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辽河平原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韩晓晨 刘雨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目的]探究下辽河平原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低碳减排和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借助超效率SBM模型对2009-2022年下辽河平原区32个农业县(市、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进... [目的]探究下辽河平原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低碳减排和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借助超效率SBM模型对2009-2022年下辽河平原区32个农业县(市、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自相关、Tobit模型等分析各县(市、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期内下辽河平原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均值为1.014,大部分处于最优状态以上,效率水平呈轻微下降态势。研究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研究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局部空间集聚现象,但大多数区域的集聚效应并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集聚区域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下辽河平原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自西向东呈轻微倒U形,且西部略高;自南向北呈U形,且南部略高。[结论]通过Tobit模型分析得出,农村居民人均播种面积和政府支农力度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耕地复种指数、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效率呈负向影响,说明目前下辽河平原区各区域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未来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区域协同机制,发挥高值区域引领作用,以促进整个区域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效率SBM模型 耕地绿色利用效率 时空演化 聚集效率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淫羊藿和淫羊藿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及潜在分布区预测研究
2
作者 唐琴 李梦雪 +6 位作者 肖苏萍 李风琴 胡生福 刘勇 单章建 徐艳琴 周银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65-1478,共14页
目的:掌握朝鲜淫羊藿和淫羊藿的资源分布及其潜在适生区,为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线上、线下全面查阅淫羊藿属腊叶标本。同时,结合文献检索,系统整理2物种的标本信息,核实其标本鉴定和地理分布。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 目的:掌握朝鲜淫羊藿和淫羊藿的资源分布及其潜在适生区,为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线上、线下全面查阅淫羊藿属腊叶标本。同时,结合文献检索,系统整理2物种的标本信息,核实其标本鉴定和地理分布。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方法,结合19个气候因子,预测当前及未来的潜在分布区域,并评估制约其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结果:朝鲜淫羊藿和淫羊藿分别查询到有效标本66号136份、567号860份,标本鉴定正确率分别为63.6%、65.8%。朝鲜淫羊藿仅分布于辽宁省和吉林省;淫羊藿标本混乱,包含本属18个其他类群,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及周边省。MaxEnt模拟结果精准(曲线下面积>0.980)。2物种地理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均与温度和降水有关。现代气候条件下,朝鲜淫羊藿适生区总面积约10.3×10^(4) km^(2),高适生区位于吉林与辽宁两省接壤处,约1.6×10^(4) km^(2)(16.0%)。淫羊藿适生区总面积约57.3×10^(4) km^(2),高适生区位于甘肃省和陕西省,约9.9×10^(4) km^(2)(17.2%)。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朝鲜淫羊藿总适生区和高适生区均面积下降,淫羊藿总适生区总面积相对稳定,但高适生区面积下降。结论:淫羊藿腊叶标本鉴定错误较突出,基原鉴定应高度重视。未来,2物种高适生区均下降,淫羊藿高适生区呈“西缩东扩”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淫羊藿 淫羊藿 最大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分布 资源保护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的时空分布和资源化利用潜力分析
3
作者 常镇 赵兴玲 +7 位作者 吴凯 张箭 梁承月 王昌梅 杨斌 尹芳 张云杰 张无敌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58-63,76,共7页
为促进云南省畜牧业的发展与环境相适应,评估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和资源化利用潜力,利用畜禽日排泄系数和污染物含量系数测算畜禽粪污排放量、氮磷承载量、区域畜禽理论养殖量、沼气潜力及肥料潜力。结果表明:2010—2020年,在仅考虑农作... 为促进云南省畜牧业的发展与环境相适应,评估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和资源化利用潜力,利用畜禽日排泄系数和污染物含量系数测算畜禽粪污排放量、氮磷承载量、区域畜禽理论养殖量、沼气潜力及肥料潜力。结果表明:2010—2020年,在仅考虑农作物土地播种面积消纳畜禽粪便的情境下,云南省土地播种面积氮磷承载量除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分别在2017和2018年出现磷污染,其余州(市)氮磷承载量有较大上升空间;云南省畜禽粪污年养分总量在84.81万~104.98万t,养分总量可替代化肥用量的37.77%~53.40%;畜禽粪便可产沼气年均量46.67亿m^(3),年均天然气折算量28.00亿m^(3),年均标准煤折算量33.32万t,折年均碳减排潜力22.66万t。由此可得,云南省要进行进一步畜禽养殖产业布局,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推动区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污 土地承载力 时空分布 资源化利用 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光市绿豆生产气候因子评价分析
4
作者 蒋晓武 俞洪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7期104-107,共4页
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农作物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本文量化分析了安徽明光市绿豆生长期内的光、温、水等气候因子对作物品质形成的贡献度,基于气象条件采用分层打分法建立绿豆气候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该地光温条件适宜,... 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农作物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本文量化分析了安徽明光市绿豆生长期内的光、温、水等气候因子对作物品质形成的贡献度,基于气象条件采用分层打分法建立绿豆气候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该地光温条件适宜,有利于明绿1号绿豆播种、发芽生长;有一定的高温热害,不利于绿豆授粉、结荚,影响结实率。根据明光绿豆气候品质模型,结合生长发育期的气象条件,明光涧溪长城家庭农场绿豆气候品质认证总得分为7.596,根据认证等级划分标准,认定该农场种植的绿豆气候品质等级为Ⅱ级。研究成果为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及气候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绿豆气候品质认证 品质评价模型 资源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机制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夏陈红 翟国方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2,124,共8页
德国作为空间规划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其用途管制制度一直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文章在梳理德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的框架结构,分析用途管制制度在总量控制与计划管理、空间准入与实施许可、规划监测与预警机制等环节运行机制的基... 德国作为空间规划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其用途管制制度一直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文章在梳理德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的框架结构,分析用途管制制度在总量控制与计划管理、空间准入与实施许可、规划监测与预警机制等环节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德国在立法、立项、资金支持、空间监测、可持续发展与气候保护等领域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经验,希望能为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完善提供可借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经验启示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分布及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江婷 赖苹 周小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39,共11页
[目的]探究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变化及可持续利用,为长江中游地区及其他省市、城市群或流域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选取长江中游地区覆盖的湖北、湖南和江西3省作为研究对象,以2011—2021年作为研究时段... [目的]探究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变化及可持续利用,为长江中游地区及其他省市、城市群或流域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选取长江中游地区覆盖的湖北、湖南和江西3省作为研究对象,以2011—2021年作为研究时段,运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3省的生态足迹等相关指标进行时空分析,并基于PSR模型框架构建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结果]①3省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总体都呈上升趋势,且生态承载力都高于生态足迹,全部实现生态盈余。江西省的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最高,介于3.186~7.966之间;湖北省的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最低,介于0.304~2.603之间。②3省各用水账户的生态足迹所占比例最大的是生产用水,生活用水次之;生态环境用水占比虽然最小,但是上升幅度最大,其中湖北省的人均生态环境用水足迹上升最明显。③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中江西省最高,湖北省最低,三者之间的差距呈逐年缩小态势。④3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整体呈现下降、上升和上升的趋势;综合评价指数都处于波动中上升的趋势,但上升幅度不大,指数值总体都不高。[结论]3省需要继续加大对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合理使用的管理,进一步鼓励生态环境用水的使用,同时加大对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的推进,以此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时空分析 可持续利用 PS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敏感度的都江堰灌区初始水权分配
7
作者 李雨姿 叶春 +3 位作者 姬辰 潘若云 王延珺 黄晓荣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6-78,共13页
【目的】随着都江堰灌区面积扩大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岷江引水量逐年增加、城市供水挤占农业生态用水等问题突出。为解决以上问题,优化灌区水资源配置、切实保障粮食安全、落实水资源“四水四定”原则,开展了都江堰灌区初始水权分配的研... 【目的】随着都江堰灌区面积扩大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岷江引水量逐年增加、城市供水挤占农业生态用水等问题突出。为解决以上问题,优化灌区水资源配置、切实保障粮食安全、落实水资源“四水四定”原则,开展了都江堰灌区初始水权分配的研究,建立模型,【方法】结合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说明社会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综合运用岷江生态下泄流量、GDP、各类用水量数据,通过社会敏感度计算可供水量,确定分配原则后利用水量分配多准则满意度模型为灌区各市分配水量,实现水量分配“两步法”。【结果】结果显示:2030年社会敏感度0.970,P=50%情况下鱼嘴可调水量98.52亿m^(3)。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大部分地区两步法分配值与需水量相近;生态用水,两步法分配值均大于等于需水量;农业用水,眉山市两步法分配值低于需水量;工业用水,两步法分配值大于等于需水量。【结论】结果表明:利用社会敏感度推求可供水量,多准则满意度函数模型用于灌区水量分配的两步法既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用水习惯,又尊重灌区内各城市发展差异,可为都江堰灌区水权分配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水权 科学知识图谱 社会敏感度 多准则满意度模型 都江堰灌区 水资源 优化配置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的张掖盆地水资源生态足迹核算与预测
8
作者 秦欢欢 黄丽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6,56,共11页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通过构建张掖盆地水资源利用SD模型,设计5类不同情景来核算和预测现状(2000—2020年)和未来(2021—2050年)张掖盆地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对于现状,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通过构建张掖盆地水资源利用SD模型,设计5类不同情景来核算和预测现状(2000—2020年)和未来(2021—2050年)张掖盆地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对于现状,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均值分别为3.517、0.272和-3.245 hm^(2)/人,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足迹强度均值分别为12.969和2.822 hm^(2)/104元;农业用水在张掖盆地水资源生态足迹核算中占绝对优势但占比在下降,农业领域是节水的重点且潜能较大;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明显下降(降幅90.21%),证明了张掖盆地用水效率的上升;张掖盆地的水资源利用压力较大。平均而言,预测期内张掖盆地不同情景中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均大于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由此导致人均水资源生态亏损的出现;各情景下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足迹强度均值分别为12.932、13.483、10.055、12.698和9.846及0.281、0.206、0.201、0.281和0.196 hm^(2)/104元,未来时间里张掖盆地的水资源利用仍然处于不安全的状态。2021—2050年张掖盆地无法有效缓解水资源利用紧张的状况,需采用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兼顾的发展方案,推荐政府部门采用情景ZS 5。因此,张掖盆地未来水资源利用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节约用水措施和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才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水资源利用 系统动力学 SD模型 张掖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耕地资源变化及其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173
9
作者 赵其国 周生路 +1 位作者 吴绍华 任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2-672,共11页
21世纪初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经济建设的用地需求旺盛,耕地保护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在耕地日益减少的形势下,耕地保护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1949~2... 21世纪初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经济建设的用地需求旺盛,耕地保护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在耕地日益减少的形势下,耕地保护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1949~2004年来我国耕地资源的变化情况,以及近年来耕地减少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分情景预测了2020年我国耕地的变化态势,提出了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耕地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变化态势 可持续利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研究 被引量:96
10
作者 曹新向 郭志永 雒海潮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生态安全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核心和基础,对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构建了土地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研究内容和体系,介绍了土地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土地生态... 生态安全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核心和基础,对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构建了土地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研究内容和体系,介绍了土地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土地生态安全维护与管理、土地生态恢复和重建等方面提出了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土地资源 持续利用 生态安全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倪九派 傅涛 +1 位作者 何丙辉 魏朝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2-185,共4页
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建立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重要举措。针对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 ,提出了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资源优化利用的理论框架 ,以开县芋子沟小流域为例 ,对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资源优... 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建立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重要举措。针对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 ,提出了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资源优化利用的理论框架 ,以开县芋子沟小流域为例 ,对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模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优化利用模式 三峡库区 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物元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76
12
作者 张虹波 刘黎明 +1 位作者 张军连 朱战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229,共8页
针对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特点,基于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物元和可拓理论构建了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综合评判模型,并以宁夏南部彭阳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1... 针对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特点,基于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物元和可拓理论构建了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综合评判模型,并以宁夏南部彭阳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1986年—2004年近20年以来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有改善的趋势,但是整体水平并不容乐观,目前仍处于临界安全水平.②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物元模型克服了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参评因子的量化处理,实现了评价精度的提高,应用物元模型进行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可行、客观,可作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一种新方法.③物元模型作为正在蓬勃发展的数学工具,无论在理论体系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例如目前可供选择的关联度函数较少,因此物元模型在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土地资源 物元模型 黄土丘陵区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预测 被引量:38
13
作者 韩美 杜焕 +2 位作者 张翠 李高伟 史丽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4-160,共7页
黄河三角洲地处黄河下游入海口,兼受海陆交互影响,淡水资源贫乏。评价和预测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对于进一步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当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DPSIR模型为框架,选... 黄河三角洲地处黄河下游入海口,兼受海陆交互影响,淡水资源贫乏。评价和预测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对于进一步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当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DPSIR模型为框架,选取21项指标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2000-2012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从总体评价值来看,2000-2012年黄河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整体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02年评价值最低,为0.107,2012年评价值最高,为0.801;从各因子来看,2002年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因子的评价值都较低,其中驱动力值和状态值最低。2012年五大因子评价值出现较大幅度增加,其中影响和响应因子的评价值最高;从各因子的相关性来看,驱动力、压力和状态三个因子的值变化趋势比较一致,说明表征这三个因子的指标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而影响和响应两个因子的值变化趋势接近,同样说明表征这两个因子的指标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从各因子稳定性来看,驱动力值波动起伏较大,稳定性最差,这主要与黄河利津站径流量等驱动力因子的起伏变化大有关。文章还以2000-2012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值为原始数据,利用GM(1,1)模型预测了未来7年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经与灰色预测精度等级划分标准对照发现,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值分布在合格(<0.05)与勉强(<0.20)两个等级之间,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预测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2014-2020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呈稳定上升趋势,2020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值为2.812 41,较2014年1.515 55增加近1倍,未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将持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DPSIR模型 指标体系 灰色预测 信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但承龙 厉伟 王万茂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44-47,共4页
本文在分析西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优势和存在的非持续利用特征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西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中国 西部地区 土地利用 土地伦理观 土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杨星 蔡彦 郭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3期65-69,共5页
基于广东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之特点,利用熵权技术和线性加成技术建立了广东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体系,并对广东省1992~2002年期间土地利用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从总体上看是趋好的... 基于广东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之特点,利用熵权技术和线性加成技术建立了广东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体系,并对广东省1992~2002年期间土地利用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从总体上看是趋好的,在经历了1992~1995年的弱可持续之后,目前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其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均处于良好发展势头,但资源和环境指标在2000年后呈明显下滑趋势,这应该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土地资源利用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义雄 陈佳源 +2 位作者 吴幼恭 林忠 汤小华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本文分析了福建沿海地区土地资源基本状况和特征 ,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从可持续发展角度 ,提出了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途径。
关键词 土地资源 持续利用 福建 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栾乔林 王芳 +4 位作者 黄朝明 韦仕川 宋晓丽 刘民培 谷秀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676-3678,共3页
对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框架的基础上,构建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生态安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74
18
作者 张芳芳 赵雪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57-3164,共8页
生计作为人类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对人地系统的演化起着主导驱动作用,探讨人类生计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成为当前人地系统科学的研究热点,农户作为广大农村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与最基本的决策单位,其所采取的生计策略对生态环境产生着深... 生计作为人类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对人地系统的演化起着主导驱动作用,探讨人类生计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成为当前人地系统科学的研究热点,农户作为广大农村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与最基本的决策单位,其所采取的生计策略对生态环境产生着深远影响。在阐释农户生计转型及其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分析框架,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研究主要进展,指出未来研究中需关注农户的生计演变规律及其调控机制、农户生计策略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评估与监测、农户的可持续生计方式塑建等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生计转型 土地利用模式 能源利用模式 生态效应 可持续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安全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教平 杨延哲 +2 位作者 姚天祥 李世杰 杨文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0-114,共5页
文章阐述了水安全的概念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分析了河南省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了重整用水系统、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节水型社会等,符合河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水资源... 文章阐述了水安全的概念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分析了河南省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了重整用水系统、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节水型社会等,符合河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水资源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 水资源利用模式 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 被引量:20
20
作者 尹志杰 管玉卉 胡晓雪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6期28-31,61,共5页
总结评价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若干指标,应用集对分析理论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用差异度系数分析所论集对的同异反联系,从目标层、准则层、评价指标层等3个层次上系统阐明了集对分析理论在各层指... 总结评价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若干指标,应用集对分析理论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用差异度系数分析所论集对的同异反联系,从目标层、准则层、评价指标层等3个层次上系统阐明了集对分析理论在各层指标评价过程中的意义,通过计算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n元联系数,确定了某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的综合评价级别,评价结论为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集对分析 模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