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列生成和遗传算法的三阶段齐切割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冀荣根 胡志华 +1 位作者 田曦丹 魏月荷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0,共8页
在工业定制化生产中,板材常采用三阶段齐切割排样方式,经过三个阶段必须切出完整的产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以板材利用率最大为目标,建立了板材二维齐切割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将三阶段切割问题抽象为具有尺寸限制的排序问题,在第一阶... 在工业定制化生产中,板材常采用三阶段齐切割排样方式,经过三个阶段必须切出完整的产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以板材利用率最大为目标,建立了板材二维齐切割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将三阶段切割问题抽象为具有尺寸限制的排序问题,在第一阶段采用横切和竖切两种切割方式,所切割的产品项可以0°或90°放置,后续两个阶段的切割要满足任意两个产品项无重叠。为提高求解效率,把模型分解为主问题和若干子问题,并提出遗传算法和列生成的迭代重优化框架及其算法求解该问题。在每次迭代中,遗传算法均能提供多个满足条件的列,并作为新列添加到主问题中。此外,算法能够对板材利用率较低的解进行重优化,提高劣解变换到最优解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小规模算例中,能够求得精确解;在大规模算例中,求解所得的板材利用率在85%以上,求解时间较短,能够适应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段齐切割 混合整数规划 列生成算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泥土软化特性的劲性复合桩加固路基破坏机理与稳定性研究
2
作者 张超哲 刘松玉 +3 位作者 章定文 王振 张国凯 赖丰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46-2358,共13页
劲性复合桩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而路堤荷载下劲性复合桩可能发生失稳破坏,明晰桩体的破坏特征对路堤稳定性计算具有关键作用。考虑水泥土软化特性和混凝土塑性损伤特性,采用施加超载和强度折减这2种方法对... 劲性复合桩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而路堤荷载下劲性复合桩可能发生失稳破坏,明晰桩体的破坏特征对路堤稳定性计算具有关键作用。考虑水泥土软化特性和混凝土塑性损伤特性,采用施加超载和强度折减这2种方法对劲性复合桩承载路堤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探究路堤边坡失稳破坏机理,揭示超载作用下桩体塑性区发展规律和桩身力学响应;阐明强度折减过程中桩体承载特性,并确定路堤的稳定安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超载作用下,路堤发生典型的圆弧滑动破坏,可将路面和坡面下的桩体分为受压区和受弯区;水泥土桩作为劲性复合桩外芯对内芯管桩起到加固作用,相比于传统管桩承载路堤,劲性复合桩承载路堤的稳定安全系数可提高13.7%,而且劲性复合桩承载路堤中各桩的最大水平位移仅为传统管桩承载路堤的76%~82%。研究成果可为劲性复合桩承载路堤的设计、工程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劲性复合桩 桩承路堤 水泥土软化 破坏机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ving open vehicle problem with time window by hybrid column generation algorithm 被引量:1
3
作者 YU Naikang QIAN Bin +2 位作者 HU Rong CHEN Yuwang WANG L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4期997-1009,共13页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open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time window(OVRPTW), where each vehicle does not need to return to the depot after completing the delivery task.The optimization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open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time window(OVRPTW), where each vehicle does not need to return to the depot after completing the delivery task.The optimization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total distance. This problem exists widely in real-lif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process.We propose a hybrid column generation algorithm(HCGA) for the OVRPTW, embedding both exact algorithm and metaheuristic. In HCGA, a label setting algorithm and an intelligent algorithm are designed to select columns from small and large subproblems, respectively. Moreover, a branch strategy is devised to generate the final feasible solution for the OVRPTW.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faster speed and can obtain the approximate optimal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with 100 customers in a reasonable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time window(OVRPTW) hybrid column generation algorithm(HCGA) 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label setting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卡车与多无人机协同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镇璐 高佳静 谭哲一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共18页
随着智能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卡车和无人机协同运输系统在业界的探索性应用越来越引起学界研究的重视.本文研究了多卡车多无人机协同配送问题,以最小化系统的总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一个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为了求解该模型,本研究还设计了一... 随着智能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卡车和无人机协同运输系统在业界的探索性应用越来越引起学界研究的重视.本文研究了多卡车多无人机协同配送问题,以最小化系统的总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一个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为了求解该模型,本研究还设计了一种基于列生成的求解算法,以及基于变邻域搜索算法的加速算法改进策略,进一步缩短求解时间.本研究通过大量数值实验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算法的有效性,另外还通过一些敏感性分析实验提出了若干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配送 路径优化 无人机 混合整数规划 列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环保气体的断路器温升特性
5
作者 赵莉华 邬志云 +3 位作者 闫志强 黄小龙 宁文军 贾申利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7,共12页
由于SF_(6)断路器具有严重的温室效应,基于新型环保气体断路器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现有关于新型环保气体C_(4)F_(7)N/CO_(2)混合气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灭弧、绝缘性能等方面,对其温升特性的研究不够深入,但是绝缘气体的温升特性对断... 由于SF_(6)断路器具有严重的温室效应,基于新型环保气体断路器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现有关于新型环保气体C_(4)F_(7)N/CO_(2)混合气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灭弧、绝缘性能等方面,对其温升特性的研究不够深入,但是绝缘气体的温升特性对断路器的载流能力设计和运行状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新型环保气体断路器的温升特性,本文基于40.5kV瓷柱式断路器样机搭建了温升实验平台,并建立了电磁-热-流多物理场耦合的仿真模型,对断路器温升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断路器灭弧室内温升呈左右对称、上高下低的阶梯状分布,热量主要集中在导体和内部绝缘气体顶部;灭弧室内流场分布较为稳定,导体附近的气体由于受热产生了自然对流现象,气体流速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最大流速出现在喷口位置;在一定条件下,瓷柱式断路器的导体回路、瓷套管外壳和喷口等典型测点处的温升均随着负荷电流的增大而增加,且喷口和导体处的温度上升速率远高于瓷套管外壳;基于不同气体的瓷柱式断路器温升场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其中C_(4)F_(7)N/CO_(2)混合气体表现出良好的散热能力,且随着混合气体中C_(4)F_(7)N气体比例的增加,导体温升逐渐减小;各种气体环境下灭弧室内的流场分布也大致相似,气流速度与灭弧室温度和气体黏度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新型环保气体C_(4)F_(7)N在瓷柱式断路器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新型环保绝缘气体在高压断路器温升方面替代SF_(6)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升特性 C_(4)F_(7)N/CO_(2)混合气体 高压断路器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水泥土动剪模量和阻尼比共振柱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郭端伟 何杰 +2 位作者 宋德新 王忍 李凤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6-275,共10页
橡胶水泥土作为一种经济环保的耐腐蚀轻质填筑材料,在沿海港口工程及灯塔等基础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共振柱试验,对不同橡胶掺量、水泥掺量和围压下橡胶水泥土动力特性展开研究,重点探究各影响因素对其动剪模量和阻尼比的影... 橡胶水泥土作为一种经济环保的耐腐蚀轻质填筑材料,在沿海港口工程及灯塔等基础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共振柱试验,对不同橡胶掺量、水泥掺量和围压下橡胶水泥土动力特性展开研究,重点探究各影响因素对其动剪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固结压力下橡胶水泥土的累计轴向应变随着橡胶掺量和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水泥掺量增大而减小;橡胶水泥土动剪模量曲线衰减程度随橡胶掺量的增加和水泥掺量的减小而减弱,非线性特征减弱,而受围压影响则较小;最大动剪模量随着橡胶掺量的增大而减小,随水泥掺量和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当橡胶掺量较低或水泥掺量较高时,其掺量改变对最大动剪模量影响最大;橡胶的掺入减缓了动剪模量衰减幅度,并且在较低围压下促使其更早地发生衰减。而水泥掺量的减小和围压的增大则会推迟衰减,衰减幅度也相对更大;阻尼比随动剪应变的增加而单调递增,增大橡胶掺量和减小围压会使其阻尼比增大,当水泥掺量小于15%时,阻尼比随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而当水泥掺量大于15%时,阻尼比反而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水泥土 动剪模量 阻尼比 配合比 共振柱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联合加固河堤变形特征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沈晨 章定文 +1 位作者 宋涛 张国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10-215,共6页
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联合加固河堤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采用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上河堤,可有效控制地基的沉降和减小了软土地基的水平位移,河堤边坡稳定性高。堤顶处沉降最大,尽管施工完成一年后沉降... 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联合加固河堤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采用柱状和格栅状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上河堤,可有效控制地基的沉降和减小了软土地基的水平位移,河堤边坡稳定性高。堤顶处沉降最大,尽管施工完成一年后沉降尚未完全稳定,但沉降速率放缓;由于搅拌桩的应力集中效应显著加速了地基的固结速率,根据实测沉降和超静孔隙水压力计算得到施工完成一年时搅拌桩加固地基的固结度分别达到了80%,75%以上。因桩土刚度差异,桩土应力分配呈现模型的应力集中效应,实测的水泥土搅拌桩桩土应力比介于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柱状搅拌桩 格栅搅拌桩 河堤 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既有铁路增建新线地基处理施工影响比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晓 王伟志 +7 位作者 徐永福 王虎 杨元治 杨炜林 敖江忠 鲜谊 倪顺天 叶华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铁路既有线的建设时代久远、铁路路基建设标准低,地基土质条件差,受增建新线铁路路基的地基处理施工影响明显。对地基处理施工进行现场监测,选取施工影响小的地基处理方法对保障既有铁路运营安全至关重要。根据超孔隙... 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铁路既有线的建设时代久远、铁路路基建设标准低,地基土质条件差,受增建新线铁路路基的地基处理施工影响明显。对地基处理施工进行现场监测,选取施工影响小的地基处理方法对保障既有铁路运营安全至关重要。根据超孔隙水压力、地表位移和深层位移的现场施工监测数据,分析地基处理施工影响范围和程度,得到以下结论:(1)施工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为高压旋喷桩(管桩)>水泥搅拌桩>全方位高压喷射(MJS)桩>布袋桩;(2)水泥搅拌桩施工影响范围在5 m左右,高压旋喷桩施工影响范围高达10 m,布袋桩施工影响范围大约为3 m,MJS桩施工影响范围在4 m左右。对比高压旋喷桩、管桩、布袋桩和MJS桩与搅拌桩施工影响大小,优化临近既有铁路增建新线的地基处理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增建新线地基处理对既有铁路的扰动影响,确保既有铁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地基处理 施工影响 水泥搅拌桩 高压旋喷桩 布袋桩 全方位高压喷射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烃类混合碳五馏分分离工艺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宏宇 韩德求 +3 位作者 许凌子 张健 邹雄 董宏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4-148,共5页
利用隔壁精馏塔替代混合碳五馏分原有分离流程中的脱丁烷塔和碳五预分离塔,通过Aspen Plus V12软件对混合碳五馏分的提纯流程进行稳态模拟,在此基础上运用灵敏度分析工具,对隔壁精馏塔的操作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隔壁精馏塔替代... 利用隔壁精馏塔替代混合碳五馏分原有分离流程中的脱丁烷塔和碳五预分离塔,通过Aspen Plus V12软件对混合碳五馏分的提纯流程进行稳态模拟,在此基础上运用灵敏度分析工具,对隔壁精馏塔的操作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隔壁精馏塔替代脱丁烷塔和碳五预分离塔,最佳原料进料位置为第11块塔板、最佳质量回流比为5、最佳侧线采出位置为第7块塔板、最佳侧线采出量为500 kg h,气相回流位置为第37块塔板,液相回流位置为第12块塔板;在相同进料条件和相同碳五馏分纯度的前提下,与采用常规精馏工艺相比,采用隔壁塔精馏工艺时冷却能耗降低17.04%,加热能耗降低16.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壁精馏塔 混合碳五馏分 节能 模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劲芯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路堤失稳破坏模型试验
10
作者 张振 李凌旭 +2 位作者 叶观宝 王萌 肖彦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0-349,共10页
劲芯水泥土桩可有效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和提高边坡稳定性。目前对于劲芯水泥土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承受竖向荷载条件下的工程特性上,对于路堤荷载下桩体失稳破坏模式与计算方法的认识尚不全面。开展1g重力场模型试验,对... 劲芯水泥土桩可有效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和提高边坡稳定性。目前对于劲芯水泥土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承受竖向荷载条件下的工程特性上,对于路堤荷载下桩体失稳破坏模式与计算方法的认识尚不全面。开展1g重力场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路堤荷载下天然地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劲芯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路基变形、桩土应力、桩体应变、桩体破坏形态及路堤失稳模式,并评价了现有刚性桩复合地基稳定性计算方法对于劲芯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路堤稳定性分析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相较于水泥土桩,劲芯水泥土桩能有效约束地基土变形,路面沉降约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61%~71%,坡外隆起约为12%~46%,进而显著提高路堤的稳定性。在路堤荷载下,劲芯水泥土桩表现出渐进式失稳破坏特征,桩体可发生纯压破坏、压弯破坏和弯曲破坏,且与桩体刚度和相对于路堤位置有关,桩体断裂位置与滑动面位置并未重合。等效抗剪强度法对于劲芯水泥土桩承载路堤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芯水泥土桩 路堤失稳 破坏模式 模型试验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青海玛多M_(S)7.4地震前后CO异常变化研究
11
作者 史延飞 辛存林 +1 位作者 梁浩东 刘海博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2-702,723,共12页
地震前后气体地球化学信息的研究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研究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_(S)7.4地震与CO时空变化之间的关系,在以瓦里关大气观测站地面数据验证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反演数据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取玛多M_(S)... 地震前后气体地球化学信息的研究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研究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_(S)7.4地震与CO时空变化之间的关系,在以瓦里关大气观测站地面数据验证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反演数据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取玛多M_(S)7.4地震前后AIRS反演的CO数据,通过滑动均值法、差值法对玛多地震前后不同尺度的CO浓度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提取CO地球化学信息是可靠的。时间上,玛多M_(S)7.4地震前两个月CO浓度开始波动,出现峰值,地震发生后恢复平静;空间上,震中位置的CO浓度在近地面变化尤其明显,震中及附近区域的CO浓度从3月开始逐渐升高,由离散分布逐渐向震中和发震断裂带聚拢靠近,到4月底达到最大异常18.60×10^(-9),异常高值中心的连线与发震断层江错断裂走向、地表破裂分布一致。排除背景值和季节变化的影响,推断CO浓度异常变化是地震引起的,主要归因于地下气体释放和岩石挤压碰撞产气,气体逸散后在大气圈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起次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玛多 M_(S)7.4地震 AIRS传感器 CO柱浓度 CO体积混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空的武夷山区域0~6 km臭氧变化天气成因分析
12
作者 邓慧颖 黄金洪 +2 位作者 赵芮 蒋冬升 王宏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1-810,共10页
基于2022年福建省武夷山区域邵武站O_(3)探空观测51次科学试验,分析该区域对流层中下层(0~6 km)O_(3)的季节分布和O_(3)体积混合比(OVMR)变化趋势,探究O_(3)柱浓度(COA)排名前5和后5个例的大气环流形势、诊断物理量及垂直廓线的差异。... 基于2022年福建省武夷山区域邵武站O_(3)探空观测51次科学试验,分析该区域对流层中下层(0~6 km)O_(3)的季节分布和O_(3)体积混合比(OVMR)变化趋势,探究O_(3)柱浓度(COA)排名前5和后5个例的大气环流形势、诊断物理量及垂直廓线的差异。结果表明:1.5 km以下OVMR春季>秋季>夏季>冬季,1.5 km以上OVMR呈现春季最大,夏季最低,除了秋季,其他季节均呈现随高度增加的趋势;0~6 km排名前5的个例有3个发生在4—5月,主导天气形势与风场为冷高压前偏北或高压底部偏东气流控制,2个发生在9月,为副热带高压和台风外围的下沉气流共同影响;且均表现出对流层中下层大气层结稳定,空气干燥,湿层很薄,存在明显的下沉气流,对流抑制能力强,低层为偏东风,风速在4~8 m·s^(-1)之间。排名后5个例的发生月份、天气形势、诊断物理量等与排名前5个例的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3)探空观测 COA OVMR 大气廓线特征 武夷山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泊位分配与专用泊位租赁的联合优化研究
13
作者 郑建风 王鑫珏 刘惠斌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2-271,共10页
针对港口同时存在普通泊位与专用泊位的现象,以及班轮公司难以制定合理专用泊位租赁策略的问题,本文提出混合泊位分配问题,并研究与专用泊位租赁的联合优化。以船舶运营成本、货物装卸成本和班轮公司租赁专用泊位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 针对港口同时存在普通泊位与专用泊位的现象,以及班轮公司难以制定合理专用泊位租赁策略的问题,本文提出混合泊位分配问题,并研究与专用泊位租赁的联合优化。以船舶运营成本、货物装卸成本和班轮公司租赁专用泊位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为方便求解大规模问题,将模型转化为使用两组决策变量分别表示靠泊计划与泊位租赁策略的集划分模型,并设计考虑枚举的列生成算法求解模型。最后,以4家班轮公司在三大港口的船舶数据为基础进行算例测试与灵敏度分析。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联合优化模型相较于传统泊位分配问题模型可分别降低28.38%的运营成本和26.25%的总成本;本文设计的算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求解300艘船的大规模问题,且相较于传统列生成算法有81.86%的计算速度提升;同时为港口与航运公司协调专用泊位出租价格、制定租赁策略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泊位分配问题 混合整数规划 专用泊位 列生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钉形搅拌桩与常规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6
14
作者 刘松玉 朱志铎 +1 位作者 席培胜 易耀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59-1068,共10页
针对国内水泥土搅拌桩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介绍了笔者研制的钉形水泥土搅拌桩及其施工工艺。通过江苏省高速公路钉形搅拌桩与常规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试验段工程,分别进行了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芯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进行... 针对国内水泥土搅拌桩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介绍了笔者研制的钉形水泥土搅拌桩及其施工工艺。通过江苏省高速公路钉形搅拌桩与常规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试验段工程,分别进行了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芯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进行了路堤荷载作用下的沉降、深层水平位移、超静孔压、荷载传递等监测,从桩身强度、成桩质量、荷载传递、加固效果等方面对钉形搅拌桩与常规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进行了对比研究,论证了钉形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优越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钉形水泥土搅拌桩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形水泥土搅拌桩 常规搅拌桩 施工工艺 试验段工程 桩身质量 荷载传递 高速公路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径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技术 被引量:10
15
作者 易耀林 刘松玉 +3 位作者 赵玮 孙鹤 陈文震 李汉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87-390,共4页
为了有效处理软土层位于中间的多层软弱地基,开发了中间桩体直径扩大的变径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并通过现场试桩施工及检测,介绍了变径双向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原理、机械设备、施工工艺和桩身质量检测结果。现场试桩结果表明所提的变径水... 为了有效处理软土层位于中间的多层软弱地基,开发了中间桩体直径扩大的变径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并通过现场试桩施工及检测,介绍了变径双向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原理、机械设备、施工工艺和桩身质量检测结果。现场试桩结果表明所提的变径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是合适的,能形成中间截面扩大的新型搅拌桩。由于采用了双向搅拌工艺,保证了水泥掺量,提高了搅拌均匀性,变径双向水泥土搅拌桩的桩身强度大大高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变径双向水泥土搅拌桩的研发丰富了水泥土搅拌桩处理软弱地基的形式,能经济、有效地对中间软土层的多层地基进行针对性地的处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软弱地基 变径搅拌桩 双向搅拌 桩身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2D工法)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刘松玉 杜广印 +1 位作者 洪振舜 吴燕开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69-875,共7页
在分析常规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的技术(2D工法)。该工法充分利用粉喷桩和排水板的优点,将二者有机结合,达到经济、有效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文章介绍了该工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在分析常规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的技术(2D工法)。该工法充分利用粉喷桩和排水板的优点,将二者有机结合,达到经济、有效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文章介绍了该工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通过详细介绍现场试验成果,论证了该工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可在工程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喷桩 排水板 复合地基 2D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试验研究 被引量:102
17
作者 刘松玉 席培胜 +1 位作者 储海岩 宫能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0-564,共5页
针对国内水泥土搅拌桩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及其施工工艺;通过工程实例和试验数据分析,对双向水泥土搅拌桩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在现场施工工艺、标准贯入试验、桩身芯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电阻率试验以... 针对国内水泥土搅拌桩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及其施工工艺;通过工程实例和试验数据分析,对双向水泥土搅拌桩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在现场施工工艺、标准贯入试验、桩身芯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电阻率试验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具有优越的工程特性及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搅拌桩 标准贯入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塔基础理论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红海 王伟文 +2 位作者 王立新 张继炎 李建隆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4-78,共5页
规整填料塔具有效率高、压降低、放大效应不明显等优点,其成功应用有赖于对二相流动与传质的深入认识。文中综述了规整填料塔内的气液二相流动与分布、返混、气液二相在常压和高压下的传质特性、M arangon i效应以及计算流体力学(CFD)... 规整填料塔具有效率高、压降低、放大效应不明显等优点,其成功应用有赖于对二相流动与传质的深入认识。文中综述了规整填料塔内的气液二相流动与分布、返混、气液二相在常压和高压下的传质特性、M arangon i效应以及计算流体力学(CFD)在规整填料塔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填料塔内液体的分布与返混的研究较多,气相的流动分布与返混特性的研究较少,高压传质、M arangon i效应,特别是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填料塔内的液体流动与传质等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塔 规整填料 流体分布 返混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向玮 刘松玉 +1 位作者 经绯 刘志彬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8-333,共6页
变径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式,它针对传统水泥土搅拌桩存在的诸多弊端进行了相应的改进.通过对试验区变径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几组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研究了变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及桩身荷载传递机理.研究表... 变径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式,它针对传统水泥土搅拌桩存在的诸多弊端进行了相应的改进.通过对试验区变径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几组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研究了变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及桩身荷载传递机理.研究表明,受到桩身强度的限制,荷载沿桩身传递限定在一定深度范围内;由于桩径的变化,桩身应力在变径处发生了应力集中现象;桩身轴力沿深度逐渐衰减,且在变径位置以上桩体衰减速率较下部快;最大桩侧摩阻力则发生在载荷板下4D^6D(D为扩大头桩径)处,在变径处下部有限范围内的桩侧摩阻力由于扩大头端阻作用而锐减;扩大头端承力开始随荷载的增加而线性增大,随后趋于稳定;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扩大头端承力随扩大头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桩土应力比随扩大头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径 水泥土搅拌桩 单桩复合地基 承载性能 荷载传递规律 桩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搅拌桩搅拌均匀性的电阻率评价方法 被引量:16
20
作者 席培胜 刘松玉 张八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5-358,共4页
采用电阻率测试方法,以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和双向水泥土搅拌桩为例,对水泥土搅拌桩芯样电阻率进行测试.通过对其电阻率及其表征水泥土微观结构的结构因子、形状因子和各向异性指数的定量分析,阐述了水泥土搅拌桩在水平方向和沿桩身方向的... 采用电阻率测试方法,以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和双向水泥土搅拌桩为例,对水泥土搅拌桩芯样电阻率进行测试.通过对其电阻率及其表征水泥土微观结构的结构因子、形状因子和各向异性指数的定量分析,阐述了水泥土搅拌桩在水平方向和沿桩身方向的均匀性;通过与搅拌桩桩身标贯击数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宏观力学指标对比,验证了利用电阻指标评价水泥土搅拌桩搅拌均匀性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结论表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搅拌不够均匀,桩身水泥土的微观结构、物理力学性质随深度增加变差,表现出方向上的差异性.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搅拌均匀,桩身水泥土的微观结构、物理力学性质沿桩身分布均匀.取芯和标贯试验论证了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水泥土搅拌桩 微观结构 均匀性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