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概率定量评价——以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气藏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吕雪莹 李小刚 +6 位作者 王小娟 杨田 陈双玲 潘珂 杨鑫 朱德宇 杜璐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2,共11页
四川盆地西南部(以下简称川西南部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属于远源次生气藏,不同构造天然气富集差异性大,成藏主控因素不清。为此,基于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分析,对比了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7个含气构造的成藏差异性,明确... 四川盆地西南部(以下简称川西南部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属于远源次生气藏,不同构造天然气富集差异性大,成藏主控因素不清。为此,基于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分析,对比了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7个含气构造的成藏差异性,明确了成藏主控因素,在综合考虑控制致密砂岩气成藏差异性的各类地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定量评价方法,并预测了天府气田简阳区块沙溪庙组天然气储量丰度。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气藏,天然气均源自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不同含气构造在天然气组分、储层特征、输导保存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2)烃源岩排烃能力奠定了物质基础,断—盖配置决定了天然气富集层系,断—储耦合控制着天然气聚集效率,储层品质决定了天然气富集规模;(3)烃源岩排烃能力指数、源—储距离指数、储层物性指数、储层厚度指数、断—盖耦合类型指数及断—储配置类型指数可作为评价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指标,提出的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指数(HAI)可用于该地区远源致密砂岩气地质储量预测。结论认为,HAI与储量丰度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并预测了天府气田简阳区块的HAI值为0.53,沙溪庙组气藏的储量丰度为1.32×10^(8)m^(3)/km^(2),提出的天然气成藏定量评价方法准确度较高,为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天然气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源致密砂岩气 成藏主控因素 成藏概率指数 中侏罗统 沙溪庙组 四川盆地西南部 有利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中中新统海底扇碎屑岩锆石U-Pb年龄特征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龚胜利 闫琢玉 +8 位作者 李百强 张铜耀 吴土荣 彭俊峰 郑磊 张东峰 黄向胜 罗程飞 王任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4,共10页
琼东南盆地中中新统海底扇是南海北部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但长期以来对该海底扇沉积物的物源并未达成共识,因此,物源分析对于该区天然气勘探有利目标优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钻井取心开展了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研究,并与周缘潜在物... 琼东南盆地中中新统海底扇是南海北部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但长期以来对该海底扇沉积物的物源并未达成共识,因此,物源分析对于该区天然气勘探有利目标优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钻井取心开展了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研究,并与周缘潜在物源区锆石U-Pb年龄进行了对比分析,示踪了研究区中中新统海底扇物源。结果表明:(1)盆地北部N-1、N-2、N-3、N-4等4口井碎屑锆石U-Pb年龄表现为燕山期(160,157,133,107,102,99 Ma)、印支期(249,241,239 Ma)、加里东期(466,455 Ma)的年龄峰值特征,且与中国海南岛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相似度高,但与红河、越南中部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相似度低;(2)盆地南部S-1、S-2、S-3等3口井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表现为印支期(242,238,237 Ma)、加里东期(435,431,425 Ma)、海西期(396,392 Ma)以及燕山期(143 Ma)的年龄峰值特征,且S-2井具有较年轻的喜马拉雅期(21 Ma)单峰年龄特征。琼东南盆地北部中中新统沉积物源主要来自海南岛,红河及越南中部物源对其影响非常有限,盆地南部中中新统为红河和海南岛双物源供给,且以红河物源为主,自西向东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物源 海底扇 中中新统 琼东南盆地 碎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盆地水下扇扇中亚相的微相细分——以东营凹陷史南地区沙二^9梁家楼水下扇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冠民 钟建华 +2 位作者 宋书君 韩忠义 牛纪凤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2,共5页
通过对东营凹陷史南地区沙二9砂层组的小层精细对比和微相细分,可以将梁家楼水下扇扇中亚相进一步划分出辫状水道、辫状砂坝、“边滩”、侧缘砂坝、侧缘分支沟道、末端砂坝、冲溢扇、低阶地、高阶地等9个微相。不同微相之间的砂体粒度... 通过对东营凹陷史南地区沙二9砂层组的小层精细对比和微相细分,可以将梁家楼水下扇扇中亚相进一步划分出辫状水道、辫状砂坝、“边滩”、侧缘砂坝、侧缘分支沟道、末端砂坝、冲溢扇、低阶地、高阶地等9个微相。不同微相之间的砂体粒度变化、平面发育位置都有明显的不同,尤其是其中的辫状砂坝、“边滩”、侧缘砂坝是在水下地形较平坦,坡度较小的情况下,由辫状沟道侧向迁移形成的。对水下扇扇中亚相的微相细分和重新厘定,不仅有助于对水下扇沉积过程的进一步了解,而且也将有助于油田对水下扇砂体剩余油的分布研究和开发方案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水下扇 扇中亚相 微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井分隔通风方案风机串并联通风效果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孙三祥 雷鹏帅 张云霞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81,共4页
在隧道施工分隔通风方案设计中,中间隔板末端与工作面距离、风机与工作面距离、风机串联或并联通风是主要考虑因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关角隧道为例,分析了斜井设置中间隔板情况下风机串、并联对应的速度场,比较了串联或并联的通风效... 在隧道施工分隔通风方案设计中,中间隔板末端与工作面距离、风机与工作面距离、风机串联或并联通风是主要考虑因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关角隧道为例,分析了斜井设置中间隔板情况下风机串、并联对应的速度场,比较了串联或并联的通风效果,提出了中间隔板及风机出口与工作面距离建议值。结果表明:斜井长度大于300m时,风机串联通风效果比并联好;斜井长度较小时,并联通风效果比串联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斜井 分隔通风 风机串联 风机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五号桩油田桩74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措施 被引量:13
5
作者 岳大力 吴胜和 +1 位作者 林承焰 李燕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1-448,共8页
低渗透油田开发在中国石油工业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将山东五号桩油田桩74块远岸浊积扇划分为扇根、扇中、扇缘3个亚相,其中扇中亚相划分为辫状水道、水道间、水道侧缘、扇中前缘及叶状体5个微相类型;阐明了研究... 低渗透油田开发在中国石油工业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将山东五号桩油田桩74块远岸浊积扇划分为扇根、扇中、扇缘3个亚相,其中扇中亚相划分为辫状水道、水道间、水道侧缘、扇中前缘及叶状体5个微相类型;阐明了研究区特低渗透油藏内储层的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特征;系统总结了微构造的类型及组合模式。在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及微构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动态、静态结合的分析方法阐明了研究区特低渗透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揭示了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微构造及井网条件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根据剩余油分布的研究结果,结合相关资料,指出了剩余油潜力区,有针对性地确定了剩余油的挖潜措施,为增加剩余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特低渗透储集层 远岸浊积扇 沉积微相 微构造 储层非均质 五号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赵俊青 纪友亮 +2 位作者 夏斌 任拥军 张善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0-497,共8页
以东营凹陷胜北断层下降盘坨85块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近岸水下扇沉积体为例,对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下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学进行了研究。经过分析认为,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中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单元划分为准层序组、准层序、层组、层四级,并对... 以东营凹陷胜北断层下降盘坨85块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近岸水下扇沉积体为例,对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下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学进行了研究。经过分析认为,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中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单元划分为准层序组、准层序、层组、层四级,并对准层序和层组的类型和对比方法进行了总结。将近岸水下扇积体系中的层组类型划分为Fu(Fineup)、Cu(Coareseup)和Hu(Homogenicup)三大类,准层序类型划分为Cu—Fu、Cu—Cu、Cu—Hu三大类,同时总结出了沿物源方向的相序递变和垂直物源方向的侵蚀切割对比2种准层序对比模式和侵蚀叠置、相变对比、薄砂层对比、相似渐变等4种层组对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 准层序 层组 沙三中亚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堤防溃口沉积物的磁组构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玉芬 李长安 阎桂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8-432,共5页
通过对 1998年 8月 1日湖北 竹牌 洲湾溃口沉积物的系统采样和磁组构测量与计算 ,发现溃口沉积物的磁组构特征为 :由溃口扇的扇顶→扇缘 ,磁组构参数各向异性度 P、磁面理度 F、磁线理度 L、水流速度函数因子 Fs的统计平均值均具有由大... 通过对 1998年 8月 1日湖北 竹牌 洲湾溃口沉积物的系统采样和磁组构测量与计算 ,发现溃口沉积物的磁组构特征为 :由溃口扇的扇顶→扇缘 ,磁组构参数各向异性度 P、磁面理度 F、磁线理度 L、水流速度函数因子 Fs的统计平均值均具有由大逐渐变小的特点 ;在溃口扇的不同部位磁化率量值椭球的主轴平均方向具有不同的特点 ,其规律是 :在扇顶或扇缘处平均方向变化较大 ,尤其在扇缘处 ,最大磁化率主轴方向比较随机 ,没有明显的主方向 ,而在扇中磁化率量值椭球的主轴平均方向比较稳定 ,最大主轴的优选方向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磁组构 长江中游地区 磁化率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邢鹏飞 李子付 +7 位作者 李强 赵瑞 方亦斌 赵开军 戴冬伟 杨鹏飞 张永巍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97-1002,共6页
目的评价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行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方法连续回顾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5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行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患者。根据是否给予静脉溶... 目的评价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行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方法连续回顾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5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行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患者。根据是否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将患者分为桥接组与直接取栓组。主要评价指标为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m 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次要评价指标为血管成功再通率[改良脑梗死溶栓(m TICI)再通等级达2b、3级]、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发症及死亡率等。结果共纳入36例(男22例)患者,年龄为26~88(68.3±13.6)岁。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27例、大脑前动脉A1/A2段闭塞5例、大脑中动脉M2段+大脑前动脉A2段闭塞4例。远端血管闭塞行支架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达91.7%(33/36),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为52.8%(19/36)。血管痉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33.3%,12/36),其次为出血转化(16.7%,6/36)。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5.6%(2/36),死亡率为8.3%(3/36)。桥接组患者14例,直接取栓组22例。桥接组术前NIHSS评分高于直接取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25,P=0.002);而两组术后24 h NIHSS评分、取栓次数、血管成功再通率、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出血转化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行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可能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血管再通及90 d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远端血管闭塞 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 机械取栓术 支架取栓器 改良Rankin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地区洪泛沉积物与正常河流沉积物磁组构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玉芬 李长安 +1 位作者 阎桂林 董雪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9-645,共7页
在地层剖面中 ,洪泛沉积物与正常的河道沉积物的沉积学特征非常相似 ,仅靠沉积学特征很难将两者区分 .为了识别古洪灾事件 ,因而从环境磁学角度建立两种沉积物的识别标志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本文通过对1998年长江洲湾溃口扇及其附... 在地层剖面中 ,洪泛沉积物与正常的河道沉积物的沉积学特征非常相似 ,仅靠沉积学特征很难将两者区分 .为了识别古洪灾事件 ,因而从环境磁学角度建立两种沉积物的识别标志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本文通过对1998年长江洲湾溃口扇及其附近的长江现代河漫滩沉积物进行磁组构参数测量和对比分析 ,并结合长江下游河漫滩沉积物的磁组构参数特征 ,揭示出长江中游正常河流沉积物与河流溃口沉积物的磁组构参数特征具有明显的不同 ,并且它们与沉积时的沉积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 ,对长江中游地区沉积物磁组构参数的测试及磁化率各向异性量值椭球体形态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 簰洲湾 溃口沉积 正常河流沉积 磁组构参数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地区恰布林组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志飞 王成善 李祥辉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56-63,共8页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发育一套杂色砂砾岩系,被称为恰布林组。前人经常将它与第三纪秋乌组相混,对其时代归属也颇多争议。由于它可能保存着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演化的重要信息,因此,在遥感地质研究和野外工作基础上,选择了典型剖面,...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发育一套杂色砂砾岩系,被称为恰布林组。前人经常将它与第三纪秋乌组相混,对其时代归属也颇多争议。由于它可能保存着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演化的重要信息,因此,在遥感地质研究和野外工作基础上,选择了典型剖面,实测结果由下至上可建立三个岩性段:江庆则段、德日段和屯穷段,其沉积环境为辫状河-扇三角洲。尤为重要的是,屯穷段所夹粉砂质灰岩中发现腹足类化石Katosirasp.,根据其时代并结合区域地质将恰布林组时代归为早中侏罗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恰布林组 侏罗世 扇三角洲 西藏 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夏子街组扇体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学国 仲维苹 +2 位作者 徐后伟 张关龙 王有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6-280,共5页
准噶尔盆地哈拉阿拉特山地区中二叠统夏子街组为近物源扇三角洲沉积,其纵向切割叠置,厚度大,沉积格局复杂。通过精细研究对比发现,哈拉阿拉特山西部及东部地区虽都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但在相标志、搬运机制、砂体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 准噶尔盆地哈拉阿拉特山地区中二叠统夏子街组为近物源扇三角洲沉积,其纵向切割叠置,厚度大,沉积格局复杂。通过精细研究对比发现,哈拉阿拉特山西部及东部地区虽都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但在相标志、搬运机制、砂体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综合岩心、测录井等多种资料,运用沉积特征及岩电分析等手段研究后认为,西部地区为陡坡重力流为主的靠山型扇三角洲,东部地区为缓坡牵引流为主的靠扇型扇三角洲,2种不同类型的扇三角洲具有不同的储集层物性及储集层分布格局。这一认识对油气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哈拉阿拉特山 中二叠统 夏子街组 扇三角洲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沙河街组远岸浊积扇 被引量:20
12
作者 吴朝容 杜春彦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7-272,共6页
以钻井岩芯、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 ,分析了辽河油田西部凹陷西斜坡沙河街组远岸浊积扇的沉积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特征 ,认为中扇辫状水道沉积区以其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储集性最好等特征而成为远岸浊积扇最重要的骨架砂体和油气储集单... 以钻井岩芯、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 ,分析了辽河油田西部凹陷西斜坡沙河街组远岸浊积扇的沉积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特征 ,认为中扇辫状水道沉积区以其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储集性最好等特征而成为远岸浊积扇最重要的骨架砂体和油气储集单元。总结远岸浊积扇的时空分布规律与构造沉降的关系 ,确定沙三上、中、下各亚段中的远岸浊积扇虽具不同的沉积演化特征 ,但总体上具有从沙三下亚段到上亚段中扇辫状水道沉积区面积逐渐增大、并向洼陷方向迁移加厚的趋势。通过上述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沙河街组 远岸浊积扇 沉积相 测井相 地震相 时空展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尖扎哈玉沟三叠系浊积扇与风暴流沉积的发现及基本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佟再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8-102,共5页
在青海尖扎哈玉沟三叠系中首次发现半深海浊积扇与浅海风暴流沉积,并概述了其基本特征。
关键词 风暴岩 三叠系 青海 浊积扇沉积 风暴流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db小鼠远端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行为学评估方法的筛选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舒贝 孙威 +1 位作者 赵海苹 罗玉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20-530,共11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瘦素受体突变导致自发性2型糖尿病的db/db小鼠远端大脑中动脉闭塞(dMCAO)后行为学评估结果,筛选适合db/db小鼠dMCAO模型的行为学评估方法。方法选择db/db小鼠作为2型糖尿病模型,选择同窝杂合子小鼠(db/+)和C57野生型小...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瘦素受体突变导致自发性2型糖尿病的db/db小鼠远端大脑中动脉闭塞(dMCAO)后行为学评估结果,筛选适合db/db小鼠dMCAO模型的行为学评估方法。方法选择db/db小鼠作为2型糖尿病模型,选择同窝杂合子小鼠(db/+)和C57野生型小鼠(WT)作为双对照组。采用dMCAO作为脑缺血模型。测量各品系小鼠血糖水平及dMCAO后3、35 d时脑组织缺损体积以评估合并糖尿病的卒中模型造模是否成功。选择以下行为学评估方法进行分析:转棒测试、圆筒测试、粘贴撕除测试、错步测试方法评估dMCAO模型的感觉运动功能及运动协调性;选择Morris水迷宫测试和新事物认知测试评估模型认知功能;选择旷场测试评估模型焦虑状态和一般运动能力及探索能力。结果db/db小鼠dMCAO前后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db/+和WT小鼠(均P<0.01);dMCAO术后3 d,db/db小鼠脑组织缺损体积明显大于db/+小鼠[(19.3±1.0)%比(10.9±1.5)%,P<0.01]和WT小鼠[(12.1±1.4)%,P<0.05],证明合并糖尿病的卒中模型造模成功。行为学评估结果:(1)粘贴撕除测试。假手术组db/db、db/+和WT小鼠间的接触粘纸时间(品系效应:F=2.56,P=0.08)和移除粘纸时间(品系效应:F=0.18,P=0.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MCAO组术后db/db小鼠与db/+、WT小鼠间接触粘纸时间(品系效应:F=10.94,P<0.01)和移除粘纸时间(品系效应:F=22.2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b/db小鼠接触粘纸时间和移除粘纸时间均明显多于db/+、WT小鼠(P<0.05或P<0.01)。(2)错步测试。假手术组和dMCAO组中,db/db、db/+和WT小鼠间错步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品系效应:F=0.84,P=0.48;F=3.50,P=0.06)。db/db、db/+和WT小鼠dMCAO后第1天和第3天的平均错步率与dMCAO术前比较,明显上升(均P<0.05),dMCAO术后第28天和第35天平均错步率均较dMCAO术前下降(均P<0.05)。(3)新物体认知测试。假手术组和dMCAO组中db/db、db/+、WT小鼠间探索新物体的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品系效应:F=12.81,P=0.007;F=44.21,P<0.01)。db/db小鼠探索新物体的次数均明显少于db/+小鼠和WT小鼠(均P<0.01)。(4)Morris水迷宫测试。假手术组和dMCAO组db/db、db/+、WT小鼠间的平均游泳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品系效应:F=29.78,P<0.01;F=28.02,P<0.01)。假手术组和dMCAO组中db/db小鼠的游泳速度整体明显慢于db/+小鼠(均P<0.01)和WT小鼠(均P<0.05)。路径效率分析显示,假手术组和dMCAO组db/db、db/+和WT小鼠间的空间学习能力(品系效应:F=1.77,P=0.19;F=3.16,P=0.06)和空间记忆能力(品系效应:F=0.56,P=0.57;F=1.45,P=0.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旷场测试。假手术组和dMCAO组db/db、db/+、WT小鼠间在旷场中行走的总路径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品系效应:F=41.07,P<0.01;F=47.76,P<0.01)。假手术组和dMCAO组db/db小鼠在旷场中行走的总路径长度均明显少于db/+小鼠(P<0.05)和WT小鼠(P<0.01)。假手术组和dMCAO组db/db、db/+、WT小鼠间中心区域探索停留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品系效应:F=20.42,P<0.01;F=25.64,P<0.01)。假手术组和dMCAO组db/db小鼠在旷场中心区域探索停留时间明显少于WT小鼠(均P<0.01),与db/+小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对db/db、db+、WT小鼠dMCAO后行为学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提示粘贴撕除测试和错步测试适用于感觉运动功能和运动协调性的评估;新事物认知测试适用于认知功能评估;旷场测试适用于焦虑状态和一般运动能力及探索能力评估;因存在基因剂量效应,db/+小鼠在可能涉及焦虑状态的行为学评估中不能作为完全正常对照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B小鼠 行为学评估 远端大脑中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沉积断层对滑塌浊积体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以胜利油田河125断层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忠义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5-8,13,共5页
运用岩相分析和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等技术,开展了河125断层对滑塌浊积体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研究发现:河125断层继承性活动诱发大量滑塌浊积体的形成;断层的几何形态控制着滑塌浊积体的发育规模和位置。最后根据断层对沉积的控制作用落... 运用岩相分析和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等技术,开展了河125断层对滑塌浊积体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研究发现:河125断层继承性活动诱发大量滑塌浊积体的形成;断层的几何形态控制着滑塌浊积体的发育规模和位置。最后根据断层对沉积的控制作用落实出滑塌浊积砂体的展布规律,从而加快该区沙三中亚段浊积砂体隐蔽油气藏的勘探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断层 浊积扇 砂岩储层 控制作用 沙三中亚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中沉积微相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寇实 刘大听 +2 位作者 侯翠芬 王威 栾爱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51,共6页
在取心井的岩性、电性、沉积韵律、沉积构造、粒度和化石生物等资料的基础上,对阿11断块进行了沉积微相研究。共划分出辫状水道、水道间、水道前缘和水道侧翼4种微相,其中辫状水道微相在该地区各砂体中最为发育。结合测井水淹层判断... 在取心井的岩性、电性、沉积韵律、沉积构造、粒度和化石生物等资料的基础上,对阿11断块进行了沉积微相研究。共划分出辫状水道、水道间、水道前缘和水道侧翼4种微相,其中辫状水道微相在该地区各砂体中最为发育。结合测井水淹层判断方法和油藏开发动态数据,总结不同微相的水淹层特征和开发特征,揭示不同沉积微相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并指出有利的剩余油分布潜力区。分析结果表明,辫状水道砂体最先水淹,水道前缘砂体次之水淹,扇中水道间及水道边部砂体不易水淹;沿辫状水道主流线方向注水受效好,单井日产量和累计产量高,剩余储量较少,而水道边部注水受效较差,累计产量低,含水相对低,水道前缘离注水井距离远、注水受效差。因此,辫状水道边部、水道前缘、水道间砂体为剩余油的有利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中亚相 沉积微相 非均质性 水淹层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三台凸起齐古组一段沉积微相分析及其勘探意义
17
作者 张银国 赵中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57,共7页
准噶尔盆地三台凸起上侏罗统齐古组一段(J3q1)沉积相类型一直较难确定,制约了油气勘探。充分运用地质、地震属性和地震反演等研究方法,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属冲积扇沉积,主要为扇中—扇缘沉积,并对扇中—扇缘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分析,储... 准噶尔盆地三台凸起上侏罗统齐古组一段(J3q1)沉积相类型一直较难确定,制约了油气勘探。充分运用地质、地震属性和地震反演等研究方法,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属冲积扇沉积,主要为扇中—扇缘沉积,并对扇中—扇缘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分析,储层主要为辫状河河道砂体。对齐古组一段储层砂体属冲积扇扇中—扇缘沉积成因的新认识,有助于正确认识和预测储层分布及非均质性,确定潜在的勘探评价目标。在研究区周缘齐古组内以冲积扇扇中或扇缘为勘探和评价目标,有望发现岩性、构造或构造-岩性油气藏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扇中—扇缘 沉积环境 沉积微相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水下扇的特征
18
作者 尹艳树 张昌民 +1 位作者 张尚峰 尹太举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58-63,共6页
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为水下扇沉积 ,具牵引流和重力流的双重特征。沉积物粒度较细 ,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垂向层序为正粒序。沙三中亚段具沟道、沟道间、席状砂和泥石流等微相沉积的特征。
关键词 水下扇 沉积模式 濮城油田 细砂岩 粉砂岩 牵引流 重力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晋断裂陡坡带近岸水下扇体储层的地震预测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建生 邓传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0-383,共4页
宁晋断裂陡坡带近岸水下扇体纵向上的期次叠加和横向上的频繁摆动迁移导致其非均质性强,准确地预测扇中发育区和有利含油气区是该区地震勘探的关键。根据研究区近岸水下扇体的沉积特点和实钻情况,总结其地震反射特征,利用地震相方法预... 宁晋断裂陡坡带近岸水下扇体纵向上的期次叠加和横向上的频繁摆动迁移导致其非均质性强,准确地预测扇中发育区和有利含油气区是该区地震勘探的关键。根据研究区近岸水下扇体的沉积特点和实钻情况,总结其地震反射特征,利用地震相方法预测近岸水下扇体的发育规模和期次。利用三维可视化、地震属性分析等方法进一步落实了近岸水下扇体扇中亚相发育区。基于扇中亚相发育区预测结果,结合属性叠加方法,预测了宁晋断裂陡坡带2号近岸水下扇体的扇中亚相发育区和含油气有利区域。根据预测结果部署了探井Gy33井,钻探结果表明该井产油为23.36 t/d,证实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近岸水下扇 属性叠加 地震预测 扇中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陷湖盆水下扇沉积特征:以南大港断层下降盘典型断块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圣 李胜利 +4 位作者 程涛 周新茂 曹睿 章巧 巩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9-831,共13页
南大港构造带下降盘沙河街组沙三段岩石类型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组合。岩心中发育块状构造、交错层理、变形层理等重力流和牵引流沉积构造,炭屑、植物茎干、同生断层、泥质砂岩团块等现象也常见。粒度概率累计曲线为一段式和二段... 南大港构造带下降盘沙河街组沙三段岩石类型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组合。岩心中发育块状构造、交错层理、变形层理等重力流和牵引流沉积构造,炭屑、植物茎干、同生断层、泥质砂岩团块等现象也常见。粒度概率累计曲线为一段式和二段式,测井曲线可分为箱形、钟形、漏斗形和平直形4类。地震剖面上也可识别出水下扇的反射特征。综合岩性、粒度、电性和地震反射特征,明确了南大港构造带发育水下扇沉积,并可进一步分为内扇主水道、中扇分支水道、中扇水道间、水道前端朵叶体、水下天然堤及决口扇6种微相。自沙河街组沙三段沉积开始,南大港断层活动强烈,在五断块形成了远源水下扇;而在歧南9X1断块发育近源水下扇。两种类型的水下扇在物源、岩性、电性、地震反射特征和形态上都表现出不同特征。近源水下扇以扇形为主,规模小而数量多,以古隆起物源、沉积物粒度粗、电性整体箱形、地震反射杂乱振幅强为特征;远源水下扇以朵叶形为主,规模大而数量少,以三角洲前缘物源、沉积物粒度细、电性整体钟形、地震反射杂乱振幅弱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港构造带 沙河街组沙三段 远源水下扇 近源水下扇 沉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