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aptive diagonal loaded minimum variance beamforming applied to medical ultrasound imaging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昊霖 张志宏 刘东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826-1832,共7页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robustness and contrast in the minimum variance(MV) beamformer, adaptive diagonal loading method was proposed. The conventional diagonal loading technique has already been used in the MV beamfo...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robustness and contrast in the minimum variance(MV) beamformer, adaptive diagonal loading method was proposed. The conventional diagonal loading technique has already been used in the MV beamformer, but has the drawback that its level is specified by predefined parameter and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input-data. To alleviate this problem, the level of diagonal loading was computed appropriately and automatically from the given data by shrinkage method in the proposed adaptive diagonal loaded beamform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beamformer was tested on the simulated point target and cyst phantom was obtained using Field II. In the point target simula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higher lateral resolution than the conventional delay-and-sum beamformer and could be more robust in estimating the amplitude peak than the MV beamformer when acoustic velocity error exists. In the cyst phantom simulation, the proposed beamformer has shown that it achieves an improvement in contrast ratio and without distorting the edges of cy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al ultrasound imaging minimum variance BEAMFORMING DIAGONAL loading delay-and-sum BEAMFORMING CONTRAST ROBUST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noise reduction technique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s based on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minimum mean square variance criterion and least mean square adaptive filter 被引量:9
2
作者 Yu-xing Li Long W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543-554,共12页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 processing is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underwater acoustics.Noise reduction of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s is the key to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 processing.Owing to the complexity ...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 processing is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underwater acoustics.Noise reduction of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s is the key to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 processing.Owing to the complexity of marine environment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underwater acoustic channel,noise reduction of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s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challenge in the field of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 processing.In order to solve the dilemma,we proposed a novel noise reduction technique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s based on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minimum mean square variance criterion(MMSVC) and least mean square adaptive filter(LMSAF).This noise reduction technique,named CEEMDAN-MMSVC-LMSAF,has three main advantages:(i) as an improved algorithm of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 and ensemble EMD(EEMD),CEEMDAN can better suppress mode mixing,and can avoid selecting the number of decomposition in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ii) MMSVC can identify noisy 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and can avoid selecting thresholds of different permutation entropies;(iii) for noise reduction of noisy IMFs,LMSAF overcomes the selection of deco mposition number and basis function for wavelet noise reduction.Firstly,CEEMDAN decomposes the original signal into IMFs,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noisy IMFs and real IMFs.Then,MMSVC and LMSAF are used to detect identify noisy IMFs and remove noise components from noisy IMFs.Finally,both denoised noisy IMFs and real IMFs are reconstructed and the final denoised signal is obtained.Compared with other noise reduction techniques,the validity of CEEMDAN-MMSVC-LMSAF can be proved by the analysis of simulation signals and real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s,which has the better noise reduction effect and has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CEEMDAN-MMSVC-LMSAF also provides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detection,feature extraction,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water acoustic signal Noise reductio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 Ensemble EMD(EEMD) Complete EEMD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 minimum mean square variance criterion(MMSVC) Least mean square adaptive filter(LMSAF) Ship-radiated noi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最小方差的磁浮列车悬浮系统性能评估
3
作者 王浩 黄翠翠 +1 位作者 丁明强 龙志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57-2466,共10页
磁浮列车的商业化运营对安全性的要求极为严苛,其中悬浮系统作为关键核心部件,其控制性能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状态,因此,研究悬浮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尤为重要。传统的最小方差指标被广泛用于控制回路性能的量化,但其通常假设系统为线性模... 磁浮列车的商业化运营对安全性的要求极为严苛,其中悬浮系统作为关键核心部件,其控制性能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状态,因此,研究悬浮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尤为重要。传统的最小方差指标被广泛用于控制回路性能的量化,但其通常假设系统为线性模型,忽略了实际系统的非线性特性。事实上,磁浮列车悬浮系统是具有显著非线性特征的开环不稳定系统,在性能评价中忽视这些非线性因素可能导致性能估计偏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Wiener模型的非线性最小方差指标,用于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的控制性能评价。该方法首先利用Wiener模型描述悬浮系统的非线性过程,并推导出基于反馈不变量的非线性最小方差指标及其计算方法。通过建立单点悬浮系统非线性模型,在不同控制器参数和扰动条件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该指标对控制器性能和随机扰动的评价效果。此外,基于湖南凤凰磁浮线路实车运行数据,开展悬浮系统控制性能评价实验,并对比不同时段的线性最小方差指标与误差积分指标,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系统 控制性能评估 反馈不变量 非线性最小方差 WIEN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阵元自适应波束合成超声成像算法
4
作者 左天乐 杨录 +1 位作者 滕生超 孟睿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8,共6页
为克服超声成像中分辨率和探测深度之间的矛盾以及图像对比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阵元自适应波束合成的超声成像算法。该方法通过虚拟阵元双聚焦波束合成调节超声成像中的分辨率和探测深度,利用最小方差波束合成算法对回波数据进... 为克服超声成像中分辨率和探测深度之间的矛盾以及图像对比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阵元自适应波束合成的超声成像算法。该方法通过虚拟阵元双聚焦波束合成调节超声成像中的分辨率和探测深度,利用最小方差波束合成算法对回波数据进行最优加权处理后添加相干因子对整体图像进行处理。虚拟阵元双聚焦用于增加阵列的有效孔径大小,提高分辨率和聚焦性能;最小方差波束合成用于抑制噪声并提高目标信号的强度;相干系数用于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对比度。在FieldⅡ中对模拟点目标和模拟囊肿目标进行仿真实验并对四种成像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辨率不随探测深度的增加出现大幅度降低,并在对比度方面优于传统的成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成像 虚拟阵元 最小方差 相干系数 分辨率 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关联加权的多目标跟踪算法
5
作者 于勇政 王伟 蒲治伟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6,共14页
针对多平台被动、主动雷达探测信息异步和高密度杂波混叠导致多目标状态估计精度下降与多目标数量过度估计的问题,提出基于信息关联加权的概率假设密度滤波算法。构建多目标跟踪模型,并分析了现有算法易受杂波影响的机理。推导了基于信... 针对多平台被动、主动雷达探测信息异步和高密度杂波混叠导致多目标状态估计精度下降与多目标数量过度估计的问题,提出基于信息关联加权的概率假设密度滤波算法。构建多目标跟踪模型,并分析了现有算法易受杂波影响的机理。推导了基于信息关联加权的多目标跟踪算法,根据目标速度和可容忍误差设置容忍时间参数,将异步时间较短的探测信息近似为同步,利用关联算法筛选来源于同一目标的被动、主动雷达信息,利用最小方差加权融合提升探测精度,而随机分布的杂波由于角度数值差距较大导致难以关联而被剔除。仿真分析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于现有算法提升了多目标状态估计精度,减少多目标数量过度估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跟踪 协同探测 概率假设密度滤波 信息关联 最小方差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量-自适应人工神经网络下的舰船目标检测
6
作者 贾世杰 陈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5-179,共5页
舰船种类丰富、大小差异显著,从小型快艇到大型航空母舰,尺度范围跨度大,给舰船目标类型识别检测带来较大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动量-自适应人工神经网络的舰船目标检测方法。此方法利用最大类间方差算法,结合图像灰度特性,... 舰船种类丰富、大小差异显著,从小型快艇到大型航空母舰,尺度范围跨度大,给舰船目标类型识别检测带来较大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动量-自适应人工神经网络的舰船目标检测方法。此方法利用最大类间方差算法,结合图像灰度特性,通过计算类间方差最大化,将图像划分为目标与背景;采用最小外接矩形法提取舰船目标特征,通过计算能够完全包围舰船的最小矩形,获取目标的几何特征信息;将所提取特征输入基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的舰船目标检测模型,模型在权重调节中引入动量项,设计自适应学习率,增强网络对舰船特征的学习与识别能力,实现对舰船目标的识别检测。实验结果验证,该方法能够清晰地将舰船目标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对于单个舰船目标类型以及多目标类型的识别检测结果均稳定、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舰船目标 识别检测 最大类间方差算法 最小外接矩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随机波动率模型下带有最低担保的动态均值–方差DC型养老金计划
7
作者 郝哲弘 常浩 《应用概率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433,共20页
文章在均值–方差框架下研究了具有4/2随机波动率和最低年金担保的缴费确定(DC)型养老金的最优投资问题.基金管理者可以将养老金财富投资于由一种无风险资产、一种零息债券和一种风险资产构成的金融市场,其中利率期限结构服从仿射利率模... 文章在均值–方差框架下研究了具有4/2随机波动率和最低年金担保的缴费确定(DC)型养老金的最优投资问题.基金管理者可以将养老金财富投资于由一种无风险资产、一种零息债券和一种风险资产构成的金融市场,其中利率期限结构服从仿射利率模型,而风险资产的价格过程服从带有随机利率的4/2随机波动率模型.假设最低担保水平与瞬时利率相关,以终端财富超过最低担保的盈余过程的方差为目标建立均值–方差模型.通过构建辅助过程,将初始问题转化为等价的自融资投资问题,运用拉格朗日对偶定理和随机最优控制理论推导出了有效策略和有效前沿的闭式解.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模型参数对有效策略和有效前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随机波动率模型 随机利率 最低担保 DC型养老金 均值–方差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酉变换的求根稀疏渐近最小方差的离格方位估计方法
8
作者 王绪虎 金序 +3 位作者 侯玉君 宋传旺 王辛杰 陈建军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2-301,共10页
为提高方位估计精度,提升运算效率,文章提出一种改进的求根稀疏渐近最小方差离格方位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酉变换,将复数域的协方差矩阵信号转化到实数域,减少了迭代的运算量,降低了运行时间,且酉变换具有双向平滑的作用,提高了相干信... 为提高方位估计精度,提升运算效率,文章提出一种改进的求根稀疏渐近最小方差离格方位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酉变换,将复数域的协方差矩阵信号转化到实数域,减少了迭代的运算量,降低了运行时间,且酉变换具有双向平滑的作用,提高了相干信源的估计性能和角度分辨能力;此外,结合离格模型,将网格点的位置作为估计参数直接进行迭代运算,克服了离格间隙引起的建模误差,提高了方位估计的精度。计算仿真和湖上试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在低信噪比和少快拍情况下的方位估计性能优势更为明显,在实际场景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估计 离格模型 酉变换 求根稀疏渐进最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T的广义斜投影三维极化滤波方法
9
作者 王栗沅 何华锋 +2 位作者 何耀民 韩晓斐 李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3-643,共11页
针对不同噪声背景下广义斜投影滤波存在滤波“死角”,且易受噪声协方差矩阵估计误差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阈值(SVT)的广义斜投影极化-空域联合滤波方法。以均匀圆阵极化敏感阵列为基础建立阵列接收信号模型;利用最小化干扰... 针对不同噪声背景下广义斜投影滤波存在滤波“死角”,且易受噪声协方差矩阵估计误差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阈值(SVT)的广义斜投影极化-空域联合滤波方法。以均匀圆阵极化敏感阵列为基础建立阵列接收信号模型;利用最小化干扰约束广义斜投影算子设计广义斜投影三维极化滤波器;在干扰参数未知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SVT的滤波权矢量计算方法;通过对滤波器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并与三种同类方法仿真对比,结果表眀:基于SVT的广义斜投影三维极化滤波方法能够在无需估计噪声协方差矩阵的条件下实现干扰抑制并恢复出目标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斜投影 低秩矩阵恢复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 奇异值阈值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烟气脱硫浆液pH值控制性能优化
10
作者 单港生 王志国 刘飞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66-1372,共7页
为了提高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效率,针对脱硫浆液的pH值控制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指标驱动的拓展虚拟参考迭代优化算法来优化控制性能。首先,利用pH控制过程的输入输出数据来计算系统的控制性能指标,与指定性能指标阈值比较后,再... 为了提高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效率,针对脱硫浆液的pH值控制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指标驱动的拓展虚拟参考迭代优化算法来优化控制性能。首先,利用pH控制过程的输入输出数据来计算系统的控制性能指标,与指定性能指标阈值比较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控制参数优化。其次,当需要参数优化时,通过数据驱动技术使实际系统输出指标跟踪参考模型输出指标,最小化目标函数,得到优化的控制参数。最后,对脱硫浆液pH值控制系统进行MATLAB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脱硫浆液pH值的稳定控制,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随机扰动,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烟气脱硫 浆液pH值控制 最小方差指标 数据驱动控制 拓展虚拟参考迭代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知风荷载作用下拉索振动位移的拉索MR阻尼器失效破坏的原位识别方法
11
作者 雷鹰 杨雄骏 +1 位作者 朱宏平 沈文爱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189,共10页
MR阻尼器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阻尼器失效破坏。现有的对MR阻尼器的性能识别多为离线方法,需将阻尼器从斜拉索上拆卸下来后进行人工检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斜拉索在未知风荷载作用下振动位移,对在役失效无模型的MR阻尼... MR阻尼器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阻尼器失效破坏。现有的对MR阻尼器的性能识别多为离线方法,需将阻尼器从斜拉索上拆卸下来后进行人工检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斜拉索在未知风荷载作用下振动位移,对在役失效无模型的MR阻尼器作用力进行原位在线识别的方法。首先,建立模态坐标下斜拉索-阻尼器系统运动方程及观测方程,并进行模态截断以减少未知变量的数量。然后,将模态风荷载建模为随机游走过程并加入系统的增广状态中,并视MR阻尼器的作用力视为作用在斜拉索上的‘附加未知输入’,采用最近提出的无直接反馈的平滑最小方差无偏Bayesian滤波,对结构增广状态和MR阻尼器作用力进行识别。通过识别数值模拟的MR阻尼器三种典型的失效破坏模式,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索减振 MR阻尼器失效 未知风荷载 随机游走过程 平滑最小方差无偏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偏差改进算法及其在无线授时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晨辉 李忠升 +2 位作者 杨鹏 王佳笑 王红培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8-1262,共5页
针对无线授时条件下的时间同步精度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的时间偏差改进算法,并应用于无线授时测试试验中,提高了无线授时测试试验的时间基准精度。针对实际网络传输中往返传输延时往往... 针对无线授时条件下的时间同步精度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的时间偏差改进算法,并应用于无线授时测试试验中,提高了无线授时测试试验的时间基准精度。针对实际网络传输中往返传输延时往往不同的特点,将经典时间偏差算法的最小延迟假设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最小方差序列的改进算法;在无线授时测试试验中,利用时间偏差改进算法提高了测试试验中的时间基准精度。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算法的时间偏差估计精度较经典算法提升36%,在无线授时测试试验中的实测数据结果显示,改进算法的时间偏差估计精度提升23%,提高了无线授时测试精度,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同步 无线授时 时间偏差 最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M模型的宽带MVDR快速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宪文 温东阳 +1 位作者 董永峰 李智忠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129,共4页
为满足潜艇等水下航行器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更高实时性要求,在经典的MVDR(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时域解析信号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SRM(Spiked Random Matrix)的协方差逆运算的快速估计算法。首先对宽... 为满足潜艇等水下航行器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更高实时性要求,在经典的MVDR(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时域解析信号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SRM(Spiked Random Matrix)的协方差逆运算的快速估计算法。首先对宽带信号进行时域解析信号的构造,依据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然后通过对快拍信号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进行调整和处理,实现精确的协方差矩阵的逆运算估计,避免了传统的复杂求逆运算,尤其适合多传感器和快拍样本受限的环境。仿真实验和海试数据证明,提出的算法波束指向性能更优,信号处理复杂度更低,随着阵元间距数的增加,性能获得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信号 SRM模型 MVDR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基地阵元级数据融合的声源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秀坤 王集 于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07-2013,共7页
针对双基地声呐系统中,利用几何关系构建定位方程求解定位方式在多目标时存在定位模糊的现象,本文利用阵元级数据融合提出了一种目标定位算法。利用双基地系统中目标时延和方位的耦合关系,将接收数据近似地表示成广义方位估计的模型,实... 针对双基地声呐系统中,利用几何关系构建定位方程求解定位方式在多目标时存在定位模糊的现象,本文利用阵元级数据融合提出了一种目标定位算法。利用双基地系统中目标时延和方位的耦合关系,将接收数据近似地表示成广义方位估计的模型,实现对时延和方位的同时补偿,将定位问题转换为空间谱估计问题。通过添加虚拟源的方式改进了经典的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算法权值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旁瓣更低的增强型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算法,使得该算法在多目标情况下也不存在定位模糊现象,从而可以省去后续的数据关联等步骤。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方位估计的双基地定位算法,本文利用双基地阵元级数据融合提出的算法在单目标和双目标情况下获得了更高的定位精度,在一定信噪比条件下定位误差较经典方法低5 dB。数值仿真和分析展示了本文所提方法在双基地声呐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声呐 声源定位算法 空间谱估计 数据融合 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算法 定位方程 旁瓣抑制 自适应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毫米波雷达多径假目标分析与消除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晶月 吴佩仑 +2 位作者 陈家辉 郭世盛 崔国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6,共9页
针对城市道路环境下车载毫米波雷达存在的多径假目标干扰真实目标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径假目标消除方法,以实现真实目标的准确定位。首先分析了简化的城市道路多径场景的电磁传播路径并建立回波模型,然后应用恒虚警率检测方法及最... 针对城市道路环境下车载毫米波雷达存在的多径假目标干扰真实目标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径假目标消除方法,以实现真实目标的准确定位。首先分析了简化的城市道路多径场景的电磁传播路径并建立回波模型,然后应用恒虚警率检测方法及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测角定位算法得到目标的初始定位结果,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多径假目标空间位置分布规律并将初始定位点迹与多径假目标进行匹配消除,保留了真实目标定位点迹。实测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径假目标消除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假目标定位点,获得真实目标的定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毫米波雷达 多径消除 目标定位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未知输入非线性系统的扩展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
16
作者 鹿子豪 王娜 +2 位作者 林崇 赵克友 董世桂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892-5900,共9页
针对工程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未知输入会导致经典的非线性滤波器状态估计精度下降甚至滤波发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无偏估计(minimum variance unbiased estimation,MVUE)准则的扩展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extended square-root c... 针对工程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未知输入会导致经典的非线性滤波器状态估计精度下降甚至滤波发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无偏估计(minimum variance unbiased estimation,MVUE)准则的扩展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extended square-root cubature Kalman filter,ESRCKF)算法。首先,结合上一时刻未知输入估计值对状态一步预测值进行修正,得到含未知输入条件下的状态预测值。其次,设计新息并采用加权最小二乘(weighted least squares,WLS)法获取当前时刻未知输入的无偏估计。最后,通过最小化协方差矩阵的迹,同时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和舒尔补引理得到系统状态的最小方差无偏估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的非线性滤波算法,ESRCKF算法提高了在处理含未知输入非线性系统时的状态估计精度,并能同时实现系统状态和未知输入的最优估计,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 最小方差无偏估计 加权最小二乘法 状态估计 未知输入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角度谱算法的气体泄漏定位方法
17
作者 王天琪 杨祥国 +2 位作者 晏园 刘成龙 张金磊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8,共9页
针对噪声环境下微小气体泄漏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角度谱算法的气体泄漏定位方法。该算法通过引入信噪比追踪加权的方式,提取受噪声影响较小且单个声源能量占优的时频支撑域,并通过Softplus激活函... 针对噪声环境下微小气体泄漏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角度谱算法的气体泄漏定位方法。该算法通过引入信噪比追踪加权的方式,提取受噪声影响较小且单个声源能量占优的时频支撑域,并通过Softplus激活函数自适应地调整不同频率分量对角度谱函数的贡献,增加泄漏声源占优的时频域权重;此外,引入基于时频稀疏性的分频带处理,使各子频带内存在一个主导声源能量占优,抑制低频段噪声能量的积累同时避免高频混叠现象。通过软件仿真计算以及实验验证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改进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角度谱算法可以实现气体泄漏源的精准定位,定位结果的最大误差在3.5°以内。相比传统算法,该方法在低信噪比和低采样点数下有更高的稳定性、抗噪能力及准确率,可为气体泄漏定位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泄漏定位 波达方向估计 阵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约束的最小方差无偏自适应荷载估计
18
作者 李东升 魏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165,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约束的最小方差无偏自适应荷载估计算法,该算法是对传统的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算法的改进。利用大部分结构荷载在空间稀疏的特点,通过PM(pseudo-measurement)技术对荷载向量施加了一个稀疏约束,最终无约束的最小二乘估... 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约束的最小方差无偏自适应荷载估计算法,该算法是对传统的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算法的改进。利用大部分结构荷载在空间稀疏的特点,通过PM(pseudo-measurement)技术对荷载向量施加了一个稀疏约束,最终无约束的最小二乘估计转换为了基于l 1范数的稀疏约束,在这样的改进下,传统算法在加速度观测下的荷载漂移问题被有效地解决,同时提高了算法荷载估计的鲁棒性。此外,对于噪声估计传统做法都是通过经验进行手动设置,在工程应用中极大不便。基于此,引入了自适应估计算法,实现了测量噪声协方差自适应估计。最后,通过1个10自由度弹簧阻尼系统和一个3层框架试验结构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方差无偏估计 荷载估计 稀疏约束 自适应估计 荷载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回路性能评估综述 被引量:23
19
作者 薛美盛 Fei Qi +2 位作者 张毅 王川 白东进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7-512,共6页
控制回路性能评估是控制领域中较新的一个研究分支,近几年在国际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深入解析控制回路性能评估的目的、全面分析和总结现有工作,旨在预测控制回路性能评估的未来研究方向。首先介绍控制回路性能评估的意义及其所要... 控制回路性能评估是控制领域中较新的一个研究分支,近几年在国际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深入解析控制回路性能评估的目的、全面分析和总结现有工作,旨在预测控制回路性能评估的未来研究方向。首先介绍控制回路性能评估的意义及其所要解决的问题,随后给出评估控制回路性能的完整步骤,并总结当前控制回路性能评估领域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工业应用及商业化产品,最后在评析现有工作不足的基础上指出了基于LQG或GMV基准的评估、非线性和时变系统的评估、与部件性能监测的结合将是未来控制性能评估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回路 性能评估 最小方差 随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Canny算子边缘检测技术 被引量:92
20
作者 李牧 闫继红 +1 位作者 李戈 赵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02-1007,共6页
采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时,梯度图像需要进行模非极大值抑制,然后求取双阈值提取边缘,但目前双阈值的求取无法避免人工设定的影响,试验表明,针对不同的图像采用相同的阈值,边缘检测效果差异很大.这一点限制了Canny算子在实际中的应用... 采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时,梯度图像需要进行模非极大值抑制,然后求取双阈值提取边缘,但目前双阈值的求取无法避免人工设定的影响,试验表明,针对不同的图像采用相同的阈值,边缘检测效果差异很大.这一点限制了Canny算子在实际中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梯度幅度直方图和类内方差最小化自适应的确定高低阈值的方法,可针对不同的图像,实现双阈值的自适应提取,不需要人为设定任何参数,采用模糊控制技术提取边缘像素,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计算双闽值 类内方差最小化 模糊算法 CANNY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