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ified Omega-K algorithm for processing helicopter-borne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orm rotat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ata 被引量:2
1
作者 Dong Li Guisheng Liao +1 位作者 Yong Liao Lisheng 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3期476-485,共10页
With appropriate geometry configuration, helicopter- borne rotat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ROSAR) can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mono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on forward-looking imaging. With ... With appropriate geometry configuration, helicopter- borne rotat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ROSAR) can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mono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on forward-looking imaging. With this capability, ROSAR has extensi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such as self-navigation and self-landing. Moreover, it has many advantages if combined with the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FMCW) technology. A novel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and an imaging algorithm for helicopter-borne FMCW-ROSAR are proposed. Firstly, by per- forming the equivalent phase center principle, the separated trans- mitting and receiving antenna system is equalized to the case of system configuration with antenna for both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Based on this, the accurate two-dimensional spectrum is obtained and the Doppler frequency shift effect in- duced by the continuous motion of the platform during the long pulse duration is compensated. Next, the impacts of the velocity approximation error on the imaging algorithm are analyzed in de- tail, and the system parameters selection and resolution analysis are presented. The well-focused SAR image is then obtained by using the improved Omega-K algorithm incorporating the accurate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the velocity approximation error. FJnally, correctness of the analysi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 gorithm are demonstrated through simula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pter-borne rotat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ROSAR)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FMCW) improved omega-k algorithm two-dimensional spectr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ular SAR processing using an improved omega-k type algorithm 被引量:7
2
作者 Leilei KOU Xiaoqing Wang +2 位作者 Jinsong Chong Maosheng Xiang Minhui Zh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4期572-579,共8页
An improved circul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CSAR) imaging algorithm of omega-k(ω-k) type mainly for reconstructing an image on a cylindrical surface is proposed.In the typical CSAR ω-k algorithm,the rage traje... An improved circul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CSAR) imaging algorithm of omega-k(ω-k) type mainly for reconstructing an image on a cylindrical surface is proposed.In the typical CSAR ω-k algorithm,the rage trajectory is approximated by Taylor series expansion to the quadratic terms,which limits the valid synthetic aperture length and the angular reconstruction range severely.Based on the model of the CSAR echo signal,the proposed algorithm directly transforms the signal to the two-dimensional(2D) wavenumber domain,not using approximation processing to the range trajectory.Based on form of the signal spectrum in the wavenumber domain,the formula for the wavenumber domain interpolation of the w-k algorithm is deduced,and the wavenumber spectrum of the reference point used for bulk compression is obtained from numerical method.The improved CSAR ω-k imaging algorithm increases the valid synthetic aperture length and the angular area greatly and hence improves the angular resolution of the cylindrical imaging.Additionally,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be repeated on different cylindrical surfaces to achieve three dimensional(3D) image reconstruction.The 3D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CSAR system is discussed,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alidat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analysis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omega-k algorithm wavenumber domain three-dimensional spatial re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st compromising crashworthiness design of automotive S-rail using TOPSIS and modified NSGAⅡ 被引量:6
3
作者 Abolfazl Khalkhal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21-133,共13页
In order to reduce both the weight of vehicles and the damage of occupants in a crash event simultaneously, it is necessary to perform a multi-objective optimal design of the automotive energy absorbing components. Mo... In order to reduce both the weight of vehicles and the damage of occupants in a crash event simultaneously, it is necessary to perform a multi-objective optimal design of the automotive energy absorbing components. Modified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NSGA II) was used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utomotive S-rail considering absorbed energy(E), peak crushing force(Fmax) and mass of the structure(W) as three conflicting objective functions. In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MOP), E and Fmax are defined by polynomial models extracted using the software GEvo M based on train and test data obtained from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quasi-static crushing of the S-rail using ABAQUS. Finally, the nearest to ideal point(NIP)method and technique for ordering preferences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 method are used to find the some trade-off optimum design points from all non-dominated optimum design points represented by the Pareto fronts. Results represent that the optimum design point obtained from TOPSIS method exhibits better trade-off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optimum design point obtained from NIP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otive S-rail crashworthiness technique for ordering preferences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 method group method of data handling(GMDH) algorithm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ified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 II) Pareto fro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的香芋皮改性膳食纤维制备及其NO_(2)^(-)吸附量预测
4
作者 邓忠惠 谢微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897,共9页
在响应面法的基础上,收集所有实验数据,包括工艺参数和NO_(2)^(-)吸附量。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选择合适的输入变量(料液比、盐酸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使用训练数据建立初始ELM模型。采用遗传算法(GA)、粒子群优化算法(PSO)、麻雀搜... 在响应面法的基础上,收集所有实验数据,包括工艺参数和NO_(2)^(-)吸附量。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选择合适的输入变量(料液比、盐酸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使用训练数据建立初始ELM模型。采用遗传算法(GA)、粒子群优化算法(PSO)、麻雀搜索算法(SSA)、灰狼优化算法(GWO)和海鸥算法(SOA)对ELM进行优化。使用训练数据集对优化后的ELM模型进行训练。使用测试数据集对模型进行验证,评估模型的性能指标。结果显示,5种优化后的ELM模型在各项性能指标上均优于初始ELM模型。在5种优化算法中,SSA-ELM模型表现最为显著,其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均方误差根(R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0.023498、0.0007391、0.027186和0.037267%,是所有优化算法测试模型中最低值。在测试模型中,原始ELM模型的R^(2)为0.013291,而GA-ELM、PSO-ELM、SSA-ELM、GWO-ELM和SOA-ELM模型的R^(2)分别0.86709、0.98016、0.99971、0.99998和0.99969。这表明5种优化ELM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度、更好的泛化能力和稳定性,且相对于原始ELM模型,R^(2)值有显著提升。优化后的ELM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不同工艺条件下香芋皮改性膳食纤维的NO_(2)^(-)吸附量,减少实验成本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实际应用提供可靠的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芋皮改性膳食纤维 响应面法 极限学习机 算法优化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霜冰算法的并联机器人误差建模与参数辨识
5
作者 伞红军 张号彬 +3 位作者 陈久朋 吴兴梅 王紫燕 陈万磊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6-725,共10页
针对当前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标定存在误差模型复杂和参数辨识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并联机器人误差建模方法和高效稳定的参数辨识算法。基于闭环矢量法完成了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等效误差思想并建立相应误差模型... 针对当前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标定存在误差模型复杂和参数辨识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并联机器人误差建模方法和高效稳定的参数辨识算法。基于闭环矢量法完成了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等效误差思想并建立相应误差模型;根据参数辨识算法高辨识精度要求对霜冰算法(Rime optimization algorithm,RIME)收敛精度低的缺陷进行改进,提出了均分法、莱维选择算子以及交替正余切策略来改进其初始化性能、全局优化能力以及局部优化能力,并以改进霜冰算法(Modified rime optimization algorithm,MRIME)进行误差参数辨识;根据辨识结果对机器人驱动输入进行补偿。以Delta机器人为研究对象进行标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霜冰算法提升了寻优效率、精度、稳定性,参数辨识平均耗时0.126 s,标定后机器人平均位置精度提升41.96%,验证了所提误差模型和参数辨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等效误差 误差模型 改进霜冰算法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应力空间修正的Mohr-Coulomb准则塑性回映精确描述
6
作者 陈正峰 巨广宏 +1 位作者 刘高 符文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0-537,共8页
针对Mohr-Coulomb(M-C)准则未考虑岩土材料的弹脆性破坏和拉破坏,以及在三维应力空间中常常不收敛的问题.建立了带拉截断修正Mohr-Coulomb准则(修正的M-C准则),在主应力空间下,通过主应力塑性回映算法并结合屈服面的空间几何特征给出了... 针对Mohr-Coulomb(M-C)准则未考虑岩土材料的弹脆性破坏和拉破坏,以及在三维应力空间中常常不收敛的问题.建立了带拉截断修正Mohr-Coulomb准则(修正的M-C准则),在主应力空间下,通过主应力塑性回映算法并结合屈服面的空间几何特征给出了应力返回空间位置以及返回规则.依托ANSYS软件平台开发了修正Mohr-Coulomb准则用户子程序,并以深埋圆形洞室作为算例验证了提出的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Mohr-Coulomb准则 主应力空间塑性回映算法 ANSYS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BF的毫米波双站SAR前视Omega-k成像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马超 张小虎 +2 位作者 杨建超 顾红 苏卫民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0-497,共8页
结合毫米波体制和双站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SAR)前视成像技术,开展毫米波双站SAR前视成像算法的研究.在双站SAR前视成像系统中,较大的前视角引入了多普勒质心偏移和严重的距离徙动,因此普通双站SAR的成像算法无法直接移植到双站SAR前视... 结合毫米波体制和双站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SAR)前视成像技术,开展毫米波双站SAR前视成像算法的研究.在双站SAR前视成像系统中,较大的前视角引入了多普勒质心偏移和严重的距离徙动,因此普通双站SAR的成像算法无法直接移植到双站SAR前视成像中.针对以上问题,论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多普勒分析的改进Loffeld's Bistatic Formula(MLBF)二维频谱求解方法,相比于现有方法,该方法能更准确的得到双站SAR前视回波信号的二维频谱.在此基础上又推导出了适用于毫米波双站SAR前视成像的Omega-k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站合成孔径雷达 前视成像 MLBF omega-k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1149.10协议的多扫描通道同步测试数据包优化策略
8
作者 杨竞波 黄新 何堂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0,共6页
为了提高IEEE 1149.10协议中多扫描通道同步测试数据包编码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多策略改进野狗算法(mMDOA)的多扫描通道数据包优化方法。首先,多策略改进野狗算法使用自适应追击步长与螺旋游走结合的迫害策略,并通过基于反向精英的食腐策... 为了提高IEEE 1149.10协议中多扫描通道同步测试数据包编码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多策略改进野狗算法(mMDOA)的多扫描通道数据包优化方法。首先,多策略改进野狗算法使用自适应追击步长与螺旋游走结合的迫害策略,并通过基于反向精英的食腐策略,帮助算法跳出局部最优,提升全局搜索的能力;其次,根据IEEE 1149.10多扫描通道同步测试数据包编码格式,提出新的扫描通道分组方法,通过扫描数据大小和数据交织大小计算组内扫描通道数目,以组内长度差为目标函数,使用mMDOA选择组内扫描通道。经实验验证,使用mMDOA算法能减少约30%数据包数量,并有效地缩短了数据包编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1149.10协议 多扫描通道同步测试 改进野狗算法 螺旋游走策略 通道分组 数据包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GASA的装配车间物流协同优化方法研究
9
作者 林健树 王小巧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2-309,共8页
针对乘用车发动机装配车间内处理大规模订单排产和产品配送调度方案存在求解时间长、效率低、协同优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模拟退火算法(modified genetic algorithm and simulated annealing,MGASA)的装配车间... 针对乘用车发动机装配车间内处理大规模订单排产和产品配送调度方案存在求解时间长、效率低、协同优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模拟退火算法(modified genetic algorithm and simulated annealing,MGASA)的装配车间物流协同优化方法。分析多品种小批量面向订单式生产的乘用车装配车间物流的特点,确定优化目标为最小化客户期望时间、提前延迟成本和物流配送成本;针对问题特征提出装配订单生产配送调度的优先级判定规则和4类特征指标以便进行问题编码和适应度计算,且在同一温度下多次进行种群迭代进化和淬火操作,扩大可行解的邻域范围,以期获得全局最优解,得到装配车间内的生产配送调度方案;最后在不同规模的数据集上进行实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达到较高的求解效率,实现乘用车装配车间物流协同优化调度方案的快速制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车间物流 车辆路径优化 协同优化 改进遗传模拟退火算法(MGASA) 时间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owell方向加速法的CBTC车-地通信优化
10
作者 杨骞 苏宏升 +2 位作者 杨建刚 刘大为 董煜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0,共6页
研究目的:针对CBTC系统车-地通信过程产生的高时延、系统容量不足等情况,进而引发系统瞬时通信中断的问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种CBTC系统车-地通信性能的优化方案,并通过建模仿真验证其有效性。根据CBTC系统的时变信道不完全... 研究目的:针对CBTC系统车-地通信过程产生的高时延、系统容量不足等情况,进而引发系统瞬时通信中断的问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种CBTC系统车-地通信性能的优化方案,并通过建模仿真验证其有效性。根据CBTC系统的时变信道不完全信道状态信息特征,用接收端信噪比低于拟设阈值的概率,即中断概率作为车-地通信性能的评价指标,建立数学模型表述其与轨旁通信节点位置、信道小尺度衰落和列车位置等决策变量的关系,利用改进的Powell方向加速算法对目标函数的解进行迭代优化,得到全局最优解。研究结论:(1)利用降低列车速度、降低车-地信息传输速率、改善通信信道环境等方法,可降低车-地通信中断概率,但寻求轨旁通信节点的最优布置方式是改善CBTC系统车-地通信性能的最佳方案,且成本最低;(2)与随机搜索方法相比,通过改进的Powell方向加速算法求解模型中的无约束优化问题,展现出高效性,收敛速度比随机搜索快80%以上;(3)通过优化中断概率,可为提升CBTC系统车-地通信性能提供理论指导,为城轨施工轨旁通信节点设置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TC 车-地通信 不完全信道状态信息 信噪比 中断概率 改进的Powell方向加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键基近场动力学的快速无网格算法
11
作者 王丹斌 田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33-141,共9页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非线性键基近场动力学(Peridynamics,PD)方程的快速计算方法,主要思想是利用修正牛顿方法求解非线性键基PD方程。在修正牛顿方法中,非线性问题求解被转化为一系列线性方程迭代求解,其中线性方程对应的刚度矩阵正是线...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非线性键基近场动力学(Peridynamics,PD)方程的快速计算方法,主要思想是利用修正牛顿方法求解非线性键基PD方程。在修正牛顿方法中,非线性问题求解被转化为一系列线性方程迭代求解,其中线性方程对应的刚度矩阵正是线性PD模型中的刚度矩阵,因此非线性键基PD模型的求解可以转化为一系列线性模型求解,从而可以应用线性模型快速法。在实际计算中,针对稳态非线性键基PD,我们结合了修正非线性模型牛顿迭代算法以及线性方程GMRES求解算法求解,在GMRES算法中的矩阵向量乘法就可以采取线性PD中的快速计算方法进行加速,从而可以加速整个计算过程使得计算量降为O(Nlog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基近场动力学 修正牛顿方法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齿轮驱动盖板机构设计与仿真
12
作者 虞彬彬 王立云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97,共8页
为实现磨盖板机中盖板在工作行程内作近似等速的运动规律,提出一种一阶变性偏心齿轮及其二阶共轭非圆齿轮和对心式曲柄滑块机构串联而成的组合机构来驱动盖板机构。为分析提出的盖板驱动机构的运动特性,利用几何关系和数值分析建立该机... 为实现磨盖板机中盖板在工作行程内作近似等速的运动规律,提出一种一阶变性偏心齿轮及其二阶共轭非圆齿轮和对心式曲柄滑块机构串联而成的组合机构来驱动盖板机构。为分析提出的盖板驱动机构的运动特性,利用几何关系和数值分析建立该机构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编制该驱动机构的设计分析软件,分析偏心率和变性系数对盖板运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以输出构件(盖板)和输入构件(偏心齿轮)速度比的均方差最小值为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对提出的盖板机构进行优化设计,并优选出一组设计参数进行实例设计,通过虚拟样机仿真试验进行验证,对比试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验证了提出的驱动机构的可行性,为磨盖板机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盖板机 高阶变性偏心齿轮 匀速 遗传算法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相关滤波器算法的桥墩振动位移及动力特性识别
13
作者 陈良玉 蔡玮 +1 位作者 谢文 何天涛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7-275,共9页
桥梁的振动位移可反映桥梁的力学性能及运营状态,同时通过振动位移可反演桥梁的动力特性,如模态和频率等参数,从而评估桥梁的运营状态和损伤状况,而传统的位移监测技术成本高和测点有限。该研究提出了一种低成本、非接触、多点测的基于... 桥梁的振动位移可反映桥梁的力学性能及运营状态,同时通过振动位移可反演桥梁的动力特性,如模态和频率等参数,从而评估桥梁的运营状态和损伤状况,而传统的位移监测技术成本高和测点有限。该研究提出了一种低成本、非接触、多点测的基于核相关滤波器(kernelized correlation filters,KCF)算法的桥梁小幅振动位移视觉测量方法,开展了不同白噪声扫频下双柱式桥墩模型振动台试验,采用激光位移计(laser displacement sensor,LDS)作为参考进行比较验证,利用协方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方法识别了桥梁固有频率及模态振型,验证了采用KCF算法在识别双柱式桥墩乃至桥梁小幅振动位移及相应模态频率的可靠性、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基于KCF算法识别的双柱式桥墩小幅振动位移与LDS记录的波形、变化趋势和峰值几乎一致,其峰值误差在4.0%以内;采用机器视觉识别的振动位移识别的双柱式桥墩固有频率与LDS结果之间的误差在2.5%之内,两者之间识别的模态振型置信水平达0.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改进的核相关滤波器(KCF)算法 小幅振动位移 动力特性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方位谱重采样的大斜视子孔径SAR成像改进Omega-K算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怀园园 梁毅 +1 位作者 李震宇 邢孟道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43-1750,共8页
斜视SAR数据两维波数域支撑区具有斜拉特性,并且斜视角越大,斜拉越明显;在大斜视成像时,常规Omega-K成像直接选取矩形支撑区进行处理,支撑区利用率低,难以满足成像分辨率要求。针对子孔径大斜视SAR数据成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方位谱重采... 斜视SAR数据两维波数域支撑区具有斜拉特性,并且斜视角越大,斜拉越明显;在大斜视成像时,常规Omega-K成像直接选取矩形支撑区进行处理,支撑区利用率低,难以满足成像分辨率要求。针对子孔径大斜视SAR数据成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方位谱重采样的改进Omega-K算法。该算法通过坐标轴旋转,实现波数谱支撑区利用率的最大化,针对伴随的方位空变问题,采用方位谱重采样方法校正空变性,实现方位统一聚焦。另外,由于对于子孔径数据处理,考虑位置支撑区受限,不同于传统Omega-K方法,改进Omega-K算法在方位波数域成像,避免了位置域成像需要的大量补零操作,提高了处理效率。点目标数据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验证了该文算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成像 大斜视 子孔径 方位谱重采样 改进omega-k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Evolutionary-Fuzzy Control Algorithm for Complex Systems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攀 徐承志 +1 位作者 冯珊 徐爱华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2年第3期52-60,共9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daptive fuzzy control scheme based on modified genetic algorithm. In the control scheme,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optimze the nonlinear quantization functions of the controller and some key...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daptive fuzzy control scheme based on modified genetic algorithm. In the control scheme,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optimze the nonlinear quantization functions of the controller and some key parameters of the adaptive control algorithm.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control scheme has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in MIMO systems, chaotic systems and delay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fied genetic algorithm Nonlinear quantization factor Adaptive fuzzy controller ITAE index Complex syst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tive set truncated-Newton algorithm for simultaneous optimization of distillation column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昔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年第1期93-96,共4页
An active set truncated-Newton algorithm (ASTNA)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large-scale bound constrained sub-problems. The global convergence of the algorithm is obtained and two group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mad... An active set truncated-Newton algorithm (ASTNA)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large-scale bound constrained sub-problems. The global convergence of the algorithm is obtained and two group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made for the various large-scale problems of varying size. The comparison results between ASTNA and the subspace limited memory quasi-Newton algorithm and between the modified augmented Lagrange multiplier methods combined with ASTNA and the modified barrier function method show the st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ASTNA for simultaneous optimization of distillation colu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taneous optimization of distillation column active set truncated-Newton algorithm modified augmented Lagrange multiplier methods numerical exper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空间域支撑区融合的改进Omega-K算法
17
作者 怀园园 梁毅 +1 位作者 高悦欣 邢孟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50,86,共6页
针对传统Omega-K算法难以通过子孔径图像的相干叠加实现高分辨成像,提出一种基于改进Omega-K子孔径成像算法的空间域融合方法.利用改进的子孔径数据方位波数域聚焦方法,实现方位向处理独立于解耦合操作,同时避免了子孔径成像在较短空间... 针对传统Omega-K算法难以通过子孔径图像的相干叠加实现高分辨成像,提出一种基于改进Omega-K子孔径成像算法的空间域融合方法.利用改进的子孔径数据方位波数域聚焦方法,实现方位向处理独立于解耦合操作,同时避免了子孔径成像在较短空间域支撑区所引起的大量补零操作.再对各子孔径数据进行相干性处理及方位向空间域支撑区融合,通过各子孔径数据相干叠加实现全孔径数据的高分辨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改进omega-k算法 相干叠加 子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对机械臂最优时间轨迹规划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北涛 金福鑫 张丽秀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67,共5页
针对传统工业机器人在轨迹规划过程中,运动耗时长、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对于6R机械臂轨迹优化算法。通过加入改进的自适应调节机制,自适应的去改变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首先,建立六自由度机械臂模型... 针对传统工业机器人在轨迹规划过程中,运动耗时长、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对于6R机械臂轨迹优化算法。通过加入改进的自适应调节机制,自适应的去改变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首先,建立六自由度机械臂模型,采用改进型D-H参数法获得机器人连杆参数数据;其次,通过4-1-4多项式插值的方法进行轨迹规划,以运行时间为优化目标,利用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结合蚁群算法对运动轨迹进行优化;最后,通过目标函数解决运动学约束问题。通过MATLAB仿真实验验证相比于传统的遗传算法,该轨迹的运行时间从12.23 s减少到了9.05 s,整体运行轨迹时间缩短3.18 s,优化后的效率提高近26%。适应度提高1.73,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加快轨迹的运行时间,提高了机械臂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蚁群算法 改进D-H法 轨迹规划 适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ER8机器人轨迹规划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北涛 刘磊 张丽秀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66,共6页
为解决传统机器人工作效率低、稳定性不足和传统粒子群算法易早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算法。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优化了粒子群算法的局部和全局搜索能力。首先,以国产ER8型机器... 为解决传统机器人工作效率低、稳定性不足和传统粒子群算法易早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算法。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优化了粒子群算法的局部和全局搜索能力。首先,以国产ER8型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型D-H参数法获得机器人连杆参数数据,同时通过运动学正逆解理论计算求出了轨迹插值点;其次,利用MATLAB机器人工具箱建立了ER8机器人仿真模型,由于正逆解理论值与仿真结果完全相一致,证明了所建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得到机器人3-5-3多项式插值构造的轨迹中各关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在满足运动学约束的前提下,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3-5-3混合多项式插值函数构造的轨迹,机器人用于完成轨迹的时间从3 s减少到1.0375 s,相对于优化前,整体运行时间缩短了大约65%,证明文中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可以有效实现时间最优的轨迹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D-H法 运动学 多项式插值 改进粒子群算法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模糊PID自修正的电镀槽液温度控制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臻卓 周方 巴文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4,共8页
电镀槽液温度自动控制过程属于典型的混沌过程,在温度采集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非线性波动。典型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在这种混沌特性与非线性特性干扰下,存在控制精度较低、稳定性和鲁棒性较差等问题。此外,为解决非线性问题,PI... 电镀槽液温度自动控制过程属于典型的混沌过程,在温度采集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非线性波动。典型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在这种混沌特性与非线性特性干扰下,存在控制精度较低、稳定性和鲁棒性较差等问题。此外,为解决非线性问题,PID算法需要循环迭代计算,存在控制时滞问题。以模糊控制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模糊PID的电镀槽液温度自动控制方法。该方法先设计温度数据采集结构,并将移动平均滤波、温度修正算法引入到采用的数据采集结构中,完成电镀槽液的实时温度数据采集。然后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作为构建的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入。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引入修正因子,实现电镀槽液温度的自动控制。考虑到电镀槽液的时滞特性,在控制器中加入粗糙预估参考模型,对该特性加以抑制,提升控制性能。最后应用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先进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效率,能够有效降低超调量和波动,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PID算法 修正因子 虚拟仪器温度检测 时滞特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