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lse modulated microwave and infrared thermography for superficial hyperthermia
1
作者 马国军 江国泰 陈志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1927-1931,共5页
A 3D temp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of biological tissue for superficial hyperthermia using a pulse modulated microwave (PMMW) was presented. A 3D sliced homogeneous phantom was radiated by the PMMW and an infrared ... A 3D temp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of biological tissue for superficial hyperthermia using a pulse modulated microwave (PMMW) was presented. A 3D sliced homogeneous phantom was radiated by the PMMW and an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was applied to imag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throughout the phantom. The period of the PMMW is 3 s and the output power is 35 W. The temperature rises by at least 3 ℃ in the phantom when the duty cycle varies from 1/3, 1/2, 2/3 to 1 (denoted by scenarios 1-4). Both the accumulative temperature-volume histogram and the relative depth-area ratio histogram show that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rise (MTR) is 6.6 and 8 ℃ in scenarios 2 and 3, and they are superior to scenarios 1 and 4. Furthermore, the PMMW can control temp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of biological tissue. It provides both preliminary basis for thermal volume control and new technology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monitor in superficial hyperther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temp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pulse modulated microwave (PMMW) infrared thermography superficialhypertherm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速目标测量的射频(微波)相位调制激光雷达技术
2
作者 张博华 杜军 张元生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1,共6页
为了实现对高速目标的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学方法的直接探测激光雷达(简称微波激光雷达)。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相位调制器将射频(微波)信号加载到激光雷达的出射激光上,再由Fabry-Perot干涉仪和光电探测器共同作用将射频(微波)信... 为了实现对高速目标的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学方法的直接探测激光雷达(简称微波激光雷达)。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相位调制器将射频(微波)信号加载到激光雷达的出射激光上,再由Fabry-Perot干涉仪和光电探测器共同作用将射频(微波)信号从激光雷达接收的目标回波信号光上解调下来,通过测量射频(微波)信号来获取目标信息。微波激光雷达既保留了激光雷达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又发挥了微波雷达高速度测量范围、抗大气湍流的优势,从而为高速目标的探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产生、接收和处理射频(微波)信号,对旋转硬目标和气溶胶模拟目标(如高速导弹及其激波场)的速度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激光雷达可以对马赫数在4.4内的高速目标及其激波场进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目标测量 微波相位调制 激光雷达 微波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光子的多目标测距和测速技术
3
作者 卿国能 朱正元 +3 位作者 朱康奇 华楠 张振荣 郑小平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0,共7页
为了解决多啁啾线性调频波(LFMW)在多目标环境中测距和测速时出现的虚假目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多目标测距和测速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三频率段LFMW来测量目标的距离和速度,并利用这些频段观测的不变性特征有效地排除错误... 为了解决多啁啾线性调频波(LFMW)在多目标环境中测距和测速时出现的虚假目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多目标测距和测速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三频率段LFMW来测量目标的距离和速度,并利用这些频段观测的不变性特征有效地排除错误目标。此外,还设计并建立了一个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多目标测距和测速验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上述功能,还在其架构中集成了一个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信号处理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模拟产生的最高速度达到6800 m/s的10个测试目标的回波信号,该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的运动参数测量,其中最大的测距与测速误差分别为0.58 m与24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距离和速度测量 微波光子 线性调频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宽带直接调制型激光器的设计方法
4
作者 杨鹏毅 李韬 姚宗影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针对直接调制型激光器输出光功率低、带宽小等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宽带直接调制型激光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直接调制型激光器的设计原理以及内部结构。通过光学仿真软件,对比分析了准直透镜和聚焦透镜对光路耦合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 针对直接调制型激光器输出光功率低、带宽小等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宽带直接调制型激光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直接调制型激光器的设计原理以及内部结构。通过光学仿真软件,对比分析了准直透镜和聚焦透镜对光路耦合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准直透镜径向微小位移会显著影响耦合效率,进而影响激光器输出光功率的大小,而相比准直透镜,聚焦透镜径向偏移对耦合效率的影响则较小。通过微波仿真软件,对宽频带激光器的阻抗匹配进行了设计仿真,并对其核心指标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宽带直接调制型激光器的3 dB带宽、输出光功率、插损、噪声系数分别为18 GHz、10.5 dBm、-25 dB、 45 dB,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直接调制型激光器 宽频带 光学仿真 微波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双模微波功率模块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建兵 邱立 +2 位作者 王斌 郭静坤 董雪雨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微波功率模块(MPM)是真空电子器件和固态电子器件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微波功率器件,具有频率高、频带宽、功率大、体积重量小等特点,它使常规行波管的应用变得更加便利和广泛。现代战争向雷达、电子战综合一体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功放既... 微波功率模块(MPM)是真空电子器件和固态电子器件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微波功率器件,具有频率高、频带宽、功率大、体积重量小等特点,它使常规行波管的应用变得更加便利和广泛。现代战争向雷达、电子战综合一体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功放既能工作在高峰值功率、低占空比的高模工作方式,也能工作在低峰值功率、准连续波的低模工作方式,针对这一需求,结合电子系统收发共孔径的要求,提出了T/R双模MPM技术。T/R双模MPM技术的核心是T/R双模行波管,基于三端口双向T/R行波管,通过在慢波系统的衰减器附近设置一个耦合口,实现行波管的信号反向接收功能;通过T/R双模行波管设计、双模放大均衡组件、双调制栅极电源等技术实现MPM的双模双向功能。T/R双模MPM应用前景广阔,特别是在基于无人机平台的作战应用中的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功率模块 T/R行波管 收发共孔径 功放 均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GaN微波材料范德瓦耳斯外延机理及应力调控研究
6
作者 李传皓 李忠辉 +3 位作者 彭大青 张东国 杨乾坤 罗伟科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57,共6页
本文基于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以少层氮化硼(BN)作为插入层在4英寸蓝宝石衬底上开展范德瓦耳斯异质外延GaN微波材料的生长机理及应力调控方面的研究,探讨了AlN成核工艺对GaN缓冲层生长机制的影响,以及与材料晶体质量、应力... 本文基于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以少层氮化硼(BN)作为插入层在4英寸蓝宝石衬底上开展范德瓦耳斯异质外延GaN微波材料的生长机理及应力调控方面的研究,探讨了AlN成核工艺对GaN缓冲层生长机制的影响,以及与材料晶体质量、应力及电学性能等之间的关联。提出了一种基于AlN/AlGaN复合成核技术的应力调控方案,首次实现了大尺寸范德瓦耳斯(vdW)异质外延材料应力的有效管控,研制的GaN微波材料的弯曲度(Bow)为+20.4μm,(002)/(102)面半峰全宽为471.6/933.5 arcsec,表面均方根粗糙度为0.52 nm,电子迁移率达到2000 cm^(2)/(V·s)。最后,基于机械剥离实现了大尺寸晶圆级GaN微波材料与蓝宝石衬底的分离,为高导热衬底转移提供便利,为大功率射频器件的制作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德瓦耳斯异质外延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 GaN微波材料 少层BN 应力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光子的带内全双工自干扰消除系统
7
作者 李珑 薛小庆 +1 位作者 刘婷 陈博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1,共7页
为了突破传统射频自干扰消除技术受频率、带宽、抗电磁干扰等电子瓶颈的限制,满足未来无线通信及雷达系统的发展需求,设计一种基于偏振复用马曾调制器(PDM-MZM)的微波光子自干扰消除方案,通过引入一个与自干扰信号同频、等幅、反相的参... 为了突破传统射频自干扰消除技术受频率、带宽、抗电磁干扰等电子瓶颈的限制,满足未来无线通信及雷达系统的发展需求,设计一种基于偏振复用马曾调制器(PDM-MZM)的微波光子自干扰消除方案,通过引入一个与自干扰信号同频、等幅、反相的参考信号在光域与自干扰信号直接抵消.除了具有自干扰消除和下变频功能外,该方案还可用于矢量信号的IQ解调,在IQ解调时灵活调整两路中的偏振控制器,可使IQ两路信号幅度严格相等,相位严格正交,进而消除IQ幅度不均衡对全双工系统接收端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深度可达到72 dB以上,系统的三阶无杂散动态范围可达到95.2 dB·Hz^(2/3),增益为-16.2 dB.该方案具有大带宽、可调谐、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体积小、损耗低等优势,在无线通信、雷达系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自干扰消除 电光调制 消除深度 I/Q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波段光波产生频率可调谐的微波载波 被引量:2
8
作者 姬迪 胡志涛 +3 位作者 王柱天 庞拂飞 叶楠 宋英雄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具有可调谐能力的高频微波载波(GHz)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无线网络、雷达系统和卫星通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比较简单的系统结构、大带宽和低损耗的优点,基于光子技术生成高频可调谐微波载... 【目的】具有可调谐能力的高频微波载波(GHz)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无线网络、雷达系统和卫星通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比较简单的系统结构、大带宽和低损耗的优点,基于光子技术生成高频可调谐微波载波的技术方案吸引了国内外研究团队的广泛关注。由于目前C波段有着成熟的商用器件,因此目前光生微波实验多在C波段进行。随着波分复用(WDM)—光载射频(ROF)技术借助WDM系统在光频域的合/分波来灵活实现微波频段的合/分波,利用ROF系统采用光生微波技术来简化基站配置,使得C波段的有限带宽资源(35 nm, 1 530~1 565 nm)越来越紧张。因此,光生微波技术的研究有着向更宽光谱范围扩展的驱动力。U波段可以提供宽至50 nm(1 625~1 675 nm)的信道带宽来缓解C波段的信道利用压力。在U波段,标准单模光纤已实现低至0.195 dB/km(@1 625 nm)的光功率损耗,特别是,掺铥光纤放大器在U波段也可实现达到18.7 dB(@1 655 nm)的大带宽增益。因此,基于标准单模光纤的WDM系统可向U波段扩展,从而促使WDM-ROF技术向这一波段延伸,进而带动光生微波技术向U波段拓展。文章研究了U波段的光生微波技术。【方法】从数学模型上看,现有光生微波技术对所应用的光载波波段是透明的,只需选择对应工作波段的光子学器件就可在任意波段使用这些方法来产生微波载波。从原理上看,C波段的光子学器件(如偏振控制器、相位调制器(PM)和光纤移相器(FPS)等)可以工作在U波段,这些器件的工艺技术成熟并易于购置。因此,文章采用C波段的PM、FPS和光耦合器等光子学器件,基于U波段光载波搭建了光生微波载波系统。【结果】最终基于该系统产生了调谐范围覆盖7.5~12.0 GHz、杂散抑制比达29.6~35.2 dB的可调谐微波载波。【结论】文章通过公式原理分析和实验验证,实现了将光生微波载波技术的工作波段扩展至U波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微波载波 U波段 光相位调制器 强度调制 频率可调谐 杂散抑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并行多路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鹏毅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89,共5页
【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电光调制器体积大、集成度低和带宽小等技术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并行多路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设计原理并分析了微波光传输链路增益和噪声系数指标。【方法】文章通过Lumeric... 【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电光调制器体积大、集成度低和带宽小等技术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并行多路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设计原理并分析了微波光传输链路增益和噪声系数指标。【方法】文章通过Lumerical Interconnect光学仿真软件,给出了微波光传输链路的仿真模型,分析研究了调制器半波电压对链路增益和噪声系数指标的影响,并对40 GHz 4路集成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核心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文章设计的4路集成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插入损耗、半波电压、3 dB带宽和产品尺寸分别为4.5 dB、3.5 V、40 GHz和30 mm×20 mm×10 mm。使用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微波光传输链路噪声系数约为30 dB。【结论】文章所提4路集成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比传统铌酸锂电光调制器性能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铌酸锂 电光调制器 并行多路 微波光传输 微波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可靠性真空微波功率模块保护电路
10
作者 吴江力 高文雷 +2 位作者 刘期辉 刘银川 魏义学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36,共6页
文中设计一种高可靠性高压电源保护电路,适配于真空微波功率模块。首先利用PSpice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简化电路设计,优化电路参数;然后与行波管构成一个测试系统,并设计一个电路板进行实际测试,利用示波器等仪器来验证保护电路的有效... 文中设计一种高可靠性高压电源保护电路,适配于真空微波功率模块。首先利用PSpice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简化电路设计,优化电路参数;然后与行波管构成一个测试系统,并设计一个电路板进行实际测试,利用示波器等仪器来验证保护电路的有效性。针对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状态,电路设计包含母线电流过流保护电路、螺旋线电流过流保护电路、断电保护电路。在模块工作出现异常时,可以及时有效地关闭模块,防止元器件受到损害。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保护电路提高了微波功率模块的可靠性,降低了研制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可靠性 真空微波 微波功率模块 电源保护电路 PSPICE仿真 行波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型化脉冲行波管高压电源设计与实现
11
作者 刘银川 高文雷 +2 位作者 王桠枫 刘期辉 陈银杏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6,共7页
为满足雷达整机对发射机小型化的需求,针对8~18 GHz宽带脉冲行波管设计了一种小型化高压电源。采用脉冲峰值功率设计方法,结合高压电容储能,实现了行波管在脉冲工作期间高压稳定输出。同时主功率逆变电路采用了移相全桥拓扑结构,高压整... 为满足雷达整机对发射机小型化的需求,针对8~18 GHz宽带脉冲行波管设计了一种小型化高压电源。采用脉冲峰值功率设计方法,结合高压电容储能,实现了行波管在脉冲工作期间高压稳定输出。同时主功率逆变电路采用了移相全桥拓扑结构,高压整流电路采用了碳化硅二极管,这可减轻电源的散热压力,提高高压电源的功率密度。研制的小型化脉冲高压电源,阴极电压-6.5 kV,最大工作脉宽2 ms,峰值功率最大1600 W。与某型号脉冲行波管联调,在脉冲工作期间行波管输出射频信号功率稳定,测试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化 脉冲高压电源 行波管 碳化硅二极管 微波功率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波段毫米波远距离通信技术研究
12
作者 毛嘉智 芦启超 +2 位作者 陶理 李仁杰 程通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99,共5页
【目的】E/W波段毫米波频率覆盖60~110 GHz,频带资源丰富,具备大容量传输的潜力,与激光相比,E/W波段毫米波波束较宽,兼具方向性、抗干扰性和易于对准的优势,是海上远距离无线通信极具发展潜力的频段。然而,大气吸收和海面多径等近海面... 【目的】E/W波段毫米波频率覆盖60~110 GHz,频带资源丰富,具备大容量传输的潜力,与激光相比,E/W波段毫米波波束较宽,兼具方向性、抗干扰性和易于对准的优势,是海上远距离无线通信极具发展潜力的频段。然而,大气吸收和海面多径等近海面信道特征制约了E/W波段毫米波传输距离,导致E/W波段毫米波近海面传输存在瓶颈。文章聚焦海上远距离毫米波无线传输方向,运用微波光子技术提出了超宽带毫米波调制解调和变频系统结构,提高了毫米波变频和调制解调性能,进而研究近海面远距离传输系统中最优高阶调制格式,实现了大容量远距离传输。【方法】针对远距离通信系统中功率放大器会给信号带来非线性失真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固态功率放大器非线性特性对幅度相位调制(APSK)和正交幅度调制(QAM)等高阶调制格式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了16APSK信号的最优分布方式、欧式距离和内外径比例,还通过等效功率实验测试,对比分析了16QAM和16APSK信号的抗非线性性能。【结果】实验证明,相对于QAM格式,APSK格式更加适用于远距离传输系统。【结论】文章基于16APSK格式,通过等效功率验证,实现了16 Gbit/s和等效34 km的远距离传输性能指标,为海上大容量远距离传输提供了高价值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毫米波 近海面 高阶调制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磁非线性传输线原理分析和初步实验
13
作者 崔言程 孟进 +2 位作者 袁玉章 黄立洋 朱丹妮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228,共7页
作为一种特殊的宽带高功率微波源,旋磁非线性传输线(gyromagnetic nonlinear transmission lines,GNLTL)由于中心频率高、易于调频以及可以高重频运行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明确GNLTL的特殊工作机理,对比分析GNLTL与传统旋磁应用... 作为一种特殊的宽带高功率微波源,旋磁非线性传输线(gyromagnetic nonlinear transmission lines,GNLTL)由于中心频率高、易于调频以及可以高重频运行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明确GNLTL的特殊工作机理,对比分析GNLTL与传统旋磁应用场景的不同之处。从微观磁化动力学入手,针对GNLTL产生微波的原因进行定性解释。搭建一套低功率的验证实验装置,重点针对实验场景构建、GNLTL设计进行介绍。实验得到微波信号的中心频率为750 MHz,3 dB波束带宽达12%,峰值功率为245 kW,初步验证了GNLTL的微波产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高功率微波 旋磁非线性传输线 磁矩进动 脉冲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X波段机载MPM设计与工程实现
14
作者 吴其锋 刘晓红 施必剑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69,共5页
微波功率模块(MPM)是高集成度的一种微波发射机,它是真空放大器件应用的重大变革,涉及微波、真空电子、集成电源、微系统集成等多技术领域,具备单机功率大、频带宽、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等优点,可用于无人机电子对抗系统、有... 微波功率模块(MPM)是高集成度的一种微波发射机,它是真空放大器件应用的重大变革,涉及微波、真空电子、集成电源、微系统集成等多技术领域,具备单机功率大、频带宽、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等优点,可用于无人机电子对抗系统、有源相控阵、拖曳式高功率电子干扰诱饵、气象雷达等许多领域。文中介绍了一种X波段中功率机载MPM的设计方法,详细阐述了励磁电感、谐振电感、谐振电容三元素串联谐振全桥拓扑高压电源、载频脉冲调制器、模块结构与热设计及其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实测数据,以期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该项目研制的MPM已在外场成功完成空空、空地试验应用,性能非常好,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功率模块 发射机 LLC全桥拓扑 高压电源 载频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赫曾德调制器产生24GHz波段超宽带信号毫米波(英文) 被引量:7
15
作者 汪东 戴博 +3 位作者 任栎亲 盛斌 王琦 张大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7-161,共5页
采用双驱动马赫曾德调制技术生成24GHz波段的超宽带毫米波信号,建立了基于双驱动马赫曾德调制器的超宽带毫米波信号理论模型,并利用理论模型进行实际运算模拟产生了带宽达5.8GHz的超宽带毫米波信号.研究了毫米波信号的信号质量和带宽.... 采用双驱动马赫曾德调制技术生成24GHz波段的超宽带毫米波信号,建立了基于双驱动马赫曾德调制器的超宽带毫米波信号理论模型,并利用理论模型进行实际运算模拟产生了带宽达5.8GHz的超宽带毫米波信号.研究了毫米波信号的信号质量和带宽.结果表明:通过适当调节毫米波信号发生器的控制信号强度,可以有效抑制产生的毫米波信号中残余振荡和低频成分;控制输入信号的脉冲宽度可实现对生成毫米波信号带宽的灵活调节.该超宽带毫米波信号发生器可用于汽车短程雷达、入侵检测传感器和移动无线电通信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与信息处理 微波通信 调制技术 微波信号 毫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TCC技术的三维集成微波组件 被引量:37
16
作者 严伟 禹胜林 房迅雷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09-2012,共4页
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和三维立体组装技术是实现微波组件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和高可靠的有效手段.本文研究实现了基于LTCC技术的三维集成微波组件,对三维集成微波组件的立体互连结构、三维集成LTCC微波电路的垂直微波互连、微波多... 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和三维立体组装技术是实现微波组件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和高可靠的有效手段.本文研究实现了基于LTCC技术的三维集成微波组件,对三维集成微波组件的立体互连结构、三维集成LTCC微波电路的垂直微波互连、微波多芯片模块(MMCM)的垂直微波互连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研制出的三维集成微波组件的体积和重量分别比传统的二维平面LTCC集成微波组件减小40%和38%,电气性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共烧陶瓷 垂直微波互连 三维立体组装 微波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0kV高功率速调管调制器系统 被引量:8
17
作者 蔡政平 徐旭哲 武志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77-1681,共5页
研制了一套用于新型速调管测试的450 kV高功率调制器系统。根据系统指标分别设计了脉冲变压器、脉冲形成网络以及充电电路等主要部件。同时,针对高功率脉冲开关的要求,对闸流管相关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其触发、保护电路作了优化设... 研制了一套用于新型速调管测试的450 kV高功率调制器系统。根据系统指标分别设计了脉冲变压器、脉冲形成网络以及充电电路等主要部件。同时,针对高功率脉冲开关的要求,对闸流管相关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其触发、保护电路作了优化设计。并利用可编程控制器与触摸屏组合方式实现了调制器和速调管的控制与连锁保护。利用电力电子仿真软件Saber对调制器主电路进行了建模与仿真,脉冲电压波形仿真结果与在水负载上进行的满功率试验结果一致:脉冲宽度2.5μs,脉冲前沿1.1μs,脉冲后沿1.7μs。调制器输出脉冲电压450 kV,脉冲电流600 A,满足速调管测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调制器 速调管 闸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原油含水率测量 被引量:24
18
作者 于洋 孙香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3-95,共3页
原油含水量是油田开采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介电常数的油水混合物对微波信号的吸收率是不同的,基于这个原理设计了一种具有自动定标功能的微波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该系统改进了传统的微波透射法单通道测量方式,采用测量通道和参考通道... 原油含水量是油田开采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介电常数的油水混合物对微波信号的吸收率是不同的,基于这个原理设计了一种具有自动定标功能的微波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该系统改进了传统的微波透射法单通道测量方式,采用测量通道和参考通道的双通道测量方式,利用环形器和PIN调制开关的组合,替代魔T和功分器的使用,降低了系统成本,并且有效地克服了信号源的不稳定性及空间干扰对系统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精确性。该系统实现了0~40%中高含水率油品的精确测量,实验证明该装置具有工作稳定性好,测量精确度高,可在线测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调制开关 数字衰减器 自动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计算机微波辐照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蒲天乐 刘长军 +2 位作者 闫丽萍 范如东 罗俊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49-1552,共4页
微波辐照频率为1.2~2.0GHz时,利用宽带天线对微型计算机主板进行微波辐照,考察了微波辐照载波频率、调制方式和调制深度对微波辐照效应的影响,得到了计算机分别处于满负荷工作、内存读写操作、磁盘读写操作和系统空闲4种工作状态... 微波辐照频率为1.2~2.0GHz时,利用宽带天线对微型计算机主板进行微波辐照,考察了微波辐照载波频率、调制方式和调制深度对微波辐照效应的影响,得到了计算机分别处于满负荷工作、内存读写操作、磁盘读写操作和系统空闲4种工作状态下的微波辐照干扰功率阈值。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照的载波频率为1.47GHz时,辐照干扰功率阈值最低,为32.7dBm,计算机最易被干扰;瞬时功率是干扰微型计算机的关键参数,调制方式、调制频率和深度对微波辐照干扰功率阈值影响不大;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的微型计算机更易于被微波辐射干扰;计算机启动的干扰功率阈值为32.0dBm,小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的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照 电磁干扰 功率阈值 调制方式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铝合金在微波模块电路封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以钢 田飞飞 +2 位作者 邵登云 戴立强 祝超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8-313,共6页
硅铝合金以其重量轻、高热导率以及可调节热膨胀系数(CTE)的优越综合性能,在电子产品特别是微波组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ANSYS软件系统地对Si50Al合金和硬铝合金进行热和结构静力分析,结果表明Si50Al合金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硅铝合金以其重量轻、高热导率以及可调节热膨胀系数(CTE)的优越综合性能,在电子产品特别是微波组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ANSYS软件系统地对Si50Al合金和硬铝合金进行热和结构静力分析,结果表明Si50Al合金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通过对Si50Al合金进行热膨胀系数测试和焊接应力分析显示,Si50Al合金与Al2O3基陶瓷基板有较好的热匹配。机械加工、表面镀覆、元器件装联和密封实验表明,Si50Al合金完全可以替代硬铝合金、铜等作为微波组件的封装壳体和芯片载体材料,其与陶瓷基板和Ga As等半导体芯片衬底材料热膨胀匹配性好,并可成功地应用于高可靠微波模块电路的封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模块 硅铝合金 热匹配 力学仿真 气密封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