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硅氧烷包覆改性聚磷酸铵及其阻燃聚乙烯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晓波 王国泰 梁淑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分别以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MDES)、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3种硅氧烷与正硅酸四乙酯(TEOS)共同作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对聚磷酸铵(APP)进行微胶囊化包覆改性,分别制备得到改性聚磷酸铵APP/DMDES、APP/M... 分别以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MDES)、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3种硅氧烷与正硅酸四乙酯(TEOS)共同作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对聚磷酸铵(APP)进行微胶囊化包覆改性,分别制备得到改性聚磷酸铵APP/DMDES、APP/MTES和APP/PTMS,以改善其阻燃性、热稳定性和疏水性。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水接触角、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以及热失重分析等测试与表征手段,对3种不同聚硅氧烷包覆改性聚磷酸铵(MAPP)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研究了MAPP对低密度聚乙烯(PE-LD)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均可以制备得到聚硅氧烷包覆改性聚磷酸铵;较改性前的APP,改性聚磷酸铵的疏水性和热稳定性均显著提高;在PE-LD/APP/PTMS/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MEL)的质量比为65/18.7/11.7/4.6时,PELD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极限氧指数为26.6%,高于包覆前APP的23.3%,达到UL 94 V-0级别,且拉伸性能最高,为12.8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聚硅氧烷 微胶囊化 低密度聚乙烯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包覆聚磷酸铵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琳 张亚楠 +1 位作者 李琳 王正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6-138,共3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环氧树脂(EP)为壁材,聚磷酸铵(APP)为芯材的微胶囊阻燃剂(MCAPP)。研究了不同含量的壁材对MCAPP溶解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未包覆的APP相比,在25℃和80℃条件下,MCAPP的溶解度都有较大幅度降低。采用傅立叶变换红...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环氧树脂(EP)为壁材,聚磷酸铵(APP)为芯材的微胶囊阻燃剂(MCAPP)。研究了不同含量的壁材对MCAPP溶解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未包覆的APP相比,在25℃和80℃条件下,MCAPP的溶解度都有较大幅度降低。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对MCAPP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初步证实EP已包覆在APP颗粒表面。激光粒度的研究表明,MCAPP粒径分布变窄,平均粒径有所降低。此外,还采用热失重方法研究了APP以及MCAPP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化 聚磷酸铵 环氧树脂 制备及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化聚磷酸铵对防火涂料耐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琳 李琳 倪永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7-370,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为包覆物的微胶囊化聚磷酸铵(MCAPP),分别研究了以聚磷酸铵(APP)-双季戊四醇(DPE)-三聚氰胺(MEL)、MCAPP-DPE-MEL为膨胀阻燃体系(IFR)的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的耐水性能.结果表明:MCAPP的水...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为包覆物的微胶囊化聚磷酸铵(MCAPP),分别研究了以聚磷酸铵(APP)-双季戊四醇(DPE)-三聚氰胺(MEL)、MCAPP-DPE-MEL为膨胀阻燃体系(IFR)的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的耐水性能.结果表明:MCAPP的水溶性比APP显著降低;用MCAPP替代APP后,在保持防火性能的同时涂料的耐水性得到了提高,48 h耐水试验涂层无明显变化,涂层中APP的迁出量减小,涂料的阻燃历程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微胶囊化聚磷酸铵 防火涂料 耐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化聚磷酸铵在EVA中的膨胀型阻燃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正洲 吴昆 胡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2-85,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密胺树脂)微胶囊化聚磷酸铵(MCAPP),并用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其表征。结果表明,聚磷酸铵经过微胶囊化后在水中溶解度大大降低。与APP相比,MCAPP在EVA中的阻燃性能有较大提高。当MCAPP与季戊四醇(P...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密胺树脂)微胶囊化聚磷酸铵(MCAPP),并用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其表征。结果表明,聚磷酸铵经过微胶囊化后在水中溶解度大大降低。与APP相比,MCAPP在EVA中的阻燃性能有较大提高。当MCAPP与季戊四醇(PER)或双季戊四醇(DPER)以一定比例复配时,其EVA/MCAPP/PER或EVA/MCAPP/DPER复合材料的氧指数进一步提高,而且该三元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性能能够达到UL-94 V-0级。TG实验发现,MCAPP的初始分解温度与APP的差不多;EVA/MCAPP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要比EVA/APP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微胶囊化 EVA 膨胀型阻燃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化多聚磷酸铵的耐水性及其在聚丙烯中的阻燃性能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志领 唐慧鹏 +2 位作者 路正宇 王岳峰 翟文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6-79,共4页
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为囊材,以多聚磷酸铵(APP)为芯材制得微胶囊化多聚磷酸铵(MAPP)。耐水性及膨胀度试验表明,MAPP为膨胀型阻燃剂,APP/MF=3/1(质量比,下同)时,MAPP在5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52 g/100 mL,比APP降低了78%;膨胀度... 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为囊材,以多聚磷酸铵(APP)为芯材制得微胶囊化多聚磷酸铵(MAPP)。耐水性及膨胀度试验表明,MAPP为膨胀型阻燃剂,APP/MF=3/1(质量比,下同)时,MAPP在5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52 g/100 mL,比APP降低了78%;膨胀度达到78.6 cm3/g。热分析表明,聚丙烯(PP)/MAPP比PP/APP的热降解速度加快,但释热量减小。由于形成蓬松多孔膨胀炭层,PP/MAPP比PP/APP的阻燃性能更佳,PP/MAPP=70/30时,其氧指数增到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多聚磷酸铵 微胶囊化 耐水性 阻燃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化聚磷酸铵及其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轶 尹波 +2 位作者 杨鸣波 杨伟 谢邦互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10,共5页
从聚磷酸铵(APP)的微胶囊化方法入手,以微胶囊所用囊材材料(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异氰酸酯聚合物、硅油以及热塑性树脂等)为主要线索,分析并讨论国内外研究微胶囊化APP所取得的成果:经三聚氰胺及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胶囊化后能提... 从聚磷酸铵(APP)的微胶囊化方法入手,以微胶囊所用囊材材料(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异氰酸酯聚合物、硅油以及热塑性树脂等)为主要线索,分析并讨论国内外研究微胶囊化APP所取得的成果:经三聚氰胺及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胶囊化后能提高APP的耐水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阻燃性能,而硅油微胶囊化后的APP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并介绍了微胶囊化APP阻燃聚丙烯(PP)所取得的一些进展,三聚氰胺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胶囊化的APP添加到PP中较一般未包覆的APP阻燃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微胶囊化 聚丙烯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胶囊包覆聚磷酸铵阻燃PP的性能 被引量:14
7
作者 冯夏明 危加丽 +1 位作者 尹波 杨鸣波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9,共4页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微胶囊包覆聚磷酸铵(APP)粒子,研究了APP粒径对微胶囊化APP(MCAPP)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将两种MCAPP(APP平均粒径分别为5,15μm)添加至聚丙烯(PP)基体中,研究了PP/MCAPP阻燃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微胶囊包覆聚磷酸铵(APP)粒子,研究了APP粒径对微胶囊化APP(MCAPP)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将两种MCAPP(APP平均粒径分别为5,15μm)添加至聚丙烯(PP)基体中,研究了PP/MCAPP阻燃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APP均能成功被MF包覆,且包覆后的APP粒子的水溶性均大幅下降。PP/MCAPP阻燃材料的耐渗析性和极限氧指数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粒径小的APP有利于MF的包覆,包覆结构层更完整。MF和APP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在APP包覆不完全的情况下,能更有效地发挥两者的相互作用,提高P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磷酸铵 粒径 微胶囊化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微胶囊化聚磷酸铵阻燃天然橡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娜 王升 +1 位作者 张静 方庆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1-455,462,共6页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改性的三聚氰胺(MEL)-甲醛树脂(VMF)微胶囊,并对聚磷酸铵(APP)/介孔分子筛MCM-41进行了包覆,得到了一种核壳结构的微胶囊阻燃剂[MVMF-(A/M)]。采用IR、SEM对包覆前后的阻燃剂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改性的三聚氰胺(MEL)-甲醛树脂(VMF)微胶囊,并对聚磷酸铵(APP)/介孔分子筛MCM-41进行了包覆,得到了一种核壳结构的微胶囊阻燃剂[MVMF-(A/M)]。采用IR、SEM对包覆前后的阻燃剂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加入到天然橡胶(NR)中,通过LOI、UL 94、TG和拉伸测试考察了NR复合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VMF-(A/M)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0.3474 g,相比APP溶解度降低了41.7%,且MVMF-(A/M)粒子表面更粗糙;与其他阻燃天然橡胶体系相比,添加了MVMF-(A/M)的NR复合材料(NR3)的极限氧指数最高,达到30.1%,UL-94达到了V-0级,拉伸强度为8.84 MPa,断裂伸长率为3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分子筛MCM-41 天然橡胶 阻燃性 聚磷酸铵 聚乙烯醇 橡塑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酸铵及其微胶囊对环氧树脂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何宏伟 张涛 高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63,68,共5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酚醛树脂包覆聚磷酸铵微胶囊(MAPP),制备出阻燃性能优良且力学性能较高的EP/MAPP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法、垂直燃烧法和氧指数法研究了聚磷酸铵(APP)和MAPP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及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在AP...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酚醛树脂包覆聚磷酸铵微胶囊(MAPP),制备出阻燃性能优良且力学性能较高的EP/MAPP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法、垂直燃烧法和氧指数法研究了聚磷酸铵(APP)和MAPP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及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在APP的表面生成了一树脂层,与纯EP和EP/APP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相比,EP/MAPP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初始分解温度下的失重、最大失重速率峰值温度、800℃下的残炭量均显著提高。800℃时,EP/MAPP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残炭率达24.6%,远高于纯EP的17.1%。在MAPP作用下,EP/MAPP复合材料的LOI大于27.5%,垂直燃烧等级达到UL 94V-0级。添加MAPP微胶囊的EP复合材料的总释热量THR值小于纯EP。相比添加APP,添加MAPP时,EP/MA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得到提高,尤其是冲击强度高于纯EP,说明EP/MAPP阻燃复合材料的韧性得到提高;而EP/MA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比纯EP仅仅降低5.5%和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聚磷酸铵 阻燃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化聚磷酸铵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谈玲华 杭祖圣 +3 位作者 张声春 寇波 李青 范文斌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42,共4页
以聚磷酸铵(APP)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为壁材,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微胶囊化聚磷酸铵(PMCAPP),采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仪(EDS)、热重分析及吸湿试验等仪器及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MCAPP粒径增大,粒径... 以聚磷酸铵(APP)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为壁材,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微胶囊化聚磷酸铵(PMCAPP),采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仪(EDS)、热重分析及吸湿试验等仪器及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MCAPP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窄,吸水率由15%(质量分数,下同)降低到7%;热分解性能有所提高;聚丙烯(PP)/PMCAPP的阻燃性能优于PP/APP的,当PMCAPP的添加量达到15%时阻燃性能最佳,极限氧指数(LOI)值达到3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微胶囊化 原位聚合 吸湿性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酸铵阻燃剂技术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37
11
作者 崔健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0年第2期36-38,共3页
介绍了无卤阻燃剂聚磷酸铵 (APP)的阻燃机理及制备方法 。
关键词 聚磷酸铵 阻燃剂 阻燃机理 微胶囊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在聚丙烯/微胶囊化多聚磷酸铵中的作用
12
作者 马志领 唐慧鹏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63,共4页
选用聚酰胺6(PA6)作为聚丙烯(PP)/微胶囊化多聚磷酸铵(MAPP)的协效成炭剂,可提高PP/MAPP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MAPP/PA6=25/3(质量比,下同)时,膨胀度达到180.23 cm3/g,剩炭率达到72.11%,分别比MAPP的78.6 cm3/g和61.96%增大... 选用聚酰胺6(PA6)作为聚丙烯(PP)/微胶囊化多聚磷酸铵(MAPP)的协效成炭剂,可提高PP/MAPP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MAPP/PA6=25/3(质量比,下同)时,膨胀度达到180.23 cm3/g,剩炭率达到72.11%,分别比MAPP的78.6 cm3/g和61.96%增大了1.3倍和0.6倍。热分析表明,添加PA6后,阻燃PP在低温区的失重速度降低,剩炭率明显提高,有利于PP的阻燃;但在高温区剩炭降解速率加快,释出更多的可燃物,放出的大量热对提高阻燃性能不利。因此PA6添加量应适量。当PP/MAPP/羟基化聚丙烯(EPP)/PA6=75/25/7/3时,膨胀型阻燃PP的氧指数增加到34.7%,水平燃烧16 s自熄,同时拉伸强度增加到28.8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化多聚磷酸铵 聚酰胺6 成炭剂 协同 阻燃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聚硅氧烷微胶囊化聚磷酸铵的制备及其在PP中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诸健强 杨华裕 +1 位作者 陆馨 辛忠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8-32,共5页
采用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苯基聚硅氧烷微胶囊化聚磷酸铵(MAPP)。将MAPP作为阻燃剂,季戊四醇(PER)作为成炭剂,制备阻燃聚丙烯(PP)。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及热重分析仪对MAPP进行表征。... 采用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苯基聚硅氧烷微胶囊化聚磷酸铵(MAPP)。将MAPP作为阻燃剂,季戊四醇(PER)作为成炭剂,制备阻燃聚丙烯(PP)。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及热重分析仪对MAPP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磷酸铵(APP)被苯基聚硅氧烷成功包覆;较之APP,MAPP的热稳定性和疏水性显著提高;MAPP的阻燃性能优于APP,PP/MAPP/PER复合材料达到V-0级别;阻燃剂及成炭剂的加入对PP的结晶行为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微胶囊化聚磷酸铵 聚丙烯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比的水-乙醇中密胺树脂包覆聚磷酸铵及其阻燃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雷 公维光 +1 位作者 孟鑫 郑柏存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0-345,共6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密胺树脂包覆聚磷酸铵(MFAPP),研究了不同体积比的水-乙醇混合溶剂对包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不同包覆产物对聚丙烯(PP)阻燃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解度实验、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分别考察聚磷酸...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密胺树脂包覆聚磷酸铵(MFAPP),研究了不同体积比的水-乙醇混合溶剂对包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不同包覆产物对聚丙烯(PP)阻燃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解度实验、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分别考察聚磷酸铵(APP)包覆前后溶解度、官能团、热稳定性以及表面形态的变化;通过氧指数、耐水性实验考察了APP包覆前后对PP阻燃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APP相比,以水-乙醇为混合溶剂制备的MFAPP,其耐水性得到明显改善,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下降;红外结果显示MFAPP中产生了三聚氰胺新的官能团。随着溶剂中水的比例增加,MFAPP中壳材密胺树脂含量增加,水和乙醇体积比约为1∶1时,APP包覆效果最好,耐水性提高最大。PP中MFAPP的w=30%时,复合材料阻燃性能最佳,氧指数达到2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乙醇 聚磷酸铵 包覆 聚丙烯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微胶囊化聚磷酸铵/氢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彭建文 刘新亮 +4 位作者 肖崇 宋强 彭中朝 黄若森 唐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6-42,共7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硅凝胶微胶囊化聚磷酸铵(MAPP),并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对MAPP进行了表征;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将氢氧化铝(ATH)和MAPP加入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中,制备出系列阻燃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FR)复...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硅凝胶微胶囊化聚磷酸铵(MAPP),并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对MAPP进行了表征;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将氢氧化铝(ATH)和MAPP加入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中,制备出系列阻燃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FR)复合材料,并通过TG、微型量热计(MCC)研究了TPU/FR的热稳定性和燃烧行为。结果表明,在ATH与MAPP总含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的情况下,相对于TPU/FR1(20%ATH)复合材料,ATH与MAPP含量分别为5%、15%,10%、10%和15%、5%的TPU/FR复合材料在700℃下的残炭量分别由16.7%提高到29.7%、25.1%和20.9%;热释放容量(HRC)分别从327.1 J/(g·K)降低到154.2、164.2和170.1 J/(g·K);对比TPU/FR2(20%MAPP)复合材料,TPU/FR4(15%ATH,5%MAPP)炭渣的致密性和石墨化程度显著提高,表明ATH与MAPP复合具有显著的阻燃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化聚磷酸铵 氢氧化铝 热塑性聚氨酯 复合材料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酸铵/聚酰亚胺微胶囊化改性阻燃聚丙烯薄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劲阳 杨福馨 +3 位作者 陈晨伟 王广林 柴莉 陈祖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0,共6页
以聚磷酸铵(APP)为芯材、聚酰亚胺(PI)为囊材,通过低温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改性APP阻燃剂。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改性后的APP分散性得到改善,并且PI较好地包覆在APP表面。将改性APP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PP树脂中制得薄膜,结果表... 以聚磷酸铵(APP)为芯材、聚酰亚胺(PI)为囊材,通过低温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改性APP阻燃剂。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改性后的APP分散性得到改善,并且PI较好地包覆在APP表面。将改性APP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PP树脂中制得薄膜,结果表明,改性APP的添加有提改善了薄膜的阻燃性能,极限氧指数比空白组最高提升了42.2%,UL-94达到V-0级,且热释放速率明显减缓,残炭量显著提升。此外,薄膜的机械性能、微观结构均未发生较大改变,可适用于物品的阻燃包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聚酰亚胺 微胶囊化 阻燃性能 聚丙烯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酸铵微胶囊化改性及其制备疏水阻燃纸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睿东 姚志伟 +4 位作者 张宇 孟育 李尧 王张燚 夏新兴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43,168,共7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前驱体,使用溶胶凝胶法对聚磷酸铵(APP)进行微胶囊化改性,通过浆内添加法制备疏水阻燃纸。结果表明,APP为表面光滑的方形结构颗粒,具有强亲水性和负电性。在碱性条件下,TEOS和MTES共同形...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前驱体,使用溶胶凝胶法对聚磷酸铵(APP)进行微胶囊化改性,通过浆内添加法制备疏水阻燃纸。结果表明,APP为表面光滑的方形结构颗粒,具有强亲水性和负电性。在碱性条件下,TEOS和MTES共同形成致密粗糙二氧化硅壳层,将APP微胶囊化包裹。当MTES添加量为6%时,相比改性前,微胶囊化APP平均粒径由23.98μm增至28.52μm,水接触角从13.5°增至97.7°,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Zeta电位由-67.5 mV降至-45.8 mV,负电性减弱。与添加40%改性前APP的纸张相比,添加40%微胶囊化APP的纸张Cobb值由61.7 g/m2降至27.2 g/m2,极限氧指数(LOI)由27.1%升至31.8%,阻燃性能和疏水性能均有显著提高,达到了难燃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溶胶凝胶法 微胶囊化 阻燃 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MOFs核-壳结构型阻燃剂制备及其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钱小东 罗瑊瑊 +1 位作者 史聪灵 井静云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8,16,共7页
采用微胶囊改性技术,以高效阻燃剂聚磷酸铵(APP)为内核、多功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8)为外壳,合成了新型核-壳结构型阻燃剂(APP@ZIF-8),并将其用于环氧树脂(EP)中制备阻燃复合材料,通过一系列测试分析来表征APP@ZIF-8的结构特征、评... 采用微胶囊改性技术,以高效阻燃剂聚磷酸铵(APP)为内核、多功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8)为外壳,合成了新型核-壳结构型阻燃剂(APP@ZIF-8),并将其用于环氧树脂(EP)中制备阻燃复合材料,通过一系列测试分析来表征APP@ZIF-8的结构特征、评估其耐水性能,并采用锥形量热仪法研究了EP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减毒性能。结果表明:经ZIF-8的包裹实现了APP溶解度降低、耐水性能显著提升;掺入10 wt%的APP@ZIF-8后,EP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烟气释放速率峰值(pSPR)和CO释放速率峰值(pCOP)较纯EP分别降低了61.3%、43.6%和60.5%,使E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抑烟减毒性能均得到提升,这主要得益于APP@ZIF-8在燃烧过程中促进了致密炭层的形成(残余炭量较纯EP提高了367.1%),抑制了可燃产物和毒性烟气的扩散,此项工作为环氧树脂的阻燃改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型阻燃剂(APP@ZIF-8) 环氧树脂(EP) 阻燃改性 聚磷酸铵(APP) 微胶囊化 火灾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酸铵阻燃剂微胶囊化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吉华 邵高耸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91-1294,共4页
简述阻燃剂微胶囊化技术。综述了聚磷酸铵微胶囊化改性研究的进展,以及聚磷酸铵微胶囊化所用包覆的有机基体材料研究进展,介绍了使用三聚氰胺-甲醛、环氧树脂、有机硅烷、聚多巴胺等作为包覆基体材料时聚磷酸铵的理化性能改变情况。对... 简述阻燃剂微胶囊化技术。综述了聚磷酸铵微胶囊化改性研究的进展,以及聚磷酸铵微胶囊化所用包覆的有机基体材料研究进展,介绍了使用三聚氰胺-甲醛、环氧树脂、有机硅烷、聚多巴胺等作为包覆基体材料时聚磷酸铵的理化性能改变情况。对聚多巴胺包覆APP进行了试验。提出聚多巴胺微胶囊化包覆研究对APP绿色化、安全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微胶囊化 包覆基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APP制备阻燃浸渍纸及其在饰面高密度纤维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柳 申剑 +2 位作者 罗文圣 李新育 王明枝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4-148,共15页
【目的】浸渍纸作为表面装饰材料,具有易燃性,为降低其火灾危险性,探究微胶囊化聚磷酸铵对浸渍纸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阻燃浸渍纸对高密度纤维板性能的影响。【方法】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为壁材,聚磷酸铵(APP)为芯材,... 【目的】浸渍纸作为表面装饰材料,具有易燃性,为降低其火灾危险性,探究微胶囊化聚磷酸铵对浸渍纸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阻燃浸渍纸对高密度纤维板性能的影响。【方法】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为壁材,聚磷酸铵(APP)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化聚磷酸铵(MFAPP),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APP与MF预聚体质量比、pH值对包覆率的影响;分析MFAPP对浸渍树脂理化性能的影响;研究MFAPP浸渍纸饰面高密度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分析燃烧后的残炭形貌,探讨MFAPP的阻燃机理。【结果】(1)当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70℃、APP与MF预聚体质量比2∶1、pH值为5时,可制备包覆率为17.48%的微胶囊化聚磷酸铵。SEM-EDS、FTIR和TG测试结果表明MF树脂成功包覆在APP表面,且热稳定性提高。(2)树脂理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FAPP对浸渍树脂固化时间和黏度影响较小,可满足工业化要求。(3)MFAPP浸渍纸饰面高密度纤维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和表面胶合强度分别为6.9%和1.21 MPa,可达到相关国标规定。(4)与高密度纤维板相比,MFAPP浸渍纸饰面高密度纤维板的阻燃抑烟性能良好,总热释放量和烟产生量分别降低了13.19%和17.62%。MFAPP浸渍纸表现出良好的气相和凝聚相阻燃作用。【结论】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的MFAPP,可用于制备阻燃浸渍纸,提升浸渍纸饰面高密度纤维板的阻燃抑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化 聚磷酸铵 阻燃浸渍纸 高密度纤维板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