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强跟踪GHF的里程计辅助SINS动基座对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武萌 汤霞清 黄湘远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4-789,共6页
为提高车载捷联惯导系统动基座初始对准精度,提出了一种强跟踪降维高斯-厄米特非线性动基座初始对准算法。里程计辅助捷联惯导粗对准后水平姿态误差角为小角度,里程计辅助捷联惯导动基座对准模型简化为大方位失准角非线性模型,采用降维... 为提高车载捷联惯导系统动基座初始对准精度,提出了一种强跟踪降维高斯-厄米特非线性动基座初始对准算法。里程计辅助捷联惯导粗对准后水平姿态误差角为小角度,里程计辅助捷联惯导动基座对准模型简化为大方位失准角非线性模型,采用降维高斯-厄米特滤波(GHF),以少数非线性状态积分点估计整个系统状态,减少计算量,应用强跟踪滤波,提高系统对突变的滤波状态的跟踪能力。实验表明,应用强跟踪降维高斯-厄米特滤波提高了动基座初始对准精度,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滤波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 大失准角 动基座初始对准 高斯-厄米特非线性滤波 强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eO_2对激光熔覆Fe/Cr_3C_2复合涂层组织与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肖轶 顾剑锋 +1 位作者 张俊喜 杨有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65-69,84,共6页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仪及滑动磨损试验,研究了1%纳米CeO_2(质量分数)对低碳钢表面激光熔覆Fe/Cr_3C_2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r_3C_2+1%CeO_2复合涂层的主要组...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仪及滑动磨损试验,研究了1%纳米CeO_2(质量分数)对低碳钢表面激光熔覆Fe/Cr_3C_2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r_3C_2+1%CeO_2复合涂层的主要组成相是α-Fe、γ-Fe、Cr_3C_2、Cr_(23)C_6及Cr_7C_3等化合物相;加入1%纳米CeO_2后,复合涂层组织明显细化,未熔Cr_3C_2数量显著减少,初生碳化物由粗大杆状向块状转变,数量增加,分布均匀,有效抑制和消除了裂纹的形成;复合涂层硬度和耐磨性能显著提高,Fe+30%Cr_3C_2+1%CeO_2涂层截面显微硬度提高105HV,增幅达到15.4%,且涂层沿深度方向硬度分布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EO2 激光熔覆 FE基合金 Cr3C2 复合涂层 组织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REX流程钚还原反萃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于婷 叶国安 +3 位作者 何辉 陈延鑫 刘金平 张岚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7-267,共11页
PUREX流程为当前后处理工业的主流流程,其计算机模拟研究为研究热点。国外一些国家已进行全流程模拟计算,能够开展工艺条件分析和工艺优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铀钚分离工艺单元(1B)和钚反萃单元(2B)是PUREX流程的重要环节,二者计... PUREX流程为当前后处理工业的主流流程,其计算机模拟研究为研究热点。国外一些国家已进行全流程模拟计算,能够开展工艺条件分析和工艺优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铀钚分离工艺单元(1B)和钚反萃单元(2B)是PUREX流程的重要环节,二者计算机模拟的基础为钚的还原反萃单元模型。本文总结了国外PUREX流程计算模拟程序中的钚还原反萃模型的研究进展,重点对模型的建立和算法做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rEX流程 计算机模拟 反萃 钚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GTz二聚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胡银 宁艳利 +2 位作者 康莹 宋纪蓉 马海霞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8,共9页
在DFT-B3LYP/6-31G*水平下,求得3,6-二硝基胍基-1,2,4,5-四嗪(DNGTz)二聚体势能面上9种优化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用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计算了分子间相互作用能,二聚体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为-62.24kJ/mol。由自然键轨... 在DFT-B3LYP/6-31G*水平下,求得3,6-二硝基胍基-1,2,4,5-四嗪(DNGTz)二聚体势能面上9种优化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用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计算了分子间相互作用能,二聚体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为-62.24kJ/mol。由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揭示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对优化构型进行振动分析,并基于统计热力学求得温度200.0~800.0K从单体形成二聚体的热力学性质变化。结果表明,二聚主要由强氢键所贡献,而结合能不仅取决于氢键。二聚体Ⅰ、Ⅲ、Ⅳ、Ⅴ和Ⅶ的二聚过程在200.0K均能自发进行,表明二聚体Ⅰ、Ⅲ、Ⅳ、Ⅴ和Ⅶ在室温可以稳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含能材料 3 6-二硝基胍基-1 2 4 5-四嗪(DNgTz) 分子间相互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DFT) 自然键轨道分析(NBO)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T-CT-LST高介电复合陶瓷的制备及性能调控
5
作者 黄先培 刘飞 +2 位作者 刘心宇 袁昌来 陈国华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6-740,共5页
采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0.1La(Mg_(0.5)Ti_(0.5))O_3-(0.9-x)CaTiO_3-x(Li_(0.5)Sm_(0.5))TiO_3(LMT-CT-LST,摩尔比x=0.1~0.6)系列微波介质陶瓷,并研究该系列微波介质陶瓷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及微波介电性能。X线衍射(XRD)研究表明,所... 采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0.1La(Mg_(0.5)Ti_(0.5))O_3-(0.9-x)CaTiO_3-x(Li_(0.5)Sm_(0.5))TiO_3(LMT-CT-LST,摩尔比x=0.1~0.6)系列微波介质陶瓷,并研究该系列微波介质陶瓷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及微波介电性能。X线衍射(XRD)研究表明,所有的LMT-CT-LST样品均为钙钛矿结构。扫描电镜(SEM)表明,随着(Li_(0.5)Sm_(0.5))TiO_3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晶粒尺寸会不断增加。当x=0.6时,有些晶粒会出现异常长大现象,这对样品的微波介电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介电性能研究结果显示,随着(Li_(0.5)Sm_(0.5))TiO_3含量从0.1增加至0.6,介电常数(εr)略微从121.56减小至117.5,而对应的品质因数(Q×f)从10 055.71GHz降低至4 042.15GHz;此外,该体系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随(Li_(0.5)Sm_(0.5))TiO_3含量的增加逐渐向负值方向移动。当x=0.6时,复合陶瓷在1 340℃烧结4h,可获得最佳的综合微波介电性能,即ε_r≈117.5,Q×f≈4 042.15GHz(f=3.415 GHz),τ_f≈10.13×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结构 钙钛矿 微波介电性能 (Li_(0.5)sm_(0.5))TiO_3 复合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极限跨度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宋随弟 陈克坚 袁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77,共6页
针对现有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跨度偏小的情况,分析影响该类桥梁极限跨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限制其跨度增长的关键问题的相应技术措施。分析表明:波形钢腹板的整体稳定性、箱梁的扭转及畸变会极大地限制波形钢腹板箱梁桥的跨度,其最... 针对现有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跨度偏小的情况,分析影响该类桥梁极限跨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限制其跨度增长的关键问题的相应技术措施。分析表明:波形钢腹板的整体稳定性、箱梁的扭转及畸变会极大地限制波形钢腹板箱梁桥的跨度,其最大跨度应该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混凝土腹板箱梁桥的跨度。对于30mm厚的1600型波形钢腹板,当钢腹板整体屈曲失稳分别发生在屈服区和非弹性区时,波形钢腹板箱梁连续刚构桥的最大跨度可分别达到162m和238m;增大波高或采用复合波形钢腹板时,该类桥梁的跨度能超过300m。当波形钢腹板箱梁桥的跨度超过160m时,可以考虑采用复合波形钢腹板;当跨度超过230m时,应该采用复合波形钢腹板。设置适当数量的横隔板可以提高波形钢腹板箱梁的抗扭转及抗畸变能力,可采用钢桁架等轻型横隔板以减轻其自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波形钢腹板 组合箱梁 屈曲稳定 复合波形钢腹板 极限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铁路大跨度桥梁抗震设防标准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夏修身 戴胜勇 +1 位作者 陈兴冲 李建中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5-89,共5页
高烈度地震区大跨度桥梁较多是川藏铁路的特征之一,确定抗震设防标准是川藏铁路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超越概率与地震重现期关系入手,详细分析国内外典型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防标准,结合设计地震加速度与超越概率的关... 高烈度地震区大跨度桥梁较多是川藏铁路的特征之一,确定抗震设防标准是川藏铁路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超越概率与地震重现期关系入手,详细分析国内外典型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防标准,结合设计地震加速度与超越概率的关系,计算得到铁路B类桥梁的重现期,明确其抗震设防标准。以地震重现期为主要指标,探讨川藏铁路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防标准及不同烈度多遇地震对应的重要性系数,可供铁路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大跨度桥梁 抗震设防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黔高速鸭池河特大桥钢桁梁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9
8
作者 于祥敏 陈德伟 +1 位作者 白植舟 金兵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7-112,共6页
贵黔高速鸭池河特大桥为主跨800m的钢桁-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中跨钢桁梁采用"N"形桁架。受地形、运输和工期等条件限制,该桥采用缆索吊机进行16m长钢桁梁节段整体悬臂拼装。施工中,在边跨增设主动张拉的背索,以抵消缆索吊机... 贵黔高速鸭池河特大桥为主跨800m的钢桁-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中跨钢桁梁采用"N"形桁架。受地形、运输和工期等条件限制,该桥采用缆索吊机进行16m长钢桁梁节段整体悬臂拼装。施工中,在边跨增设主动张拉的背索,以抵消缆索吊机对该桥变形的影响;优化接头处高强螺栓施工的时间和顺序,以防止新节段安装时高强螺栓受剪;重视钢桁梁节段现场的预拼装、测量和误差调整工作,以确保16m长节段拼装精度;采用等值张拉法和群锚千斤顶张拉,以实现钢绞线斜拉索的索力均匀性和整体索力控制;优化斜拉索施工索力,以实现合龙口姿态的调整,采用温度自然合龙法,以实现高精度合龙。鸭池河特大桥合龙后主梁线形平顺,施工误差满足规范要求,该桥已于2016年7月建成通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 斜拉桥 混合梁 钢桁梁 悬臂拼装法 缆索吊机 误差控制 合龙技术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竖向接缝的混凝土箱梁桥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涟英 袁明 +2 位作者 颜东煌 罗媛 岳新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71,共6页
为了解竖向接缝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抗剪性能的不利影响及改进措施,以七里坪湘江大桥预应力混凝土梁为原型,设计制作4片预应力混凝土模型梁进行跨中单点加载试验,分析各模型梁在试验过程中的裂缝发展情况、破坏形态和抗剪承载力,研究... 为了解竖向接缝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抗剪性能的不利影响及改进措施,以七里坪湘江大桥预应力混凝土梁为原型,设计制作4片预应力混凝土模型梁进行跨中单点加载试验,分析各模型梁在试验过程中的裂缝发展情况、破坏形态和抗剪承载力,研究交界面粗糙度和普通钢筋配筋率对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模型梁的裂缝发展过程基本相似,破坏形态均为弯剪破坏;带竖向接缝梁的抗裂性能比整体浇筑梁差,但各梁的抗剪承载力相差不大;带竖向接缝梁的刚度低于整体浇筑梁的刚度;增加接缝处混凝土交界面粗糙度和普通钢筋配筋率可以提高带竖向接缝梁的抗裂性能和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桥 箱形梁 竖向接缝 抗剪承载力 刚度 配筋率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拉伸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传感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开宇 闫光 +1 位作者 鹿利单 祝连庆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4-658,共5页
为了提高光纤光栅测量应变的测量范围与测量精度,该文对基片式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变传递理论及其有限元分析应力分布进行了阐述,并对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探索。封装工艺与普通基片式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不同是在制作时加载确... 为了提高光纤光栅测量应变的测量范围与测量精度,该文对基片式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变传递理论及其有限元分析应力分布进行了阐述,并对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探索。封装工艺与普通基片式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不同是在制作时加载确定的预紧力,用等强度梁对预应力基片式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测试并标定,得到传感器灵敏度为0.88pm/με,线性度为0.996,传递效率为74%。并在MTS拉伸试验机上进行预紧力基片式光纤光栅传感器、裸光纤光栅传感器与电阻应变计压缩对比实验研究,实验表明,预拉伸制作工艺提高了光纤光栅测量压缩应变的线性度与测量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片式 光纤光栅 应变传感器 预拉伸 线性度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均值聚类的汽车驾驶姿态偏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淼 刘明周 +2 位作者 扈静 刘正琼 钱佩伦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7-1191,1222,共6页
驾驶姿态是影响汽车驾驶舒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旨在结合驾驶员的人体测量数据定量分析其驾驶姿态偏好特征。首先利用线性尺寸参量代替人体关节角度参量来简化描述驾驶姿态,并提取相对尺寸参量以反映驾驶姿态偏好特征;在此基础上,邀... 驾驶姿态是影响汽车驾驶舒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旨在结合驾驶员的人体测量数据定量分析其驾驶姿态偏好特征。首先利用线性尺寸参量代替人体关节角度参量来简化描述驾驶姿态,并提取相对尺寸参量以反映驾驶姿态偏好特征;在此基础上,邀请50名驾驶员进行驾驶姿态偏好测定实验,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3项表征上体姿态的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划分为5类簇群,对应5种上体姿态特征,并运用三维图形对聚类结果进行可视化描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排除驾驶员身材差异影响的基础上,对驾驶姿态偏好特征进行简化描述和快速区分,并结合目标用户的人体测量数据获得相关尺寸参量,为汽车座椅和转向盘布局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姿态 K-均值聚类 相对尺寸参量 可视化聚类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出循环对玻纤增强PA66复合材料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来胜 王婷兰 +2 位作者 唐颂超 孟庆国 张祥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8-183,202,共7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对w=35%玻纤增强尼龙66(PA66/GF35)复合材料进行循环加工,研究了挤出循环次数对PA66/GF35的流变性能、热性能、玻纤长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挤出循环次数的增加,PA66/GF35复合材料的熔体体积流动速率逐渐增加...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对w=35%玻纤增强尼龙66(PA66/GF35)复合材料进行循环加工,研究了挤出循环次数对PA66/GF35的流变性能、热性能、玻纤长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挤出循环次数的增加,PA66/GF35复合材料的熔体体积流动速率逐渐增加,表观黏度显著下降;多次挤出加工使PA66基体发生热氧降解,特性黏度逐渐减小,熔点、结晶温度、结晶度略有降低;玻纤断裂,玻纤保留长度变短。PA66/GF35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挤出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下降,经4次挤出循环后其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下降了38.41%、21.73%和6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增强尼龙66 挤出循环次数 流变性能 特性黏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ZT-CLT介质陶瓷的微波烧结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莉 胡玉叶 +1 位作者 李丹 沈春英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7-710,716,共5页
微波烧结法制备(1-x)(Mg_(0.7)Zn_(0.3))TiO_(3-x)(Ca_(0.61)La_(0.26))TiO_3(MZT-CLT,x=0.13)系介质陶瓷,研究微波烧结工艺对MZT-CLT陶瓷烧结性能、微观结构、相组成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ZT-CLT陶瓷的主晶相为(Mg_(0.7)Zn_... 微波烧结法制备(1-x)(Mg_(0.7)Zn_(0.3))TiO_(3-x)(Ca_(0.61)La_(0.26))TiO_3(MZT-CLT,x=0.13)系介质陶瓷,研究微波烧结工艺对MZT-CLT陶瓷烧结性能、微观结构、相组成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ZT-CLT陶瓷的主晶相为(Mg_(0.7)Zn_(0.3))TiO_3(MZT)、Ca_(0.61)La_(0.26)TiO_3(CLT),第二相为(Mg_(0.7)Zn_(0.3))Ti_2O_5;升温速率15℃/min,烧结温度1 275℃,保温时间20min时,陶瓷微波介电性能优良:介电常数εr=26.21,品质因数与频率之积Q·f=120 000GHz,频率温度系数τf=-3×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Mg(0.7)Zn(0.3))TiO(3-x)(Ca(0.61)La(0.26))TiO3(MZT-CLT x=0.13) 微波烧结 介质陶瓷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增流式井下压力信号发生器模型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房军 王正旭 +1 位作者 贾朋 苏义脑 《石油机械》 2016年第10期11-16,共6页
针对往复式钻井液压力信号发生器存在先导阀进液口流通面积小及流量供应能力不足导致的信号频率较低问题,提出了往复增流式井下压力信号发生器模型。根据其不同工作阶段,建立了相应的状态方程;应用MATLAB工具软件对其特性进行了实例仿... 针对往复式钻井液压力信号发生器存在先导阀进液口流通面积小及流量供应能力不足导致的信号频率较低问题,提出了往复增流式井下压力信号发生器模型。根据其不同工作阶段,建立了相应的状态方程;应用MATLAB工具软件对其特性进行了实例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参数情况下,增流阀信号发生器的脉冲上升时间大约为0.035 s,而原信号发生器脉冲上升时间约为0.154 s,即增流式压力信号发生器的信号频率可提高4倍。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研发井下信息高速率传输的信号发生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量 增流阀 压力波信号发生器 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动力矩对汽车转向驱动分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宪彬 施树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76-1186,1216,共12页
为研究驱动力矩对汽车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以引入驱动力矩的5自由度汽车二维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利用前轮转角作为中间变量,建立了相应的7自由度自治系统模型,分析了不同驱动方式下,驱动力矩对汽车转向驱动分岔的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为研究驱动力矩对汽车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以引入驱动力矩的5自由度汽车二维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利用前轮转角作为中间变量,建立了相应的7自由度自治系统模型,分析了不同驱动方式下,驱动力矩对汽车转向驱动分岔的动力学特征的影响。以前轮驱动汽车为例,利用相空间、状态变量时间序列、功率谱密度和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了驱动力矩对转向驱动分岔特征影响的动力学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驱动力矩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汽车动力学系统的分岔特征,在分析汽车的动力学分岔特征时应同时考虑前轮转角和驱动力矩两个分岔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非线性动力学 驱动力矩 转向驱动耦合工况 分岔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组合梁斜拉桥经济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亮 邵长宇 汤虎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43,共5页
为推动组合梁斜拉桥向更大跨径发展,以常规两塔斜拉桥为例,开展大跨径组合梁斜拉桥经济性能研究。将斜拉桥分为斜拉索、桥塔、主梁、基础等部分,利用"平均索法"计算各部件轴力,根据轴力大小分别推导得到其材料用量的计算公式... 为推动组合梁斜拉桥向更大跨径发展,以常规两塔斜拉桥为例,开展大跨径组合梁斜拉桥经济性能研究。将斜拉桥分为斜拉索、桥塔、主梁、基础等部分,利用"平均索法"计算各部件轴力,根据轴力大小分别推导得到其材料用量的计算公式,引入材料单价系数,得到单位桥面面积造价,进而计算组合梁斜拉桥各部件的造价与跨径的关系,并与同等跨径的钢箱梁斜拉桥的经济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钢箱梁相比,组合梁斜拉桥充分利用混凝土材料抗压性能性价比高的特点,减小了斜拉桥体系中造价占比较大的主梁费用;组合梁斜拉桥主梁自重较大,斜拉索、桥塔、基础等造价相对较高;在一般地质(桩长约50m)、较小场地风速条件下,组合梁斜拉桥的经济跨径界限可达9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梁 钢箱梁 斜拉索 桥塔 基础 经济性能 平均索法 轴力 材料单价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桩承载力试验中的位移测试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世峰 吕曹炯 +1 位作者 汪正兴 周志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29,共6页
为改善目前基桩承载力试验中位移测试方法的经济性和便捷性,以既有连通管原理为基础,提出差压连通管式位移测试方法,建立测点位移与差压连通管内压差的变化量的关系,从而通过测量半封闭式连通管两端液体表面处的气压差变化实现对基桩试... 为改善目前基桩承载力试验中位移测试方法的经济性和便捷性,以既有连通管原理为基础,提出差压连通管式位移测试方法,建立测点位移与差压连通管内压差的变化量的关系,从而通过测量半封闭式连通管两端液体表面处的气压差变化实现对基桩试验时竖向位移的测量。结合实际工作要求,研发该方法的位移测量设备,并通过与步进电机控制式移动平台及百分表对应的测试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大桥自平衡法试桩工程中,结果表明:(1)测试期间无需基准梁,无安装垂直度要求,可降低试验成本;(2)与电子位移传感器测量结果一致,最大差值0.24mm,说明应用该方法进行基桩承载力试验中的位移测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承载力试验 竖向位移 测试方法 差压连通管 位移测量设备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耐锶细菌的筛选及其吸附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岩 代群威 赵玉连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4-289,共6页
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具有耐锶性的细菌,利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采用平板涂布的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出了12株菌株,通过其对Sr^(2+)的吸附效果对比分析,筛选出了其中4株对Sr^(2+)具有较好吸附效果的细菌进行了驯化,并对驯化前、后细菌生... 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具有耐锶性的细菌,利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采用平板涂布的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出了12株菌株,通过其对Sr^(2+)的吸附效果对比分析,筛选出了其中4株对Sr^(2+)具有较好吸附效果的细菌进行了驯化,并对驯化前、后细菌生长速率(υA)及对Sr^(2+)的吸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含Sr^(2+)培养液中驯化后的细菌生长能力有明显提高,生长速率υA的峰值υA,max的位置由驯化前的1.0d提前到0.5d;同时驯化后的细菌对Sr^(2+)吸附效率均有所提高,筛选出的4株细菌在30℃、转速120r/min、pH=7、培养时间5.0d的条件下对Sr^(2+)的最佳吸附效率均可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锶性细菌 筛选 驯化 吸附sr2%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声表面波电流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仝杰 贾雅娜 +3 位作者 张薇 王兴隆 王诗月 王文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2-664,706,共4页
该文设计制作了一种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声表面波(SAW)电流传感器,采用了磁致伸缩铁钴合金(FeCo)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实验研究。传感器采用双通道300 MHz声表面波延迟线型振荡器结构,以128°YXLiNbO_3为压电基片,在其表面覆盖与其温... 该文设计制作了一种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声表面波(SAW)电流传感器,采用了磁致伸缩铁钴合金(FeCo)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实验研究。传感器采用双通道300 MHz声表面波延迟线型振荡器结构,以128°YXLiNbO_3为压电基片,在其表面覆盖与其温度系数极性相反的SiO_2薄膜来改善器件温度稳定性,并在声传播路径上溅射FeCo薄膜用以感知电流量。在电流产生磁场作用下,FeCo薄膜发生磁致伸缩应变,导致声传播速度的变化,进而以振荡器频率信号的改变来表征待测电流。该文通过对不同FeCo膜厚及不同FeCo薄膜长宽比的传感器进行实验分析,以获得优化的传感功能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FeCo薄膜厚度(500nm)和长宽比(2∶1)条件下,所研制的声表面波电流传感器的灵敏度为12.375kHz/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sAW) 磁致伸缩效应 FeCo薄膜 射频磁控溅射 128°YX-LinbO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α-Fe(001)/Mo_2FeB_2(001)界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俊茹 王铭兰 +2 位作者 刘树 孙绍帅 陈学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59-162,共4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α-Fe(001)/Mo_2FeB_2(001)界面性能。建立了4种不同的原子堆垛方式界面模型,计算了其界面粘附功、界面结合能和断裂功。结果表明,以空心位置堆垛的Fe终端界面性能最稳定,而顶部位置的Fe+B终端界面性能最不稳...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α-Fe(001)/Mo_2FeB_2(001)界面性能。建立了4种不同的原子堆垛方式界面模型,计算了其界面粘附功、界面结合能和断裂功。结果表明,以空心位置堆垛的Fe终端界面性能最稳定,而顶部位置的Fe+B终端界面性能最不稳定,两者的裂纹断裂均趋向于发生在基体相或硬质相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空心位置Fe终端界面模型和顶部位置Fe+B终端界面模型的电子结构,电荷差分密度图显示在空心位置的Fe终端界面系统中,界面处Fe原子与Fe原子间形成金属键,界面处Fe原子与Mo原子间形成金属键。在顶部位置的Fe+B终端界面系统中,界面处的Fe原子与B原子间形成共价键,但界面强度比空心位置的Fe终端界面系统低。分态密度显示界面处原子间重新排列,发生杂化,形成共价键,揭示了界面成键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001)/Mo2FeB2(001)界面 第一性原理 粘附功 界面结合能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