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scoelastic rheological proper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polymer solutions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被引量:1
1
作者 孟令伟 康万利 +3 位作者 周阳 王志伟 刘述忍 白宝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126-129,共4页
The capability of hydrophobic association polymer(HAPAM) to displace oil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HPAM) because they have different rheological properties.The viscoelasticity of five polymer... The capability of hydrophobic association polymer(HAPAM) to displace oil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HPAM) because they have different rheological properties.The viscoelasticity of five polymers was measured using Physica MCR301 rheometer and was compared.The five polymers include three HAPAMs with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of 1 248×104(TypeⅠ),750×104(TypeⅡ),and 571×104(Type Ⅲ) separately and two HPAMs with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of 1 200×104 and 3 800×104 respectively.The experi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iscoelasticity of HAPAM is better than that of HPAM.The storage modulus G' and the loss modulus G″ for HAPAM solutions are also larger than those for HPAM.Comparing the rheological curves of different HAPAM types,it is found that the viscosity of typeⅡ and type Ⅲ is almost same at different shear rates while the viscosity of type I is the lower than that of Types Ⅱ and Ⅲ.The storage modulus G' and the loss modulus G″ for three types of HAPAM were measured in low oscillation frequency range,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G' is greater than G″ for all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HAPAM,but their loss modulus is almost same,and the G' is in the order of type Ⅱ>type Ⅲ>type I.In addition,the G' and G″ increase with aging time for all three HAPAM solutions were stayed at different days.The viscoelasticity of type Ⅰ reaches the highest value when aging time is 9 d at 45 ℃,but it is 7 d for type Ⅱ and type Ⅲ.The different viscoelasticity properties can be attributed to self-organization supermolecule networks which is formed by hydrophobic association of HAPAM molecular and molecular chain entangl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PHOBIC association polymer RHEOLOGY storage MODULUS loss MODULUS SELF-ORGANIZATION AGGREG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合物压裂增稠剂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于斌 潘一 +1 位作者 杨双春 王博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4-1695,1786,共13页
疏水缔合聚合物压裂增稠剂合成原料来源广泛、成本可控、对环境友好,具有独特的两亲结构,比天然产物增稠剂和普通合成聚合物增稠剂具有更加优异的耐温、耐盐及耐剪切性能,已成为开发非常规油气藏的重要化学品之一。该文首先简述了疏水... 疏水缔合聚合物压裂增稠剂合成原料来源广泛、成本可控、对环境友好,具有独特的两亲结构,比天然产物增稠剂和普通合成聚合物增稠剂具有更加优异的耐温、耐盐及耐剪切性能,已成为开发非常规油气藏的重要化学品之一。该文首先简述了疏水缔合聚合物压裂增稠剂的合成方法,介绍了疏水缔合聚合物压裂增稠剂的增稠机理和影响因素;然后,综述了基于不同疏水单体(长链烷基型、季铵盐型、烷基聚醚型、孪尾型、双取代型和复合型)结构分类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压裂增稠剂的性能特征、作用机制及“压裂驱油(气)一体化”等应用方式;最后,对疏水缔合聚合物压裂增稠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应进行精细优化重组及协同构筑,从新的维度优化体系性能,推动此研究领域向着协同创新及一体化建设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压裂增稠剂 增稠机理 结构分类 压裂驱油(气)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井地带关键剪切节点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3
作者 舒政 李荣 +2 位作者 齐勇 杜晓东 李少杰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4-999,共6页
针对油田聚驱开发过程中聚合物溶液注入地层时因近井地带剪切导致分子量下降、黏度降低的问题,以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为研究对象,采用特性黏数法测定吸水强度分别为5,10,15,20 m^(3)/(m·d)时聚合物溶液经绕丝筛管、砾石充填、射孔... 针对油田聚驱开发过程中聚合物溶液注入地层时因近井地带剪切导致分子量下降、黏度降低的问题,以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为研究对象,采用特性黏数法测定吸水强度分别为5,10,15,20 m^(3)/(m·d)时聚合物溶液经绕丝筛管、砾石充填、射孔孔眼、地层多孔介质等节点剪切后的分子量。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量在绕丝筛管处下降幅度最大,且随着吸水强度的增加分子量降幅基本呈线性增长,最大降幅为18.29%;其次为射孔孔眼,地层多孔介质第三,砾石充填层最小。此外,砾石充填及地层多孔介质随着吸水强度的增加,聚合物分子量降低率的范围分别为3.14%~4.04%、4.86%~6.78%,说明吸水强度对该两个节点聚合物分子量降幅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为油田聚驱开发剪切节点的改进、吸水强度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井地带 关键剪切节点 剪切作用 分子量 疏水缔合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段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相对渗透率调节剂性能
4
作者 于会永 胡显伟 +4 位作者 李杰 蒲迪 张伟 熊启勇 郭拥军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9-1374,共6页
采用胶束聚合法制备一种一定微嵌段长度(N_(H)=2.82)的双阳离子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相对渗透率调节剂RPM-MB,在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条件,对比研究了RPM-MB和聚丙烯酰胺(HPAM)的注入性、润湿性、吸附性及相渗调节性能差异。结果... 采用胶束聚合法制备一种一定微嵌段长度(N_(H)=2.82)的双阳离子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相对渗透率调节剂RPM-MB,在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条件,对比研究了RPM-MB和聚丙烯酰胺(HPAM)的注入性、润湿性、吸附性及相渗调节性能差异。结果表明,RPM-MB岩芯注入性良好,较HPAM略差;吸附表面空气中呈亲水,水相中呈疏油状态,与HPAM一致;聚合物链节上的正电性和疏水缔合微嵌段可促进吸附能力,石英砂表面静态最大吸附量为1186.8μg/g,岩芯动态最大吸附量为927.14μg/g,远高于HPAM;渗透率研究范围内,岩芯经RPM-MB处理后,油、水相封堵率随着渗透率增加而下降,产出液含水率下降最大幅度为16.03%,远高于HPAM,且具有良好的长效性;孔隙渗流测试表明RPM-MB较传统HPAM相对渗透率调节剂具有更强吸附性和“分子链间缠结+疏水缔合作用”阻水能力,符合聚合物吸附层水相伸展,油相收缩作用原理和润滑效应作用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型疏水缔合聚合物 相渗调节剂 吸附性能 疏水缔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砂控水双效功能聚合物ACPAM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5
作者 段莹莹 雷天猛 +2 位作者 徐国瑞 武迪生 王业飞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95-1699,共5页
针对渤海XX油田开发中后期高含水井出砂问题,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防砂控水双效功能聚合物ACPAM,并评价了该双效功能聚合物的防砂控水性能。以丙烯酰胺(AM)、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疏水单体苯乙烯(EB)为主要原料... 针对渤海XX油田开发中后期高含水井出砂问题,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防砂控水双效功能聚合物ACPAM,并评价了该双效功能聚合物的防砂控水性能。以丙烯酰胺(AM)、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疏水单体苯乙烯(EB)为主要原料,通过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双效功能聚合物ACPAM。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ACPA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目标油藏条件下,评价对比了ACPAM与阳离子聚合物CPAM和聚丙烯酰胺HPAM的相关性能。结果表明,0.5%的ACPAM模拟出砂量仅为25.4 mg/L(优于抑砂剂优良标准50 mg/L),临界出砂流速为9.0 mL/min,标准水油流动阻力比(NFRR)为5.32,能显著降低采出液含水率。由于ACPAM同时含有阳离子基团和疏水基团,能使吸附在石英砂表面的聚合物分子缔合桥连,进一步团聚砂粒达到更好的防砂控水效果,为防砂控水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聚合物 防砂控水 协同作用 缔合桥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响应型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
6
作者 费贵强 郑朗 +1 位作者 陈海建 纪东杭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虽然传统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在聚合物驱油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它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如溶解慢、环境污染和注入困难,这些缺点限制了HAPAM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本文通过分子设计原理,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的聚丙烯... 虽然传统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在聚合物驱油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它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如溶解慢、环境污染和注入困难,这些缺点限制了HAPAM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本文通过分子设计原理,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的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TR-PAM),它具有快速溶解和良好的耐温及耐盐性能.此外,TR-PAM还具有温度响应特性.对TR-PAM乳液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研究了不同DMAAC-18含量和不同温度下TR-PAM溶液的性质和作用机理.结果显示,TR-PAM可以在300 s内完全溶解,在65℃时具有最佳的增稠效果.耐盐测试表明,在100 000 mg/L的NaCl溶液和50 000 mg/L的CaCl_(2)溶液中,TR-PAM的粘度保持率分别可达48.5%和56.2%.1 wt%的TR-PAM溶液和TR-PAM CaCl_(2)溶液在90℃和170s^(-1)的条件下剪切1小时后,其表观粘度分别可达179 mPa·s和110 mPa·s,显示出良好的流变性能.其储能模量G′大于损耗模量G″表现出良好的粘弹性.此外,TR-PAM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可在室温下储存超过6个月.基于上述性能,TR-PAM在中高温油藏的提高油气采收率(EOR)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包水乳液 温度响应 疏水缔合 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单体修饰的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与疏水缔合聚合物相互作用研究
7
作者 李汶 王犁 +5 位作者 来婧娟 周利华 赵春霞 李李辉 李振宇 武元鹏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596-2608,共13页
为了提升疏水缔合聚合物在水力压裂中的耐温和耐盐等性能,本文采用含有不饱和双键的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功能化改性,再通过共聚的方法在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表面接枝两亲性单体十八烷... 为了提升疏水缔合聚合物在水力压裂中的耐温和耐盐等性能,本文采用含有不饱和双键的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功能化改性,再通过共聚的方法在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表面接枝两亲性单体十八烷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OPEGMA),得到两亲性的复合纳米片(KO-GO),再将其超声分散后共混到阴离子疏水缔合聚合物(HAWP)中,形成了KO-GO/HAWP复合体系。结果表明,加入了改性后的两亲性KO-GO纳米片后,KO-GO/HAWP复合体系的流变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当复合体系中聚合物浓度为2000 mg·L^(-1),KO-GO的浓度为80 mg·L^(-1),其粘度为452.85 mPa·s,相比单一的聚合物溶液粘度增加了23.4%;在不同的温度下,KO-GO/HPAM复合体系的粘度均高于HAWP溶液,KO-GO/HAWP复合体系的携砂能力和老化稳定性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氧化石墨烯 改性 共聚 流变性能 携砂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耐盐双尾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
8
作者 郭光范 曹孟菁 +1 位作者 张玉平 刘也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6-1123,共8页
采用单体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SAMPS)、丙烯酸钠(SA)、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双癸基甲基烯丙基氯化铵(DC10MAAC),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双尾型疏水缔合聚合物(PASSDD)。利用IR、1H NMR、AFM、黏度测试等方... 采用单体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SAMPS)、丙烯酸钠(SA)、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双癸基甲基烯丙基氯化铵(DC10MAAC),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双尾型疏水缔合聚合物(PASSDD)。利用IR、1H NMR、AFM、黏度测试等方法对PASSDD的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成PASSDD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AM)∶n(SAMPS)∶n(SA)∶n(DMDAAC)∶n(DC_(10)MAAC)=71.25∶7.5∶20∶1∶0.25,引发剂加量0.15%(w),反应温度45℃,单体总用量25%(w),OP-10加量1.2%(w),在此条件下得到的PASSDD溶液增黏能力最好。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相比,不同水解度的PASSDD在高温、高矿化度下表现出良好的增黏能力和抗剪切能力。PASSDD具有良好的抗老化能力,老化90 d后黏度最低为39.2 mPa·s;PASSDD可提高采收率15.40%,远高于HPAM,驱油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尾疏水缔合聚合物 增黏能力 抗温抗盐 抗剪切 老化稳定性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合物乳化性能及分相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冯茹森 郑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2-870,共9页
配制了不同的疏水缔合聚合物(HAP),分析了HAP含量、疏水单体含量和油相含量对于聚合物乳化性能的影响,探讨了连续相中疏水缔合结构与油滴的相互作用规律。实验结果表明,HAP乳化时,油滴与连续相中的缔合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分子链间网... 配制了不同的疏水缔合聚合物(HAP),分析了HAP含量、疏水单体含量和油相含量对于聚合物乳化性能的影响,探讨了连续相中疏水缔合结构与油滴的相互作用规律。实验结果表明,HAP乳化时,油滴与连续相中的缔合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分子链间网络节点,构成了新的三维网络结构,使乳状液增黏。HAP的乳化增黏幅度由连续相与分散相的性质共同决定,其中,HP-1乳状液表观黏度最高增幅为36%。随着HAP中疏水单体含量的增加,乳化增黏幅度逐渐上升;HAP含量一定时,随油相含量增大,HAP乳状液乳化增黏幅度先增大后稳定、稳定性增强,但富集相体积存在最大值。HAP乳化性能及分相特征取决于连续相中的疏水缔合结构与油滴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乳化 疏水缔合作用 表观黏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地过渡带对聚合物驱油剂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舒政 齐勇 +2 位作者 罗平亚 王晓 叶仲斌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39,44,共5页
利用井地过渡带剪切模拟实验装置,以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吸水强度条件下,剪切后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流变性、阻力和残余阻力系数、微观结构以及水动力学半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井地过渡带剪切后,随着吸水强... 利用井地过渡带剪切模拟实验装置,以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吸水强度条件下,剪切后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流变性、阻力和残余阻力系数、微观结构以及水动力学半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井地过渡带剪切后,随着吸水强度的增大,聚合物AP-P4溶液的黏度损失率高达61.4%,建立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的能力降低40.0%以上,但其建立残余阻力系数能力的降低幅度要比建立阻力系数能力的降低幅度小。聚合物溶液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降低,微观结构被破坏的越严重,水动力学半径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地过渡带 疏水缔合聚合物 表观黏度 流变性 阻力系数 残余阻力系数 微观结构 水动力学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温域聚合物缓凝剂
11
作者 田野 王义昕 +3 位作者 赵军 宋维凯 于天帅 王贺宁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783,共6页
针对传统链状聚合物缓凝剂规律性差、中低温易超缓凝、强度发展缓慢的技术难题,根据缓凝剂作用机理、通过优化分子结构设计,在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衣康酸(IA)基础上引入苯乙烯磺酸钠(SSS)单体和长链疏水缔合单体TAS-24,制... 针对传统链状聚合物缓凝剂规律性差、中低温易超缓凝、强度发展缓慢的技术难题,根据缓凝剂作用机理、通过优化分子结构设计,在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衣康酸(IA)基础上引入苯乙烯磺酸钠(SSS)单体和长链疏水缔合单体TAS-24,制备出一种新型四元聚合物缓凝剂C-R45L,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水泥浆性能评价对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缓凝剂C-R45L具有良好的缓凝效果,在加量为4%、温度为210℃的下稠化时间可达到347 min;在高温及中低温下都具有良好的规律性,不仅适用于高温条件,也可应用于中低温固井;对水泥石抗压强度无不利影响,中低温及顶部强度发展快,具有良好的大温差性能,适用于长封固段固井。缓凝剂C-R45L在古探1井成功应用,固井质量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缓凝剂 全温域 疏水缔合 规律性 大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超长侧链的疏水缔合型聚合物的合成及减阻性能评价
12
作者 张亚东 敬显武 +1 位作者 刘友权 戴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04-1610,共7页
采用曲拉通和丙烯酰氯醇解合成一种水溶性可聚合单体,仅使用水作为溶剂合成一种具有超长侧链的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HAPAM)作为减阻剂,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比了聚丙烯酰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和合成的具有超长侧链的HAPAM与水的... 采用曲拉通和丙烯酰氯醇解合成一种水溶性可聚合单体,仅使用水作为溶剂合成一种具有超长侧链的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HAPAM)作为减阻剂,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比了聚丙烯酰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和合成的具有超长侧链的HAPAM与水的相互作用,并分别以去离子水和盐水配液改变HAPAM含量,测量不同HAPAM含量的滑溜水在不同流速下的摩阻,并计算相应的减阻率。实验结果表明,具有超长侧链的HAPAM与水的相互作用最强;减阻率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HAPAM含量越高,减阻率达到70%所需的流速越高,减阻率最高可达80%以上;盐对滑溜水的减阻率和黏度有显著负面影响,需提高HAPAM含量才能获得理想的减阻率;SEM表征结果显示,HAPAM在清水和盐水中的分布形态均为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溜水压裂液 疏水缔合型聚合物 减阻剂 摩阻 减阻率 网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藏化学驱能耗分配原理的理想流度控制型驱油剂研究Ⅰ:聚/表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渗流阻力调控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茹森 李爱辉 +3 位作者 章洋阳 豆亚娟 舒政 许成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7,共15页
针对驱油剂的深部流度控制能力与近井地带注入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理想流度控制型驱油剂应满足低黏度配制/输送、近井地带低吸附量长期稳定注入和低浓度产出液的技术要求,同时,在渗流过程中能够在储层深部不同位置建立多级渗流阻力峰值... 针对驱油剂的深部流度控制能力与近井地带注入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理想流度控制型驱油剂应满足低黏度配制/输送、近井地带低吸附量长期稳定注入和低浓度产出液的技术要求,同时,在渗流过程中能够在储层深部不同位置建立多级渗流阻力峰值,并且前缘后驱替相渗流阻力应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基于固/液界面吸附作用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协同效应,设计了在渗流过程中具备动态改变体系组成和微观溶液结构,从而改变其渗流阻力特征的疏水缔合聚合物/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相较于HP-1(1500 mg/L),表观黏度相近、组成不同的二元体系HP-1(1500 mg/L)/SDSB(150 mg/L)和HP-1(1500 mg/L)/SDSB(200 mg/L),在段塞注入及其后续水驱过程中可以在多孔介质的中、后部构建数值更高、空间分布更优的动态渗流阻力,说明二元体系具备运移增黏特征和延迟突破特征,其前缘的流度控制能力更强,并且渗流阻力在储层的空间分布更合理,从而延长了段塞整体突破时间,有利于提高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在相对稠油、强非均质性和水驱含水率为80%的渤海某油田油藏条件下,采用基本相同剂量、相近成本的化学剂工业产品进行的驱油实验表明:二元体系后续水驱突破之前驱油剂段塞渗流阻力的空间动态分布特征是影响驱油效率的关键因素,二元体系(AP-P4(1400 mg/L)/ZX-27(300 mg/L),黏度为6.4 mPa·s)比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1750 mg/L,黏度为62.9 mPa·s)多提高10%的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分配 聚/表二元复合驱 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 流度控制 界面吸附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合物强化泡沫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管雪倩 于田田 +3 位作者 徐宏光 刘廷峰 翟勇 王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8-373,共6页
多轮次吞吐稠油储层非均质性加剧,传统氮气泡沫封堵强度难以满足油藏调剖需求。利用疏水缔合聚合物PDR-1对氮气泡沫进行强化,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强化泡沫的机理,评价了强化泡沫的稳泡定性、封堵强度、改善非均质性能和驱油性能。实验... 多轮次吞吐稠油储层非均质性加剧,传统氮气泡沫封堵强度难以满足油藏调剖需求。利用疏水缔合聚合物PDR-1对氮气泡沫进行强化,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强化泡沫的机理,评价了强化泡沫的稳泡定性、封堵强度、改善非均质性能和驱油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DR-1能够与高温起泡剂FCY-2形成混合胶束,具有向气液界面聚集的趋势,同时利用缔合作用大幅提高泡沫液相和气液界面的黏弹性,从而延长了强化泡沫析液半衰期;强化泡沫能够有效封堵大孔道、改善非均质,提高驱油效果,100℃时阻力因子为466.2,综合驱油效率提高29.43百分点;温度越高,PDR-1提升泡沫性能的幅度越小。疏水缔合聚合物强化泡沫体系的研究可为稠油开发的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泡沫 疏水缔合聚合物 黏弹性 泡沫稳定性 封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溶改性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机理及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代慧敏 熊颖 +2 位作者 戴元梅 赵文 戴姗姗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3,共7页
目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性制约了在油气开采领域的应用。为了满足油气开采的需要和实现低成本化,研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O,并通过主客体包合技术实现聚合物的增溶改性。方法通过对聚合物结构的设计,提升聚合物的性能,以丙烯酰胺(AM)... 目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性制约了在油气开采领域的应用。为了满足油气开采的需要和实现低成本化,研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O,并通过主客体包合技术实现聚合物的增溶改性。方法通过对聚合物结构的设计,提升聚合物的性能,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疏水单体十八烷基聚氧乙烯甲基丙烯酸酯(OEMA)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O,再利用β-环糊精独特的空腔结构进行主客体包合作用来提高其溶解性能。结果25℃下,β-环糊精与聚合物APO的物质的量比为2∶1时,溶解时间由85 min缩短至45 min,聚合物APO在一价及二价盐水中粒径分别降低19.59%和11.50%。结论该聚合物具有好的耐盐性能,β-环糊精能促进聚合物APO的溶解性,减少聚合物用量,实现油气开采的低成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溶解性 主客体包合作用 环糊精 溶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功能化疏水缔合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品文 游小娟 +3 位作者 申娉 张晓琴 段蓉 廖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0-224,共5页
以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C_(16)DMAAC)为疏水单体、烯丙基环糊精(A-CD)为环糊精功能化单体,与丙烯酰胺(AM)通过自由基共聚作用制备了环糊精功能化疏水缔合丙烯酰胺聚合物P(AM/A-CD/C_(16)DMAAC)。采用红外光谱和电子扫描电镜对P(A... 以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C_(16)DMAAC)为疏水单体、烯丙基环糊精(A-CD)为环糊精功能化单体,与丙烯酰胺(AM)通过自由基共聚作用制备了环糊精功能化疏水缔合丙烯酰胺聚合物P(AM/A-CD/C_(16)DMAAC)。采用红外光谱和电子扫描电镜对P(AM/A-CD/C_(16)DMAAC)的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聚合物的水溶性、粘浓性质、特性粘数和粘均分子量。发现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空间结构和溶解特性,临界缔合浓度为1600mg/L,粘均分子量达5.5×10^(6)g/mol,聚合物具备作为三次采油的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丙烯酰胺 疏水缔合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17
作者 陈俊耀 田雨 +3 位作者 郑皓轩 安锋涛 吴澳回 师永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66-1771,共6页
以十八胺、环氧氯丙烷、N,N-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为原料,通过开环、季铵化两步反应合成一种新型阳离子疏水单体N,N-二甲基-N-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2-羟基-1-十八胺基丙基氯化铵(DMHOAC),再与丙烯酰胺通过胶束聚合合成阳离子型疏水缔... 以十八胺、环氧氯丙烷、N,N-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为原料,通过开环、季铵化两步反应合成一种新型阳离子疏水单体N,N-二甲基-N-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2-羟基-1-十八胺基丙基氯化铵(DMHOAC),再与丙烯酰胺通过胶束聚合合成阳离子型疏水缔合聚合物(CHAP)。采用FTIR,1H NMR等方法对DMHOAC和CHAP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CHAP的性能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CHAP的临界缔合浓度为0.32%(w),Mη可达755.62×104,特性黏度约为1511.32 dL/g;CHAP具有较强的耐盐性,NaCl含量达到80000 mg/L时,CHAP-NaCl体系黏度保留率可达60%,CaCl2含量达到5000 mg/L时,CHAP-CaCl2体系黏度保留率可达10%左右;CHAP的耐温性强,当温度达到90℃时,溶液表观黏度稳定在106.5 mPa·s;CHAP溶液悬砂性能优异;仅用0.05%(w)的破胶剂,CHAP就可达到破胶液标准,且破胶液无残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疏水单体 疏水缔合聚合物 表观黏度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合物高效溶解方法研究进展
18
作者 邓绍林 周鹏飞 朱玉龙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9-456,共8页
疏水缔合聚合物在提高采收率领域中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但其疏水基团结构特征使溶解性成为关注焦点。综述了近年来疏水缔合聚合物高效溶解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重点介绍了添加化学试剂屏蔽疏水基团的缔合作用... 疏水缔合聚合物在提高采收率领域中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但其疏水基团结构特征使溶解性成为关注焦点。综述了近年来疏水缔合聚合物高效溶解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重点介绍了添加化学试剂屏蔽疏水基团的缔合作用,采用筛网切割和胶体研磨等方式增加水与聚合物颗粒的接触面积,以及通过改变聚合物自身溶解性、提高溶液质量浓度或温度、优化搅拌器类型及搅拌方式以增大体系熵变等方法加速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化学方法虽然能够快速溶解疏水缔合聚合物且不损害其性能,但其使用成本和环境影响仍需考量。而物理方法尽管经济有效,但可能导致溶液的机械降解和热降解,进而影响增黏性能和驱油效果,同时还需要解决机械设备的运输、能耗以及空间限制问题。因此,研发新型环保溶剂和优化工艺设备对于实现疏水缔合聚合物高效溶解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综合考虑多种高效溶解方法的协同作用,依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整,以期扩大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规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提高采收率 高效溶解 屏蔽疏水基团 增大接触面积 增大熵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饱和盐水基免配缔合交联压裂液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苗 蒲迪 +4 位作者 董景锋 张则俊 徐克山 熊亚春 金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玛湖风城组含有大量可溶性碱盐,特殊储层压后压降快、堵塞井筒严重影响试油。为了验证入井压裂液对储层盐矿溶蚀是否会造成影响,基于风城组储层典型碱盐矿组成特点,模拟不同配液水对储层盐矿溶蚀影响,构建了一套耐温(120℃)、抗高盐(30&... 玛湖风城组含有大量可溶性碱盐,特殊储层压后压降快、堵塞井筒严重影响试油。为了验证入井压裂液对储层盐矿溶蚀是否会造成影响,基于风城组储层典型碱盐矿组成特点,模拟不同配液水对储层盐矿溶蚀影响,构建了一套耐温(120℃)、抗高盐(30×10^(4)mg/L)免配聚合物交联压裂液体系,并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高盐水较自来水对典型模拟盐的抑溶率达到60%以上;以悬浮基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链间缠结+缔合作用+盐效应”协同作用实现增稠剂速溶、高效增黏,并与多元络合离子为核心的有机硼锆铝缓交联剂以化学交联原理形成了耐温耐高盐的免配交联压裂液体系,最优配方为1.8%稠化剂GAF-TE+0.4%交联剂JL-3+0.3%增效剂GF15B+0.04%破胶剂APS,在120℃、170 s^(-1)下剪切1 h后的黏度大于100 mPa·s,具有良好的悬砂和携砂能力。现场M井压裂施工3层,成功率为100%,压后顺利完成试油,最高日产油4.4 m~3。采用高盐压裂液体系在抑制储层溶蚀减缓地层压降快具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层溶蚀 试油 耐高温高盐 缔合聚合物 免配交联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疏水长链烷烃和亲水聚醚长链段单体结构单元的两亲驱油聚合物
20
作者 张静 陈斌 +5 位作者 苏延辉 王滨 康蕾 刘观军 徐浩 吴晓燕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2-639,共8页
为提高聚合物驱油剂的耐温耐盐和抗剪切性能,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自主研发的长链烷基聚醚类两亲功能单体(POM)为原料,以低温引发的方式合成了两亲驱油聚合物(HAP),通过... 为提高聚合物驱油剂的耐温耐盐和抗剪切性能,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自主研发的长链烷基聚醚类两亲功能单体(POM)为原料,以低温引发的方式合成了两亲驱油聚合物(HAP),通过测定合成聚合物的特性黏数和增黏性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研究了HAP的溶解性、增黏性、抗剪切性、耐盐性、稳定性和驱油性能,并与市售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AP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总质量分数为20%,POM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4%~0.8%,AMPS加量为8%,引发剂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1%~0.4%,引发温度为0℃。HAP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增黏性。0.175 g HAP在75℃100 g模拟渤海海水中的溶解时间为30 min,溶液的表观黏度为55.8 mPa·s。在75℃下,0.175%HAP的抗剪切性、耐盐性、稳定性和驱油效果较好。随着剪切速率从7.34 s^(-1)增至100 s^(-1),HAP溶液的黏度保留率为27.8%;在模拟海水矿化度增至30 g/L时,HAP溶液的黏度为75 mPa·s;老化90 d后,HAP溶液的黏度为36 mPa·s;岩心驱替实验中,0.175%HAP溶液的最终采收率比相同浓度的市售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高8.8百分点。四元共聚物HAP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增黏性、抗剪切性、耐盐性、长期耐温稳定性和较高的原油采收率,性能优于市售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聚合物 聚丙烯酰胺 自由基聚合 疏水缔合 速溶 耐温抗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