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伐对杉木大径材培育林分的生长和乔木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沈汉 郑成忠 +3 位作者 张能军 邱勇斌 徐金良 成向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4,60,共9页
在浙江省开化县林场,以1991年营建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大径材培育林分为研究对象,1997年夏季,在杉木林分中选择立地条件(坡向和坡度等)基本一致的样地,分别在上、中、下坡位建立3个区组,每个区组设计3种间伐处理(未间伐(对... 在浙江省开化县林场,以1991年营建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大径材培育林分为研究对象,1997年夏季,在杉木林分中选择立地条件(坡向和坡度等)基本一致的样地,分别在上、中、下坡位建立3个区组,每个区组设计3种间伐处理(未间伐(对照)、中度间伐、强度间伐),每个处理各建立3块20 m×20 m固定样地;间伐前林分平均密度为2565株·hm^(-2)、平均树高为7.9 m、平均胸径为11.3 cm、立地指数18(基准年龄为20 a)。在林分生长至7、14 a时开展2次间伐,第一次间伐(1997年夏季),强度、中度间伐处理分别间伐33%和20%的林木(以株密度计),对照不间伐;第二次间伐(2004年秋季),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对照,分别间伐18%、16%、15%的林木;2022年12月份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对照处理的保留密度,分别为1227、1552、1906株·hm^(-2)。分别在1997年(第一次间伐当年)、1999年(第一次间伐后2 a)、2004年(第一次间伐后7 a)、2004年(第二次间伐当年)、2006年(第二次间伐后2 a)、2012年(第二次间伐后8 a)、2022年(第二次间伐后18 a)冬季,测量树高和胸径,应用相关算法估算林分断面积、蓄积量、碳储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邓肯(Duncan)多重比较法,分析间伐对杉木大径材培育林分的生长和乔木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处理,对平均树高没有显著影响。2次间伐后25 a(32年生林分),强度间伐处理的林木平均胸径,比对照林分增加了11.5%,但保留木断面积、活立木蓄积量、乔木碳储量,分别比对照林分减少了18.7%、22.3%、25.2%;中度间伐处理的保留木断面积、活立木蓄积量、乔木碳储量,略低于对照林分,但这些指标在中度间伐和对照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次间伐后25 a,强度间伐处理的林分大径木林分密度和蓄积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的林分;中度间伐处理的林分大径木林分株密度和蓄积量,与对照处理的林分接近;但强度间伐处理的林分大径木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高于对照处理的林分。第一次间伐后7 a内、第二次间伐后8 a内,强度间伐处理的林分林木平均胸径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的林分;第二次间伐8 a(22年生林分)以后,间伐对林木胸径的影响逐渐减弱。综合大径材高效培育和固碳能力协同提升的培育目标,18指数立地,杉木大径材培育林分以中度间伐为宜,适宜的保留密度约为15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间伐 林分生长 碳储量 大径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伐桩节水灌溉技术在毛竹大径材培育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吴雪玲 张周婷 +4 位作者 余礼华 冷利松 张玮 唐辉 张健 《世界竹藤通讯》 2025年第1期54-57,共4页
在浙江省安吉县选取3个试验点,应用毛竹伐桩储水节水灌溉技术,分析其对毛竹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干旱条件下提高竹材质量和产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实施伐桩节水灌溉技术显著增加了毛竹新竹株数、毛竹胸径、大径材株数及竹材产量,... 在浙江省安吉县选取3个试验点,应用毛竹伐桩储水节水灌溉技术,分析其对毛竹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干旱条件下提高竹材质量和产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实施伐桩节水灌溉技术显著增加了毛竹新竹株数、毛竹胸径、大径材株数及竹材产量,与对照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伐桩储水节水灌溉对毛竹大径竹材培育增产效果明显,工程措施简单易行,且投入成本低廉,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伐桩储水 节水灌溉 大径竹 竹材产量 浙江安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m超大采高液压支架关键结构及其承载特性
3
作者 韩会军 雷亚军 +2 位作者 张金虎 韩存地 曾明胜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93-2004,共12页
针对10 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围岩控制需求,研发了ZYA29000/45/100D两柱掩护式超大采高液压支架。阐述了超大采高采场围岩垮落及矿压显现特点,总结了10 m超大采高工作面注重顶板、煤壁防护及承受强动载的支护需求;在此基础上研发了10 m... 针对10 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围岩控制需求,研发了ZYA29000/45/100D两柱掩护式超大采高液压支架。阐述了超大采高采场围岩垮落及矿压显现特点,总结了10 m超大采高工作面注重顶板、煤壁防护及承受强动载的支护需求;在此基础上研发了10 m超大采高液压支架,给出液压支架结构关键参数,配套双层伸缩梁+三级协动护帮、?630 mm大缸径抗冲击立柱等创新结构,具备断面全防护、结构抗冲击、架体自稳定等技术特点;以结构稳定性为切入点,在分析工作面倾角及采高对支架稳定性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液压支架对不同工作面倾角及采高的适应性,分析得出支架横向临界倾倒角度为12°,适应采高7~10 m,液压支架在正常工作区域内,其理论支护效率并不会有较大变化,而掩护梁受载是超大采高液压支架与小采高支架的最大区别;针对两柱掩护式支架承载特点,分析了不同支架参数下顶梁力平衡承载区域及其迁移特性,两柱式掩护式支架力平衡区主要集中于立柱部位,立柱与顶梁铰接点位置的变化对力平衡区影响显著,平衡千斤顶参数的变化对力平衡区的影响有限;分析了不同型式护帮结构的煤壁防护性能,阐明双层伸缩梁+三级协动护帮结构在防护力度、防护面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分析支架在增阻状态下的等效刚度,建立了液压支架动载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其在“给定变形”工作状态下承受动态载荷的响应过程,得出顶梁承受动载主要通过立柱传递、掩护梁承受动载主要通过四连杆机构进行传递的特点;分析了支架在曹家滩煤矿122104工作面的使用情况,说明ZYA29000/45/100D对10 m超大采高工作面有较好的适应性,且满足工作面超大采高围岩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采高 液压支架 围岩控制 工作面支护 支护技术及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径级杉木异速生长与空间竞争格局的关系
4
作者 伍悦 陈铂垚 +6 位作者 徐刚标 李刘泽木 何功秀 刘搏 岳发号 梁文斌 张勰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42-48,共7页
为探究大径级杉木人工林空间竞争格局及其对林木异速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40年生杉木为对象,设置低(150~225株·hm^(-2))、中(300~375株·hm^(-2))、高(450~570株·hm^(-2))3种密度,采用邻位木数量、大小比数以及基于林木大... 为探究大径级杉木人工林空间竞争格局及其对林木异速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40年生杉木为对象,设置低(150~225株·hm^(-2))、中(300~375株·hm^(-2))、高(450~570株·hm^(-2))3种密度,采用邻位木数量、大小比数以及基于林木大小和空间关系指标发展而来的竞争指数(I_(C1)、I_(C2))和基于冠层竞争的竞争指数(I_(C3))描述林木空间竞争格局,并分析其与异速生长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林木异速生长以及空间竞争指标在不同密度组间普遍存在显著差异。大小比数与生长指标在各密度组中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邻位木数量、I_(C1)、I_(C2)与生长指标则仅在高密度组中显著相关,且其关系强弱普遍表现为:I_(C2)>大小比数>I_(C1)>邻位木数量。对于旨在描述地上竞争的I_(C3)而言,其对异速生长指标的拟合效果普遍较差。保留密度为150~225株·hm^(-2)的地上、地下空间竞争最弱,林分生长最好。对于树高生长已达高峰的过熟林而言,地上竞争对林木异速生长的影响微弱。应综合考虑林木的地上和地下竞争格局对林木异速生长的影响,科学规划林木空间关系,实现林木生长潜力向大径材生产力的转化。本研究将为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木 空间竞争格局 林分密度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对尾巨桉大径材培育的影响
5
作者 张磊 任世奇 +2 位作者 熊涛 马忠才 白卫国 《桉树科技》 2025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探究间伐对尾巨桉大径材培育的影响,对8.5年生尾巨桉人工林进行不同间伐强度处理,分析间伐后7 a间林木生长及径阶动态规律,为尾巨桉大径材定向培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间伐能促进尾巨桉保留木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增长;随着林龄增长... 为探究间伐对尾巨桉大径材培育的影响,对8.5年生尾巨桉人工林进行不同间伐强度处理,分析间伐后7 a间林木生长及径阶动态规律,为尾巨桉大径材定向培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间伐能促进尾巨桉保留木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增长;随着林龄增长,间伐强度越大,单株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也越大,但林分总蓄积量越小;当保留密度为400株·hm^(-2)时,单株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年均增长率表现最佳;当保留密度为500株·hm^(-2)时,蓄积量年均增长率表现最佳。间伐可显著提高林分大径级比例,且大径级比例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保留密度为200株·hm^(-2)和300株·hm^(-2)的林分分别于12年生(间伐后4 a)、15年生(间伐后7 a)时达到大径材林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间伐 大径材 径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西部黑青杨大径材培育中农林复合经营
6
作者 季晓慧 王福森 +3 位作者 赵鹏舟 邢政华 毕宇 杨昊霖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3期26-29,共4页
在杨树大径材培育过程中,可利用大径材林地空间较大的有利条件进行农作物(黄豆)、牧草(苜蓿)、森林食品(黄花菜、茖葱)和药材(玉竹、黄芪、桔梗、射干、苦参、甘草、知母、防风)间作,开展不同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从经营... 在杨树大径材培育过程中,可利用大径材林地空间较大的有利条件进行农作物(黄豆)、牧草(苜蓿)、森林食品(黄花菜、茖葱)和药材(玉竹、黄芪、桔梗、射干、苦参、甘草、知母、防风)间作,开展不同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从经营产出价值分析,种植药材收益较大,其次是森林食品、牧草和纯农产品;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种植豆科植物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种植知母、防风和射干等有降低土壤有机质的趋势,消耗土壤养分较大。研究总结出杨树大径材林下林粮、林草、林菜、林药4种可行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青杨 农林复合 大径材培育 经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伐红松林优质大径材单株培育技术
7
作者 李巍巍 叶林 李志新 《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9-22,共4页
对标准地内每株乔木、红松轮枝、生长节各指标以及红松与相邻树冠投影有重叠的干扰树的测树信息进行调查,通过测树因子模型进行计算,确定过伐林红松大径材培育的目标树密度为170~350株/hm^(2),培育平均胸径45~34 cm的红松大径材。红松... 对标准地内每株乔木、红松轮枝、生长节各指标以及红松与相邻树冠投影有重叠的干扰树的测树信息进行调查,通过测树因子模型进行计算,确定过伐林红松大径材培育的目标树密度为170~350株/hm^(2),培育平均胸径45~34 cm的红松大径材。红松目标树的树高选择范围为1~17 m。树高12 m(胸径17 cm)以上同处于林分上层的目标树之间的最小间距7.5 m。处于不同的经营层中或者同处于中层和下层红松目标树之间的最小距5.3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伐红松林 大径材近 自然经营 目标树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馆钢-木混合结构的体系选型和关键设计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月强 丁洁民 张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04-1012,共9页
崇明游泳馆采用钢-胶合木混合网壳结构。通过对胶合木力学特性和游泳馆结构静力的分析,计算屋面网壳结构钢和胶合木的合理应用范围。讨论了钢夹板木结构连接节点刚度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并通过节点试验得到了节点的实际刚度。参考《... 崇明游泳馆采用钢-胶合木混合网壳结构。通过对胶合木力学特性和游泳馆结构静力的分析,计算屋面网壳结构钢和胶合木的合理应用范围。讨论了钢夹板木结构连接节点刚度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并通过节点试验得到了节点的实际刚度。参考《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中关于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和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考虑木材的材质缺陷和无塑性发展能力,钢-木混合网壳结构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安全系数建议取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钢-木混合结构 体系选型 筒壳结构 节点刚度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立地指数下杉木生长量及材种结构的立地及密度效应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琴 谢树 +5 位作者 段爱国 陈仕昌 韦家国 罗星乐 莫运勇 黄开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目的]探讨立地质量和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生长量及材种结构的影响,为杉木大径材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林龄28~36年生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按上、中、下不同坡位以及不同坡向设置63块标准样地,调查林分生长量及林分基本情况,... [目的]探讨立地质量和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生长量及材种结构的影响,为杉木大径材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林龄28~36年生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按上、中、下不同坡位以及不同坡向设置63块标准样地,调查林分生长量及林分基本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拟合分析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当林分密度相近时,立地指数越高,培育相同年限所获得的单株材积、蓄积量和大径材出材率越高;同一立地条件下,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大径材出材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蓄积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大;立地指数相同时,密度对胸径生长分化的影响大于树高,立地指数不同时林分密度对树高和胸径生长分化的影响程度也不同。[结论]在立地指数达22及以上的立地条件下培育杉木大径材,可通过3次间伐进行密度控制,林分最终保留密度宜为650~10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径材培育 杉木 生长量 材种结构 出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大径材全周期定向培育技术模式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爱国 李晓燕 +6 位作者 肖复明 黄开勇 孙洪刚 张伟东 陈琴 宋晓琛 张建国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2,共11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不同产区的杉木大径材全周期定向培育技术模式。[方法]基于40余年杉木密度试验林固定样地及不同产区临时样地的1044块样地调查资料,系统考虑“造林-营林-收获”等3个育林阶段,分析确定立地指数、初植密度、首次间伐林... [目的]构建适用于不同产区的杉木大径材全周期定向培育技术模式。[方法]基于40余年杉木密度试验林固定样地及不同产区临时样地的1044块样地调查资料,系统考虑“造林-营林-收获”等3个育林阶段,分析确定立地指数、初植密度、首次间伐林龄、保留密度、主伐林龄、材种收获量等6项大径材林分培育关键参数。[结果]立地指数越高,初植密度越低,越有利于林分大径材形成,且作用效果呈增长趋势,杉木大径材培育适宜立地指数范围应为16指数级及其以上立地,适宜初植密度范围可设计为1667~3333株·hm^(-2);可按林分每公顷总断面积达23 m^(2)·hm^(-2)时的林龄确定林分首次间伐时间;保留密度过低难以实现预期的大径材出材量,而过高的保留密度则会降低林分大径材出材率,根据同时满足双标准(大径材出材率达50%以上;大径材出材量达200 m^(3)·hm^(-2)以上)确定的林分保留密度与立地指数级的关系,即可确定一定立地指数级林分的保留密度;根据不同立地指数级的林分大径材出材率与林龄的关系模型,代入大径材出材率=50%,得到不同指数级立地相应的参考主伐林龄,进而构建这一系列主伐林龄值与相应立地指数级的关系式,可确定一定立地指数级林分的主伐林龄;引入立地指数和林分密度的Richards函数可对林分胸径、大径材出材量、大径材出材率和总蓄积等收获因子实现良好预估,预测精度接近或高于80%。[结论]构建了“三阶段-六确定”杉木大径材全周期定向培育技术模式,可为杉木大径材林、速丰林及国储林基地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材 全周期 定向培育 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杉木大径材培育立地选择与密度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晓琛 娄永峰 +4 位作者 黄金金 冷春晖 陈兴彬 江斌 肖复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8-1508,共11页
【目的】研究全周期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大径材培育的立地与密度效应,确定杉木大径材培育过程中不同立地指数下的林分适宜密度,为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以江西省永丰县官山林场30年和5... 【目的】研究全周期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大径材培育的立地与密度效应,确定杉木大径材培育过程中不同立地指数下的林分适宜密度,为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以江西省永丰县官山林场30年和50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14~22立地指数和不同保留密度样地资料,分析大径材培育的立地与密度效应。【结果】相同密度下的30年和50年生杉木人工林,立地指数越高,总蓄积量、总出材量、大径材出材量和大径材出材率均越大。随密度增加,30年生和50年生杉木人工林,其林分总蓄积量、总出材量和大径材出材量先升高后降低,而大径材占比、大径材蓄积量占比和大径材出材率呈下降趋势。【结论】综合考虑,在50年培育周期内培育杉木大径材,要选择立地指数14以上的立地,立地指数12时,不适合培育大径材。立地指数14和16,杉木林龄30年时,林分保留密度1 200株/hm^(2),林龄50年时,可间伐至900株/hm^(2),林分蓄积为460~500 m^(3)/hm^(2),大径材出材率可达55%以上;立地指数18以上,杉木林龄30年时,林分保留密度900株/hm^(2),林龄50年时,可间伐至600株/hm^(2),林分蓄积为500~560 m^(3)/hm^(2),大径材出材率达到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材 立地控制 密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控制和追肥对杉木近熟林改培大径材林的效应分析
12
作者 胡德活 郑会全 +5 位作者 韦如萍 晏姝 王润辉 彭华贵 曾庆团 周志平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3期9-14,32,共7页
为构建南岭山区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体系,提高大径材产量与质量,将现有林分改培为大径材林是切实可行的途径。本研究以杉木近熟林为对象,采用正交设计进行疏伐与配方施肥改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杉木树高-胸径生长模型研究中,幂函... 为构建南岭山区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体系,提高大径材产量与质量,将现有林分改培为大径材林是切实可行的途径。本研究以杉木近熟林为对象,采用正交设计进行疏伐与配方施肥改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杉木树高-胸径生长模型研究中,幂函数模型有较好的拟合效果,是最理想的树高-胸径生长模型选择;杉木近熟林改培后第3年,处理前、后各材种变化总体呈现出小、中径材逐步减少,大径材逐步增加的趋势,大径材增量最大的是处理2。影响处理前后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增量的因子效应大小依次为追施尿素、追施过磷酸钙、保留密度,影响大径材出材量及出材率增量的试验因子有差异,增加大径材出材量和提高大径材出材率的最优组合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当密度处于中等或中等偏高水平、尿素和过磷酸钙均处于中等水平时,最利于提高大径材出材量和出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近熟林 大径材培育 密度控制 施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追肥对杉木中龄林材种变化的早期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伍观娣 胡德活 +5 位作者 郑会全 王润辉 韦如萍 晏姝 黄荣 邱智雄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6期10-17,共8页
为构建南岭山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体系,提高南岭山区杉木大径材产量与质量,采用正交设计对杉木中龄林进行间伐与施肥试验,3 a后进行林分生长分析。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处理T-3(间伐后密度1500株·hm^(-... 为构建南岭山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体系,提高南岭山区杉木大径材产量与质量,采用正交设计对杉木中龄林进行间伐与施肥试验,3 a后进行林分生长分析。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处理T-3(间伐后密度1500株·hm^(-2),每株尿素200 g,过磷酸钙600 g)、T-6(间伐后密度1200株·hm^(-2),每株尿素200 g)的单位面积蓄积在处理前、后间分别达显著(P<0.05)、极显著差异(P<0.01)。最优的胸径-树高生长模型拟合为y=3.7838x0.4727。不同材种生长分析结果显示,处理前和处理后各材种总体呈现小径材递减,中径材、大径材递增的趋势。正交试验分析表明,密度控制和追肥效应对杉木中龄林材种结构有影响。间伐后增加大径材出材率最佳因素组合为A3B3C2,即最小密度900株·hm^(-2),每株最大尿素用量200 g和中等水平过磷酸钙300 g;增加大径材出材量最佳因素组合为A3B3C1,即最小密度900株·hm^(-2),每株最大尿素用量200 g和最低水平过磷酸钙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中龄林 大径材培育 密度控制 施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大径材成材机理研究
14
作者 李晓燕 段爱国 张建国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目的]阐明立地、初植密度、林龄、林分密度、竞争指标等因子与大径材成材的关系,解析杉木大径材形成机理,为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利用福建省邵武市卫闽国有林场40余年杉木长期定位观测试验林数据材料,解析立... [目的]阐明立地、初植密度、林龄、林分密度、竞争指标等因子与大径材成材的关系,解析杉木大径材形成机理,为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利用福建省邵武市卫闽国有林场40余年杉木长期定位观测试验林数据材料,解析立地、初植密度、林龄、林分密度、竞争指标等因子对杉木大径材形成的影响。[结果]大径材出材量和出材率随立地指数级增大而增大,且增幅效应随林龄而增强。立地对大径材成材的影响程度明显受到初植密度的作用,低密度更有利于立地作用的发挥。12~16指数级立地,初植密度对大径材出材量和出材率影响较小,且大径材出现林龄较晚;20~22指数级立地,初植密度作用明显加强,大径材出材量和出材率随初植密度减小而增大,初植密度越小,大径材形成时间及大径材快速增长启动林龄愈早,且主伐林龄越小。林龄、立地、初植密度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在相对低立地指数级范围(12~16指数级)或高立地指数级范围(20~22指数级)内,大径材出材量或出材率不受立地指数级的显著影响,而当立地指数级达到或超过20指数级后,其与相对低的指数级(12~16指数级)立地相比,则会显著提高大径材出材量。在中、高初植密度范围(3333~6667株·hm^(-2)或5000~10000株·hm^(-2))内,杉木林分大径材出材量或出材率不受初植密度的显著影响,但其与低初植密度(1667株·hm^(-2))林分相比,大径材出材量或出材率则会受到初植密度的显著制约。林龄、林分保留密度、林分密度指数、立地指数为大径材成材的关键因子,其对大径材形成的加成贡献率达92%。[结论]14指数级的现实林分中,有部分林分可形成相当数量的大径材。16指数及以上立地是培育杉木大径材的理想立地条件,且造林密度宜控制在1667株·hm^(-2)内,16指数在40年生左右,20和22指数在28年生左右,可形成大径材林分,出材率达50%以上,出材量至少达400 m^(3)·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材 出材量 立地 初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南柚木中龄林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15
作者 吴俊多 谌红辉 +9 位作者 庞靖云 薛光宇 劳庆祥 杨保国 周炳江 谢先金 赵宏鹏 付志高 李运兴 李莲芳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21-29,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肥料种类和施用量对柚木Tectona grandis中龄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33 a生柚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U*_(12)(12^(10))均匀试验设计,以有机肥、复合肥、硼砂、硫酸锌、硫酸镁和石灰开展混施试验,根据施肥2 a后的试... 【目的】探讨不同肥料种类和施用量对柚木Tectona grandis中龄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33 a生柚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U*_(12)(12^(10))均匀试验设计,以有机肥、复合肥、硼砂、硫酸锌、硫酸镁和石灰开展混施试验,根据施肥2 a后的试验结果,采用有机肥、复合肥、硫酸镁和缓释肥对其中第1次施肥试验6个重复中的3个重复进行第2次施肥,连续观测4 a。【结果】(1)施肥4年后,处理组合的林木胸径和材积总增长率分别为3.4%~6.7%和6.9%~16.0%,对照则分别为3.8%和7.7%,胸径和材积增长率最高的处理组合分别较对照提高89.6%和88.0%,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2)施肥1次后的第1年,硫酸镁和复合肥对柚木胸径生长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提高了林木胸径生长,不同硼砂和硫酸锌施用量对林木胸径生长影响较小,施石灰抑制了林木生长;施肥第2年,仅施硫酸镁可显著促进林木胸径生长(P<0.05)。施肥2次,不同肥料均对胸径生长无显著的影响(P>0.05)。(3)施1次和2次肥后当年的胸径生长量均高于次年,肥效随时间降低,施肥2次略优于施1次,但不明显。(4)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的处理组合投入产出比达1∶3.5,施肥2次降低效益。【结论】柚木中龄林施肥可促进林木生长,最优处理组合为每10 cm胸径施有机肥2 kg,复合肥0.25 kg,硼砂5 g,硫酸锌10 g和硫酸镁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木 中龄林 施肥 大径材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南方大径材林培育问题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贺梓晴 余庆宙 +1 位作者 胡雪花 赵倩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16-123,共8页
人工林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陆地生态系统增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加强,培育大径材林成为实现我国碳中和战略目标和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发力点。我国南方人工林面积大,但以中、幼龄林为主,如何提升林地... 人工林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陆地生态系统增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加强,培育大径材林成为实现我国碳中和战略目标和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发力点。我国南方人工林面积大,但以中、幼龄林为主,如何提升林地生产力,发挥其增汇功能是关键。该文关注大径材林的固碳功能;针对目前我国南方大径材林培育面临的大径材林资源和成材机理不清晰、大径材林培育目标不明确、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体系不完善及人工林地力衰退严重和林分结构单一等问题,提出开展现存大径材林资源调查,科学规划林地和立地选择,开展珍贵乡土阔叶树种良种选育,开展精准施肥调控和调整林分结构等大径材林高效培育和固碳能力协同提升经营对策,可为科学制定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 大径材 人工林经营 森林碳汇 固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中大径材培育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耀仪 李俊 +6 位作者 许俊文 李傅达 黄洪升 苏志瑜 唐梓轩 蓝海韩 周启华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5期664-677,共14页
桉树是速生丰产的人工林树种之一;培育桉树中大径材,见效快,可填补木材缺口需求。为更好地了解桉树中大径材培育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对2003—2023年的相关... 桉树是速生丰产的人工林树种之一;培育桉树中大径材,见效快,可填补木材缺口需求。为更好地了解桉树中大径材培育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对2003—2023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主要采用CiteSpace软件,分别从年发文量、国家、研究机构、作者和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桉树中大径材培育研究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分为3个时期,即发展初期(2003—2009年)、波动期(2010—2015年)和增长期(2016—2023年)。在WOS数据库中,研究机构主要为高校,作者倾向于独立研究;在CNKI数据库中,研究机构主要为科研院(所)和高校,发布关于桉树中大径材培育的行业标准2项、科技成果4项,作者间的合作更紧密。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良种早期选择、林分间伐强度、树种混交模式、生态服务功能和林分可持续性等方面。构建适合不同立地条件的桉树中大径材培育技术体系、开展桉树中大径材林分长期定位监测及实现桉树中大径材经济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等为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大径材 文献计量 前沿热点 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造林密度对托里桉大径材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庆全 《桉树科技》 2024年第4期55-59,共5页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造林密度对托里桉大径材生长的影响,为培育实木用途的托里桉大径材人工林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种不同造林密度对22年生托里桉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大径级的株数比率和材积率影响极显著,对保存率、蓄...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造林密度对托里桉大径材生长的影响,为培育实木用途的托里桉大径材人工林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种不同造林密度对22年生托里桉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大径级的株数比率和材积率影响极显著,对保存率、蓄积量和离散度影响显著。造林密度为1 000株·hm^(-2)时,托里桉的保存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大径级蓄积、林分蓄积量和净利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密度为1 667株·hm^(-2)时增加了21.35%、18.79%、18.35%、55.89%、100.00%、14.94%、74.44%;其离散度为1.022,接近临界值1。造林密度为1 000株·hm^(-2)时,托里桉大径材人工林各项生长指标均为最优,22年生时的保存株数为846株·hm^(-2),蓄积量达276.80 m3·hm^(-2),净利润达276 617元·hm^(-2),生产力与经济效益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里桉 造林密度 大径材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木材市场谈国家储备林的发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志海 舒勇 +3 位作者 胡小燕 詹寿东 李朝阳 张文成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5-9,共5页
大径材是国家重要的资源之一,国家储备林是我国开展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重要举措。以2010一2021年的木材产量、木材进口量和木材需求量数据为基础,基于国内木材市场的供需现状,对木材供给量及需求量进行趋势分析及预测。结果表明:近... 大径材是国家重要的资源之一,国家储备林是我国开展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重要举措。以2010一2021年的木材产量、木材进口量和木材需求量数据为基础,基于国内木材市场的供需现状,对木材供给量及需求量进行趋势分析及预测。结果表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木材需求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内木材总量不足,小径材多大径材少,而国家储备林建设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重要工程,对于解决木材供应、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国家储备林的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以期为各地开展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市场 大径材 国家储备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州区马尾松林分培育大径级木材储备林的技术探讨
20
作者 唐小琼 黄同银 杨怀林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9期95-99,共5页
培育大径材木材储备林有助于缓解我国木材战略资源紧张的现状,马尾松是巴州区培育大径级木材储备林的主要树种,为更好地达到培育大径级木材储备林的效果,依据巴州区立地条件,通过科学的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和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结... 培育大径材木材储备林有助于缓解我国木材战略资源紧张的现状,马尾松是巴州区培育大径级木材储备林的主要树种,为更好地达到培育大径级木材储备林的效果,依据巴州区立地条件,通过科学的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和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结合现有的技术规程和储备林培育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马尾松林分培育大径级木材储备林技术,以期为川东北地区马尾松储备林发展经营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大径级木材 储备林 巴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