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of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system treating high nitrate nitrogen organic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健 段送华 +1 位作者 陈垚 胡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S1期368-373,共6页
The nitrate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of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system was discussed in treating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with high nitrogen and refractory organic 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 The nitrate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of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system was discussed in treating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with high nitrogen and refractory organic 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anularity of fillings,pH,volume ratios of iron-carbon and gas-water,and HRT.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of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system. The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system has a good removal efficiency of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with high nitrogen and refractory organic concentration when the influent TN,NH4+-N,NO3--N and BOD5/CODCr are 823 mg/L,30 mg/L,793 mg/L and 0.1,respectively,at the granularity of iron and carbon 0.425 mm,pH 3,iron-carbon ratio 3,gas-water ratio 5,HRT 1.5 h,and the removal rates of TN,NH4+-N and NO3--N achieve 51.5%,70% and 50.94%,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NITROGEN NITRATE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REMOVAL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填料强化船用膜生物反应器除磷及磷回收
2
作者 施悦 王萍 +5 位作者 杨睿婷 白凤娇 盛恺 田伟坤 鲁正 黄佳怡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86,共8页
船舶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受船舶空间和环境限制,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法存在局限性,同时磷在自然界中属于逐渐减少的有利资源。将自制铁碳微电解(ICME)填料与船用膜生物反应器(MBR)组成新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对污水中磷... 船舶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受船舶空间和环境限制,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法存在局限性,同时磷在自然界中属于逐渐减少的有利资源。将自制铁碳微电解(ICME)填料与船用膜生物反应器(MBR)组成新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对污水中磷的去除和回收。结果表明,好氧条件下铁碳质量比为3∶1的ICME填料对磷的去除效果最好,系统出水能满足船舶生活污水排放标准MEPC.227(64)(TP<1 mg/L或去除率>80%)的要求。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描述ICME填料对磷的吸附过程。利用2%(质量分数)H_(2)SO_(4)和1 mol/L NaOH对填料进行解吸活化,利用鸟粪石(MAP)沉淀法可以回收解吸液中的磷,磷回收率大于50%,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验证了回收产品中含有磷。利用ICME填料与船用MBR组合系统实现了对污水中磷的去除及回收,不仅为船舶生活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提供了有益思路,也为其中的磷回收和防止海洋污染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生活污水 铁碳微电解填料 膜生物反应器 除磷 磷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填料耦合生物膜法对生活污水的处理研究
3
作者 任珺 武潮辉 +3 位作者 杨埴 王若安 杨莉萍 陶玲 《水处理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6,113,共8页
在700~1000℃的高温下烧结制备了不同种类的铁碳微电解填料,通过静态实验表明,掺杂铝粉的铁碳微电解填料投加到生活污水中有显著的处理效果,NH_(4)^(+)-N、COD和TN分别达到了6.18%、44.18%和6.86%,去除效果优于其他填料。掺杂铝粉的铁... 在700~1000℃的高温下烧结制备了不同种类的铁碳微电解填料,通过静态实验表明,掺杂铝粉的铁碳微电解填料投加到生活污水中有显著的处理效果,NH_(4)^(+)-N、COD和TN分别达到了6.18%、44.18%和6.86%,去除效果优于其他填料。掺杂铝粉的铁碳填料在TP的去除率为33.45%,低于掺杂碳酸镁的铁碳微电解填料35.53%的去除率。但是,根据综合处理效果来看,处理生活污水最佳的填料为掺杂铝粉的铁碳微电解填料。将掺杂铝粉的铁碳微电解填料投加到挂膜成功的生物膜反应器中,结果表明,投加铁碳微电解填料的生物膜在NH_(4)^(+)-N、COD、TN和TP的平均出水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89%、79%和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生物膜 铁碳微电解 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微电解填料的制备及其对钝化废水的处理
4
作者 张禹涵 彭书传 +1 位作者 周其胤 赵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6-176,共11页
为改进微电解填料易板结钝化问题,提高填料性能,该研究以铁粉、活性炭、膨润土、碳酸铵为原料,添加金属氧化物(CuO、MnO2、ZnO、MgO),在高温绝氧条件下制备改性微电解填料,将其用于钝化废水的处理,并采用抗压强度测试、SEM和XRD对改性... 为改进微电解填料易板结钝化问题,提高填料性能,该研究以铁粉、活性炭、膨润土、碳酸铵为原料,添加金属氧化物(CuO、MnO2、ZnO、MgO),在高温绝氧条件下制备改性微电解填料,将其用于钝化废水的处理,并采用抗压强度测试、SEM和XRD对改性前后填料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添加剂种类为CuO,Fe/C为3∶1,Fe与CuO质量比为6∶1,碳酸铵含量为0.5%,膨润土含量为20%,煅烧温度为1000℃。采用木屑生物炭(BC)代替活性炭制备环保型改性填料Fe/BC-CuO,在生物炭热解温度为800℃、热解时间为2 h时,Cr(Ⅵ)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3%和60.7%。考察Fe/BC-CuO处理模拟废水的工艺参数,当废水初始pH为3、投加量为150 g/L、曝气量为2 L/min时,Cr(Ⅵ)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8%和74.8%,且填料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模拟废水中Cr(Ⅵ)的去除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COD的去除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微电解 填料改性 生物炭 钝化废水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铁碳填料生物慢滤池的地表水反硝化脱氮性能
5
作者 王柏茗 张明辉 +2 位作者 刘亚坤 孙绍芳 张刚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6-524,540,共10页
针对地表水中的硝酸盐污染问题,应用自制沸石-铁碳填料生物慢滤池反硝化处理硝态氮;通过比较化学需氧量与总氮质量浓度的比值、碳源、滤速对该生物慢滤池出水水质的影响,确定该生物慢滤池的最佳运行条件,并评估低温时该生物慢滤池的反... 针对地表水中的硝酸盐污染问题,应用自制沸石-铁碳填料生物慢滤池反硝化处理硝态氮;通过比较化学需氧量与总氮质量浓度的比值、碳源、滤速对该生物慢滤池出水水质的影响,确定该生物慢滤池的最佳运行条件,并评估低温时该生物慢滤池的反硝化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在常温、化学需氧量与总氮质量浓度的比值为4.0、碳源为葡萄糖、滤速为0.10 m/h的最佳运行条件下,该生物慢滤池出水中硝态氮的质量浓度稳定在1.26 mg/L左右,相对于传统生物反硝化脱氮技术,反硝化脱氮性能较好,并且水质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及亚硝态氮、氨氮、总铁的质量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地表水标准;低温时,该生物慢滤池出水水质稳定,除高锰酸盐指数外,其他4项水质指标的质量浓度均符合GB 3838—2002中III类地表水标准;该生物慢滤池内存在大量与反硝化相关的菌属,酸洗改性沸石和铁碳填料可为反硝化菌群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铁自养反硝化菌与异养反硝化菌共同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铁自养反硝化 生物慢滤池 硝酸盐 铁碳微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耦合天然材料处理电路板生产废水研究
6
作者 于宏扬 杨鑫 林山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1,共7页
为了去除电路板废水中的NO_(3)^(-)′N、NH_(4)^(+)—N、TP、COD及Cu^(2+)从而最终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选用铁碳、活性炭及天然沸石进行了静态实验与动态实验.结果表明:(1)静态实验最佳运行参数为:温度25℃,铁碳投加量450 g/L,活性炭投... 为了去除电路板废水中的NO_(3)^(-)′N、NH_(4)^(+)—N、TP、COD及Cu^(2+)从而最终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选用铁碳、活性炭及天然沸石进行了静态实验与动态实验.结果表明:(1)静态实验最佳运行参数为:温度25℃,铁碳投加量450 g/L,活性炭投加量45 g/L,沸石投加量140 g/L,铁碳段反应时间90 min,活性炭段反应时间90 min,沸石段反应时间50 min,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230 min.在该条件下,工艺对NO_(3)^(-)—N、NH_(4)^(+)—N、TP、COD与Cu^(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1.9%,92.3%,87.6%,67.2%与96.2%.(2)在80 d的连续流动态实验中,NO_(3)^(-)—N、NH_(4)^(+)—N、TP、COD与Cu^(2+)的平均去除率达到69.2%,78.3%,82.3%,62.4%和94.8%.铁碳耦合天然材料工艺处理电路板生产废水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板生产废水 铁碳微电解 活性炭 天然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基铁碳微电解填料的制备及其对活性艳蓝的去除性能
7
作者 许晓阳 黄满红 +2 位作者 张问问 王睿哲 唐冯尘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119,共9页
以活性艳蓝X-BR(RBB X-BR)为目标污染物,采用污泥、铁粉和膨润土为原料,通过一步高温煅烧法成功制备污泥基铁碳微电解填料(Fe-SS),考察了Fe-SS微电解系统对RBB X-BR的去除特性和影响因素,通过SEM、BET、XRD和Raman表征了最佳制备条件(... 以活性艳蓝X-BR(RBB X-BR)为目标污染物,采用污泥、铁粉和膨润土为原料,通过一步高温煅烧法成功制备污泥基铁碳微电解填料(Fe-SS),考察了Fe-SS微电解系统对RBB X-BR的去除特性和影响因素,通过SEM、BET、XRD和Raman表征了最佳制备条件(煅烧温度700℃、Fe和SS质量比=2∶1)下Fe-SS填料的表观形貌及晶体结构特征。在最佳反应条件即Fe-SS投加量为5 g/L,初始pH=3,曝气量为1.8 L/min,RBB X-BR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下,微电解120 min时RBB X-BR的UV_(598)、TOC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89.6%、64.3%和42.9%。反应动力学表明,Fe-SS微电解系统对RBB X-BR的去除过程既有物理静电吸附,也存在化学降解过程。UV-Vis分析揭示了RBB X-BR脱色降解是由发色基团蒽醌结构的N—C键断裂,苯环、萘环和三嗪结构逐步被破坏导致。此外,在EPR光谱中检测到Fe-SS微电解系统产生了·OH、O_(2)^(·-)和^(1)O_(2),这些活性氧物种对RBB X-BR的降解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铁碳微电解 活性艳蓝X-BR 动力学模型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活性炭对mZVI/活性炭吸附还原Cr(Ⅵ)的影响
8
作者 王文豪 程业兴 +3 位作者 王雨银 侯婷婷 吴晓峰 李玉才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8,共9页
基于活性炭(AC)的良好吸附性能和其可与微米零价铁(mZVI)结合形成微电解体系的特性,采用球磨法(BM)合成多种mZVI/ACs复合材料,并探讨该类材料对Cr(Ⅵ)的去除效能,对最佳复合材料去除Cr(Ⅵ)的机理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BM可使AC与mZVI... 基于活性炭(AC)的良好吸附性能和其可与微米零价铁(mZVI)结合形成微电解体系的特性,采用球磨法(BM)合成多种mZVI/ACs复合材料,并探讨该类材料对Cr(Ⅵ)的去除效能,对最佳复合材料去除Cr(Ⅵ)的机理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BM可使AC与mZVI有效结合,短时球磨条件下mZVI/AC(木质)对Cr(Ⅵ)的去除效果较优。溶液中的Cr(Ⅵ)主要由次生Fe^(2+)还原,而AC不仅可加强mZVI/AC对Cr(Ⅵ)的吸附,而且还促进了mZVI的腐蚀,进而强化了对Cr(Ⅵ)的去除。通过监测Cr(Ⅵ)和总Cr的浓度变化,并结合固相XPS分析,推测mZVI/AC(木质)对Cr(Ⅵ)的潜在去除途径涉及吸附-还原过程和还原-螯合-沉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Ⅵ) 微米零价铁 活性炭 腐蚀 吸附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耦合铁碳微电解技术处理电镀废水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赵瑾 姜天翔 +2 位作者 王勋亮 成玉 曹军瑞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以福建某电镀厂镀镍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Fenton耦合铁碳微电解技术对其进行处理,考察了铁投加量、铁碳质量比、初始pH值及H_(2)O_(2)投加量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建立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分析各因素间的交... 以福建某电镀厂镀镍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Fenton耦合铁碳微电解技术对其进行处理,考察了铁投加量、铁碳质量比、初始pH值及H_(2)O_(2)投加量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建立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分析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并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显著性排序为:初始pH值>H_(2)O_(2)投加量>铁碳质量比>铁投加量;当铁投加量为40 g·L^(-1)、铁碳质量比为0.8、初始pH值为4.0、H_(2)O_(2)投加量为30 mmol·L^(-1)时,COD_(Cr)去除率为78.2%,与预测值(78.9%)基本吻合,说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工艺条件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 铁碳微电解 响应面法 电镀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整化铁碳材料的制备及降解高浓度苯酚的研究
10
作者 刘奕杰 马海涛 +3 位作者 郑文华 常鑫 韩剑宏 王维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8,共6页
以高浓度苯酚为研究对象,以还原铁粉、活性炭和膨润土为原料,通过高温微孔活化技术制备了一种规整化铁碳填料(Fe/C-BM)。采用SEM、XRD对其反应前后的表观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填料投加量,苯酚初始浓度,初始pH和曝气量对苯... 以高浓度苯酚为研究对象,以还原铁粉、活性炭和膨润土为原料,通过高温微孔活化技术制备了一种规整化铁碳填料(Fe/C-BM)。采用SEM、XRD对其反应前后的表观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填料投加量,苯酚初始浓度,初始pH和曝气量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微电解反应前的Fe/C-BM填料表面凹凸不平,具有一定的孔隙结构。Fe/C-BM填料中铁以Fe^(0)和Fe_(2)O_(3)两种形式存在;反应后填料表面呈花纹状,其产物为Fe^(0)氧化后生成新的Fe_(2)O_(3)。曝气条件对微电解效果影响显著,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去除效果优于碱性。当铁碳投加量在30 g/L,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250 mg/L,初始pH=6.5,曝气量为2.4 L/min时,微电解120 min去除了83.6%的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酚废水 铁碳微电解 苯酚 规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11
作者 杨宇航 李刚 +1 位作者 张玮钰 李博伦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0期199-204,共6页
针对当前垃圾渗滤液普遍存在的有污染物浓度高、有机污染物含量多且难降解问题,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对该废水进行处理,以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去除率为指标,考察初始pH值、反应时间和铁碳投加量3个主要因素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针对当前垃圾渗滤液普遍存在的有污染物浓度高、有机污染物含量多且难降解问题,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对该废水进行处理,以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去除率为指标,考察初始pH值、反应时间和铁碳投加量3个主要因素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比较为:初始pH值>反应时间>铁碳投加量。当初始pH=3,反应时间120 min,铁碳投加量66 g/L时,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3.5%。因此,铁碳微电解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为该工艺在垃圾渗滤液治理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微电解 垃圾渗滤液 难降解有机物 COD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铜冶炼含砷废水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李学鹏 王娟 +1 位作者 常军 王子阳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19,共4页
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铜冶炼含砷废水,考察了进水pH值、空气鼓入量、接触时间、振动频率、固液比(铁-碳微电解材料质量∶每分钟进水质量)等工艺参数对除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材料处理铜冶炼含砷废水时,生成的FeAsO4、Fe... 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铜冶炼含砷废水,考察了进水pH值、空气鼓入量、接触时间、振动频率、固液比(铁-碳微电解材料质量∶每分钟进水质量)等工艺参数对除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材料处理铜冶炼含砷废水时,生成的FeAsO4、Fe2O3、Fe3O4等氧化物沉积在铁-碳微电解材料表面,使铁-碳微电解材料钝化失效,导致除砷效率差,采用振动的方法可有效解决铁-碳微电解材料钝化失效问题;在进水pH值2.0、空气鼓入量5 L/min、接触时间2 min、固液比2.5∶1、振动频率每4 h振动2 min条件下,铁-碳微电解材料连续稳定处理废水90 d,除砷率达99.99%,水中砷含量降至0.033~0.036 mg/L,除砷效果理想且稳定。采用铁-碳微电解法除砷,为处理铜冶炼含砷废水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除砷 含砷废水 铁-碳微电解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处理含苯污染地下水的实验 被引量:18
13
作者 邹东雷 李萌 +2 位作者 邹昊辰 凡冬艳 孙明正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41-1445,共5页
将土壤、铁屑、活性炭以及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造粒,再经过加热焙烧后制备成新型铁碳微电解规整化填料,以模拟含苯类污染质的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粘土、铁碳比、填料粒径、粘土比例、添加剂及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微电解过程处... 将土壤、铁屑、活性炭以及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造粒,再经过加热焙烧后制备成新型铁碳微电解规整化填料,以模拟含苯类污染质的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粘土、铁碳比、填料粒径、粘土比例、添加剂及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微电解过程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土经焙烧后对苯的吸附作用很小;在铁碳质量比为6∶1,粘土的质量分数为25%,焙烧温度为300℃的制备条件下,填料对苯的处理效果最佳。用该填料处理含苯系物污染地下水,连续稳定运行后,处理率可以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微电解 填料 去除率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炭耦合Fenton试剂-混凝沉淀法预处理DMAC废水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杰 程爱华 +2 位作者 孙莉婷 蒋进元 周岳溪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02-907,共6页
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危害大,是化纤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混凝沉淀工艺预处理DMAC废水.结果表明:在海绵铁投加量为30g/L,铁炭体积比为1,pH为2,微电解反应1h,H2O2投加量为5mL/L,pH为3,Fenton试剂反应2.0h... 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危害大,是化纤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混凝沉淀工艺预处理DMAC废水.结果表明:在海绵铁投加量为30g/L,铁炭体积比为1,pH为2,微电解反应1h,H2O2投加量为5mL/L,pH为3,Fenton试剂反应2.0h,混凝沉淀pH为9.0,沉淀40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CODCr的去除率可稳定在70%以上;紫外可见分光光计测定证明,经微电解反应后DMAC的助色基团—CH3和CO被破坏,经过Fenton氧化后,—NH—基团才能被破坏,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被破坏,最终转变成小分子物质,为后续处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AC废水 铁炭微电解 FENTON试剂 混凝沉淀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技术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汪彩琴 高心怡 +3 位作者 陈辉 靳捷 徐向阳 朱亮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7-481,共5页
介绍了铁碳微电解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作用机理。综述了铁碳微电解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该技术在处理不同工业废水时普遍存在的堵塞、短路、死角、铁屑结块等问题,介绍了研发的新型纳米铁碳微电解复合材料及新工艺,并对铁碳微电解技术今... 介绍了铁碳微电解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作用机理。综述了铁碳微电解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该技术在处理不同工业废水时普遍存在的堵塞、短路、死角、铁屑结块等问题,介绍了研发的新型纳米铁碳微电解复合材料及新工艺,并对铁碳微电解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微电解 纳米铁碳微电解复合材料 难降解工业废水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H_2O_2耦合联用的类Fenton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李海松 闫阳 +1 位作者 买文宁 姚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02-2306,共5页
采用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联用的类Fenton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研究了Fe/C、pH、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和优化.结果表明,pH值为3,Fe/C质量比为1∶1,H2O2投加量0.0146 mol·L-1,曝气反应时间75 min为最优反应条件... 采用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联用的类Fenton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研究了Fe/C、pH、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和优化.结果表明,pH值为3,Fe/C质量比为1∶1,H2O2投加量0.0146 mol·L-1,曝气反应时间75 min为最优反应条件,对COD的去除率达到75.43%,也显著降低了色度和悬浮颗粒物,大大减少了运行费用,是一种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有效方法.此外,还与铁碳微电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联用的类Fenton法对制浆造纸废水COD去除具有明显的加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铁碳微电解 类-Fenton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处理印染废水的效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贾艳萍 张真 +2 位作者 佟泽为 王嵬 张兰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91-1801,共11页
针对印染废水色度高、成分复杂、难降解等问题,利用铁碳微电解工艺处理该废水,提高其可生化性和处理效率。考察初始pH、铁投加量、铁/碳质量比及反应时间对工艺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EDS)及X射线衍射(X... 针对印染废水色度高、成分复杂、难降解等问题,利用铁碳微电解工艺处理该废水,提高其可生化性和处理效率。考察初始pH、铁投加量、铁/碳质量比及反应时间对工艺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EDS)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反应前后铁碳结构的变化,采用Zeta电位和紫外可见光谱等对比废水处理前后有机物成分的变化,探究印染废水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4、铁投加量为80 g/L、铁/碳质量比为0.8及反应时间为90 min时,COD、浊度、色度、氨氮和TOC去除率分别为75.48%、87.88%、75.34%、92.01%和81.09%。反应前铁碳反应器的成分以Fe、C为主,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发达,反应后铁碳表面附着Al、K等其他金属物质和铁的氢氧化物絮体。铁碳微电解工艺可降解酯、醇类有机物为小分子物质,提高废水可生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微电解 废水 优化设计 降解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去除农村生活污水中的磷 被引量:22
18
作者 常邦 胡伟武 +1 位作者 李文奇 冯传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51,共4页
将海绵铁、活性炭按一定比例混合,以聚氨酯为粘合剂制备成新型铁碳微电解规整化填料。以实际农村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铁碳比、聚氨酯比例、填料添加量对污水中磷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其除磷机理进行简单探讨。结果表明:新型铁碳微... 将海绵铁、活性炭按一定比例混合,以聚氨酯为粘合剂制备成新型铁碳微电解规整化填料。以实际农村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铁碳比、聚氨酯比例、填料添加量对污水中磷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其除磷机理进行简单探讨。结果表明: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是在微生物作用、吸附作用、化学沉淀、共沉淀、电化学等多种共同作用下完成对磷的去除。在铁碳质量比为3:1,聚氨酯比例为1:1,投加量为8 g/L时,填料的硬度和去除率都达到最佳效果,磷的去除可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铁 铁碳微电解 除磷 农村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法预处理糠醛废水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9
作者 唐晓剑 冯淑霞 +1 位作者 康春莉 郭晓静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4-157,共4页
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糠醛废水,并考察了进水pH值、反应时间、铁屑类型等因素对微电解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原水pH值,铁碳体积比1∶4,铁为铸铁屑,反应时间为30 min,曝气的实验条件下,废水CODCr的去除率可达75%,BOD5/CODCr... 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糠醛废水,并考察了进水pH值、反应时间、铁屑类型等因素对微电解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原水pH值,铁碳体积比1∶4,铁为铸铁屑,反应时间为30 min,曝气的实验条件下,废水CODCr的去除率可达75%,BOD5/CODCr由原水的0.38增大为0.6,废水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废水 铁碳微电解 反应时间 曝气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铁炭微电解预处理制膜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洪飞宇 李德生 +1 位作者 韩丹 王晓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5,共4页
以浙江某制膜公司的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曝气微电解对含DMF、DMAC等强有机溶剂的制膜废水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曝气微电解最佳pH为2~3,最佳停留时间为120min,其COD去除率较普通微电解工艺至少提高5%。串联曝气微电解反应器... 以浙江某制膜公司的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曝气微电解对含DMF、DMAC等强有机溶剂的制膜废水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曝气微电解最佳pH为2~3,最佳停留时间为120min,其COD去除率较普通微电解工艺至少提高5%。串联曝气微电解反应器处理中COD去除率存在二次跃迁曲线。历时30d的稳定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0000~20000mg/L时,COD去除率达52%以上.可以使原水B/C由0.22提高到0.4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膜废水 曝气 微电解 铁炭微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