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8篇文章
< 1 2 1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抽样校验和编译优化的车载MCU安全启动方案
1
作者 张平 余卓平 张佩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6-184,共9页
随着网联技术的发展,针对车辆的网络攻击事件频发,黑客可将恶意软件刷入车载微控制单元(MCU),实现恶意控制车辆或窃取重要信息的目的。针对上述攻击场景,需在车载MCU中加入安全启动功能进行防护,以保证只有合法的软件能被运行。为此,本... 随着网联技术的发展,针对车辆的网络攻击事件频发,黑客可将恶意软件刷入车载微控制单元(MCU),实现恶意控制车辆或窃取重要信息的目的。针对上述攻击场景,需在车载MCU中加入安全启动功能进行防护,以保证只有合法的软件能被运行。为此,本文对当前主流车载MCU安全启动方案进行研究,总结它们在安全性、稳定性、低耗时方面的性能表现和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低耗时性能提出优化方案,最后通过搭建实物系统对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抽样校验和编译优化的方案可以在满足低耗时要求的同时保护尽可能多的重要代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控制单元 硬件安全模块 消息认证码 链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direct power injection model of 16-bit microcontroller for electromagnetic immunity predic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高雪莲 田聪颖 +2 位作者 落丽媛 陈银红 陈彦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2031-2035,共5页
To promote the modeling standardization process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s, an improved electrical simulation model for a direct power injection (DPI) setup which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ducted immunity of a 16-b... To promote the modeling standardization process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s, an improved electrical simulation model for a direct power injection (DPI) setup which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ducted immunity of a 16-bit microcontroller to radio frequency aggression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existing model of the same microcontroller, the PDN module was modified by adding the core, PLL and MD network models, which could reflect the actual electric distribution situation within the microcontroller more accurately. By compar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ified model can be improved to 500 MHz, and its uncertainty is within +1.8 dB (+2 dB is acceptable). Then, to improve the simulation accuracy of the complete model in the high frequency range, the I/O model which contained the dynamic and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reflecting the variation of the internal impedance of the microcontroller with increasing the frequency of the external noise was introduced. By compar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econd modified model can be improved up to 1.4 GHz with the uncertainty of ~1.8 dB. Thus, a conclusion can be reach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a much wider frequency range with a smaller uncertainty than the latest model of the similar type. Furthermore, associated with the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testing platform model, the PDN module can also be used to predict the electromagnetic conducted and radiate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This modeling method can also be applied to other integrated circuits, which is very helpful to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I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model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immunity microcontroller direct power injection pass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w-PTP:面向MCU的轻量级精确时钟同步协议实现技术
3
作者 胡小君 李成龙 +2 位作者 王莎 李韬 李存禄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0-1156,共7页
在嵌入式网络系统中,实现精确的时钟同步对于事件排序、实时通信、同步采样和驱动等应用至关重要.PTP作为IEEE1588标准定义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因同步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逐渐成为嵌入式网络系统的主流支持协议.然而,嵌入式网络系统... 在嵌入式网络系统中,实现精确的时钟同步对于事件排序、实时通信、同步采样和驱动等应用至关重要.PTP作为IEEE1588标准定义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因同步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逐渐成为嵌入式网络系统的主流支持协议.然而,嵌入式网络系统因成本、体积和功耗等方面的约束,其核心部件—微控制器(MCU)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有限.现有PTP协议并未专门针对嵌入式网络系统进行定制优化,在部署时可能会超出部分MCU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上限.针对上述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MCU的轻量级精确时钟同步协议实现技术—Lw-PTP,采用共享存储机制减少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拷贝,并使用移位操作实现的近似计算处理替换部分精确计算处理,从而减少对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占用.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Lw-PTP相比于与传统PTP实现,能够降低至少20%的存储资源开销和至少60%的计算资源开销,同时仍然能够实现数十纳秒级高精度时钟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网络系统 IEEE1588 微控制器 共享存储 移位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4
作者 杨光 范志华 +3 位作者 杨硕 马巍 娄天爱 苗钱义 《农业工程》 2025年第3期61-67,共7页
我国智能化温室设施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较低,投入产出效率不高,运行经济效益较差,智能温室相关测控使用技术要求过高,一般用户很难掌握,限制其在温室的应用。利用单片机技术研发一套嵌入式温室智能控制系统,降低温室智能化升级成本... 我国智能化温室设施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较低,投入产出效率不高,运行经济效益较差,智能温室相关测控使用技术要求过高,一般用户很难掌握,限制其在温室的应用。利用单片机技术研发一套嵌入式温室智能控制系统,降低温室智能化升级成本。该系统既可以满足新建温室的智能控制需要,又可以将普通温室升级为智能温室,减少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质量,促进智慧农业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控制系统 温室 嵌入式系统 设施农业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MCU模型车竞赛促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探索 被引量:4
5
作者 罗乐 孙伟 +2 位作者 仇冀宏 张霆 李建设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31,共3页
阐述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标准和方法。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标准和方法出发论述了组织学生开展MCU模型车的研制与竞赛活动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促进作用与积极意义,总结了以"嵌入式系统应用"创新基地为平台组织学生开... 阐述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标准和方法。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标准和方法出发论述了组织学生开展MCU模型车的研制与竞赛活动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促进作用与积极意义,总结了以"嵌入式系统应用"创新基地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MCU模型车的研制与竞赛活动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组织学生开展MCU模型车的研制与竞赛活动对于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mcu模型车 创新能力 标准与方法 竞赛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U应用系统实验教学装置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京锐 袁惠梅 +1 位作者 王莹 李志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1-74,共4页
单片机(micro controller unit,MCU)应用系统实验教学装置是结合MCU基础、MCU应用系统设计等课程的实践教学特点,并根据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要求,满足学生走出实验室完成自主实验设计需求而设计的。经过实际教学试用,表明该实验装置... 单片机(micro controller unit,MCU)应用系统实验教学装置是结合MCU基础、MCU应用系统设计等课程的实践教学特点,并根据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要求,满足学生走出实验室完成自主实验设计需求而设计的。经过实际教学试用,表明该实验装置在加强工程实践环节、提高相关课程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详细叙述了系统的结构设计,最后介绍了实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装置 mcu 实践教学 自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SC/RISC混合架构的嵌入式MCU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瑞森 郭东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94-196,共3页
CISC与R ISC是目前微控制器(MCU)设计的两种主要指令体系。从MCU的架构原理入手分析基于这两种指令体系的MCU的各自功能特点,说明对于不同应用系统所需的嵌入式MCU设计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及关键模块的设计方法。最后,以一款自主设计的八... CISC与R ISC是目前微控制器(MCU)设计的两种主要指令体系。从MCU的架构原理入手分析基于这两种指令体系的MCU的各自功能特点,说明对于不同应用系统所需的嵌入式MCU设计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及关键模块的设计方法。最后,以一款自主设计的八位MCU与CISC型微控制器MCS-51、R ISC型微控制器PIC16C54的性能作比较,说明基于CISC/R ISC混合架构的MCU的一些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控制器 CISC RISC 嵌入式m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PDSOI 8位MCU的瞬态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发展 郭天雷 +5 位作者 蔡小五 刘刚 海潮和 杨善潮 李瑞宾 林东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3-816,共4页
针对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的PDSOI 8位MCU J80C51RH设计了两套瞬态实验方法,开发了相配套的软件和硬件,并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的强光一号上进行了实验,成功地获得了所需要的数据,该MCU在剂量率为1E11 rad(Si)/s的瞬态辐照环境下工作正... 针对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的PDSOI 8位MCU J80C51RH设计了两套瞬态实验方法,开发了相配套的软件和硬件,并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的强光一号上进行了实验,成功地获得了所需要的数据,该MCU在剂量率为1E11 rad(Si)/s的瞬态辐照环境下工作正常。同时也证明了两套测试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 SOI mcu 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U控制的高压开关电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斌 芶志平 毛海燕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67,共4页
针对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的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MCU)控制的高压开关电源,实现了低压(9~18 V)输入下的高压(150 V)输出。电路主回路采用准谐振反激变换拓扑结构,MCU芯片控制脉宽调制(PWM)电源管理芯片完成变换器升压,并驱动H桥逆变... 针对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的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MCU)控制的高压开关电源,实现了低压(9~18 V)输入下的高压(150 V)输出。电路主回路采用准谐振反激变换拓扑结构,MCU芯片控制脉宽调制(PWM)电源管理芯片完成变换器升压,并驱动H桥逆变电路输出频率可调的方波电压。数字控制的高压开关电源工作波形稳定,尖峰噪声小,输出电压精度高。实验结果验证了高压开关电源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开关电源 单片机(mcu)控制 准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MCU多层神经网络模型设计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明程 徐健 李昆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1-26,共6页
介绍了多层神经网络模型及BP学习算法 ,并以解决XOR问题为例 ,系统讨论了采用MOTOROLA单片机MC6 8HC11A8的多层神经网络模型的硬件设计与程序流程 ,进一步讨论了硬件设计中量化误差、算法的非线性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关键词 多层神经网络 BP算法 XOR问题 单片机 m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MCU多功能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11
作者 于淑萍 张幸儿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针对采用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DDS)芯片无法直接产生多种信号波形的情况,提出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高速微处理器(MCU)构建DDS技术,实现多功能高精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案。发生器主要由基于FPGA的DDS电路、MCU控制、DAC、增益可... 针对采用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DDS)芯片无法直接产生多种信号波形的情况,提出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高速微处理器(MCU)构建DDS技术,实现多功能高精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案。发生器主要由基于FPGA的DDS电路、MCU控制、DAC、增益可控放大器(VGA)、功率放大(PA)、低通滤波器(LPF)、人机接口、系统时钟及电源等电路组成。MCU选用C8051F020芯片,它主要负责与外界的接口及系统控制。多功能信号发生器软件设计采用QuartusⅡ和Keilμv3开发软件,用VHDL和C语言编程实现,给出了系统软件主控流程图。所设计的多功能信号发生器可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测试表明各项参数性能优于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mcu 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 多功能信号发生器 增益可控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DSP+FPGA+MCU的高速嵌入式数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松 李迪 翟振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9-92,共4页
为了满足高速数控系统实时性、多任务调度性、结构小型化,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ARM+DSP+FPGA+MCU的高速嵌入式数控系统,重点分析了该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特点、软件框架和通讯模块。该数控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关键词 ARM DSP FPGA mcu 嵌入式数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位RISC MCU IP软核仿真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祖强 张华 李玲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8-249,共2页
介绍了一种8位RISCMCUIP核的体系结构,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对其进行模块划分,分析了流水线及跳转指令操作的实现,提出建立虚拟指令存储器模块对MCUIP核仿真的方案,并给出对虚拟指令存储器初始化的方法,该方法提高了MCUIP软核仿真的... 介绍了一种8位RISCMCUIP核的体系结构,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对其进行模块划分,分析了流水线及跳转指令操作的实现,提出建立虚拟指令存储器模块对MCUIP核仿真的方案,并给出对虚拟指令存储器初始化的方法,该方法提高了MCUIP软核仿真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C mcu 仿真 指令存储器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U技术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学军 孙尚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4-125,161,共3页
设计了一种采样MCU级联技术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将采集的数据经过内部算法的处理传给上位机进行显示,上位机将传上来的数据进行拆包,将相应的高低电平转换为灯泡的亮与暗,实现一种实时监测的作用。经过调试与测试,该数据采集系统运行稳... 设计了一种采样MCU级联技术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将采集的数据经过内部算法的处理传给上位机进行显示,上位机将传上来的数据进行拆包,将相应的高低电平转换为灯泡的亮与暗,实现一种实时监测的作用。经过调试与测试,该数据采集系统运行稳定,基本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系统 mcu 级联 VC++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323高性能MCU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志 王萍 +1 位作者 丘昊 高钰杰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4期137-140,共4页
针对基于H.323协议的Openh323开源视频会议系统中源MCU容纳终端有限,图像质量差等缺陷,在VC++6.0开发平台上,采用基于帧缓冲映射软交换技术改进源码中的MCU,提高其存储转发的能力,从而增加参与视频会议的终端;在占用较少CPU资源的同时,... 针对基于H.323协议的Openh323开源视频会议系统中源MCU容纳终端有限,图像质量差等缺陷,在VC++6.0开发平台上,采用基于帧缓冲映射软交换技术改进源码中的MCU,提高其存储转发的能力,从而增加参与视频会议的终端;在占用较少CPU资源的同时,有效提高其传输速率,并缩短了传输时延,取得了良好的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23 OPENH323 mcu 帧缓冲映射 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I的DSP与MCU双向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4
16
作者 毛建权 季晓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15期3911-3913,3918,共4页
设计与实现了基于SPI的DSP与MCU双向通信。详细介绍了SPI接口以及DSP的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的特点,分析探讨了将McBSP配置为SPI的方法,给出了基于SPI的DSP与MCU双向通信的硬件电路和软件协议实现,很好地解决了SPI在双向通信中的不足... 设计与实现了基于SPI的DSP与MCU双向通信。详细介绍了SPI接口以及DSP的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的特点,分析探讨了将McBSP配置为SPI的方法,给出了基于SPI的DSP与MCU双向通信的硬件电路和软件协议实现,很好地解决了SPI在双向通信中的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 多通道缓冲串口 MCBSP DSP m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流器数字控制系统中基于IP软核的DSP,MCU和FPGA芯片间的数据通信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永翔 宋术全 杨宁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3-138,共6页
针对变流器数字控制系统的DSP,MCU和FPGA芯片需要快速、可靠地完成一定数据量通信的要求,基于FPGA的IP软核实现双口RAM方法,研究适用于MCU,DSP和FPGA芯片间的数据通信技术。首先利用Altera公司提供的FPGA开发环境Quartus中的MegaWizard... 针对变流器数字控制系统的DSP,MCU和FPGA芯片需要快速、可靠地完成一定数据量通信的要求,基于FPGA的IP软核实现双口RAM方法,研究适用于MCU,DSP和FPGA芯片间的数据通信技术。首先利用Altera公司提供的FPGA开发环境Quartus中的MegaWizard进行配置,实现1个双口RAM模块;基于该模块,依次设计单向三口RAM模块、双向三口RAM模块以及双向三口RAM模块与MCU和DSP芯片的接口部分,并将带有与MCU和DSP芯片接口的双向三口RAM模块封装成1个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的顶层模块。对该顶层模块进行编译的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可靠、经济和方便地实现变流器数字控制系统中MCU,DSP和FPGA芯片间的数据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流器 控制系统 数据通信 mcu芯片 DSP芯片 FPGA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U氡室数据采集系统的谱测量电路 被引量:2
18
作者 邱颖豫 杜根远 张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0-582,607,共4页
谱测量电路是氡室数据采集系统非常重要的部分。介绍了氡室谱数据采集系统的谱测量电路的整体结构,较以往这方面文章不同之处在于具体阐述了实际谱测量电路中的峰值甄别电路,峰值展宽,A/D转换系统,控制电路与微控制器等硬件电路组成与... 谱测量电路是氡室数据采集系统非常重要的部分。介绍了氡室谱数据采集系统的谱测量电路的整体结构,较以往这方面文章不同之处在于具体阐述了实际谱测量电路中的峰值甄别电路,峰值展宽,A/D转换系统,控制电路与微控制器等硬件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并给出了电路的具体元器件型号参数。该方案设计的氡室谱测量电路具有微机化程度较高、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氡室 谱测量电路 m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位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MCU的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瑞森 郭东辉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20-824,共5页
在分析了嵌入式MCU功耗分布和能耗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了降低MCU功耗的可能途径,确定了既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功耗又能尽量保持系统性能的参数和设计方法,应用这些方法设计了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便携式的嵌入式MCU,并将其性能分析结果... 在分析了嵌入式MCU功耗分布和能耗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了降低MCU功耗的可能途径,确定了既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功耗又能尽量保持系统性能的参数和设计方法,应用这些方法设计了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便携式的嵌入式MCU,并将其性能分析结果与其他MCU芯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种设计使功耗和性能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 高性能 嵌入式m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排队网络模型的MCU性能预测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边学工 胡瑞敏 +1 位作者 陈军 李德仁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9-215,共7页
针对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多点控制单元 (MCU)提出了一个基于分层排队网络模型的性能预测方法 .通过对分层排队网络模型进行扩展 ,建立了多点控制单元的分层排队模型 .设计了一个仿真程序对模型进行评价 ,仿真程序的输入即模型配置文件 .该... 针对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多点控制单元 (MCU)提出了一个基于分层排队网络模型的性能预测方法 .通过对分层排队网络模型进行扩展 ,建立了多点控制单元的分层排队模型 .设计了一个仿真程序对模型进行评价 ,仿真程序的输入即模型配置文件 .该方法可以较快地从多种设计方案或硬件平台中选择满足系统性能设计目标的软件或硬件配置 .仿真结果显示 ,选择双处理器配置和采用多线程技术 ,多点控制单元的接入容量提高了 5 0 % .最后 ,多点控制单元终端接入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会议 多点控制单元 mcu 分层排队网络 接入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