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同震源模型的西藏定日M_(S)6.8地震强地面运动模拟研究
1
作者 尹晓菲 强生银 +5 位作者 张伟 邵志刚 王武星 袁小祥 李永生 刘浩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7-916,共20页
2025年1月7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M_(S)6.8地震,此次地震是发生在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内部的正断型地震,该区域发育一系列近SN向的正断裂及其限定的构造裂谷,未来仍有发生强震的可能。文中基于InSAR同震变形数据、远震数据联... 2025年1月7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M_(S)6.8地震,此次地震是发生在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内部的正断型地震,该区域发育一系列近SN向的正断裂及其限定的构造裂谷,未来仍有发生强震的可能。文中基于InSAR同震变形数据、远震数据联合反演及基于InSAR同震变形数据、远震数据和强震数据联合反演获得的2种震源模型,采用三维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对定日M_(S)6.8地震的强地面运动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2种震源模型模拟计算的速度时程同强震动观测记录能够较好吻合,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2)受震源NNE向单侧破裂过程的影响,破裂前方(NNE向)模拟计算的峰值地表速度(PGV)明显高于破裂后方(SSW向),体现了此次地震的破裂方向性效应;3)断层与地表交线两侧的PGV分布差异揭示了定日M_(S)6.8地震存在显著的断层上盘效应,2种震源模型模拟计算的断层上盘地表垂向位移分别达2.0m和2.1m,与定日地震科考团队野外地质调查的同震垂直位错基本一致;4)利用2种震源模型模拟计算的本次地震的最大烈度均为Ⅸ度,高烈度区主要沿NNE向展布,理论烈度与野外调查的地震烈度分布基本符合,然而二者在定日县以北到昂仁县西南、岗巴县中南部的2个区域范围存在差异,模型2的烈度分布与野外调查的烈度较为接近。建议在进行强地面运动模拟时,应选择联合多种数据(如远震、强震、 InSAR、 GPS等)反演获得的震源模型,这将有利于获得更精确的地震动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m_(s)6.8地震 强地面运动模拟 曲线网格有限差分 震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people's evacuation in tunnel fire 被引量:5
2
作者 杨高尚 彭立敏 +1 位作者 张进华 安永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3期307-312,共6页
The simulation model Tunev(tunnel evacuation) was developed for people's evacuation in tunnel fire. It contains simple database of the people's behavioral reaction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unnel... The simulation model Tunev(tunnel evacuation) was developed for people's evacuation in tunnel fire. It contains simple database of the people's behavioral reaction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unnel fireproofing.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total evacuation time in various scenes when fire occurs in the different locations of the tunnel. Combined with fire simulation soft ware CFD- POENICS3.5, Tunev model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fire danger coming time; by comparing with these two kinds of time, it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safety of the evacuation, and the evacuation process also have a dynamic dem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unev model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reliability of safe evacuation for people in tunnel fire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eople's safe escape scheme. Some relevant concepts of the model were described and an evacuation simulation of a typical tunnel case, i.e. Xuefeng Mountain Tunnel was performed by using this model. And the model's validation and actual aoolication were also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fire people's evacuation simula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文件和封装模块简化Simulink仿真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胡钢 张金波 +1 位作者 张学武 闫伟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08-109,113,共3页
结合基波信号通过远距离传输线路的仿真模型,介绍了一种利用文件和封装模块简化仿真模型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MSimulink繁杂的仿真模型封装成一个模块,并通过文件为模块传递参数,大大简化仿真过程。
关键词 m文件 封装模块 simulINK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INK中自抗扰控制技术自定义模块库的创建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兵树 姜萍 +1 位作者 林永君 郝靖宇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0-615,共6页
在研究自抗扰控制技术的基础上,以MATLAB/SIMULINK为仿真平台,编写M_Funtion程序实现特殊非线性函数、应用S_Funtion定制跟踪微分器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等新型动态系统模块、利用子系统封装技术完成控制律组合和常用自抗扰控制器算法,按照... 在研究自抗扰控制技术的基础上,以MATLAB/SIMULINK为仿真平台,编写M_Funtion程序实现特殊非线性函数、应用S_Funtion定制跟踪微分器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等新型动态系统模块、利用子系统封装技术完成控制律组合和常用自抗扰控制器算法,按照模块化建模思想,创建了用户自定义的自抗扰控制器模块库。通过串级调速自抗扰控制系统的仿真实例,说明利用该模块库,实现了自抗扰控制技术的图形化建模,参数设置修改直观方便,而且创建方法简单易行、可扩充性强,不仅为自抗扰控制技术的仿真研究提供了有效工具,并且对相关领域的仿真模型库扩建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模块库 s_funciton 封装技术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Chua’s Circuit混沌实验的可视化模型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凌云 王海军 张敏锐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6年第6期79-82,共4页
以大学物理实验中的Chua’s Circuit混沌实验为例,提出了运用Simulink建立Chua’s Circuit混沌实验可视化模型的方法,并对混沌系统的几种状态进行仿真研究。
关键词 Chua’s Circuit 混沌实验 simulINK 可视化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土地覆被格局变化模拟:基于CLUE-S和Markov-CA模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端睿 毛德华 +2 位作者 王宗明 相恒星 冯凯东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9-339,共11页
研究以遥感解译的东北地区2000年、2010年、2015年的土地覆被变化为基础,充分考虑自然和社会因素对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分别通过CLUE-S模型和Markov-CA模型对东北地区2015年和2030年土地覆被格局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与遥感解译的... 研究以遥感解译的东北地区2000年、2010年、2015年的土地覆被变化为基础,充分考虑自然和社会因素对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分别通过CLUE-S模型和Markov-CA模型对东北地区2015年和2030年土地覆被格局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与遥感解译的2015年实际土地覆被类型数据对比验证,CLUE-S模型和Markov-CA模型模拟结果的总体Kappa指数分别为0.9700和0.9649,结果表明2种模型的模拟结果较为理想,CLUE-S模型的模拟精度较Markov-CA模型更高。2015—2030年东北地区草地、耕地、湿地、其他用地和水体面积呈现下降趋势,林地、人工表面面积呈现增加趋势,人地关系越发紧张。东北地区作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需警惕不可持续的土地覆被变化,需权衡生态保护、粮食增加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需求和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E-s模型 markov-CA模型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空间模拟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小车-倒摆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7
作者 张绍德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24-726,共3页
运用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小车-倒摆的仿真模型, 并以对象输入输出的测试数据为依据,讨论了Takagi-Sugeno模糊模型的参数辨识,提出了模糊逆模型控制方案,基于此借助Matlab的Simulink设计了小车-倒摆的动态模型及其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仿真... 运用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小车-倒摆的仿真模型, 并以对象输入输出的测试数据为依据,讨论了Takagi-Sugeno模糊模型的参数辨识,提出了模糊逆模型控制方案,基于此借助Matlab的Simulink设计了小车-倒摆的动态模型及其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证明了本文采用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型 模糊辨识 simulINK仿真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车牌识别系统仿真平台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建春 李文举 王新年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54-1156,共3页
基于Matlab的Simulink设计的车牌识别系统的仿真实验平台,可以实现从一幅图像到识别出车牌字符的仿真过程。先建立车牌识别系统的原理模型,根据该原理模型应用Simulink实现系统仿真实验平台的图像采集模块、车牌定位模块、字符分割模块... 基于Matlab的Simulink设计的车牌识别系统的仿真实验平台,可以实现从一幅图像到识别出车牌字符的仿真过程。先建立车牌识别系统的原理模型,根据该原理模型应用Simulink实现系统仿真实验平台的图像采集模块、车牌定位模块、字符分割模块和字符识别模块。最后,将各个模块连接起来形成仿真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不仅能够满足车牌识别过程中各个模块的测试要求,也能满足车牌识别系统的测试要求,具有很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牌识别系统 simulINK 仿真试验平台 matlabFcn Level-2m-files-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断层破裂模型在青海门源M_(S)6.9地震强地面运动模拟的适用性研究
9
作者 罗超 曹晓雨 +3 位作者 高阳 徐飞 冯怀平 王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4-547,共14页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_(S)6.9地震,震中附近遭受了强烈地震破坏.为验证Graves和Pitarka开发的GP断层破裂模型在震前对中国地区地震动场的预测与评估能力,本文基于GP法,考虑不同上升时间系数(rc)的影响,对门源地震进行了确定性...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_(S)6.9地震,震中附近遭受了强烈地震破坏.为验证Graves和Pitarka开发的GP断层破裂模型在震前对中国地区地震动场的预测与评估能力,本文基于GP法,考虑不同上升时间系数(rc)的影响,对门源地震进行了确定性地震动模拟.将模拟结果在地震动衰减规律、波形与幅值和烈度分布三个方面分别与青藏地区的地震动峰值预测方程、强震观测记录和根据强震记录自动产出的烈度图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rc为9.0时,模拟记录与实测记录和地震动峰值预测方程基本一致.本文较好的重现了门源地震的强震动场,在合理选取rc的情况下,GP法可以应用于中国地区震前强地震动场的预测和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地震 GP断层破裂模型 强地面运动 上升时间系数 宽频带地震动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荀丽 龙英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14期1018-1020,共3页
阐述了matlab语言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并结合一个二阶电路的实例,详细介绍了其建模仿真工具Simulink功能、特点和使用方法,以及通过编写S-函数来简化Simulink模型达到同样的仿真结果。
关键词 mATLAB simulINK s-函数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undary Detection Using Open Spline Curve Based on Mumford-Shah ModelBoundary Detection Using Open Spline Curve Based on Mumford-Shah Model 被引量:1
11
作者 LI Xiao-Mao ZHU Lin-Lin TANG Yan-Do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关键词 自动化系统 检测方法 曲线图 曲线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tness predictive model based on T-S cloud reasoning network implemented by DSP 被引量:4
12
作者 ZHANG Xiu-ling GAO Wu-yang +1 位作者 LAI Yong-jin CHENG Yan-t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2222-2230,共9页
The accuracy of present flatness predictive method is limited and it just belongs to software simul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it, a novel flatness predictive model via T-S cloud reasoning network implemented by digita... The accuracy of present flatness predictive method is limited and it just belongs to software simul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it, a novel flatness predictive model via T-S cloud reasoning network implemented by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 is proposed. First, the combination of genetic algorithm(GA) and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SAA) is put forward, called GA-SA algorithm, which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global search ability of GA and local search ability of SA. Later, based on T-S cloud reasoning neural network, flatness predictive model is designed in DSP. And it is applied to 900 HC reversible cold rolling mill.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flatness predictive model via T-S cloud reasoning network can run on the hardware DSP TMS320 F2812 with high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by using GA-SA algorithm to optimize the model para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 CLOUD reasoning neural NETWORK CLOUD model FLATNEss predictive model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genetic ALGORITHm and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GA-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数据源及分辨率对HEC-HMS水文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27
13
作者 高玉芳 陈耀登 +1 位作者 蒋义芳 彭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4-630,共7页
DEM数据源及分辨率会影响流域特征参数的提取,进而影响水文模拟结果。将ASTER 30 m DEM、SRTM 90 m DEM及基于ASTER 30 m DEM的40 m、50 m、60 m、70 m、80 m、90 m重采样DEM作为HEC-geo HMS模型输入,提取流域特征,采用HEC-HMS模型,以... DEM数据源及分辨率会影响流域特征参数的提取,进而影响水文模拟结果。将ASTER 30 m DEM、SRTM 90 m DEM及基于ASTER 30 m DEM的40 m、50 m、60 m、70 m、80 m、90 m重采样DEM作为HEC-geo HMS模型输入,提取流域特征,采用HEC-HMS模型,以西笤溪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2011年6月和2011年8—9月的两场降雨径流过程中,DEM数据源和分辨率对水文模拟输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次径流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拟合都较好,模型确定性系数都大于0.82,但是单峰的洪水模拟效果总体更好,基于SRTM 90 m的模型确定性系数比基于ASTER 30 m DEM、重采样90 m DEM的模型确定性系数都大。基于重采样DEM的模型确定性系数变化较大,而且与分辨率的变化呈非线性关系。在HEC-HMS的模拟中,基于ASTER 30 m DEM和基于SRTM 90 m DEM的模拟输出结果相对误差相差3%~5%,基于SRTM 90 m DEM和基于重采样90 m DEM的模拟输出结果相对误差相差2%~4%,基于重采样DEM的模拟输出结果相对误差相差最大达到了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AsTER 30m sRTm 90m 重采样 HEC—Hms模型 径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的地壳变形特征 被引量:40
14
作者 乔学军 王琪 +3 位作者 杜瑞林 陈宗时 游新兆 谭凯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2年第4期6-11,共6页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1991~ 2 0 0 1年及震后 4期GPS观测数据 ,获得了 2 0 0 1年 11月 14日昆仑山口西地震 (Ms8.1)的同震和震后形变运动图像。跨破裂带GPS网最近两点测得的最大同震形变为 1.9m左右 ,而震后 4个月断层蠕滑引起的变形约为 ...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1991~ 2 0 0 1年及震后 4期GPS观测数据 ,获得了 2 0 0 1年 11月 14日昆仑山口西地震 (Ms8.1)的同震和震后形变运动图像。跨破裂带GPS网最近两点测得的最大同震形变为 1.9m左右 ,而震后 4个月断层蠕滑引起的变形约为 80mm。破裂带两侧震后变形幅度具有非对称性 ,南侧震后变形基本是北侧的 2~ 3倍。研究结果显示破裂带南盘在震后向偏东方向有明显移动 ,预示本次地震后能量的重新分配与积累 ,根据近几十年以来东昆仑断裂带的大地震由西向东扩展的特点 ,未来地震有向东迁移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同震形变 震后形变 弹性位错模型 GPs 全球定位系统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BS-TOMS分层组合框架的导弹武器系统可用性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继坤 徐廷学 +3 位作者 丛林虎 董琪 徐延学 董 琪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0-467,共8页
研究部署与任务期间导弹武器系统可用性建模方法与仿真实验设计。阐述了可用性概念,明确了量化指标,构建建模与仿真(modeling and simulation,M&S)一体化框架,利用分层组合的思想,提出了基于体系-实体-行为-状态(system-of-system,e... 研究部署与任务期间导弹武器系统可用性建模方法与仿真实验设计。阐述了可用性概念,明确了量化指标,构建建模与仿真(modeling and simulation,M&S)一体化框架,利用分层组合的思想,提出了基于体系-实体-行为-状态(system-of-system,entity,behavior,state,SEBS)的可用性建模方法,即以体系组织集成建模为框架,以变结构实体建模为主体,以可用性为中心的行为建模为支撑,以基于故障与战损的可用状态建模为核心,并对模型的形式化描述展开研究。探讨了仿真实验设计的关键技术,提出基于测试-使用-维修-保障(test,operation,maintain,support,TOMS)的实验空间串联分割方法,并对随机变量建模、仿真优化设计、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进行阐述。仿真结果表明,该分层组合评估方法快捷有效,仿真实验设计合理可行,极大地提高了可用性评估和分析的效率,为精确保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武器系统 可用性 建模与仿真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FMECA的仿真风险和VV&A等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利平 刘晓平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3934-3939,共6页
VV&A是风险驱动的,FMECA是常用的风险分析方法。将两者进行结合,提出一种面向建模与仿真的FMECA方法——SimFMECA。首先对FMECA分析表格和过程进行扩展,然后分析一般仿真系统的FMI(Failure Mode Identification)框架,并给出风险和... VV&A是风险驱动的,FMECA是常用的风险分析方法。将两者进行结合,提出一种面向建模与仿真的FMECA方法——SimFMECA。首先对FMECA分析表格和过程进行扩展,然后分析一般仿真系统的FMI(Failure Mode Identification)框架,并给出风险和危害度评定方法,由此确定所需的VV&A投入,包括VV&A等级以及必需的VV&A活动,最后给出该方法的应用实例。SimFMECA是一种定性的方法,具有花费成本低和易于实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模和仿真 风险 VV&A FmECA 可信性 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C__CSM1.1(m)模式对于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的模拟 被引量:4
17
作者 单机坤 梁潇云 +2 位作者 吴统文 刘向文 李巧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8,共13页
亚洲—太平洋涛动是北半球夏季亚洲大陆和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对流层中高层扰动温度场上大尺度的东西反相的遥相关现象,其异常变化与亚洲—太平洋地区夏季风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欧洲中心的ERA-40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BCC_CSM1.1... 亚洲—太平洋涛动是北半球夏季亚洲大陆和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对流层中高层扰动温度场上大尺度的东西反相的遥相关现象,其异常变化与亚洲—太平洋地区夏季风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欧洲中心的ERA-40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BCC_CSM1.1(m)气候系统模式多年的数值模拟结果,本文主要评估了BCC_CSM1.1(m)模式对于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的空间分布、指数的时间演变及与其变化所对应的亚洲地区夏季环流异常等方面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BCC_CSM1.1(m)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北半球夏季对流层中高层扰动温度在亚—太地区中纬度存在的西高东低"跷跷板"现象;模式能够模拟出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的年际变率,但是不能模拟出该指数在20世纪60—70年代明显下降的年代际趋势;模式还能较好地模拟出亚洲—太平洋涛动高低指数年亚洲—太平洋地区夏季环流的异常:指数偏高年份,南亚高压增强,高空西风急流带和热带东风急流均加强,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增强,南亚热带季风和东亚副热带季风均增强,东亚季风低压槽加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南亚和东亚北部降水增加,菲律宾地区、中国长江流域—朝鲜半岛—日本一带地区降水减少,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C_Csm1.1(m)模式 亚洲-太平洋涛动 数值模拟 亚洲夏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奥氏体SMA神经网络本构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媛 王社良 王德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57-1062,共6页
为了研究加/卸载速率对奥氏体SMA(shape memory alloy)本构的影响,以弥补Brinson等经典SMA本构模型的不足,进行了奥氏体SMA丝的力学性能试验。根据材性试验结果和神经网络、遗传两种智能算法理论,提出了两种速率相关型SMA本构模型,一种... 为了研究加/卸载速率对奥氏体SMA(shape memory alloy)本构的影响,以弥补Brinson等经典SMA本构模型的不足,进行了奥氏体SMA丝的力学性能试验。根据材性试验结果和神经网络、遗传两种智能算法理论,提出了两种速率相关型SMA本构模型,一种是BP网络本构模型,另一种是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本构模型。并对这两种本构模型进行了Matlab仿真模拟。SMA材性试验结果表明,循环稳定后,加/卸载速率对SMA的超弹性性能影响较大。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以试验数据作为神经网络训练数据的遗传优化BP网络本构模型,其预测曲线与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吻合很好,预测误差很小,相比未优化BP网络本构模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速率相关型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smA smA力学性能试验 smA本构模型 遗传算法 BP网络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和ADAMS的六自由度并联运动机床运动学仿真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滨城 杨丹 顾金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31,共4页
针对六自由度并联运动机床,论文首先运用MATLAB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求出了其运动学逆解模型,其次在UG软件中建立其三维模型,并将模型导入ADAMS软件中对其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到杆件的运动仿真曲线,通过与MATLAB求解获得的理论曲线相比较,结... 针对六自由度并联运动机床,论文首先运用MATLAB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求出了其运动学逆解模型,其次在UG软件中建立其三维模型,并将模型导入ADAMS软件中对其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到杆件的运动仿真曲线,通过与MATLAB求解获得的理论曲线相比较,结果是吻合的,从而验证了逆解模型的正确性,为进一步在EMC开放式数控系统的运动模块中建立逆解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运动学逆解模型 ADAms 运动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s等待制排队模型在教务员岗位数量确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左宏明 于显威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4-217,共4页
论述了排队论中M/M/s等待制模型确定教务员数量的分析步骤和方法原理,结合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确定了合理的教务员数量。
关键词 排队论 m/m/s等待制多服务台模型 教务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