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heduling transactions in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database systems 被引量:1
1
作者 雷向东 赵跃龙 +1 位作者 陈松乔 袁晓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4期545-551,共7页
A DMVOCC-MVDA (distributed multiversion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with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protocol was presented to process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transaction in mobile broadcast environment... A DMVOCC-MVDA (distributed multiversion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with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protocol was presented to process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transaction in mobile broadcast environments. At the mobile hosts, all transactions perform local pre-validation. The local pre-validation process is carried out against the committed transactions at the server in the last broadcast cycle. Transactions that survive in local pre-validation must be submitted to the server for local final validation. The new protocol eliminates conflicts between mobile read-only and mobile update transactions, and resolves data conflicts flexibly by using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of serialization order to avoid unnecessary restarts of transactions. Mobile read-only transactions can be committed with no-blocking, and respond time of mobile read-only transactions is greatly shortened. The tolerance of mobile transactions of disconnections from the broadcast channel is increased. In global validation mobile distributed transactions have to do check to ensure distributed serializability in all participant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concurrency control protocol proposed offer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other protocols in terms of miss rate, restart rate, commit rate. Under high work load (think time is ls) the miss rate of DMVOCC-MVDA is only 14.6%,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tocols. The restart rate of DMVOCC-MVDA is only 32.3%, showing that DMVOCC-MVDA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start rate of mobile transactions. And the commit rate of DMVOCC-MVDA is up to 61.2%, which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toc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database systems muliversion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pre-validation multiversion data broadc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bile CSCL模型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1期16-18,共3页
Mobile CSCL是协同学习领域的研究前沿。本文首先综述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阐述了移动学习中社会化交流模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MCSCL应用模型,重点研究了模型中服务器端的设备适配、动态内容、信息组织和学习管理四个方面,并通过比较... Mobile CSCL是协同学习领域的研究前沿。本文首先综述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阐述了移动学习中社会化交流模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MCSCL应用模型,重点研究了模型中服务器端的设备适配、动态内容、信息组织和学习管理四个方面,并通过比较得出MCSCL的三个重要特征:动态内容、预定学习和独立网关,为深入认识与分析无线网络环境下协同学习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CSCL 协同学习 社会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起重机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的数字孪生系统构建方法
3
作者 董青 南方磊 徐格宁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39,共6页
为解决移动式起重机运行过程中监测力度不足、交互性差和数字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起重机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数字孪生系统构建方法。引入数字孪生五维模型,建立起重机虚实互控的数字孪生框架。从服役场景和物理实体组成搭建物理空间,从... 为解决移动式起重机运行过程中监测力度不足、交互性差和数字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起重机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数字孪生系统构建方法。引入数字孪生五维模型,建立起重机虚实互控的数字孪生框架。从服役场景和物理实体组成搭建物理空间,从虚拟模型和可视化场景及行为动作控制方面建立虚拟空间,基于MySQL数据库,利用固有、采集和虚拟信息构建孪生数据库,结合通信协议实现虚实交互、动态监测和可视化。以YDC20/30轻小型移动式起重机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全面管控起重机服役过程提供了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虚实交互 可视化 移动式起重机 运行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光伏消纳的电动汽车-聚合商-配电网日前时空互动方法
4
作者 张强 曹铂苒 +3 位作者 刘洪 韩俊 蔡超 潘文婕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41-151,共11页
为充分利用电动汽车的移动储能特性实现配电网多时空负荷均衡与光伏高效消纳,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聚合商-配电网日前时空互动方法。首先,构建了考虑电动汽车时空特性的车-聚合商-网日前互动运行框架。其次,融合电池在不同放电深度下单... 为充分利用电动汽车的移动储能特性实现配电网多时空负荷均衡与光伏高效消纳,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聚合商-配电网日前时空互动方法。首先,构建了考虑电动汽车时空特性的车-聚合商-网日前互动运行框架。其次,融合电池在不同放电深度下单位容量充放的经济成本损耗模型,构建了配电网运营商基于馈线负荷差异化特性的分时电价优化模型,内嵌充电聚合商调度模型,形成双层互动模型。其中,配电网运营商在考虑配电网最大功率约束的前提下以自身收益最大为目标,优化各馈线差异化分时电价,聚合商以电动汽车充放电收益与配电网所给予的调峰补贴之和最大为目标,优化电动汽车充放电计划。再次,将放电门槛约束转化为线性约束,提出了基于样本边界压缩算法和CPLEX求解器的求解方法。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光伏 配电网 移动储能 多时空负荷均衡 分时电价 电动汽车聚合商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高机动交互式跟踪模型研究
5
作者 王泽慧 惠黎明 +1 位作者 董云龙 王中训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6,236,共12页
针对传统机动目标跟踪模型对不同维度(坐标轴)分量之间耦合问题考虑较少,难以满足三维高机动目标跟踪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交互式多模型架构,应用3个平面内的二维耦合运动模型(Coordinated Turn,CT模型)集来重构三维高机动运动模... 针对传统机动目标跟踪模型对不同维度(坐标轴)分量之间耦合问题考虑较少,难以满足三维高机动目标跟踪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交互式多模型架构,应用3个平面内的二维耦合运动模型(Coordinated Turn,CT模型)集来重构三维高机动运动模型的算法。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解耦运动情况,在3个平面CT模型集的基础上,增加了具有不同过程噪声系数的匀速(Constant Velocity,CV)模型集。仿真结果表明,上述交互式多模型架构和机动目标运动模型集能较好地实现三维高机动目标跟踪,相比于两类经典的三维机动目标跟踪技术,性能有较高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目标跟踪 三维高机动模型 交互式多模型算法 耦合运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无线网络优化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薛波 张琳 +1 位作者 俞洋 许祥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3-78,共6页
针对5G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具有构建运行成本高、信号流程不可及、涉及场地广以及现场实验难以开展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mMIMO特性的5G无线网络优化虚拟仿真实验。通过将真实实验场景数字化和虚拟化,解决了实验设备缺乏、波束无法观测等问... 针对5G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具有构建运行成本高、信号流程不可及、涉及场地广以及现场实验难以开展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mMIMO特性的5G无线网络优化虚拟仿真实验。通过将真实实验场景数字化和虚拟化,解决了实验设备缺乏、波束无法观测等问题,同时结合工程案例,再现了5G波束在实际5G建设与维护工程中的应用场景。虚拟仿真实验分为预习、5G基础启发、波束覆盖优化、波束干扰优化4个实验模块,实验内容不断深入,通过智能引导交互机制,培养知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虚拟仿真实验以开放、自主、安全、经济的方式进行,且可回溯重现,较好地实现了真实条件下的教学效果,达到了融合知识、掌握技术、结合实际和能力递进的实验教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网络优化 虚拟仿真 波束场景 人机交互 实验教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操作移动机械臂的虚拟仿真预测位姿修正
7
作者 李俊颖 郑华栋 +1 位作者 陈鹿民 霍亚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0-314,319,共6页
针对网络时延造成遥操作服务机器人控制信号中断和时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机器人运动预判模型的位姿修正方法。采用主从控制模式建立了服务机器人虚拟仿真预测平台,在主端建立了高度仿真的孪生模型,使用RRT算法进行避障路径规划;在从端... 针对网络时延造成遥操作服务机器人控制信号中断和时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机器人运动预判模型的位姿修正方法。采用主从控制模式建立了服务机器人虚拟仿真预测平台,在主端建立了高度仿真的孪生模型,使用RRT算法进行避障路径规划;在从端通过多种传感器获取真实机器人的位姿数据信息。利用主端和从端数据的双向传输修正机器人的位姿,实现了孪生模型和真实机器人的位姿同步。通过虚拟机械臂路径规划实验验证了预判模型避障算法的有效性。通过虚实交互实验验证了机器人位姿的修正效果,提高了虚实机器人状态的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生模型 仿真预测 虚实交互 位姿修正 移动机械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人才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基于竞争博弈视角
8
作者 彭晴 文思捷 徐恺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5,36,共14页
近年来,中国城市间抢人大战日趋白热化,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个典型的社会现象。构建一个两城市三阶段的Hotelling劳动力补贴竞争模型,揭示城市间抢人大战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内在机理和福利效应。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人才补... 近年来,中国城市间抢人大战日趋白热化,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个典型的社会现象。构建一个两城市三阶段的Hotelling劳动力补贴竞争模型,揭示城市间抢人大战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内在机理和福利效应。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人才补贴政策会影响劳动力在城市间的流动。当城市生产具有集聚效应时,相比无劳动力补贴竞争情形,补贴后更多的劳动力会选择到大城市工作。福利分析表明,城市间劳动力补贴竞争尽管无法带来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双赢”,但是能带来社会总福利的提高。由此可见,城市成功“抢人”的关键不在于补贴,而在于自身生产率的提高,应在设计更加协调和可持续的人才政策的同时,多途径提高城市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补贴竞争 劳动力流动 竞争博弈 社会福利 生产要素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轮胎尺寸参数对其行驶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姚黎阳 朱阅 +1 位作者 王亚宁 庞帅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目的】提出南方林区不饱和红壤环境轮-壤耦合作用数值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轮胎尺寸参数对其行驶性能的影响,为具有高通过性能的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轮胎尺寸参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林用小型轮式移动... 【目的】提出南方林区不饱和红壤环境轮-壤耦合作用数值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轮胎尺寸参数对其行驶性能的影响,为具有高通过性能的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轮胎尺寸参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车轮常用的橡胶轮胎为研究对象,通过单轴拉伸试验获得橡胶轮胎物理参数,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准确建立轮胎模型;采集南方林区不饱和红壤,通过测量和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不饱和红壤物理参数和力学特性,使用离散元软件PFC3D精确建立南方林区不饱和红壤模型。结合有限元和离散元法,创新性地提出南方林区不饱和红壤环境轮-壤耦合作用数值模型,解决单独采用有限元或离散元法分析轮胎与土壤交互作用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基于南方林区不饱和红壤环境轮-壤耦合作用数值模型,仿真分析轮胎直径(D=65、75、85 mm)、宽度(W=20、25、34 mm)和轮胎径宽比(D/W=2.2、2.6、3.0、3.4、3.8)对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挂钩牵引力和轮胎下陷量的影响。建立与仿真分析一致的轮-壤交互土槽试验,进一步验证南方林区不饱和红壤环境轮-壤耦合作用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和轮胎尺寸参数对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行驶性能影响分析的准确性。【结果】1)挂钩牵引力随轮胎直径和宽度增加表现增大趋势;2)轮胎下陷量随轮胎直径和宽度增加表现减小趋势,但达到一定范围后,轮胎直径和宽度对下陷量影响变小;3)轮胎直径和宽度综合指标径宽比(D/W)对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挂钩牵引力和轮胎下陷量影响显著,其中相较仿真和试验数据而言,D/W=2.2时产生的挂钩牵引力最大、轮胎下陷量最小,行驶性能表现最优。【结论】本研究准确建立南方林区不饱和红壤环境轮-壤耦合作用数值模型,可用于分析轮胎尺寸参数对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行驶性能的影响,同时也可为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的设计、优化和通过性能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 轮胎 有限元和离散元法 轮-壤交互作用 数值模拟 土槽试验 行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与3D双流卷积网络的动态头势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波涛 朱鑫悦 +1 位作者 谢佳龙 吕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4-1745,共12页
头势能够传递丰富的情绪和意图信息,属于重要的人机交互方式之一。然而,目前基于穿戴式传感器的头势识别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识别率,但缺乏经济性和便捷性,而基于机器视觉的方法普遍存在准确率低、泛化性差、算力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目... 头势能够传递丰富的情绪和意图信息,属于重要的人机交互方式之一。然而,目前基于穿戴式传感器的头势识别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识别率,但缺乏经济性和便捷性,而基于机器视觉的方法普遍存在准确率低、泛化性差、算力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目前的头势识别方法仍难以部署于移动机器人。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与3D双流卷积的动态头势识别方法。该方法从动态头势视频帧中提取RGB信号和光流特征,在注意力机制的启发下,从通道域和空间域进行动作特征提取和增强,从而对关键特征进行准确提取,然后对特征进行融合与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头势中关键的通道域和空间域信息,可显著提高头势识别的准确率及泛化能力,可在有限算力下实现较高的准确率与实时性。其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助老机器人,在实际示范应用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适于移动机器人等算力受限的移动机载计算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人机交互 注意力机制 动态头势 动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发展背景下收视注意力变化及其对电视剧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皓韵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媒介发展为大众传播带来巨大变化,影响了收视方式,也影响了观众对电视剧的注意力投入。从传统媒体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观众的注意力呈现出与收视氛围、收视状态变化相对应的特征变化——投入程度变深,投入时间缩短。观众的注意力从更... 媒介发展为大众传播带来巨大变化,影响了收视方式,也影响了观众对电视剧的注意力投入。从传统媒体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观众的注意力呈现出与收视氛围、收视状态变化相对应的特征变化——投入程度变深,投入时间缩短。观众的注意力从更换率低的、长时间的、无互动性的内容转移到更换频繁的、短时间的、有互动性的、社交式的内容上。在此情境下,电视剧创作必然呈现符合观众与媒介间注意力法则的新趋势——内容长度缩短,情节强度增强,以及对互动性进行一系列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媒体时代 PC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 注意力 内容长度 情节强度 互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建设视域下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的多维探析——基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永亮 李思睿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6,共8页
现代化城市群建设引领区域高水平协同共建,对周边各族群众产生典型的“磁吸效应”。城市中各民族流动人口数量上升既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也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现实空间。文章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以重庆主城... 现代化城市群建设引领区域高水平协同共建,对周边各族群众产生典型的“磁吸效应”。城市中各民族流动人口数量上升既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也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现实空间。文章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以重庆主城都市区为例,依据三种社区生活模式,对嵌入式社区环境、渐进式文化交流以及互助式社团生活展开深入探讨。引导城市中各族群众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不断提升城市民族工作现代化水平,实现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在人口流动融居中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现代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家、在途与人地互动:房车游牧者在西北牧区旅行中的流动性体验
13
作者 乌铁红 田雨增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131,共11页
作为一种以四海为家的旅居生活方式,房车旅行私密性强、安全性高、灵活性好,随着流动性和现代性的推进,房车旅行异军突起。文章基于流动性视角,以日受欢迎、地处西北的中国4大牧区——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的房车旅行游记为研究数据... 作为一种以四海为家的旅居生活方式,房车旅行私密性强、安全性高、灵活性好,随着流动性和现代性的推进,房车旅行异军突起。文章基于流动性视角,以日受欢迎、地处西北的中国4大牧区——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的房车旅行游记为研究数据,探讨房车游牧者在旅行流动过程中的多元体验及人地互动。研究发现:房车旅行的本质是一种流动生活方式,是一种在家性与在途性相结合的流动性旅行体验;房车旅行的在家体验包括在家式空间秩序、生活实践和流动茧居,在途体验包括流动中的偶发性体验、阅览体验和变速体验;西北牧区的房车旅行催生了类型丰富的人地互动,建构了独特的主体意义——豪侠精神。该研究反思了旅游二元构念,拓展了旅游语境中的流动性理论内涵,可为西北牧区房车旅行产品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 房车旅行 体验 人地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逆反射通信的移动增强现实定向交互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景聿 陈拓潮 +7 位作者 李明哲 徐栩海 张铖 徐子晨 刘譞哲 黄罡 冯云 许辰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43-3656,共14页
移动增强现实应用中,用户频繁地与环境中不同的智能物体交互完成任务,其完成效率和用户体验由所采用的定向交互技术决定.然而,从交互手段上来说,现阶段定向交互依赖于Wi-Fi、BLE等无线技术,其信号全向传播的特点使其不能利用用户的空间... 移动增强现实应用中,用户频繁地与环境中不同的智能物体交互完成任务,其完成效率和用户体验由所采用的定向交互技术决定.然而,从交互手段上来说,现阶段定向交互依赖于Wi-Fi、BLE等无线技术,其信号全向传播的特点使其不能利用用户的空间环境(即位置和方向)来缩短互动时间,带来了不必要的时间成本;从交互界面上来说,现阶段基于视觉的界面存在可靠性低、扩展性低等问题,进一步限制了系统的通用性.本文介绍了RetroAR——基于可见光逆反射通信的定向交互系统.RetroAR利用了光的定向传播特性来保留用户的空间环境,并依靠逆反射通信实现用户与目标设备之间无连接的快速定向交互.系统实验表明,RetroAR最远可在4 m距离支持100°视角的交互,同时实现厘米级的六自由度(6-Degrees Of Freedom,6-DoF)三维跟踪.用户研究表明,与基于Wi-Fi的解决方案相比,RetroAR将非接触式控制的交互时间减少了2倍,并且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RetroAR借助可见光逆反射通信来利用用户空间环境,保持交互过程中的直观性.用户可以“所指即所控”的方式与多个目标进行互动,实现类似自然交互的快速定向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增强现实 定向交互 所指即所控 可见光逆反射通信 聚合物分散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健康信息服务的个性化运动目标决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霁 潘威旭 +1 位作者 林徐勋 王海燕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65,共13页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健康管理领域的不断发展,用户能够通过智能设备感知和监测个人健康状况,并借助移动设备实现与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交互,生成个性化运动锻炼方案。在这种实时交互的健康干预服务中,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商采用数据...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健康管理领域的不断发展,用户能够通过智能设备感知和监测个人健康状况,并借助移动设备实现与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交互,生成个性化运动锻炼方案。在这种实时交互的健康干预服务中,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商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适应性地调整为用户推送的个性化运动目标,目的是实现用户长期健康效用最大化和提升用户的服务满意度。为了研究最优的个性化运动推送目标,首先对研究问题进行界定,构建实时交互的个性化运动目标决策模型;随后针对问题中用户行为不确定的特点,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结合了离轨策略时序差分学习方法以及神经网络非线性拟合方法,从用户的历史数据中学习策略;最后使用Fitbit的真实数据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个性化运动目标推送服务,通过实时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科学的引导和适时的激励,有助于帮助用户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个人健康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健康信息服务管理 个性化运动目标优化 实时交互模型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钚(Ⅳ)-胶体-不动介质(花岗岩)间的作用机制:实验,表面配位和DLVO作用力
16
作者 谢金川 李红霞 王煜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0-498,I0003,共10页
为了准确模拟钚在地下水中的大尺度迁移行为,需要掌握地下水三相体系中钚(Ⅳ)-天然胶体-不动介质(花岗岩)间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钚(Ⅳ)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生成的钚(假)胶体有很强的运动能力(钚(假)胶体在装有孔隙介质的柱体中传... 为了准确模拟钚在地下水中的大尺度迁移行为,需要掌握地下水三相体系中钚(Ⅳ)-天然胶体-不动介质(花岗岩)间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钚(Ⅳ)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生成的钚(假)胶体有很强的运动能力(钚(假)胶体在装有孔隙介质的柱体中传输后钚的回收率R反映其运动能力),其运动能力R随土壤胶体质量浓度ρ的增大而增大(0≤ρ≤375.4 mg/L,1.3%≤R≤52.5%)。钚(Ⅳ)在土壤胶体表面生成的主要配位种态是≡SOPu(OH)_(3),种态百分数>95%,且种态百分数与胶体浓度正相关。实验和表面配位计算证实,钚(假)胶体增强了钚的运动能力,比水溶态钚污染远场水域的风险更大。DLVO作用势计算结果指出,随着胶体浓度的继续增大,胶体-介质间第二能量最小值(Ф_(min2))的波谷深度加深。该引力相互作用势导致钚(假)胶体在介质表面的吸着沉积效率增大,且与实验观察到的逐渐变弱的钚(假)胶体的运动能力一致(375.4 mg/L≤ρ≤2017.8 mg/L,52.5%≤R≤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胶体 钚(假)胶体 运动能力 表面配位 DLVO作用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轨迹聚类算法的城市休闲地动态交互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鑫 郑伟民 黄利瑶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9,共12页
城市休闲地交互现象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城市休闲活动的互动关系和复杂的城市休闲系统。相关研究多关注休闲要素的静态空间分布格局,缺少对休闲地动态交互作用的探讨。为此,文章利用出租车轨迹数据,从移动性视角提出城市休闲地空间和功能... 城市休闲地交互现象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城市休闲活动的互动关系和复杂的城市休闲系统。相关研究多关注休闲要素的静态空间分布格局,缺少对休闲地动态交互作用的探讨。为此,文章利用出租车轨迹数据,从移动性视角提出城市休闲地空间和功能动态交互特征的研究框架。首先赋予出租车轨迹点语义信息,其次构建相似轨迹网络,然后运用Louvain社区发现算法对休闲轨迹聚类,最后基于聚类结果及其语义信息,分析城市休闲空间和休闲功能的动态交互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城市休闲地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2)凌晨低强度收缩型交互模式以短距离交互为主,上午低强度扩张型和下午高强度扩张型交互模式的中程距离交互突出,夜晚高强度收缩型交互模式的短距离交互分布扩大;3)在各空间交互模式中,餐饮与购物休闲功能两者之间以及与其他休闲功能交互显著,文娱休闲在模式一中的交互能力最强,游览休闲在模式二、模式三和模式四的长距离交互中与其他休闲功能交互作用显著,除模式二外,长距离对住宿休闲的交互力影响较大,而康养休闲的交互随模式和距离变化呈稳定特征。研究对城市休闲空间优化布局、休闲功能规划以及促进城市休闲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休闲空间 城市休闲功能 动态交互特征 移动性 时空轨迹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APP的果园喷雾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18
作者 张凯森 柏金权 +2 位作者 梁龙 申原昊 王海洋 《新疆农机化》 2024年第6期22-25,共4页
受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的影响,我国大部分果园园区长时间使用单一的化学农药和低效的喷雾器,这导致果树病虫害容易产生抗药性,难以有效防治。喷雾器选择不当容易出现雾滴漂移、喷药不均、药物分散、雾点较粗等情况,导致大部分区域得不到有... 受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的影响,我国大部分果园园区长时间使用单一的化学农药和低效的喷雾器,这导致果树病虫害容易产生抗药性,难以有效防治。喷雾器选择不当容易出现雾滴漂移、喷药不均、药物分散、雾点较粗等情况,导致大部分区域得不到有效喷洒,且环境污染严重、效率低、人工成本高。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硬件、软件设计研发了可视化人机交互模式的喷雾控制系统,并设计人工交互界面。该系统能够通过手机APP实现果园喷雾的灵活作业,提高了果园的智能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手机APP 喷雾控制系统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热点与动向:协同、移动与智能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吴丹 袁方 +6 位作者 黄海瑛 肖兰 王冰洁 冉从敬 洪亮 周璟 舒婵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1,共9页
智能化的技术环境为用户带来不同以往的体验,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也随之产生新的变化。本文以iConference2017会议中有关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文献为切入点,并融合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来探索近年来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进展与趋势。对会议中具... 智能化的技术环境为用户带来不同以往的体验,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也随之产生新的变化。本文以iConference2017会议中有关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文献为切入点,并融合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来探索近年来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进展与趋势。对会议中具有代表性的用户信息行为主题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协同、移动与智能成为新的研究情境和出发点,因而本文从群体协同信息行为、移动用户信息行为、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交互技术三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发现近年来用户信息行为研究充分与智能化、移动化的技术环境相融合,探求群体用户信息行为特征、用户感知与认知因素,改进交互设计与技术,以便最终实现以人为中心的信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行为 群体协同 移动环境 智能交互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持移动计算中的人机交互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文广 董士海 +2 位作者 岳玮宁 谭继志 王衡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219-2223,共5页
叙述了在手持移动计算设备上的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多通道交互模型、多通道汉字输入、移动计算中的小屏幕网络浏览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实现了一个智能导游系统TGH,对这些模型和方法进行了应用和测试。最后总结了手持移动计算中人机交互... 叙述了在手持移动计算设备上的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多通道交互模型、多通道汉字输入、移动计算中的小屏幕网络浏览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实现了一个智能导游系统TGH,对这些模型和方法进行了应用和测试。最后总结了手持移动计算中人机交互技术研究的一些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移动计算 多通道交互 智能交互 普适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