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式炉制备纯三氧化钼的粒度控制及生产应用
1
作者 解小锋 魏改莉 +6 位作者 冀酉 何江山 杨艳 雷宁宁 李玉涛 康冲 霍煜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4,共7页
针对当前立式炉生产三氧化钼(MoO_(3))产品粒度偏小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大粒度纯MoO_(3)的可控制备方法,通过控制原料粒度、优化立式炉焙解工艺参数及缩短混料机运行时间,可实现产品粒度分布的显著提升。实验结果表明,生产纯三氧化... 针对当前立式炉生产三氧化钼(MoO_(3))产品粒度偏小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大粒度纯MoO_(3)的可控制备方法,通过控制原料粒度、优化立式炉焙解工艺参数及缩短混料机运行时间,可实现产品粒度分布的显著提升。实验结果表明,生产纯三氧化钼的优化工艺条件如下:原料二钼酸铵(ADM)FSSS粒度≥38μm,立式炉焙解温度490℃、下料量7.5 kg/min、焙解时间70 min和炉内压力-60~0 Pa,以及混料机混料时间2 min。采用优化的工艺条件后,6个月内所生产MoO_(3)产品的平均FSSS粒度由原工艺的9.03μm增至16.15μm,大颗粒(FSSS粒度10~25μm)产量占比从原工艺的35.28%提升至85.43%。该优化工艺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MoO_(3)产品粒度偏细导致的钼粉压制性差等问题,为后续钼金属深加工提供了理想的原料保障。本研究为立式炉工业化生产大粒度纯MoO_(3)提供了可量化的工艺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三氧化钼 立式炉 粒度 工艺参数 混料机 生产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Ф值表达的粒度与分选系数的单位问题
2
作者 陈奇 唐雯雯 +4 位作者 薛成凤 杨阳 高文华 杨建英 贾建军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9,共11页
【目的】粒度参数是表征碎屑沉积物和沉积岩基本特征的重要指标,也是判别沉积环境的重要参考依据。长期以来,基于等比制和负对数转换的粒度Ф值及粒度参数在地质学和海洋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甚至成为国家标准。其中,分选系数的数学内... 【目的】粒度参数是表征碎屑沉积物和沉积岩基本特征的重要指标,也是判别沉积环境的重要参考依据。长期以来,基于等比制和负对数转换的粒度Ф值及粒度参数在地质学和海洋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甚至成为国家标准。其中,分选系数的数学内涵与标准偏差有密切关系,因而分选系数是否与粒度一样具有量纲、用什么单位,就成为有争议的问题。【方法】为了澄清这一问题,文章回顾了Ф值的由来以及分选系数等粒度参数计算公式的演变过程,统计了国内学者近期的使用习惯。【结果】(1)Ф值的计算公式已经将其修正为无量纲参数,使得Ф值成为表达粒度大小的一个便利性指标,但是它不具有计量单位的内在属性,不能作为一个长度量纲(即粒度)的单位来使用;(2)虽然分选系数源于统计学的标准偏差,但是已经独立发展为描述碎屑沉积物分选性的重要参数,与偏度系数、峰度系数等并列,建议使用时不必添加单位,并参考McManus去量纲的做法对分选系数的公式进行了改进;(3)国内多数学者倾向于使用沉积学术语“分选系数”而不是统计学术语“标准偏差”,且在描述分选结果时不使用单位;(4)现行国家标准GB/T 12763.8—2007规定分选系数的单位为Ф,且关于粒度参数计算公式的说明文字存在打印校对错误,建议在修订标准时加以改正。【结论】上述工作,可以为海洋调查规范的修订与改善建言献策,为推进术语统一与标准化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Ф 粒度参数 分选系数 GB/T 12763.8—200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粒径和浆液浓度影响下的采空区充填浆液扩散规律试验
3
作者 曾一凡 袁子龙 +11 位作者 李昊 武强 赵刚毅 周安琪 高翔 张帅 白彦飞 梁进 杨虎雄 盛新丽 杨东辉 赵艺霞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89,共10页
【目的】研究浆液扩散规律并预测注浆范围,对采空区煤矸石基注浆充填工程设计注浆孔距和排距、指导注浆施工、把握注浆充填密实度,进而保证注浆效果意义重大。【方法】以破碎岩石为被注介质,以煤矸石基浆液为注浆材料,开展不同破碎岩石... 【目的】研究浆液扩散规律并预测注浆范围,对采空区煤矸石基注浆充填工程设计注浆孔距和排距、指导注浆施工、把握注浆充填密实度,进而保证注浆效果意义重大。【方法】以破碎岩石为被注介质,以煤矸石基浆液为注浆材料,开展不同破碎岩石粒径、浓度的破碎岩石注浆试验,对采空区矸石基浆液流动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和讨论】(1)当浆液质量分数为50%时,3~5、>5~7、>7~9mm粒径岩体的扩散距离分别为5.0、5.5、6.2cm,粒径改变导致的扩散距离最大差异1.2cm;当质量分数降至40%时,扩散距离分别增至10.2、14.5、18.0cm,粒径梯度差异导致的扩散距离变化扩大至7.8cm;当质量分数进一步降至30%时,扩散距离呈非线性增长,分别达到20.5、28.0、34.0cm,粒径差异导致的扩散距离变化激增至13.5cm;扩散距离随浆液浓度降低、破碎岩石粒径增大而增大,浆液浓度变化对扩散距离的影响相较于破碎岩石粒径更加显著。(2)煤矸石浆液在破碎岩石中流动可以分为快速、平稳、堵塞3个阶段,随浓度降低3阶段时间增长;煤矸石浆液在破碎岩石中的扩散距离随浓度减小而增大,破碎岩石粒径越大,浓度对扩散距离影响越显著,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3)通过分析粒径、浓度对颗粒扩散距离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扩散距离与浓度的基本关系,并结合粒径、浓度二者基本关系进一步量纲分析,建立了适用于采空区煤矸石基注浆充填的双参量浆液扩散距离预测方程。(4)本研究成果在陕北某矿采空区矸石注浆地面充填工程设计中应用,为采空区煤矸石规模化充填提供了全链条技术支撑,对实现“双碳”目标下的矿井固废协同处置具有显著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注浆充填 浆液浓度 破碎岩石粒径 双参量 扩散距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改进级联模型预测控制
4
作者 高锋阳 吴银波 +4 位作者 徐昊 史志龙 岳文瀚 孙伟 王高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4-1265,共12页
为降低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开关频率和控制系统对电机参数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Adaline)可调参数改进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针对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 为降低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开关频率和控制系统对电机参数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Adaline)可调参数改进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针对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造成开关频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剔除高开关频率和高共模电压的电压矢量,优化备选电压矢量范围,对剩余电压矢量根据其对q轴电流作用效果分组组合寻优和分配作用时间;基于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改进PI控制器,使得改进PI控制器兼顾快速性与超调;然后,分析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模型预测控制参数变化特性,构建系统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参数辨识模型,对电机参数分步辨识,形成参数可调节级联模型预测控制;最后,对所提策略和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进行稳态和动态半实物测试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对转矩脉动、零轴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开关频率、调速超调都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避免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的多目标代价函数中权重系数整定和参数辨识模型构建欠秩问题,对系统的控制性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将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传动系统应用于机车牵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 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 级联模型预测 转矩脉动 零轴电流 参数分步辨识 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法研究虚拟岩心结构参数对低频激发极化效应的影响
5
作者 马铭 赵建国 +5 位作者 毛玉蓉 闫博鸿 叶麦克 肖增佳 李智 王斌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8-1162,共15页
不含金属矿物的多孔介质低频激发极化效应与结构参数密切相关,为了明确结构参数对激发极化效应的影响,本文结合过程法和复电导率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分析.首先,基于过程法的成岩和压实过程重构了不同结构参数的虚拟岩心;然后,分析了粒径和... 不含金属矿物的多孔介质低频激发极化效应与结构参数密切相关,为了明确结构参数对激发极化效应的影响,本文结合过程法和复电导率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分析.首先,基于过程法的成岩和压实过程重构了不同结构参数的虚拟岩心;然后,分析了粒径和压实系数变化对结构参数的影响;之后,提出将压实过程等效为颗粒体积膨胀过程,并引入等效粒径来表征压实系数;最后,将双电层贡献的表面复电导平均在颗粒体积上,进而在代表性体积单元中求解电场拉普拉斯方程获得多孔介质的等效复电导率.结果表明:压实系数在[0.14,0.22]之间变化时,结构参数将受到显著影响;电化学极化弛豫峰对应的相位值与单位孔隙表面积比体积正相关;随着压实系数的增加,电化学极化和Maxwell-Wagner极化都将增强,且两种极化过程之间或出现第二个特征弛豫峰;此外,正交电导率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不是单调的.该研究将为从激发极化测量结果预测多孔介质的结构参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法 压实系数 等效粒径 结构参数 复电导率 激发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闸片摩擦块尺寸设计对高速列车制动振动噪声的调控作用
6
作者 王任侠 项载毓 +2 位作者 陈伟 莫继良 周仲荣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4-744,共11页
在自主研制的高速列车制动性能模拟试验台上,开展不同摩擦块尺寸参数下的制动摩擦学试验,进一步地,基于试验装置主要结构搭建其有限元模型并开展摩擦块磨损仿真,在此基础上开展复模态和瞬态动力学分析,探讨闸片摩擦块尺寸参数对制动摩... 在自主研制的高速列车制动性能模拟试验台上,开展不同摩擦块尺寸参数下的制动摩擦学试验,进一步地,基于试验装置主要结构搭建其有限元模型并开展摩擦块磨损仿真,在此基础上开展复模态和瞬态动力学分析,探讨闸片摩擦块尺寸参数对制动摩擦振动噪声特性的调控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摩擦块尺寸对制动摩擦振动噪声具有显著影响,合适的摩擦块尺寸可有效抑制摩擦振动噪声;摩擦块与制动盘滑动摩擦过程中,制动界面摩擦热主要集中于切入端区域,尺寸适当的摩擦块可以使得制动界面摩擦热均匀分布并改善界面摩擦学行为,进而抑制摩擦振动噪声.在本文中试验条件下,摩擦块尺寸对制动系统固有特性未产生明显影响,但显著影响了制动界面接触应力和磨损的分布及数值,最大接触应力随着摩擦块尺寸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在高速列车制动闸片参数设计中,应当结合制动系统结构及服役工况,充分考虑摩擦块尺寸对制动摩擦振动噪声特性的影响,进而设计合理的摩擦块尺寸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摩擦制动 摩擦块 尺寸参数 摩擦振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湖杂交绵羊2月龄体尺性状遗传参数评估
7
作者 王孟涵 张壮彪 +3 位作者 白玉恒 梁逸霖 李冉 姜雨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1,共6页
该研究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以陕西上河羊场的719只东湖杂交绵羊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和BLUPF90软件对体高、体长、胸宽、胸深、胸围和管围等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东湖杂交绵羊的2月龄体高、体长、胸宽、胸深、胸围和管... 该研究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以陕西上河羊场的719只东湖杂交绵羊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和BLUPF90软件对体高、体长、胸宽、胸深、胸围和管围等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东湖杂交绵羊的2月龄体高、体长、胸宽、胸深、胸围和管围的遗传力分别为0.32、0.32、0.23、0.40、0.28、0.35;体尺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在0.58~0.86之间,表型相关在0.35~0.59之间,其中,胸围和胸宽、胸深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可对这3个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加快育种进展。该研究对陕西地区的东湖杂交绵羊的体尺性状进行了遗传评估,探讨不同体尺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为优化育种方案和遗传评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湖杂交绵羊 体尺性状 遗传参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3号高炉炉缸浇注后的强化冶炼措施
8
作者 林春山 贾国利 +3 位作者 程洪全 许佳 贾新 罗德庆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炉缸浇注后的强化冶炼措施进行了总结。2022年7月,3号高炉首次进行炉缸浇注修复,开炉后为进一步降低生铁成本,进行强化冶炼。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合理匹配送风参数、优化装料制度、提高炉顶压力、保持合理的... 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炉缸浇注后的强化冶炼措施进行了总结。2022年7月,3号高炉首次进行炉缸浇注修复,开炉后为进一步降低生铁成本,进行强化冶炼。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合理匹配送风参数、优化装料制度、提高炉顶压力、保持合理的热制度及造渣制度,以及强化炉前出铁管理等措施,强化冶炼成效显著,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2023年底,3号高炉风量保持在6950m^(3)/min左右,风温1210~1230℃,炉顶压力稳定在270kPa,利用系数突破2.70t/(m^(3)·d),燃料比降至500kg/t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强化冶炼 原燃料质量 送风参数 炉顶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碎屑颗粒粒度定量表征及对产能的指示意义
9
作者 姚梦麟 陶云贺 +4 位作者 贺洪举 侯克均 刘海军 熊宇 张冲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3,共10页
粒度分析可以判别地层沉积环境和评价储层渗透性,对碎屑岩油气储层评价十分重要。以四川盆地天府气田沙溪庙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碎屑岩颗粒大小和形状对储层渗透性的影响,结合粒度中值M、粒度C值、分选系数等参数,提出了一... 粒度分析可以判别地层沉积环境和评价储层渗透性,对碎屑岩油气储层评价十分重要。以四川盆地天府气田沙溪庙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碎屑岩颗粒大小和形状对储层渗透性的影响,结合粒度中值M、粒度C值、分选系数等参数,提出了一个综合表征粒度的指示参数PI,对颗粒粒度比较敏感的测井参数自然伽马、光电吸收截面指数和中子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成一个主成分参数,建立了粒度指示参数PI与主成分参数的指数关系模型,结合测试及测井资料,分析了粒度指示参数PI与储层产能的相关关系。统计了天府气田沙溪庙组7口井8个测试气层段,并通过上述方法计算了7口井的粒度指示参数PI值,分析了测试段无阻流量与粒度指示参数PI的响应关系。结果显示:天府气田沙溪庙组测试段无阻流量与粒度指示参数PI的累加值X呈指数关系,其相关系数R^(2)达到0.85。研究说明:对于岩性以中-细粒砂岩为主,粒级变化大,且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为主的储层,粒度指示参数PI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示该种类型储层的产能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指示参数PI 粒度分析 测井表征 产能 沙溪庙组 四川盆地天府气田 致密砂岩 碎屑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固两相流颗粒参数全波长超声衰减模型研究
10
作者 王蜜 刘杰贵 +2 位作者 佟凯杰 崔雪丽 方立德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113,共11页
随着工业流程的精密化发展,流固颗粒两相流体系在化工、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根据连续相介质的不同,流固两相流可分为气固和液固两相流,其中颗粒粒径和浓度特征参数的精确测量对于过程控制和效率优化至关重要。针对经典超声衰减... 随着工业流程的精密化发展,流固颗粒两相流体系在化工、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根据连续相介质的不同,流固两相流可分为气固和液固两相流,其中颗粒粒径和浓度特征参数的精确测量对于过程控制和效率优化至关重要。针对经典超声衰减模型难以适应不同介质种类且无法覆盖全波长范围这一问题,基于热粘性声学物理场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经典理论模型的优势与不足,采用McClements模型和BLBL模型的耦合叠加方法,实现不同衰减机制的综合表征,建立了适用于低浓度流固两相流在全波长区的超声衰减McBL模型,结合粒子群算法实现了对颗粒粒径与浓度的同步反演,将仿真衰减系数作为反演输入,初步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仿真模型的颗粒参数相比,反演获得的颗粒平均粒径和浓度,误差均在±15%以内。此外,搭建了超声衰减实验装置,采用双频透射法测量流固颗粒两相流的超声衰减系数,并利用McBL模型结合粒子群算法对实验衰减系数进行反演计算,反演输出颗粒平均粒径和浓度。实验结果显示,与激光粒度仪测量结果对比,颗粒平均粒径误差在±10%以内,进一步验证了McBL模型结合粒子群算法在流固两相流全波长区特征参数反演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该研究对流固两相流特征参数的在线精确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两相流 超声衰减法 颗粒粒径 颗粒浓度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对中华绒螯蟹扣蟹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11
作者 孟爱军 王键 +3 位作者 张铖 毛觉生 曹霞敏 宋学宏 《水产养殖》 2025年第6期12-17,38,共7页
开展养殖水体泼洒小球藻对中华绒螯蟹扣蟹生长性能、血清理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设置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个平行,共投放大眼幼体42 kg。试验组从放苗前2 d起,每天每667 m^(2)泼洒1.5 kg小球藻,持续至放苗15 d后,调整为隔天1... 开展养殖水体泼洒小球藻对中华绒螯蟹扣蟹生长性能、血清理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设置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个平行,共投放大眼幼体42 kg。试验组从放苗前2 d起,每天每667 m^(2)泼洒1.5 kg小球藻,持续至放苗15 d后,调整为隔天1次,以后根据水质情况调整为每周1次;对照组不泼洒小球藻,养殖周期6个月。结果表明,泼洒小球藻可显著提高高温期间水体溶解氧,显著降低氨氮与亚硝酸盐氮含量;显著提高扣蟹产量、规格、肥满度,以及扣蟹肝胰腺的红度值(a^(*));降低扣蟹血清和肝胰腺中丙二醛含量,提高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含量和肝胰腺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指出,养殖水体长期泼洒小球藻,可有效改善水质,提高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扣蟹 小球藻 生长性能 血清理化指标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提取物对肉犊牛体尺、瘤胃发酵参数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12
作者 王亚男 张召兴 +4 位作者 唐昭晖 武震钢 于滨 郭建军 郭洪然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23,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蒲公英提取物对肉犊牛体尺、瘤胃发酵参数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40头5日龄的健康肉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2%、0.4%、0.8%蒲公英提取物的基础饲粮。... 试验旨在探究蒲公英提取物对肉犊牛体尺、瘤胃发酵参数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40头5日龄的健康肉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2%、0.4%、0.8%蒲公英提取物的基础饲粮。预试期1周,正式试验期8周。结果显示,0.4%蒲公英提取物可显著增加体重和管围(P<0.05);饲喂0.4%和0.8%的蒲公英提取物可以使瘤胃微生物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5.92%、17.29%(P<0.05),饲喂0.4%蒲公英提取物可以使瘤胃pH值显著降低(P<0.05),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乙酸/丙酸值显著降低(P<0.05);饲喂0.4%的蒲公英提取物可以使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提高7.91%(P<0.05),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提高14.25%(P<0.05),饲喂0.4%和0.8%蒲公英提取物可以使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升高9.91%和8.19%(P<0.05)。结果表明,蒲公英提取物可以改善肉犊牛的生长性能和体尺,促进瘤胃发酵,提高机体养分表观消化率,添加量为0.4%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提取物 肉犊牛 体尺 瘤胃发酵参数 养分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涂胶质量NGO-GPR预测模型与工艺优化研究
13
作者 谢丰源 孙克争 +2 位作者 孙永永 刘成沛 廖昭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25,共7页
针对机器人涂胶工艺中胶线尺寸控制精度不足和出胶滞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北方苍鹰优化-高斯过程回归(NGO-GPR)算法的涂胶胶线尺寸质量控制方法,以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高精度涂胶场景下的溢胶、缺胶等缺陷问题。建立涂胶工艺参数与胶... 针对机器人涂胶工艺中胶线尺寸控制精度不足和出胶滞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北方苍鹰优化-高斯过程回归(NGO-GPR)算法的涂胶胶线尺寸质量控制方法,以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高精度涂胶场景下的溢胶、缺胶等缺陷问题。建立涂胶工艺参数与胶线尺寸的控制模型,提出基于多项式回归的出胶滞后时间预测模型对出胶滞后时间补偿,提高了出胶位置的准确性。最后进行试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预测精度高,更接近实际测量值,在涂胶胶线尺寸质量预测方面具有更优异的性能,为复杂零部件机器人涂胶的工艺优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涂胶 工艺参数优化 胶线尺寸预测 出胶滞后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度端元模型的烟台市养马岛海域沉积动力及物源解析
14
作者 汤世凯 李亨健 +4 位作者 强萌麟 黎奕宏 孙韶泽 殷焘 于林弘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1,共10页
基于养马岛海域30个表层沉积物粒度测试数据,计算沉积物粒度参数、分解粒度端元,结合区域水动力、岸线类型等因素对沉积物的沉积动力环境和物质来源解析判别。结果表明,海域沉积物平均粒径Φ值从河流入海口向远离岸线方向逐渐变大,分选... 基于养马岛海域30个表层沉积物粒度测试数据,计算沉积物粒度参数、分解粒度端元,结合区域水动力、岸线类型等因素对沉积物的沉积动力环境和物质来源解析判别。结果表明,海域沉积物平均粒径Φ值从河流入海口向远离岸线方向逐渐变大,分选性由中等逐渐变差,偏度以极正偏为主,峰度为中等—尖锐。粒度数据中提取出4个单峰端元组分,EM1、EM2、EM3和EM4粒级Φ值范围分别为2.75~8.75、3.00~6.25、2.25~4.25和1.50~3.75,EM1端元代表了水深较深、水动力弱沉积环境,物源是黄海沿岸流携带的黄河入海泥沙细粒物质;EM2端元代表了潮流波浪叠加作用下水动力较弱的沉积环境,物源是黄海沿岸流携带的黄河入海泥沙与海水侵蚀基岩海岸产生碎屑的混合物质;EM3端元为潮流、波浪叠加和航道影响下水动力较强的沉积环境,物源是入海河流携带泥沙混合海水侵蚀砂、泥岸线的碎屑。EM4端元代表了水深浅,海水与河水动力共同作用下强水动力沉积环境,物源为入海河流携带泥沙混合海水侵蚀砂、泥岸线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碎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粒度参数 端元解析 沉积动力 养马岛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沙地三种类型沙丘生境土壤粒度变化特征
15
作者 刘蕊娜 田丽慧 +1 位作者 金耀涛 薛超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2期9-16,共8页
青海湖湖东克土沙地是青海湖盆地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为了有效遏制沙化的进一步扩张,本文以该沙区三种类型沙丘作为研究样地,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度组成,根据Folk和Ward公式计算粒度参数,分析不同地貌部位的地表沉积物(40 cm深度)... 青海湖湖东克土沙地是青海湖盆地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为了有效遏制沙化的进一步扩张,本文以该沙区三种类型沙丘作为研究样地,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度组成,根据Folk和Ward公式计算粒度参数,分析不同地貌部位的地表沉积物(40 cm深度)在2011年和2020年的粒度组成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SH沙丘,表层沉积物各坡位极细砂分别增加23.46%、29.56%和29.24%。且迎风坡不同深度的粉粒含量都随着时间和深度明显增加;08SJ沙丘,在十年的变化中,表层极细砂含量分别增加10.77%、8.74%和1.55%。但在迎风坡,表层细砂含量减少,深层细砂含量则增加,背风坡呈现与迎风坡相反的趋势;对于LDSQ,十年中整体表现为细砂含量减少,粗砂含量变化较小。在十年的变化中粒度平均值变化不大。这表明通过人工植被建设,可以高效控制土壤风蚀,促进土壤细粒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沙地 土壤粒度 植被恢复 粒度组成 粒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风沙区煤矸石山重构土壤机械组成变化及其指示意义
16
作者 朱颖 吴普侠 +6 位作者 李群 辛云玲 董强 张麦芳 刘红彩 尹华飞 赵国平 《四川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09-116,共8页
探究人工覆土处理后典型位置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以期对煤矸石山不同位置植被绿化工作和生态重建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采用激光粒度仪测量,对其迎风坡面、顶部平台和背风坡面的土壤粒度参数、分形维数和粒度频率曲线变化进行了详细的... 探究人工覆土处理后典型位置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以期对煤矸石山不同位置植被绿化工作和生态重建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采用激光粒度仪测量,对其迎风坡面、顶部平台和背风坡面的土壤粒度参数、分形维数和粒度频率曲线变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山重构土壤机械组成以砂粒和粉粒为主,粘粒含量较低。与原状土相比,土壤砂粒含量均降低,粘粒和粉粒含量均上升,其中顶部平台土壤机械组成变化尤为明显。不同位置土壤分选均极好,偏度状况均为极正偏,峰度状况均为窄尖。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同粘粒、粉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同砂粒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中迎风坡面最低,为2.6777。迎风坡面和背风坡面较顶部平台的土壤颗粒异质程度小。不同位置重构土壤颗粒累积频率曲线在0.1 mm处大幅变陡,粒级在0.1~0.25 mm之间,粒度频率曲线斜率最大。人工覆土处理有利于煤矸石山土壤颗粒细化,可改善土壤质地。迎风坡面可能是由于风蚀影响恢复效果最差,建议加强迎风坡面植被绿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山 典型位置 土壤机械组成 分形维数 粒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合多策略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江华 王鹏晖 李伟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15,共13页
针对麻雀搜索算法SSA求解目标函数最优解时具有过早收敛、在多峰条件下易陷入局部最优和在高维情况下求解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多策略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MISSA。考虑到算法初始解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算法的收敛速度与精... 针对麻雀搜索算法SSA求解目标函数最优解时具有过早收敛、在多峰条件下易陷入局部最优和在高维情况下求解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多策略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MISSA。考虑到算法初始解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算法的收敛速度与精度,引入精英反向学习策略,扩大算法的搜索区域,提升初始种群的质量和多样性;对步长进行分阶段控制,以提高算法的求解精度;通过在跟随者的位置中加入Circle映射参数与余弦因子,提高算法的遍历性与搜索能力;采用自适应选择机制在麻雀个体位置更新中加入Lévy飞行,增强算法寻优和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将改进后的算法与麻雀搜索算法及其他算法在13个测试函数上进行对比,并进行Friedman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麻雀搜索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寻优精度与收敛速度,并在高维问题中也具备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雀搜索算法 反向学习 步长控制 混沌参数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裂液自发吸入模型的页岩气压裂液滤失定量预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琳琳 蔺小博 +3 位作者 冷静怡 周长静 马占国 肖元相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8,共7页
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常使用水力压裂技术提高单井产量,然而压裂现场数据表明,大量压裂液会滞留在地层中导致压裂液的返排率较低,将对储层和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压裂液滤失机理并准确预测压裂液滤失量,首先建立了由毛细... 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常使用水力压裂技术提高单井产量,然而压裂现场数据表明,大量压裂液会滞留在地层中导致压裂液的返排率较低,将对储层和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压裂液滤失机理并准确预测压裂液滤失量,首先建立了由毛细管力作用引起的压裂液自发吸入模型,然后对压裂液滤失量进行定量计算,并在现场进行了验证。最后,引入无量纲吸入率参数分析了控制压裂液滤失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施工中大约50%~95%的压裂液通过基质吸入,压裂液吸入量仅与吸入率参数、裂缝面积和吸收时间有关;(2)当润湿相黏度与非润湿相黏度之比超过阈值时,吸入率参数主要由岩石的孔径分布参数决定,流体黏度的影响非常有限;(3)当孔径分布参数介于0.5~0.7时,吸入率参数达到相对较高的值,即更多的压裂液被吸收到地层中;(4)当润湿相黏度与非润湿相黏度之比大于10,孔径分布参数小于0.8时,优化后的自吸模型具有较大的适用性;(5)由毛细管力机理引起的压裂液滤失量与实际储层观察到的滤失量相近,可认为页岩储层有足够的存储滤失液的能力,不会影响地下水层中的饮用水。结论认为,建立的压裂液自发吸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液滤失量,为非常规油气的生产及环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毛细管力 滤失 自发吸入 吸入率参数 流体黏度 孔径分布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尾闾青土湖表层土壤粒度空间分布特征
19
作者 安富博 郭树江 +4 位作者 赵赫然 赵艳丽 王飞 李雪娇 宋德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4,共9页
[目的]揭示石羊河尾闾青土湖土壤粒度空间分布特征,为该区域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区为中心分别在西北、正东、东南方向上布设样线并采集0—20 cm深度土壤样品,对比分析了青土湖周边不同区域沙物质粒配组成、粒配曲线等参数... [目的]揭示石羊河尾闾青土湖土壤粒度空间分布特征,为该区域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区为中心分别在西北、正东、东南方向上布设样线并采集0—20 cm深度土壤样品,对比分析了青土湖周边不同区域沙物质粒配组成、粒配曲线等参数特征。[结果](1)青土湖表层土壤粒度组成以细砂为主(26.26%~84.97%),其中西北方向上表层土壤粒度以细砂为主(26.26%~66.62%),其次是粉粒(4.23%~46.35%);正东、东南方向上表层土壤粒度组成以细砂为主(43.41%~86.30%),其次是极细砂(1.86%~29.60%)。不同样线同粒级间含量存在差异。(2)研究区表层土壤颗粒总体较粗,分选较差,偏度为正偏度,峰度属尖窄。粒度参数的空间分布表现为:西北方向表层土壤平均粒径较其他方向偏细,分选性较差,偏度也更为正偏,峰值小于正东方向。正东、东南方向表层土壤平均粒径较为一致,明显偏粗,分选性分别属中等、较好,均为近于对称,峰度为尖窄、中等。(3)西北方向土壤粒度频率平均值分布曲线表现为双峰型,正东、东南方向为单峰型。粒度累计分布曲线反映出,东南方向风沙活动较正东、西北方向频繁、强烈。(4)通过沉积环境判别得出西北方向主要是湖相沉积,正东、东南主要是风成沉积。[结论]成土过程和干旱多风的环境条件影响青土湖土壤的基本特性,而通过生态输水形成水面改善了该区的土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粒度 粒度参数 粒配曲线 青土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南昌湖区典型断面总磷超标成因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利英 郑利兵 +10 位作者 王亚炜 张洪 束礼敏 桂双林 夏嵩 闫冰 刘吉宝 胡大洲 陶茂梁 高婕 魏源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6-1447,共12页
以南矶山国家控制断面及其汇入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环境因子和沉积物现场调查,分析水体TP超标现象,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表层水TP超标现象主要发生在枯水期和退水期,超标倍数分别为3.06倍和2.78倍;且TP与溶解性有机物(DOM... 以南矶山国家控制断面及其汇入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环境因子和沉积物现场调查,分析水体TP超标现象,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表层水TP超标现象主要发生在枯水期和退水期,超标倍数分别为3.06倍和2.78倍;且TP与溶解性有机物(DOM)、浊度显著相关.三维荧光光谱(3D-EEM)区域积分法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结果发现,该区域水体DOM为3个组分,其中以富里酸等类腐殖质物质(组分C1和C2、分区Ⅲ)为主,主要来源为湿地植物枯落物降解,在枯水期占比最高(55.47%).涨水期受汇入支流及周边碟形湖等外源输入影响,类蛋白质物质(组分C3和分区I)占比升高至35%以上;TP与腐殖质类有机物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蛋白质类有机物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TP与腐殖质类有机物具有共源性.TP与浊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枯水期水体浊度最高(均值为320.83NTU),该时期南矶山断面汇入支流及碟形湖来水均断流;调研发现表层沉积物底质为粉砂质,以细组分为主,中值粒径DX(50)属于细粉砂质(2~16μm);分选系数范围为2.11~2.75,分选性差;沉积物样品多位于底边悬浮和均匀悬浮搬运区,搬运能力弱;沉积水动力弱,再悬浮后颗粒物不易沉积,造成浊度较高.0~5cm表层沉积物TP平均含量较高(527.89mg/Kg),泥-水界面P向上覆水释放,其中断面的P释放通量最大(0.21mg/(m2·d));表层沉积物是断面水体TP浓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表层水 溶解性有机物 沉积物 粒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