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向二维最大间距准则的局部放电灰度图像特征提取 被引量:16
1
作者 唐炬 魏钢 +1 位作者 李伟 张晓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9-134,共6页
针对高压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绝缘缺陷的辨识问题,提出一种局部放电灰度图像特征提取的双向二维最大间距准则方法,对获取的局部放电灰度图像从水平和垂直2个方向进行投影,得到了不同类别灰度图的鉴别矢量,选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 针对高压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绝缘缺陷的辨识问题,提出一种局部放电灰度图像特征提取的双向二维最大间距准则方法,对获取的局部放电灰度图像从水平和垂直2个方向进行投影,得到了不同类别灰度图的鉴别矢量,选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局部放电分类,以辨识电缆中间接头出现的不同绝缘缺陷。该方法解决了局部放电灰度图像特征提取维数大、识别样本少的难题。在对实验室4种典型电缆接头绝缘缺陷产生的PD信号进行对比辨识表明,其局部放电特征提取的速度和绝缘缺陷的识别率优于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或Fisher鉴别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电缆 局部放电灰度图像 最大间距准则 线性鉴别分析 二维鉴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块MMC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辉 万鸣华 王巧丽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81,共4页
用最大间距准则(Maximum Margin Criterion,MMC)算法进行特征提取时,提取的是全局的特征,对局部的特征不能有效地抽取。因此,对MMC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分块MMC(Modular Maximum Margin Criterion,MMMC)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对图... 用最大间距准则(Maximum Margin Criterion,MMC)算法进行特征提取时,提取的是全局的特征,对局部的特征不能有效地抽取。因此,对MMC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分块MMC(Modular Maximum Margin Criterion,MMMC)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对图像矩阵进行分块,然后对分块后的矩阵进行MMC特征抽取,对每一子块抽取的特征进行整体融合,最后采用最近邻判决准则进行分类识别。在ORL、Yale人脸图像库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相比于MMC算法有更好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间距准则 分块最大间距准则 人脸识别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模糊聚类功能的双向二维无监督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3
3
作者 皋军 孙长银 王士同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9-562,共14页
依据最大间距判别准则(Maximum margin criterion,MMC)的基本原理,并结合模糊技术和张量理论,提出一种矩阵模式的模糊最大间距判别准则(Matrix model fuzzy maximum margin criterion,MFMMC),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模糊聚类功能的双向二... 依据最大间距判别准则(Maximum margin criterion,MMC)的基本原理,并结合模糊技术和张量理论,提出一种矩阵模式的模糊最大间距判别准则(Matrix model fuzzy maximum margin criterion,MFMMC),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模糊聚类功能的双向二维无监督特征提取方法(Two-directional two-dimensional unsupervised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with fuzzy clustering ability,(2D)2UFFCA).该方法不但能直接实现矩阵模式数据的模糊聚类,而且还可以对矩阵模式数据进行双向二维特征提取,实现特征降维.同时我们还从几何的直观含义出发,合理地设定矩阵模式的模糊最大间距判别准则中的调节参数γ,并从理论上证明其合理性.为了提高特征提取的效率,还提出一种能有效计算矩阵模式数据的投影变换矩阵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上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量模式 双向二维特征提取 矩阵模式的模糊最大间距判别准则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保持判别嵌入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国强 李龙星 郭晓波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5-312,共8页
最近,人们对高维数据(例如人脸图像)潜在的稀疏表征结构有很大兴趣。提出一种称为稀疏保持判别嵌入(SPDE)新降维算法,该算法在稀疏保持投影(SPP)的目标函数中增加了改进的最大间距准则(MMMC)。SPDE保留了SPP的保持稀疏结构特性,利用了M... 最近,人们对高维数据(例如人脸图像)潜在的稀疏表征结构有很大兴趣。提出一种称为稀疏保持判别嵌入(SPDE)新降维算法,该算法在稀疏保持投影(SPP)的目标函数中增加了改进的最大间距准则(MMMC)。SPDE保留了SPP的保持稀疏结构特性,利用了MMMC的全局判别结构。SPDE合并了稀疏准则和Fisher准则,具有更强的判别力,尤其训练集小的时候,更适合于人脸识别任务。SPDE能够自然地避免小样本问题并且计算是有效的。在3个公共人脸数据库(ORL、Yale以及FERET)上的实验结果表明SPDE对人脸识别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维 稀疏保持投影 改进的最大间距准则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间距准则的局部图嵌入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万鸣华 金忠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24-1231,共8页
针对局部线性嵌入(LLE)算法和最大间距准则(MMC)算法在特征提取问题中存在不足,提出一种有效的数据降维和分类方法——基于最大间距准则的局部图嵌入特征提取算法,并将其应用在人脸识别上.该算法在保持近邻的前提下,分别构造类内紧致图... 针对局部线性嵌入(LLE)算法和最大间距准则(MMC)算法在特征提取问题中存在不足,提出一种有效的数据降维和分类方法——基于最大间距准则的局部图嵌入特征提取算法,并将其应用在人脸识别上.该算法在保持近邻的前提下,分别构造类内紧致图和类间惩罚图.首先在类内紧致图中利用线性重构的局部对称性找出高维数据空间中的非线性结构,使同类样本尽可能地聚集在一起;然后在类间惩罚图中使不同类别的样本尽可能分离;为了避免"小样本"问题,采用MMC的形式构造目标函数.在ORL,Yale和AR人脸图像库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文中算法相对于DLA和LLE+LDA算法有较好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线性嵌入 数据降维 人脸识别 最大间距准则 局部图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块二维最大间距准则的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万鸣华 卢桂馥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88-2092,共5页
针对二维最大间距准则(Two Dimensional Maximum Margin Criterion,2DMMC)算法进行特征提取时,无法提取局部的特征.同时,该算法也受不同的表情、光照以及姿态等条件的影响,识别的效果也大大降低.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分块二维MMC(Modular T... 针对二维最大间距准则(Two Dimensional Maximum Margin Criterion,2DMMC)算法进行特征提取时,无法提取局部的特征.同时,该算法也受不同的表情、光照以及姿态等条件的影响,识别的效果也大大降低.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分块二维MMC(Modular Two Dimensional Maximum Margin Criterion,M2DMMC)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对图像矩阵进行分块,然后对分块后的矩阵进行2DMMC特征抽取,对每一子块抽取的特征进行整体融合,最后采用最近邻判决准则进行分类识别.在ORL,Yale人脸图像库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新算法相对于MMC算法、二维MMC算法以及分块MMC算法均有较好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最大间距准则 分块二维最大间距准则 人脸识别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数核的鲁棒最大间距准则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卢桂馥 邹健 王勇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3,共6页
现有的最大间距准则(Maximum Margin Criterion,MMC)算法对噪声比较敏感,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核的鲁棒最大间距准则算法(Robust Maximum Margin Criterion,RMMC)。首先通过鲁棒的复数核将样本映射到复数再生核Hilb... 现有的最大间距准则(Maximum Margin Criterion,MMC)算法对噪声比较敏感,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核的鲁棒最大间距准则算法(Robust Maximum Margin Criterion,RMMC)。首先通过鲁棒的复数核将样本映射到复数再生核Hilbert空间(Complex Reproducing Kernel Hilbert Spaces,CRKHS),然后在CRKHS空间内实施MMC算法。另外,本文也提出了一种求解RMMC的高效算法。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对于噪声图像有较好的鲁棒性,其识别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特征提取 维数约减 最大间距准则 小样本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二维保局投影算法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2
8
作者 龚劬 马家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9期252-256,共5页
传统的二维保局投影(2DLPP)算法未考虑样本邻域间局部信息,并且所提取的特征矩阵分量间存在相关性。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大间距准则的最小相关性监督2DLPP算法。引入类间局部散度矩阵和类内局部散度矩阵,最大化带权的散度矩阵迹差,以增... 传统的二维保局投影(2DLPP)算法未考虑样本邻域间局部信息,并且所提取的特征矩阵分量间存在相关性。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大间距准则的最小相关性监督2DLPP算法。引入类间局部散度矩阵和类内局部散度矩阵,最大化带权的散度矩阵迹差,以增大样本类间散度,减小样本类内散度,从而更好地刻画数据的流形结构。计算所提取特征矩阵各分量间的协方差矩阵,通过最小相关性分析,减少特征信息的冗余。在Yale和ORL人脸库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当训练样本数为5时,该算法的最高识别率分别为92.5%和96.2%,与传统2DLPP算法、二维主成分分析法、二维线性判别分析法和二维大间距准则法相比,识别率均有所提高。同时对不同训练样本数下识别率均值和方差进行分析,验证了算法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形学习 最大间距准则 散度矩阵 二维保局投影 最小相关性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范数的二维最大间距准则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仕霞 金聪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12期196-202,共7页
在二维图像投影降维时,经常使用L-2范数和L-1范数构建降维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降维的目标。但是这些方法只适用于单一范数,有很大局限。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降维目标函数采用L-p范数(1≤p≤2),这种方法可以构建更加一般化的降... 在二维图像投影降维时,经常使用L-2范数和L-1范数构建降维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降维的目标。但是这些方法只适用于单一范数,有很大局限。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降维目标函数采用L-p范数(1≤p≤2),这种方法可以构建更加一般化的降维模型,适用于所有同类模型的求解,p=1和p=2可以视作这个模型的特殊情况。所提的方法比单一的L1或L2范数具有更强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问题。本文采用目标函数为L-p范数的二维最大间距准则,同时定义了类内离散因子对原始数据降维。通过在ORL和Yale以及加噪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最大间距准则 特征提取 人脸识别 L-p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脸识别的最大间距准则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仕霞 金聪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8期128-134,共7页
基于L1范数的二维最大间距准则算法直接求解十分复杂,即使采用贪心算法将原问题简化,求解方法的复杂度仍然很高,而且不能得到全局最优解。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新的求解方法,将粒子群优化算法与基于L1范数的二维最大间距准则算法有效的结合... 基于L1范数的二维最大间距准则算法直接求解十分复杂,即使采用贪心算法将原问题简化,求解方法的复杂度仍然很高,而且不能得到全局最优解。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新的求解方法,将粒子群优化算法与基于L1范数的二维最大间距准则算法有效的结合,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降维的投影矩阵,同时利用L1范数的二维最大间距准则构造粒子群的适应度函数,使算法能够得到全局最优解,提高人脸识别的精度。改进算法在ORL、Yale以及加噪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二维最大间距准则 特征提取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块二维局部保持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11
作者 赵春晖 陈才扣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42-145,159,共5页
局部保持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提出的2DLPDA算法直接在二维空间进行运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性能。但是当样本在光照阴影、遮挡等情况下时,识别率受到很大影响,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算法,即分块二维局部... 局部保持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提出的2DLPDA算法直接在二维空间进行运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性能。但是当样本在光照阴影、遮挡等情况下时,识别率受到很大影响,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算法,即分块二维局部保持鉴别分析方法。其将样本分块,以更好地提取样本中的局部近邻特征。这样同一样本的不同分块在选择近邻时,就可能具有来自不同样本的近邻,从而能更好地提取样本的局部特征。最后将局部特征整合为整体作为识别的依据。在AR、YALE及ORL库上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模式识别 特征抽取 局部保持投影 分块算法 最大间距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