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diamond films
1
作者 Sun Fanghong~1,Zhang Zhiming~2,Shen Hesheng~2,Guo Songshou~2 (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2.Research Institute of Micro/Nanometer Science & Technolog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97-103,共7页
Nanocrystalline diamond films were deposited on Co-cemented carbide substrates using acetone/ H<sub>2</sub>/Ar gas mixture by bias-enhanced 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HFCVD) technique.The evi... Nanocrystalline diamond films were deposited on Co-cemented carbide substrates using acetone/ H<sub>2</sub>/Ar gas mixture by bias-enhanced 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HFCVD) technique.The evidence of nanocrystallinity,smoothness and purity was obtained by characterizing the sample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ray diffraction(XRD),Raman spectroscopy,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and field emiss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FE-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nanocrystalline diamond films consists of nanocrystalline diamond grains with sizes range from 20 to 80 nm and contain a large amount of grain boundaries.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films is measured as R<sub>a</sub>【50nm.The Raman spectroscopy,XRD pattern,and FE-TEM image of the films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nanocrystalline diamond.A new process is used to deposit composite diamond coatings by a two-step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procedure,including first the deposition of the rough polycrystalline diamond and then the smooth fine-grained nanocrystalline diamond film.Such composite diamond coatings not only display good adhesion and wear resistant properties,but also have smooth surfaces that are liable to polishing.This coating technology can not only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adhesion of diamond coatings,but also reduce surface roughness of diamond coatings effectively,thus remove the obstacles fo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VD diamond coatings.The diamondcoated dies with these composite coatings show obvious effect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T FILAMENT CVD nanocrystalline diamond film composite coatings diamond-coated D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硼+两步处理硬质合金微米-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工具研究
2
作者 苗晋琦 王成彪 +3 位作者 吕建国 张玉英 唐伟忠 吕反修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9,共6页
研究了固体粉末渗硼+碱酸两步预处理硬质合金基体的表面组织、形貌、粗糙度。实施优化的微米-纳米为0.1402μm金刚石复合涂层沉积工艺,得到表面平整、光滑、平均粗糙度的优质金刚石复合涂层。该涂层与基体附着力高,压痕测试其临界载荷大... 研究了固体粉末渗硼+碱酸两步预处理硬质合金基体的表面组织、形貌、粗糙度。实施优化的微米-纳米为0.1402μm金刚石复合涂层沉积工艺,得到表面平整、光滑、平均粗糙度的优质金刚石复合涂层。该涂层与基体附着力高,压痕测试其临界载荷大于1500 N,金刚石复合涂层刀具加工ZAlSi12合金试验表明其切削寿命是无涂层刀具的4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两步预处理 微米-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 附着力 切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刚石薄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学根 孙方宏 +2 位作者 张志明 沈荷生 陈明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3年第5期1-7,共7页
本文对纳米金刚石薄膜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 ,从纳米金刚石薄膜的沉积原理和工艺以及纳米效应表征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比较了常规和纳米金刚石薄膜不同沉积工艺和形核生长机理 ,对纳米金刚石薄膜的硬度、内... 本文对纳米金刚石薄膜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 ,从纳米金刚石薄膜的沉积原理和工艺以及纳米效应表征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比较了常规和纳米金刚石薄膜不同沉积工艺和形核生长机理 ,对纳米金刚石薄膜的硬度、内应力、摩擦特性等机械性能也作了概述 ,在此基础上 ,提出在常规金刚石薄膜基础上沉积纳米金刚石薄膜组成复合涂层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薄膜 化学气相沉积 复合涂层 研究进展 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刚石/镍电刷镀复合镀层机械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颖 赵盟月 +3 位作者 李变晓 邹文俊 董企铭 毛协民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48,53,共4页
本文对普通快速镍镀层和纳米金刚石/镍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纳米颗粒含量、镀层厚度、加热温度等参数对纳米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及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纳米金刚石的弥散强化作用,使得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 本文对普通快速镍镀层和纳米金刚石/镍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纳米颗粒含量、镀层厚度、加热温度等参数对纳米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及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纳米金刚石的弥散强化作用,使得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大幅提高,摩擦系数明显降低。镀液中纳米金刚石含量约30g/L时,镀层硬度最高为650HV,经过300℃处理,硬度仍能保持在480HV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电刷镀 复合镀层 显微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纳米金刚石过渡层的cBN刀具涂层制备 被引量:2
5
作者 徐锋 左敦稳 +3 位作者 张旭辉 户海峰 张骋 王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8,共6页
立方氮化硼(Cubic Boron Nitride,cBN)是仅次于金刚石的超硬材料,比金刚石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可以胜任铁系金属的加工。本文在YG6硬质合金上基于微纳米金刚石过渡层开展cBN涂层的制备研究。本文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中制备微纳米... 立方氮化硼(Cubic Boron Nitride,cBN)是仅次于金刚石的超硬材料,比金刚石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可以胜任铁系金属的加工。本文在YG6硬质合金上基于微纳米金刚石过渡层开展cBN涂层的制备研究。本文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中制备微纳米金刚石过渡层(Micro/nanocrystalline diamond,M/NCD),在射频磁控溅射系统中制备cBN涂层,并对M/NCD与cBN涂层进行了成分、微观形貌与结合性能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硬质合金基体上,M/NCD过渡层的结合性能明显优于NCD过渡层。磁控溅射制备cBN涂层过程中,存在适合cBN沉积的衬底偏压阈值,过高或过低的衬底偏压均不利于cBN含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氮化硼 刀具涂层 磁控溅射 微纳米金刚石 过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金刚石化学复合镀层性能与组织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昌洪 朱永伟 +1 位作者 邵建兵 惠骏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31,37,共7页
本文研究了金刚石含量、热处理温度、表面活性剂种类等因素对Ni-P-金刚石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与耐磨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及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化学镀层中共沉积金刚石微粉能显... 本文研究了金刚石含量、热处理温度、表面活性剂种类等因素对Ni-P-金刚石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与耐磨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及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化学镀层中共沉积金刚石微粉能显著提高镀层的耐磨性;各工艺因素对复合镀层显微硬度与耐磨性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热处理温度对复合镀层耐磨性能的影响最大;当镀液中金刚石微粉含量为2 g/L、热处理温度400℃、表面活性剂为SHP其含量为1∶15时,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能最好。与Ni-P化学镀层相比,金刚石复合镀层的耐磨性提高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微粉 化学复合镀 显微硬度 耐磨性 形貌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刚石/镍复合电刷镀层的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颖 赵盟月 +2 位作者 董企铭 邹文俊 胡余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88-1591,共4页
对以45#钢为基底的纳米金刚石/镍复合镀层和普通快速镍镀层的表面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镍复合镀层表面成典型的"菜花头"形状,弥散分布的纳米金刚石被镍包裹。由于部分纳米金刚石颗粒可视为镍原子非... 对以45#钢为基底的纳米金刚石/镍复合镀层和普通快速镍镀层的表面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镍复合镀层表面成典型的"菜花头"形状,弥散分布的纳米金刚石被镍包裹。由于部分纳米金刚石颗粒可视为镍原子非自发形核的基底,能够吸引更多的镍离子沉积成核,提供大量的结晶生长点,达到细化晶粒的效果,因此与普通快速镍层相比,复合镀层的表面更加平整、致密,组织更加细化。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随着纳米金刚石加入量的增加,镀层表面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并据此提出纳米金刚石-镍电刷镀复合镀层的生长过程物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复合镀层 电刷镀 微观结构 生长过程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DC Arc Plasma JetCVD方法沉积微/纳米复合自支撑金刚石膜 被引量:3
8
作者 戴风伟 陈广超 +7 位作者 兰昊 J.Askari 宋建华 李成明 佟玉梅 李彬 黑立富 吕反修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00-1202,1208,共4页
在30kW级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DC Arc P lasm a Jet CVD)设备上,采用Ar-H2-CH4混合气体,通过调节甲烷浓度以及控制其他沉积参数,在Mo衬底上沉积出微/纳米复合自支撑金刚石膜。实验表明,当微米金刚石膜层沉积结束后,在随后... 在30kW级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DC Arc P lasm a Jet CVD)设备上,采用Ar-H2-CH4混合气体,通过调节甲烷浓度以及控制其他沉积参数,在Mo衬底上沉积出微/纳米复合自支撑金刚石膜。实验表明,当微米金刚石膜层沉积结束后,在随后的沉积中,随着甲烷浓度的增加,金刚石膜表面的晶粒大小是逐渐减小的。当甲烷浓度达到20%以上时,金刚石膜生长面晶粒呈现菜花状的小晶团,膜体侧面已经没有了粗大的柱状晶,而是呈现出光滑的断口,对该层进行拉曼谱分析显示,位于1145 cm-1附近有一定强度的散射峰出现。这说明所沉积的晶粒全部变为纳米级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 微/纳米复合自支撑金刚石膜 二次形核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金刚石在化学复合镀中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振国 刘英 穆云超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4年第6期16-18,共3页
在磨料磨具行业中 ,超硬材料金刚石的应用一直是行业研究、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化学复合镀 ,扩展金刚石的应用 ,将微米金刚石与Ni-P镀液化学复合 ,探讨了复合镀层的沉积机理 ,以及微米金刚石对复合镀层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 在磨料磨具行业中 ,超硬材料金刚石的应用一直是行业研究、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化学复合镀 ,扩展金刚石的应用 ,将微米金刚石与Ni-P镀液化学复合 ,探讨了复合镀层的沉积机理 ,以及微米金刚石对复合镀层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加入的金刚石颗粒均匀地分布于Ni -P基体中 ,可以使镀层晶粒细化 ,起弥散强化作用 ,从而极大提高复合镀层的耐磨性 ,但对硬度的影响较小。改变金刚石的加入量对镀速的影响很小 ;随镀液金刚石加入量的增加 ,镀层金刚石含量先是迅速增加 ,以后增加趋势越来越缓慢 ,达到顶点后开始下降 ;镀层对金刚石微粒的俘获能力是有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金刚石 化学复合镀 复合镀层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含金刚石微粉的Cr_2O_3涂层干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灿 刘小萍 +2 位作者 郑强 吴泓均 鲍明东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3-879,共7页
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分别制备纯Cr_2O_3以及添加金刚石微粉的Cr_2O_3/C复合涂层,并比较分析了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涂层微观结构;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涂层致密度;用高速线性往复磨损试验测... 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分别制备纯Cr_2O_3以及添加金刚石微粉的Cr_2O_3/C复合涂层,并比较分析了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涂层微观结构;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涂层致密度;用高速线性往复磨损试验测试了涂层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粒度为10μm金刚石微粉后的Cr_2O_3喷涂层的密度、硬度和耐磨性均有提高,其中含10%金刚石微粉的涂层磨损性能最佳,摩擦系数最小为0.06,磨损率最低,仅为9×10-16m3/N·m;适量添加金刚石能够提高Cr_2O_3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涂层磨损机制是轻微磨粒磨损机制并伴有物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复合涂层 金刚石微粉 摩擦磨损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