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MLS3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路贺伟 张宏超 +1 位作者 王健 郭仪南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4-629,共6页
应用行车荷载模拟系统(MMLS3)对AC20,AC16,AC13,SMA16,SMA13,SAC20共6种沥青混合料在48,54,60,66℃下的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6种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深度、隆起变形与荷载作用次数关系曲线均明显存在两个阶段;沥青混合料稳定阶段... 应用行车荷载模拟系统(MMLS3)对AC20,AC16,AC13,SMA16,SMA13,SAC20共6种沥青混合料在48,54,60,66℃下的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6种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深度、隆起变形与荷载作用次数关系曲线均明显存在两个阶段;沥青混合料稳定阶段的蠕变速率与温度呈较好的指数关系;隆起系数随荷载作用次数增加逐渐趋于稳定,在某小范围内波动.利用MMLS3可以很好地研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变形和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车荷载模拟设备(mmls3) 沥青混合料 高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LS3的沥青路面结构模型的尺寸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淑明 吴小虎 苏志翔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03-1509,共7页
通过在室内试槽中铺筑并振动碾压成型路面结构模型,然后使用小型加速加载试验设备1/3行车荷载模拟系统(MMLS3)进行加载,采集结构内多点的应变并加以分析,据此判定结构模型的合理尺寸.目前主要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结构模型进行... 通过在室内试槽中铺筑并振动碾压成型路面结构模型,然后使用小型加速加载试验设备1/3行车荷载模拟系统(MMLS3)进行加载,采集结构内多点的应变并加以分析,据此判定结构模型的合理尺寸.目前主要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结构模型进行了测试.初期试验结果表明:在荷载影响区内,沥青层底的任一点上的横向拉应变远大于纵向的应变;随着荷载的移动,纵向应变发生压-拉-压的变化,横向应变始终为拉应变;根据面层底的应变分布情况,考虑到MMLS3轮载的特点,建议结构模型的纵向尺寸不少于100~120cm,横向尺寸不少于50~6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结构模型 1/3行车荷载模拟系统(mmls3) 力学响应 沥青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LS3的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武金婷 叶奋 赵倩倩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4-659,共6页
运用最先进的小型加速加载设备MMLS3(1/3model mobile load simulator)对常见的用于上、中面层的4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稳定性试验,提出了适合中国的MMLS3室内加速加载的各项试验参数.通过研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实际抗车辙性能,得... 运用最先进的小型加速加载设备MMLS3(1/3model mobile load simulator)对常见的用于上、中面层的4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稳定性试验,提出了适合中国的MMLS3室内加速加载的各项试验参数.通过研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实际抗车辙性能,得出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的优劣顺序为:SBS橡胶复合改性SMA-13,SBS改性AC-20C,SBS改性AC-13C,SBS橡胶复合改性OGFC-13,岩沥青改性AC-20C.由于OGFC-13的大空隙结构,必然要在某种程度上牺牲其强度、抗剪切性能及耐久性,不建议在重交通的高速公路上使用其作为表面层.高温重载或超限地区应加强中面层的优化设计.MMLS3加载试验及常规动稳定度试验在衡量空隙率差距小的沥青混合料时,两者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对于不同沥青混合料,当其空隙率差距大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试验或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行车荷载模拟系统(mmls3) 加速加载试验(APT) 沥青玛蹄脂(SMA) 开级配磨耗层(OGFC) 沥青混合料(AC) 高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围岩变形大型三维模拟实验 被引量:13
4
作者 来兴平 伍永平 +3 位作者 曹建涛 樊永宁 张燕丽 崔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6,共6页
以宁夏宁东矿区复杂环境(历史性强震区内破碎围岩与富含水)下围岩局部化变形演化规律为目标,综合分析地球物理特征、加载框架及其力学性能、围岩变形指标与定量识别方法、围岩结构与缺陷以及相似模拟材料复合特性等,构建了三维物理模拟... 以宁夏宁东矿区复杂环境(历史性强震区内破碎围岩与富含水)下围岩局部化变形演化规律为目标,综合分析地球物理特征、加载框架及其力学性能、围岩变形指标与定量识别方法、围岩结构与缺陷以及相似模拟材料复合特性等,构建了三维物理模拟装置与"声-光-电"多元指标实时测试系统,完成了恒定与可变围压下的"动-静"耦合加载实验,对围岩局部化损伤的声发射特征规律与开采扰动下实验模型中扰动区内岩体径向和切向应力分布进行辨识。结果表明:复杂岩体破裂与变形经历"振荡-沉寂"后,极有可能会出现持久性破坏,进一步揭示了复合煤岩体变形具有局部化失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变形 三维物理模拟 局部化变形 “声-光-电”多元指标 变加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采矿装置重载三维运动补偿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5
作者 肖世耀 肖体兵 +1 位作者 廖辉 吴百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2-204,共3页
设计了一种由升沉补偿机构、纵移补偿机构和横移补偿机构组成的重载三维运动补偿系统,利用SIMULINK和功率键合图理论建立了三维运动补偿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了其对控制策略的要求,对系统的补偿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
关键词 重载三维运动补偿系统 功率键合图 补偿过程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