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熵权法-CIM模型的高速公路施工临近房屋安全风险评价 被引量:30
1
作者 赵挺生 任玲玲 +1 位作者 周炜 刘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4-179,共6页
为了评估高速公路施工对临近房屋的安全影响,基于房屋因素、施工技术与管理因素、房屋周边环境因素,提出了高速公路施工临近房屋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某高速公路施工临近10处房屋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熵权法-CIM模型的混合安全风险... 为了评估高速公路施工对临近房屋的安全影响,基于房屋因素、施工技术与管理因素、房屋周边环境因素,提出了高速公路施工临近房屋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某高速公路施工临近10处房屋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熵权法-CIM模型的混合安全风险评价方法,首先计算指标权重;再以其中1处房屋为例,确定其安全风险概率,结果表明:该处房屋安全风险总体较高,基本符合工程施工中的监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临近房屋 熵权法 CIM模型 安全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风速-功率特性曲线建模研究综述 被引量:42
2
作者 杨茂 杨琼琼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43,共10页
风速-功率特性曲线是风力发电机组设计的基础,也是考核机组性能、评估机组发电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介绍风速-功率特性曲线的定义、概念和基本特点,分别从参数方法、非参数方法、离散方法、随机方法 4个方面详细阐述风速-功率特性曲线... 风速-功率特性曲线是风力发电机组设计的基础,也是考核机组性能、评估机组发电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介绍风速-功率特性曲线的定义、概念和基本特点,分别从参数方法、非参数方法、离散方法、随机方法 4个方面详细阐述风速-功率特性曲线建模的实现方法。分析建模精度的评价方法,提出目前风速-功率特性曲线建模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功率特性曲线 参数方法 非参数方法 离散方法 随机方法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uncan-Chang模型的高层建筑物分层总和法沉降计算与场地变形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江勇顺 唐浩 李天斌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632,共7页
为研究某新建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受场地条件差异及相邻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基于Duncan-Chang模型计算地基沉降分析的方法和分层总和法规范修正公式,对该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进行了对比计算;通过广泛布设沉降监测点,进一步分析了场内建筑物... 为研究某新建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受场地条件差异及相邻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基于Duncan-Chang模型计算地基沉降分析的方法和分层总和法规范修正公式,对该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进行了对比计算;通过广泛布设沉降监测点,进一步分析了场内建筑物在建设不同阶段的沉降时空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筏板基础的建筑物受荷载及不均匀沉降影响,存在"中间下凹,四周上翘"的挠曲变形特点。同时,在既有建筑物阻挡下,建筑物不同位置的沉降大小受到不同程度"抑制"。随着时间推移,沉降绝对值逐渐减小并在某一时期沉降趋于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沉降量 DUNCAN-CHANG模型 分层总和法 时空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园林建筑建设阶段碳排放量化计算研究
4
作者 张少杰 张忍 +1 位作者 肖铁桥 刘存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3,共9页
装配式园林建筑是一种具有环保低碳特点的建筑形式,对于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以合肥生态鸟岛游客接待中心为例,通过对建设阶段的碳排放量进行量化计算,旨在探讨装配式园林建筑的环境效益.本研究以Trimble地面扫描基站对模型数据进行... 装配式园林建筑是一种具有环保低碳特点的建筑形式,对于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以合肥生态鸟岛游客接待中心为例,通过对建设阶段的碳排放量进行量化计算,旨在探讨装配式园林建筑的环境效益.本研究以Trimble地面扫描基站对模型数据进行扫描采集,使用Revit2020与Trimble Realworkes对模型数据进行精准建模.采用BIM软件数据评价和统计学相结合方式,结合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和施工等过程,计算碳排放量.研究结果显示,合肥生态鸟岛游客接待中心的装配式园林建筑在建设阶段的碳排放量较低,与传统建筑相比具有明显的环境优势.此外,研究还分析了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措施,为装配式园林建筑的前期建设以及后期维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园林建筑 建筑碳排放 建设阶段周期评价 量化方法 BIM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属性识别的装配式建筑绿色度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曹敏 方前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66-2175,共10页
考虑装配式建筑绿色度评估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引入属性识别模型,建立了组合赋权-属性识别的装配式建筑绿色度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基于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理论,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运营和回收等5个阶段,选取了26个因素构... 考虑装配式建筑绿色度评估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引入属性识别模型,建立了组合赋权-属性识别的装配式建筑绿色度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基于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理论,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运营和回收等5个阶段,选取了26个因素构建了装配式建筑绿色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了等级划分;其次,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计算指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基于拉格朗日算法确定指标组合权重,根据指标分级情况构建单指标属性测度函数,并计算综合属性测度,基于属性识别准则判断绿色度等级;最后,以某装配式建筑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项目报告和专家打分情况,进行绿色度分析评估,并与其他模型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估结果合理,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组合赋权-属性识别模型在装配式建筑绿色度评估方面的适应性,为装配式建筑绿色度评估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组合赋权法 属性识别 装配式建筑 绿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量化与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茹 赵俊浩 +1 位作者 黄炜 刘奚卓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8-2147,共10页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以建筑施工活动及事故风险类型为研究对象,建立施工安全知识图谱。通过知识图谱改进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实现安全风险的定量计算,并基于知识图谱进行风险位置识别和不安全因素分析。研...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以建筑施工活动及事故风险类型为研究对象,建立施工安全知识图谱。通过知识图谱改进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实现安全风险的定量计算,并基于知识图谱进行风险位置识别和不安全因素分析。研究提出安全风险虚体实化理念,实现了安全风险信息在数字空间实体化表达;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和知识图谱技术,建立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信息模型(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Information Model, BCSRIM)。该模型有效避免了传统LEC法中主观因素产生的影响,实现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定量计算、风险位置识别、风险分析及可视化管理。利用Revit二次开发技术,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中使用C#语言连接Neo4j图数据库,完成了基于知识图谱的BCSRIM的开发。试验显示,研究提出的BCSRIM对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知识图谱 LEC法 安全风险分析 虚体实化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信息模型(BCSR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和数字化平台的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
7
作者 覃亚伟 谭怡 +1 位作者 琚旺来 陈斌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483,共9页
为更准确、更科学地完成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熵值法(Entropy)集对分析理论的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方法。首先,选取地质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管理因素4项因素作为塌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选... 为更准确、更科学地完成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熵值法(Entropy)集对分析理论的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方法。首先,选取地质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管理因素4项因素作为塌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选取12项因素作为指标层,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计算2级指标权重;然后,引入集对分析理论确定指标联系度,并结合置信度准则对塌方风险的等级进行判定;接着,利用Grasshopper以及Python软件,对集对分析理论进行可视化程序开发,并将其与隧道-地质BIM交互模型进行耦合,建立基于AHP-Entropy集对分析模型的隧道塌方风险数字化分析平台;最后,结合重庆某隧道实际工程,验证隧道塌方风险评价的高效化、可视化效果。研究表明: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数字化分析平台运行时间约为2 s,与传统的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方法相比可以大大提高风险评价效率,同时利用AHP-Entropy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塌方 风险评价 数字化评价平台 层次分析法(AHP) 熵值法 集对分析理论 B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可拓云模型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于治成 陆红梅 +1 位作者 吴松 从明智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9-456,共8页
为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考虑到施工安全指标因素的模糊性与随机性,运用组合赋权-改进可拓云模型对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价。首先,从“三度空间”视角下,在物理、社会、信息三个层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 为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考虑到施工安全指标因素的模糊性与随机性,运用组合赋权-改进可拓云模型对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价。首先,从“三度空间”视角下,在物理、社会、信息三个层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W)确定主客观权重,基于距离函数确定综合权重,根据云理论和可拓学理论提出一种云熵确定方法,对传统可拓云模型进行改进后构建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模型运用到工程实例中,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施工项目评价等级为很安全,且具有很高的可信度;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度空间 装配式建筑 可拓云模型 改进层次分析法(AHP) 熵权法(EW) 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萌萌 陈为公 李龙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4-2032,共9页
为进一步分析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通过碳排放系数法,建立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在数据量化后的基础上,从工程管理视角,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度分析影响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从项目... 为进一步分析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通过碳排放系数法,建立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在数据量化后的基础上,从工程管理视角,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度分析影响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从项目概况、建材消耗、运输与仓储、能源消耗、施工组织与管理、项目物化阶段碳排放量6个方面建立14个关系假设。通过分析案例得出:建材生产阶段在整个物化阶段的碳排放量最高,占92.01%。在结构方程分析中,建材消耗对项目物化阶段碳排放量的直接影响最大,而项目概况、施工组织与管理对项目物化阶段碳排放量的综合影响排前两位。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参与方制定低碳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装配式建筑 物化阶段 碳排放 碳排放系数法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段预制拼装变截面U形梁BIM技术应用
10
作者 李壮壮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9期160-167,共8页
短线法U形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较少,如何在拼装过程中控制桥梁合理线形尤为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BIM技术快速合理的预拼装方法。首先,利用Revit软件对U形梁桥梁构件建模,并对其进行参数化设计。确保桥梁构件的精确性和可调整性,... 短线法U形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较少,如何在拼装过程中控制桥梁合理线形尤为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BIM技术快速合理的预拼装方法。首先,利用Revit软件对U形梁桥梁构件建模,并对其进行参数化设计。确保桥梁构件的精确性和可调整性,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坚实基础;然后将Revit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导入Navisworks软件,利用该软件的TimeLiner(时间轴)功能,进行详尽的施工模拟。这一模拟过程能够预先判断拼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并据此对施工工序进行更为合理的安排。这种前瞻性的施工规划不仅有助于缩短施工周期,还能有效节约资源,提高整体施工效率。提出的基于BIM技术的预拼装方法为城市轨道交通中短线法U形梁的应用提供了一种高效、精确且节约资源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梁 建筑信息模型 预制拼装 智慧交通 短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品牌论 被引量:115
11
作者 张燚 张锐 《管理学报》 2006年第4期468-476,共9页
在系统回顾城市品牌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品牌的概念、实质与分类,重点对城市品牌形成的内部品牌驱动机理和利益相关者认知驱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绘制出了城市品牌塑造过程与塑造方法模型,最后从5个方面对城市品牌... 在系统回顾城市品牌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品牌的概念、实质与分类,重点对城市品牌形成的内部品牌驱动机理和利益相关者认知驱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绘制出了城市品牌塑造过程与塑造方法模型,最后从5个方面对城市品牌的塑造方法进行了扼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塑造 塑造方法模型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座椅有限元建模与计算 被引量:33
12
作者 王宏雁 张丹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47-951,共5页
采用“壳 -体单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座椅计算机辅助分析 (CAE)模型 .利用Ansys软件计算了座垫弹性 ,与座椅试验的力 -变形曲线对比 ,以验证建模与材料定义的正确性 .另外还利用正面模拟碰撞中乘员的运动响应 ,分析了座椅材料的软硬程... 采用“壳 -体单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座椅计算机辅助分析 (CAE)模型 .利用Ansys软件计算了座垫弹性 ,与座椅试验的力 -变形曲线对比 ,以验证建模与材料定义的正确性 .另外还利用正面模拟碰撞中乘员的运动响应 ,分析了座椅材料的软硬程度对乘员伤害指标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 有限元 建模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古文物真三维数字化方法 被引量:59
13
作者 胡少兴 查红彬 张爱武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51-954,963,共5页
古文物数字化保护已经成为关系全球的社会化问题。提出了一种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CCD摄像技术为主要数据获取手段的真三维、真尺寸、真纹理的古文物数字化工程方法。首先,对三维数据进行去除噪声和补洞等预处理;接着,利用一种改进的IC... 古文物数字化保护已经成为关系全球的社会化问题。提出了一种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CCD摄像技术为主要数据获取手段的真三维、真尺寸、真纹理的古文物数字化工程方法。首先,对三维数据进行去除噪声和补洞等预处理;接着,利用一种改进的ICP算法,实现渐进式多视点三维数据配准;最后,由体绘制方法将所有视点的三维数据整合成连贯的完整的三维网格,并给出纹理映射方法,建立真三维、真纹理的古文物数字化模型。提出的方法已经在云冈石窟和古建数字化工程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物 数字化 激光扫描 三维模型 摄像机标定 纹理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剪力墙结构动力模型建立及地震响应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彦辉 周福霖 +2 位作者 谭平 杜永峰 闫维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187-3194,共8页
用连续—离散化方法建立地震作用下高层剪力墙结构动力模型,通过分布参数建立剪力墙运动方程,楼层集中质量的影响通过边界条件引入,从而推导出高层剪力墙结构频率方程,然后通过数值方法求得频率及振型。通过应用Betti定律,推导出具有集... 用连续—离散化方法建立地震作用下高层剪力墙结构动力模型,通过分布参数建立剪力墙运动方程,楼层集中质量的影响通过边界条件引入,从而推导出高层剪力墙结构频率方程,然后通过数值方法求得频率及振型。通过应用Betti定律,推导出具有集中分布参数高层剪力墙结构的振型正交条件。建立每层剪力墙与楼层集中质量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通过引入推导的振型正交条件,进行运动方程的解耦,从而得到广义质量及广义荷载,然后通过振型叠加的方法求得结构的地震响应。通过Simulink对一幢16层剪力墙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及地震作用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本文建立的动力模型及动力响应求解方法进行高层剪力墙结构动力特性与动力响应分析的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在不同连梁刚度、不同剪力墙高宽比情况下,本文动力模型及动力响应求解方法计算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的误差较小,满足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结构 剪力墙 动力模型 地震响应 振型叠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区域建筑冷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利珍 谭洪卫 +1 位作者 武涌 庄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026-4032,共7页
针对目前区域能源规划时单体建筑的参数不完备、无法用常规负荷计算软件对区域内各单体建筑进行负荷预测等难题,提出基于蒙特卡罗的区域建筑冷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适用于区域建筑群的冷负荷预测随机模型,并确定随机模型的风险... 针对目前区域能源规划时单体建筑的参数不完备、无法用常规负荷计算软件对区域内各单体建筑进行负荷预测等难题,提出基于蒙特卡罗的区域建筑冷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适用于区域建筑群的冷负荷预测随机模型,并确定随机模型的风险变量分布特征,然后借助于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方法获得区域内各类建筑以及整个区域建筑群的峰值冷负荷概率分布和全年平均逐时冷负荷。同时利用实际应用场景相关参数模拟区域建筑群的冷负荷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区域建筑群冷负荷预测随机模型可以有效地计算区域内峰值冷负荷的频数分布和累积概率,在典型应用场景下,区域峰值冷负荷均值为60.9 MW,标准差为5.5。本研究有助于实现决策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并将为区域能源规划提供一种可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建筑 冷负荷预测 蒙特卡罗法 随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空间中烟气运动工程分析的多单元区域模拟方法 被引量:17
16
作者 胡隆华 霍然 +1 位作者 李元洲 王浩波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8期59-63,共5页
在大尺度空间中 ,仍然将整个空间划分上部热烟气层和下部的冷空气层直接进行区域模拟是不合适的。提出了一种将大尺度空间划分若干常规子单元 ,再在各个子单元中采用上下层区域模拟的方法 ,并以CFAST4 0 2为工具 ,对两种典型的大尺度... 在大尺度空间中 ,仍然将整个空间划分上部热烟气层和下部的冷空气层直接进行区域模拟是不合适的。提出了一种将大尺度空间划分若干常规子单元 ,再在各个子单元中采用上下层区域模拟的方法 ,并以CFAST4 0 2为工具 ,对两种典型的大尺度空间的烟气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 ,在大尺度空间中 ,这种多单元区域模拟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区域模拟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空间 烟气运动 多单元区域模拟 区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缩分级尾矿上游法堆坝及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东明 郑彬彬 +2 位作者 尹光志 代金鑫 汤伏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32-1838,1867,共8页
针对传统上游法尾矿库堆坝方法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改进的上游法堆坝方法,即高浓缩分级尾矿上游法堆坝方法。基于尾矿库堆坝模型试验,以高浓缩尾矿堆存技术为指导,分别进行传统上游法和改进上游法的高浓缩尾矿堆坝模型试验,演绎尾矿库... 针对传统上游法尾矿库堆坝方法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改进的上游法堆坝方法,即高浓缩分级尾矿上游法堆坝方法。基于尾矿库堆坝模型试验,以高浓缩尾矿堆存技术为指导,分别进行传统上游法和改进上游法的高浓缩尾矿堆坝模型试验,演绎尾矿库堆坝过程,测试并得出了堆坝过程中滩面尾矿沉积情况、尾矿颗粒分布规律及浸润线变化规律,并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不同堆坝方式下坝体的最小安全系数。结果显示:高浓缩尾矿堆坝使沉积滩颗粒分布均匀,颗粒分级不明显,减少了互层和细泥夹层的出现,改善了坝体内部结构;改进上游法堆坝可以形成有利于排渗防洪的良好沉积滩滩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改进上游法堆坝方法可以使尾矿坝的稳定性提高19%~33%,研究成果可为新建尾矿库工程提供试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上游法 高浓缩 堆坝模型试验 分级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块状模型的井间地震运动学正演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辉峰 王彦军 范廷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6-201,156-157,共6页
传统的地面地震正演只考虑了上行反射波信息,没有兼顾透射波、层间直达波以及下行反射波信息,且只适用于简单层状模型,不能适用于井间地震正演。本文根据井间地震自身的特点,运用基于块状单元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井间地震地质模型,并用块... 传统的地面地震正演只考虑了上行反射波信息,没有兼顾透射波、层间直达波以及下行反射波信息,且只适用于简单层状模型,不能适用于井间地震正演。本文根据井间地震自身的特点,运用基于块状单元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井间地震地质模型,并用块状模型试射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射线追踪,再根据射线追踪结果合成井间地震记录,可以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研究表明:基于块状单元的井间地震建模方法能较好地模拟断层、尖灭等复杂地质构造模型;应用基于块状单元的井间地震试射法能够精确地对复杂地质构造模型进行射线追踪,在结构相对简单的模型中迭代收敛较快,但在结构复杂的模型中收敛较慢;根据井间地震射线追踪结果结合正演地震记录可用于识别井间地震波场和叠加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射线追踪 块状单元 建模 试射法 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建模的影响因素与技术对策 被引量:57
19
作者 胡英 张研 +1 位作者 陈立康 崔兴福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5期503-507,共5页
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是一种基于模型的迭代修正过程。影响速度模型精度的因素,除了速度反演算法之外,还包括复杂近地表条件下的静校正处理和观测系统的不规则性。从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的研究思路出发,针对不同的地震地质条件,提出... 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是一种基于模型的迭代修正过程。影响速度模型精度的因素,除了速度反演算法之外,还包括复杂近地表条件下的静校正处理和观测系统的不规则性。从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的研究思路出发,针对不同的地震地质条件,提出了建立精确速度模型的对策。在地震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首先采用测井约束法建立初始宏观层速度模型,然后利用多域双重迭代法进行优化更新,以达到满足叠前成像精度要求的目的。另外,针对我国西部山地冲断带地区速度建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速度建模的思路和对策,并对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速度建模 双重迭代法 剩余速度分析 层析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统计回归模型及其建模方案 被引量:4
20
作者 陶云 曹杰 +1 位作者 严华生 谢应齐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33-339,共7页
根据经典门限自回归模型的基本思想,引人半截多项式变换,导出了一种新的统计回归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一整套建模方案。这种模型和建模方案的特点是:(1)解决了统计回归分析中逐段线性化模型的检验问题;(2)在确定统计回归模型... 根据经典门限自回归模型的基本思想,引人半截多项式变换,导出了一种新的统计回归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一整套建模方案。这种模型和建模方案的特点是:(1)解决了统计回归分析中逐段线性化模型的检验问题;(2)在确定统计回归模型中各待估参数和变量──包括门限变量、门限值、阶数、时滞和回归系数时显得十分方便、快捷。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此方案建立的统计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和预报精度,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回归模型 半截多项式 建模 降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