测 危险区域预测 时空协同可视化 时空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数字孪生技术的桥梁结构安全风险监测与预测方法
14
作者 翟越 赵腾 +3 位作者 雷尚学 王会峰 杨永明 张韵生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69-3079,共11页
为了增强钢筋混凝土桥梁在运营阶段的安全评估能力,依托自研监测设备,设计监测点布设位置,确定监测阈值并搭建智能监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安全风险智能监测与定量预测方法。该方法将桥梁结构监测数据与有限元模型交互,... 为了增强钢筋混凝土桥梁在运营阶段的安全评估能力,依托自研监测设备,设计监测点布设位置,确定监测阈值并搭建智能监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安全风险智能监测与定量预测方法。该方法将桥梁结构监测数据与有限元模型交互,实现对桥梁结构安全的实时预测分析,达到模拟结果可视化,并以湖北某市的钢筋混凝土桥梁为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桥梁目前处于安全状态,与监测结果一致,并通过接近阈值的监测数据预测出A2联箱梁桥墩及支座发生结构损伤的可能性较高;该方法对于桥梁结构安全性分析判断有着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桥梁结构安全 数字孪生 智能监测 数值分析 定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金属矿区生态价值时空特征及其模拟研究
15
作者 张睿 李凤霞 +3 位作者 张怡雯 冯晓刚 李萌 吴超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9-227,共9页
为精准估算秦岭金属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该文将PLUS模型多情景模拟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网格分析相结合,用于模拟预测生态价值及其驱动因素。对秦岭金属矿区2000-2023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探究ESV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土地... 为精准估算秦岭金属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该文将PLUS模型多情景模拟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网格分析相结合,用于模拟预测生态价值及其驱动因素。对秦岭金属矿区2000-2023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探究ESV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它的响应,并对研究区2030年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多情景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23年,土地利用转移总面积为6.353×10^(3)km^(2),其中以耕地转林地、草地转林地为主。(2)2000-2023年,研究区总生态价值呈上升趋势,林地和耕地约占研究区总ESV的90%,不同的土地转移对ESV的正负效应不同。(3)线性发展模拟情景下的总ESV在2030年大幅增加,耕地保护情景、经济发展优先情景和可持续发展情景下总ESV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区域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提供参考,促进矿区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多情景模拟预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PLUS模型 秦岭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性分类综合数据集的新建监测坡面位移预测
16
作者 田原 张建学 +4 位作者 赵文祎 程楚云 邓杨兰朵 马睿平 黄儒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9-718,共10页
针对普适型滑坡监测工作中新建监测坡面有效数据量少,代表性不足,难以开展高精度单坡建模的问题,建立基于岩性分类的综合数据集,开展模型预训练,从而提升建模效果。通过综合数据集,模型可以挖掘和利用多坡面监测数据中更丰富的变形特征... 针对普适型滑坡监测工作中新建监测坡面有效数据量少,代表性不足,难以开展高精度单坡建模的问题,建立基于岩性分类的综合数据集,开展模型预训练,从而提升建模效果。通过综合数据集,模型可以挖掘和利用多坡面监测数据中更丰富的变形特征。依据基础岩性对综合数据集进行分类,构建不同的预训练模型,并应用于对应岩性的新建坡面,能够在保证数据集数量较为充足的同时,增强分类数据集对不同类别坡体变形规律的表征能力,通过提升预训练数据和目标域数据分布的一致性,进一步提高建模效果。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岩性分类综合数据集的预训练模型,在对应岩性新建坡面上,建模效果总体上显著优于单坡面模型和基于其他综合数据集的预训练模型,可以为新建坡面位移预测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短期位移预测 岩性分类综合数据集 预训练模型 新建坡面 普适型滑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记忆在线监测的再制造毛坯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17
作者 冷建成 赵雷 +1 位作者 张新 许宏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09,共6页
对服役构件进行在线监测并预测其疲劳寿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45钢缺口试件的拉-拉疲劳试验,利用金属磁记忆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跟踪记录了试件缺口位置在整个疲劳循环过程中的磁信号变化。通过对原始监测信号进行卡尔曼滤波处理,结... 对服役构件进行在线监测并预测其疲劳寿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45钢缺口试件的拉-拉疲劳试验,利用金属磁记忆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跟踪记录了试件缺口位置在整个疲劳循环过程中的磁信号变化。通过对原始监测信号进行卡尔曼滤波处理,结果表明x向和y向磁记忆信号可以将整个疲劳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且y向磁信号对疲劳损伤演变更加敏感;进一步引入y向磁场梯度的标准差和鞘度作为特征参数,其对应的峰值点可分别作为第一、二阶段和第二、三阶段的分界点指标。同时提出了x向磁信号突变点的峰值可用于表征试件断裂前的预警信息,并探讨了磁信号变化背后的机理,为再制造毛坯的疲劳寿命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磁记忆 在线监测 疲劳寿命预测 卡尔曼滤波 标准差 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水泵水轮机实时监测系统
18
作者 李琪飞 李润涛 +1 位作者 辛路 陈祥玉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09,共8页
针对抽水蓄能机组运行过程中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足,以及现有仿真软件计算耗时较长、无法满足数字孪生系统实时性需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解决方案,旨在提升对水泵水轮机的监控预测能力。采用本征正交分解降阶方法建... 针对抽水蓄能机组运行过程中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足,以及现有仿真软件计算耗时较长、无法满足数字孪生系统实时性需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解决方案,旨在提升对水泵水轮机的监控预测能力。采用本征正交分解降阶方法建立降阶模型,并通过FMI协议将其集成至系统中,结合Open3D点云实现了可视化交互,整个过程仅耗时728.6 ms;同时,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算法开发了压力脉动预测模型,用于运行状况的提前预测,且预测的准确性大于96%;此外,通过Unity3D平台开发完整的数字孪生系统,并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可为抽水蓄能机组的数字化、智能化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对水力发电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和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数字孪生 降阶模型 长短期记忆网络 监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极点位的针织运动紧身衣压力舒适性分析
19
作者 刘星 冯晨旸 +1 位作者 师云龙 唐元冰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共8页
为系统评估集成了柔性电极的针织运动紧身衣的压力舒适性,选取市售6款L号男式针织运动紧身衣作为实验样本,通过结合客观压力测试与主观舒适度评价,对静态直立、静坐伏案、扩胸运动和左右转体等典型运动姿态下的服装压力特征进行了量化... 为系统评估集成了柔性电极的针织运动紧身衣的压力舒适性,选取市售6款L号男式针织运动紧身衣作为实验样本,通过结合客观压力测试与主观舒适度评价,对静态直立、静坐伏案、扩胸运动和左右转体等典型运动姿态下的服装压力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基于灰色近优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服装压力分布与运动舒适性的耦合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款式服装在6种运动状态下的压力舒适性呈现显著差异。其中,样衣Z4与Z6采用高回弹纤维混纺面料、插肩袖结构及腰部分割设计,在运动过程中调节压力分布(CV值分别为0.195和0.204),显著优于其他样款(CV值均大于0.400),为智能服装中兼顾数据采集稳定性与穿戴舒适性的电极集成系统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运动紧身衣 服装压力舒适性 测试点位 智能监测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效能的智慧监测:一种自助平台的构想
20
作者 朱德全 彭洪莉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48,共8页
搭建教育评价改革效能智慧监测的自助平台是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浪潮迈向高质量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力量,搭建智能化、动态化、可视化的教育评价改革效能监测平台,为各级各类教育评价改... 搭建教育评价改革效能智慧监测的自助平台是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浪潮迈向高质量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力量,搭建智能化、动态化、可视化的教育评价改革效能监测平台,为各级各类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和智慧决策支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效能智慧监测的自助平台表征为数字型平台、可视型平台、自助型平台的“三台”功能形态,包括数据硬件层、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呈现层、数据交互层等“五层”结构模块。为更好地服务全时序、全空间、多场景的教育评价改革,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效能智慧监测的自助平台应当不断扩大数据挖掘广度、增强数据分析深度、提升数据反馈效度,在分类发展、分层提升、分级反馈中形塑数字评价生态、数字画像生态和数字育人生态的“生态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效能 智慧监测 自助平台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