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癌超声造影与血管生成拟态和MVD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小琪 刘慧 向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92-1796,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裸鼠卵巢癌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VM)密度、微血管密度(MVD)及其CEUS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建立生长21天组、28天组裸鼠移植瘤模型,每组10只,对两组移植瘤模型行CEUS检查,分析各组时间强度曲线(TIC)及相关参数。应用CD31...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裸鼠卵巢癌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VM)密度、微血管密度(MVD)及其CEUS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建立生长21天组、28天组裸鼠移植瘤模型,每组10只,对两组移植瘤模型行CEUS检查,分析各组时间强度曲线(TIC)及相关参数。应用CD31及PAS双重染色检测卵巢癌中VM表达及MVD。对两个时期移植瘤造影的峰值强度(PI)与相应的VM密度及MV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成功制备移植瘤模型。CEUS显示,21天组、28天组的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持续时间(TT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检测显示,21天组、28天组VM密度、MV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1天组PI与VM密度、MVD均呈正相关(r=0.657、0.652,P均<0.05);28天组PI与VM密度无相关性(P>0.05),PI与MVD呈正相关(r=0.687,P=0.03)。结论不同时期卵巢癌CEUS与VM密度或MVD密切相关,对卵巢癌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血管生成拟态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癌血流及其与MVD、VEGF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肖际东 沈守荣 +1 位作者 朱文晖 周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4-887,共4页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癌血流并探讨其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5例肝癌肿瘤血流信号,计测阻力指数(RI)、相对灌注率,血流分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MVD及VEGF表...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癌血流并探讨其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5例肝癌肿瘤血流信号,计测阻力指数(RI)、相对灌注率,血流分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MVD及VEGF表达。结果肿瘤内阻力指数(RI)、相对灌注率、血流等级和MVD相关,相对灌注率、血流等级和VEGF表达相关,阻力指数与VEGF表达不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上述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可从不同角度反映肝癌的血管生成特征,有助于对肝癌血管生成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超声检查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2、MVD及MEK-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伟 胡倩倩 +2 位作者 王璐 沈萌 李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微血管密度(MVD)、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上游激活酶(MEK-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9月1日~2014年12月18日在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4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中...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微血管密度(MVD)、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上游激活酶(MEK-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9月1日~2014年12月18日在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4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中将异位内膜取出设置为异位内膜组。取上述4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将其设置为在位内膜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34例子宫肌瘤患者,取其正常的子宫内膜作为正常内膜组。测定、评估3组MMP-2、MVD、MEK-2的临床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异位内膜组的MVD值均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组和正常内膜组(P均〈0.05)。正常内膜组织中MEK-2、MMP-2表达主要以阴性及弱阳性为主,异位内膜以及在位内膜则100%表达为阳性。异位内膜中MEK-2、MMP-2的表达强度最高,在位内膜次之,正常内膜的表达强度最低(P〈0.05)。结论:MMP-2、MEK-2在异位内膜中均呈现出高表达,MVD值在异位内膜中升高,探讨MMP-2、MVD、MEK-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达,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本病的发病机理,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微血管密度(mvd)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上游激活酶(MEK-2)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3D ASL灌注指数与VEGF MVD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子文 杨本强 +4 位作者 刘文源 徐猛 张连雪 徐志华 段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557-561,共5页
目的:探究胶质瘤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three 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肿瘤实质相对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微血管密度(m... 目的:探究胶质瘤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three 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肿瘤实质相对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表达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5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术前行MR平扫、增强、3D ASL扫描,术后行VEGF、MVD表达程度检测,分析胶质瘤肿瘤实质r CBF与VEGF、MVD表达的关系。结果:胶质瘤肿瘤实质r CBF分别与VEGF、MVD表达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728、0.620,P<0.05)。结论:胶质瘤肿瘤实质r CBF值与VEGF、MVD表达呈正相关,说明3D ASL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评估胶质瘤微血管生成情况,对临床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和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宫颈癌的血流与MVD、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平 王学梅 +2 位作者 张雨芹 刘艳君 陶春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46-848,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成像(3D-CPA)检测宫颈癌的血流与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对30例慢性宫颈炎(对照组)、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44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经阴道3D-CPA检测,判断血管分级并计算血管指...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成像(3D-CPA)检测宫颈癌的血流与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对30例慢性宫颈炎(对照组)、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44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经阴道3D-CPA检测,判断血管分级并计算血管指数(VI)。术后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VD及VEGF表达水平,血管分级及VI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从慢性宫颈炎、CIN到宫颈癌,MVD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血管的MVD、VEGF表达阳性率高于I、Ⅱ级(P<0.01);VI与MVD、VEGF表达有相关性(分别为r=0.782,P<0.01;rs=0.86,P<0.01)。结论血管分级、VI与MVD、VEGF的表达具有相关性,3D-CPA检测的血流能够反映宫颈癌的新生血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能量多普勒 宫颈癌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中MMP-10、VEGF表达和MVD的相关性 被引量:9
6
作者 于建渤 殷平 +3 位作者 李志强 曾光 李静 王玉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9-191,195,共4页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MMP -10、VEGF的表达和MVD值在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44例结肠癌和5例正常结肠组织的MMP 10、VEGF、FⅧRAg、Ⅳ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44例结肠癌中MMP- 10和VEG...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MMP -10、VEGF的表达和MVD值在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44例结肠癌和5例正常结肠组织的MMP 10、VEGF、FⅧRAg、Ⅳ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44例结肠癌中MMP- 10和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 .2%和81. 8%,MMP 10表达阳性的结肠癌组织MVD值明显高于表达阴性者(P<0 .01); MMP- 10、VEGF的表达和MVD值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明显相关(P<0 .01或<0 .05);MMP- 10与VEGF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MP -10和VEGF的表达以及MVD值与结肠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结肠癌治疗的标靶和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侵袭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MVD和LR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陈爱平 张晶 +2 位作者 刘晖 韩淑娟 刘丽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48-253,共6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上皮性...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上皮性卵巢癌、9例交界性卵巢肿瘤、17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GFR、LRP的表达和MVD计数,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化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卵巢癌组织中EGFR、L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8%和71.79%,MVD计数为21.77±9.85,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肿瘤(P<0.01)。(2)EGFR与FIGO分期、细胞学分级及腹水产生有关(P<0.05),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残留灶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低分化、有腹水及残留灶≥2cm的癌组织中MVD计数较高(P<0.05);LRP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P>0.05)。(3)在卵巢癌组织中,EGFR表达与MVD计数和LRP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4)对患者术后化疗的随访资料分析发现,EGFR和LRP表达阴性者化疗有效率分别高于表达阳性者(P<0.05)(5)Kaplan-Meier法比较生存曲线表明,EGFR和LRP阳性表达、低分化、有腹水和化疗耐药者术后生存时间短(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LRP蛋白表达和化疗疗效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独立相关(P<0.05)。结论:EGFR和LRP与上皮性卵巢癌的血管生成及产生化疗耐药有关,两者阳性表达预示患者化疗敏感性低、术后生存时间短;该两指标有助于预测化疗耐药和判断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微血管密度 肺耐药蛋白 化疗敏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腹腔内转移SCT征象与MVD、nm23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瑞平 李健丁 +2 位作者 姜增誉 乔英 鄂林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腹腔内转移螺旋CT征象与MVD、nm23表达的关系。方法40例大肠癌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VD和nm23表达。结果SCT判断大肠癌腹腔内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77.5%,腹膜转移准确率为90%,肝、肾上腺、卵巢的转移准... 目的探讨大肠癌腹腔内转移螺旋CT征象与MVD、nm23表达的关系。方法40例大肠癌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VD和nm23表达。结果SCT判断大肠癌腹腔内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77.5%,腹膜转移准确率为90%,肝、肾上腺、卵巢的转移准确率为100%。大肠癌腹腔内转移与无转移组间的CT强化程度、MVD和nm23表达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T强化程度与MVD之间正相关(r=0.963,P<0.001),两者均与nm23的表达负相关(r_1=-0.971,P<0.001;r_2=0.958,P<0.001)。结论SCT扫描可准确反映大肠癌腹腔内转移情况。nm23的失活可能是大肠癌转移的因素,肿瘤血管生成可能是大肠癌转移的促进因素。CT强化程度可作为一定量指标初步判断肿瘤血管生成,来帮助我们对大肠癌的转移进行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血管形成 微血管密度 转移抑制基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胃癌组织MVD、MLD和PTEN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邹绍静 周永宁 +8 位作者 姬瑞 路红 郭庆红 王娟霞 任涛文 陈兆峰 黄珊珊 张俐花 赵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36-1940,共5页
目的探讨PTEN在胃癌、癌旁组织中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density,MLD),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的关系。方法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89例胃癌组织、54例癌旁... 目的探讨PTEN在胃癌、癌旁组织中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density,MLD),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的关系。方法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89例胃癌组织、54例癌旁组织、32例正常胃黏膜中PTEN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结果胃癌、癌旁和正常胃黏膜组织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0.8%(96/189)、85.2%(46/54)和96.9%(31/32),胃癌组织PTEN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和正常胃黏膜组织(χ2=19.330,P=0.000;χ2=22.830,P=0.000)。PTEN阳性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Lauren分型有关(P<0.05)。胃癌组织MVD和MLD分别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MVD:(28.84±14.17)vs(17.02±8.54)、(16.69±7.21);MLD:(8.55±4.98)vs(4.05±2.48)、(3.99±1.56);P<0.01]。微血管密度与分化程度、Lauren分型及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1);微淋巴管密度则与分化程度、Lauren分型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在PTEN阴性表达组显著高于阳性表达组[MVD:(31.37±15.14)vs(26.86±13.29),P=0.031;MLD:(9.37±4.23)vs(7.61±5.29),P=0.012]。PTEN的表达和MVD(r=-0.168,P=0.021)、MLD(r=-0.283,P=0.000)呈负相关关系。生存分析显示:低MVD较高MVD具有生存优势(χ2=4.224,P=0.040),MLD与生存无相关性(χ2=1.044,P=0.307),PTEN阳性表达具有显著的生存优势(P<0.05),是独立于胃癌分期、分级和分型的生存期预测因子。结论PTEN低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是胃癌发生的晚期事件。失表达的PTEN可增加胃癌组织MVD、MLD。PTEN的表达可以作为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 肿瘤抑制 微血管密度 微淋巴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浆膜侵犯螺旋CT征象与MVD、nm23-H_1表达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永高 高剑波 +7 位作者 杨学华 张谢夫 张云汉 郭华 陈学军 周志刚 杨晓鹏 岳松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浆膜侵犯螺旋CT征象与MVD及nm2 3 H1表达间的关系。方法 对 4 2例螺旋CT征象上不同浸润深度的大肠癌组织采用SP免疫组化法进行nm2 3 H1表达的检测 ,并计数MVD。结果 在螺旋CT征象上浆膜侵犯有、无组 ,MVD比较有统计... 目的 探讨大肠癌浆膜侵犯螺旋CT征象与MVD及nm2 3 H1表达间的关系。方法 对 4 2例螺旋CT征象上不同浸润深度的大肠癌组织采用SP免疫组化法进行nm2 3 H1表达的检测 ,并计数MVD。结果 在螺旋CT征象上浆膜侵犯有、无组 ,MV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 =- 2 .85 2 ,P =0 .0 0 7) ,两组nm2 3 H1的阳性表达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318,P =0 .710 ) ,nm2 3 H1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MV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 2 .14 9,P =0 .0 38)。结论 血管生成可能在大肠癌浸润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nm2 3 H1可能是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因子 ;螺旋CT征象上显示癌肿肠周脂肪层有线样、条索状高密度影并不一定提示其具有更高的远处转移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微血管密度 NM23-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MP2、COX-2、VEGF和MV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11
作者 贾宗良 朱宏升 +1 位作者 柴明明 贾一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2-367,382,共7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与PTC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用以评估恶性程度、预后。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32例PTC和18例...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与PTC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用以评估恶性程度、预后。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32例PTC和1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COX-2、VEGF、MMP2表达和MVD计数,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OX-2、VEGF、MMP2和MVD在PTC中的表达分别为(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表示):M(Q3-Q1)=5(1),M(Q3-Q1)=5.5(2),M(Q3-Q1)=5.5(1)和M(Q3-Q1)=28(5.7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VEGF、MMP2、MVD的计数表达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OX-2与VEGF还与性别有关(P<0.05);VEGF、MMP2的表达及MVD的计数还与患者肿瘤大小有关(P<0.05)。COX-2、VEGF、MMP2和MVD在被膜浸润组中的表达分别为:M(Q3-Q1)=6(2),M(Q3-Q1)=6.5(2),M(Q3-Q1)=6(1.75)和M(Q3-Q1)=30(7.75),被膜未浸润组中的表达为:M(Q3-Q1)=5(1.75),M(Q3-Q1)=5(1.75),M(Q3-Q1)=5(1.75)和M(Q3-Q1)=26.5(4);COX-2、VEGF、MMP2和MVD在被膜浸润组与未浸润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中COX-2、MMP2、VEGF和MVD的表达相互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5)。结论甲状腺组织中MMP2、COX-2、VEGF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PTC的发生和肿瘤淋巴结转移;这与调控肿瘤新生血管有关。检测其表达对评估PTC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环氧合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肌肉VX2肿瘤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MVD、VEGF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凤林 查月琴 +3 位作者 王希明 郭凌川 刘哲婴 郭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探讨兔肌肉VX2肿瘤的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肌肉VX2肿瘤模型兔12只(双侧后肢大腿肌肉内种植VX2肿瘤),建模成功14~21天时接受CEUS,分析肿瘤的时间-强度曲线(TIC)... 目的探讨兔肌肉VX2肿瘤的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肌肉VX2肿瘤模型兔12只(双侧后肢大腿肌肉内种植VX2肿瘤),建模成功14~21天时接受CEUS,分析肿瘤的时间-强度曲线(TIC),测定定量参数。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VD及VEGF评分,并与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VD与CEUS的定量参数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呈正相关(r=0.453,P<0.05;r=0.666,P<0.01),但与达峰时间(TTP)无相关(r=-0.185,P>0.05);肿瘤的VEGF评分与MVD呈正相关(r=0.543,P<0.01),但与CEUS各定量参数间均无相关(P均>0.05)。结论肌肉VX2肿瘤的CEUS定量参数PI、AUC与MVD呈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间接提示肿瘤的MVD,有助于评估肿瘤的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孤立性病变CT灌注参数与MVD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宗盛 顾艳 +2 位作者 袁刚 黄连庆 周胜利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7期791-794,共4页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病变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间的关系,评价MSCT灌注成像对肺部孤立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8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孤立性病变患者行MSCT灌注成像检查,计算血流量(BF)、血容量(BV)、...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病变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间的关系,评价MSCT灌注成像对肺部孤立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8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孤立性病变患者行MSCT灌注成像检查,计算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采用CD34单抗标记测定MVD,分析良、恶性病变、炎性病变、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组织的CT灌注参数差异及各参数与MVD间的相关性。结果:良、恶性和炎性病变组的BV分别为(3.45±1.75)、(10.40±4.08)、(8.40±8.42)mL/100g;BF分别为(24.48±18.74)、(77.75±43.03)、(84.54±107.13)mL/(100g·min);PS分别为(4.33±2.90)、(21.70±10.86)、(14.67±10.29)mL/(100g·min);MTT分别为(15.54±7.01)、(15.23±13.35)、(12.55±8.39)s。良性组与恶性组、良性组与炎性组BF、BV、PS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与炎性组间仅P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均无相关性(P>0.05)。MVD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分化程度鉴别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BF、BV、PS与MVD呈正相关(P<0.05),MTT与MVD无相关性(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可间接反映活体肺部孤立性病变血管生成情况,为鉴别肺部孤立性病变良恶性和治疗、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螺旋CT征象与病理、MVD及VEGF、TGF-β_1表达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剑波 张晓丹 +9 位作者 杨学华 孔祥泉 李荫太 张云汉 张谢夫 郭华 陈学军 周志刚 杨晓鹏 岳松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 探讨胃癌螺旋CT (SCT)征象与MVD及VEGF、TGF β1蛋白表达间的关系。方法 对 4 0例进展期胃癌病人行S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 4 0例均于检查后一周内施行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手术、剖腹探查术。术后标本行常规石蜡包埋及 5 μm... 目的 探讨胃癌螺旋CT (SCT)征象与MVD及VEGF、TGF β1蛋白表达间的关系。方法 对 4 0例进展期胃癌病人行S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 4 0例均于检查后一周内施行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手术、剖腹探查术。术后标本行常规石蜡包埋及 5 μm切片。然后行VEGF、MVD、TGF 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①在淋巴结转移阳、阴性组 ,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5 .71% (12 / 14 )和 15 .38% (4 / 2 6 ) ;在肝转移阳、阴性组 ,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3.33% (5 / 6 )和 32 .35 % (11/ 34)。②在浆膜侵犯有、无组 ,TGF β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 4 .4 4 % (12 / 2 7)和 7.6 9% (1/ 13) ;在腹腔转移阳、阴性组 ,TGF β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0 .0 0 % (4 / 5 )和 2 2 .86 % (8/ 35 )。③MVD值变化范围为 4 .8~ 4 9,平均值 2 6 .0 4(标准差 11.96 )。在VEGF阳、阴性组 ,MVD值分别为 30 .91± 12 .2 2和 2 2 .78± 10 .83;在TGF β1阳、阴性组 ,MVD值分别为 2 9.80± 12 .4 3和 2 4 .4 2± 11.6 0。④在 4 0例胃癌中 ,共有 9例胃癌出现VEGF与TGF β1阳性表达 (P =0 .0 0 2 ,r =0 .4 6 8)。结论 VEGF的表达与胃癌SCT征象上的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有关 ;TGF β1的表达与胃癌SCT征象上的浆膜侵犯及腹腔转移有关 ;TGF β1可能通过上调VE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VEGF mvd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与VEGF、MVD、MMP-9、TIMP-1的关系 被引量:14
15
作者 周士珍 吴强 +2 位作者 吴正升 凌晓光 杨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2-445,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其与VEGF、MVD、MMP9和TIMP1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和浸润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SP法检测65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COX2、VEGF、MMP9、TIMP1及血管内皮标记物CD34的表达情况,并观...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其与VEGF、MVD、MMP9和TIMP1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和浸润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SP法检测65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COX2、VEGF、MMP9、TIMP1及血管内皮标记物CD34的表达情况,并观察7例导管原位癌(DCIS)、45例癌旁乳腺组织中COX2的表达。结果65例浸润性乳腺癌、7例DCIS均表达COX2,其中浸润性乳腺癌中COX2高表达率为66.2%(43/65),而45例癌旁组织中21例有COX2弱表达,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COX2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但COX2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VEGF、MMP9、TIIMP1及MVD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COX2可能与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形成和细胞外基质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环氧化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IMP3表达与MVD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亚军 蒋欣 +2 位作者 江月 程明达 李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96-999,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m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 目的分析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m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子宫颈(normal cervical epithelium,NCE)、低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low-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L)、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H)和SCC组织中IMP3表达及MVD值,并分析二者与SCC的关系。结果 (1)IMP3在NCE、CIN-L、CIN-H和S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0/15)、0(0/11)、37.5%(9/24)和86.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45,P=0.000);与NCE组相比,CIN-H、SCC组中IMP3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8 3);与SCC组相比,CIN-L、CIN-H组中IMP3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8 3);(2)子宫颈组织中MVD值随子宫颈病变的进展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968,P<0.01),各组之间MVD值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3)SCC组织中IMP3阳性率及MVD值与肿瘤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SCC组织中IMP3表达与MVD值具有相关性(rs=0.323,P<0.05)。结论 IMP3在SCC的发生、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微血管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IMP3 m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多普勒检测膀胱癌血流相对灌注率及其与MVD、VEGF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红缨 李徽 谢艳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32-1234,共3页
目的探讨能量多普勒(PDI)技术检测膀胱癌肿瘤内血流相对灌注率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经直肠PDI技术检测45例膀胱癌患者肿瘤内血流信号,计算相对灌注率,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MV... 目的探讨能量多普勒(PDI)技术检测膀胱癌肿瘤内血流相对灌注率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经直肠PDI技术检测45例膀胱癌患者肿瘤内血流信号,计算相对灌注率,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MVD及VEGF表达。结果肿瘤内血流相对灌注率与MVD、VEGF阳性表达呈正相关。MVD、VEGF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及浸润程度相关。VEGF表达阳性者MVD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结论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上述免疫组化指标可从不同角度反映膀胱癌的血管生成特征,有助于对膀胱癌血管生成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肝内移植治疗急性肝损伤的MVD改变及VEGF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尚全良 肖恩华 +1 位作者 周启昌 吴海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7-704,共8页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急性肝损伤模型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值的动态变化。方法:随机选择急性肝损伤模型兔42只,移植组及对照组各21只,在细胞移植组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的第7,14,28天,移植组及对...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急性肝损伤模型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值的动态变化。方法:随机选择急性肝损伤模型兔42只,移植组及对照组各21只,在细胞移植组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的第7,14,28天,移植组及对照组分别处死7只,处死前行肝功能检查而后行肝脏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测定并比较VEGF表达阳性细胞数及MVD值。结果:细胞移植前,移植组与对照组肝功能无差别(P>0.05),细胞移植后各观察时点移植组的肝功能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VEGF表达阳性细胞数及MV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内部各时点相互比较,VEGF表达阳性细胞数逐渐降低,第7,14天较第28天高(P<0.05),第7天较第14天高(P>0.05);MVD值逐渐增高,第14天及第28天较第7天高(P<0.05),第28天较第14天高(P>0.05)。对照组各时点比较,VEGF表达阳性细胞数逐渐降低,第7天较第14天及第28天高(P<0.05),第14天较第28天高(P>0.05);MVD值逐渐增高,各时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以促进急性肝损伤模型的VEGF表达及MVD值增加,有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个核细胞 移植 肝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MVD、VEGF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玉婷 沙孝珍 +2 位作者 曾韵洁 林仲秋 张丙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癌组织内MVD及VEGF表达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SP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MVD及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Kaplan-Meier曲线法生存分析显示MVD≥10者的生存率较MVD<10者的明显降低,... 【目的】探讨癌组织内MVD及VEGF表达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SP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MVD及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Kaplan-Meier曲线法生存分析显示MVD≥10者的生存率较MVD<10者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表达强度与患者生存率无显著性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MVD是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因素,RR=4.02,P<0.05。【结论】高水平MVD者的预后较低水平MVD者差,MVD是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和Flt-1表达和MVD计数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小候 梁鲁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08-611,共4页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VEGF、Flt- 1表达和MVD计数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 3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 6例正常前列腺组织VEGF、Fit- 1表达和MVD计数。结果 :3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 78.4 % ,6例...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VEGF、Flt- 1表达和MVD计数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 3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 6例正常前列腺组织VEGF、Fit- 1表达和MVD计数。结果 :3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 78.4 % ,6例正常前列腺组织VEGF均为阴性表达 ,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良性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组织Fit - 1表达均为阳性 ,两者无显著差异。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MVD值 8.0 0± 3.2 8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的 4 .83± 1.83。VEGF表达与MVD计数呈正相关 ,VEGF与Flt- 1表达呈正相关 ,Flt- 1表达与MVD计数无相关性 ;前列腺体积与VEGF、Flt- 1表达和MVD计数无相关性。结论 :在前列腺增生过程中 ,VEGF表达和血管生成明显加强 ,提示VEGF可能参与良性前列腺增生 ,而F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