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智能的癌痛中医辨证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冰 张柳柳 +2 位作者 郭永安 钱琪杰 吴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3,I0002,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癌痛中医辨证模型,为癌痛中医智能辨证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古今医案云平台建库至2023年9月收录的癌痛中医病案数据,采用经过... 目的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癌痛中医辨证模型,为癌痛中医智能辨证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古今医案云平台建库至2023年9月收录的癌痛中医病案数据,采用经过超参数调优的线性支持向量分类(Linear support vector classification,LSVC)、最近质心(Nearest Centroid,NC)、多项式朴素贝叶斯(Multinomial Naive Bayes,MNB)、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SGD)、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等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集进行量化分析,建立癌痛的诊断辨证模型。运用五折交叉验证对模型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Accuracy、Precision、Recall、F1 score及AUC值。结果癌痛中医四诊信息为输入变量共72项,输出变量为癌痛中医证型共6项。6种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Accuracy、Precision、Recall、F1 score均在0.89以上,AUC值达0.94以上;其中NC模型的准确率、查准率与查全率最高,Accuracy、Precision、Recall、F1score分别为0.978、0.980、0.978、0.977,AUC值达0.986,均高于其他算法模型,其参数的中医解释基本符合中医诊断原理。结论基于NC算法模型建立的癌痛中医辨证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预测能力,可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开展癌痛中医智能辨证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癌痛 中医辨证模型 医案 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鼻咽癌放疗所致鼻窦炎疗效及对hs-CRP、IL-17、TNF-α指标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李俨 汪红艳 +1 位作者 蒋俊 张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5-178,共4页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鼻咽癌放疗所致鼻窦炎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鼻咽癌放疗所致鼻窦炎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1月收治的脾胃虚弱、湿热上犯型和肺胃阴虚、邪毒滞留型的鼻咽癌放疗所致鼻窦炎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54例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口服罗红霉素治疗,中药辨证组54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辨证组总有效率为96.30%(52/54),常规治疗组为85.19%(46/54),中药辨证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前hs-CRP、IL-17、TNF-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辨证组治疗后hs-CRP、IL-17、TNF-α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前纤毛传输速率、Lund-Mackay评分、疼痛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辨证组治疗后纤毛传输速率(4.58±0.61)mm/min高于常规治疗组,Lund-Mackay评分(3.89±0.54)分、疼痛评分(1.14±0.75)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鼻咽癌放疗所致鼻窦炎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纤毛传输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 鼻咽癌 放疗 鼻窦炎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17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名中医朴炳奎诊治肺癌辨证体系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福栋 姜晓晨 +2 位作者 李奕 庞博 朴炳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5-670,共6页
目的:探索朴炳奎教授诊治肺癌的独特辨证体系,实现名老中医经验结构化、科学化表达。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20年10月朴炳奎教授诊治的肺癌病案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贝叶斯网络分析构建证候特征模型和证候诊断模型。结果:1... 目的:探索朴炳奎教授诊治肺癌的独特辨证体系,实现名老中医经验结构化、科学化表达。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20年10月朴炳奎教授诊治的肺癌病案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贝叶斯网络分析构建证候特征模型和证候诊断模型。结果:15个病案关键要素为分类依据,构建37个证候特征模型,可视化表达肺癌证候分布;进一步应用贝叶斯网络构建了“脾肺气虚”“痰湿蕴结”“湿热毒蕴”“肝肾亏虚”“瘀阻脑络”5类证候的辨证模型。结论:构建了朴炳奎教授诊治肺癌辨证体系,该体系具有强调系统观以辨病位、强调整体观以辨病性、倡导恒动观以辨病证的特点,与朴炳奎教授临证经验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名老中医 肺癌 辨证论治 机器学习 数据挖掘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丹妮 丁志玲 +1 位作者 梁松平 梁瑞宁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4-1428,共5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以渐进性加重的痛经和不孕等为临床表现的病症,临床上多称其为“良性癌”。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迁延不愈,其不仅对患者经济形成了较大负担,持续的疼痛也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中医多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以渐进性加重的痛经和不孕等为临床表现的病症,临床上多称其为“良性癌”。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迁延不愈,其不仅对患者经济形成了较大负担,持续的疼痛也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中医多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与“瘀”有关,患者多因情志外伤、外感六淫、饮食不节等因素致气血瘀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从而引发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疼痛。但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具体的机制尚不明确,各大医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创新理论,并辨证结合中药汤剂、灌肠、针灸法等缓解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由此获得了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子宫内膜异位症 辨证 发病机制 痛经 盆腔疼痛 化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医体质调查及病-体-证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郑洁莹 张新杰 +3 位作者 乔佳君 陆钰原 陈颖 夏仲元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56-1360,共5页
目的:了解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证候分布情况并分析病-体-证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460例HT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和证候类型调查,结合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T患... 目的:了解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证候分布情况并分析病-体-证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460例HT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和证候类型调查,结合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T患者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次为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特禀质、瘀血质,中医证候出现频次依次为脾虚痰凝证、肝郁痰凝证、气阴两虚证、痰瘀凝滞证、脾肾阳虚证、阴虚火旺证;HT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与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4种体质,阴虚火旺证、脾虚痰凝证2种证候存在相关性(P<0.05),中医证候与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存在相关性(P<0.05);阳虚质为HT伴甲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HT患者中医体质以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为多,证候以脾虚痰凝证为多,而且HT“病-体-证”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体质影响HT中医证候分型及其预后发展。“辨体-辨病-辨证”可为HT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氏甲状腺炎 中医体质 中医证候 分布特征 辨体-辨病-辨证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邪伏膜原”理论探讨淋巴瘤微小残留病的中医证治
6
作者 马小淋 司天宇 +3 位作者 昌菁 李晓靖 朱文伟 周永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1,I0002,共5页
淋巴瘤是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其微小残留是基于现代检测技术检出,可用于临床疗效评估的一项指标。作者根据中医理论探讨淋巴瘤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以伏邪理论为基础的发病机制和中医证治,认为中医伏邪与淋巴瘤MR... 淋巴瘤是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其微小残留是基于现代检测技术检出,可用于临床疗效评估的一项指标。作者根据中医理论探讨淋巴瘤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以伏邪理论为基础的发病机制和中医证治,认为中医伏邪与淋巴瘤MRD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淋巴瘤微小残留是邪毒伏于膜原而后发,治疗时应遵循扶正祛邪的原则分期论治和辨证施治,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微小残留 邪伏膜原 中医证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候学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7
作者 刘福栋 姜晓晨 +2 位作者 李奕 申倩 庞博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3-1179,共7页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独特思维体系,是指导中医学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基本原则,是探索中医学原理的重要方法。名老中医经验是中医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传承的重要载体。引入机器学习方法,梳理并总结近年来中医证候研究与名...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独特思维体系,是指导中医学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基本原则,是探索中医学原理的重要方法。名老中医经验是中医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传承的重要载体。引入机器学习方法,梳理并总结近年来中医证候研究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研究现状,基于大量客观记载的临床病案,研究“病-症-证-法-方-药”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客观还原名老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体系,然后结合学习型继承、归纳总结式继承和访谈研究等“人机结合”的方法,更加客观、全面、系统地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名老中医经验 辨证论治 中医证候学 经验传承 机器学习 数据挖掘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性及其与血糖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维亮 吕蕾 +5 位作者 焦云红 樊晓红 郭晓霞 董琦 宋微 王小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57,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性及其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以2018年2月—2021年1月在山西省中医院进行治疗的84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性及其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以2018年2月—2021年1月在山西省中医院进行治疗的84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中医证型的肠道菌群及血糖水平的差异,分析不同中医证型T2DM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性及其与血糖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不同中医证型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真菌、球杆比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肠道菌群,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现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不同中医证型T2DM患者的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糖尿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形成的影响因素,并且与血糖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 糖尿病 肠道菌群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智能推理辨证模型探索 被引量:3
9
作者 江启煜 孙晓生 +1 位作者 谢波 罗广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4-1653,共10页
虽然中医人工智能辨证诊断技术不断发展,但现有的智能辨证模型只能输出辨证诊断结果,无法展现辨证推理过程,不具有中医诊断学知识的可解释性,难以真正体现中医的辨证思维过程,这可能是困惑已久的难题。本文阐述了中医智能辨证诊断的发... 虽然中医人工智能辨证诊断技术不断发展,但现有的智能辨证模型只能输出辨证诊断结果,无法展现辨证推理过程,不具有中医诊断学知识的可解释性,难以真正体现中医的辨证思维过程,这可能是困惑已久的难题。本文阐述了中医智能辨证诊断的发展历程与技术特点,探讨了当前中医智能辨证诊断研究在中医辨证思维推理解析问题上遇到的关键技术及瓶颈,提出了一种可推理解释中医辨证思维过程的新型智能辨证诊断模型架构,并阐述了模型与算法的实现过程,以及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实例分析。本文将为中医的智能辨证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为中医临床辅助决策打开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辨证 中医诊断 推理 ChatGPT 深度学习 语言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周仲瑛融贯古今创建病机理论新体系学术思想述要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放 吴勉华 +9 位作者 周学平 程海波 李柳 冯哲 金路 朱垚 郭立中 赵智强 王志英 金妙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1-1079,共9页
概述了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以创建中医病机理论新体系为核心学术思想的探索历程、学术意义,对其理论内涵进行解读。作为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开拓者,周仲瑛教授创建了中医内科脏腑辨证纲要,坚持不懈开展病机理论创新研究,取得丰硕的学... 概述了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以创建中医病机理论新体系为核心学术思想的探索历程、学术意义,对其理论内涵进行解读。作为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开拓者,周仲瑛教授创建了中医内科脏腑辨证纲要,坚持不懈开展病机理论创新研究,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充实、发展了中医理论学术体系。在对外感热病和内伤急难症临床诊疗过程中,系统创建了瘀热论、癌毒论等病机新理论,据此立法用药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感悟出辨识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关键环节。周仲瑛教授晚年以整体观为指引,提出“病机十三条”,构建了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突出复合病机、病机要素因果链对临床复杂性病证的指导价值,形成以“审证求机,活化辨证”思想为灵魂的理论。该理论突破了从单一病机或固定证型辨证论治的僵化思维,以整体观思想重构了中医理论框架,是现代中医学的一次重大学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辨证论治 病机 病机十三条 学术思想 周仲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桂芝病证结合辨证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声 吴洁 +1 位作者 王逊 胡凤山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7-1311,共5页
病证结合是孙桂芝教授治疗肿瘤病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辨证与辨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诊治,既照顾到整体,又注意到局部;辨证为先还是辨病为先在临床诊疗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二者互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弥补了中医诊... 病证结合是孙桂芝教授治疗肿瘤病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辨证与辨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诊治,既照顾到整体,又注意到局部;辨证为先还是辨病为先在临床诊疗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二者互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弥补了中医诊疗方面的不足,辨病治疗成为中医治疗学的重要部分。孙桂芝教授临证始终强调辨证与辨病紧密相连,中西手段并用,诊断疾病现代仪器和中医四诊联合,治疗上病证相参结合,攻补兼施,标本兼治,既要兼顾全局,也要重视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孙桂芝 病证结合 辨证 辨病 学术思想 临床实践 衷中参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气血津液探析代谢组学在中医辨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国英 吉万理 李庆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7-220,共4页
气血津液辨证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之一,是中医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活动中,气血津液辨证因其辨证范围及主观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代谢组学可以从“微观辨证”的角度拓宽气血津液辨证的应用范围,提高临... 气血津液辨证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之一,是中医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活动中,气血津液辨证因其辨证范围及主观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代谢组学可以从“微观辨证”的角度拓宽气血津液辨证的应用范围,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提高中医辨证体系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为了实现中医证型的标准化,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气血津液辨证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对近年来代谢组学在气血津液证型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辨证提供新思路及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津液 中医辨证 代谢组学 代谢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用药规律研究
13
作者 郭春彦 柳静 +4 位作者 张萌 丁倩 王谦 张怡 王晓玲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69-1475,1485,共8页
目的:通过对女童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儿临床实际诊疗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中药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女童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儿的病历数据,分为止... 目的:通过对女童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儿临床实际诊疗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中药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女童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儿的病历数据,分为止血期和调理期2个阶段,总结归纳其辨治规律。结果:纳入止血期663例患儿,1020例病历;调理期796例患儿,2047例病历。止血期涉及中药169味,排名前5位为侧柏炭、牡丹皮、小蓟、麸炒椿皮和白芍,性味以寒、苦药为最多,归经以肝经为最多,功效以止血、补虚类药物为最多;调理期涉及中药232味,排名前5位为当归、酒女贞子、炙淫羊藿、黄芪和生地黄,性味以温、甘药最多,归经以肝、肾经为最多,功效以补虚类为最多。聚类分析分别获得4类和5类核心药物组合。结论: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显示肾阴亏虚、血热内扰为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常见证型,治则先以止血为主,待崩漏缓解后,重在调补脾肾以复旧,组方注重止血、补虚、收涩和清热等药物的配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儿童 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 真实世界数据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辨证论治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辨证体系的证候规范化研究现状概述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宝泉 张培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4-216,共3页
证候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合适的中医辨证体系作为理论指导,更是开展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基础。中医辨证体系林立,各有所长,随着现代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需要,新的中医辨证体系也在逐步发展完善。综述汇总现代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所使... 证候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合适的中医辨证体系作为理论指导,更是开展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基础。中医辨证体系林立,各有所长,随着现代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需要,新的中医辨证体系也在逐步发展完善。综述汇总现代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所使用的辨证体系,并对其进行述评。认为在进行证候规范化研究前,应综合考虑疾病的不同特性、过往的临床经验等因素,选取最适宜该疾病的中医辨证体系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候 规范化研究 中医辨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辨证取穴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训红 陈幸生 孙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60,共5页
目的 观察针灸辨证取穴与刺络放血疗法共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LDH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以刺络放血疗法,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灸辨证取穴。比较... 目的 观察针灸辨证取穴与刺络放血疗法共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LDH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以刺络放血疗法,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灸辨证取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腰腿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炎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75.61%(31/41)(P<0.05);治疗第9 d、治疗第18 d观察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体征、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32%(3/41)与对照组9.76%(4/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H患者应用针灸辨证取穴治疗和刺络放血疗法,能强化治疗效果,改善其疼痛症状和腰椎功能,可减轻患者炎症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刺络放血 辨证取穴 针灸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辨病论治”五步探讨胰腺癌前病变辨治思路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传龙 刘福栋 +3 位作者 姜晓晨 庞博 花宝金 朴炳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690,共4页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辨治癌前病变方面具有优势,但目前胰腺癌前病变面临着诊断、治疗均不足的局面。胰腺癌前病变的辨治方法尚不完善,值得进一步探索。面对临床无症状患者时,辨病论治模式较辨证论治更具有优势。总结中医药对胰腺癌前...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辨治癌前病变方面具有优势,但目前胰腺癌前病变面临着诊断、治疗均不足的局面。胰腺癌前病变的辨治方法尚不完善,值得进一步探索。面对临床无症状患者时,辨病论治模式较辨证论治更具有优势。总结中医药对胰腺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明确辨病论治模式对胰腺癌前病变的意义,提出“辨病位在肝在脾、辨病性在常在变、辨病证为积为聚、辨病机邪正盛衰、辨病势为进为退”的五步辨治思路。以期为临床防治胰腺癌前病变提供新思路,为构建胰腺癌前病变精准辨治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病变 辨病论治 病证结合 精准辨治 胰腺癌 中医药 治未病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痹中医古籍证据的评价、推荐及辨证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磊 张华敏 +3 位作者 孙敏 佟琳 陆惠 商洪才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41-2447,共7页
目的:运用中医古籍证据评价方法对中医古籍中治疗胸痹的方剂证据进行系统评价和推荐,并总结其辨证规律。方法:文献来自第5版《中华医典》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国医典藏”数据库。对1911年(包括1911年)以前治疗胸痹... 目的:运用中医古籍证据评价方法对中医古籍中治疗胸痹的方剂证据进行系统评价和推荐,并总结其辨证规律。方法:文献来自第5版《中华医典》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国医典藏”数据库。对1911年(包括1911年)以前治疗胸痹的古方进行收集、筛选,应用《中医古籍防治证据评价分级量表》(胸痹)进行评价与分级,用拟定的推荐标准进行证据推荐。结果:最终纳入155条治疗胸痹的中医古籍证据,其中31条证据被评价为高等级证据,65条证据被评为中等级证据,59条证据被评为低等级证据。遵循“以方测证”思维方法,可得胸痹的证型为寒凝心脉(34.19%)、气滞心脉(23.87%)、瘀血痹阻(16.13%)、痰浊凝滞(9.68%)、心阳不足(5.81%)、心气不足(4.52%)、心阴亏虚(3.87%)及心阳痹阻(1.94%)。源自《金匮要略》的人参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苏合香丸、失笑散,《正体类要》的归脾汤8条古籍证据进行强推荐,乌头赤石脂丸、丹参饮、血府逐瘀汤、橘枳姜汤4条古籍证据进行弱推荐,其他古籍证据暂不推荐。结论:《金匮要略》是治疗胸痹的经典古籍,具有完备的辨证论治体系;化痰法和活血法是治疗胸痹的基本治法,瓜蒌薤白三方、血府逐瘀汤等是治疗胸痹的重要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中医古籍 证据 循证评价 证据推荐 评价量表 辨证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发展对中医数智化诊疗技术应用的启示 被引量:5
18
作者 叶泽慧 罗嘉颖 +8 位作者 曾志聪 林丰夏 张心怡 张晓维 张晓雨 李筱 蒋寅 商洪才 赵晨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47-3251,共5页
依托广泛中医临床数据的不断积累,中医智能化辅助诊疗技术蓬勃发展,目前已基本覆盖了临床诊疗的各个环节,中医临床诊疗逐渐开拓出“数+智”结合的数智化领域。然而,数智化中医诊疗研究成果的应用情况不容乐观,在中医四诊表现的辨识、证... 依托广泛中医临床数据的不断积累,中医智能化辅助诊疗技术蓬勃发展,目前已基本覆盖了临床诊疗的各个环节,中医临床诊疗逐渐开拓出“数+智”结合的数智化领域。然而,数智化中医诊疗研究成果的应用情况不容乐观,在中医四诊表现的辨识、证候等中医诊断的分析等各方面进展较慢,多停留于研究阶段而较少参与实际诊疗,对应用的讨论也多从研究角度立论。为促进中医数智化诊疗技术走向临床应用,结合人工智能的整体发展趋势,特别是以智能驾驶这一优势应用领域为例,分析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的驱动因素,从应用的视角类比、阐释促进中医数智化诊疗应用的夯实数据基础、建立分类体系等对策,以期助力数智化中医诊疗研究成果在普遍应用前进行有效布局,为中医药临床诊疗智能化新质生产力提供若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智中医 辅助诊疗 应用 辨证论治 发展历程 启示 智能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彦彬教授从络病论治慢性肾衰经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甜甜 高彦彬 +4 位作者 王莺洁 邢俊艳 崔家霖 朱智耀 邹大威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84-2488,共5页
慢性肾衰是各类进展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病机错综复杂,中医对其治疗具有较好疗效。高彦彬教授学术思想师承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临证四十载,认为此病属于“络病”范畴,并针对慢性肾衰提出肾元虚衰、肾络瘀结、浊毒内停的基本病机和益... 慢性肾衰是各类进展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病机错综复杂,中医对其治疗具有较好疗效。高彦彬教授学术思想师承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临证四十载,认为此病属于“络病”范畴,并针对慢性肾衰提出肾元虚衰、肾络瘀结、浊毒内停的基本病机和益气固肾、解毒通络的基本治法。临床上以虚定型,以实定候进行辨证论治,并基于治未病理论,提出慢性肾病三级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 络病 中医药 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名老中医 名医经验 @高彦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惠林基于肺主治节辨治甲亢经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淑贞 李惠林 +1 位作者 方泽彬 熊倪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2-686,共5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导致神经、消化、循环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且伴有代谢亢进及免疫异常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李教授认为该病发病与肺失治节密切相关,治疗上,在各个阶段均应注意调节肺的治节功能...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导致神经、消化、循环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且伴有代谢亢进及免疫异常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李教授认为该病发病与肺失治节密切相关,治疗上,在各个阶段均应注意调节肺的治节功能,通过疏风宣肺、理气化痰、滋阴清热、补益肺气等治法加强肺的治节作用,使气血顺畅,脏腑和谐,则该病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瘿气 瘿病 肺主治节 中医药 辨证论治 名医经验 @李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