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形态性状和SSR标记的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倩 王齐帅 +5 位作者 黄瑾 朱威霖 陈晓汉 陈秀荔 李艳和 彭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8-266,共9页
为客观评估广西南宁周边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集来自南宁的3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埃及群体(AJ)、良庆群体(LQ)和上林群体(SL),以及湖北荆州(JZ)和江西湖口(HK)的群体各1个,采用形态学结合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方法分析其... 为客观评估广西南宁周边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集来自南宁的3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埃及群体(AJ)、良庆群体(LQ)和上林群体(SL),以及湖北荆州(JZ)和江西湖口(HK)的群体各1个,采用形态学结合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方法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形态分析结果显示,雌性群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68.59%,雄性群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73.60%;3个南宁群体(AJ,LQ,SL)与JZ群体聚为一类,3个南宁群体间具有较高的形态相似度。微卫星分析结果显示,AJ群体和LQ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SL群体和HK群体次之;LQ群体与SL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和遗传距离最小。结果表明广西南宁克氏原螯虾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从国外引种或国内不同地理来源群体的杂交可能是提高克氏原螯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形态性状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茎大豆的花序形态受光周期调控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存祥 刘金 +3 位作者 李兴宗 苗以农 杨华 韩天富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41,共6页
以扁茎大豆、正常圆茎大豆、扁茎大豆与正常圆茎大豆杂交选育的高代品系为材料,分别进行短日照(12h)和长日照(16h)处理,观察光周期对扁茎大豆及正常圆茎大豆发育速度和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周期不仅明显影响大豆的开花期、成熟期... 以扁茎大豆、正常圆茎大豆、扁茎大豆与正常圆茎大豆杂交选育的高代品系为材料,分别进行短日照(12h)和长日照(16h)处理,观察光周期对扁茎大豆及正常圆茎大豆发育速度和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周期不仅明显影响大豆的开花期、成熟期,而且调控顶端花序的形态。在长日照下,供试大豆品种生殖发育明显受到抑制,开花期延迟,在北京夏播条件下不能正常成熟;扁茎大豆、扁茎大豆与正常圆茎大豆杂交选育的高代品系植株顶端花序轴伸长,部分材料的花序轴上产生侧生花序,但均未象在原产地一样出现扁平、加宽的花序。在短日照条件下,不论是扁茎大豆还是正常圆茎大豆,发育速度均加快,植株顶端为典型的总状花序,花序轴较短,扁茎大豆也未出现扁茎及顶端花序簇集的现象。本实验的结果说明扁茎大豆植株顶端的茎秆扁化、花荚簇集的性状可因光周期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是不稳定的性状。对扁茎性状形成和变化的原因亦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茎大豆 花序 形态 光周期 调控 发育速度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江鲤基于微卫星标记和形态指标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董在杰 刘念 +4 位作者 朱文彬 傅建军 王兰梅 李建光 杨兴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为探究清水江鲤(Cyprinus carpio)种质资源现状,基于分子标记和形态指标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清水江鲤群体呈现较高遗传多态性水平,12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_a)、有效等位基因数(N_e)、表观杂合度(H_o)、期望杂合度(H_e)和多态... 为探究清水江鲤(Cyprinus carpio)种质资源现状,基于分子标记和形态指标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清水江鲤群体呈现较高遗传多态性水平,12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_a)、有效等位基因数(N_e)、表观杂合度(H_o)、期望杂合度(H_e)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均值分别为10、8.37、0.54、0.86和0.84。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推测实验个体来源于3个理论种群,并将来源概率>70%的个体分成3个区组,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分析,发现区组间达到中等水平的遗传分化(F_(ST)>0.05,P<0.01);区组间Nei’s遗传距离为0.473~0.546,区组间个体遗传结构相对独立。基于形态学指标,研究发现个体间存在较大形态差异,体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38.0%);区组间在背鳍硬棘数、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和尾柄长/体长等性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此外,基于形态学数据的欧式距离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结果相符。结果表明,清水江鲤群体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且群体内存在显著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鲤 微卫星标记 形态指标 遗传变异 表型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养殖大口黑鲈的亚种分类地位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樊佳佳 白俊杰 +2 位作者 叶星 李胜杰 何小燕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6,共4页
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微卫星特异分子标记两种方法鉴定了中国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中国养殖大口黑鲈的侧线鳞为58~68片,肋骨数为15对,这与原产地大口黑鲈北方亚种较一致;选择鉴别两亚种的特异性微... 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微卫星特异分子标记两种方法鉴定了中国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中国养殖大口黑鲈的侧线鳞为58~68片,肋骨数为15对,这与原产地大口黑鲈北方亚种较一致;选择鉴别两亚种的特异性微卫星标记(Md06、Msal21)对中国养殖大口黑鲈进行特异性扩增,并以原产地大口黑鲈佛罗里达亚种和大口黑鲈北方亚种样品作为对照,结果为中国养殖大口黑鲈的特异性扩增片段大小和原产地北方亚种扩增条带相同。综合形态学和分子标记两方面的结果,表明中国养殖大口黑鲈应属于大口黑鲈北方亚种Micropterus salmoides salmo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形态学 微卫星 分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款冬花芽分化过程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崔贵梅 孙海峰 +3 位作者 贺润丽 孙毅 秦雪梅 李震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4-357,共4页
实验以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款冬花序芽突起为材料,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款冬花序芽分化各阶段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款冬花序芽从7月上旬开始花序(盘)分化至十月初小花胚珠分化完成,分化时期可分为分化前期、花盘形成期、花... 实验以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款冬花序芽突起为材料,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款冬花序芽分化各阶段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款冬花序芽从7月上旬开始花序(盘)分化至十月初小花胚珠分化完成,分化时期可分为分化前期、花盘形成期、花原基分化期、中央花(筒状)花瓣原基分化期、中央花雄蕊原基分化期、中央花雌蕊原基分化期、边缘花(舌状)花瓣原基分化期、边缘花雌蕊原基分化期、中央花花粉分化形成期、子房胚珠分化期共10个时期,阐明了款冬花序芽分化各时期与生长时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款冬 花序芽分化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搭载青稞遗传变异初报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欣 彭正松 杨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1-544,556,共5页
108粒青稞干种子经返回式实验卫星搭载后,室内培养正常发芽得到108株幼苗。细胞观察结果表明,航天飞行处理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没有显著影响。幼苗移栽至大田发现经航天飞行处理的植株与未经处理的对照青稞植株一样健壮,但其中2株花序形... 108粒青稞干种子经返回式实验卫星搭载后,室内培养正常发芽得到108株幼苗。细胞观察结果表明,航天飞行处理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没有显著影响。幼苗移栽至大田发现经航天飞行处理的植株与未经处理的对照青稞植株一样健壮,但其中2株花序形态表现变异,出现双麦穗。其余106株的花序形态完全正常,用来自7个连锁群的21对微卫星引物对经航天飞行处理的青稞幼苗进行DNA多态性分析,其中20对引物未检测出变异,而用位于2H染色体上的引物HVM54从63个植株中检测出10株发生了变异,且这10株青稞的变异类型完全相同。这一结果说明经航天飞行的青稞种子DNA发生一定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航天搭载 变异 微卫星 花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榛柱头可授性及花粉管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霍宏亮 张日清 +3 位作者 马庆华 赵天田 梁丽松 王贵禧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3-409,共7页
以川榛为实验材料,以平榛和平欧杂种榛为对照,采用荧光显微法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授粉方式、不同花序形态、不同授粉时间柱头上花粉的附着数量、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的生长特性,以期确定川榛最佳可授期和授粉方式,掌握花粉萌发所需的... 以川榛为实验材料,以平榛和平欧杂种榛为对照,采用荧光显微法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授粉方式、不同花序形态、不同授粉时间柱头上花粉的附着数量、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的生长特性,以期确定川榛最佳可授期和授粉方式,掌握花粉萌发所需的适宜温湿度。结果表明:川榛不同花期柱头可授性大小为:盛花期>末花期>露红期;川榛疏散状花序的可授性优于直簇状,平刷授粉效率优于点授;在加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高湿度条件下,花粉管萌发和生长速度先于温室和田间条件,说明湿润温和的环境更利于川榛花粉的附着、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环境温湿度和种质对花粉管萌发具有重要影响,花粉管的生长速度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较大,与种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榛 花期 花序形态 可授性 花粉管 荧光显微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雄性不育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国彬 曹均 +2 位作者 周连第 兰卫宗 兰彦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5-239,共5页
为揭示不完全雄花败育资源板栗雄性不育1号(Cms-1)的形态学特征,本文从形态观察、花粉萌发率测定和解剖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Cms-1雄花序上部败育,下部雄花发育正常且具有一定的萌发率(24.5%);②解剖发现,Cms-1花粉发育经... 为揭示不完全雄花败育资源板栗雄性不育1号(Cms-1)的形态学特征,本文从形态观察、花粉萌发率测定和解剖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Cms-1雄花序上部败育,下部雄花发育正常且具有一定的萌发率(24.5%);②解剖发现,Cms-1花粉发育经历了雄花序原基形成期、雄花簇原基形成期、花朵原基形成期和雄蕊形成期,之后发育停止,花序轴维管束细胞破解,维管束收缩,进而雄花败育,因此推断Cms-1败育与维管束发育异常有关,其败育主要发生在雄蕊分化期阶段,处于孢原细胞分化和造孢细胞形成前期。雄花败育的自然特性使Cms-1在板栗杂交育种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种质 雄花序 败育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区郏县红牛生态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江燕 傅彤 +3 位作者 廉红霞 钟晓琳 翟磊 高腾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55,共10页
为探究同一品种在不同产区生态类型间的差异,本研究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和形态学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产区郏县红牛的生态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个微卫星位点在3个群体中多态性均较好,且各遗传参数均较高,说明其品种内遗传变异较... 为探究同一品种在不同产区生态类型间的差异,本研究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和形态学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产区郏县红牛的生态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个微卫星位点在3个群体中多态性均较好,且各遗传参数均较高,说明其品种内遗传变异较丰富。将各遗传参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个不同产区的差异与其地理分布有较大的关系,郏县红牛在河南省丰富的生态条件下分化出了独有的生态型。Nei氏标准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表明,中心产区郏县红牛群体与保种场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较近,首先聚在一起,然后两者再与边缘产区群体聚合;这与3个产区的生态地理分布是一致的,说明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各体尺指标对比显示,中心产区与边缘产区在各方面体尺特征上均高于保种场,其中以中心产区为最大;从生态类型上来看,地理因素和生产环境是影响郏县红牛体尺指标差异的重要原因。毛色与角型统计结果显示,各产区群体在外貌上均有细微差异,但都能代表郏县红牛较为本色的外形特征。研究表明,不同产区郏县红牛的表型差异与分子遗传基础的差异是一致的,证明了这一地方生态品种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郏县红牛 不同产区 微卫星标记 形态学标记 生态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鳖科植物花和花序的形态学及发育的基本式样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赛春 王玉国 +2 位作者 刘演 韦发南 夏念和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3-548,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 ,结合实体解剖和扫描电镜观察 ,对国产水鳖科植物花和花序的分化式样及花部结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并探讨了水鳖科植物的花部发育的基本式样 ,结果表明 ,在花部是三基数的植物中 ,如水筛属 (Blyxa)、水车前属 (Ottelia)等 ... 通过野外调查 ,结合实体解剖和扫描电镜观察 ,对国产水鳖科植物花和花序的分化式样及花部结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并探讨了水鳖科植物的花部发育的基本式样 ,结果表明 ,在花部是三基数的植物中 ,如水筛属 (Blyxa)、水车前属 (Ottelia)等 ,花器官原基以轮状 ,向心发育 ,辐射对称的方式发生 ,后一轮倾向于与前一轮相交替 ;在花部非三基数的植物中 ,如虾子草属 (Nechamandra) ,苦草属 (Vallisneria)等 ,由于部分花器官缺失 ,花器官原基呈不规则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鳖科 花序 形态 结构多样性 发育基本式样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俭草花序发育的形态学观察及其与物候期和积温的对应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宗俊勤 牛佳伟 +4 位作者 徐芳 陈静波 郭爱桂 郭海林 刘建秀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57,共8页
采用连续取样法对假俭草品种‘渝西’(Eremochloa ophiuroides‘Yuxi’)花序发育的形态特征变化进行了观察,并对花序发育各时期对应的物候期和≥5℃积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假俭草的花序发育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可依次划分为8个时期... 采用连续取样法对假俭草品种‘渝西’(Eremochloa ophiuroides‘Yuxi’)花序发育的形态特征变化进行了观察,并对花序发育各时期对应的物候期和≥5℃积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假俭草的花序发育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可依次划分为8个时期:生长锥初生期、生长锥伸长期、苞叶原基分化期、小穗原基分化期、小穗分化期、小花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和开花期;其中,生长锥初生期对应返青期,生长锥伸长期对应孕穗初期,苞叶原基分化期至小花分化期4个时期对应孕穗期,雌雄蕊形成期对应抽穗期,开花期对应始花期。生长锥初生期的生长锥呈半球状突起,进入生殖生长后,生长锥伸长发育成半透明的圆柱状穗轴原基,表面连续形成并排排列的苞叶原基,随后在苞叶原基基部产生半透明球状小穗原基,进而在小穗原基基部形成碗状颖片原基;穗轴外侧的2列小穗为有柄小穗并最终退化,而中间2列小穗为无柄小穗,每个小穗发育出1个雄性花原基和1个两性花原基;而后雄蕊原基由半球状逐渐发育成四棱柱状花药,雌蕊原基由小突起逐渐发育成柱头、花柱和子房,最后花药和柱头伸出颖外,小花开放。花序中上部小穗分化最早,后依次向上、向下进行,花序基部小穗分化最晚,每个小穗分化出1朵雄性花和1朵两性花,其开花顺序是自中上部小穗上的小花向花序两端开放。生长锥初生期、生长锥伸长期、苞叶原基分化期、小穗原基分化期、小穗分化期、小花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和开花期的假俭草生长锥平均长度分别为201、415、1065、2169、3024、8534、28148和155097μm,单个生殖枝的平均叶片数分别为4.2、4.4、4.3、4.5、4.4、4.5、4.5和4.5枚。生长锥初生期持续时间约55 d,其他时期持续时间约4或5 d,对应的≥5℃积温为1217.5℃~1888.5℃;当≥5℃积温达到1217.5℃时,假俭草进入生长锥伸长期,该时期是假俭草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转折点。根据观察结果,建议将≥5℃积温作为判断假俭草花序发育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俭草 花序发育 形态特征 物候期 ≥5℃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巴非蛤5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骆轩 徐小伟 +3 位作者 张鹏飞 虞晋晋 黄妙琴 柯才焕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7-645,共9页
采用形态特征和微卫星分子标记对采自菲律宾(PH)、泰国(TH)、福建云霄(YX)、海南儋州(HN)和广西北海(BH)的5个地理群体的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形态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国外群体和国内群体形态差异... 采用形态特征和微卫星分子标记对采自菲律宾(PH)、泰国(TH)、福建云霄(YX)、海南儋州(HN)和广西北海(BH)的5个地理群体的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形态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国外群体和国内群体形态差异明显:2个国外群体(PH和TH)形态接近,聚为一支;国内支系中,YX和HN群体的形态较近,先聚为一支,而BH群体的外部形态与前两者差异较大.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检测到所有群体在5个位点上均出现不同程度地偏离平衡.5个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0.000 5~0.183 1)、基因流值(Nm,2.230 46~1 066.23)以及分子方差分析(AMOVA,群体间的变异贡献率为10.21%,p〈0.000 1)结果表明,群体间存在中等程度的分化.基于遗传距离的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显示:2个国外群体和3个国内群体分别聚为一支,再聚为一个整体;国内支系中,YX和BH群体先聚为一体,再与HN群体聚类.研究结果揭示了波纹巴非蛤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水平,同时也暗示其现有的遗传分化程度受到人类生产活动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巴非蛤 遗传多样性 形态特征 微卫星 地理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雄株花序形态特征及花粉活力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建新 邓仁菊 +3 位作者 刘涛 彭思维 朱英 刘永翔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67-1671,共5页
为了给贵州杨梅雄株资源的保护利用及其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利用扫描电镜对贵州12个杨梅雄株资源花序的形态特征和花粉活力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贵州12个杨梅雄株花序的平均长度为2.569~4.235 cm、粗度为0.582~0.698 cm,每个花序有小花8... 为了给贵州杨梅雄株资源的保护利用及其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利用扫描电镜对贵州12个杨梅雄株资源花序的形态特征和花粉活力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贵州12个杨梅雄株花序的平均长度为2.569~4.235 cm、粗度为0.582~0.698 cm,每个花序有小花81.2~123.9朵,花序有红黄色、玫瑰红、粉黄色、浅粉色、黄绿色、粉色和红色7种颜色,花药充实度和花粉量均以9号和10号样品最好。2电镜扫描观察12个杨梅雄株花粉粒的大小为(25.3×28.5)^(19.2×22.8)μm,萌发孔横径为3.29~4.35μm,生活力为68.64%~87.39%,花粉均有3个萌发孔,外壁纹饰清晰,并呈颗粒状突起(粗颗粒状、中粗颗粒状、细粗颗粒状),花粉外壁纹饰的粗糙度可分为光滑、粗糙和中间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雄株花序 形态特征 花粉形态 花粉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日利亚非洲蜂和安徽意大利蜜蜂及其杂交二代形态特征与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林生 解文飞 +5 位作者 巫厚长 邹运鼎 南荃耀 朱林才 纪鸿 吴其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555-3564,共10页
对来自安徽的意大利蜜蜂、尼日利亚非洲蜂与意大利蜂蜂王与非洲蜂雄蜂杂交所选育的杂交二代3个群体,利用形态学和微卫星DNA多态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对安徽意大利蜜蜂、尼日利亚非洲蜂及其杂交二代形态特征进行测量结果是,吻长平均... 对来自安徽的意大利蜜蜂、尼日利亚非洲蜂与意大利蜂蜂王与非洲蜂雄蜂杂交所选育的杂交二代3个群体,利用形态学和微卫星DNA多态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对安徽意大利蜜蜂、尼日利亚非洲蜂及其杂交二代形态特征进行测量结果是,吻长平均值分别为6.09、5.23 mm和5.53 mm,右前翅宽平均值分别为3.35、8.42 mm和8.65 mm,前翅面积平均值分别为15.18、13.23 mm2和13.95 mm2,前翅肘脉a平均值分别为0.59、0.49 mm和0.55 mm,第3+4背板长平均值分别为4.38、3.80mm和4.04 mm,差异极显著(P≤0.01)。右前翅长平均值分别为9.06、3.12 mm和3.22 mm,差异显著(0.01<P≤0.05)。前翅肘脉b平均值分别为0.18、0.17 mm和0.17 mm,肘脉指数Ci平均值分别为3.31、3.07 mm和3.17 mm,差异不显著(P>0.05)。对3个群体进行多态检测,共检测到12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8.067,单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从3到13不等,表明3个群体都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个群体期望杂合度为0.5801至0.8526,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591(0.0762)。所有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5158至0.836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283(0.0879)。3个群体的平均期望杂合度,意大利蜜蜂为0.6208,非洲蜂为0.5780,杂交二代为0.7451,非洲蜜蜂和安徽意蜂与其杂交二代之间差异均极显著,安徽意蜂与非洲蜜蜂之间差异不显著。3个群体都具有较高的杂合度和较丰富的多态性,其中杂交二代最高。意大利蜜蜂和尼日利亚非洲蜂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436,两个群体间的分化程度极显著,8个位点都极显著地贡献于这一结果。群体内的近交系数FIS较低,为0.070,15个位点显著地贡献于这一结果,表明非洲蜂与意大利蜜蜂的近交较少。非洲蜂和意大利蜜蜂遗传距离为0.725,Nm值为0.213,两个群体间表现出较远的遗传距离,而且彼此之间基因流动较少。安徽意蜂和非洲蜂群体间长期存在地理隔离,两个群体间形态指标差异显著,杂交二代群体形态指标低于安徽意蜂,但比尼日利亚非洲蜂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形态特征上体现了杂交优势,两群体杂交二代等位基因数、基因杂合度及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多样性指标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蜂 意大利蜜蜂 杂交二代 形态标记 微卫星DNA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花芽分化进程及形态结构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志珩 张荣 +7 位作者 和润喜 严蕾 梁文汇 廖健明 黄晓露 蓝振岐 覃晓彬 梁继常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具有雄单性和两性花同株或雌雄异花同株植物的特性,雌雄花的比例严重影响其坐果率、果实产量和质量,因此,查明板栗花芽分化特点,可为花芽分化调控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以‘易门一号’、‘易门二号’和‘云良...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具有雄单性和两性花同株或雌雄异花同株植物的特性,雌雄花的比例严重影响其坐果率、果实产量和质量,因此,查明板栗花芽分化特点,可为花芽分化调控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以‘易门一号’、‘易门二号’和‘云良’作为试验材料。结果表明,‘云良’的物候期较其他两个品种整体延迟7~10天;通过石蜡切片、环氧树脂切片法研究3个品种板栗2~3年生枝条,发现‘易门一号’结果母枝雌花簇数最多,‘易门二号’的雌雄花序比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花序 花芽分化 形态结构 板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中华蜜蜂形态特征与微卫星DNA标记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敏 吉挺 +1 位作者 殷玲 陈国宏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2-536,共5页
利用18个微卫星标记对武夷山中华蜜蜂群体进行多态性检测,同时测定个体的前翅长、前翅宽、前翅面积、肘脉指数、吻长和第3、4背板总长等形态特征,采用方差分析法对微卫星DNA标记与形态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位点A088对前翅宽、... 利用18个微卫星标记对武夷山中华蜜蜂群体进行多态性检测,同时测定个体的前翅长、前翅宽、前翅面积、肘脉指数、吻长和第3、4背板总长等形态特征,采用方差分析法对微卫星DNA标记与形态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位点A088对前翅宽、前翅面积有显著影响;位点Ag005 a对第3、4背板总长有显著影响;AP043、AT101对前翅长有显著影响;AP297对吻长有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形态特征 微卫星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同一花序白三叶形态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永洁 王元素 李莉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43,共6页
通过观测19份野生白三叶形态指标,比较同一花序及不同海拔高度的贵州野生白三叶形态多样性.结果表明:同一花序及不同海拔高度的贵州野生白三叶形态都存在较大差异;各指标总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为中叶面积、地上生物量、匍匐茎长度、生长点... 通过观测19份野生白三叶形态指标,比较同一花序及不同海拔高度的贵州野生白三叶形态多样性.结果表明:同一花序及不同海拔高度的贵州野生白三叶形态都存在较大差异;各指标总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为中叶面积、地上生物量、匍匐茎长度、生长点数、株高、中叶长、中叶宽、生长习性、有无"V"斑;不同海拔区域白三叶形态形状居群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行聚类统计显示分类与海拔高度没有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贵州 白三叶 同一花序 形态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卫星和下颌骨形态分析法对不同昆明小鼠种群进行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喜彬 王立辛 +1 位作者 苏玉虹 巴彩凤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8-42,共5页
目的为丰富昆明小鼠的遗传学数据,探究其遗传监测方法,应用微卫星和下颌骨形态分析法对不同昆明小鼠种群进行遗传分析。方法从辽宁省两个种群选择SPF级昆明小鼠各30只,选取小鼠不同染色体上10个多态信息丰富的微卫星位点,以PCR扩增和PAG... 目的为丰富昆明小鼠的遗传学数据,探究其遗传监测方法,应用微卫星和下颌骨形态分析法对不同昆明小鼠种群进行遗传分析。方法从辽宁省两个种群选择SPF级昆明小鼠各30只,选取小鼠不同染色体上10个多态信息丰富的微卫星位点,以PCR扩增和PAGE电泳分型技术测定两个种群的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遗传距离(DA)等遗传参数;常规方法测定下颌骨11项形态变异参数。结果两个昆明小鼠种群共检测出28个等位基因,31个基因型,he为0.472,PIC为0.382;A种群共检出27个等位基因,28个基因型,he为0.525,PIC为0.402,B种群共检出26个等位基因,27个基因型,he为0.418,PIC为0.361,两个种群遗传距离为0.076,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B种群。两个种群下颌骨形态存在差别,有5项参数达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结论两个昆明小鼠种群的遗传距离相近,存在微弱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小鼠 微卫星 遗传分析 遗传距离 遗传分化 下颌骨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棕的花序和花组织形态解剖结构观察
19
作者 石鹏 王永 +1 位作者 张大鹏 李东霞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8-173,共6页
为了解油棕花序和雌雄花结构特点,分别取油棕雌雄花序,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雌雄花的形态特点;并利用冷冻和石蜡切片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其雌雄花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油棕雌雄同株异序,花序腋生,肉穗花序(佛焰花序),雌雄花序均由... 为了解油棕花序和雌雄花结构特点,分别取油棕雌雄花序,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雌雄花的形态特点;并利用冷冻和石蜡切片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其雌雄花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油棕雌雄同株异序,花序腋生,肉穗花序(佛焰花序),雌雄花序均由2层苞片包裹,花序由众多小穗组成。雌花有6片花瓣,内含1枚雌蕊,湿型柱头,开放型花柱,三心皮三室,每个子房室中有1枚胚珠,花柄中散布大量维管束。雄花有3片萼片3片花瓣,内含6枚雄蕊,每个花药含4个花粉囊,中间被药隔相分,花粉形态近似三角形或椭圆形,花柄主要包含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其中遍布大量维管束和纤维,为花发育提供养分和发挥支撑作用。因此,油棕花序和花的形态特征符合棕榈科植物的基本特征,但在花序性别和花解剖结构上与椰子、槟榔和椰枣等棕榈科植物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棕 花序 雌花 雄花 形态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壳色文蛤F_1代养殖群体多样性分析
20
作者 郑培 陈爱华 +4 位作者 姚国兴 吴杨平 张志伟 张雨 沈和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0-175,共6页
运用形态学标记和分子标记对江苏省文蛤良种场红壳色文蛤F1代养殖群体(父母本为江苏野生红壳色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文蛤壳长、壳宽、壳高和体重4个可量性状进行形态学数据的聚类分析,显示可量性状变异系数在38.48%-82.95%。运用... 运用形态学标记和分子标记对江苏省文蛤良种场红壳色文蛤F1代养殖群体(父母本为江苏野生红壳色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文蛤壳长、壳宽、壳高和体重4个可量性状进行形态学数据的聚类分析,显示可量性状变异系数在38.48%-82.95%。运用7个引物微卫星基因座的多态性进行了养殖群体F1代的分子标记评估,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基因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3.857 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2.583 0,平均观察杂合度0.565 3,平均期望杂合度0.565 3,Shannon指数平均数1.050 1,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数0.522 5。综合形态学数据和分子标记的研究结果表明,红壳色文蛤江苏养殖群体F1代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度偏高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标记 微卫星 文蛤 F1代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