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杉木种源选择的投影寻踪法应用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洪滔
郭妍
吴承祯
林思祖
邓慧华
张尚炬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
出处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61,共6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2001F007)资助
-
文摘
改进的投影寻踪法是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把每一个种源的多指标投影成一维的指标值,根据投影值的大小就可直接进行排序。以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杉木种源试验为例,采用改进的投影寻踪法开展杉木优良种源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从生长快、生长量大、材性好的角度考虑,福建南平是最好的种源;闽北地区杉木种源的调拨以南平种源为佳,其次为湖南会同种源。这与实际试验结论相符,也与应用层次分析法所得的结论基本一致,应用改进投影寻踪法开展林木种源选择是可行的、科学的。
-
关键词
杉木
种源选择
改进的投影寻踪法
-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selection for provenance
modified projection pursuit method
-
分类号
S722.3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2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内源激素驱动下的千年桐种源优选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林晗
陈辉
吴承祯
洪滔
李键
林勇明
范海兰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37-1941,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671664)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No.2011N000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07J0323)
-
文摘
收集福建省11个千年桐种源种子,并于2010年按随机区组设计在福建省建阳市蕉溪采育场进行田间试验。本试验设置12个区组,每区组设11个小区,每小区面积100 m2,每小区栽植25株,测量其苗高、地径。采取二年生叶片,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引种的11个种源的GA3、ZR、IAA、ABA 4种内源激素,并用改进的投影寻踪方法,用投影值的大小确定优良种源。结果显示:种源的优劣排序为莆田>政和>周宁>尤溪>建阳>屏南>沙县>福鼎>柘荣>蕉城>福安。从内源激素对千年桐生长的影响角度进行优良种源的选择,为种源早期选择提供新方法。
-
关键词
千年桐
内源激素
种源
改进投影寻踪法
油料作物
-
Keywords
A leurites Montana
Endogenous hormone
Provenance
modified projection pursuit method
Oil plant
-
分类号
S72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基于MSM-PP的厚朴种源多性状综合选择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周俊新
-
机构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1-268,共8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8Y0077)
-
文摘
开展25个厚朴种源3地点造林对比试验,选择适宜闽北地区推广的优良种源。结果表明,胸径、树高、树皮材积比、干皮总酚含量、根皮总酚含量、树皮率6个影响厚朴产量与质量的主要经济性状具有较高的种源遗传力,其分别为0.840、0.661、0.765、0.751、0.782、0.868;6个性状的表现在种源水平和种源与试验点的交互作用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利用改进单纯形法投影寻踪技术(MSM-PP)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数学手段对25个种源进行多性状综合评价与种源区划分,划分出优良种源、可利用种源、一般种源和不适宜种源4个种源区。优良种源区包括GX01、YN02、JX01、FJ02、FJ03、FJ05优良种源,其径高生长、树皮材积比、干皮总酚含量、根皮总酚含量及树皮率的平均表现与参试群体平均水平比较,遗传增益达到9.08%、5.99%、8.78%、8.08%、7.81%、6.45%。
-
关键词
厚朴
种源选择
改进投影寻踪技术
聚类分析
遗传增益
-
Keywords
Magnolia officinalis
provenance selection
modified simplex method of projection pursuit
cluster analysis
genetic gains
-
分类号
S72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4.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基于改进云模型的堤坝除险加固效益后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 4
-
-
作者
刘展志
黄显峰
方国华
黄雪晴
陈颖钦
-
机构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5期223-231,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400909)
湖南省水利科技重点项目([2016]194-21)
+1 种基金
湖南省水利科技项目([2015]245-13)
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7A898)
-
文摘
针对堤坝除险加固效益后评价,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3方面构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防洪增量效益、灌溉增量效益、经济内部收益率、水环境影响等15项指标,确定效益极佳、较好、一般、较差、极差5个评价等级及相应标准,提出改进云模型进行综合评价。该模型将投影寻踪法和熵权法计算得到的客观权重与云模型计算的初始权重相耦合,利用组合评价法计算指标权重,根据指标等级与标准计算云模型的3个特征值(期望Ex,熵En,超熵He),采用条件云发生器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进行综合评价。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湖北省黑湾水库堤坝除险加固效益后评价,验证了改进云模型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
关键词
堤坝
效益后评价体系
改进云模型
投影寻踪
熵权法
-
Keywords
dam
post benefit evaluation system
modified cloud model
projection pursuit method
en-tropy method
-
分类号
TV698.2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