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O_(2)快速吞吐提高页岩油采收率现场试验
被引量:
6
1
作者
姚红生
高玉巧
+3 位作者
郑永旺
邱伟生
龚月
钱洋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9,共10页
页岩油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处于探索阶段,目前面临着CO_(2)与页岩储层及流体相互作用机制不明确、数值模拟技术不成熟、缺乏规模注采及低成本回收工艺等技术难题。为探索页岩油注CO_(2)提高采收率主控机理,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
页岩油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处于探索阶段,目前面临着CO_(2)与页岩储层及流体相互作用机制不明确、数值模拟技术不成熟、缺乏规模注采及低成本回收工艺等技术难题。为探索页岩油注CO_(2)提高采收率主控机理,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为对象开展了超临界CO_(2)水岩反应实验,分析了高温高压条件下页岩矿物溶蚀作用及其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并通过注CO_(2)恒质膨胀实验、最小混相压力测试评价了地层超压条件下注CO_(2)后原油高压物性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考虑多因素数值模拟研究优化了设计注入参数,最终通过矿场试验验证了技术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 CO_(2)水岩反应以碳酸质矿物溶蚀占主导,长英质矿物部分溶解,生成中大孔隙;(2)在地层原油中注入适量的CO_(2),显著萃取了原油中间烃组分,原油黏度从5.151 mPa·s下降到1.250 mPa·s,且CO_(2)首先萃取轻烃组分,随生产时间增加萃取组分逐渐变为重烃;(3)基于人工压裂与天然缝网混合介质组分数模模型,优化设计单井吞吐注气量1.7×10~4 t,注气速度500~600 t/d,焖井时间50 d;(4)低压侧加热的页岩油CO_(2)吞吐地面工艺,可依据CO_(2)注入地面工艺多参数数据模型,实现精准控温,避免注入管线冻堵及井下油管和套管材料低温脆断问题;(5)产出气CO_(2)浓度高于80%时,采用气相回收直注工艺,实现产出气回收成本降至104元/t。结论认为,CO_(2)快速吞吐有效提高了页岩油采收率,形成的机理认识和技术系列可为页岩油注CO_(2)吞吐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注CO_(2)
水岩反应
机理
混合介质组分数模
快速吞吐
地面工艺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面灌溉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18
2
作者
史学斌
马孝义
+1 位作者
聂卫波
谢建波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年第1期34-40,共7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面灌溉田面水流运动、灌水质量评价指标及灌水新技术和设备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地面灌溉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今后应把简捷易用的地面灌溉水流运动模拟软件开发,不同地区和土壤条件下田...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面灌溉田面水流运动、灌水质量评价指标及灌水新技术和设备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地面灌溉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今后应把简捷易用的地面灌溉水流运动模拟软件开发,不同地区和土壤条件下田间入渗参数的取值及其地面灌溉合理灌水技术指标,不同地区阶式水平畦灌、膜孔膜侧灌、长畦分段灌等低成本地面灌溉技术的标准化灌水技术指标,适合国情的地面灌溉的实时反馈控制技术和设备、激光平地设备、波涌灌溉控制阀、闸管等的开发作为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质量指标
灌水技术
田面水流运动模型
土壤入渗模型
地面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表水入渗对垃圾填埋场水质水量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赵颖
梁冰
+1 位作者
薛强
刘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295-2302,共8页
将填埋垃圾视作一种特殊土体,建立了综合描述垃圾填埋场内渗滤液水分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垃圾土体沉降变形、有机污染物的释放、迁移、转化,以及微生物的生长、衰减等物理化学过程的多场耦合仿真分析模型,将任意的Lagrangian-Eulerian(A...
将填埋垃圾视作一种特殊土体,建立了综合描述垃圾填埋场内渗滤液水分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垃圾土体沉降变形、有机污染物的释放、迁移、转化,以及微生物的生长、衰减等物理化学过程的多场耦合仿真分析模型,将任意的Lagrangian-Eulerian(ALE)方法引入到模型求解中,基于自行开发的仿真分析程序,开展了地表水入渗对垃圾填埋场水质、水量影响的数值仿真分析研究。模拟结果表明:300 d的非饱和水分入渗及内源水产生可使填埋单元内渗滤液饱和液面最高达6 m;地表水入渗对水相可溶性可降解有机物浓度和厌氧微生物浓度具有显著的影响,并间接地影响固相可溶性可降解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浓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入渗
填埋场渗滤液
有机污染物
多场耦合模型
数值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基于KDW运动-弥散波模型的优先流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牛健植
余新晓
张志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541-3555,共15页
利用自制的土柱装置,开展室内土柱实验,并与野外实地示踪影像分析相结合,针对研究区域土壤包气带根系层中水分快速运动的优先流展开研究,其目的在于系统分析优先流对径流过程的影响,为长江上游暗针叶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研究及...
利用自制的土柱装置,开展室内土柱实验,并与野外实地示踪影像分析相结合,针对研究区域土壤包气带根系层中水分快速运动的优先流展开研究,其目的在于系统分析优先流对径流过程的影响,为长江上游暗针叶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研究及有效流域管理提供理论支持。研究采用雷诺数计算及野外示踪映像分析方法,判定证明在所研究地区,有优先流现象发生,优先流是处于层流及紊流之间的过渡流。同时针对成熟林坡积物土壤的水分运移状况分析表明研究区域的壤中流过程主要表现为优先流,而土壤中的基质部分,则表现为不动区域。研究在以往优先流模型构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研究区域的实地情况,应用融入弥散波的运动波模型(KDW优先流模型),利用交叉模拟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将此模型与实地实验检验分析,认定KDW优先流模型实用性强、可靠程度较高,可较好地模拟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实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
土壤水分运动
雷诺数
野外示踪映像分析
KDW优先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滴灌条件下土壤湿润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何小梅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29,共4页
基于非饱和土壤水运动理论,建立了地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采用HYDRUS-3D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实测结果与模拟情况对比分析,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模拟值与实测值差异不大,相对误差在10%以内。总体上模拟结果能较真实地...
基于非饱和土壤水运动理论,建立了地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采用HYDRUS-3D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实测结果与模拟情况对比分析,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模拟值与实测值差异不大,相对误差在10%以内。总体上模拟结果能较真实地反映点源滴灌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可为滴灌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运移
滴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傍河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转化SFR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
3
6
作者
滕飞达
张博
+3 位作者
梁秀娟
李明乾
杨伟飞
张芷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2-67,共6页
傍河水源地开采地下水是一个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复杂过程。目前,模拟傍河开采量的数值模型常把河流概化为第一类定水头边界或河流边界。第一类定水头边界处理把河流概化为无限补给水源,对季节性河流来说明显不切实际,而河流边界不具备...
傍河水源地开采地下水是一个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复杂过程。目前,模拟傍河开采量的数值模型常把河流概化为第一类定水头边界或河流边界。第一类定水头边界处理把河流概化为无限补给水源,对季节性河流来说明显不切实际,而河流边界不具备SFR模型的汇流功能。为弥补第一类定水头边界模型及河流边界模型对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量计算精度不够的缺陷,采用SFR模型概化白马河-吉利河,设置河床与地下水之间的河床水力传导系数、河床厚度、水深及断面形状等,将SFR模型与MODFLOW模型进行耦合,计算丰、平、枯水期河流流量与上下游水位,建立SFR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型。分别使用第一类定水头边界模型和河流边界模型概化河流,将SFR耦合模型、第一类定水头边界模型及河流边界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FR耦合模型在表达丰、平、枯水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及转化量计算方面更为准确。按SFR耦合模型、第一类定水头边界模型和河流边界模型计算的研究区地下水可开采量分别为2779万、3511万、2576万m^3/a,SFR耦合模型模拟结果与研究区已知的地下水可开采量2870万m^3/a更为接近,所得结论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R模型
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
傍河水源地
白马河-吉利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板坯连铸结晶器内流场与液面波动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姚旺龙
马国军
+1 位作者
刘孟珂
陈子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1-169,共9页
通过建立结晶器原型数学模型和相似比为1∶1.5的结晶器水模型并结合PIV测速技术,研究了吹氩流量、拉坯速度、水口倾角和水口浸入深度对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和钢-渣界面波动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钢...
通过建立结晶器原型数学模型和相似比为1∶1.5的结晶器水模型并结合PIV测速技术,研究了吹氩流量、拉坯速度、水口倾角和水口浸入深度对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和钢-渣界面波动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钢液流动行为与水模型实验结果相符;适当增大吹氩流量有利于降低窄面液面波高,但吹氩流量过大会加剧水口附近湍流流动;随着拉坯速度的增加,渣层波动幅度增大,液面卷渣的可能性增加;结晶器液面波高则随着水口倾角和水口浸入深度增加而明显降低,渣层稳定性得到改善。当吹氩流量为8 L/min、拉坯速度为1.0 m/min、水口倾角为25°、水口浸入深度为150 mm时,板坯结晶器内可获得较为稳定的流场,结晶器液面波动控制在5~6 mm,可减少甚至避免结晶器内剪切卷渣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坯连铸
结晶器
吹氩流量
流场
液面波动
水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磁阻反应式有限转角电机特性分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陈益广
刘均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25,共7页
介绍了磁阻反应式有限转角电机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由于其独特的不对称结构,必须进行三维电磁场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别得到磁链、电感、转矩与电流和转子位置角的三维曲面图,建立相关数据库,并分析了电机的静态特性。根据非线性磁...
介绍了磁阻反应式有限转角电机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由于其独特的不对称结构,必须进行三维电磁场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别得到磁链、电感、转矩与电流和转子位置角的三维曲面图,建立相关数据库,并分析了电机的静态特性。根据非线性磁参数法,建立了电机的数学模型。将电机的磁化曲线数据ψ(i,θ)转变为i(θ,ψ)的形式,代入数学模型中。再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和有限元法求解电压平衡方程和机械运动方程,得到线圈电流、转矩、转子位置角等参数的动态特性曲线。并进行了静态转矩和动态特性实验。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明了求解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阻反应式有限转角电机
有限元法
三维电磁场仿真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木跌水结构对河流潜流带温度场的影响
9
作者
刘佶鑫
王可健
+3 位作者
刘瑛
刘德富
冯晶红
李毅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26,共6页
为探究原木跌水结构对河流潜流带温度场的影响,应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构建了地表水地下水二维耦合模型,分析原木跌水结构的高度、间距及数量等参数变化对河流潜流带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河道中原木跌水结构的添加会...
为探究原木跌水结构对河流潜流带温度场的影响,应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构建了地表水地下水二维耦合模型,分析原木跌水结构的高度、间距及数量等参数变化对河流潜流带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河道中原木跌水结构的添加会改变潜流带局部的压力分布,增加原木高度、间距和数量都会使河床压力最大值增大;随着原木跌水结构高度增加,原木下方区域温度受地表水水温的影响范围扩大;随着原木跌水结构间距和数量的增加,潜流带热缓冲作用增强。原木跌水结构设置参数的变化将不同程度影响潜流带温度场的变化和热缓冲作用,引起潜流带内部的热异质性,从而增加底栖生物和水生生境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带
原木结构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
温度场
热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冷却池的水力热力特性数值模拟
10
作者
张朝阳
张玉孔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4年第1期53-59,共7页
根据局部线性化方法和线性算子迭加原理,给出了深度平均的全场紊流模型的一种混合有限分析离散格式,用来模拟浅水型冷却池的水力热力特性,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数值预报的冷却池全场流态、温度分布以及排水口近区流速、温度变化均与试...
根据局部线性化方法和线性算子迭加原理,给出了深度平均的全场紊流模型的一种混合有限分析离散格式,用来模拟浅水型冷却池的水力热力特性,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数值预报的冷却池全场流态、温度分布以及排水口近区流速、温度变化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池
数值模拟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_(2)快速吞吐提高页岩油采收率现场试验
被引量:
6
1
作者
姚红生
高玉巧
郑永旺
邱伟生
龚月
钱洋慧
机构
中国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9,共10页
基金
江苏省重大科技示范项目“苏北地区二十万吨级CCUS重大科技示范工程”(编号:BE2022603)
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苏北高陡构造带页岩油直井有效开发关键技术与示范”(编号:P23151)
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苏北CCUS-EOR一体化技术研究”(编号:P21107)。
文摘
页岩油注CO_(2)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处于探索阶段,目前面临着CO_(2)与页岩储层及流体相互作用机制不明确、数值模拟技术不成熟、缺乏规模注采及低成本回收工艺等技术难题。为探索页岩油注CO_(2)提高采收率主控机理,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为对象开展了超临界CO_(2)水岩反应实验,分析了高温高压条件下页岩矿物溶蚀作用及其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并通过注CO_(2)恒质膨胀实验、最小混相压力测试评价了地层超压条件下注CO_(2)后原油高压物性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考虑多因素数值模拟研究优化了设计注入参数,最终通过矿场试验验证了技术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 CO_(2)水岩反应以碳酸质矿物溶蚀占主导,长英质矿物部分溶解,生成中大孔隙;(2)在地层原油中注入适量的CO_(2),显著萃取了原油中间烃组分,原油黏度从5.151 mPa·s下降到1.250 mPa·s,且CO_(2)首先萃取轻烃组分,随生产时间增加萃取组分逐渐变为重烃;(3)基于人工压裂与天然缝网混合介质组分数模模型,优化设计单井吞吐注气量1.7×10~4 t,注气速度500~600 t/d,焖井时间50 d;(4)低压侧加热的页岩油CO_(2)吞吐地面工艺,可依据CO_(2)注入地面工艺多参数数据模型,实现精准控温,避免注入管线冻堵及井下油管和套管材料低温脆断问题;(5)产出气CO_(2)浓度高于80%时,采用气相回收直注工艺,实现产出气回收成本降至104元/t。结论认为,CO_(2)快速吞吐有效提高了页岩油采收率,形成的机理认识和技术系列可为页岩油注CO_(2)吞吐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页岩油
注CO_(2)
水岩反应
机理
混合介质组分数模
快速吞吐
地面工艺
现场试验
Keywords
Shale oil
CO2 injection
water
-rock reaction
Mechanism
Compositional numerical modeling
of
mixed media
Rapid huff-n-puff
surface
process
field
test
分类号
TE35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面灌溉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18
2
作者
史学斌
马孝义
聂卫波
谢建波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年第1期34-40,共7页
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专项"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与新产品"课题(20022AA2Z42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479052)资助
教育部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课题(2003-108)
文摘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面灌溉田面水流运动、灌水质量评价指标及灌水新技术和设备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地面灌溉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今后应把简捷易用的地面灌溉水流运动模拟软件开发,不同地区和土壤条件下田间入渗参数的取值及其地面灌溉合理灌水技术指标,不同地区阶式水平畦灌、膜孔膜侧灌、长畦分段灌等低成本地面灌溉技术的标准化灌水技术指标,适合国情的地面灌溉的实时反馈控制技术和设备、激光平地设备、波涌灌溉控制阀、闸管等的开发作为研究重点。
关键词
灌水质量指标
灌水技术
田面水流运动模型
土壤入渗模型
地面灌溉
Keywords
index
of
irrigation quality
irrigation technique
models of field surface water movement
models
of
field
infiltration
surface
irrigation
分类号
S275.3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表水入渗对垃圾填埋场水质水量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赵颖
梁冰
薛强
刘磊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295-230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874102
No.50927904)
+3 种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No.2006bac06b02)
湖北省重大科技开发项目(No.2008AC008)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青年杰出人才项目(No.2007ABB039)
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No.200860423196)
文摘
将填埋垃圾视作一种特殊土体,建立了综合描述垃圾填埋场内渗滤液水分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垃圾土体沉降变形、有机污染物的释放、迁移、转化,以及微生物的生长、衰减等物理化学过程的多场耦合仿真分析模型,将任意的Lagrangian-Eulerian(ALE)方法引入到模型求解中,基于自行开发的仿真分析程序,开展了地表水入渗对垃圾填埋场水质、水量影响的数值仿真分析研究。模拟结果表明:300 d的非饱和水分入渗及内源水产生可使填埋单元内渗滤液饱和液面最高达6 m;地表水入渗对水相可溶性可降解有机物浓度和厌氧微生物浓度具有显著的影响,并间接地影响固相可溶性可降解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浓度分布。
关键词
地表水入渗
填埋场渗滤液
有机污染物
多场耦合模型
数值仿真分析
Keywords
surface
water
infiltration
landfill leachate
organic pollutions
multi-
field
coupled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基于KDW运动-弥散波模型的优先流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牛健植
余新晓
张志强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541-3555,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1379)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600220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2CB111502)~~
文摘
利用自制的土柱装置,开展室内土柱实验,并与野外实地示踪影像分析相结合,针对研究区域土壤包气带根系层中水分快速运动的优先流展开研究,其目的在于系统分析优先流对径流过程的影响,为长江上游暗针叶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研究及有效流域管理提供理论支持。研究采用雷诺数计算及野外示踪映像分析方法,判定证明在所研究地区,有优先流现象发生,优先流是处于层流及紊流之间的过渡流。同时针对成熟林坡积物土壤的水分运移状况分析表明研究区域的壤中流过程主要表现为优先流,而土壤中的基质部分,则表现为不动区域。研究在以往优先流模型构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研究区域的实地情况,应用融入弥散波的运动波模型(KDW优先流模型),利用交叉模拟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将此模型与实地实验检验分析,认定KDW优先流模型实用性强、可靠程度较高,可较好地模拟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实地。
关键词
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
土壤水分运动
雷诺数
野外示踪映像分析
KDW优先流模型
Keywords
the dark coniferous forest
of
Gongga Mountain
soil
water
movement
Reynolds
dye-tracer analyses
of
the
field
process
KI)W preferential flow model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滴灌条件下土壤湿润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何小梅
机构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29,共4页
文摘
基于非饱和土壤水运动理论,建立了地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采用HYDRUS-3D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实测结果与模拟情况对比分析,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模拟值与实测值差异不大,相对误差在10%以内。总体上模拟结果能较真实地反映点源滴灌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可为滴灌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土壤水分运移
滴灌
数值模拟
Keywords
soil
water
movement
sub-
surface
drip irrigation
mathematical model
分类号
S275.6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傍河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转化SFR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
3
6
作者
滕飞达
张博
梁秀娟
李明乾
杨伟飞
张芷豪
机构
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与钻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2-6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2216)
省校共建计划专项(SXGJQY2017-6)
+1 种基金
吉林省地质勘查基金重点资助项目(2018-13,2018-11)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项目(121201007000150012)
文摘
傍河水源地开采地下水是一个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复杂过程。目前,模拟傍河开采量的数值模型常把河流概化为第一类定水头边界或河流边界。第一类定水头边界处理把河流概化为无限补给水源,对季节性河流来说明显不切实际,而河流边界不具备SFR模型的汇流功能。为弥补第一类定水头边界模型及河流边界模型对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量计算精度不够的缺陷,采用SFR模型概化白马河-吉利河,设置河床与地下水之间的河床水力传导系数、河床厚度、水深及断面形状等,将SFR模型与MODFLOW模型进行耦合,计算丰、平、枯水期河流流量与上下游水位,建立SFR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型。分别使用第一类定水头边界模型和河流边界模型概化河流,将SFR耦合模型、第一类定水头边界模型及河流边界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FR耦合模型在表达丰、平、枯水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及转化量计算方面更为准确。按SFR耦合模型、第一类定水头边界模型和河流边界模型计算的研究区地下水可开采量分别为2779万、3511万、2576万m^3/a,SFR耦合模型模拟结果与研究区已知的地下水可开采量2870万m^3/a更为接近,所得结论更为合理。
关键词
SFR模型
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
傍河水源地
白马河-吉利河
Keywords
SFR model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
water
conversion
riverside source
field
Baima River and Jili River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板坯连铸结晶器内流场与液面波动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姚旺龙
马国军
刘孟珂
陈子宏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武汉分院(武钢有限技术中心)
出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1-169,共9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746).
文摘
通过建立结晶器原型数学模型和相似比为1∶1.5的结晶器水模型并结合PIV测速技术,研究了吹氩流量、拉坯速度、水口倾角和水口浸入深度对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和钢-渣界面波动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钢液流动行为与水模型实验结果相符;适当增大吹氩流量有利于降低窄面液面波高,但吹氩流量过大会加剧水口附近湍流流动;随着拉坯速度的增加,渣层波动幅度增大,液面卷渣的可能性增加;结晶器液面波高则随着水口倾角和水口浸入深度增加而明显降低,渣层稳定性得到改善。当吹氩流量为8 L/min、拉坯速度为1.0 m/min、水口倾角为25°、水口浸入深度为150 mm时,板坯结晶器内可获得较为稳定的流场,结晶器液面波动控制在5~6 mm,可减少甚至避免结晶器内剪切卷渣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
板坯连铸
结晶器
吹氩流量
流场
液面波动
水模型
数值模拟
Keywords
slab continuous casting
mold
argon blowing rate
flow
field
surface
fluctuation
water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F777.1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磁阻反应式有限转角电机特性分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陈益广
刘均喜
机构
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出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25,共7页
文摘
介绍了磁阻反应式有限转角电机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由于其独特的不对称结构,必须进行三维电磁场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别得到磁链、电感、转矩与电流和转子位置角的三维曲面图,建立相关数据库,并分析了电机的静态特性。根据非线性磁参数法,建立了电机的数学模型。将电机的磁化曲线数据ψ(i,θ)转变为i(θ,ψ)的形式,代入数学模型中。再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和有限元法求解电压平衡方程和机械运动方程,得到线圈电流、转矩、转子位置角等参数的动态特性曲线。并进行了静态转矩和动态特性实验。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明了求解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磁阻反应式有限转角电机
有限元法
三维电磁场仿真
动态特性
Keywords
Abstract A limited angle reluctance motor(LARM)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d its major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principle were described. For its unique asymmetrical structure, it must be analyzed with 3-D finite element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Through the simulation, the curved
surface
s
of
flux linkage, inductance and torque with the change
of
current and rotor angle were obtained, the related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static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mathematic model was deduced according to nonlinear magnetic parameter method. Magnetization curve data was transformed into which was substituted into themodel. Then the voltage balance equation and mechanical
movement
equation were solved by the fourth order Runge-Kutta method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curves
of
coil current, torque and rotor angle were obtained. And the experiments
of
the static torque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were also carried out. The comparison
of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proves the solutionis accuracy.Keywords: Limited angle reluctance motor, finite element method, 3-D electromagnetic
field
simulati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M352 [电气工程—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木跌水结构对河流潜流带温度场的影响
9
作者
刘佶鑫
王可健
刘瑛
刘德富
冯晶红
李毅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河湖生态修复与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2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9131,41902248)
水利部珠江河口动力学及伴生过程调控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2017]KJ08)。
文摘
为探究原木跌水结构对河流潜流带温度场的影响,应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构建了地表水地下水二维耦合模型,分析原木跌水结构的高度、间距及数量等参数变化对河流潜流带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河道中原木跌水结构的添加会改变潜流带局部的压力分布,增加原木高度、间距和数量都会使河床压力最大值增大;随着原木跌水结构高度增加,原木下方区域温度受地表水水温的影响范围扩大;随着原木跌水结构间距和数量的增加,潜流带热缓冲作用增强。原木跌水结构设置参数的变化将不同程度影响潜流带温度场的变化和热缓冲作用,引起潜流带内部的热异质性,从而增加底栖生物和水生生境的多样性。
关键词
潜流带
原木结构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
温度场
热异质性
Keywords
river hyporheic zone
log structure
surface
water
-ground
water
coupling model
temperature
field
thermal heterogeneity
分类号
TV13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却池的水力热力特性数值模拟
10
作者
张朝阳
张玉孔
机构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出处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4年第1期53-5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根据局部线性化方法和线性算子迭加原理,给出了深度平均的全场紊流模型的一种混合有限分析离散格式,用来模拟浅水型冷却池的水力热力特性,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数值预报的冷却池全场流态、温度分布以及排水口近区流速、温度变化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冷却池
数值模拟
水力特性
Keywords
depth-averaged complete-
field
turbulence model
dispersion coefficient
synthetical heat-transfer coefficient on the
water
surface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of
linear operator
hybrid finite analytic method
分类号
TU991.4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O_(2)快速吞吐提高页岩油采收率现场试验
姚红生
高玉巧
郑永旺
邱伟生
龚月
钱洋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面灌溉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史学斌
马孝义
聂卫波
谢建波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表水入渗对垃圾填埋场水质水量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赵颖
梁冰
薛强
刘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基于KDW运动-弥散波模型的优先流研究
牛健植
余新晓
张志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滴灌条件下土壤湿润体特征研究
何小梅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傍河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转化SFR模型的应用
滕飞达
张博
梁秀娟
李明乾
杨伟飞
张芷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板坯连铸结晶器内流场与液面波动的模拟研究
姚旺龙
马国军
刘孟珂
陈子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磁阻反应式有限转角电机特性分析
陈益广
刘均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原木跌水结构对河流潜流带温度场的影响
刘佶鑫
王可健
刘瑛
刘德富
冯晶红
李毅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冷却池的水力热力特性数值模拟
张朝阳
张玉孔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