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1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grated Micro Bio Systems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System on Chip
1
作者 KITAMORI Takehiko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5-337,共3页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小型集成化学系统 生物测定 相分离 毛细管电动色谱 碎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strategy of smart manipulation by micro-scale oscillatory networks of the reactionary zones for enhanced extreme thrust control of the next-generation solid propulsion systems
2
作者 Alexander N.Luki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635-642,共8页
The main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get a bette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scale oscillatory networks behavior in the solid propellants reactionary zones.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and nano... The main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get a bette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scale oscillatory networks behavior in the solid propellants reactionary zones.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and nano-scale combustion mechanisms is essential to the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next-generation technologies for extreme control of the solid propellant thrust. Both experiments and theory confirm that the micro-and nano-scale oscillatory networks excitation in the solid propellants reactionary zones is a rather universal phenomenon.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ncept,the micro-and nano-scale structures form both the fractal and self-organized wave patterns in the solid propellants reactionary zones. Control by the shape, the sizes and spacial orientation of the wave patterns allows manipulate by the energy exchange and release in the reactionary zones. A novel strategy for enhanced extreme thrust control in solid propulsion systems are based on manipulation by selforganization of the micro-and nano-scale oscillatory networks and self-organized patterns formation in the reactionary zones with use of the system of acoustic waves an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generated by special kind of ring-shaped electric discharges along with resonance laser radiation. Application of special kind of the ring-shaped electric discharges demands the minimum expenses of energy and opens prospects for almost inertia-free control by combustion processes. Nano-sized additives will enhance self-organizing and self-synchronization of the micro-and nano-scale oscillatory networks on the nanometer scale. Suggested novel strategy opens the door for completely new ways for enhanced extreme thrust control of the solid propulsion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propulsion systems EXTREME thrust control Reactionary ZONES micro-SCALE OSCILLATORY NETWORKS Self-organized wave patterns Energy-releasing are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 LED车灯投影光学系统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香兰 金霞 +7 位作者 吕金光 郑凯丰 陈宇鹏 赵百轩 赵莹泽 秦余欣 王惟彪 梁静秋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9,共11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icro LED阵列的车灯投影方案,设计了以像素尺寸为80μm×80μm的200×150白光Micro LED阵列作为显示光源,视场角为16°×34°的车灯投影光学系统,并对物面倾斜角度和光学系统结构进行了优化。此...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icro LED阵列的车灯投影方案,设计了以像素尺寸为80μm×80μm的200×150白光Micro LED阵列作为显示光源,视场角为16°×34°的车灯投影光学系统,并对物面倾斜角度和光学系统结构进行了优化。此外,分别采用反向畸变处理方法和像素灰度调制方法用以解决车灯投影图像的梯形畸变和照度均匀性问题,并搭建了投影实验平台,对图像校正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校正后图像梯形畸变系数p1,p2分别从0.0932和0.3680下降至0.0835和0.0373,像面照度均匀性从83.2%提高到93.2%。本文通过对基于Micro LED的倾斜投影车灯光学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及采用图像校正方法,实现了高光效、低畸变的车灯投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灯投影光学系统 光学设计 micro LED 照度均匀性 梯形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fabrication and performance test of an integrated exploding foil initiator system 被引量:1
4
作者 Zehao Wang Pengfei Xue +1 位作者 Qingxuan Zeng Mingyu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25-135,共11页
The integration method of exploding foil initiator system(EFIs) used to be researched to broaden its application range in military and aerospace in the last few decades.In order to lower the firing voltage below 1 kV,... The integration method of exploding foil initiator system(EFIs) used to be researched to broaden its application range in military and aerospace in the last few decades.In order to lower the firing voltage below 1 kV,an integrated EFIs with enhanced energy efficiency was designed.Corresponding exploding foil initiator chips were fabricated in batch via 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technology by integrating a unified foil,a flyer layer and a barrel on a glass substrate successively,meanwhile its package of the whole system was proposed at a volume of 2.194 cm^(3).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by predicted performance including flyer velocity,impact behavior and conduction property via the proposed theoretical models and the static electric field simulation.As expect,this integrated EFIs exhibited excellent functions,which could accelerate the flyer to a terminal velocity over 4 km/s and preeminently initiate HNS-IV pellet at a circuit of 0.24 μF/0.9 kV.Furthermore,the theoretical design,fabrication and performance test have been all included to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integrated EFIs that was beneficial for its commercial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loding foil initiator system INTEGRATION Planar trigger switch 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Flyer velocity Shock initi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uartz Micro-morphology of The Fault Gouge in Bailongjiang Fault System and Its Chronology
5
作者 SHEN Junfeng YANG Weimin +4 位作者 LIU Ting HUANG Xiao ZHENG Weijie YU Lei WANG Guoqiang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80-80,共1页
A great deal of important information referring to fault motion (such as fault activities period, intensity, frequency, and even dynamic background, etc.) can be revealed by resolving fault gouge, which are the specia... A great deal of important information referring to fault motion (such as fault activities period, intensity, frequency, and even dynamic background, etc.) can be revealed by resolving fault gouge, which are the special result of fault motion while extruding or grinding.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collected from Bailongjiang fault system of Western Qinling Orogenic (QO) Belt, 44 samples of fault gouge were for quartz micro-morphology observation and statistics by the field emission SEM, and 14 samples were tested by thermo-luminescence da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micro-morphology of quartz grains are fish scale and orange-haut fractures, but a small amount of moss-like, stalactitic, and subconchoidal fractures. Also very few decay of quartz grains and typical conchoids fracture quartz grains can be seen. This implied that the Bailongjiang fault system was motioned repeatedly in Quaternary period but main motion period was Pleistocene. 14 thermo-luminescence dating values showed herewith two groups as 343.29-184.06 ka and 92.18-13.87 ka. Therefore, the conclusions can be reached that the fault system were motioned starting at Pliocene epoch, frequently in the middle of Pleistocene (343.29-184.06 ka), and peak frequency in late Pleistocene (92.18-13.87 ka). The fault system motions have stopped at Holocene. The results are significant for the natural disaster risk evaluation in western QO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 GOUGE QUARTZ micro-MORPHOLOGY THERMO-LUMINESCENCE dating pleistocene Bailongjiang FAULT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微同轴工艺研究与器件制备
6
作者 马强 王锐 +1 位作者 吴伟 马思阅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08-914,共7页
在需要大带宽和低损耗的微波传输系统中,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工艺参数对矩形微同轴结构的射频(RF)性能影响较大。仿真分析了该微同轴内部导体表面粗糙度、内导体宽度、侧壁倾斜度与传输损耗、特性阻抗等射频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表面... 在需要大带宽和低损耗的微波传输系统中,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工艺参数对矩形微同轴结构的射频(RF)性能影响较大。仿真分析了该微同轴内部导体表面粗糙度、内导体宽度、侧壁倾斜度与传输损耗、特性阻抗等射频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增大导致传输损耗单调增大,内导体宽度减小和侧壁倾斜度增大均导致特性阻抗变大。通过工艺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并优化了相关参数。制作了矩形微同轴功分器、多零点带通滤波器样品并进行测试,验证了理论分析和工艺实验结果的一致性。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下一代高频微系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微同轴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工艺参数 功分器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耦合微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性能
7
作者 张小桃 王琪贤 +1 位作者 李可欣 王爱军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153,共9页
太阳能耦合燃气轮机发电能够提高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的运行性能。搭建了微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模型,并基于C200型微型燃气轮机的设计数据,以天然气为燃料,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在联合循环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太阳能集热器,选取天然气和... 太阳能耦合燃气轮机发电能够提高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的运行性能。搭建了微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模型,并基于C200型微型燃气轮机的设计数据,以天然气为燃料,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在联合循环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太阳能集热器,选取天然气和沼气为燃料,研究集热器布置位置与环境条件变化对太阳能耦合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机组相同输出功率条件下,无集热器的沼气系统与天然气系统相比,燃料流量增大了近1倍,但燃气流量差别较小,联合循环系统性能接近,燃气轮机电效率约为30%,余热效率达到33%。加装太阳能集热器可以减小燃料流量,提高机组运行性能。集热器前置时系统的电效率稍有增加,而余热效率升高到50%以上;集热器后置时,燃料流量明显减小,而电效率可达到39%以上,余热效率达到42%。在相同的输出功率条件下,随着太阳辐射强度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天然气和沼气系统,在10时到12时之间,系统性能最好,燃料流量最大减少了39.48%、37.88%,电效率最多提高了19.41%、17.91%,余热效率最多提高了40.13%、40.16%。集热器前置时系统余热量增加较多;集热器后置时燃气轮机电效率升高较多,同时余热量也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燃气轮机 沼气 太阳能集热器 环境条件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微机电系统倾角仪信号的补偿和软件算法处理
8
作者 黄同 李娣娜 黄海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80-184,共5页
舰船倾角仪易受非线性特性与动态干扰影响,导致测量精度下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多项式拟合补偿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前者通过多项式函数拟合与最小二乘法,将静态非线性误差从2.5°降至0.6°以内;后者依托预... 舰船倾角仪易受非线性特性与动态干扰影响,导致测量精度下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多项式拟合补偿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前者通过多项式函数拟合与最小二乘法,将静态非线性误差从2.5°降至0.6°以内;后者依托预测-更新-自适应调整三阶段机制,动态优化噪声协方差,提升舰船动态工况下的测量实时性与抗干扰能力。实验验证表明,两种算法协同作用可有效提升倾角测量精度,为舰船姿态监测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倾角仪 信号补偿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纲分析下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的水头损失预测模型
9
作者 陶洪飞 靳桢 +5 位作者 喜炜 李巧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姜有为 杨文新 魏建群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2-579,共8页
以泵前网式过滤器—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清水条件下15组流量(768~1068 L/h)和3种滤网孔径(0.180,0.150,0.125 mm)的物理模型试验,采用方差分析法、量纲分析法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法对物理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量... 以泵前网式过滤器—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清水条件下15组流量(768~1068 L/h)和3种滤网孔径(0.180,0.150,0.125 mm)的物理模型试验,采用方差分析法、量纲分析法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法对物理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量对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的水头损失影响显著,其次是滤网孔径,且水头损失随流量的升高而升高;建立了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清水条件下的水头损失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 2为0.978,均方根误差RMSE为0.0471.经验证,其预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292%,最小相对误差为0.264%,平均相对误差为1.330%,表明该模型可对清水条件下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的水头损失进行准确的预测.研究成果可为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参考,同时丰富了泵前过滤器的水力性能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灌系统 泵前过滤器 水头损失 量纲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衍射的光学系统设计与偏振像差补偿
10
作者 李英超 于文超 +4 位作者 王超 王凯凯 刘嘉楠 王祺 刘壮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849,共11页
含有数字微镜阵列(DMD)的长波红外偏振光学系统中产生的衍射现象会导致系统中偏振像差发生变化,从而造成长波红外偏振光学系统偏振测量精度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含DMD的长波红外二次成像光学系统偏振像差分析及补偿方法。首先,... 含有数字微镜阵列(DMD)的长波红外偏振光学系统中产生的衍射现象会导致系统中偏振像差发生变化,从而造成长波红外偏振光学系统偏振测量精度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含DMD的长波红外二次成像光学系统偏振像差分析及补偿方法。首先,基于长波红外偏振光学系统中波长与DMD像元尺寸的比值构建衍射与偏振像差特性传输模型,提出基于矢量衍射—偏振光琼斯矢量理论的偏振像差分析方法。其次,推导DMD的偏振像差和偏振度情况,确定DMD的最佳衍射级次、入射角与衍射效率,进而设计含DMD的二次成像长波红外偏振光学系统,得到DMD衍射特性对偏振像差的影响情况。最后,通过倾斜投影物镜、镜片镀膜及减小表面入射角来补偿光学系统的偏振像差,以解决衍射现象对长波红外偏振光学系统偏振像差产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全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在截止频率处均接近衍射极限,最大畸变小于0.2%,成像质量良好,整体系统的二向衰减经补偿后减小到原来的1/12。该分析模型能够揭示衍射与偏振像差之间的关系,该补偿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偏振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红外 偏振像差 光学系统设计 矢量衍射 数字微镜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学科课程体系为基础的风险评估微专业建设研究
11
作者 于雪骊 张云鹤 +4 位作者 郑煜焱 田金龙 边媛媛 沈昳潇 史琳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5,共6页
随着我国绿色健康发展战略进程不断推进,基于生态毒理和健康毒理的毒理学风险评估(以下简称风险评估)作用日益凸显,需求不断加大,应用领域不断增新,已经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然而,... 随着我国绿色健康发展战略进程不断推进,基于生态毒理和健康毒理的毒理学风险评估(以下简称风险评估)作用日益凸显,需求不断加大,应用领域不断增新,已经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然而,风险评估专业化、系统化、精准化人才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风险评估人才的规模及专业化程度都难以匹配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本研究以国内高校首个风险评估专业方向为依托,在分析总结大学科课程教学体系和大思政育人理念实践经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突破固有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建立系统科学开放的教学课程体系,为建设适应新发展需要的新型、高效、精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微专业,更好实现新型、急需人才——风险评估专业人才高质量培养,提供了现实依据和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课程体系 大思政育人理念 风险评估 微专业建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高过载硅基差压敏感元件的研制
12
作者 杜立群 李奥奇 +3 位作者 李蒙 杨晓臣 孟祥悦 邱汇烽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9,共11页
为了提高差压传感器的双向过载能力,本文设计了一种梁-群岛错位膜结构差压敏感元件。该敏感元件由梁-群岛硅膜结构和玻璃基底键合而成。其中,梁结构降低了应力集中,群岛结构提高了结构刚度;玻璃基底键合面设计有方形凹槽和圆形通孔,硅... 为了提高差压传感器的双向过载能力,本文设计了一种梁-群岛错位膜结构差压敏感元件。该敏感元件由梁-群岛硅膜结构和玻璃基底键合而成。其中,梁结构降低了应力集中,群岛结构提高了结构刚度;玻璃基底键合面设计有方形凹槽和圆形通孔,硅膜结构和玻璃基底的方形凹槽形成的错位结构进一步降低了最大应力。首先,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双向高过载硅基差压敏感元件的应力分布、敏感元件的满量程输出及最大应力。其次,分析了结构尺寸与爆破压力的关系,采用尺寸优化求解出最大爆破压力下的结构尺寸。最后,通过MEMS硅工艺制作了具有双向高过载的硅基差压敏感元件。压力测试结果表明:制得的双向高过载硅基差压敏感元件的爆破压力为8.5倍量程,与传统C型膜结构差压敏感元件(爆破压力6.5倍量程)相比,过载能力提高了30.7%。实验结果证明梁-群岛错位膜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差压敏感元件的双向过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差压敏感元件 有限元 尺寸优化 过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管强度提升对小微企业社保缴费和工资转嫁的影响
13
作者 谢勇 袁旭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8-40,共13页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改善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流程优化改革这一政策冲击,利用上海市企业月度面板数据考察了征管强度提升对小微企业社保缴费及工资转嫁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中大型企业,征...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改善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流程优化改革这一政策冲击,利用上海市企业月度面板数据考察了征管强度提升对小微企业社保缴费及工资转嫁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中大型企业,征管强度提升显著提高了小微企业的社保缴费规范性,但小微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显著下降。以上结论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征管强度提升对社保缴费的规范作用以及工资转嫁效应在服务业、工资刚性约束弱的小微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基于研究发现,本文提出持续降低社保费率、实行针对性税费减免政策以及进行社保缴费基数改革以降低低收入群体参保的制度门槛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管体制 社保缴费 小微企业 税费转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S攻击下微能源网事件触发一致性协同控制
14
作者 吴丽珍 魏建平 +1 位作者 陈伟 杨珩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08,共9页
微能源网是一种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统,通过稀疏网络传递控制信息,易受网络攻击,影响系统的稳定性,甚至造成系统失稳。该文将拒绝服务攻击考虑到微能源网信息物理系统(CPS)控制中,分析拒绝服务攻击机理以及攻击频率对系统的影响。并设计基... 微能源网是一种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统,通过稀疏网络传递控制信息,易受网络攻击,影响系统的稳定性,甚至造成系统失稳。该文将拒绝服务攻击考虑到微能源网信息物理系统(CPS)控制中,分析拒绝服务攻击机理以及攻击频率对系统的影响。并设计基于事件触发一致性算法的弹性控制器,通过Lyapunov理论证明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能够避免Zeno现象的发生。该控制器能够在拒绝服务攻击下实现控制目标,并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系统 拒绝服务攻击 LYAPUNOV函数 微能源网 事件触发一致性 弹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微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设计与仿真
15
作者 叶哲伟 刘兵 +2 位作者 刘章 周瑜 金存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49-156,共8页
为了满足井下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液压动力单元中的柱塞泵高转速、小尺寸和高精度的要求,设计一种微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其排量可达0.036 mL/r,工作压力可达30 MPa。分析柱塞位移和斜盘倾角的转换关系,建立柱塞位移转化的数学模型。运用AME... 为了满足井下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液压动力单元中的柱塞泵高转速、小尺寸和高精度的要求,设计一种微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其排量可达0.036 mL/r,工作压力可达30 MPa。分析柱塞位移和斜盘倾角的转换关系,建立柱塞位移转化的数学模型。运用AMESim搭建微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各个零部件模型,完成整泵液压系统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在额定工况下,柱塞泵的输出流量在0.032~0.035 L/min内脉动,平均出口流量为0.033 L/min,出口压力在9~10 MPa内脉动;随着柱塞斜盘倾斜角的减小,泵的输出流量减小,流量脉动变小,当斜盘倾角增大时,柱塞的位移增大,泵的输出流量也增大。对泵样机进行试验,分析了该泵的输出特性和效率曲线,与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泵的输出流量随着电机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其总效率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仿真效果较好,同时验证了仿真方法和结果的可靠性。微型斜盘式柱塞泵在额定工况下的容积效率可达到8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 微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 AMESIM仿真 斜盘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人机载微惯导的一种改进自适应传递对准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耀强 杨鹏翔 +1 位作者 孙铭垚 赵志远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0,共9页
传递对准是微惯导应用于精确制导武器的关键技术,关系着机载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该文研究了微惯导在腾盾无人机上挂飞的传递对准方案。首先基于“速度+姿态”匹配传递对准方案,提出了一种改进自适应Kalman滤波方法,将杆臂效应和数据延... 传递对准是微惯导应用于精确制导武器的关键技术,关系着机载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该文研究了微惯导在腾盾无人机上挂飞的传递对准方案。首先基于“速度+姿态”匹配传递对准方案,提出了一种改进自适应Kalman滤波方法,将杆臂效应和数据延时分别进行在线补偿和实时估计。然后基于腾盾无人机平台进行算法挂飞验证,与经典Kalman滤波方法相比,改进算法可有效提升传递对准的性能,满足航向角对准精度为0.65°(1σ)的要求。同时重点分析了在无人机S形转弯机动辅助摇翼传递对准模式下,航向失准角估计精度下降的原因。最后对微惯导传递对准方法和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并给出适合实战的实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盾无人机 微惯导 传递对准 自适应 失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发酵体系己酸菌液的连续富集及其“增己降乳”功能
17
作者 王秀本 常强 +7 位作者 甄莉 崔磊 薛正莲 王越 席鲜会 徐康杰 孙伟 张会敏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53-164,共12页
为探究窖泥对黄水菌群己酸合成代谢的影响,模拟浓香型白酒发酵后期窖泥-黄水微发酵体系分别设计接种窖泥的“窖泥-黄水微发酵体系”和无接种窖泥的“黄水微发酵体系”进行连续4轮发酵,并用以乳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筛选降解乳酸的... 为探究窖泥对黄水菌群己酸合成代谢的影响,模拟浓香型白酒发酵后期窖泥-黄水微发酵体系分别设计接种窖泥的“窖泥-黄水微发酵体系”和无接种窖泥的“黄水微发酵体系”进行连续4轮发酵,并用以乳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筛选降解乳酸的核心功能菌。通过16S rRNA基因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理化参数检测以及理化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冗余分析、菌群的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等对比分析2种发酵体系富集原核菌群的优势产己酸菌属、潜在己酸合成代谢功能。结果显示,窖泥接种的“窖泥-黄水微发酵体系”有利于产己酸菌属Caproiciproducens富集,其优势产己酸菌株为Caproicibacterium lactatifermentans LBM19010,在葡萄糖存在的情况下,具有较强降解乳酸生成己酸的能力;无窖泥接种的“黄水微发酵体系”有利于产丁酸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2的富集,其优势产丁酸菌株为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 ATCC 25755,在葡萄糖存在情况下,具有较强降解乳酸生成丁酸的能力;“窖泥-黄水微发酵体系”和“黄水微发酵体系”富集菌群中具有乳酸降解功能的菌株均为产丁酸菌;浓香型白酒发酵体系中发挥增加己酸与降低乳酸作用的菌属可能并不相同。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究产己酸菌和产丁酸菌之间的协同代谢提供理论支撑,为靶向富集产己酸菌和产丁酸菌提供方法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窖泥-黄水微发酵体系” “黄水微发酵体系” 原核菌群 己酸生成 乳酸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谐MEMS-VCSEL微桥梁制备及其应力的影响
18
作者 朱鲁江 孙玉润 +2 位作者 张琪 于淑珍 董建荣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9-594,共6页
针对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中静电驱动微桥梁结构制备工艺开展研究,旨在制备平直的悬空微桥梁结构,并通过工艺优化提高其可靠性。利用干法刻蚀和湿法腐蚀相结合的方法刻蚀Ge牺牲层,这种方法既能够防止湿法腐... 针对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中静电驱动微桥梁结构制备工艺开展研究,旨在制备平直的悬空微桥梁结构,并通过工艺优化提高其可靠性。利用干法刻蚀和湿法腐蚀相结合的方法刻蚀Ge牺牲层,这种方法既能够防止湿法腐蚀横向刻蚀过多,还可以提高Ge和底部电极Ti的刻蚀比。通过XeF_(2)气体干法刻蚀去除剩余的Ge以释放微桥梁结构,避免湿法腐蚀释放造成的微桥梁结构与衬底粘附问题,测试结果表明XeF_(2)横向腐蚀Ge的速率高达150μm/min。此外,选用SiNx介质作为微桥梁结构层,并通过优化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工艺条件调控薄膜应力为低张应力,解决了残余应力导致的微桥梁结构弯曲和断裂问题,制备了平直的悬空微桥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微桥梁结构 Ge刻蚀 XeF_(2)干法刻蚀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虎刚 贾佳馨 +1 位作者 刘涵玉 李全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8,共13页
基于基因治疗作为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的技术手段,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综述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DNA,CRISPR/Cas9系统、脱氧核酶以及一些其他技术,为基因... 基于基因治疗作为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的技术手段,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综述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DNA,CRISPR/Cas9系统、脱氧核酶以及一些其他技术,为基因治疗在类风湿性关节炎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思路,并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基因治疗 小干扰RNA 微小RNA DNA折纸 CRISPR/Cas9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光栅刻划机微定位系统压电校正技术
20
作者 杨春吉 李文昊 +3 位作者 于宏柱 姚雪峰 张博 于硕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220-2230,共11页
针对平面光栅刻划机在刻划过程中因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迟滞非线性特性引发的微定位精度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段Prandtl-Ishlinski(i PI)模型的复合控制误差补偿方法,提升光栅刻划的分度定位精度与稳定性。设计一套光栅分度微定位误差... 针对平面光栅刻划机在刻划过程中因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迟滞非线性特性引发的微定位精度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段Prandtl-Ishlinski(i PI)模型的复合控制误差补偿方法,提升光栅刻划的分度定位精度与稳定性。设计一套光栅分度微定位误差监测及校正系统,通过构建分段PI模型描述其非线性行为,利用最小二乘法辨识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迟滞特性,并将逆模型作为前馈补偿环节,结合闭环反馈控制形成复合控制策略,实现动态误差校正。实验数据表明,相较于未加PI逆模型前馈补偿前,光栅的刻线定位误差由±20 nm降至±10 nm以内。保障刻槽一致性,适用光栅刻划分度定位误差校正,为高密度光栅的制备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未来研究将重点开展智能算法融合优化,用于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以及探索该技术在曲面光栅以及变栅距刻划的拓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栅刻划机 微定位系统 定位精度 P-I模型 压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