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侧向变形预测方法
1
作者 徐方 吴其长 +4 位作者 门小雄 杨俊芳 彭扬发 解裕荣 杨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6-428,共13页
为深入研究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侧向变形特性,并建立相应的侧向变形预测方法,利用自研的改进三轴试验装置,开展堆载预压下径向排水的三轴压缩试验及多工况仿真分析,系统研究竖向应力、水平应力、加载速率及初始有效应力对土体侧... 为深入研究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侧向变形特性,并建立相应的侧向变形预测方法,利用自研的改进三轴试验装置,开展堆载预压下径向排水的三轴压缩试验及多工况仿真分析,系统研究竖向应力、水平应力、加载速率及初始有效应力对土体侧向变形及应力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体侧向变形随竖向应力的增加、水平应力的减小、加载速率的增大及初始有效应力的减小而非线性增长;土体代表性应力比K_(e)^(*)则随加载速率的增大及初始有效应力的减小而非线性减小,随水平应力的增加近似线性增长,随竖向应力的增加先线性减小再非线性减小;堆载预压下地基浅层存在较大的水平向附加应力,其对地基侧向变形的影响不可忽视;水平向附加应力及竖向附加应力的综合作用,促使堆载预压下的排水板地基侧向变形随深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弓”形分布规律。基于分析结果,建立土体应力比K_(e)^(*)与最终水平应变εh之间的归一化关系;并提出可考虑堆载预压加载因素及土体固结特性的综合影响因子β,由β与K_(e)^(*)之间的线性拟合关系可对不同工况下的K_(e)^(*)进行估算;综合ε_(h)-Ke及K_(e)^(*)-β关系,提出了堆载预压下排水板地基侧向变形轮廓的预测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于分析2个实际工程案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分析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载预压 塑料排水板 改进三轴试验 侧向变形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城市生活垃圾修正主压缩指数预测模型
2
作者 楼杨帆 张振营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为准确预测老垃圾填埋场竖向扩容设计中城市生活垃圾的修正主压缩指数,首先采集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不同填埋龄期的垃圾试样,通过室内试验测定120组试样的基本土工参数和修正主压缩指数,并利用决策树、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和极端梯... 为准确预测老垃圾填埋场竖向扩容设计中城市生活垃圾的修正主压缩指数,首先采集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不同填埋龄期的垃圾试样,通过室内试验测定120组试样的基本土工参数和修正主压缩指数,并利用决策树、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和极端梯度提升树这4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修正主压缩指数预测模型;其次收集国内外其他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试验数据,将其与24组试验数据组合,构建测试集;再次选取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以及判定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得到最佳预测效果的模型,并将该模型与文献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最后采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值法对最佳预测效果的模型进行参数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4种机器学习算法中,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最佳,且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与文献预测模型相比,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干重度对修正主压缩指数的影响程度最显著,且与修正主压缩指数呈负相关关系。该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直接使用容易获取的基本土工参数来预测修正主压缩指数,不需要费时费力的压缩试验。研究结果可为老垃圾填埋场的竖向扩容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基本土工参数 修正主压缩指数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SHAP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沉降预测的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法 被引量:77
3
作者 陈善雄 王星运 +2 位作者 许锡昌 余飞 秦尚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355-3360,共6页
科学、合理地预测路基工后沉降量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环节。针对武广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量级小、数据相对波动大的实测数据,探讨了指数曲线法对无砟轨道路基沉降预测的适用性,发现指数曲线法不能直接应用于量级小、数据相对波动较大的沉... 科学、合理地预测路基工后沉降量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环节。针对武广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量级小、数据相对波动大的实测数据,探讨了指数曲线法对无砟轨道路基沉降预测的适用性,发现指数曲线法不能直接应用于量级小、数据相对波动较大的沉降预测。把三点法的基本思想引入指数曲线模型,对指数曲线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路基沉降预测的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模型。结合武广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分析了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模型的特性。分析表明,在整个沉降曲线上选取3个关键点作为预测样本,很好地回避了数据波动带来的影响;沉降曲线上"拐点"以后的沉降规律更符合指数曲线模型,因此,应取沉降曲线上"拐点"以后的数据作为样本值,所取三点应能尽量反映沉降发展的趋势。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法预测结果稳定、相关系数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法 沉降预测 三点法 路基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指数平滑法的岩体边坡变形预测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造保 徐卫亚 +1 位作者 张开普 刘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结合VisualBasic.NET编程技术提出了二次和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参数α的优化改进方法,建立了参数最优的二次和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基于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高边坡工程部分监测数据,应用指数平滑法基本原理建立二次指数平滑法和三次... 结合VisualBasic.NET编程技术提出了二次和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参数α的优化改进方法,建立了参数最优的二次和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基于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高边坡工程部分监测数据,应用指数平滑法基本原理建立二次指数平滑法和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左岸高边坡某工程部位监测位移等变形物理量进行预测预报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准确有效,与后期实际监测位移比较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指数平滑法 岩体边坡 变形预测 锦屏一级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模态应变能法的硬涂层薄板阻尼性能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孙伟 郝春磊 +1 位作者 张洪浩 潘德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1-554,共4页
在考虑硬涂层材料的小阻尼特点以及经典模态应变能法计算误差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硬涂层复合结构阻尼性能预估的新方法.推导了修正模态应变能法的原理性公式.以一个涂敷Mg-Al硬涂层的悬臂薄板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并讨论了硬涂层... 在考虑硬涂层材料的小阻尼特点以及经典模态应变能法计算误差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硬涂层复合结构阻尼性能预估的新方法.推导了修正模态应变能法的原理性公式.以一个涂敷Mg-Al硬涂层的悬臂薄板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并讨论了硬涂层材料参数、涂层厚度对结构系统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增大硬涂层的杨氏模量、损耗因子及厚度均可提高复合结构的阻尼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硬涂层材料制备及阻尼减振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模态应变能法 硬涂层 薄板结构 阻尼性能 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积分法的下沉曲线公式修正 被引量:7
6
作者 郭文兵 刘大超 白二虎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7-362,共6页
为了克服概率积分法原始下沉曲线公式与实测数据拟合度低、求取下沉预计参数偏差大、曲线边缘部分收敛快等缺点,通过理论对比分析,推导出概率积分法下沉曲线修正公式,并进一步提出新的下沉曲线公式(G&L下沉曲线函数)。以哈拉沟煤矿2... 为了克服概率积分法原始下沉曲线公式与实测数据拟合度低、求取下沉预计参数偏差大、曲线边缘部分收敛快等缺点,通过理论对比分析,推导出概率积分法下沉曲线修正公式,并进一步提出新的下沉曲线公式(G&L下沉曲线函数)。以哈拉沟煤矿22407工作面实测数据为例,利用Matlab软件中参数拟合工具箱求得上述3种下沉曲线的预计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G&L下沉曲线函数提高了数据拟合度及下沉预计参数精确度,解决了理论曲线边缘部分收敛过快的问题,预计结果更接近于现场实际,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陷 概率积分法 修正下沉曲线公式 预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水压的“修正三图-双预测法”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任晓波 吴瑞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131-133,共3页
针对煤层回采形成的冒裂带未导通其顶板充水含水层区域的涌(突)水危险性评价问题,应用"修正三图—双预测法"对此类区域进行涌(突)水危险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已掌握的实际资料对比。结果表明,应用"修正三图—双预测法&q... 针对煤层回采形成的冒裂带未导通其顶板充水含水层区域的涌(突)水危险性评价问题,应用"修正三图—双预测法"对此类区域进行涌(突)水危险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已掌握的实际资料对比。结果表明,应用"修正三图—双预测法"的评价结果较传统的"三图—双预测法"评价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度更高。因此,对于冒裂带未导通顶板充水含水层区域的涌(突)水危险性评价问题,"修正三图—双预测法"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图一双预测法 修正三图一双预测法 充水含水层 冒裂安全区 涌(突)水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Theta法的P92钢蠕变行为及寿命预测研究
8
作者 叶有俊 王志成 +2 位作者 王一宁 张鹏鹏 姜勇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20年第6期1-6,共6页
P92钢系超超临界机组主蒸汽管道的重要用钢,由于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的服役环境中,不可避免会发生蠕变损伤,由此造成的事故逐年增加。因此,进行精确的寿命预测对于超超临界机组的使用和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通过650℃不同应力水平下P9... P92钢系超超临界机组主蒸汽管道的重要用钢,由于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的服役环境中,不可避免会发生蠕变损伤,由此造成的事故逐年增加。因此,进行精确的寿命预测对于超超临界机组的使用和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通过650℃不同应力水平下P92钢的蠕变试验,分析了P92钢的蠕变曲线和蠕变变形,在此基础上利用修正的Theta法对蠕变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P92钢的蠕变行为并对其寿命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Theta法相比,修正Theta法得到的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度更高,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92钢 蠕变 曲线 寿命预测 修正Thet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勒展开式修正指数曲线法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分析
9
作者 苏春晖 周俊 潘海泽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3年第4期83-85,88,共4页
为了能适应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量级小,实测数据相对起伏波动较大的特点,得到路基沉降预测的更好的曲线拟合方法。论文运用泰勒展开式对常规指数曲线法进行改进,结合高速铁路路基断面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泰勒展开式修正指数曲线法模型。... 为了能适应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量级小,实测数据相对起伏波动较大的特点,得到路基沉降预测的更好的曲线拟合方法。论文运用泰勒展开式对常规指数曲线法进行改进,结合高速铁路路基断面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泰勒展开式修正指数曲线法模型。分析了泰勒展开式修正指数曲线法预测路基沉降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泰勒展开式修正指数曲线法由于避免了对数的运算,能用于预测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运用泰勒展开式修正指数曲线法预测沉降时,拟合预报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度较高,相关系数高,沉降比满足要求,误差平方和小,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沉降预测 泰勒展开式 修正指数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掘进、离开施工阶段对地表变形的影响范围及量化预测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忠凯 徐光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5-294,共10页
针对盾构掘进中、离开后施工阶段,依据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分析,准确预测地表变形量及影响范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在导出隧道周围土体塑性松动圈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盾构掘进中、离开后土体内产生的复合滑动面... 针对盾构掘进中、离开后施工阶段,依据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分析,准确预测地表变形量及影响范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在导出隧道周围土体塑性松动圈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盾构掘进中、离开后土体内产生的复合滑动面平面段与水平面夹角分别成45°-φ/2和45°+φ/2(φ为内摩擦角)的结论,推导了土体呈主动、被动状态复合滑动面安全系数Fs公式,并利用随机搜索法,找出可能的滑动面,量化确定盾构掘进、离开阶段横向扰动影响范围。盾构掘进中,地表隆起因盾构上部土体发生剪切位移引起,通过直剪试验曲线中控制应力τ1、τ2、τ3及不同阶段剪切模量Ge、Gp1、Gp2,并依据τ-l曲线控制应力τ1、τ2、τm及相对应的距离l1、l2、lm。推导出剪切位移公式,预测地表隆起量;盾构离开后,地表沉降由盾构上部土体卸荷产生的负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引起土体固结所致,应用修正剑桥模型中土体剪切应变预测沉降量。以武汉过江隧道为工程案例,对地表变形影响范围及隆沉量进行量化计算,得出盾构不同施工阶段横向扰动影响范围、地表隆起量与工程实测值吻合较好,卸荷沉降预测值与总沉降实测值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预测 扰动影响范围 剪切位移法 修正剑桥模型 盾构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mark模型的修正以及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危险性区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凯平 姚令侃 陈秒单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1-308,共8页
大量实震资料表明,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是造成道路工程损毁的主要原因。以Newmark滑块模型为理论基础的Jibson边坡永久位移预测公式,是目前唯一可以从坡体变形损伤微观指标和坡体整体破坏概率来评价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危险性的方法。经"... 大量实震资料表明,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是造成道路工程损毁的主要原因。以Newmark滑块模型为理论基础的Jibson边坡永久位移预测公式,是目前唯一可以从坡体变形损伤微观指标和坡体整体破坏概率来评价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危险性的方法。经"5·12"汶川地震实震资料检验,Jibson方法计算值小于坡体实测位移值,理论分析发现,滑块模型未考虑滑动面抗剪强度在地震作用过程中的衰减效应,是导致计算值偏小的主要原因。鉴于此,通过对滑动面岩土体的有效内摩擦角和有效黏聚力添加衰减系数的方法,修正Newmark滑块模型;在此基础上,参考Jibson边坡失稳概率模型的方法框架,利用汶川地震实震资料,建立了以面密度为区划指标的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危险性区划判据;并利用"4·20"芦山地震实震资料对区划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检验。该方法不仅可预测同震崩塌滑坡的严重程度,而且还包含了反映震后山地灾害孕灾环境变化的信息,可为高烈度地震山区道路选线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滑坡 Newmark模型 Jibson方法 修正方法 危险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渝运输通道内多种运输方式客流分担率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文霞 张春民 +2 位作者 李卓 李家宝 潘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9年第2期321-326,共6页
从提高通道内整体运输效益最大化角度出发,考虑不同收入水平旅客对运输属性的主观偏好,采用修正熵权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构建广义出行费用,运用改进Logit模型对兰州至重庆既有线普铁、高铁换乘、航空三种交通出行方式的客流分担率进... 从提高通道内整体运输效益最大化角度出发,考虑不同收入水平旅客对运输属性的主观偏好,采用修正熵权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构建广义出行费用,运用改进Logit模型对兰州至重庆既有线普铁、高铁换乘、航空三种交通出行方式的客流分担率进行有效计算,并对既有线运输属性中的票价和运行速度进行单因素灵敏度分析.对运输通道内客流分担率的变化做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T模型 客流分担率 广义出行费用 修正熵权法 灵敏度分析 分担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对邻近高铁路基变形影响的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方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33,共8页
依托软土地区某典型基坑工程,研究基坑开挖对邻近高铁路基变形影响的预测方法。结合该工程土体修正摩尔–库伦模型参数,建立96个不同工况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分析和拟合,推导能够综合考虑基坑开挖深度、支撑系统刚... 依托软土地区某典型基坑工程,研究基坑开挖对邻近高铁路基变形影响的预测方法。结合该工程土体修正摩尔–库伦模型参数,建立96个不同工况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分析和拟合,推导能够综合考虑基坑开挖深度、支撑系统刚度和基坑距路基坡脚距离3个因素的高铁路基最大水平位移和最大沉降的简化计算公式,提出受基坑开挖影响的路基水平位移、沉降的预测曲线,并给出相应的预测流程。结果表明:在双对数坐标中,当基坑距路基坡脚距离相同时,路基最大水平位移与开挖深度的比值(δhmax/H)、路基最大沉降与开挖深度的比值(δvmax/H)均与支撑系统刚度ρ基本呈线性关系;可用图10中的折线ABC、图13中的折线DEFG分别预测路基水平位移、路基沉降;简化分析方法能较好地预测软土地区类似依托工程土层条件下受基坑开挖影响的高铁路基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高铁路基 变形影响 预测方法 修正摩尔–库伦模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法的公交车站间行程时间预测模型研究——以苏州1路公交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童小龙 卢冬生 +1 位作者 张腾 黄晶晶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7年第4期114-119,126,共7页
准确预测公交站间行程时间是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ATIS)的核心,是公交运营和管理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改进的时间序列法进行公交车辆站间行程时间预测,利用游程检验法检验时间序列平稳性,并借鉴EMD算法把非平稳时序分解为若干个平... 准确预测公交站间行程时间是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ATIS)的核心,是公交运营和管理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改进的时间序列法进行公交车辆站间行程时间预测,利用游程检验法检验时间序列平稳性,并借鉴EMD算法把非平稳时序分解为若干个平稳时序的线形组合,然后对每个平稳时序用指数平滑模型预测。最后,依托苏州1路公交运行数据对该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不仅能够准确的预测公交站间行程时间,还能增强时间序列法对于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大幅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程时间预测 改进的时间序列法 EMD算法 指数平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R-BP神经网络的高液限黏土改性剂掺量预估方法
15
作者 李臣光 陈亮胜 +2 位作者 梁松林 张寒冰 韦秉旭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0-202,共13页
【目的】为预测在不同湿度、温度、初始含水率环境下高液限黏土降水至稳定含水率所需的水泥和石灰改性剂掺量,【方法】以广西来都高速的高液限黏土为研究对象,结合室内湿法击实试验、液塑限试验及改进CBR试验,设计考虑初始含水率、改性... 【目的】为预测在不同湿度、温度、初始含水率环境下高液限黏土降水至稳定含水率所需的水泥和石灰改性剂掺量,【方法】以广西来都高速的高液限黏土为研究对象,结合室内湿法击实试验、液塑限试验及改进CBR试验,设计考虑初始含水率、改性剂掺量、温度、湿度4因素5水平的正交试验对稳定含水率的影响,基于贝叶斯正则化(BR)算法的改进BP神经网络,建立了考虑多因素的高液限黏土改性剂掺量预估模型,将该模型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并采用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模型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结果显示:以湿法最佳含水率21%作为降水目标值是可行的,所提出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改性剂掺量预估模型较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更为精确。【结论】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预测施工现场不同工况下所需石灰、水泥掺量,现场焖料后含水率和模型计算的稳定含水率均低于21%,石灰、水泥改性土填筑碾压后路堤压实度均可达到94%以上。研究成果对于高液限黏土改性剂掺量预测及路堤填筑技术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液限黏土 改性剂 正交试验 BR-BP神经网络 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