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scopic phase-field simulation for nucleation incubation time of Ni_(75)Al_xV_(25-x)alloy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永胜 陈铮 +2 位作者 卢艳丽 王永欣 张建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6期635-640,共6页
With the microscopic phase-field dynamic model,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on the nucleation incubation time of Ni75AlxV25-x alloy were studied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cubation time and precip... With the microscopic phase-field dynamic model,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on the nucleation incubation time of Ni75AlxV25-x alloy were studied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cubation time and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atomic occupation probability picture and average order parameter curv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re exists the incubation time for different precipitation mechanisms~ such as non-classical nucleation, the mixed style of non-classical nucleation and spinodal decomposition, and spinodal ordering; and the incubation time shortens in turn for the three kinds of mechanisms. With the increase of Al content of Ni75AlxV25-x alloy, the incubation time of Llz phases shortens continuously and that of DOzz phases is prolonged.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the incubation time of Llz and DOzz phases are accordant, i.e. the incuba- tion time is greatly prolonged with the temperature ri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copic phase-field NUCLEATION incubation time order parameter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copic phase-field simulation of Cr atom substitution character during formation of L1_2 and DO_22 phases in Ni-Cr-Al alloy 被引量:1
2
作者 褚忠 陈铮 +2 位作者 石云霞 卢艳丽 王永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年第5期588-592,共5页
The simulations of Cr atom substitution character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L12 and DO22 phases in Ni-Cr-Al alloy were performed at 873 K based on microscopic phase-field model. It is found that the substitution of Cr i... The simulations of Cr atom substitution character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L12 and DO22 phases in Ni-Cr-Al alloy were performed at 873 K based on microscopic phase-field model. It is found that the substitution of Cr is affected by Cr and Al contents and limits of occupation probabilities of Cr atom in L12 phase are present. The precipitate is single L12 phase when the component is less than the limit, Cr atoms substitute the Al sublattices in Ll2 phase, and both of atoms Al and Cr occupy the β-sites and complex phases Ni3(Al1-xCrx) are formed; Cr atoms enter Ni sites when Al and Cr contents exceed the limit, and substitute β-sites or both of α- and β-sites. The DO22 phase is formed at the boundary of Ll2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Al alloy microscope phase-field precipitation SUBSTITUTION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copic phase-field simulation for coarsening behavior of Ll_2 and DO_(22)phases of Ni_(75)Cr_xAl_(25-x) alloy
3
作者 卢艳丽 陈铮 张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年第4期443-448,共6页
Based on the microscopic phase-field dynamic model and the microelasticity theory,the coarsening behavior of L12 and DO22 phases in Ni75CrxAl25-x alloy was simul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itial irregular shaped,... Based on the microscopic phase-field dynamic model and the microelasticity theory,the coarsening behavior of L12 and DO22 phases in Ni75CrxAl25-x alloy was simul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itial irregular shaped,randomly distributed L12 and DO22 phases are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cuboidal shape with round corner,regularly aligned along directions[100]and[001],and highly preferential selected microstructure is formed during the later stage of precipitation.The elastic field produced by the lattice mismatch between the coherent precipitates and the matrix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coarsening kinetics,and there is no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be of the average size of precipitates and the aging time,which does not agree with the results predicted by the classical Lifshitz-Slyozov-Wagner.The coarsening processes of L12 and DO22 phases are retarded in elastically constrained system.In the concurrent system of L12 and DO22 phases,there are two types of coarsening modes:the migration of antiphase domain boundaries and the interphase Ostwald rip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75CrxAl25-x alloy coarsening behavior microscopic phase-field elastic strain coherent precipita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分析的正交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晓飞 姜雄浩 +1 位作者 刘钰婷 邓红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8,107,共7页
随着我国建筑垃圾的逐渐增加,再生混凝土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多研究从宏观和细观层面探究再生骨料质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规律,而对再生骨料本身细观结构和再生骨料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机理的研究较少。为此,将宏观试验与细观模拟相结合,... 随着我国建筑垃圾的逐渐增加,再生混凝土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多研究从宏观和细观层面探究再生骨料质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规律,而对再生骨料本身细观结构和再生骨料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机理的研究较少。为此,将宏观试验与细观模拟相结合,首先制备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和含水率的再生混凝土试件进行立方体抗压和轴心抗压试验;然后基于经典DP模型和EDP线性屈服模型建立再生混凝土仿真分析数值模型,对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进行立方体抗压和轴心抗压仿真计算,通过对比模拟值和试验值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基于细观模型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并分别通过单指标分析法和多指标分析法研究影响再生混凝土抗压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性能随着骨料含水率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再生骨料含水率在5.0%-7.5%的范围内时,再生混凝土能展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能。再生混凝土轴心抗压的模拟效果优于立方体抗压模拟效果。各影响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抗压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再生骨料取代率、旧水泥砂浆厚度、再生骨料最大粒径、再生骨料原生强度。研究结果能够为再生骨料生产制备过程的统一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P模型 正交试验 再生混凝土 抗压性能 细观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精细交通流模型
5
作者 李珣 程硕 +2 位作者 吴丹丹 张蕾 王晓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2,共8页
针对经典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元胞尺寸难以准确表达车辆间位置关系的问题,提出通过细化元胞尺寸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双车道模型(symmetrictwo-lanecellularautomaton,STCA)进行改进的方案.首先,分析城市道路双车道环境下的位置、速度... 针对经典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元胞尺寸难以准确表达车辆间位置关系的问题,提出通过细化元胞尺寸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双车道模型(symmetrictwo-lanecellularautomaton,STCA)进行改进的方案.首先,分析城市道路双车道环境下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车辆间的相互影响,并基于元胞自动机搭建相应数值模型,特别地,针对现有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模型与实际车辆行驶现象不符的问题,改进其道路尺寸和元胞表征形式,建立精细化元胞自动机车道模型;其次,结合实际车路环境,对STCA模型中的道路堵塞、换道等行为重新定义,并将车道规则与精细化车道模型相结合,建立新的交通流模型STCA-CH;最后,与STCA、STCA-I、STCA-S、STCA-M模型相对比,通过分析在不同车辆密度下的平均速度、平均流量、换道频率及时空图,验证STCA-CH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STCA-CH模型的换道频率相较于STCA-M模型提高约21.14%,最大平均流量较STCA-I、STCA-S和STCA-M模型分别提升约25.76%、11.30%和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微观交通对象 车路协同 元胞自动机模型 细元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水泥基传感器压阻性能研究进展
6
作者 郭健 胡山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1-257,共7页
碳纳米管(CNTs)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与电学性能的新型碳材料,适量的碳纳米管即可使几乎绝缘的水泥基材料形成具有良好压阻性能的传感器。而压阻性能决定了传感器灵敏度大小,其受到多类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对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CNTs)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与电学性能的新型碳材料,适量的碳纳米管即可使几乎绝缘的水泥基材料形成具有良好压阻性能的传感器。而压阻性能决定了传感器灵敏度大小,其受到多类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对碳纳米管水泥基传感器材料组构、受载特性和微观模型的研究,从多方面阐述并总结了目前碳纳米管水泥基传感器压阻性能的研究进展,针对部分研究的不足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并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碳纳米管水泥基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压阻效应 材料组构 受载特性 微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冲击下不同孔状和密度仿生结构的抗冲击能力研究
7
作者 周娟 赵宇鹏 +2 位作者 龙思星 张世杰 江旭东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5-954,共10页
针对现代工程应用对轻质高强结构需求的问题,以夏威夷果壳微观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仿生结构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了不同孔状和不同密度的仿生结构在横向冲击下的力学行为和吸能特性。首先,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 针对现代工程应用对轻质高强结构需求的问题,以夏威夷果壳微观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仿生结构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了不同孔状和不同密度的仿生结构在横向冲击下的力学行为和吸能特性。首先,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夏威夷果壳显微结构,设计了四种相对密度一致的多孔结构模型及三种相对密度有所差异的仿生截半立方体结构模型;然后,采用热塑性材料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DM),制备了仿夏威夷果壳结构模型;最后,采用了有限元模拟和落锤冲击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孔状和不同密度的仿生结构在横向冲击条件下的抗冲击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对密度一致的情况下,三角形多孔结构的比能量吸收和破碎力效率分别比方形多孔结构提高了约60.3%和59%;仿生截半立方体结构的吸能性与相对密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威夷果壳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 扫描电子显微镜 熔融沉积成型 有限元模拟 抗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纤维增韧高强石膏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谭燕 王程 +3 位作者 龙雄 周丽君 严熙 余江滔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1020,共10页
为降低高强石膏的脆性,以聚乙烯纤维为增韧材料,通过抗压、三点弯曲、单轴拉伸及吸水率试验,探究聚乙烯纤维掺量对高强石膏性能的影响,并结合SEM对聚乙烯纤维增韧高强石膏微观形貌进行分析,揭示聚乙烯纤维对高强石膏宏观性能的作用机制... 为降低高强石膏的脆性,以聚乙烯纤维为增韧材料,通过抗压、三点弯曲、单轴拉伸及吸水率试验,探究聚乙烯纤维掺量对高强石膏性能的影响,并结合SEM对聚乙烯纤维增韧高强石膏微观形貌进行分析,揭示聚乙烯纤维对高强石膏宏观性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聚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高强石膏的吸水率增大,抗压强度降低,弯曲强度与拉伸性能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聚乙烯纤维体积分数达到2.0%时,弯曲强度与拉伸性能提升最为明显,相较于对照组,高强石膏的弯曲强度提升了86.06%,拉伸应变增加了4.45%,极限拉伸应力提高了102.78%。聚乙烯纤维的掺入使得高强石膏表现出了优异的拉伸应变硬化性能,韧性得到显著提高。根据拉伸试验结果,对聚乙烯纤维增韧高强石膏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拉伸本构模型,可为纤维增韧高强石膏性能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纤维 高强石膏 纤维掺量 力学性能 微观形貌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理模型辅助的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多目标优化设计
9
作者 刘佳惠 王聪 +3 位作者 张宏立 马萍 李新凯 董颖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15-1326,共12页
为解决复杂地形下风电场微观选址优化难度大、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代理模型辅助的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多目标优化方法.首先,考虑复杂地形起伏大的地理特征,计算崎岖度指数,将地面平整度进行数值量化,并对崎岖度过大的点进行约... 为解决复杂地形下风电场微观选址优化难度大、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代理模型辅助的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多目标优化方法.首先,考虑复杂地形起伏大的地理特征,计算崎岖度指数,将地面平整度进行数值量化,并对崎岖度过大的点进行约束处理;其次,建立三维多风向下尾流叠加计算发电量的数学模型,构建三维地形集电线路拓扑优化代理模型,检验代理模型的预测精度,表明可替代集电线路拓扑优化的大量计算,有效提高计算效率,然后采用多目标离散状态转移算法,获得复杂地形微观选址多目标优化设计的Pareto前沿;最后,以中国新疆某实际复杂地形风电场为例,实现复杂地形风电场多目标微观选址,并将该算法与单目标优化结果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考虑复杂地形因素特点的情况下,代理模型辅助的多目标离散状态转移算法能在优化年发电量的前提下减少总电缆铺设长度,降低工程建设投资,为工程实际提供更多布局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微观选址 复杂地形 多目标优化算法 崎岖度指数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沙漠砂水泥基复合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车雅丽 何明胜 +1 位作者 夏多田 吴声宏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322,共9页
为研究钢纤维沙漠砂水泥基复合材料(SFDM)在高温环境下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变化,通过质量检测、相对动弹性模量、力学性能和SEM等试验,分析温度、钢纤维掺量和沙漠砂替代率对SFDM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高温条件下SFDM强度变化的内在机... 为研究钢纤维沙漠砂水泥基复合材料(SFDM)在高温环境下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变化,通过质量检测、相对动弹性模量、力学性能和SEM等试验,分析温度、钢纤维掺量和沙漠砂替代率对SFDM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高温条件下SFDM强度变化的内在机理,试验及结果分析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试件的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大,相对动弹性模量逐渐减少,其抗压和抗折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与普通水泥基材料相比,适量沙漠砂和钢纤维的加入可有效改善试件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强度,并且当沙漠砂替代率为20%,钢纤维掺量为1.5%时,高温力学性能达到最优。从微观形貌分析可知:200℃以下时,温度的升高可促进试件内部的水化反应,整体结构没有显著变化;200℃以上时,温度的升高将导致试件内部水化产物逐渐分解,微观结构逐渐变成多孔蜂窝结构,纤维-基底界面粘结程度降低,最终导致宏观力学性能降低。最后通过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且拟合出温度-抗压强度、温度-抗折强度损伤模型,这2个模型公式的相关系数R 2均在0.95以上,表明拟合的结果优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钢纤维沙漠砂水泥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温度-强度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LED晶圆缺陷检测的宽光谱大视场显微物镜设计
11
作者 洪惠敏 贺文俊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20,共14页
为了实现对Micro-LED晶圆缺陷的准确和高效检测,设计了一款工作波长覆盖可见光和近红外的宽光谱、大视场、平场、复消色差显微物镜。采用正-正-负三光组结构,计算调整了各光组光焦度并分配其元件特征,实现了大视场和长工作距设计。基于B... 为了实现对Micro-LED晶圆缺陷的准确和高效检测,设计了一款工作波长覆盖可见光和近红外的宽光谱、大视场、平场、复消色差显微物镜。采用正-正-负三光组结构,计算调整了各光组光焦度并分配其元件特征,实现了大视场和长工作距设计。基于Buchdahl色散模型进行了玻璃材料的色散矢量分析并指导了初始光学系统材料替换,实现了平场复消色差设计。设计结果表明:该显微物镜的工作波长范围为420 nm~1064 nm、放大倍率为10倍、视场为3.3 mm、数值孔径为0.34、可见光波段分辨率为0.88μm、近红外波段分辨率为1.35μm、工作距为8 mm、齐焦距为95 mm。其成像质量优良,调制传递函数曲线接近衍射极限,全谱段复消色差,全视场平坦,易于加工生产,可用于检测大范围的表面以及次表面的微米级Micro-LED晶圆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显微物镜 Buchdahl模型 平场复消色差 Micro-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模型的致密油藏周期注水微观剩余油分布实验
12
作者 童长兵 程时清 +2 位作者 石立华 薛颖 石彬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67,共9页
目前针对致密油藏周期注水的室内实验和模型设计偏向宏观,较少涉及周期注水过程中微观作用机理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揭示周期注水过程中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考虑非均质性与裂缝属性的玻璃刻蚀微观模型,利用微流控周期... 目前针对致密油藏周期注水的室内实验和模型设计偏向宏观,较少涉及周期注水过程中微观作用机理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揭示周期注水过程中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考虑非均质性与裂缝属性的玻璃刻蚀微观模型,利用微流控周期注水实验,分析了2种模型下的注入周期、注入速度对微观剩余油赋存类型及主要作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均质模型中,周期注水注入阶段主要动用簇状剩余油,停注阶段主要动用多孔剩余油,停注阶段的采收率提高幅度大于注入阶段;在裂缝模型中,周期注水注入阶段多孔状剩余油得到较好动用,停注阶段多孔状及柱状剩余油得到有效动用,停注阶段的剩余油动用幅度高于注入阶段。在“一注四采”工作制度下,2种模型下的周期注水参数变化规律相似,注入速度越大,水驱波及能力越强,周期注水效果越好;注入周期越短,波及体积越小,注入周期越长,注入水易沿着高渗方向推进,压力扰动不明显,基质中原油驱替效果较差。注入周期10 min,注入速度0.2μL/min时的开发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老油田高含水后期剩余油精细挖潜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微流控模型 周期注水 波及系数 微观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传统路径与时代转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俞兆达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4,共11页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集中概括了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要素与基本架构,不仅是现代高等教育研究的核心议题,也是打开高校人才培养实践“黑箱”的重要切口。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宏观分析路径(主要包括“互...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集中概括了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要素与基本架构,不仅是现代高等教育研究的核心议题,也是打开高校人才培养实践“黑箱”的重要切口。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宏观分析路径(主要包括“互动-关系”路径、“阶段-属性”路径和“组织-职能”路径)与“自下而上”的微观分析路径(具体涉及“个体-发展”路径、“潜能-结构”路径和“资本-价值”路径)。这两种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路径各有得失,但都缺乏对中观分析路径的内在衔接,无法充分观照高校主体立场及其人才培养多元、多维实践的异质性。由此,应立足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时代语境,转向把“模式”作为方法,着眼核心要素框架,聚焦关系生态建构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观分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 宏观路径 微观路径 中观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75V钢轨微观晶粒结构对滚动接触疲劳损伤行为影响
14
作者 李骏鹏 周宇 +3 位作者 梁旭 华建兵 刘思磊 翁之意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71,共12页
钢轨材料晶粒的拓扑结构、尺寸和取向等微观结构特性,对钢轨早期滚动接触疲劳(Rolling Con⁃tact Fatigue,RCF)裂纹演化影响显著。为分析晶粒结构对RCF裂纹的影响,基于晶体塑性理论和维诺图(Vo⁃ronoi)原理建立反映U75V钢轨材料晶粒几何... 钢轨材料晶粒的拓扑结构、尺寸和取向等微观结构特性,对钢轨早期滚动接触疲劳(Rolling Con⁃tact Fatigue,RCF)裂纹演化影响显著。为分析晶粒结构对RCF裂纹的影响,基于晶体塑性理论和维诺图(Vo⁃ronoi)原理建立反映U75V钢轨材料晶粒几何结构、取向等特征的微观模型;通过修正的内聚力单元构建材料微观结构与疲劳损伤之间的联系,实现在微观尺度模拟RCF裂纹演化,建立钢轨微观RCF裂纹演化模型;基于该模型,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钢轨微观组织结构对表面RCF裂纹萌生位置和扩展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荷载作用下,RCF裂纹大多萌生于晶界处,微裂纹萌生的位置和寿命具有随机性,但萌生位置在特定区域内呈现集中趋势;RCF裂纹在不同阶段的扩展速率不同,随扩展长度的增加整体呈早期慢后期逐渐变快的趋势,可分为2个阶段;Ⅰ阶段为起步阶段,微裂纹扩展长度在该阶段为几个晶粒尺寸,且该阶段裂纹的萌生扩展行为主要受晶粒取向和晶界间相互作用支配,裂纹扩展速率在0.0025μm·r^(-1)左右,远低于裂纹平均扩展速率0.0103μm·r^(-1);当萌生位置间隔较近的微裂纹在扩展过程中相互吸引聚合,形成1条新裂纹时,进入Ⅱ阶段;新裂纹的扩展行为主要受外部荷载的支配,裂纹扩展速率明显增加,最快可达0.0187μm·r^(-1);模拟结果与双轮试验观测的裂纹形态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75V钢轨 滚动接触疲劳 微观结构 晶体塑性 裂纹扩展 微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及次生火灾后Q355钢材力学性能研究
15
作者 陈东 程乔夫 +3 位作者 宋晋东 韩婷婷 刘旋 王梦琦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3,共10页
地震及次生火灾是一种链式灾害组合,不同于单一灾害,其对材料的损伤破坏具有多灾害耦合叠加和累积放大的特点,而现行设计规范均未考虑这种灾害组合的影响。为此,针对结构常用的Q355钢材,以地震及次生火灾为链式灾害场景,系统研究材料在... 地震及次生火灾是一种链式灾害组合,不同于单一灾害,其对材料的损伤破坏具有多灾害耦合叠加和累积放大的特点,而现行设计规范均未考虑这种灾害组合的影响。为此,针对结构常用的Q355钢材,以地震及次生火灾为链式灾害场景,系统研究材料在不同循环应变以及火灾温度后的力学性能,通过试件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以及关键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揭示Q355钢材在地震及次生火灾作用后的破坏机理,并建立相应的本构关系。结果表明:链式灾害后,断口特征从杯状转变为平整形态,微观韧窝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且密度增加。循环应变增加时,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均上升,但温度升至400℃后,两者显著下降。基于Poh模型,利用试验数据,建立了能够考虑地震及次生火灾后的Q355钢材本构关系,为链式灾害场景下的材料力学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及次生火灾 Q355钢材 电子显微镜扫描 力学性能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中沿面放电及其放电信号的多尺度仿真研究
16
作者 周录波 张钊棋 +1 位作者 王栋 宋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97-1406,共10页
沿面放电是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内部的常见放电类型,目前对其微观过程的认识尚不明晰,缺陷局部放电微观过程与宏观检测信号间亦缺乏理论关联.首先基于流体-化学模型仿真SF_(6)气体中的沿面放电过程,得到带电粒子浓度、沿面流注速率的... 沿面放电是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内部的常见放电类型,目前对其微观过程的认识尚不明晰,缺陷局部放电微观过程与宏观检测信号间亦缺乏理论关联.首先基于流体-化学模型仿真SF_(6)气体中的沿面放电过程,得到带电粒子浓度、沿面流注速率的变化规律.然后,将微观放电产生的电流脉冲作为激励,基于有限积分法对沿面放电产生的放电信号进行仿真,建立局部放电微观过程与放电检测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结合微观放电仿真得到的电磁信号时域波形与传统的高斯激励源相比更加贴合实际.研究成果是对现有局部放电信号微观机理研究的有效补充,为基于放电信号分析的绝缘状态评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面放电 微观过程 流体-化学模型 有限积分法 放电信号 多尺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颗粒点火燃烧模型及微观界面反应机制研究进展
17
作者 安熠 洪百禧 王海洋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3-355,共13页
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如高超声速导弹理想的动力装置,近年来备受关注。该发动机通常以固体贫氧推进剂为动力来源,其主要成分包括硼、铝等高能燃料,以及少量氧化剂和黏结剂等。其中,硼的能量密度约是铝的2倍,能够显著... 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如高超声速导弹理想的动力装置,近年来备受关注。该发动机通常以固体贫氧推进剂为动力来源,其主要成分包括硼、铝等高能燃料,以及少量氧化剂和黏结剂等。其中,硼的能量密度约是铝的2倍,能够显著提高比冲。然而,硼表面固有的、以及在点火和燃烧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氧化膜具有低熔点、高沸点的特性,难以在点火和燃烧过程中被快速移除,这阻碍了氧气的动态传输,进而导致硼点火困难、燃烧不充分。基于现有硼颗粒点火和燃烧模型,综述了硼的微观界面反应机制对其宏观点火与燃烧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有:(1)硼点火和燃烧模型:系统总结从单颗模型到多颗粒团聚模型的现有点火和燃烧模型,揭示了粒径与压力对硼燃烧模式的调控规律;(2)微观界面构建:通过掺杂活性金属、表面包覆氧化物和氟化物等方式,构建硼的活性微观界面反应,提升硼的点火和燃烧性能;(3)微观界面反应表征:分析了硼氧化层的动态反应行为,以及氧化物、氟化物等不同添加物对硼燃烧产物分布的调控作用。当前的研究进展表明,通过不同方法构建活性微观界面,可显著提升硼的点火和燃烧性能;通过不同的原位和非原位表征手段,可对比分析硼氧化膜的去除效果,优化燃烧产物分布。然而,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硼的宏观燃烧特性,而硼的活性微观界面无法与宏观燃烧特性相匹配,该部分的缺失不仅使相关的模型建立缺少关键数据支撑,无法建立硼氧化层的动态演化机制,也阻碍了对硼微观和宏观燃烧机制的理解。因此,展望了硼基固体燃料在原位微观动态表征技术和多尺度能量耦合等研究方向,拟通过实验与模拟的结合,深入揭示硼氧化层的动态微观演化机制,建立硼微观燃烧特性与宏观燃烧性能之间的关联,为开发更高能效的固体硼基燃料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和燃烧模型 微观界面反应 宏观燃烧性能 原位燃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Fast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Poisson Equations Based on the Discrete Cosine/Sine Transforms in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18
作者 LI Congcong WANG Danxia +1 位作者 JIA Hongen ZHANG Chenhui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1-669,共19页
To enhanc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spatio-temporally discretized phase-field models,we present a high-speed solver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the Poisson equations,a component frequently used in the numerical c... To enhanc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spatio-temporally discretized phase-field models,we present a high-speed solver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the Poisson equations,a component frequently used in the numerical computation of such models.This efficient solver employs algorithms based on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ations(DCT)or discrete sine transformations(DST)and is not restricted by any spatio-temporal schemes.Our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appropriate for a variety of phase-field models and is especially efficient when combined with flow field systems.Meanwhile,this study has conducted an extensive numerical comparison and found that employing DCT and DST techniques not only yields results comparable to those obtained via the Multigrid(MG)method,a conventional approach used in the resolution of the Poisson equations,but also enhances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by over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field model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ast Poisson solver(DC-T/DST) Explicit invariant energy quadratization Unconditional energy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渗流分形模型的土石坝宽级配砾质土渗流特性研究
19
作者 曹昕 江超 欧阳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3,共7页
针对土石坝宽级配土渗流特性难以准确获取的问题,通过对土体骨架-孔隙-细粒土结构进行细观模拟,引入最大单粒孔隙骨料架空判据,提出土体渗流分形模型,计算土石坝宽级配砾质土渗透系数,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渗流分形模型的合理... 针对土石坝宽级配土渗流特性难以准确获取的问题,通过对土体骨架-孔隙-细粒土结构进行细观模拟,引入最大单粒孔隙骨料架空判据,提出土体渗流分形模型,计算土石坝宽级配砾质土渗透系数,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渗流分形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孔隙率、含砾率、颗粒不规则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孔隙率是影响渗透系数的直接因素,含砾率和颗粒不规则度增加以改变孔隙率和孔隙分布均匀程度的方式影响渗透系数。基于工程实例,证明渗流分形模型分析结果符合工程实际。根据研究成果对土石坝宽级配砾质土填筑质量控制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宽级配土 渗流分形模型 土石细观结构 填筑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老化对硫酸钙晶须改性沥青疲劳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凡涛涛 韩松凯 司春棣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2-127,共6页
沥青受到紫外环境影响容易发生老化,从而导致沥青路面抗疲劳性能下降,影响其服役寿命。为探究硫酸钙晶须(CSW)改性沥青在紫外老化条件下的抗疲劳性能及改性机理,对基质沥青和三种不同CSW掺量(5%、10%、15%,质量分数)的改性沥青进行紫外... 沥青受到紫外环境影响容易发生老化,从而导致沥青路面抗疲劳性能下降,影响其服役寿命。为探究硫酸钙晶须(CSW)改性沥青在紫外老化条件下的抗疲劳性能及改性机理,对基质沥青和三种不同CSW掺量(5%、10%、15%,质量分数)的改性沥青进行紫外老化模拟试验。采用线性振幅扫描试验测试各沥青试样的剪切应力、剪切应变等疲劳参数,基于黏弹连续介质损伤模型(VECD)计算紫外老化沥青的疲劳寿命。通过FTIR和SEM测定紫外老化后沥青的化学成分和相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紫外老化导致沥青黏弹性组分比例下降,掺入5%的CSW能提高沥青在紫外条件下的抗疲劳性能,增加其疲劳寿命;相同紫外老化条件,CSW掺量越多,沥青疲劳寿命越低,最佳CSW掺量范围为5%~10%;CSW和沥青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形成网络骨架结构,改善沥青的抗紫外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W改性沥青 紫外老化 疲劳性能 损伤模型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