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反行波波前瞬时能量谱的深远海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
1
作者 刘乐 陈旭明 +5 位作者 康小宁 马晓伟 李诗闯 赵勃扬 李昕盈 刘鑫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4,共9页
现有的行波测距方法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保护采样频率、强噪声干扰、短故障距离、高过渡电阻等因素的严重影响,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小波自适应阈值降噪(AWTD)和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MD)的Hilbert变换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利用AWTD算法... 现有的行波测距方法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保护采样频率、强噪声干扰、短故障距离、高过渡电阻等因素的严重影响,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小波自适应阈值降噪(AWTD)和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MD)的Hilbert变换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利用AWTD算法对故障反行波数据进行降噪预处理。通过VMD算法提取蕴含故障距离信息的高频本征模态函数。利用Hilbert变换获得第5层本征模态函数的瞬时能量谱,并通过瞬时能量谱的最大值实现对线路两端反行波波头的标定,得到行波抵达保护测量点的精确时间,从而结合线路两端行波波速度预测故障距离。在PSCAD/EMTDC与RTDS仿真平台中搭建双端与三端典型深远海风电并网模型进行大量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测距方法不受故障电阻、故障类型的影响,在不同采样频率、近端故障、强噪声干扰与实时仿真环境下,均能实现精准的故障定位,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远海风电 行波故障测距 小波自适应阈值降噪 变分模态分解 HILBERT变换 瞬时能量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反映电缆全类型故障的相模变换矩阵
2
作者 王植 王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50,共9页
相模变换是实现三相耦合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础。相模变换矩阵结构的差异性将直接影响故障辨识的快速性、准确性和基于单一模量进行故障类型辨识的有效性。针对现有相模变换提取的模故障分量不能反映所有故障类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反... 相模变换是实现三相耦合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础。相模变换矩阵结构的差异性将直接影响故障辨识的快速性、准确性和基于单一模量进行故障类型辨识的有效性。针对现有相模变换提取的模故障分量不能反映所有故障类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反映全类型电缆故障的故障分量相模变换矩阵。首先,基于电缆的物理结构,对电缆进行故障暂态特征模量分析,总结各等效导体间的耦合特征。然后,结合均匀换位电缆线路参数的数学特征,提出一种可反映全类型电缆故障的故障分量相模变换矩阵,并分析各模量的传输路径和衰减特性。最后,以某配网系统为例,在PSCAD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解耦矩阵能有效解耦电缆系统,解耦出的单一模量即可以反映电缆的全故障类型,且波速度稳定、衰减小,适用于电缆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模变换 电缆线路 故障检测 行波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行波故障测距装置及其运行经验 被引量:121
3
作者 陈平 徐丙垠 +2 位作者 李京 董新洲 葛耀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69,共4页
介绍了 XC- 1 1型现代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并总结了该装置自1 995年以来在我国电网中的运行经验。该装置直接采集常规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信号 ,并采用 3个独立的单片机系统分别完成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GPS时间... 介绍了 XC- 1 1型现代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并总结了该装置自1 995年以来在我国电网中的运行经验。该装置直接采集常规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信号 ,并采用 3个独立的单片机系统分别完成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GPS时间同步与锁定以及通信和人机对话等功能。装置实现了 A,D,E等 3种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 ,其中 A型和 E型均为单端原理 ,而 D型为双端原理。运行经验表明 ,该装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准确性及性能价格比 ,其平均绝对测距误差不超过 40 0 m,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 90 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现代行波故障测距 GPS 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精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被引量:58
4
作者 覃剑 葛维春 +1 位作者 邱金辉 郑心广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5,共8页
行波测距是利用高频故障暂态电流、电压的行波来间接判定故障位置,包括单端行波测距法和双端行波测距法。文章对行波故障测距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影响行波法测距精度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包括雷电波的影响、故障时电压相角的... 行波测距是利用高频故障暂态电流、电压的行波来间接判定故障位置,包括单端行波测距法和双端行波测距法。文章对行波故障测距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影响行波法测距精度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包括雷电波的影响、故障时电压相角的影响、故障类型的影响、故障位置的影响、母线端接线的影响、线路类型的影响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输电线路 单端行波法 双端行波法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及其在实测故障分析中的应用—D型原理 被引量:35
5
作者 陈平 葛耀中 +1 位作者 徐丙垠 李京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17,28,共5页
输电线路上的实际暂态行波波头总是存在一定的上升时间,这使得故障初始行波浪涌到达线路两端测量点的时刻难以被准确标定,从而导致现有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存在不可避免的测距误差。在分析D型双端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及其准确性的... 输电线路上的实际暂态行波波头总是存在一定的上升时间,这使得故障初始行波浪涌到达线路两端测量点的时刻难以被准确标定,从而导致现有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存在不可避免的测距误差。在分析D型双端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及其准确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带补偿量的D型双端行波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利用故障初始行波浪涌波头起始点所对应的绝对时刻与测距装置直接检测到该行波浪涌到达时绝对时刻之间的相对时间差来对测距误差进行补偿。实测故障分析表明,D型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其绝对测距误差不超过1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行波故障测距原理 实测故障分析 电力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故障行波定位算法 被引量:56
6
作者 曾祥君 陈楠 +1 位作者 李泽文 邓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48-53,共6页
为了解决电网故障双端行波定位中任一定位装置故障、启动失灵或时间记录错误等导致的定位失败难题,提出了基于网络的故障行波定位算法,根据电网中故障行波到达各变电站的精确时间和行波传输的最短路径进行综合定位计算。运用Floyd算法... 为了解决电网故障双端行波定位中任一定位装置故障、启动失灵或时间记录错误等导致的定位失败难题,提出了基于网络的故障行波定位算法,根据电网中故障行波到达各变电站的精确时间和行波传输的最短路径进行综合定位计算。运用Floyd算法计算电网的最短路径矩阵,匹配行波波头到达各变电站的精确时间;分析不经过故障线路的最短路径,在线计算行波传播速度;并寻找经过故障线路的最短路径,在线计算故障点位置;为每个变电站设置权重,对所有不同路径的计算结果加权求和,得到故障点的精确位置。EMTP仿真分析和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该定位算法误差小于150m,可靠性高、鲁棒性强,较好地满足了电网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故障定位 行波 网络算法 最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输电线路单端电气量组合故障测距方法及其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许飞 董新洲 +1 位作者 王宾 施慎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2,共6页
针对原有的组合测距方法中阻抗法测距精度较低、划定故障范围较大而导致可能出现精确行波测距失败的问题,提出采用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阻抗法配合行波法构成新型单端组合测距算法,进而在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系统硬件平台上实现了所提出... 针对原有的组合测距方法中阻抗法测距精度较低、划定故障范围较大而导致可能出现精确行波测距失败的问题,提出采用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阻抗法配合行波法构成新型单端组合测距算法,进而在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系统硬件平台上实现了所提出的方法,并用RTDS和暂态行波保护测试仪对该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测试检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故障测距方法在测距精度、测距稳定性和鲁棒性等方面都有了提高。最后分析了所提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行波 暂态行波保护 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能量谱的电网故障行波定位方法 被引量:25
8
作者 曾祥君 张小丽 +1 位作者 马洪江 雷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311-2316,共6页
为减少电网故障行波传播色散特性对行波波头检测和波速测量的影响,提高电网故障行波定位的准确度,提出了基于小波包能量谱的电网故障行波定位方法。该法结合小波包技术与傅立叶变换的谱分析,对行波信号进行分析,提取能量相对集中的故障... 为减少电网故障行波传播色散特性对行波波头检测和波速测量的影响,提高电网故障行波定位的准确度,提出了基于小波包能量谱的电网故障行波定位方法。该法结合小波包技术与傅立叶变换的谱分析,对行波信号进行分析,提取能量相对集中的故障频带信号进行故障行波定位计算;行波到达时间由该频带相应尺度下的小波包能量时谱提取的行波特征点位置计算;该频带行波传播速度由输电线路两端对外部扰动的实测行波数据计算。大量的电网故障行波定位ATP仿真分析结果和现场实验测试分析表明,该电网故障行波定位方法能有效提取电网行波特征信号,减少行波传播色散特性和线路长度变化的影响,定位误差<2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故障 色散特性 小波包能量谱 行波 行波定位 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及其在实测故障分析中的应用—A型原理 被引量:46
9
作者 陈平 葛耀中 +1 位作者 徐丙垠 李京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18,43,共7页
长期以来,对输电线路暂态行波现象的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分析和EMTP仿真方面,而线路上的实际暂态行波波形要比通过仿真获得的暂态行波波形复杂得多,这使得迄今为止所提出的各种单端行波测距算法难以发挥作用。为了将利用故障暂态行波的A型... 长期以来,对输电线路暂态行波现象的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分析和EMTP仿真方面,而线路上的实际暂态行波波形要比通过仿真获得的暂态行波波形复杂得多,这使得迄今为止所提出的各种单端行波测距算法难以发挥作用。为了将利用故障暂态行波的A型单端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更好地用于实测波形分析,将其划分为3种独立的运行模式,即标准模式、扩展模式和综合模式,并给出了各自用于实测电流暂态波形分析的典型实例。实测故障分析表明,A型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其绝对测距误差不超过5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行波故障测距原理 实测故障分析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路电流故障主导波头到达时差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广斌 束洪春 +1 位作者 于继来 孙向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137-145,21,共9页
不依赖对侧数据且可靠、有效地辨识波头对促进行波自动测距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分析,获得了故障电流行波在回路内的传播特征。故障初始行波除了沿故障线路传至变电站观测母线外,惯常的环式接线拓扑为其提供了另一条由健全线路构... 不依赖对侧数据且可靠、有效地辨识波头对促进行波自动测距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分析,获得了故障电流行波在回路内的传播特征。故障初始行波除了沿故障线路传至变电站观测母线外,惯常的环式接线拓扑为其提供了另一条由健全线路构成的返回至该观测母线的通路,使得故障线路和健全线路上的电流行波测点将各自检测到一次故障主导行波,并能通过群体比幅比相来与干扰波相区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同一变电站内故障线路和健全线路上观测到的故障主导波头的到达时差来定位故障的新方法。与传统双端行波测距相比,该方法具有无需依赖对端通信和双侧时钟同步的优势;与传统单端行波测距相比,避免了故障点反射波识别这一难点环节。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数据均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最小独立回路 健全线路行波 故障主导行波 单侧行波信息 行波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不受波速影响的输电线路单端行波法故障测距的探讨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束洪春 李义 +3 位作者 宣映霞 王超 孙向飞 张杰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12,共7页
在不受波速影响的行波法测距研究中,必须注意研究暂态初始行波、故障点反射波、对端母线反射波相互间的极性关系。而波形处理工具也将影响测距结果。该文通过分析故障初始行波、故障点反射波、对端母线反射波的极性关系来区别不同的行... 在不受波速影响的行波法测距研究中,必须注意研究暂态初始行波、故障点反射波、对端母线反射波相互间的极性关系。而波形处理工具也将影响测距结果。该文通过分析故障初始行波、故障点反射波、对端母线反射波的极性关系来区别不同的行波分量,以暂态电流行波为分析对象,并用数学形态学检测故障波形,对不受波速影响的单端测距算法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端行波法 波速 极性 故障测距 数学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ugh变换直线检测的行波波头标定 被引量:27
12
作者 张广斌 束洪春 于继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65-173,6,共9页
第二个波头的可靠、有效检测及辨识是单端故障行波自动测距的关键。枢纽变电站母线多出线的接线形式决定了检测到的输电线路单端电流行波中故障点反射波与对侧母线反射波极性相反,以及健全线路末端反射波幅值较低,此特性为故障点反射行... 第二个波头的可靠、有效检测及辨识是单端故障行波自动测距的关键。枢纽变电站母线多出线的接线形式决定了检测到的输电线路单端电流行波中故障点反射波与对侧母线反射波极性相反,以及健全线路末端反射波幅值较低,此特性为故障点反射行波波头的有效识别提供了理论基础。大量实测数据表明:于合理短窗截取故障相电流行波数据作波形图,故障行波波头具有陡斜直线特征。从数字图像处理角度提出了基于Hough直线检测的行波波头到达时刻和极性标定方法,根据幅值、斜率等特征排除对侧母线和本侧健全线路反射波的干扰,正确辨识故障点反射波,并通过多个行波波头的时间间隔和不同分辨率下初始浪涌突变斜率一致性来校检故障点反射波辨识的有效性,从而避免近区故障时因视窗选取不合理可能导致的故障点反射波辨识错误。大量现场数据表明所提方法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头标定 近端故障 HOUGH变换 直线检测 多尺度视窗 行波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故障定位中小波基的选择 被引量:35
13
作者 黄子俊 陈允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64,104,共5页
在分析行波信号奇异性的性质和小波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奇异信号检测中小波基的选择原则,针对行波信号中出现的2种不同类型的奇异信号分别选出合适的小波基。对于突变奇异信号,使用Gaussl小波能取得较好的检测与定位效果;对于缓变奇... 在分析行波信号奇异性的性质和小波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奇异信号检测中小波基的选择原则,针对行波信号中出现的2种不同类型的奇异信号分别选出合适的小波基。对于突变奇异信号,使用Gaussl小波能取得较好的检测与定位效果;对于缓变奇异信号,则应选择消失矩为2的 Mexican Hat小波。EMTP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小波基具有很强的检测能力和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定位 行波 奇异信号 小波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线路故障行波综合定位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龙 肖湘纯 +1 位作者 曾祥君 李泽文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101,共9页
针对混合线路故障行波定位中单端定位反射波识别困难,双端定位高精度时钟同步困难等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混合线路的单双端故障综合定位方法。首先根据双端定位法进行故障初步定位,得到故障距离的粗测值,由该粗测值计算故障反射波... 针对混合线路故障行波定位中单端定位反射波识别困难,双端定位高精度时钟同步困难等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混合线路的单双端故障综合定位方法。首先根据双端定位法进行故障初步定位,得到故障距离的粗测值,由该粗测值计算故障反射波分别到达线路两端的2个时刻,选取这2个时刻附近的多个反射波头组成故障点的反射波组合,并对反射波组合进行时间求和,与线路总长所求时间和作差得到误差时间矩阵,其中数值最接近零的矩阵元素所对应反射波即为故障点反射波,最后根据单端定位原理实现故障点的高精度定位。EMTP-ATP仿真结果表明:论文所提故障行波综合定位方法有效可行,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为故障快速处理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线路 故障行波 单端定位 故障综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单端行波测距死区的煤矿电网故障定位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睿 靳征 +1 位作者 王哲 王崇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543-548,共6页
单端行波故障定位由于故障行波特征难于分辨,故障距离若与非故障线路基本特征匹配时,导致单端行波测距方法无法完成,因此输电网中实用的故障定位均为基于GPS精确校时的双端行波法。在深入剖析煤矿中压电网发生故障后的行波传递的基本特... 单端行波故障定位由于故障行波特征难于分辨,故障距离若与非故障线路基本特征匹配时,导致单端行波测距方法无法完成,因此输电网中实用的故障定位均为基于GPS精确校时的双端行波法。在深入剖析煤矿中压电网发生故障后的行波传递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煤矿电网馈线支路多、线缆混合情况等矿区电网的特点,对单端行波故障定位原理特点作深入分析。定义行波瞬时功率,改进了电压、电流行波易受线路中噪声影响的问题,提高了信号的可测性;并根据选线结果及线路本身参数,利用故障线路中两个反应故障距离的反射波头时间关系验证反射波头,解决单端行波定位的死区问题。PSCAD/EMTDC仿真实验表明,该故障定位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完全能适应煤矿电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电网 电缆 行波测距 行波瞬时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推理式输电线单端电流行波故障测距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广斌 束洪春 于继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79-1389,共11页
针对线路单端电流行波故障测距因波头标定困难所导致的测距可靠性不高、难自动执行等不足,提出基于历史数据进行案例推理的经验学习式改进思路。首先分析线路故障实录行波的形态特征和影响故障距离折算的因素。针对故障的复发性和多厂... 针对线路单端电流行波故障测距因波头标定困难所导致的测距可靠性不高、难自动执行等不足,提出基于历史数据进行案例推理的经验学习式改进思路。首先分析线路故障实录行波的形态特征和影响故障距离折算的因素。针对故障的复发性和多厂家、跨平台、不同电压等级线路故障波形的相似性,对测距过程中的波头标定和距离折算2个关键阶段进行参数化、案例化描述,根据相应特征属性于历史案例库搜索最相近样本进行算法参数复用从而实现智能测距。该方法能够对复发性故障实现测距结论复用,能够对高相似度故障样本实现测距方法复用,测距效果随历史故障样本积累而提升。不同厂家行波装置获得的大量故障实录数据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行波 波头标定 距离折算系数 案例推理 波形匹配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互联电缆行波故障测距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唐忠 杨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69,79,共7页
交叉互联电缆护层的交叉互联点和直接接地点行波波阻抗不连续,行波的折反射比较复杂,行波测距时无法识别出故障点的反射波和电缆对端反射波。通过分析电缆各个模量参数的特性,给出了电缆故障类型的判据,提出以电流模量4作为行波测距信... 交叉互联电缆护层的交叉互联点和直接接地点行波波阻抗不连续,行波的折反射比较复杂,行波测距时无法识别出故障点的反射波和电缆对端反射波。通过分析电缆各个模量参数的特性,给出了电缆故障类型的判据,提出以电流模量4作为行波测距信号的行波测距算法,有效解决了行波在交叉互联电缆上折反射复杂给行波波头识别带来的干扰问题以及第二个反向行波的判别问题。在ATP-EMTP中建立220 k V电缆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测距算法可行性好,测距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交叉互联 行波测距 相模变换 ATP-EM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行波定位的暂态行波记录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代芬 张承学 刘延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40,共4页
介绍了针对电力系统行波定位的特殊要求的暂态行波记录系统的设计。采用了高精度的全球定位GPS(GlobalPositionSystem)授时系统,在板的信号触发电路,并根据行波定位系统对采样数据的采样率高、容量大和分辨率高但对信号处理实时性不高... 介绍了针对电力系统行波定位的特殊要求的暂态行波记录系统的设计。采用了高精度的全球定位GPS(GlobalPositionSystem)授时系统,在板的信号触发电路,并根据行波定位系统对采样数据的采样率高、容量大和分辨率高但对信号处理实时性不高的要求,采用了12位高速A/D和8位大容量缓存RAM直接接口的方式,并应用最适合高速设计的MAX7000S系列CPLD构成了数据总线控制器、地址发生及地址总线控制器,对其工作过程、器件接口,尤其是时序的配合做了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定位 暂态行波记录系统 设计 电力系统 计算机 高速数据采集 CP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压器铁芯接地线的电网故障暂态行波信号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秀军 曲建绪 +4 位作者 袁超 沈开祎 吴祥国 徐江 曾祥君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64,共8页
行波检测是影响行波定位精度的一个关键因素,提出通过行波传感器套接在变压器铁芯接地线,检测变压器所有出线线路发生故障时产生的暂态行波信号新方法。建立变压器的高频暂态模型,分析变压器线圈暂态静电感应过程,将变压器绕组和铁芯之... 行波检测是影响行波定位精度的一个关键因素,提出通过行波传感器套接在变压器铁芯接地线,检测变压器所有出线线路发生故障时产生的暂态行波信号新方法。建立变压器的高频暂态模型,分析变压器线圈暂态静电感应过程,将变压器绕组和铁芯之间分布电容等效为一组电容链,通过测量变压器的铁芯接地线上暂态电流信号的幅值和能量值,检测电网故障暂态行波信号。EMTP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暂态行波信号检测方法能准确提取变压器高、中、低压侧所有出线的暂态行波信号,且行波传感器可带电安装,节省设备投资,便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行波定位 行波检测 变压器铁芯 行波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需波速和线路长度整定的故障行波定位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军珲 杨毅 +2 位作者 孙辉军 曾祥君 匡文凯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17-122,共6页
现有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由于受行波波速的不确定以及输电线路弧垂的影响,容易出现较大的测距误差。为此,提出了一种无需波速和线路长度整定的线路故障行波定位方法。在线路两端安装行波信号检测装置,记录行波波头到达时间,利用故... 现有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由于受行波波速的不确定以及输电线路弧垂的影响,容易出现较大的测距误差。为此,提出了一种无需波速和线路长度整定的线路故障行波定位方法。在线路两端安装行波信号检测装置,记录行波波头到达时间,利用故障距离与故障行波到达检测点的时间差线性关系来确定故障测距结果。理论上该方法有效克服了波速和线路长度的变化对测距结果的影响,比传统的方法具有更高的测距精度,ATP仿真分析和实际应用效果也证明了其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双端行波法 时间差 距离比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