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川东北地区中-上二叠统海相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孤峰组-大隆组页岩为例 |
张琴
邱振
梁峰
刘雯
孔维亮
王玉满
庞正炼
高万里
蔡光银
曲天泉
江冲
|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歧北次凹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一亚段页岩含油性控制因素与页岩油富集模式 |
游祖辉
赵建华
蒲秀刚
刘可禹
张伟
王志昊
时战楠
韩文中
官全胜
王纪扬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济阳坳陷牛庄洼陷沙三段三角洲前缘浊积岩特征 |
饶孟余
钟建华
郭泽清
杨和山
刘金友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
2004 |
25
|
|
|
4
|
惠民凹陷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以山东商河地区为例 |
董桂玉
何幼斌
陈洪德
辛长静
罗进雄
王爱丽
孙以德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4
|
|
|
5
|
东营凹陷东部沙三段滑塌浊积砂体沉积特征 |
饶孟余
钟建华
王夕宾
王勇
王海侨
|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0
|
|
|
6
|
山东省牛庄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储集层成岩作用研究 |
漆滨汶
林春明
邱桂强
李艳丽
刘惠民
高永进
茅永强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7
|
|
|
7
|
沾化凹陷五号桩地区沙河街组三段浊流沉积特征及储集性能 |
孟万斌
张善文
田波
冯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
8
|
东营凹陷东营三角洲沙三段中亚段古地貌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 |
刘军锷
简晓玲
康波
苏明
杜学斌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6
|
|
|
9
|
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
赵俊青
纪友亮
夏斌
任拥军
张善文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7
|
|
|
10
|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中段浊积扇特征研究 |
侯明才
田景春
陈洪德
陈学华
肖焕钦
邱桂强
贾光华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1
|
|
|
11
|
渤海湾盆地车西洼陷陡坡带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下段“源-汇”系统 |
王星星
朱筱敏
宋爽
吴陈冰洁
贺敬聪
曹刚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1
|
|
|
12
|
巴东新城白土坡深层岩体软弱夹层地质特征 |
肖拥军
殷坤龙
黄学斌
徐开祥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
13
|
陆相伸展盆地强伸展期沉积格架与断块翘倾分析——以冀中坳陷廊固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为例 |
杨明慧
刘池阳
孙冬胜
崔永谦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9
|
|
|
14
|
张家垛油田阜三段湖相滩坝砂储层特征 |
杨鹏
丁晓琪
张哨楠
韩玫梅
刘曦翔
湛小红
张咏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
15
|
河北霸县凹陷兴隆宫地区沙三段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与圈闭模式 |
李胜利
梁宏斌
于兴河
曹兰柱
李瑞军
李顺利
郑学超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
16
|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三段盐湖相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
张庆峰
沈忠民
潘中亮
罗小平
常振恒
杨曦
|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17
|
黄骅坳陷中北区沙三段烃源岩热压模拟实验及其压力的影响 |
李延钧
陈义才
张艳云
廖前进
孙晓明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
18
|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沉积相与隐蔽油藏 |
张大智
纪友亮
韩春元
初丽兰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
2008 |
14
|
|
|
19
|
辽西凹陷古近纪沙三中期1000m极超深水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钟建华
倪良田
邵珠福
孙宁亮
郝兵
孙洪滨
刘宝
刘闯
杨冠群
王滨
李伟华
于艳玲
罗可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
20
|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深洼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沉积特征 |
李维岭
姜在兴
张春明
赖锦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