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纸法烟草薄片与天然烟叶吸湿-解湿行为差异性研究
1
作者 李自娟 冯东民 +8 位作者 陈娇娇 赵海洋 刘玉斌 孙朔 吕萱 马燕玲 高杨 李宜馨 李晓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119,共8页
采用多种模型对天然烟叶与烟草薄片在制丝生产线环境下的等温吸湿-解湿行为进行拟合,借助最优等温吸湿模型与解湿动力学模型,对其等温吸湿-解湿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LP模型对天然烟叶与烟草薄片的等温吸湿行为拟合效果最好,二者的... 采用多种模型对天然烟叶与烟草薄片在制丝生产线环境下的等温吸湿-解湿行为进行拟合,借助最优等温吸湿模型与解湿动力学模型,对其等温吸湿-解湿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LP模型对天然烟叶与烟草薄片的等温吸湿行为拟合效果最好,二者的等温吸湿线分别为Ⅲ型和Ⅱ型,等温吸湿行为有较大差异;烟草薄片的吸湿滞后现象不明显,而天然烟叶在相对湿度较低时,吸湿滞后现象明显。Page模型对天然烟叶与烟草薄片的解湿过程拟合效果最好;在干燥前期,温度升高加快了烟叶的解湿速率,而在干燥后期,温度升高使得解湿速率降低;相同环境下,烟草薄片的失水速率高于天然烟叶。经验证,Page模型对烟草薄片与天然烟叶含水率的理论值和实测值相对误差均在5%内,能够较好地预测其在实际生产环境下的解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薄片 天然烟叶 等温吸湿 解湿动力学 环境温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杆和箱式烘烤烟叶吸湿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董文帅 赵浩宾 +5 位作者 史龙飞 吴中心 方青志 路晓崇 遆晋松 刘剑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2,52,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装烟方式烟叶的吸湿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为烟叶回潮环节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草品种Y2001为试验材料,采用挂杆烘烤和箱式烘烤烟叶进行回潮试验,通过构建吸湿动力学模型模拟吸湿过程,并探究不同装烟方式烟叶的... 【目的】探究不同装烟方式烟叶的吸湿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为烟叶回潮环节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草品种Y2001为试验材料,采用挂杆烘烤和箱式烘烤烟叶进行回潮试验,通过构建吸湿动力学模型模拟吸湿过程,并探究不同装烟方式烟叶的微观结构、理化性质及质构特性对吸湿特性的影响。【结果】挂杆烘烤烟叶吸湿能力强,箱式烘烤烟叶吸湿能力弱;随着回潮相对湿度的增大,挂杆和箱式烘烤烟叶的吸湿速率和平衡含水率均增大,其吸湿曲线符合Weibull模型。挂杆烘烤烟叶横断面孔洞大、饱满,结构疏松;箱式烘烤烟叶孔洞小、干瘪,结构紧密。挂杆烘烤和箱式烘烤烟叶的烟碱含量和钾氯比差异不显著,挂杆烘烤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总氮含量和糖碱比显著大于箱式烘烤,而氯含量和钾含量显著小于箱式烘烤。相同含水率下,箱式烘烤烟叶的硬度值和咀嚼性大、弹性小;挂杆烘烤烟叶硬度值和咀嚼性小、弹性大。【结论】挂杆烘烤烟叶吸湿性强,烟叶结构疏松,总糖(或还原糖)含量高,提供了更多的水分吸附位点,水分容纳能力更强。箱式烘烤烟叶达到与挂杆烘烤同一柔软度时需要更多的水分。不同装烟方式烟叶的吸湿特性差异明显,有必要依据吸湿特性寻求不同回潮方式进行回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回潮 装烟方式 吸湿特性 吸湿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叶多糖美白和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闫昱辛 何美军 +5 位作者 李宇 袁晓曼 谭旭辉 程名 罗凯 廖璐婧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纯化名贵药食同源中药材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茎、叶组织多糖,并研究其吸湿、保湿、美白、抗氧化等活性。从铁皮石斛叶中提取纯化获得的叶多糖(leaf polysaccharide,L-POL)得率为(13.95±0.27)%,纯度...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纯化名贵药食同源中药材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茎、叶组织多糖,并研究其吸湿、保湿、美白、抗氧化等活性。从铁皮石斛叶中提取纯化获得的叶多糖(leaf polysaccharide,L-POL)得率为(13.95±0.27)%,纯度达(92.14±7.75)%。L-POL具有较好的吸湿、保湿活性,吸湿率、保湿率分别为(9.50±0.57)%、(25.13±0.24)%。L-POL具有较强的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体外酪氨酸酶抑制活性,IC_(50)值分别为2.232、54.930 g∙L^(-1)。质量浓度为125 mg∙L^(-1)的L-POL能显著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合成黑色素,抑制率达36.89%。此外,75~300 mg∙L^(-1)的L-POL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没有细胞毒性(细胞活力89.33%~102.00%)。高纯度的L-POL具有较好的抗氧化、美白、吸湿、保湿活性,为铁皮石斛资源进一步在化妆品或美白功能食品领域中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叶多糖 吸湿保湿 抗氧化 美白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松技术对土壤水分保持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李永和 李福明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8期139-141,共3页
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其合理利用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强化农业土地保护,推广了包括机械深松、秸秆还田、免耕少耕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深松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通过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疏松度,... 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其合理利用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强化农业土地保护,推广了包括机械深松、秸秆还田、免耕少耕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深松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通过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疏松度,能显著改善土壤结构,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本研究以深松技术为核心,系统分析了其对土壤水分保持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合研究数据,深松后土壤水分保持、农作物增产的机理及效果,说明了深松技术面临的发展难点和未来趋势,强调了进一步探索深松技术优化应用的必要性,以促进该技术更好地适应不同农业生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技术 土壤水分保持 作物产量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主成分分析法优化再造烟叶表面改性膜材料的配方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子维 陈一桢 +9 位作者 舒灏 徐耀威 刘奔 何山 童宇星 晏群山 高颂 郭琼 贺靖鹏 赵德清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背景和目的】针对加热卷烟用再造烟叶吸湿性过强的问题,克服其在制丝、卷包以及贮存过程中易吸潮的缺陷,确保其耐加工性以及感官质量的稳定性。【方法】以壳聚糖、石蜡、黄原胶为配方组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主成分分... 【背景和目的】针对加热卷烟用再造烟叶吸湿性过强的问题,克服其在制丝、卷包以及贮存过程中易吸潮的缺陷,确保其耐加工性以及感官质量的稳定性。【方法】以壳聚糖、石蜡、黄原胶为配方组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主成分分析法优化膜材料配方,开发出具有适中疏水性的膜材料涂布液,用于再造烟叶表面疏水改性。【结果】优化得到膜材料配方为:壳聚糖、石蜡和黄原胶的涂布量分别为0.6 g/m^(2)、1.5 g/m^(2)、1.6 g/m^(2),在此条件下制得改性再造烟叶的接触角87.542°、吸湿率10.98%、放湿率2.16%、感官质量得分87分。相比于传统再造烟叶,改性后再造烟叶的吸湿率和放湿率均显著降低,感官质量基本保持,抗张强度有所提升,再造烟叶的综合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吸湿性 壳聚糖 石蜡 响应面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多糖酶辅助法提取工艺优化及活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古丽扎旦姆·达吾提 刘晓风 +5 位作者 杨家珺 马文锦 张魁 李军 魏孔斌 吕志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5-251,共7页
该试验以黄精为原材料,采用酶辅助法提取黄精多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通过透析获得不同截留分子质量黄精多糖片段进行吸湿保湿性试验,并考察最佳保湿片段的抗氧化能力及结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复合酶添加量6%、酶解时... 该试验以黄精为原材料,采用酶辅助法提取黄精多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通过透析获得不同截留分子质量黄精多糖片段进行吸湿保湿性试验,并考察最佳保湿片段的抗氧化能力及结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复合酶添加量6%、酶解时间90 min、酶解温度50℃、料液比1∶30(g∶mL)的条件下,黄精多糖得率达到24.18%。当黄精多糖分子质量>8 000 Da时,其保湿性能最佳;当黄精多糖最佳保湿片段质量浓度为6 mg/mL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0.54%、48.65%、26.41%,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同时发现,最佳保湿片段表面基本平滑,呈不规则的薄片且分子间存在-OH、C-H、C=O等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工艺优化 吸湿保湿性 抗氧化活性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吸湿保湿性能研究
7
作者 张玩涛 程茜菲 +1 位作者 彭修娟 王青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8-44,68,共8页
以百合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百合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研究了其吸湿保湿性能。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0(g∶mL)、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 以百合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百合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研究了其吸湿保湿性能。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0(g∶mL)、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百合多糖得率为12.69%;在相对湿度43%、81%下,百合多糖的吸湿过程均符合Weber-Morris模型;在干燥硅胶环境下,百合多糖48 h保湿率为9.21%,具有一定的保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多糖 提取工艺 动力学模型 吸湿性能 保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桔梗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吸湿保湿、抗氧化性能研究
8
作者 陈卫 谷彩花 +5 位作者 毕晶晶 叶兆伟 张亚欣 白向茹 马晓辉 陈琼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13-119,共7页
试验旨在优化商桔梗多糖的提取工艺,分析其吸湿保湿和抗氧化性能。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商桔梗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提取的商桔梗多糖进行精制,用于吸湿保湿及抗氧化性能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在液料比20 mL/g、超... 试验旨在优化商桔梗多糖的提取工艺,分析其吸湿保湿和抗氧化性能。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商桔梗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提取的商桔梗多糖进行精制,用于吸湿保湿及抗氧化性能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在液料比20 mL/g、超声提取温度50℃、超声提取时间20 min时,多糖提取率达9.75%,为商桔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在相对湿度(RH)60%、81%情况下,吸湿率大小顺序均为丙三醇>海藻酸钠>商桔梗多糖;在干燥环境下,保湿率大小顺序为海藻酸钠>商桔梗多糖>丙三醇。商桔梗多糖能够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进行清除,且商桔梗多糖的浓度与清除能力呈正相关性。其中,在商桔梗多糖的浓度分别为2.0、10.0 mg/mL时,可以实现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说明商桔梗多糖的吸湿性不强,但保湿性较好,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可以开发为一种天然的动物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桔梗多糖 超声波辅助 吸湿 保湿 抗氧化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及保湿性 被引量:93
9
作者 陈凌云 杜予民 +1 位作者 肖玲 覃彩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以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羧甲基壳聚糖 ,测定了取代度 ( DS)和分子量 ( Mη) ,并用FT-IR及 1 3C NMR进行了分子结构表征 .结果表明 ,在 2位氨基及 3、6位羟基上均发生了羧甲基化反应 ,产物为 N ,O-羧甲基壳聚糖 ( NOCC) ... 以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羧甲基壳聚糖 ,测定了取代度 ( DS)和分子量 ( Mη) ,并用FT-IR及 1 3C NMR进行了分子结构表征 .结果表明 ,在 2位氨基及 3、6位羟基上均发生了羧甲基化反应 ,产物为 N ,O-羧甲基壳聚糖 ( NOCC) .取代度大小顺序为 :OH-6>OH-3>— NH2 ,且总取代度随壳聚糖分子量的降低明显增大 . N ,O-羧甲基壳聚糖具有与透明质酸相似的吸湿、保湿效果 ,其吸湿性能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强 ,保湿性能随取代度的增高而增强 ,分子量介于 0 .56× 1 0 4~ 8.6× 1 0 4,取代度大于 1 .0的产品 ,其保湿性能优于透明质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吸湿性 保湿性 取代度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淀粉的取代度与吸湿保湿性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曹丽琴 徐世美 +2 位作者 封顺 岳凡 王吉德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99,共3页
以淀粉为母体,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氯乙酸为改性剂,通过清洁的半干法工艺合成出不同羧甲基取代度高的水溶性两性淀粉,并对其吸湿、保湿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性淀粉的吸湿、保湿性能均随着羧甲基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强。当RH为... 以淀粉为母体,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氯乙酸为改性剂,通过清洁的半干法工艺合成出不同羧甲基取代度高的水溶性两性淀粉,并对其吸湿、保湿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性淀粉的吸湿、保湿性能均随着羧甲基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强。当RH为81%,阴离子取代度大于0 08时,两性淀粉的吸湿性与甘油相当,而保湿性在RH81%和RH38%下均优于甘油;两性淀粉的吸湿速率随着羧甲基阴离子含量增加而提高。初步探讨了两性淀粉的吸湿动力学,水分子在两性淀粉中的扩散属于non-Fickian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度 保湿性 吸湿性 化妆品 添加剂 淀粉 改性剂 氯乙酸 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载药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结构与性能(英文) 被引量:18
11
作者 梁晓飞 王汉杰 +2 位作者 田惠 罗浩 常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3-229,共7页
通过羧甲基壳聚糖接枝二甲基十八烷基环氧丙基氯化铵,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取代度和分子量的羧甲基壳聚糖十八烷基季铵盐(QACMC).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核磁共振谱(1H-NMR)、X射线衍射(XRD)谱、差式扫描量热法(DSC)等对其分子结构、... 通过羧甲基壳聚糖接枝二甲基十八烷基环氧丙基氯化铵,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取代度和分子量的羧甲基壳聚糖十八烷基季铵盐(QACMC).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核磁共振谱(1H-NMR)、X射线衍射(XRD)谱、差式扫描量热法(DSC)等对其分子结构、结晶和热性能进行研究,同时研究QACMC的吸湿保湿性能,并与透明质酸(HA)、壳聚糖(chitosan)和羧甲基壳聚糖(CM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QACMC具有较好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结晶度可达72.3%;其吸湿保湿性低于透明质酸(HA)和羧甲基壳聚糖,而受季铵基团取代度和QACMC分子量的影响,羧酸盐和季铵盐两种亲水基团对QACMC吸湿性的影响不具有协同作用;QACMC对亲脂性药物盐酸米诺环素的载药率可达10.9%(质量分数),远高于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季铵盐 结晶性 吸湿 保湿 载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明胶共混膜的结构表征与吸湿保湿性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宝忠 杜予民 +2 位作者 樊李红 孙立苹 涂依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45-248,共4页
壳聚糖通过羧甲基化得到水溶性N,O羧甲基壳聚糖,并将其配制成4Wt%水溶液,与4Wt%明胶水溶液共混,成功制得了羧甲基壳聚糖/明胶共混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共混膜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共混膜中羧甲基壳聚糖和明胶分子... 壳聚糖通过羧甲基化得到水溶性N,O羧甲基壳聚糖,并将其配制成4Wt%水溶液,与4Wt%明胶水溶液共混,成功制得了羧甲基壳聚糖/明胶共混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共混膜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共混膜中羧甲基壳聚糖和明胶分子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及良好的相容性。通过共混膜的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当羧甲基壳聚糖含量为20%时,共混膜的抗张强度达到最大值(75MPa),分别比单独的羧甲基壳聚糖(45MPa)和明胶(43MPa)提高了66.7%和74%。经过吸湿和保湿性能测试,发现当羧甲基壳聚糖含量为80%时,吸湿率和保湿率分别为33.4%和69.2%,比单独的明胶膜分别提高了1.8倍和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O-羧甲基壳聚糖 明胶 共混 吸湿性 保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6
13
作者 易喻 杨好 +2 位作者 应国清 陈建澍 王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2-545,共4页
通过邻苯二甲酸酐与壳聚糖在室温、均相条件下快速反应,制备一系列取代度不同的N–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经FTIR、1H–NMR检测证明酰化反应的发生。研究了投料物质的量比对产物的溶解性、特性黏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对产物吸湿保... 通过邻苯二甲酸酐与壳聚糖在室温、均相条件下快速反应,制备一系列取代度不同的N–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经FTIR、1H–NMR检测证明酰化反应的发生。研究了投料物质的量比对产物的溶解性、特性黏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对产物吸湿保湿性能进行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N-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 吸湿 保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天然保湿材料的吸湿和保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田大听 冀小雄 +1 位作者 毛海波 刘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2-143,147,共3页
通过干燥器控制湿度的方法对魔芋葡甘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海藻酸钠等天然保湿材料与常用保湿剂甘油进行吸湿和保湿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高湿度时,各试样吸湿能力顺序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海藻酸钠>魔芋葡甘聚糖... 通过干燥器控制湿度的方法对魔芋葡甘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海藻酸钠等天然保湿材料与常用保湿剂甘油进行吸湿和保湿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高湿度时,各试样吸湿能力顺序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海藻酸钠>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在低湿度时,各试样吸湿能力顺序为: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各试样的保湿能力顺序为:壳聚糖>魔芋葡甘聚糖>海藻酸钠>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此外,采用热重分析法(TGA)对各试样的失重率进行了测试,其失重曲线与保湿曲线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吸湿性能 保湿性能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易喻 江威 +4 位作者 王鸿 梅建凤 颜剑波 陈建澍 应国清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0,共5页
羧甲基壳聚糖在日化、食品、医药、水处理等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获得具有较高取代度、高保湿性的羧甲基壳聚糖,文中对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氢氧化钠用量、氯乙酸用量、反应时间和反... 羧甲基壳聚糖在日化、食品、医药、水处理等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获得具有较高取代度、高保湿性的羧甲基壳聚糖,文中对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氢氧化钠用量、氯乙酸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氢氧化钠)∶m(壳聚糖)∶m(氯乙酸)=4∶1∶1.4,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 h为最优制备条件,产物取代度达1.186,利用红外对产物进行表征,确定其在羟基和氨基上都获得了取代,且产物在吸湿保湿性方面比透明质酸有了明显的改善,为后续进一步制备具有类似透明质酸性质的壳聚糖衍生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制备 取代度 吸湿保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多糖保湿乳剂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峡 杨海 +1 位作者 于广利 张旭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5-608,572,共5页
为研究海洋糖类物质在化妆品中的保湿作用,分别在相对湿度为81%,43%和干燥的硅胶环境下对壳寡糖、壳聚糖季铵盐、羧甲基壳聚糖、卡拉胶寡糖、鲨鱼软骨素等几种海洋糖类物质和透明质酸的吸湿性和保湿性进行了研究,其中以壳聚糖季铵盐和... 为研究海洋糖类物质在化妆品中的保湿作用,分别在相对湿度为81%,43%和干燥的硅胶环境下对壳寡糖、壳聚糖季铵盐、羧甲基壳聚糖、卡拉胶寡糖、鲨鱼软骨素等几种海洋糖类物质和透明质酸的吸湿性和保湿性进行了研究,其中以壳聚糖季铵盐和羧甲基壳聚糖的保湿性能最好。通过对6种聚糖的两两复配实验,筛选出卡拉胶寡糖、羧甲基壳聚糖、透明质酸3种聚糖与其它多糖复配效果较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配比试验得出了3种聚糖的最佳复合配方比为卡拉胶寡糖∶羧甲基壳聚糖∶透明质酸=1∶2∶2。将该复合多糖制备成的保湿乳剂与已知产品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该保湿乳剂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另外,本文还在相对湿度43%条件下考察了Ca2+,Mg2+,Zn2+对该复合多糖保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金属离子对多糖的保湿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保湿性 吸湿性 乳剂 金属离子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高效保湿剂的吸湿保湿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汪剑炜 毕丹霞 +1 位作者 杨柳林 董炎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8-740,共3页
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高效的保湿剂,N-羧丁酰基-O-羧甲基壳聚糖(CB-CMCS),其吸湿保湿效果优于透明质酸.重点研究了该保湿剂和透明质酸的吸湿保湿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采用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能够很好的描述两种保湿剂的吸湿行为,... 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高效的保湿剂,N-羧丁酰基-O-羧甲基壳聚糖(CB-CMCS),其吸湿保湿效果优于透明质酸.重点研究了该保湿剂和透明质酸的吸湿保湿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采用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能够很好的描述两种保湿剂的吸湿行为,相关系数均达0.999以上,由此说明它们的吸湿过程主要受化学作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羧丁酰基-O-羧甲基壳聚糖 吸湿 保湿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荞麦多糖的吸湿保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黄仁术 谷仿丽 何晓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142,共2页
通过干燥器控制湿度的方法,对金荞麦多糖进行吸湿和保湿性能研究。结果显示:64h时金荞麦多糖在RH为43%和81%条件下的吸湿率分别为46.26%和70.57%,在硅胶环境中的保湿率为4.88%;表明金荞麦多糖具有一定的吸湿和保湿性能,是一种具有一定... 通过干燥器控制湿度的方法,对金荞麦多糖进行吸湿和保湿性能研究。结果显示:64h时金荞麦多糖在RH为43%和81%条件下的吸湿率分别为46.26%和70.57%,在硅胶环境中的保湿率为4.88%;表明金荞麦多糖具有一定的吸湿和保湿性能,是一种具有一定开发潜力的天然保湿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多糖 吸湿性 保湿性 保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丝中糖组分含量对平衡含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马林 张相辉 +5 位作者 刘强 李智宇 赵明月 张峻松 胡有持 胡军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0-13,共4页
在不同相对湿度下,对所选13种烟丝样品进行平衡含水率测定和糖组分的定量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探讨了烟丝的糖组分含量与持湿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空气相对湿度(30%~80%)下,除30%外,烟丝糖组分含量与持湿能力均呈正相关;... 在不同相对湿度下,对所选13种烟丝样品进行平衡含水率测定和糖组分的定量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探讨了烟丝的糖组分含量与持湿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空气相对湿度(30%~80%)下,除30%外,烟丝糖组分含量与持湿能力均呈正相关;烟丝不同糖组分对持湿能力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果糖对持湿能力影响最显著,其次为糖总量、葡萄糖、蔗糖、麦芽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丝 持湿能力 糖组分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罗耳阿太菌胞外多糖提取工艺及其保湿、黏度特性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魏明 李鸿梅 +3 位作者 马艳秋 赵慧 张桂弘 闵伟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7-73,共7页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乙醇醇沉提取罗耳阿太菌胞外多糖(Athelia rolfsii exopolysaccharides,AEPS)工艺,并探究其保湿特性及黏度稳定性。以AEPS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多糖提取工艺。以壳聚糖...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乙醇醇沉提取罗耳阿太菌胞外多糖(Athelia rolfsii exopolysaccharides,AEPS)工艺,并探究其保湿特性及黏度稳定性。以AEPS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多糖提取工艺。以壳聚糖和尿素作对照,研究AEPS吸湿及保湿性能,同时研究温度、pH值和离子(Mg2+、Ca2+、Na+、K+)浓度对AEPS黏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EPS醇沉最佳条件为浓缩倍数3、醇沉时间17 h、醇沉温度5℃、无水乙醇体积为发酵液的1.7倍,所得AEPS提取量为12.24 g/L;AEPS吸湿及保湿性能明显优于壳聚糖和尿素,1 mg/m L AEPS(黏度57 m Pa·s)保湿性最好;在5~95℃范围内,35℃时AEPS黏度最低,35℃以外多糖黏度都高于51 m Pa·s,但在pH 1~12、离子浓度0~1.0 mol/L范围内,AEPS黏度几乎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耳阿太菌胞外多糖 醇沉 吸湿性 保湿性 黏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