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医生工作选择偏好——基于福建两贫困县的Mixed Logit模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卢若艳 连东晴 +2 位作者 李跃平 刘小梅 阮嘉杰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5-48,共4页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医生工作选择偏好。方法:基于离散选择实验思路设计问卷,抽取160名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医生填写问卷,应用Mixed Logit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医生对工资、编制、子女教育条件、预期工作年限...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医生工作选择偏好。方法:基于离散选择实验思路设计问卷,抽取160名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医生填写问卷,应用Mixed Logit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医生对工资、编制、子女教育条件、预期工作年限有显著正偏好,对职称晋升年限具有显著负偏好。所有的工作属性变量都存在偏好的异质性,尤为显著的是预期工作年限,其中68%的医生选择较长的工作年限,32%的医生则相反。子女教育条件和编制的货币价值为5 141元和2 181元。为医生子女提供当地最好的教育条件可使工作选择比例提升38.06%。结论:多数在职的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医生有继续在岗工作的意愿。除工资外,子女教育条件等非经济因素对医生工作选择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偏好 离散选择试验 mixed 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连续-离散耦合模型的门架式双排抗滑桩受力分析
2
作者 沈书拯 江巍 +3 位作者 欧阳晔 谭亿虹 吴剑 陈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4,共11页
使用结构力学计算模型分析门架式双排抗滑桩内力变形,由于引入简化假定在实际工程中存在一定局限。依托湖北省巴东县某建筑边坡工程,以FLAC3D和PFC3D为工具建立包含门架式双排抗滑桩结构和边坡的三维连续-离散耦合分析模型,采用重力增... 使用结构力学计算模型分析门架式双排抗滑桩内力变形,由于引入简化假定在实际工程中存在一定局限。依托湖北省巴东县某建筑边坡工程,以FLAC3D和PFC3D为工具建立包含门架式双排抗滑桩结构和边坡的三维连续-离散耦合分析模型,采用重力增加法获取给定安全系数下的门架式双排抗滑桩的内力变形,并通过对比分析明确排距、桩距和桩径对内力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连续-离散耦合模型可有效获取桩后土体潜在滑移趋势并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前后排桩弯矩分布呈现“S”型曲线特征,且前排桩承受更大弯矩。前后排桩侧向位移总体上均由桩底向上逐步增大,前排桩略大于后排桩,但由于连梁约束作用前排桩侧向位移在近桩顶处减小。给定安全系数增大会导致前后排桩弯矩增大和侧向位移非线性增长。排距增大后,前排桩桩顶负弯矩增大,前后排桩桩身正弯矩减小、负弯矩增大。桩距增大对桩顶弯矩影响较小,但会导致前后排桩桩身正弯矩和负弯矩均增大。桩径增大后,后排桩桩顶正弯矩增大,前排桩正弯矩和负弯矩均增大,后排桩正弯矩增大而负弯矩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架式双排抗滑桩 连续-离散耦合模型 重力增加法 弯矩 侧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裂隙等效连续介质耦合模型的哈尔克山裂隙网络模拟
3
作者 漆琳靖 王泽清 +2 位作者 那金 岑畅 马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6-1268,共13页
哈尔克山位于天山北部,复杂的地质结构和强烈的地形切割导致该地区断裂发达,河谷裂隙发育。哈尔克山地区对天山北麓整体水资源及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为了对其进行地下水渗透能力评价研究,探讨该区域基岩裂隙渗透特征,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模... 哈尔克山位于天山北部,复杂的地质结构和强烈的地形切割导致该地区断裂发达,河谷裂隙发育。哈尔克山地区对天山北麓整体水资源及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为了对其进行地下水渗透能力评价研究,探讨该区域基岩裂隙渗透特征,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模型(DFN)与等效连续介质模型(ECM)的理论基础,提出一种离散裂隙等效连续介质耦合模拟方法。首先,基于研究区水文地质背景,结合其天然裂隙网络特征,开展区域裂隙空间特征分析;然后,根据天然裂隙网络特征开展离散裂隙网络模拟,构建符合实际区域地质条件的离散裂隙网络模型;最后,基于等效介质模型理论,耦合裂隙与地质单元体,计算裂隙网络等效渗透率。结果表明:研究区裂隙受哈尔克山断裂构造影响,整体走向呈NWW向和NEE向;区域裂隙隙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裂隙在空间分布上服从Fisher分布;裂隙等效半径为312.9~780.6 m,隙宽为1.43~25.19 mm,渗透率为2.3~66.7 mD①,裂隙密度为0.10~5.25 m^(-1);等效渗透率xx方向为0.050~1.877 mD,yy方向为0.050~1.947 mD,zz方向为0.100~2.825 mD,整体区域渗透率均小于3 mD;哈尔克山地区基岩裂隙网络渗透率较低,断裂带及河谷裂隙发育带是山区地下水的主要运移通道。将模拟结果同前期开展的水文地质试验结果对比,二者数值较为相近,证明离散裂隙等效连续介质耦合模拟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哈尔克山 离散裂隙等效连续介质耦合模拟 水文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连续耦合的岩溶隧道防突岩体安全厚度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晏启祥 刘琛尧 +3 位作者 孙润方 王绪 谢文清 陈耀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100,共11页
为有效预防岩溶隧道施工中的突涌水灾害,首先,调研近年来国内岩溶隧道突涌水典型案例,总结隧道突涌水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其次,建立离散-连续耦合模型并采用多元回归理论的方法,明确防突岩体破坏的判定准则,划分岩溶隧道防突岩体破坏... 为有效预防岩溶隧道施工中的突涌水灾害,首先,调研近年来国内岩溶隧道突涌水典型案例,总结隧道突涌水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其次,建立离散-连续耦合模型并采用多元回归理论的方法,明确防突岩体破坏的判定准则,划分岩溶隧道防突岩体破坏模式并提出裂缝发育规律;然后,基于对防突岩体最小安全厚度造成影响的各因素,针对溶洞位于隧道上方、下方及侧方3种情况分别建立防突岩体最小安全厚度预测计算式;最后,依托德庆隧道工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防突岩体破坏模式主要有弯折破坏、整体剪切破坏和复合破坏3种,可基于裂隙发展速度将其破坏过程分为初始阶段、快速发育阶段、平缓发育阶段3个阶段;各因素按影响显著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溶腔内水压、围岩黏结参数、溶腔跨度、溶腔高跨比和隧道埋深;计算得到德庆隧道3处施工段的防突岩体最小安全厚度分别为2.964,5.263和0.961 m,突涌水评估结果准确。防突岩体最小安全厚度预测计算式可用于预测并评估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离散-连续耦合模型 防突岩体 破坏模式 安全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完形填空的方面级情感四元组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文忠 夏家莉 +4 位作者 万齐智 刘德喜 万本庭 曹重华 夏池玉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44-1768,共25页
方面情感四元组预测(ASQP)任务旨在从给定的评论语句中提取所有方面词以及相应的方面类别、观点表达和情感极性,有助于全面了解用户对产品或服务不同方面的评价情况.现有情感四元组预测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局限:(1)判别式模型没有利用promp... 方面情感四元组预测(ASQP)任务旨在从给定的评论语句中提取所有方面词以及相应的方面类别、观点表达和情感极性,有助于全面了解用户对产品或服务不同方面的评价情况.现有情感四元组预测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局限:(1)判别式模型没有利用prompt捕获情感元素之间的语义关系;(2)生成式模型要么简单地将情感元素类型标签组合形成prompt,缺乏理解标签类型涵义的语境;要么将离散模板作为解码器的输入,而编码器则无法捕获到模板中情感元素之间的语义关系.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本文首先基于完形填空思想研制离散和连续2类prompt,提供理解4个情感元素类型涵义的语境,帮助模型更好地捕获情感元素之间的语义关系;然后,基于设计的prompt,提出C-ASQP框架,包含判别式模型DC-ASQP和生成式模型GC-ASQP.在DC-ASQP中,采用2阶段策略,先预测4个情感元素中2个较为容易的情感元素,再将预测结果嵌入到设计的prompt中,帮助模型理解情感元素类型的涵义,从而有效预测另外2个情感元素.在GC-ASQP中,将设计的prompt作为编码器的输入,借助预训练模型的学习模式,充分利用预训练模型蕴含的知识提升四元组的生成效果.实验结果显示,DC-ASQP模型在4个常用数据集上的F1值相比同类判别式最优模型分别提高4.70%、6.48%、6.97%和2.60%,GC-ASQP模型的F1值比最优基准模型分别提高0.86%、1.67%、0.15%和1.02%,验证了将ASQP建模为完形填空任务的有效性,所设计的2类prompt以及C-ASQP框架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面情感四元组预测 完形填空 离散和连续prompt 判别式和生成式模型 C-ASQP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A-AFSA算法的集装箱港口连续型泊位分配优化
6
作者 初良勇 章嘉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69,共9页
为提升集装箱港口运营效率,笔者研究了考虑潮汐因素与泊位偏好的连续型泊位分配问题。引入了船舶时空矩形不可重叠约束和潮汐时间窗约束,构建以最小化船舶等待、延迟离港、泊位偏离以及在港期间油耗费用和最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为提升集装箱港口运营效率,笔者研究了考虑潮汐因素与泊位偏好的连续型泊位分配问题。引入了船舶时空矩形不可重叠约束和潮汐时间窗约束,构建以最小化船舶等待、延迟离港、泊位偏离以及在港期间油耗费用和最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根据模型特征,采用CPLEX求解软件、鱼群算法、布谷鸟搜索算法和布谷鸟鱼群混合算法进行求解,以计划周期为36 h的20个不同规模的船舶到港数据为研究算例,通过算例求解得到符和潮汐时间窗、泊位偏好等要求的泊位分配方案。算例求解表明:算例规模较小时,CPLEX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求出最优泊位分配方案;算例规模较大时,CPLEX求解时间较长,布谷鸟鱼群混合算法可以在平均3 min内求出与CPLEX差距为0.39%~4.20%的次优解;不同算法间的对比表明,布谷鸟鱼群混合算法求解能力更优,混合算法所得泊位分配方案中,乘潮船舶的进出港时刻均在潮汐高水位时段,且85%以上的船舶在偏好泊靠点200 m内接受装卸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与航道工程 布谷鸟鱼群混合算法 连续型泊位分配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潮汐因素 泊位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体系的多尺度混合指数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嘉宇 陈飞国 +1 位作者 徐骥 葛蔚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14-2221,共8页
对颗粒混合物均匀性的系统研究揭示了混合过程中显著的多尺度特征,特别是宏尺度上均匀的混合物在微尺度上可能表现为极度不均匀,反之亦然,同时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混合指数表征同一混合物在同一尺度下的均匀性可能也会有所差异。尝试... 对颗粒混合物均匀性的系统研究揭示了混合过程中显著的多尺度特征,特别是宏尺度上均匀的混合物在微尺度上可能表现为极度不均匀,反之亦然,同时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混合指数表征同一混合物在同一尺度下的均匀性可能也会有所差异。尝试提出一种多尺度混合指数,即在不同尺度采用不同评价方法,并将混合指数表达为不同尺度上的分布,而不是在未定义尺度上的单一值。该多尺度表征方法可更精确与全面地反映混合物的均匀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体系 混合 多尺度 离散单元法 莱西指数 相对标准偏差 宏尺度混合 微尺度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连续尺度分形-离散Iwan黏滑接触力学建模
8
作者 夏焕雄 付志豪 +4 位作者 刘检华 敖晓辉 张健 罗俊成 张学睿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4-1164,共11页
零件配合面接触状态是影响高精密产品装配精度的关键因素,而分形-Iwan耦合模型是描述典型配合面黏滑接触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现有基于MB的分形-Iwan耦合模型认为所有微凸体发生完全变形,且全局共用一个常量弹塑性临界面积,导致模型... 零件配合面接触状态是影响高精密产品装配精度的关键因素,而分形-Iwan耦合模型是描述典型配合面黏滑接触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现有基于MB的分形-Iwan耦合模型认为所有微凸体发生完全变形,且全局共用一个常量弹塑性临界面积,导致模型对小触点的法向力计算存在偏差.为此,建立了改进的分形-离散Iwan黏滑接触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连续尺度的分形表面凸体分布函数,得到了具有尺度依赖关系的临界面积表达式.基于上述改进的耦合模型,探究了切向载荷作用下的粗糙接触界面滞回特性,获得了接触面几何形貌、接触压力对界面切向力的影响规律.将得到的滞回曲线与文献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改进分形-离散Iwan耦合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接触面 连续尺度分形 离散Iwan模型 黏滑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FEM法的碎冰区船舶冰致疲劳损伤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陈炎 张佳宁 +1 位作者 黄炼 陈玲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4-68,共5页
极地运输船在碎冰区航行时会不断与海冰发生碰撞,致使内部产生周期性损伤,加剧了船体结构的疲劳问题。为此,本文建立一种基于离散元-有限元(DEM-FEM)的碎冰区航行船舶冰致疲劳损伤评估方法。首先,根据实际海冰分布,构造出一种混合海冰... 极地运输船在碎冰区航行时会不断与海冰发生碰撞,致使内部产生周期性损伤,加剧了船体结构的疲劳问题。为此,本文建立一种基于离散元-有限元(DEM-FEM)的碎冰区航行船舶冰致疲劳损伤评估方法。首先,根据实际海冰分布,构造出一种混合海冰模型和数值碎冰航道。利用离散元法(DEM)计算出船体-碎冰碰撞下的冰载荷时历。将冰载荷时历施加到船体上,利用有限元法(FEM)计算出各疲劳子工况下的热点应力时历。采用改进四峰谷值雨流计数法统计热点应力时历的应力水平,基于线性累积损伤准则的S-N曲线法计算出各热点总的疲劳损伤度。最后,将本方法的计算结果与LR规范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本方法可为碎冰区航行船舶的冰致疲劳损伤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有限元 混合碎冰模型 冰载荷 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玉耕作秸秆混土还田模式下离散元参数标定
10
作者 单海勇 严旖旎 +5 位作者 沈悦 刘旭杰 张晋 韩笑 石吕 刘建 《农业工程》 2024年第8期72-81,共10页
麦-玉一年两熟的江淮、黄淮地区秸秆混土还田保护性耕作模式,麦秸秆-土壤混合的种床缺乏准确的物料相互接触参数,阻碍了机械化玉米精密播种过程中关键部件、种粒、肥料与混合种床相互作用研究,进而制约了机具优化与改进。采用物理与EDE... 麦-玉一年两熟的江淮、黄淮地区秸秆混土还田保护性耕作模式,麦秸秆-土壤混合的种床缺乏准确的物料相互接触参数,阻碍了机械化玉米精密播种过程中关键部件、种粒、肥料与混合种床相互作用研究,进而制约了机具优化与改进。采用物理与EDEM离散元方法结合研究非连续体麦秸秆-土壤混合物之间相互作用,选用Bonding V2黏结模型搭建柔性麦秸秆段“元颗粒”,选取Hertz-Mindlin with JKR模型对一定湿度的土壤进行参数标定。首先,以圆桶提升麦秸秆和土壤种床混合物堆积角为响应值,采用Plackett-Burman筛选试验和最陡爬坡试验分别对显著影响因素从大到小排序和缩近最佳取值范围。利用Box-Behnken试验构建了显著影响因素与堆积角二阶回归模型,对显著因素交互项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优化模型并以实测堆积角39.94°为目标响应值,计算得土壤JKR表面能0.500、土壤-秸秆动摩擦系数0.065 8、土壤-秸秆JKR表面能0.262及土壤-土壤动摩擦系数0.155,仿真验证误差1.08%,表明标定的接触模型参数可靠。该研究可为麦-玉保护性耕作模型下混合种床与机具精密播种相互作用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玉耕作 秸秆还田 混合种床 离散元 接触模型 堆积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旭龙电站尾水调压室洞间岩柱围岩宏细观特性分析
11
作者 李冬冬 陈捷平 +1 位作者 吴秋波 孙海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4-203,共10页
为了将连续和非连续分析方法耦合用于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软硬混合平行黏结模型的细观参数快速标定法,可根据给定岩石的宏观力学参数快速给出其颗粒流模型细观接触参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颗粒离散元PFC 3D与有限... 为了将连续和非连续分析方法耦合用于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软硬混合平行黏结模型的细观参数快速标定法,可根据给定岩石的宏观力学参数快速给出其颗粒流模型细观接触参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颗粒离散元PFC 3D与有限差分FLAC 3D耦合的旭龙地下电站尾水调压室三维离散-连续耦合分析模型,研究了开挖期尾水调压室洞间岩柱围岩变形与破坏宏细观特性,以及检修期间侧向水压力对洞间岩柱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检修期间尾水调压室水压力引起的围岩变形与应力增量变化是极小的,但洞间岩柱上半段22.7 m的高度存在塑形贯通区,局部稳定性较差,有必要在工程建设期开展尾水调压室及尾水支洞岩墩塑性贯通区专项支护方案研究,以确保旭龙地下电站工程的安全建设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水调压室 洞间岩柱 FLAC 3D 离散-连续耦合 塑形贯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节波纹管优化设计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杨玲 谢守勇 +3 位作者 杨明金 刘峰 杨国才 陈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3-156,共4页
在对膨胀节波纹管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以单波补偿量最大、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膨胀节波纹管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采用以离散复合形法为基础的混合离散变量组合型优化方法求解数学模型,并运用二次曲线加速、贴边搜索、最终反射技术等辅... 在对膨胀节波纹管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以单波补偿量最大、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膨胀节波纹管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采用以离散复合形法为基础的混合离散变量组合型优化方法求解数学模型,并运用二次曲线加速、贴边搜索、最终反射技术等辅助功能,提高系统的优化效能,获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节波纹管 混合离散变量 数学模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乔成 欧国强 +2 位作者 潘华利 王钧 宇岩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34-142,共9页
泥石流作为一种多相混合介质,所包含的物理过程和动力学特征非常复杂。针对泥石流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随着数值计算方法和物理计算模型的发展而发展,基于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为探究泥石流复杂物理现象背后的机理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泥石流作为一种多相混合介质,所包含的物理过程和动力学特征非常复杂。针对泥石流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随着数值计算方法和物理计算模型的发展而发展,基于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为探究泥石流复杂物理现象背后的机理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回顾了求解泥石流动力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从连续介质计算方法、离散介质计算方法和混合介质计算方法3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数值模拟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介绍了在泥石流分析中常用的数值模拟软件及其特点,展望了求解泥石流动力学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传统的基于网格的计算方法已有长足发展和较长的应用历史,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在处理大变形、快速运移的自由表面流问题时,存在网格容易畸变等问题;基于粒子的计算方法在处理上述问题时无需网格的划分和维护,易于确定自由表面位置和多相间的界面,但存在边界条件处理困难等问题;混合介质计算方法在较小尺度范围内对固体颗粒物质与液相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数值模拟 动力学模型 多相 连续介质 离散介质 混合介质 深度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筒干燥器中颗粒混合运动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4
作者 耿凡 徐大勇 +2 位作者 袁竹林 王宏生 李斌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9-534,550,共6页
滚筒干燥器中的颗粒混合运动是关系干燥效率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滚筒干燥器中颗粒的混合特性,基于力学原理,采用离散元方法直接跟踪滚筒中的每一个颗粒。建立了三维数值实验平台,对滚筒中颗粒碰撞、摩擦的混合运动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滚筒干燥器中的颗粒混合运动是关系干燥效率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滚筒干燥器中颗粒的混合特性,基于力学原理,采用离散元方法直接跟踪滚筒中的每一个颗粒。建立了三维数值实验平台,对滚筒中颗粒碰撞、摩擦的混合运动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着重探讨了滚筒转速、抄板半径及抄板数目等关键参数对滚筒中颗粒混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颗粒混合均匀的速度加快;滚筒内壁抄板半径和数目对颗粒的混合特性也有重要影响;并发现了近壁区域颗粒的混合均匀程度比内部区域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筒干燥器 离散元方法 混合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型二分类数据的广义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混合线性模型及其SAS软件实现(三)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岩波 何大卫 +2 位作者 刘桂芬 张晋昕 郭静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8-330,共3页
目的 离散型系统结构数据若忽略其误差多层次的存在 ,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会导致不实的结果 ,本文探讨了广义混合线性模型理论及其实现过程。方法 利用SAS宏程序GLIMMIX实现了logit及loglog混合模型的分析。结果 各项结果均与MLN的... 目的 离散型系统结构数据若忽略其误差多层次的存在 ,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会导致不实的结果 ,本文探讨了广义混合线性模型理论及其实现过程。方法 利用SAS宏程序GLIMMIX实现了logit及loglog混合模型的分析。结果 各项结果均与MLN的分析结果一致 ,且进一步拟合了数据的logit随机系数模型。 结论 GLIMMIX可分析多种离散型系统结构数据 ,但还应注意算法和数据的误差分布 ,才能使广义混合线性模型得以合理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型系统结构数据 广义混合线性模型 SAS软件 LOGIT模型 多水平模型 卫生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中建模方法综述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仁发 杨帆 +2 位作者 谢国琪 黄晶 段梦琴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5-175,共11页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不仅包含离散的计算过程、网络通信,还涉及处理连续的物理事件。从CPS所涉及的离散系统和连续系统2个方面出发,分别介绍了当前存在的一些建模理论及基于该理论的开发工具,并概括总结了它们在CPS领域的应用。对CP...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不仅包含离散的计算过程、网络通信,还涉及处理连续的物理事件。从CPS所涉及的离散系统和连续系统2个方面出发,分别介绍了当前存在的一些建模理论及基于该理论的开发工具,并概括总结了它们在CPS领域的应用。对CPS亟需解决的问题做了简单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CPS建模问题可能存在的4种可行的方法,为CPS建模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建模理论 建模工具 离散系统 连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量施肥机连续混合装置中肥料颗粒运动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金丽丽 姬长英 +1 位作者 方会敏 谈英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1-265,共5页
连续混合装置是混合变量施肥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合装置中肥料颗粒的运动是影响各种肥料成分精确混合配比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混合装置中肥料颗粒的混合特性,采用离散单元法跟踪每一个颗粒,仿真混合装置内颗粒的混合过程。在Hertz接触... 连续混合装置是混合变量施肥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合装置中肥料颗粒的运动是影响各种肥料成分精确混合配比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混合装置中肥料颗粒的混合特性,采用离散单元法跟踪每一个颗粒,仿真混合装置内颗粒的混合过程。在Hertz接触理论和牛顿第二定律基础上建立了肥料颗粒运动的数学模型,以变异系数作为反映颗粒混合程度的指标,着重探讨了混合装置内部结构、主轴转速对肥料颗粒混合特性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增加装置内分洒盘、拦料筒数目可以改善肥料颗粒的混合效果;随着主轴转速的增加,肥料颗粒混合均匀程度得到明显改善。仿真结果可为混合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连续混合装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勤出行时间与方式选择 被引量:11
18
作者 鲜于建川 隽志才 朱泰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01-1605,共5页
针对不同方式通勤出行者在出行时间上的差异性,从通勤出行方式对通勤出行时间的影响出发,将通勤出行方式选择和出行时间选择纳入同一模型系统,建立由离散选择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组成的离散-连续模型,对通勤出行方式和出行时间选择及其... 针对不同方式通勤出行者在出行时间上的差异性,从通勤出行方式对通勤出行时间的影响出发,将通勤出行方式选择和出行时间选择纳入同一模型系统,建立由离散选择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组成的离散-连续模型,对通勤出行方式和出行时间选择及其相互影响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通勤出行方式对出行时间选择有显著影响,通勤者年龄、性别及其家庭成员结构、工作活动属性及通勤途中的非工作活动安排等都是出行方式和出行时间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对准确预测通勤出行选择行为及其对交通管理工作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勤出行 出行时间 出行方式 离散-连续选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变充电和动态数据路由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韩江洪 丁煦 +2 位作者 石雷 韩东 魏振春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0,共10页
利用无线充电设备周期地为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充电,可使传感器节点持续工作,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问题,但需设计合适的节点充电方案和网络路由方案。以无线充电设备驻站比最大化为优化目标,依次提出了充电及网络路由方案的连续时变模... 利用无线充电设备周期地为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充电,可使传感器节点持续工作,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问题,但需设计合适的节点充电方案和网络路由方案。以无线充电设备驻站比最大化为优化目标,依次提出了充电及网络路由方案的连续时变模型、离散N+1阶段非线性模型及可解的离散N+1阶段线性模型,在证明模型合理性后最终求解。结论给出了具体网络的最优充电和路由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能量传输 充电周期 连续时变模型 离散N+1阶段模型 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交通体系中弹性需求的网络平衡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豫川 孙立军 黄仕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21-925,共5页
讨论的城市交通体系模型由快速道路网和广布的街区道路连续区域组成 .针对这样特征的城市交通体系 ,建立了满足弹性需求及用户平衡条件的数学规划模型 ,并提出了以有限元算法为基础的迭代求解方法 .最后 ,给出了城市交通体系模型的算例 。
关键词 城市交通体系 用户平衡条件 弹性需求 连续/离散混合模型 有限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