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开采矿井矿压异常显现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应启 陈勇 +2 位作者 郑有雷 桂兵 王志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7,共3页
为了研究济三煤矿6304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的矿压异常显现现象,在矿压观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的方法,掌握了该工作面矿压异常显现特征。指出了该工作面矿压异常显现区域,基本顶垮落步距、煤厚、辅助运输巷沿空留巷、断层、富水... 为了研究济三煤矿6304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的矿压异常显现现象,在矿压观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的方法,掌握了该工作面矿压异常显现特征。指出了该工作面矿压异常显现区域,基本顶垮落步距、煤厚、辅助运输巷沿空留巷、断层、富水顶板、开采深度是该工作面发生矿压异常显现的主要原因。工作面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支架初撑力不低于3 389 kN可以有效确保深部开采矿压异常区域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矿压观测 矿压异常显现 显现特征 异常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兰EMAG矿压监测系统功能及应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邓志刚 任勇 +1 位作者 毛德兵 齐庆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共4页
波兰EMAG矿业电气自动化中心研制的ARIMIS M/E井下微震监测系统、ARES-5/E地音监测系统、GEOTOMO长壁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监测系统等5种产品,可以分别从采动空间远场、近场、工作区域以及地面全方位的对冲击现象进行实时监测,为矿压防治... 波兰EMAG矿业电气自动化中心研制的ARIMIS M/E井下微震监测系统、ARES-5/E地音监测系统、GEOTOMO长壁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监测系统等5种产品,可以分别从采动空间远场、近场、工作区域以及地面全方位的对冲击现象进行实时监测,为矿压防治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对保护职工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压力 矿压防治 矿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震和地音综合监测在冲击地压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宗文 王元杰 +2 位作者 赵成利 邓志刚 王传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7,共4页
在分析了微震和地音监测技术各自优势的基础上,结合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与ARES-5/E地音监测系统在华丰煤矿的应用效果,提出了综合微震和地音监测技术的冲击地压防治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微震监测技术配合地音监测技术,不仅在时间上对... 在分析了微震和地音监测技术各自优势的基础上,结合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与ARES-5/E地音监测系统在华丰煤矿的应用效果,提出了综合微震和地音监测技术的冲击地压防治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微震监测技术配合地音监测技术,不仅在时间上对冲击危险起到了即时预测,而且在空间上对冲击危险起到了从局部预测到区域预测的分级预测效果,还可以实现煤岩体破裂过程中能量从集聚至释放整个过程的全程监测。实践表明,ARES-5/E地音监测系统能够对冲击事件的发生起到提前预测;应用微震和地音综合监测技术,能够结合2种技术的优势,在冲击地压的防治中取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 地音 综合监测技术 冲击地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矿采空区掘进巷道围岩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侯玮 霍海鹰 +1 位作者 田端信 李智慧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88,92,共4页
针对重组整合矿巷道掘进通过采空区时围岩稳定性差,掘进、支护困难的现状,通过理论分析、方案设计、现场工业性试验,建立了采空区内掘进巷道围岩综合控制技术体系。根据掘进巷道开挖过程中遇到的三种不同情况提出了巷道掘进前高冒区充... 针对重组整合矿巷道掘进通过采空区时围岩稳定性差,掘进、支护困难的现状,通过理论分析、方案设计、现场工业性试验,建立了采空区内掘进巷道围岩综合控制技术体系。根据掘进巷道开挖过程中遇到的三种不同情况提出了巷道掘进前高冒区充填注浆构成人工假顶及掘进时钻孔超前注浆提高围岩强度技术方法,提出了锚杆(索)网与料石墙工字钢混凝土背板棚联合支护的多层次综合支护技术方法,解决了采空区覆岩强度低、自承结构能力小的围岩控制技术难题。实践表明,采用综合控制技术有效保证了巷道围岩稳定,对类似条件下的井巷施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加固 巷道支护 覆岩结构 采空区 矿压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矮房屋屋面实测峰值风压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秋胜 胡尚瑜 +1 位作者 戴益民 李正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6,共6页
通过作者研制的一套可移动实验房及测试系统对近地登陆台风风速和房屋表面风压进行同步观测,研究登陆台风近地边界层风场和低矮房屋风效应.基于0801'浣熊'台风实测数据,分析了实验房屋面角部区域局部峰值负压分布特征和相关性,... 通过作者研制的一套可移动实验房及测试系统对近地登陆台风风速和房屋表面风压进行同步观测,研究登陆台风近地边界层风场和低矮房屋风效应.基于0801'浣熊'台风实测数据,分析了实验房屋面角部区域局部峰值负压分布特征和相关性,探讨了角部区域峰值压力时间和空间的平均拆减效应.结果发现,峰值负压系数大于现行规范规定值;并运用广义极值概率模型极值III型对角部测点峰值负压进行极值分析,角部测点峰值负压系数与其实测峰值负压相比要大26.4%.相对良态天气条件,在台风天气作用下低矮房屋屋面角部区域局部易形成较高吸力远大于现行规范推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压实测 低矮房屋 台风观测 峰值压力 极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附近软岩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谢小平 吴刚 +1 位作者 尉瑞 刘晓宁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5-202,共8页
基于某煤矿断层附近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采用试验测试、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原回采巷道支护方案及其效果,研究了该煤矿断层附近巷道围岩破碎区范围、构造应力规律及泥岩风化和水理共同作用的崩解软化特征... 基于某煤矿断层附近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采用试验测试、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原回采巷道支护方案及其效果,研究了该煤矿断层附近巷道围岩破碎区范围、构造应力规律及泥岩风化和水理共同作用的崩解软化特征,研究了断层附近软岩巷道围岩变形控制对策,提出了"锚带网喷+中空注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方案。根据现场2408工作面回风巷的实际条件,通过钻孔录像对新开掘巷道围岩内部进行观察得出:巷道围岩1~3 m较为破碎,4~5 m破碎程度较小,但是也存在一定得裂隙,矿井断层带附近软岩巷道围岩控制应充分考虑对破碎区围岩的加固;通过地应力测量结果可知:该煤矿井下断层构造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即矿井巷道围岩控制应充分考虑水平应力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巷道采用原有支护方案时,巷道左帮、右帮、顶板、底板最大变形量分别为-109、-160、-133、-112 mm,巷道采用优化支护方案时,巷道左帮、右帮、顶板、底板最大巷道变形量分别为-66、-65、-49、-86 mm,即巷道采用优化支护技术方案后,围岩变形量明显降低,进而确定了回采巷道优化联合支护的技术参数。2408回风巷掘进40 d后,巷道围岩逐渐趋于稳定,两帮移近量和顶板下沉量均小于50 mm,相对于采用原支护方案围岩变形量降低50%以上,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地应力测量 巷道支护 注浆锚索 矿压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梧桐庄矿墩柱式沿空留巷巷旁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郭东明 凡龙飞 +3 位作者 高杰 赵鹏飞 刘存玉 王汉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7,共7页
为减少回采工作面所留设的煤柱损失和缓解掘进和回采作业接替的紧张关系,基于理论分析、现场实测资料,提出一种自适应荷载巷旁支护体(墩柱)进行沿空留巷技术方法。通过建立沿空留巷围岩力学模型,推导出沿空留巷巷旁支护阻力的理论计算公... 为减少回采工作面所留设的煤柱损失和缓解掘进和回采作业接替的紧张关系,基于理论分析、现场实测资料,提出一种自适应荷载巷旁支护体(墩柱)进行沿空留巷技术方法。通过建立沿空留巷围岩力学模型,推导出沿空留巷巷旁支护阻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并经现场矿压监测,分析研究了沿空留巷试验巷道在回采期间的围岩变形特征、墩柱受力及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在墩柱式沿空留巷中,巷道顶底板、两帮变形量最大值分别为400、310 mm,变形后断面积能满足通风和巷内瓦斯抽采的空间需求;墩柱最大压力为25.4 MPa,墩柱最大下缩量为256 mm,既在墩柱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又满足前期切顶与后期支护的要求,可缩性墩柱支护体能在沿空留巷中取较好的留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可缩墩柱 围岩活动规律 矿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告成矿滑动构造顶板矿压观测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支光辉 韦四江 黄春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25,共4页
采用现场调查、现场观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告成煤矿13191工作面顶板滑动构造成因和构造带岩性对顶板控制的影响,得出了工作面顶板矿压显现的基本规律,为工作面顶板控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滑动构造 矿压观测 数值模拟 矿压显现 周期来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充分采动覆岩下沉规律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君 朱卫兵 谢建林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26,共6页
大同矿区特厚煤层临空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强矿压显现问题较开采首采工作面时严重。为研究特厚煤层充分采动条件下的覆岩运移规律,采用采动覆岩内部岩移无线远程监测系统、钻孔电视窥视技术,对同忻煤矿8202工作面覆岩下沉位移变化进行了监... 大同矿区特厚煤层临空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强矿压显现问题较开采首采工作面时严重。为研究特厚煤层充分采动条件下的覆岩运移规律,采用采动覆岩内部岩移无线远程监测系统、钻孔电视窥视技术,对同忻煤矿8202工作面覆岩下沉位移变化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特厚煤层大空间开采早期,覆岩会超前工作面出现自上而下的岩层变形破坏现象,之后才发生自下而上正常的层组破断下沉运移;采场覆岩变形破坏呈现阶段性台阶跃升的变化特征,与关键层所处位置具有一致的对应关系,表明关键层在岩层运动中起主控作用;充分采动条件下覆岩运动出现联动下沉现象。通过物理模拟试验进一步研究了充分采动时覆岩全地层联动下沉的本质,结果表明在主关键层初次破断前,各关键层的分组分层运动趋势较明显,当主关键层初次破断后,受各关键层周期破断长度及上下岩层复合破断规律的影响,覆岩下沉运移更易呈现全地层联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特厚煤层 充分采动 强矿压显现 覆岩下沉 内部岩移监测 钻孔电视窥视 关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切眼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金华 李昂 王贵荣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37,共4页
以黄陵二号煤矿107工作面切眼巷道锚杆支护项目为工程背景,运用等效椭圆的方法计算了大跨度矩形巷道围岩破坏范围,确定了巷道支护参数。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巷道支护效果良好,支护参数计算正确,为煤矿大跨度矩形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一种新... 以黄陵二号煤矿107工作面切眼巷道锚杆支护项目为工程背景,运用等效椭圆的方法计算了大跨度矩形巷道围岩破坏范围,确定了巷道支护参数。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巷道支护效果良好,支护参数计算正确,为煤矿大跨度矩形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切眼煤巷 锚杆支护 矿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巷道支护与矿压观测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苏学贵 李彦斌 田万寿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7-529,共3页
采用SLG-02收敛计、KDM-2多点位移计监测巷道周边收敛与围岩深部位移,采用MJ-16锚杆测力计、KDM-1测力锚杆对巷道锚杆工作状态及力学性能进行观测。通过对锚喷护巷道实施矿压观测及数据处理分析,研究巷道顶板、两邦及围岩深部变形规律,... 采用SLG-02收敛计、KDM-2多点位移计监测巷道周边收敛与围岩深部位移,采用MJ-16锚杆测力计、KDM-1测力锚杆对巷道锚杆工作状态及力学性能进行观测。通过对锚喷护巷道实施矿压观测及数据处理分析,研究巷道顶板、两邦及围岩深部变形规律,分析锚杆变形规律与支护结构的合理性。从而,评价巷道支护现状,判别巷道稳定性,优化巷道支护方案,确定合理支护参数,提出技术改进措施,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喷支护 矿压观测 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顶板回撤通道围岩运动规律和支护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张金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31,共4页
为提高破碎顶板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回撤通道顶板控制效果,采用现场实测和理论计算的方法,对末采及回撤期间顶板来压特征及支架合理支护阻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作面逐渐靠近回撤通道的过程中,顶板运动分为相对稳定、突变运动... 为提高破碎顶板工作面末采及回撤期间回撤通道顶板控制效果,采用现场实测和理论计算的方法,对末采及回撤期间顶板来压特征及支架合理支护阻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作面逐渐靠近回撤通道的过程中,顶板运动分为相对稳定、突变运动及显著运动3个阶段,且支架工作阻力突变位置超前顶板下沉量突增位置3~5m,距回撤通道10m或支架工作阻力突变时应采取措施补强支护;现有垛式支架工作阻力偏低,支架工作阻力不足导致煤壁承受压力增加造成顶板下沉量和煤壁片帮较剧烈.经理论计算垛式支架合理支架工作阻力应不小于14398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顶板 预掘回撤通道 矿压观测 支架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大采高综放开采微震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明 姜福兴 任艳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37,41,共4页
基于微震监测技术在回采工作面的应用,采用该技术对厚表土深井综放开采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和采动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监测参数为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21.6~25.4 m,平均23.... 基于微震监测技术在回采工作面的应用,采用该技术对厚表土深井综放开采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和采动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监测参数为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21.6~25.4 m,平均23.4 m;高位顶板来压步距56.3~62.3 m,平均59.3 m,最大断裂高度70 m;煤层直接顶厚度、基本顶板和高位顶板厚度分别为30、20、20 m;工作面走向支承压力影响范围42.7~54.2 m,平均48.6 m,并确定了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为矿井回采过程中超前支护距离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微震监测技术获得的矿压参数确定支架合理的工作阻力为15 000 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放 微震监测 覆岩运动规律 支承压力 周期来压 支护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矿井Y型通风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登龙 华心祝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32,共5页
为了实现深部工作面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有效地控制留巷围岩的合理变形,通过分析沿空留巷围岩结构模型,介绍谢一矿512(5)工作面运输巷沿空留巷时所采取的围岩控制措施,对留巷时围岩变形进行观测,并对锚杆锚索承载能力、充填体变形和所... 为了实现深部工作面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有效地控制留巷围岩的合理变形,通过分析沿空留巷围岩结构模型,介绍谢一矿512(5)工作面运输巷沿空留巷时所采取的围岩控制措施,对留巷时围岩变形进行观测,并对锚杆锚索承载能力、充填体变形和所受载荷大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留巷围岩变形分为5个阶段,稳定后顶底板变形对留巷稳定性影响比两帮要大,留巷顶板应力在工作面前方5m处达到峰值,在工作面后方140m以外,逐渐趋于稳定,后方50m充填体上最大应力为1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围岩控制原理 控制措施 效果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山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关键技术 被引量:28
15
作者 黄庆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24,28,共4页
为了安全高效开采塔山煤矿石炭系特厚煤层,针对3—5号煤层为典型的合并煤层、厚度大、结构复杂、顶板岩性变化大,煤层自然发火期短的特点,通过实施合理的巷道布置、有效的巷道支护、高压注水软化顶煤顶板、采空区预防性灌注三相泡沫防... 为了安全高效开采塔山煤矿石炭系特厚煤层,针对3—5号煤层为典型的合并煤层、厚度大、结构复杂、顶板岩性变化大,煤层自然发火期短的特点,通过实施合理的巷道布置、有效的巷道支护、高压注水软化顶煤顶板、采空区预防性灌注三相泡沫防火、综合矿压监测等技术措施,克服了影响工作面生产的不利因素,保证了8102采煤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支护设计 矿压监测 安全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移支架工作面采动对巷道支护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学贵 李彦斌 苏世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19,42,共3页
采用FLAC3D三维数值计算分析;应用YTL-130型圆图自记仪、HC-45型压力盒、JSS30A收敛计,对回采工作面实施矿压观测;采用MCJ-10锚杆测力计、CM-12测力锚杆对顺槽巷道锚杆工作状态及力学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对观测数据处理分析,研究工作面... 采用FLAC3D三维数值计算分析;应用YTL-130型圆图自记仪、HC-45型压力盒、JSS30A收敛计,对回采工作面实施矿压观测;采用MCJ-10锚杆测力计、CM-12测力锚杆对顺槽巷道锚杆工作状态及力学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对观测数据处理分析,研究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采动对顺槽巷道支护的影响规律。评价整体悬移支架的适用性,分析锚杆支护结构的合理性。从而,评价巷道支护现状与采动影响因素,优化巷道锚杆支护参数,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压观测 采动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坚硬顶板弱化爆破防治冲击地压技术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杨智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49,54,共4页
为了防止综放工作面尾巷冲击地压的发生,基于忻州窑煤矿11号煤层综放工作面的赋存和开采技术条件,经研究确定对尾巷煤柱坚硬顶板实施弱化爆破卸压技术,并利用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合理的爆破参数。结果表明:炮孔水平投影距离达到2/3煤柱... 为了防止综放工作面尾巷冲击地压的发生,基于忻州窑煤矿11号煤层综放工作面的赋存和开采技术条件,经研究确定对尾巷煤柱坚硬顶板实施弱化爆破卸压技术,并利用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合理的爆破参数。结果表明:炮孔水平投影距离达到2/3煤柱宽度时,炮孔可至应力集中区域,爆破卸压效果较好;炮眼间距为6 m时爆破裂隙能贯通,爆破效果优于间距8 m;通过顶板弱化爆破技术使煤柱内的应力降低了60%,有效防止了8935综放工作面尾巷冲击地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坚硬顶板 爆破弱化 微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场底板断层突水及其防治方法 被引量:30
18
作者 杨善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20-265,共1页
阐述了采煤过程中底板岩层在矿压作用下的变形特征及其规律。在理论上提出了当倾向采场且平行其边缘的底板断层面同底板岩层中的最大膨胀线相吻合时,该类断层两盘的相对位移量最大,也最容易发生突水事故,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底板断层的... 阐述了采煤过程中底板岩层在矿压作用下的变形特征及其规律。在理论上提出了当倾向采场且平行其边缘的底板断层面同底板岩层中的最大膨胀线相吻合时,该类断层两盘的相对位移量最大,也最容易发生突水事故,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底板断层的突水机理。最后,从水文地质和采煤方法两个方面,提出了防治突水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岩层 矿山压力 膨胀线 断层突水 矿山水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破碎顶板大断面开切眼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52
19
作者 魏世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31,35,共5页
根据赵固二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开切眼断面大、埋藏深、顶板破碎、支护困难的情况,提出了大断面开切眼采用锚网索加挑棚联合支护技术。通过对开切眼顶板岩性进行分析,并运用锚杆(索)支护理论和机理,对大断面开切眼二次扩帮的支护参数进... 根据赵固二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开切眼断面大、埋藏深、顶板破碎、支护困难的情况,提出了大断面开切眼采用锚网索加挑棚联合支护技术。通过对开切眼顶板岩性进行分析,并运用锚杆(索)支护理论和机理,对大断面开切眼二次扩帮的支护参数进行了设计,确定了开切眼二次扩帮后顶板采用20mm×4000mm螺纹钢锚杆和21.6mm×12000mm钢绞线锚索进行加固。监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支护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复杂条件下大跨度、大高度开切眼顶板及两帮的变形,支护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开切眼 锚网索 支护参数 矿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壁工作面顶板来压对冲击地压发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会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2-35,共4页
为了明确长壁工作面顶板来压与冲击地压发生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了项板来压对采场动静载荷的影响及顶板来压诱发冲击地压的具体案例,并给出了顶板来压诱发型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研究表明:长壁工作面顶板来压对冲击地压有显著影响,... 为了明确长壁工作面顶板来压与冲击地压发生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了项板来压对采场动静载荷的影响及顶板来压诱发冲击地压的具体案例,并给出了顶板来压诱发型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研究表明:长壁工作面顶板来压对冲击地压有显著影响,电磁辐射监测显示顶板来压前煤体内静载应力逐步升高,同时微震监测到来压时高位岩层开始运动,产生高能量的动载荷,动载荷释放的高能量和产生的高应力容易使得煤层附近的围岩发生突然破坏,从而诱发冲击地压,其发生一般滞后于顶板来压1~2d,因此定义为顶板诱发型冲击地压,针对此类冲击地压,准确判断来压时间,并在来压前或来压期间采取有效的卸压解危措施和效果检验方法,可以提高冲击地压的可控性,降低冲击危险,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壁工作面 顶板来压 冲击地压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