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vel region-based image compression method based on spiking cortical model
1
作者 Rongchang Zhao Yide M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1期161-171,共11页
To get the high compression ratio as well as the high-quality reconstructed image, an effective image compression scheme named irregular segmentation region coding based on spiking cortical model(ISRCS) is presented... To get the high compression ratio as well as the high-quality reconstructed image, an effective image compression scheme named irregular segmentation region coding based on spiking cortical model(ISRCS) is presented. This scheme is region-based and mainly focuses on two issues. Firstly, an appropriat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partition an image into some irregular regions and tidy contours, where the crucial regions corresponding to objects are retained and a lot of tiny parts are eliminated. The irregular regions and contours are coded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respectively in the next step. The other issue is the coding method of contours where an efficient and novel chain code is employed. This scheme tries to find a compromise between the quality of reconstructed images and the compression ratio. Some principles and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and the results show its higher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other compression technologies, in terms of higher quality of reconstructed images, higher compression ratio and less time consu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compaction and compression im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region-based image coding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or-texture segmentation using JSEG based on Gaussian mixture modeling 被引量:4
2
作者 Wang Yuzhong Yang Jie Zhou Yu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1期24-29,共6页
An improved approach for J-value segmentation (JSEG) is presented for unsupervised color image segmentation. Instead of color quantization algorithm, an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adaptive mean shift ... An improved approach for J-value segmentation (JSEG) is presented for unsupervised color image segmentation. Instead of color quantization algorithm, an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adaptive mean shift (AMS) based clustering is used for nonparametric clustering of image data set. The clustering results are used to construct Gaussian mixture modelling (GMM) of image data for the calculation of soft J value. The region growing algorithm used in JSEG is then applied in segmenting the image based on the multiscale soft J-images.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synergism of JSEG and the soft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AMS based clustering and GMM overcomes the limitations of JSEG successfully and is more rob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 image segmentation JSEG adaptive mean shift based dustering Gaussian mixture modeling soft J-val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数字图像处理实验项目式教学设计
3
作者 李斌 曹未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为了端正学生学习动机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注意力、相关性、自信心、满意度”(ARCS)动机模型与项目式教学模式相结合,以“基于人脸识别的课堂考勤系统设计”为例,对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课程进行了项目式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策略... 为了端正学生学习动机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注意力、相关性、自信心、满意度”(ARCS)动机模型与项目式教学模式相结合,以“基于人脸识别的课堂考勤系统设计”为例,对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课程进行了项目式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策略,并将该项目式设计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实施结果表明,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动机和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提升对专业课学习的满意度。此外,该实验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对于其他实践类课程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动机模型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智能体协作代码评审人推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路桥 周洋涛 +5 位作者 李青山 王铭康 徐子轩 崔笛 王璐 罗懿行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58-2575,共18页
基于拉取请求(pull request,PR)的软件开发机制是开源软件中的重要实践.合适的代码评审人能够通过代码审查帮助贡献者及时发现PR中的潜在错误,为持续开发和集成过程提供质量保障.然而,代码变更内容的复杂性以及评审行为固有的多样性增... 基于拉取请求(pull request,PR)的软件开发机制是开源软件中的重要实践.合适的代码评审人能够通过代码审查帮助贡献者及时发现PR中的潜在错误,为持续开发和集成过程提供质量保障.然而,代码变更内容的复杂性以及评审行为固有的多样性增加了评审人推荐的难度.现有方法主要聚焦于从PR中挖掘变更代码的语义信息,或基于审查历史构建评审人画像,并通过多种静态策略组合进行推荐.这些研究受限于模型训练语料的丰富性以及交互类型的复杂性,导致推荐性能不佳.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智能体间相互协作的代码评审人推荐方法.该方法利用先进的大语言模型,精确捕捉PR和评审人丰富的文本语义信息.此外,AI智能体强大的规划、协作和决策能力使其能够集成不同交互类型的信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基于真实数据集进行实验分析,与基线评审人推荐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性能提升4.45%–26.04%.此外,案例研究证明,所提方法在可解释性方面表现突出,进一步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码评审人推荐 基于智能体的软件工程 大型语言模型 代码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模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管凤旭 张涵宇 +3 位作者 路斯棋 赖海涛 杜雪 郑岩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82,共18页
扩散模型是受分子热力学启发而来的一类新的生成模型,具有训练稳定、对模型设置依赖性弱等优点。近年来,扩散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项任务,并且取得了相比于以往生成模型更多样、更高质量的结果。目前,扩散模型已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热门的... 扩散模型是受分子热力学启发而来的一类新的生成模型,具有训练稳定、对模型设置依赖性弱等优点。近年来,扩散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项任务,并且取得了相比于以往生成模型更多样、更高质量的结果。目前,扩散模型已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热门的基准方法。为更好地促进扩散模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发展,对扩散模型进行综述:首先对比了扩散模型与其他生成模型的优劣,介绍了扩散模型的数学原理;随后,从扩散模型存在的普遍问题出发,介绍了相关学者近年来所做的改进工作,以及扩散模型在多种视觉任务上的应用实例;最后,探讨了扩散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模型 去噪扩散概率模型 分数扩散模型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图像生成 生成模型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仓储害虫性诱智能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罗浩伦 李国志 +4 位作者 尤彦辰 李彬 吕军 李文冬 姚青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1,共9页
为了实时智能监测烟草仓储害虫,设计并实现了烟草仓储害虫性诱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性诱捕器、性诱害虫识别模型、服务器和Web端系统平台组成。智能性诱捕器通过性诱剂将害虫诱集至粘虫板,机器视觉模块每天定时采... 为了实时智能监测烟草仓储害虫,设计并实现了烟草仓储害虫性诱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性诱捕器、性诱害虫识别模型、服务器和Web端系统平台组成。智能性诱捕器通过性诱剂将害虫诱集至粘虫板,机器视觉模块每天定时采集一幅粘虫板图像,并通过4G网络将图像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图像后调用性诱害虫识别模型进行害虫的检测与识别,并将检测结果返回到Web客户端。用户可通过系统平台Web端查看诱集的害虫图像和数量。针对粘虫板图像上的性诱害虫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和烟草粉螟Ephestia elutella,建立了YOLOX-TP识别模型,在YOLOX的基础上添加了SEnet注意力机制。与Faster-RCNN、YOLOv4、YOLOX检测模型相比,YOLOX-TP平均精确率和平均召回率最高,达到98.97%和97.12%。烟草仓储害虫性诱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烟草性诱害虫图像的定时采集、害虫准确检测与计数、结果可视化和可追溯,为烟草仓储害虫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仓储害虫 智能性诱捕器 烟草甲 烟草粉螟 害虫图像 YOLOX-T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照相测色的纺织品色牢度评级方法
7
作者 梁金星 李东盛 +4 位作者 李壹帆 周景 罗航 陈佳 胡新荣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色牢度等级是评价纺织品在不同影响条件下保持颜色的能力,针对传统纺织品色牢度人工目视评级存在的繁琐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基于分光光度计测色评级与视觉感知的不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照相测色的纺织品色牢度评级方法。首先以自主研发... 色牢度等级是评价纺织品在不同影响条件下保持颜色的能力,针对传统纺织品色牢度人工目视评级存在的繁琐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基于分光光度计测色评级与视觉感知的不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照相测色的纺织品色牢度评级方法。首先以自主研发的照相测色系统为基础,通过光谱重建技术获得纺织品光谱数据,并利用色度学理论计算纺织品的颜色信息;然后以专家对样本对的色牢度评级结果为参考,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样本对颜色差异与专家色牢度评级结果之间的关系模型;最后对于任意新给定的色牢度测试样本对,利用构建的关系模型完成其色牢度等级预测,并与专家评级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方法对纺织品摩擦、皂洗和日晒样本的色牢度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0、0.27和0.41,色牢度预测的精度与修正后的色差转换法相当,且显著优于曲线拟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色牢度预测模型 照相测色 光谱重建 色度学理论 色牢度评级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码生成的细粒度情感分析方法
8
作者 帅健 王中卿 陈嘉沥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7-1832,共6页
细粒度情感分析(ABSA)任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目前主流的ABSA方法无法充分利用语义关系且无法充分学习各情感元素之间联系的局限,提出一种基于代码生成的ABSA方法。首先,对应各情感元素与编程语言(PL);其次,按照对应原则将实验... 细粒度情感分析(ABSA)任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目前主流的ABSA方法无法充分利用语义关系且无法充分学习各情感元素之间联系的局限,提出一种基于代码生成的ABSA方法。首先,对应各情感元素与编程语言(PL);其次,按照对应原则将实验数据集构造成代码生成任务的数据样式,代码样式可以更好地表达各情感元素之间的联系;最后,利用当前大语言模型(LLM)的强大性能及代码生成方法在事件抽取任务上的良好表现得到更准确的结果。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使用Paraphrase、Seq2Path和意见树生成(OTG)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ABSA任务中的餐厅数据集上F1分数比OTG方法高2.82个百分点,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度情感分析 结构化生成 代码生成 预训练生成模型 四重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伺服的可重构海洋浮体定相对位姿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9
作者 石冉博 付东飞 王继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3-176,共14页
针对在GPS信号弱/拒止和环境感知欠缺的环境下可重构海洋浮体的协同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定相对位姿(Determined relative pose,DRP)视觉伺服模型的鲁棒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NMPC)方案。可重... 针对在GPS信号弱/拒止和环境感知欠缺的环境下可重构海洋浮体的协同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定相对位姿(Determined relative pose,DRP)视觉伺服模型的鲁棒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NMPC)方案。可重构海洋浮体的视觉伺服问题难点主要包括环境干扰强、系统非线性程度高、视觉伺服易陷入局部极值和可见性约束强。为应对这些难题,该视觉伺服控制策略需要实现:被控船仅依靠视觉信息进行多船协同控制;视觉伺服模型收敛性好;控制器具有一定鲁棒性且处理非线性系统和约束条件的能力强。为此,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单浮体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将视觉模型、被控船艏摇信息及相机云台转角信息整合到系统状态中,形成了DRP模型,从而保证了双浮体视觉伺服控制结束后相对位姿的唯一性;接着结合浮体动力学模型和DRP模型,建立了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Image based visual servo,IBVS)的系统模型,并对该系统模型进行分析,进而据此设计了鲁棒的NMPC控制器,以保证视觉伺服任务可以在强外界干扰的环境下进行;最后通过大量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这些实验结果不仅证明了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还展示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控制 信息物理系统 图像的视觉伺服(IBVS) 定相对位姿视觉伺服模型 可重构海洋浮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N地震数据成像处理基本逻辑与关键方法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华忠 项健 石聿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9,共18页
海洋油气勘探逐渐进入深水深层勘探领域,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横向变速剧烈)、目标油藏复杂(由以构造油气藏为主转向构造与地层岩性油气藏并重),同时还可能伴随海底地形及附近岩性的复杂变化,所有因素促使海洋油气地震勘探技术不断变革。... 海洋油气勘探逐渐进入深水深层勘探领域,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横向变速剧烈)、目标油藏复杂(由以构造油气藏为主转向构造与地层岩性油气藏并重),同时还可能伴随海底地形及附近岩性的复杂变化,所有因素促使海洋油气地震勘探技术不断变革。提高海洋油气勘探效益的首要问题是发展尽可能满足高精度地震波成像需求的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及对应的高精度地震波成像技术。当前,无论海上和陆上油气地震勘探,“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和全波形反演(FWI)/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S_RTM)为代表的地震波成像技术是标志性的领先技术。海上油气地震勘探中,海底节点(OBN)地震数据采集是目前业界公认的、最有可能真正实现“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与拖缆数据采集相比,OBN数据采集具有宽方位照明、数据信噪比高、无检端鬼波、存在实测的(至少一阶自由表面相关)下行波场、四分量观测等优点。尤其是宽方位照明和存在至少一阶自由表面下行波场的特点,使得OBN数据具备了对中深层复杂构造和近海底介质进行高精度成像的能力。着重讨论了高精度地震波成像对地震数据采集的要求,指出OBN数据采集在海洋油气勘探中的必要性;分析了OBN数据采集的地震波场的特点,据此提出OBN数据地震波成像处理的基本逻辑及相应的关键技术;认为海洋油气勘探中地震波成像处理的特殊问题主要由特征反射层引起,海水面、海底面和地下介质中若干强反射层构成了这些特征反射层,提出了模型驱动波动理论特征反射层相关多次波预测与压制的技术路线,并对比了几种代表性的多次波预测的基础理论;指出对应当前的线性化偏移成像算子叠前数据域与叠前成像域是等价的,据此以成像道集后处理为中心,给出期望成像道集的定义,将弱旁瓣、定量的反射系数作为保真高分辨地震波成像的目标,在两个域中尽可能完美实现地下同一反(绕/散)射点、不同炮检距反(绕/散)射子波的同相位叠加,尽可能好地实现保真高分辨带限反射系数的成像;提出最好把带限反射系数成像推进到宽带波阻抗成像的技术路线;结合OBN数据的特点,给出了OBN数据地震波成像处理的基本技术流程,指出各环节的关键方法技术。最后,针对OBN数据四分量观测的特点,指出是实际观测的多波地震波场中的波现象(主要是P_SV波)与地震波传播及模拟理论不匹配导致了当前多波成像结果达不到预期,建议重点研究实际观测的多波地震波场中的波现象与地震波传播及模拟理论不匹配的物理根源,而不是发展更高端的矢量波成像算法。期望本文的思想观点对OBN地震勘探在海洋油气勘探中的进一步应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节点(OBN)地震数据采集及成像处理 特征反射层相关多次波 模型驱动波动理论特征反射层相关多次波预测与压制 海底节点(OBN)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流程及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扩散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1
作者 闫志浩 周长兵 李小翠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283,共11页
扩散模型在生成模型领域具有高质量的样本生成能力,一经推出就不断地刷新图像生成评价指标FID分数的记录,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而此类相关综述在国内还鲜有介绍。因此,文中对相关扩散生成模型的研究进行汇总与分析。首先,对去噪扩散... 扩散模型在生成模型领域具有高质量的样本生成能力,一经推出就不断地刷新图像生成评价指标FID分数的记录,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而此类相关综述在国内还鲜有介绍。因此,文中对相关扩散生成模型的研究进行汇总与分析。首先,对去噪扩散概率模型、基于分数的扩散生成模型和随机微分方程的扩散生成模型这3类通用模型的特点和原理进行了论述,就每一类基本扩散模型中以优化模型内部算法、高效采样为改进目标的相关衍生模型进行分析。其次,对当下扩散模型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时间序列、多模态和跨学科领域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最后,基于上述论述,分别就目前扩散生成模型存在的采样步骤多、采样时间长等局限性提出了相关建议,并结合前述研究对未来扩散生成模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生成模型 去噪扩散概率模型 基于分数的扩散模型 随机微分方程 图像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金梅 史欣辉 +4 位作者 康燕飞 曹春莉 刘文 成静 李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7-453,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8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功能不全患者86例共134个病灶,根据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分为1组... 目的探讨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8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功能不全患者86例共134个病灶,根据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分为1组(iPTH<300 pg/ml)、2组(iPTH 300~800 pg/ml)和3组(iPTH≥800 pg/ml),患者均行甲状旁腺灰阶超声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检查。比较3组两种检查的参数特点,联合相关临床指标,建立临床-超声参数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该模型与iPTH的相关性,探索iPTH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价此模型评估SHPT的价值。结果3组透析龄、血磷、碱性磷酸酶、血肌酐、校正血清钙磷乘积、病灶大小、数目、回声、剪切波速度最大值、中央区剪切波速度值、剪切波速度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χ^(2)/H=6.396~53.524,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血磷、碱性磷酸酶、病灶最大剪切波速度与同深度周围腺体剪切波速度比值是iPTH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β=0.514、0.422、0.226、-0.368,P均<0.005);模型以iPTH 300 pg/ml、800 pg/ml诊断SHPT及预测其手术治疗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67、95.00%、100.00%、97.73%和0.824、77.42%、71.43%、90.00%。结论透析龄、血磷、碱性磷酸酶、病灶最大剪切波速度与同深度周围腺体剪切波速度比值是iPTH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对准确评估SHPT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超声参数模型 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激素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增强的地基观测空间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志龙 曹世翔 +2 位作者 张春晓 孙豆 刘宏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95,共14页
地基观测空间目标检测任务中,星图退化或星图模糊会导致检测效果不理想,而基于滤波和基于去噪的图像增强方法难以适用于因多种因素导致发生退化或模糊的星图的增强,进而影响后续的目标检测任务。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增强... 地基观测空间目标检测任务中,星图退化或星图模糊会导致检测效果不理想,而基于滤波和基于去噪的图像增强方法难以适用于因多种因素导致发生退化或模糊的星图的增强,进而影响后续的目标检测任务。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增强的地基观测空间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由图像增强和目标检测两部分组成:1)在图像增强部分,受图像去雾深度学习模型的启发,设计了一种图像增强模型对退化参数进行估计,该模型以U-Net为基础结构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与融合,并在网络结构中嵌入了金字塔池化模块和结构多尺度残差模块,以提高图像增强复原的质量,最后利用估计参数从发生退化的图像中复原出增强图像;2)在目标检测部分,通过快速线段检测器(Fast Line Segment Detector,FLD)算法对星图中由于目标与探测器相对运动而留下的直线段轨迹进行检测。经过实验数据集验证,采用该方法对图像增强后,图像的平均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和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指标值分别提高了124.51%和64.28%;图像增强前后,目标检测的平均准确度提高了22.15%,且平均漏检率降低了20.6%。相比于其他基于滤波和去噪进行图像增强的方法,文章所提方法能够适应多种发生星图退化或星图模糊的情况,且图像增强效果更好,目标检测精度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观测 图像增强 目标检测 图像退化模型 峰值信噪比 结构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地面站低代码开发平台方案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钧慧 李婷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0-626,共7页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航天地面站快速交付、灵活部署与升级的需求,分析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的航天地面系统模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航天地面系统的低代码开发平台。该平台基于MBSE模型并通过可视化接...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航天地面站快速交付、灵活部署与升级的需求,分析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的航天地面系统模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航天地面系统的低代码开发平台。该平台基于MBSE模型并通过可视化接口来构建包含软件功能、运行流程、数据处理等内容的应用程序。应用低代码软件平台,降低了软件开发的复杂性,满足装备快速升级的需求,研制时间较传统方法缩短了近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地面站控系统 低代码软件开发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码孔径快照光谱成像重构算法综述
15
作者 马祥天 王立志 黄华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0-212,共23页
光谱图像含有丰富的空间和光谱信息,能够反映目标的组成、结构和材料特性,在航天遥感、医疗诊断和机器视觉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光谱成像技术作为热点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传统光谱成像技术采用沿空间维度或光谱维度扫描... 光谱图像含有丰富的空间和光谱信息,能够反映目标的组成、结构和材料特性,在航天遥感、医疗诊断和机器视觉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光谱成像技术作为热点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传统光谱成像技术采用沿空间维度或光谱维度扫描的方式,依次获取待测物体表面的光谱信息.由于曝光时间较长,传统光谱成像技术不适用于拍摄动态场景.编码孔径快照光谱成像(Coded Aperture Snapshot Spectral Imaging,CASSI)是光谱成像的前沿技术方案,能够从单次曝光中快速获取动态场景的光谱图像,其包括两个阶段:对高维光谱图像的“编码降维采集”和对低维观测图像的“解码升维重构”.CASSI的早期研究聚焦于“编码降维采集”,通过物理系统设计提升图像编码的有效性,包括编码模板设计和双相机系统设计.目前,CASSI的“编码降维采集”物理系统趋于稳定,其“解码升维重构”决定了光谱成像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综述CASSI的重构算法.首先介绍CASSI的物理系统和前向模型,详细描述物理系统的组成元件和硬件参数,推导CASSI前向模型的数学表达;其次梳理CASSI重构的特点和挑战,其挑战主要存在于系统前向模型、先验表示模型、算法灵活性、算法复杂度、实物数据集等方面;之后重点归纳重构算法的研究现状,包括基于优化模型的重构算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重构算法.基于优化模型的重构算法利用凸优化模型求解线性逆问题,结合平滑、稀疏、低秩等手工设计的先验表示模型降低逆问题的欠定性;基于深度学习的重构算法利用数据驱动的方式建立先验表示模型,结合端到端全网络、深度展开、即插即用等框架求解重构图像.接着比较主流算法的重构质量和计算效率,以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度、光谱角制图为重构质量的评价指标,以模型参数量、浮点计算量为计算效率的评价指标.最后讨论现有工作的不足和未来研究趋势,指出当前仍未解决的领域痛点,展望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为本领域开拓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照光谱成像 编码孔径 图像重构 优化模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光学遥感图像的信噪比提升技术综述
16
作者 王智 魏久哲 +1 位作者 王芸 李强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13,共12页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天基光学遥感向全时域、智能化方向发展。微光遥感因需要在夜间和晨昏时段等低照度条件下对地物进行探测,成像具有低对比度、低亮度、低信噪比的特性。针对低信噪比特性会导致大量复杂物理噪声将图像景物特征淹...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天基光学遥感向全时域、智能化方向发展。微光遥感因需要在夜间和晨昏时段等低照度条件下对地物进行探测,成像具有低对比度、低亮度、低信噪比的特性。针对低信噪比特性会导致大量复杂物理噪声将图像景物特征淹没,严重影响地面目标识别与判读的情况,文章基于遥感成像的全链路物理模型,总结天基光学遥感图像信噪比提升的技术途径,分别对基于传统滤波的方式、基于物理模型的方式、基于深度学习的方式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比并总结各类方式中主要代表算法之间的特点及差异,对未来天基光学遥感图像信噪比提升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噪算法 全链路模型 信噪比 遥感图像 天基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搜寻和细节增强的水下单像素成像方法
17
作者 陈翼钒 孙哲 李学龙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8,共8页
针对当前水下单像素成像方法侧重于从整体角度重构目标图像,难以理想地恢复目标细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搜寻和细节增强的水下单像素成像方法。目标搜寻旨在从图像中判断出目标部分和背景部分,从而增强目标信号,降低背景噪声;细... 针对当前水下单像素成像方法侧重于从整体角度重构目标图像,难以理想地恢复目标细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搜寻和细节增强的水下单像素成像方法。目标搜寻旨在从图像中判断出目标部分和背景部分,从而增强目标信号,降低背景噪声;细节增强旨在学习采集信息的细粒度特征、增强重构图像的细节。首先用传统单像素成像方法快速重构目标图像;其次通过判断各行、各列最大像素点的差值来区别目标和背景环境;最后用基于分块模型的神经网络学习目标的细粒度特征,提高目标图像的细节部分。为了验证提出方法的可靠性,重构了空间环境和水下环境中的目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实验环境下,该方法都可以较好地保存目标的细节信息,获得高质量的目标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像素成像 深度学习 细粒度特征 分块模型 图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谢尔宾斯基三角形模型的图像加密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芃 王金婵 +2 位作者 彭欢庆 向菲 张立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16-3224,共9页
为使密文图像有效传输,提高密文图像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噪声攻击和剪切攻击后在解密端解密的图像质量,提出一种将混沌序列与分形谢尔宾斯基三角形模型相结合的加密算法。明文图像的尺寸决定分形维度,四维耗散混沌序则决定DNA编码、运算和... 为使密文图像有效传输,提高密文图像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噪声攻击和剪切攻击后在解密端解密的图像质量,提出一种将混沌序列与分形谢尔宾斯基三角形模型相结合的加密算法。明文图像的尺寸决定分形维度,四维耗散混沌序则决定DNA编码、运算和解码规则,logistic混沌序列被用来控制分形三角形子图旋转方式,使生成的密文具有更好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仿真结果表明,密文图像在受到剪切攻击和噪声攻击后,相比于单一的DNA加密算法,该算法可以提高解密图像的峰值信噪比约7 dB,结构相似性约提升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谢尔宾斯基三角模型 DNA编码 混沌系统 旋转置乱 噪声攻击 剪切攻击 分形图像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D技术的模拟量采集转换功能开发研究
19
作者 秦帅 高旭东 +2 位作者 阮铮 李旭阳 赵震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8,共8页
模拟量采集作为列车各关键控制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功能,列车的牵引调速控制及系统保护等功能均需要采集实时模拟量来实现。根据不同的功能场合,采集所得模拟量有些可直接使用,有些需转成数字量后使用。牵引控制器中采用了一种电压转频率... 模拟量采集作为列车各关键控制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功能,列车的牵引调速控制及系统保护等功能均需要采集实时模拟量来实现。根据不同的功能场合,采集所得模拟量有些可直接使用,有些需转成数字量后使用。牵引控制器中采用了一种电压转频率信号的模数转换方式,此种方式具有抗干扰性强的特点,但此方案使用的压频转换芯片无可替代型号且面临后续可能停产的风险。针对上述情况文中设计了一种模拟量采集的模数转换功能,通过FPGA芯片及软件代码实现了原方案压频转换芯片的功能,实现了与原方案功能的对等替代,软件功能中复杂的浮点运算部分使用了MBD技术实现。通过代码仿真、硬件单板试验、整机测试及原方案的对比测试,验证了新开发功能的正确性及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量采集 压频转换 基于模型的设计 代码自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假设集的两阶段视频压缩感知重构
20
作者 濮广磊 贾华宇 罗飚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7-193,共7页
压缩感知由于只需要极少量的观测值即可实现对原始信号的重构,目前被逐步应用在光学成像系统中。针对已有的重构算法在采样资源受限的视频成像系统中重构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阶段式重构算法。第一阶段以重构后的关键帧为参考帧,对... 压缩感知由于只需要极少量的观测值即可实现对原始信号的重构,目前被逐步应用在光学成像系统中。针对已有的重构算法在采样资源受限的视频成像系统中重构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阶段式重构算法。第一阶段以重构后的关键帧为参考帧,对非关键帧进行运动补偿与残差重构,再将其分组并进行质量增强后输出;第二阶段对于输入的非关键帧,从当前帧及其前后关键帧中动态挑选多假设匹配块,建立残差稀疏模型并完成重构,输出重构视频。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的平均PSNR值达到41.5 dB以上;平均SSIM值达到0.97以上,都比现有几种优秀重构算法有较大的提升。与最具代表性的多假设算法相比,本算法的平均PSNR值和平均SSIM值分别提高了9.1%和17.3%左右,获得了更好的视频重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光学成像 阶段式重构 关键帧 残差稀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