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m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成套装备研制 被引量:43
1
作者 任怀伟 王国法 +1 位作者 李首滨 牛剑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6-121,共6页
为实现晋陕蒙地区7 m左右厚煤层的安全高效自动化生产,研制7 m大采高综采智能化成套装备。针对采高增加而带来的围岩控制、巷道与工作面过渡、工作面设备协调控制以及运输系统可靠性等难题,采用液压支架智能耦合控制、大梯度过渡、工作... 为实现晋陕蒙地区7 m左右厚煤层的安全高效自动化生产,研制7 m大采高综采智能化成套装备。针对采高增加而带来的围岩控制、巷道与工作面过渡、工作面设备协调控制以及运输系统可靠性等难题,采用液压支架智能耦合控制、大梯度过渡、工作面直度调控、煤流平衡控制、设备参数在线监测等新技术,研制出7 m大采高液压支架,通过80 000次的循环加载寿命试验;工作面大功率运输设备运量达到4 500 t/h;工作面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350 m长工作面综采成套装备的精确控制和协调联动。成套装备在陕煤集团红柳林矿进行工业性试验,工作面作业人员由14人减少至5人,最高月产达111万t,工作面年生产能力达1 20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m大采高 成套装备 液压支架 年产千万吨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放开采及其应用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70
2
作者 毛德兵 康立军 《煤矿开采》 2003年第1期11-14,21,共5页
 根据当前综放开采技术发展水平,通过分析影响综放工作面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大采高综放开采的概念并指出该方法是综放工作面实现年产1000万t的重要途径。按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实现年产1000万t的要求,主要从设备配套的角度...  根据当前综放开采技术发展水平,通过分析影响综放工作面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大采高综放开采的概念并指出该方法是综放工作面实现年产1000万t的重要途径。按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实现年产1000万t的要求,主要从设备配套的角度分析了大采高综放开采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放开采 年产1000万t 设备配套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产千万吨300m长综放工作面开采技术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振军 张忠温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35,共4页
为实现矿井年产千万吨的目标,以平朔井工一矿浅埋深、两硬条件下的特厚煤层为例,介绍了采用国产成套装备为主的300 m长综放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结合工作面矿压显现、支架适应性、顶煤冒放性等指标,评价了特厚煤层千万吨300 m长综放... 为实现矿井年产千万吨的目标,以平朔井工一矿浅埋深、两硬条件下的特厚煤层为例,介绍了采用国产成套装备为主的300 m长综放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结合工作面矿压显现、支架适应性、顶煤冒放性等指标,评价了特厚煤层千万吨300 m长综放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效果。结果表明:采用300 m长工作面综放开采的采煤方法,确定割煤高度为3.8 m、放煤高度为8.7 m,通过合理配套工作面设备,工作面平均日产4万t左右,平均月产108万t,最高月产118万t,平均年产1 200万t以上,工作面采出率88.98%,实现了单工作面年产1 000万t以上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浅埋深 两硬煤层 千万吨工作面 300 m长综放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万吨矿井近距离特厚煤层协同开采技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忠温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3-67,共5页
为实现近距离特厚煤层协同开采,以平朔矿区4号和9号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的方法,确定工作面放煤工艺参数、巷道布置方式、巷道支护方式、区段煤柱尺寸及终采线位置。结果表明:9号煤层综放工作面采用一刀一... 为实现近距离特厚煤层协同开采,以平朔矿区4号和9号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的方法,确定工作面放煤工艺参数、巷道布置方式、巷道支护方式、区段煤柱尺寸及终采线位置。结果表明:9号煤层综放工作面采用一刀一放、分段、两轮顺序放煤可提高煤炭采出率2.1%;9号煤层工作面在加强巷道支护的基础上采用内外错组合巷道布置方式,可有效防止工作面片帮冒顶事故的发生;4号煤层工作面区段煤柱尺寸不小于17 m且终采线距主要巷道50 m时,有效保证4号煤层大巷及9号煤层水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特厚煤层 协同开采 综放开采 千万吨矿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