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AFM悬臂的高阶谐振特性研究及实验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强先 袁丹 +2 位作者 尤焕杰 赵阳 程真英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47-2652,共6页
为了提高动态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灵敏度、分辨率、扫描速度等,基于硅悬臂器件具有多阶谐振模态的特性,提出一种利用硅悬臂高阶谐振而进行扫描测量的高阶谐振表面测量方法,并对相应动态AFM悬臂的高阶谐振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分... 为了提高动态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灵敏度、分辨率、扫描速度等,基于硅悬臂器件具有多阶谐振模态的特性,提出一种利用硅悬臂高阶谐振而进行扫描测量的高阶谐振表面测量方法,并对相应动态AFM悬臂的高阶谐振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分析了高阶谐振悬臂的工作原理,给出了悬臂的振动方程和振型函数,从理论上证明了高阶谐振悬臂较其初级谐振模式具有更高灵敏度和更高空间分辨率;由于频率的提高,悬臂的动态测量性能明显改善。基于自制的轻敲式AFM,通过实验证实了高阶谐振现象的存在;实验测得的一阶二阶谐振悬臂的灵敏度,空间分辨率和最小可探测力梯度分别为8 V/μm,17 V/μm;1.33 nm,0.47 nm;1.80×10-7N/m,0.54×10-7N/m,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一致;通过二阶谐振扫描获得了光栅试样表面轮廓图,证明了该高阶谐振特性研究的正确性及利用高阶谐振特性进行扫描测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悬臂 高阶谐振 动态AFM 最小可探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梁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理论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于玲 陈德昊 +1 位作者 包龙生 薛兴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6-181,共6页
为研究斜拉桥其最优成桥索力对主梁内力、线形的影响,以本溪某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在既有索力优化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了基于复合约束的最小能量法,以塔梁的拉压应变能和弯曲应变能建立目标函数,运用显示梯度的数学表达式进行求解.研... 为研究斜拉桥其最优成桥索力对主梁内力、线形的影响,以本溪某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在既有索力优化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了基于复合约束的最小能量法,以塔梁的拉压应变能和弯曲应变能建立目标函数,运用显示梯度的数学表达式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钢梁侧最大负弯矩为83 292.49 k N·m,混凝土侧最大负弯矩为18 934.7 k N·m,主梁最大下挠为40.1 mm,出现在钢梁侧且距离主墩0.75 L处,优化后索力更加均匀合理,计算结果可以满足工程要求,在同类桥型中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梁 斜拉桥 成桥合理状态 索力优化 有约束最小能量法 显示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