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7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24Model的动火作业事故致因文本挖掘
1
作者 牛茂辉 李威君 +1 位作者 刘音 王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58,共8页
为探究工业动火作业事故的根源,提出一种基于“2-4”模型(24Model)的文本挖掘方法。首先,收集整理220篇动火作业事故报告,并作为数据集,构建基于来自变换器的双向编码器表征量(BERT)的24Model分类器,使用预训练模型训练和评估事故报告... 为探究工业动火作业事故的根源,提出一种基于“2-4”模型(24Model)的文本挖掘方法。首先,收集整理220篇动火作业事故报告,并作为数据集,构建基于来自变换器的双向编码器表征量(BERT)的24Model分类器,使用预训练模型训练和评估事故报告数据集,构建分类模型;然后,通过基于BERT的关键字提取算法(KeyBERT)和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算法的组合权重,结合24Model框架,建立动火作业事故文本关键词指标体系;最后,通过文本挖掘关键词之间的网络共现关系,分析得到事故致因之间的相互关联。结果显示,基于BERT的24Model分类器模型能够系统准确地判定动火作业事故致因类别,通过组合权重筛选得到4个层级关键词指标体系,其中安全管理体系的权重最大,结合共现网络分析得到动火作业事故的7项关键致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动火作业 事故致因 文本挖掘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Model-D-ISM的地铁站火灾疏散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世梅 张家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9,共7页
为预防地铁站火灾事故,深入了解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与层次结构,基于第6版“2-4”模型(24Model)分析63起地铁站火灾疏散事故,充分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取19个影响地铁站人员疏散的关键因素,建立地铁站火灾... 为预防地铁站火灾事故,深入了解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与层次结构,基于第6版“2-4”模型(24Model)分析63起地铁站火灾疏散事故,充分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取19个影响地铁站人员疏散的关键因素,建立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算子客观赋权法(C-OWA)改进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确定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个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及相互作用路径,构建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疏散引导、恐慌从众行为、人员拥挤为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的关键影响因素;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受表层因素、中间层因素、深层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其中,疏散教育与培训、设施维护与检查、疏散预案等因素是根源影响因素,重视根源影响因素的改善有利于从本质上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 解释结构模型(ISM) 地铁站 火灾疏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老年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重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延辉 张恒亮 +5 位作者 赵劲东 李炳强 陈瑞晓 普照坤 张辉锋 王丽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3-467,共5页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指数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与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指数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与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关系。方法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120例,根据重构指数分为正性重构组47例和非正性重构组73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yG和AIP与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TyG和AIP对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预测价值。结果正性重构组吸烟、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TyG、AIP显著高于非正性重构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钙水平显著低于非正性重构组(P<0.05,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钙、TyG、AIP是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危险因素(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OR=7.253,95%CI:2.458~13.364,P=0.035)、AIP(OR=6.017,95%CI:2.205~12.025,P=0.030)是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yG、AIP预测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3、0.766,联合预测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曲线下面积为0.868,显著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TyG和AIP与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有效指标,对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制定个体化干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2 冠状血管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Model与LCM原因因素定义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袁晨辉 傅贵 +1 位作者 吴治蓉 赵金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为探究损失致因模型(LCM)原因因素定义与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存在的异同和优缺点,梳理2个模型各层面原因和结果的定义,对比定义内容及其对事故原因分析等安全实务的指导作用,并以一起瓦斯爆炸事故为例加以实证分析,获得二者分... 为探究损失致因模型(LCM)原因因素定义与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存在的异同和优缺点,梳理2个模型各层面原因和结果的定义,对比定义内容及其对事故原因分析等安全实务的指导作用,并以一起瓦斯爆炸事故为例加以实证分析,获得二者分析结果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LCM是首个将管理因素纳入事故致因分析的一维事件序列模型,可明确各层面原因因素的定义和因素间的逻辑关系,但部分定义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并没有揭示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等深层次事故致因因素;24Model作为系统性事故致因模型,对各类因素的定义均以组织为主体,描述事件、事故、安全的概念内涵,划分个体安全动作、安全能力和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的类别并给出含义解析,探究组织安全文化层面的问题并以32个元素体现;2个模型的事故原因分析方法均建立在对各层级原因因素定义的基础上,并适用于模型理论体系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损失致因模型(LCM) 事故致因模型 原因因素定义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db小鼠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模型的研究
5
作者 赵奕 冯秀芝 +5 位作者 王智民 陈怡然 杨潇 任艳玲 柳京池 曹文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1,共5页
db/db小鼠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对评价新药药效及阐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梳理db/db小鼠的遗传背景和病理特征,并收集整理了以db/db小鼠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 db/db小鼠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对评价新药药效及阐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梳理db/db小鼠的遗传背景和病理特征,并收集整理了以db/db小鼠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开展的现代药物、中药及相关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以期为今后本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B小鼠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动物模型 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驱油地震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6
作者 张军华 杨梅 +3 位作者 陈永芮 冯德永 亓亮 李晓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9-540,共12页
CO_(2)驱油对提高采收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意义,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有效手段,其中地震监测技术是关键。文中分析总结了国内外CO_(2)驱油地震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主要包括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一致性处理技术和综合解释... CO_(2)驱油对提高采收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意义,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有效手段,其中地震监测技术是关键。文中分析总结了国内外CO_(2)驱油地震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主要包括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一致性处理技术和综合解释等,并重点论述了CO_(2)驱地震监测技术在高89区块的应用。可行性分析是研究区块开展时移地震监测的重要前提,满足油藏地质条件、岩石物理条件和地震条件才能有效地进行时移地震监测。要实现油藏动态监测,基础地震与监测地震(时移地震)的一致性处理也非常重要,需开展时差、振幅、频率、相位等要素的匹配滤波。时移地震综合解释有助于准确预测CO_(2)驱波及范围,叠前主要借助于AVO属性分析方法;叠后基于基础地震与监测地震资料的差值分析仍是主要方法,频率域信息如分频处理、速度频散、低频伴影等也值得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波及范围预测方法方兴未艾,但其运算效率和泛化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展望了时移地震技术在提高监测精度、开发监测方法、拓展应用市场等方面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油 时移地震 可行性分析 一致性处理 正演模拟 深度学习 波及范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管道多级节流放空特性研究
7
作者 范振宁 梁海宁 +5 位作者 房茂立 赫一凡 于帅 闫兴清 赵坤 喻健良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1-1769,共9页
基于工业规模CO_(2)管道节流试验装置,开展了两组不同节流阀门开度的二级管道节流试验。利用等焓节流模型和GERG—2008状态方程绘制等焓曲线,用以探究CO_(2)管道多级节流放空特性并为实际管道节流放空操作提供相关建议。结果表明:在靠... 基于工业规模CO_(2)管道节流试验装置,开展了两组不同节流阀门开度的二级管道节流试验。利用等焓节流模型和GERG—2008状态方程绘制等焓曲线,用以探究CO_(2)管道多级节流放空特性并为实际管道节流放空操作提供相关建议。结果表明:在靠近三相点附近,等焓节流下游温度会随下游压力的微小变化而有明显下降,定义该区为快速温降区;节流阀开度的减小可以提升一级节流阀下游最低温度(阀门开度均为100%时为-32.01℃,开度均为50%时为-12.75℃),但会使二级节流阀下游温度降低(100%阀门开度时为-35.96℃,50%阀门开度时为-44.58℃);阀门开度的减小可使一级节流管内CO_(2)相变过程远离三相点附近的快速温降区,但会使二级节流管内CO_(2)相变过程靠近快速温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CO_(2)管道 二级节流 等焓模型 放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 Model在道路运输事故成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晓露 梁志星 +2 位作者 吴君安 严玉琼 张苏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2,共8页
为预防道路运输事故,基于事故致因“2-4”(24 Model)模型,对2015—2021年发生的215起道路运输事故的行为原因进行研究。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及其根源原因。结果表明:发生频次最多的不... 为预防道路运输事故,基于事故致因“2-4”(24 Model)模型,对2015—2021年发生的215起道路运输事故的行为原因进行研究。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及其根源原因。结果表明:发生频次最多的不安全动作是驾驶员超速行驶(占10.67%);22.33%的道路运输事故存在管理者违章安排无资质员工上岗作业;管理者和领导者对57.67%的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由人为因素产生的不安全物态占比达71.53%;驾驶员、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欠缺或执行不到位在根本原因中尤为突出(占20.92%)。基于此,提出道路运输事故预防对策并构建出道路运输系统各因素关系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主动安全 道路运输事故 事故致因 2-4”模型(24 model)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AM与24Model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露 严玉琼 +2 位作者 张苏 高梦瑶 聂晓琴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3-240,共8页
为完善和推动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提高事故防控水平,在对信息流事故致因模型(IFAM)和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理论基础、组成要素和分析过程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辨识二者之间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IFAM与24Model都有较强的... 为完善和推动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提高事故防控水平,在对信息流事故致因模型(IFAM)和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理论基础、组成要素和分析过程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辨识二者之间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IFAM与24Model都有较强的理论基础,部分组成要素存在对应关系,但原因类别划分存在差异。IFAM以信息流和组织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相对复杂,更适用于分析单起事故;24Model以组织为研究对象,事故原因模块通用性和逻辑性强,适用于分析单起或某类事故。在实际应用中,IFAM与24Model均可用于事故调查分析和事故分级定责,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IFAM通过信息流表征事故致因,直观描述组织外部原因因素,但对个体能力的深入研究欠缺;而24Model认为组织外部因素需要通过组织内部原因模块的欠缺体现,认为个体能力是引发事故的间接原因并进行细致分析,但对组织间相关关系的探究欠缺。研究结果可为事故预防工作提供新视角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流事故致因模型(IFAM) 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 事故致因 道路交通事故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海底咸水层封存波及范围地震监测方法研究:以Sleipner CCS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文睿 邢磊 +1 位作者 李倩倩 王旭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24,共15页
咸水层封存占CO_(2)封存潜力的98%,过去针对CO_(2)海底咸水层波及范围四维地震监测的研究多是通过时延地震资料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定性分析,缺少测井资料的约束。本文基于Sleipner咸水层CO_(2)封存项目采集的测井和四维地震资料,对CO_(2)... 咸水层封存占CO_(2)封存潜力的98%,过去针对CO_(2)海底咸水层波及范围四维地震监测的研究多是通过时延地震资料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定性分析,缺少测井资料的约束。本文基于Sleipner咸水层CO_(2)封存项目采集的测井和四维地震资料,对CO_(2)海底咸水层封存波及范围地震监测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岩石物理建模,应用井控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研究CO_(2)注入过程中CO_(2)-盐水两相介质变化引起的各向异性响应特征,优选对CO_(2)饱和度变化敏感的地震属性,通过地震正反演相结合的多属性分析实现对时移CO_(2)咸水层封存波及范围监测。研究发现随着CO_(2)饱和度的增加,饱和岩石的体积模量、体积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均有所下降,正演模拟结果中总体振幅升高,且随着CO_(2)注入量的增加,其振幅变化幅度减小,均方根振幅属性对CO_(2)饱和度变化最为敏感。在注入期间,CO_(2)在层内主要沿SSW-NNE运移,并在构造高部位聚集;垂向上,CO_(2)从注入点向上层运移,下层达到最大波及范围的时间早于上层,结合储层性质和构造解释结果,CO_(2)在储层内的波及范围主要受各项异性渗透率和构造高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海底咸水层封存 地震监测 正演模拟 属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RF-STILT模式的长三角大气CO_(2)排放反演
11
作者 杨樱 马心怡 +6 位作者 黄文晶 胡诚 胡凝 张弥 曹畅 柳艺博 肖薇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22-3633,共12页
准确估算区域尺度特别是大城市群的CO_(2)排放对温室气体减排工作至关重要,利用WRF-STILT模式结合三种先验人为CO_(2)排放清单(EDGAR v6.0、EDGAR v6.0与GCG v1.0相结合的改进清单、ODIAC清单)模拟2018年冬季长三角地区大气CO_(2)浓度,... 准确估算区域尺度特别是大城市群的CO_(2)排放对温室气体减排工作至关重要,利用WRF-STILT模式结合三种先验人为CO_(2)排放清单(EDGAR v6.0、EDGAR v6.0与GCG v1.0相结合的改进清单、ODIAC清单)模拟2018年冬季长三角地区大气CO_(2)浓度,并以安徽全椒70m高塔的大气CO_(2)浓度观测数据作为参考值,通过比例因子贝叶斯反演的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优化,实现了长三角区域人为CO_(2)排放通量的估算.结果表明:WRF-STILT模式模拟的CO_(2)浓度能够较好地显示长三角的CO_(2)排放特征.冬季,改进清单模拟的CO_(2)浓度值较仅使用EDGAR v6.0模拟的CO_(2)浓度值更接近于观测值;基于EDGAR清单和改进清单估算的后验CO_(2)排放通量分别为(0.199±0.005)和(0.200±0.007)mg/(m^(2)·s),相较于这两个清单的先验CO_(2)排放通量,后验排放通量分别下降了0.02和0.01mg/(m^(2)·s),比例因子贝叶斯反演法对基于EDGAR清单先验排放的优化幅度较大,用改进清单计算长三角CO_(2)排放总量时电力与工业排放是不确定性的最大来源;夜晚边界层高度较低,模型在模拟时将边界层外的排放计算进来导致模拟值的高估.在未来进行模拟时首先应确保WRF模型模拟的夜晚小时边界层高度是准确的,其次排放清单产品在制作过程中还应考虑垂直方向上不同排放源的高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WRF-STILT模式 长三角区域 C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高温热浪时期大气CO_(2)浓度变化特征及解析
12
作者 杨钟昊 肖薇 +6 位作者 朱梦晶 胡诚 胡凝 杨樱 黄文晶 单萌 李旭辉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34-3643,共10页
为明晰高温热浪时期城市大气CO_(2)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原因,基于WRF-STILT大气传输模型、EDGAR人为源排放清单和高精度激光光谱分析仪的观测数据结合贝叶斯优化反演算法对长三角典型城市——杭州大气CO_(2)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热浪对大... 为明晰高温热浪时期城市大气CO_(2)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原因,基于WRF-STILT大气传输模型、EDGAR人为源排放清单和高精度激光光谱分析仪的观测数据结合贝叶斯优化反演算法对长三角典型城市——杭州大气CO_(2)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热浪对大气CO_(2)浓度产生显著影响:高温热浪期间的日间大气CO_(2)浓度低于非高温热浪时期,而夜间的CO_(2)浓度高于非高温热浪时期;观测站点的空间代表性和CO_(2)排放变化是影响杭州市大气CO_(2)浓度的主要原因;高温热浪使得大气CO_(2)浓度观测站点空间代表性产生显著差异:高温热浪使得局地排放占80.5%,而非高温热浪时期仅占51.6%,高温热浪时期空间代表范围较小;高温热浪时期不同人为源部门的CO_(2)排放表现出显著差异:制造业部门,能源部门和炼油转化部门CO_(2)排放水平在高温热浪时提高,运输部门在高温热浪期间的CO_(2)排放水平则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浪 WRF-STILT模型 CO_(2)排放 空间代表性 杭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的福建典型沿海养殖区化学需氧量反演
13
作者 陈保锋 陈芸芝 陈红梅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1,共7页
化学需氧量(COD)是评价水环境生态与富营养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及时掌握沿海地区水域COD浓度,对于海洋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野外实测数据和Sentinel-2 MSI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筛选出用于反演COD的最佳波段组合;然后采用基于... 化学需氧量(COD)是评价水环境生态与富营养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及时掌握沿海地区水域COD浓度,对于海洋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野外实测数据和Sentinel-2 MSI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筛选出用于反演COD的最佳波段组合;然后采用基于统计分析的经验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反演,以确定适用于福建省诏安湾与东山湾的COD最优反演模型;最后对福建省诏安湾与东山湾地区近年来水质状况进行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波段倒数差BRD组合构建的COD指数回归模型是诏安湾和东山湾的最佳反演模型,决定系数R 2达0.82,均方误差MSE为1.85%,平均绝对百分比MAPE为11.55%。根据研究反演结果,2017—2022年研究区COD浓度变化较小,高值区集中于近岸区域与河流入海口;2023年COD浓度有所下降,这与2022—2023年当地生态保护措施导致水产养殖密度发生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半经验模型 机器学习 Sentine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蕊花糖苷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改善BV-2细胞炎性损伤
14
作者 黄文静 程芳 +5 位作者 杜敏 陈佳艺 向维 石珂 谢兴亮 盛艳梅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7-373,共7页
目的:探讨桂花中的主要成分毛蕊花糖苷(Verbascoside,VB)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改善BV-2细胞炎性损伤及相关机制。方法:利用糖氧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法诱导BV-2细胞建立炎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OGD模型... 目的:探讨桂花中的主要成分毛蕊花糖苷(Verbascoside,VB)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改善BV-2细胞炎性损伤及相关机制。方法:利用糖氧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法诱导BV-2细胞建立炎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OGD模型组、桂花乙醇提取物(Osmanthus fragrans ethanol extract,OEE)处理组(OGD+OEE)、VB处理组(OGD+VB)。采用MTT法检测BV-2细胞活力;使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细胞毒性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上清中LDH释放量,评价其对细胞膜的影响;利用Hoechst33342/PI双染技术检测其对细胞焦亡的影响;此外,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研究VB对NLRP3、Caspase-1、IL-1β及TNF-α等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T法结果表明,OEE和VB均能显著促进BV-2细胞存活(P<0.001);LDH检测结果显示,OEE和VB均能极显著地减少培养液上清中LDH的释放(P<0.001),可减少细胞膜损伤;采用Hoechst 33342/PI双染后,OEE和VB组中BV-2细胞的PI阳性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P<0.01),荧光强度明显减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VB干预后,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细胞焦亡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VB能够改善OGD诱导的BV-2细胞炎性损伤,可能是OEE抗炎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其机制与抑制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花糖苷 桂花 BV-2细胞 NLRP3炎性小体 OG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参数对CO_(2)敏感波段光谱辐射强度的影响
15
作者 杨焌 张彪 +2 位作者 许传龙 李宇希 汪迁文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373,共10页
大气CO_(2)浓度不断上升加剧温室效应,卫星作为主流的监测方式,却因环境参数难以准确获取从而影响辐射强度探测。针对CO_(2)反演需求,采用逐线法(LBL)和米散射(MIE)对大气不同成分的光谱特性进行计算,同时选取适用于CO_(2)反演的理想波... 大气CO_(2)浓度不断上升加剧温室效应,卫星作为主流的监测方式,却因环境参数难以准确获取从而影响辐射强度探测。针对CO_(2)反演需求,采用逐线法(LBL)和米散射(MIE)对大气不同成分的光谱特性进行计算,同时选取适用于CO_(2)反演的理想波段。随后,基于离散坐标法(DISORT)构建适用于CO_(2)辐射传输的正向模型,通过与GOSAT-2实测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模型定量分析了地表类型、太阳天顶角、气溶胶类型、气溶胶光学厚度对CO_(2)敏感波段光谱辐射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强度随着不同地表类型反照率的增大而增强。太阳天顶角越小,光程越短,强度越大。城市型气溶胶由于含有较多吸光成分,强度衰减最为显著,而海洋型、乡村型和沙漠型的平均相对辐射变化率则稳定在-15%以内。城市型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增加会导致强度明显减小,而海洋型由于其强散射性质,强度略有增强。海洋型和乡村型的平均相对辐射变化率都保持在±5%以内。上述结果为CO_(2)反演算法开发、敏感参数选取及反演误差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遥感 敏感性分析 DISORT 正向模型 C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明2号肉鸡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的研究及验证
16
作者 赵少猛 董瑞玲 +6 位作者 刘大伟 营凡 李森 赵桂苹 张敏红 文杰 冯京海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3-1323,共11页
旨在研究广明2号肉鸡蛋白质需要量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首先测定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生长试验),然后结合本课题组前期测定的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建立肉鸡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验证试验)。生长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1日龄广明2... 旨在研究广明2号肉鸡蛋白质需要量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首先测定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生长试验),然后结合本课题组前期测定的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建立肉鸡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验证试验)。生长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1日龄广明2号公、母鸡各132只,根据性别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22只鸡。肉鸡自由采食玉米-豆粕型饲粮,饲喂至42日龄。每周测定肉鸡的体重和体蛋白重,建立体重与体蛋白重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斜率即为肉鸡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验证试验分三个阶段(0~10日龄、11~24日龄、25~39日龄)分别开展。在0、11和25日龄时,分别选择200、150、100只健康广明2号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按照Aviagen育种公司推荐标准和预测模型计算出的蛋白质需要量配制饲粮,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生长试验发现:21日龄和42日龄广明2号公鸡的生产性能显著高于母鸡(P<0.01);分阶段建立肉鸡体重与体蛋白重的线性回归方程,回归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1),前期R 2均为0.99,后期为0.98;根据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肉鸡体蛋白的生长需要量,再按照饲粮蛋白质的沉积效率,进一步计算出肉鸡饲粮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1~21日龄公、母鸡分别为每克日增重(ADG)需要0.251和0.228 g饲粮蛋白质(单位表示为g·g^(-1)ADG),22~42日龄公、母鸡分别为0.272和0.268 g·g^(-1)ADG。结合课题组前期测定的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建立蛋白质需要量(Crude protein requirement,CPR)预测模型:0~21日龄:CPR=2.365×BW 0.75+0.251×ADG(公鸡),CPR=3.165×BW 0.75+0.228×ADG(母鸡);22~42日龄:CPR=2.955×BW 0.75+0.272×ADG(公鸡),CPR=2.560×BW 0.75+0.268×ADG(母鸡)。验证试验发现:0~10日龄阶段,试验组肉鸡体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1~24日龄和25~39日龄阶段,试验组肉鸡体重和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饲粮的蛋白含量是按照AA肉鸡的体重、日增重和采食量,利用模型预测出的。由于广明2号肉鸡和AA肉鸡的生长曲线以及采食量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可能导致预测结果不准确,并不能说明预测模型存在问题。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使用广明2号肉鸡,因此可以根据实际体重和日增重,利用预测模型,计算出肉鸡饲粮蛋白质的需要量。经过比较发现,除1~21日龄试验组肉鸡饲粮蛋白质的供应量超过需要量12.2%外,其余各组肉鸡在各个阶段饲粮蛋白质的需要量与实际供应量之间的差异均不超过10%。这一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广明2号肉鸡饲粮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基本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明2号肉鸡 析因法 蛋白质生长需要量 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 验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溶解度实验及预测模型
17
作者 杨宏楠 乐平 +3 位作者 范伟 张维 汪周华 李丹宸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0-366,共7页
CO_(2)溶解度是影响低渗、致密油藏注CO_(2)提高采收率和深盐水层CO_(2)埋存效果的重要参数。基于高温高压可视化相态反应釜的CO_(2)溶解实验明确了地层温度和压力、地层水矿化度和多相流体饱和度变化对原油-地层水体系中CO_(2)溶解度... CO_(2)溶解度是影响低渗、致密油藏注CO_(2)提高采收率和深盐水层CO_(2)埋存效果的重要参数。基于高温高压可视化相态反应釜的CO_(2)溶解实验明确了地层温度和压力、地层水矿化度和多相流体饱和度变化对原油-地层水体系中CO_(2)溶解度的影响,并通过拟合实验结果建立地层温度及压力下原油-地层水体系CO_(2)溶解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原油-地层水体系中,CO_(2)溶解度受压力和流体类型影响较大,压力和含油饱和度越高,越有利于CO_(2)溶解,地层水矿化度和温度均能小幅度影响CO_(2)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CO_(2)在原油中的溶解呈现出多阶段溶解特征,并随含油饱和度的增大大幅增加;随着油水两相体系中含水饱和度的增大,CO_(2)溶解度迅速降低,且伴随温度的升高,CO_(2)溶解度小幅降低。基于CO_(2)溶解度实验拟合得到CO_(2)溶解度预测模型,油水两相体系中的CO_(2)溶解度可分别采用CO_(2)在原油、地层水中的溶解度对油水两相饱和度加权得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溶解度 原油-地层水体系 地层水矿化度 含油饱和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分型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IDH1/2突变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陈惠娟 沈洋灵 +4 位作者 郭嫣婷 周怡芳 缪颖洁 董伟民 顾伟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944,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形态学(M)、免疫学(I)、细胞遗传学(C)对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异柠檬酸脱氢酶1/2(IDH1/2)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86例初诊AML患者(除外M3亚型)的临床资料,利用LASSO回归筛选出与患... 目的:探讨细胞形态学(M)、免疫学(I)、细胞遗传学(C)对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异柠檬酸脱氢酶1/2(IDH1/2)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86例初诊AML患者(除外M3亚型)的临床资料,利用LASSO回归筛选出与患者IDH1/2突变相关的变量,用于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并用列线图实现模型的可视化,应用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共有60例患者在初诊时存在IDH1/2突变,LASSO回归筛选出了9个与IDH1/2突变相关的预测变量,分别是CD7、CD56、CD11b、CD15、CD64、HLA-DR、血小板计数≥50×10^(9)/L、孤立的+8染色体核型以及正常染色体核型,基于上述9个变量绘制列线图及ROC曲线,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1和0.806,内部验证显示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MIC分型的预测模型对初诊AML患者是否存在IDH1/2突变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在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缺乏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IDH1/2突变 LASSO回归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沉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土壤中Hg^(2+)检测研究
19
作者 段宏伟 赵斯杰 +3 位作者 郭梅 牛其建 黄晶 刘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0-985,共6页
农田土壤中Hg^(2+)精准评估对于建设高标准农田和保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污染土壤中汞离子浓度低、共存干扰未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联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EC-LIBS)的土壤中Hg^(2+)检测方法。试验首先采用循环伏安法... 农田土壤中Hg^(2+)精准评估对于建设高标准农田和保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污染土壤中汞离子浓度低、共存干扰未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联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EC-LIBS)的土壤中Hg^(2+)检测方法。试验首先采用循环伏安法进行Hg^(2+)电沉积,与沉积前金电极基底相比较,得出沉积后金电极基底在HgⅠ435.835 nm存在明显发射信号,并且沉积后纳米金颗粒表面亮度提升、黄度下降,结果表明电化学沉积可以通过在金电极表面形成金汞齐完成汞离子液固转换。其次探究了溶剂pH和沉积电压对沉积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优的沉积参数为pH 7.0,电压为-400 mV。最终获取样品LIBS谱线并进行惠特克基线校正和PLS模型构建,得出当Lambda=1.0,p=0.01时,基线校正效果明显,所构建PLS模型预测集RMSEP和MRAEP分别为5.24 mg·kg^(-1)和4.86%,表明EC-LIBS技术结合该标准模型可以用于土壤中Hg^(2+)精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2+) 电化学沉积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金汞齐 PL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CO_(2)热泵空调系统1D-3D动态特性及控制方法研究
20
作者 王海丹 宗硕 +5 位作者 肖迪 殷翔 黄龙飞 王熙熙 杨李辰 曹锋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3,共9页
跨临界CO_(2)热泵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低温制热能力,其运行过程中的动态参数变化对乘员热舒适性的影响重大。为研究乘员舱舒适性以及跨临界CO_(2)热泵空调系统参数动态变化的耦合规律,基于一维仿真软件GT-Suite和三维CFD软件STAR-CCM+搭... 跨临界CO_(2)热泵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低温制热能力,其运行过程中的动态参数变化对乘员热舒适性的影响重大。为研究乘员舱舒适性以及跨临界CO_(2)热泵空调系统参数动态变化的耦合规律,基于一维仿真软件GT-Suite和三维CFD软件STAR-CCM+搭建了联合仿真模型,建立了乘员舱温度场与热泵空调系统的结构化关联关系,综合分析了热泵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车厢动态升/降温特性。结果显示:乘员舱热环境温度分布较不均匀,有必要采用加权PMV(平均热感觉指数)评价乘员舱非均匀热环境。在多PID控制的跨临界CO_(2)汽车热泵空调系统中,使用基于加权PMV舒适度模型的控制方法能够保持系统目标参数的调控稳定。在制冷模式43℃环境温度工况下,该控制方法能够降低9.4%的压缩机功耗;在制热模式-10℃环境温度工况下,该方法能够降低17.9%的压缩机功耗,该控制方法能够在满足热舒适的前提下降低系统压缩机功耗,有助于提升新能源车续航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汽车热泵空调 联合仿真 加权热舒适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