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V-Vis光谱法表征化学镀Ni-P合金镀液中活性配合物组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徐承 蔡文斌 +1 位作者 王卫江 柳厚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37-840,共4页
在化学镀Ni P合金碱性镀液中 ,使用较强的配合剂来防止镍离子的水解沉淀 ,同时用氨 氯化铵缓冲体系来维持镀液的pH值。由于镍 氨配合物的配合常数相对较小 ,通常认为氨并不参与配合作用 ,可是实际的一些实验现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Touh... 在化学镀Ni P合金碱性镀液中 ,使用较强的配合剂来防止镍离子的水解沉淀 ,同时用氨 氯化铵缓冲体系来维持镀液的pH值。由于镍 氨配合物的配合常数相对较小 ,通常认为氨并不参与配合作用 ,可是实际的一些实验现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Touhami等人提出了镍 柠檬酸一氨三元配合物的放电机理 ,却未能提供该三元配合物存在的证据。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柠檬酸 氯化铵碱性Ni P合金镀液中镍离子的配合物 ,结果表明除了镍 柠檬酸配合物的存在以外还有镍 柠檬酸 氨配合物的存在。在系统研究柠檬酸盐和氨两种配体对吸收光谱影响的基础上 ,推断得出该三元配合物为Ni(Ⅱ ) (C6 H5O3-7) (NH3)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镍-磷合金 碱性镀液 镍-柠檬酸-氨配合物 紫外可见光谱 三元配合物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席夫碱钼(VI)配合物与大肠杆菌作用的微量热研究
2
作者 朱立红 许名飞 +2 位作者 叶发兵 莫小曼 祝心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56-1457,共2页
用LKB!22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测定了新合成的席夫碱钼(VI)配合物MoO(2PT)2和MoO(2NPT)2在37℃时对大肠杆菌作用的产热曲线;根据产热曲线求算了在席夫碱钼(VI)配合物作用下,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速率常数k,抑制率I,传代时间G和半抑制浓度IC5... 用LKB!22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测定了新合成的席夫碱钼(VI)配合物MoO(2PT)2和MoO(2NPT)2在37℃时对大肠杆菌作用的产热曲线;根据产热曲线求算了在席夫碱钼(VI)配合物作用下,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速率常数k,抑制率I,传代时间G和半抑制浓度IC50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席夫碱钼(VI)配合物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钼(vi)配合物 微量热学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子型复配增强两性膨润土吸附Cr(VI)的效应 被引量:9
3
作者 胡啸龙 孟昭福 +7 位作者 王新欣 刘欣 孙秀贤 任爽 王腾 张凌恺 卜帅宾 张梦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87-2094,共8页
在两性修饰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修饰膨润土的基础上,采用双子型阳离子修饰剂乙撑基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EB)对其进行复配修饰,以批处理法研究了不同修饰比例、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条件下,BS+EB复配修饰膨润土对Cr(VI)的吸附... 在两性修饰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修饰膨润土的基础上,采用双子型阳离子修饰剂乙撑基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EB)对其进行复配修饰,以批处理法研究了不同修饰比例、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条件下,BS+EB复配修饰膨润土对Cr(VI)的吸附规律和热力学特征,并通过吸附Cr(VI)前后BS+EB复配修饰膨润土的红外光谱和表面电荷探讨了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与BS两性修饰膨润土比较,EB复配修饰显著增强了其对Cr(VI)的吸附能力,吸附量增加了2.02~27.25倍,30℃时吸附量呈现BS+150EB(BS和150%比例的EB复配修饰膨润土)>BS+100EB>BS+50EB>BS+25EB>BS>CK(膨润土)的趋势,对Cr(VI)的吸附量随EB修饰比例增加而上升.CK、BS修饰膨润土对Cr(VI)呈现自发、熵增和焓增的特征,而BS+EB复配修饰膨润土对Cr(VI)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呈现出增温负效应.随着pH值的升高、离子强度增加,各供试土样对Cr(VI)的吸附量逐渐降低.红外光谱和土壤表面电荷结果证实电荷引力是BS+EB复配修饰土吸附Cr(VI)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型表面活性剂 膨润土 复配修饰 吸附 CR(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V-Vis光谱结合Tchebichef曲线矩方法对何首乌中5种组分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文惠 毕可欣 +3 位作者 杨欣荣 杨帆 曹喆 翟红林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0-837,共8页
基于常规紫外-可见光的测定光谱,提出了以Tchebichef曲线矩方法(TM)提取复杂样品中目标组分的特征信息,建立定量模型的分析新策略,应用于何首乌中5种活性目标组分的同时定量分析.建立的TM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R_(P)>0.98,分析方法的平... 基于常规紫外-可见光的测定光谱,提出了以Tchebichef曲线矩方法(TM)提取复杂样品中目标组分的特征信息,建立定量模型的分析新策略,应用于何首乌中5种活性目标组分的同时定量分析.建立的TM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R_(P)>0.98,分析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0%~107.2%.与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结果相比, TM模型具有简便、快捷的优势;与常见的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偏最小二乘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化学计量学方法相比,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证明该模型具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谱 Tchebichef曲线矩 复杂体系 定量分析 何首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Al^3+为媒介的UV-Vis法测定多西环素
5
作者 林瑜 王兵 +2 位作者 韦铭敏 刘雯 覃洁萍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3-889,共7页
为建立一种间接测定多西环素含量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pH=5.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介质中,将多西环素与Al^3+进行络合反应,得到在392 nm处有明显的特征吸收的六元环配合物,通过测定该络合物的吸光度A来间接测定多西环素的含量。... 为建立一种间接测定多西环素含量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pH=5.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介质中,将多西环素与Al^3+进行络合反应,得到在392 nm处有明显的特征吸收的六元环配合物,通过测定该络合物的吸光度A来间接测定多西环素的含量。在7.50~22.50μg/mL的浓度范围内,该配合物的吸光度A与多西环素的浓度C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A=0.0316C+0.0119,r=0.9997,检出限为1.8μg/mL。将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实验时,回收率为101.2%~104.9%,RSD为0.63%~1.2%。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精密度高,选择性好,可应用于多西环素制剂样品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环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络合反应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吡啶双酰胺配体构筑的钴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6
作者 徐智祥 安志烜 +2 位作者 李玉瑶 孙畅 李晓慧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91-1797,共7页
本文以半刚性的双吡啶双酰胺配体(E)-4,4′-(乙烯-1,2-二基)双-(3-吡啶基)苯甲酰胺(EDPB)作为有机连接体,在溶剂热条件下使其与CoCl_(2)进行自组装,合成了一例新的钴配合物[Co(EDPB)Cl_(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 本文以半刚性的双吡啶双酰胺配体(E)-4,4′-(乙烯-1,2-二基)双-(3-吡啶基)苯甲酰胺(EDPB)作为有机连接体,在溶剂热条件下使其与CoCl_(2)进行自组装,合成了一例新的钴配合物[Co(EDPB)Cl_(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技术对该配合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该配合物中,中心Co(II)原子呈现四配位模式,并通过EDPB配体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该配合物展现出优异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对Cr(VI)还原反应展现出优异的非均相催化活性,反应60 min时Cr(VI)的还原率达到97.9%。探究了[Co(EDPB)Cl_(2)]配合物对光催化Cr(VI)还原反应的循环使用性,其至少可循环使用5次而不发生活性降低,证明其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配合物 双吡啶双酰胺配体 溶剂热合成 光催化 CR(vi)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酸氢钾复合物和二氧化氯泡腾片对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消毒效果的评价
7
作者 白玲 张光友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9-164,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过硫酸氢钾复合物和二氧化氯泡腾片对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的消毒效果。试验以H9亚型禽流感病毒SS株和新城疫活疫苗Ⅰ系克隆株CS2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接种鸡胚后测定病毒血凝效价,确定过硫酸氢钾复合物和二氧化氯泡腾片对2&... 试验旨在研究过硫酸氢钾复合物和二氧化氯泡腾片对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的消毒效果。试验以H9亚型禽流感病毒SS株和新城疫活疫苗Ⅰ系克隆株CS2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接种鸡胚后测定病毒血凝效价,确定过硫酸氢钾复合物和二氧化氯泡腾片对2×10^(5) EID50/mL禽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的消毒效果、杀毒剂量以及杀毒时间。结果显示:过硫酸氢钾复合物及二氧化氯泡腾片均能杀灭禽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其中二氧化氯泡腾片5 min内杀灭99.9%新城疫病毒的最低浓度为15 mg/L,但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杀灭效果仅为60%;过硫酸氢钾5 min内杀灭99.9%新城疫病毒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最低浓度分别为2.5 g/L和5 g/L;二氧化氯泡腾片杀灭80%禽流感病毒的最低浓度为120 mg/L,最快杀灭时间为60 min,杀灭99.9%新城疫病毒的浓度为15 mg/L,最快杀灭时间为5 min;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杀灭99.9%禽流感病毒的最低浓度是5 g/L,最快杀灭时间是5 min,杀灭99.9%新城疫病毒的最低浓度是2.5 g/L,最快杀灭时间是5 min;5 g/L过硫酸氢钾复合物对发生H9亚型禽流感的养殖场临床杀灭试验显示,过硫酸氢钾复合物处理15 min后无法检测到病毒核酸。研究表明,过硫酸氢钾复合物对禽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可作为养禽场及其周围环境的消毒剂,但使用时应注意有效浓度和作用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氢钾复合物 二氧化氯泡腾片 禽流感病毒 新城疫病毒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膜萃取-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砷 被引量:3
8
作者 吴航 姜效军 +1 位作者 吕琳琳 艾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22-326,共5页
应用电膜萃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砷。对影响实验的参数进行优化:有机溶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在正辛醇溶液中体积分数2.5%、电压70 V、萃取时间15 min、接受相溶液pH 13、搅拌速率700 r/min。砷的检出限为1.5μg/L,回收率... 应用电膜萃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砷。对影响实验的参数进行优化:有机溶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在正辛醇溶液中体积分数2.5%、电压70 V、萃取时间15 min、接受相溶液pH 13、搅拌速率700 r/min。砷的检出限为1.5μg/L,回收率为96%~104%,相对标准偏差(n=5)为0.1%~3.6%。本方法具有选择性好、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可用于食品中总砷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膜萃取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钼蓝络合物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与β-环糊精包结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罗新 吕军 +2 位作者 杜宗良 李瑞霞 吴大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采用溶液法和研磨法分别制备了番茄红素与环糊精的水溶性包结物 ,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 ,包结物水溶液的光谱特征不同于 β 环糊精水溶液及番茄红素在四氢呋喃 水混和溶剂中的光谱特征。产物的水溶性以及光谱特征的变化证实了包... 采用溶液法和研磨法分别制备了番茄红素与环糊精的水溶性包结物 ,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 ,包结物水溶液的光谱特征不同于 β 环糊精水溶液及番茄红素在四氢呋喃 水混和溶剂中的光谱特征。产物的水溶性以及光谱特征的变化证实了包结物的形成。包结物水溶液的特征吸收谱带 (λmax)出现大的变化 ,可能是面 面聚集的番茄红素分子被环糊精包结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β-环糊精 水溶性包结物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超分子聚集体 类胡萝卜素 溶液法 研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氯化钼催化丁二烯1,2-聚合体系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滇宝 孔宪思 +1 位作者 刘莉 唐学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76-280,共5页
对四价钼系催化丁二烯1,2-聚合中Mo(Ⅳ)络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研究.MoCl_4乙酸乙酯溶液呈棕红色,显顺磁性.在光谱的紫区和红区共有3个自旋允许d-d跃迁吸收带.Mo(Ⅳ)八面体络合物上各种配体的交换对光谱吸收带位置无影响.Mo(Ⅳ)在51... 对四价钼系催化丁二烯1,2-聚合中Mo(Ⅳ)络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研究.MoCl_4乙酸乙酯溶液呈棕红色,显顺磁性.在光谱的紫区和红区共有3个自旋允许d-d跃迁吸收带.Mo(Ⅳ)八面体络合物上各种配体的交换对光谱吸收带位置无影响.Mo(Ⅳ)在512 nm处的特征吸收带随Al(i-Bu)_3/Mo或Al(i-Bu)_2OPh/Mo增加而渐趋消失,这是Mo(Ⅳ)→Mo(Ⅲ)反应的标志.在MoCl_(4-n)·(OC_8H_(17))_n-Bd-Al(i-Bu)_2OPh 3组分陈化体系中Mo(Ⅳ)的还原得到加快,催化聚合活性亦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钼 催化 丁二烯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负载席夫碱Mo(Ⅵ)配合物合成、表征及其在环己烯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章亚东 高晓蕾 +2 位作者 蒋登高 陈霞 王自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099-2102,共4页
合成了聚苯乙烯负载乙二胺缩水杨醛席夫碱与 Mo( )的配合物 ,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该配合物催化环己烯环氧化反应与小分子配合物 Mo O2 ( acac) 2 相比 ,具有更优良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建立了催化剂中 Mo分析和环氧环己烷气相色谱... 合成了聚苯乙烯负载乙二胺缩水杨醛席夫碱与 Mo( )的配合物 ,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该配合物催化环己烯环氧化反应与小分子配合物 Mo O2 ( acac) 2 相比 ,具有更优良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建立了催化剂中 Mo分析和环氧环己烷气相色谱分析新方法 ;探讨了配合物及环氧环己烷合成过程诸因素的影响 ;优化了环氧环己烷合成条件 ,即以 n( t-Bu OOH) =0 .1 mol计 ,n( C6H10 )∶n( t-Bu OOH) =3∶ 1 ,溶剂 5 m L,反应温度 80℃ ,时间 60 min.在该条件下 ,环氧环己烷收率 (以 t-Bu OOH计 ) 99.2 %以上 ,质量分数约 99.5 %( GC检测 ) .催化剂循环使用 5次后 ,未见活性明显下降 ,环氧环己烷收率 (以 t-Bu OOH计 )仍接近 9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负载催化剂 席夫碱Mo配合物 合成 表征 环己烯 环氧化反应 催化活性 环氧环己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酸氯代衍生物稀土配合物的荧光表征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勇 张珂 +4 位作者 徐怡庄 陶栋梁 王智贤 高宏成 吴瑾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2-296,共5页
分别以典型的芳香羧酸苯甲酸及其一氯代衍生物(邻、间、对三种)为第一配体,以邻菲罗啉(phen)或2,2'-联吡啶((bipy)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一系列Tb(III)、Eu(III)的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探讨了不同位置的... 分别以典型的芳香羧酸苯甲酸及其一氯代衍生物(邻、间、对三种)为第一配体,以邻菲罗啉(phen)或2,2'-联吡啶((bipy)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一系列Tb(III)、Eu(III)的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探讨了不同位置的取代基或不同的第二配体对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邻菲罗啉能够增强Eu(III)芳香羧酸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而减弱Tb(III)羧酸配合物的荧光强度;2,2'-联吡啶则显示相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氯代衍生物 稀土配合物 荧光光谱 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电致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土元素钼钨硅多元杂多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百斌 单永奎 +1 位作者 刘宗绪 张锡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15-320,共6页
本文报道了标题系列配合物K_(10)H_3[Ln(SiMo_(11-n)W_nO_(39))_2]·mH_2O(n=2、4;Ln=La^(3+)、Ce^(3+)、Pr^(3+)、Nd^(3+)、Sm^(3+)、Eu^(3+)、Gd^(3+)、Dy^(3+)、Yb^(3+))的合成、热解性质、氧化还原性以及某些波谱特性。测定了K_... 本文报道了标题系列配合物K_(10)H_3[Ln(SiMo_(11-n)W_nO_(39))_2]·mH_2O(n=2、4;Ln=La^(3+)、Ce^(3+)、Pr^(3+)、Nd^(3+)、Sm^(3+)、Eu^(3+)、Gd^(3+)、Dy^(3+)、Yb^(3+))的合成、热解性质、氧化还原性以及某些波谱特性。测定了K_(10)H_3[La(SiMo_9W_2O_(39)_2]·27H_2O的单晶结构:a=17.224(6)(?),b=26.952(11)(?),c=21.158(7)(?),β=103.76(3)°,Z=4,V=9540.17(6)(?)~3,F(000)=8663,此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配合物 稀土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稀土(Eu^(3+),Tb^(3+))乙酰丙氨酸咪唑的FTIR光谱和激光激发光谱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艳 杨一心 +3 位作者 赵天成 于云龙 杨刚 侯瑶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用OPO激光为激发光源 ,对两种新型三元固态配合物氯化稀土 (Eu3+ ,Tb3+ )乙酰丙氨酸咪唑进行了荧光光谱测试 ,发现激光激发波长为 4 87nm时 ,铽配合物在 5 45nm处产生较强的铽(Ⅲ )离子特征绿色荧光谱线 ,激发波长为 4 6 5nm和 5 2 5nm... 用OPO激光为激发光源 ,对两种新型三元固态配合物氯化稀土 (Eu3+ ,Tb3+ )乙酰丙氨酸咪唑进行了荧光光谱测试 ,发现激光激发波长为 4 87nm时 ,铽配合物在 5 45nm处产生较强的铽(Ⅲ )离子特征绿色荧光谱线 ,激发波长为 4 6 5nm和 5 2 5nm时 ,铕配合物均在 6 13nm和 6 18nm处产生强的铕 (Ⅲ )离子特征红色荧光谱线 ;并且这两种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均比相应稀土盐的强 分析了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讨论了配体对中心离子发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荧光光谱 FHR和UV/viS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X2]-(M=Ru,Os;X=S2C6H4,mnt)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明霞 周欣 +2 位作者 张红星 付宏刚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84-2287,共4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优化了氮化钌和氮化锇配合物[M(N)X2]-[M=Ru,Os;X=S2C6H4,mnt(maleonitriledithiolate)]的基态几何结构,得到的几何参数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采用TD-DFT方法,得到了配合物在CH3CN溶液中的激发态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优化了氮化钌和氮化锇配合物[M(N)X2]-[M=Ru,Os;X=S2C6H4,mnt(maleonitriledithiolate)]的基态几何结构,得到的几何参数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采用TD-DFT方法,得到了配合物在CH3CN溶液中的激发态电子结构和电子吸收光谱.利用SCRF方法中的CPCM模型来模拟溶剂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4在CH3CN溶液中的吸收跃迁性质相似,低能吸收均被指认为LMCT和LLCT的混合跃迁,高能吸收均被指认为ILCT/LLCT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钌配合物 氮化锇配合物 吸收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干含多硫基的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结构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新涛 李鸿钧 +1 位作者 王泉明 杜少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我们合成的十二种含多硫基的配合物S22-,S42-,S52-,S62-,S72-.这些配合物含有等多硫基配体.总结了这些配合物中的金属配位构型.比较了各种多硫基的S-S健长及有关键角.归纳了配合物的红...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我们合成的十二种含多硫基的配合物S22-,S42-,S52-,S62-,S72-.这些配合物含有等多硫基配体.总结了这些配合物中的金属配位构型.比较了各种多硫基的S-S健长及有关键角.归纳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并阐述其中几个配合物与NH2NH2的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硫基 配合物 综述 合成方法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化学还原法处理六价铬模拟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琳 肖玫 +1 位作者 吴峰 邓南圣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7,共3页
在高压汞灯照射下,Fe(III)-草酸盐配合物体系能够对含Cr(VI)的模拟废水进行光化学还原处理。在Cr(VI)初始浓度0.5~2.0mg/L范围内,光化学还原反应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减小。在废水pH值为3.0~6.0的范围内,pH=3.0时,光化学还原速率最快。在... 在高压汞灯照射下,Fe(III)-草酸盐配合物体系能够对含Cr(VI)的模拟废水进行光化学还原处理。在Cr(VI)初始浓度0.5~2.0mg/L范围内,光化学还原反应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减小。在废水pH值为3.0~6.0的范围内,pH=3.0时,光化学还原速率最快。在实验选择的[Fe(III)]和草酸盐浓度范围内,Fe(III)和草酸盐浓度的增加可提高Cr(VI)的光化学还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Cr(Ⅵ) Fe(Ⅲ)-草酸盐配合物 光化学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甲醛缩二氨基硫脲-钆配合物的合成及阴离子识别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玉莲 黄韬 +2 位作者 张岐 黄燕 吴静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71-1476,共6页
合成了化合物(2E,2′E)-2,2′-(1,4-苯基双亚甲基双硫代氨基脲)(C10H12N6S2)(L),利用L与钆离子形成了配合物(GdL)。用UV-Vis吸收光谱考察其与F-、Cl-、Br-、I-、Ac-、NO3-、HSO4-和H2PO4-等阴离子的识别。研究表明,加入F-或H2PO4-时,溶... 合成了化合物(2E,2′E)-2,2′-(1,4-苯基双亚甲基双硫代氨基脲)(C10H12N6S2)(L),利用L与钆离子形成了配合物(GdL)。用UV-Vis吸收光谱考察其与F-、Cl-、Br-、I-、Ac-、NO3-、HSO4-和H2PO4-等阴离子的识别。研究表明,加入F-或H2PO4-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色,加入其它阴离子没有变化,从而实现受体对这两种阴离子的检测。Job法表明主客体间形成1∶1配合物。受体对两种离子的识别作用主要源于配合物多余的结合位点。在此基础上,以GdL的DMSO溶液作为起始状态,以F-和H2PO4-为两化学输入,构建了一个"或"(OR)分子逻辑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识别 Gd配合物 UV-vis吸收光谱 逻辑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取代酞菁金属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紫洋 黄剑东 +1 位作者 陈耐生 黄金陵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54-1357,共4页
报道了16种含哌嗪或含哌啶四取代酞菁金属配合物{R4PcM,R=2-[4-(2-磺基乙基)哌嗪-1-基]乙氧基(SPEO—)、2-(哌啶-1-基)乙氧基(PEO—);取代位置分别在α位和β位;M=Zn(Ⅱ),Ni(Ⅱ),Co(Ⅱ),Cu(Ⅱ)}的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报道了16种含哌嗪或含哌啶四取代酞菁金属配合物{R4PcM,R=2-[4-(2-磺基乙基)哌嗪-1-基]乙氧基(SPEO—)、2-(哌啶-1-基)乙氧基(PEO—);取代位置分别在α位和β位;M=Zn(Ⅱ),Ni(Ⅱ),Co(Ⅱ),Cu(Ⅱ)}的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探讨了中心金属离子、取代基种类及其取代位置、溶剂等因素对酞菁金属配合物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R4PcM的Q带λmax落在681~718nm范围内,与相同中心金属离子的无取代酞菁金属配合物(669~671nm)比较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红移,荧光发射光谱与UV-Vis吸收光谱呈镜像关系,特别的是两种β位取代中心金属离子为Zn(Ⅱ)的酞菁金属配合物[β-(SPEO)4PcZn,β-(PEO)4PcZn]具有极高的摩尔消光系数、较大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长的荧光寿命,有望开发成新型的光动力诊疗用光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金属配合物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钼(钨)异多核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良富 王志宏 王积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77-583,共7页
描述了锡钼(钨)异多核金属配合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根据中心金属锡及钼(钨)周围配体的不同。
关键词 配合物 异多核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