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F-α-PVP类似物4-F-3-Methyl-α-PVP盐酸盐的结构解析与表征
1
作者 王昊阳 吴剑 +3 位作者 张倩 闵新峰 刘秀艳 郭寅龙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44-150,160,共8页
目的研究在没有对照品的情况下鉴定检材中1-(4-氟苯基)-2-(N-吡咯烷基)-1-戊酮[1-(4-fluorophenyl)-2-(1-pyrrolidinyl)pentan-1-one,4-F-α-PVP]类似物1-(4-氟-3甲基苯基)-2-(N-吡咯烷基)-1-戊酮[1-(4-fluoro-3-methyl phenyl)-2-(1-py... 目的研究在没有对照品的情况下鉴定检材中1-(4-氟苯基)-2-(N-吡咯烷基)-1-戊酮[1-(4-fluorophenyl)-2-(1-pyrrolidinyl)pentan-1-one,4-F-α-PVP]类似物1-(4-氟-3甲基苯基)-2-(N-吡咯烷基)-1-戊酮[1-(4-fluoro-3-methyl phenyl)-2-(1-pyrrolidinyl)pentan-1-one,4-F-3-Methyl-α-PVP]盐酸盐的方法。方法综合利用直接进样电子电离-质谱(electron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EI-MS)、GCMS、电喷雾离子化-高分辨质谱(electrospray ionization-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ESI-HRMS)、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HRMS/MS)、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离子色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实现对检材中未知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与表征,并对该化合物在EI-MS和UPLC-HRMS/MS两种质谱分析方式下生成碎片离子的裂解机制进行推导。结果通过对检材中化合物的直接进样EI-MS、GC-MS、ESI-HRMS和UPLC-HRMS/MS分析,推断出未知化合物为4-F-α-PVP的结构类似物,可能苯环中多了1个甲基。根据核磁共振氢谱(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 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3C-NMR)等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甲基的位置在苯环的3-位。由于1H-NMR分析中实际氢的个数比4-F-3-Methyl-α-PVP中性分子多1个,推断该化合物以盐形式存在。离子色谱法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含氯离子(含量11.14%~11.16%),结合FTIR对主要官能团信息的结构分析,最终确定该未知化合物为4-F-3-Methyl-α-PVP盐酸盐。结论建立了综合利用EI-MS、GC-MS、ESI-HRMS、UPLC-HRMS/MS、NMR、离子色谱和FTIR鉴定检材中4-F-3-Methyl-α-PVP盐酸盐的方法,将有助于法庭科学实验室在案件中鉴定该物质或其他具有类似结构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毒物分析 新精神活性物质 高分辨质谱法 核磁共振 1-(4-氟-3甲基苯基)-2-(N-吡咯烷基)-1-戊酮盐酸盐 结构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酰胺法合成鸟嘌呤工艺
2
作者 李彬 刘飞 +1 位作者 张天永 姜爽 《化工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05-6912,共8页
由2,4-二氨基-5-亚硝基-6-羟基嘧啶(DAHNP)还原为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TAHP)并形成TAHP硫酸盐步骤烦琐,且会带入大量无机盐,对鸟嘌呤(GA)粗品纯化造成困难,直接从DAHNP出发合成GA不仅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而且还能缩短反应流程,提高反... 由2,4-二氨基-5-亚硝基-6-羟基嘧啶(DAHNP)还原为2,4,5-三氨基-6-羟基嘧啶(TAHP)并形成TAHP硫酸盐步骤烦琐,且会带入大量无机盐,对鸟嘌呤(GA)粗品纯化造成困难,直接从DAHNP出发合成GA不仅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而且还能缩短反应流程,提高反应效能,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甲酰胺法合成GA的绿色路线。本研究以氰乙酸甲酯(MC)和盐酸胍(GH)为原料,经环合、亚硝化一锅法得到DAHNP,分离得到的DAHNP经亚硫酸氢钠还原,与甲酰胺脱水闭环一锅反应得到GA。系统考察了反应原料的摩尔比、亚硝酸钠投料量、甲醇钠甲醇溶液质量分数等对DAHNP收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还原剂种类、投料量以及甲酰胺溶液的质量分数等因素对GA收率的影响。以亚硫酸氢钠为还原剂,n(MC)∶n(GH)∶n(CH3ONa)∶n(NaNO_(2))=1∶1.14∶1.6∶1.2,m(NaHSO_(3))=3.5g,80%甲酰胺溶液,20%甲醇钠甲醇溶液时,GA收率可达80.7%,纯度≥99.0%。本合成工艺操作简便,流程简单,实现了甲酰胺溶剂的回收利用,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嘌呤 甲酰胺 氰乙酸甲酯 盐酸胍 一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氨基酸衍生物盐酸盐添加剂制备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蝶 孙庆 +3 位作者 孟祥歆 凌锦翔 成彬 康博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101,共10页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新能源领域最具竞争力的光伏器件之一,然而,其在功率转换效率(PCE)和稳定性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本文引入D-苯基甘氨酸甲酯盐酸盐(PGMECl)作为钙钛矿中的添加剂,PGMECl含有的苯环、酯基、—NH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新能源领域最具竞争力的光伏器件之一,然而,其在功率转换效率(PCE)和稳定性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本文引入D-苯基甘氨酸甲酯盐酸盐(PGMECl)作为钙钛矿中的添加剂,PGMECl含有的苯环、酯基、—NH3+末端和Cl-离子等多个官能团共同作用,可与未配位的Pb2+反应,钝化钙钛矿中的缺陷,使钙钛矿晶粒更加致密、表面粗糙度下降、电荷载流子的非辐射复合减少,并通过调整能级排列,使其更适合在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传输电荷.实验结果表明,PGMECl改性器件的冠军效率为21.04%,远高于基础器件(17.79%).迟滞的减少也说明离子迁移的减少.含有PGMECl添加剂的器件在空气中[相对湿度(RH)为(40±5)%]黑暗条件下未封装老化1000h后,功率转换效率仍可保持初始效率的70%,而基础器件在保存500h后效率降至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苯基甘氨酸甲酯盐酸盐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功率转换效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红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盐酸吡哆辛的伏安测定 被引量:7
4
作者 易求实 万其进 +2 位作者 喻玖宏 杨年俊 邹欣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9-382,共4页
制备了聚甲基红膜修饰电极 ( PMRE) ,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库仑法及交流阻抗法对该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发现 ,聚甲基红膜修饰电极对盐酸吡哆辛 ( VB6 )有良好的伏安响应 ,在较低的扫速下 ,VB6 在该修饰电极上产生一... 制备了聚甲基红膜修饰电极 ( PMRE) ,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库仑法及交流阻抗法对该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发现 ,聚甲基红膜修饰电极对盐酸吡哆辛 ( VB6 )有良好的伏安响应 ,在较低的扫速下 ,VB6 在该修饰电极上产生一对准可逆氧化还原峰。氧化峰电流与 VB6 浓度在 2× 1 0 - 7~ 1× 1 0 - 2 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可达 1× 1 0 - 7mol/L ,用于样品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红膜 化学修饰电极 盐酸吡哆辛 测定 伏安法 电化学性质 维生素B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丝氨酸甲酯盐酸盐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戢峻 鲁尔贝 +4 位作者 万雯婷 黎明 雷昊 丁一刚 熊家林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2期51-53,共3页
采用氯化亚砜法,以无水甲醇、氯化亚砜、L-丝氨酸为原料酯化合成L-丝氨酸甲酯盐酸盐,确定了L-丝氨酸甲酯盐酸盐的最佳合成条件,在保证其工业纯度的基础上综合改进了所采用的重结晶方案。
关键词 L-丝氨酸甲酯盐酸盐 合成 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硝基-6-羟基-2-苯并噁唑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建庭 毛连城 +2 位作者 王嘉安 胡建民 金宁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40-1044,共5页
研究了以关键中间体4-氨基-6-硝基间苯二酚盐酸盐(ANR.HCl)和对苯二甲酸单甲酯(MTA)为原料,分别经酰氯化、缩合、环合分步或原位合成AB型新单体前体—4-(5-硝基-6-羟基-2-苯并噁唑基)苯甲酸甲酯(MNB)的技术。反应优化条件为:在甲基异丁... 研究了以关键中间体4-氨基-6-硝基间苯二酚盐酸盐(ANR.HCl)和对苯二甲酸单甲酯(MTA)为原料,分别经酰氯化、缩合、环合分步或原位合成AB型新单体前体—4-(5-硝基-6-羟基-2-苯并噁唑基)苯甲酸甲酯(MNB)的技术。反应优化条件为:在甲基异丁基酮溶剂中,n(ANR.HCl)∶n(MTA)=1.00∶1.03,115℃缩合反应2.5h,m(ANR.HCl)∶m(PPA)=1.00∶3.25的多聚磷酸(PPA),120℃环合8.5h,MNB收率75.68%(以ANR.HCl计),HPLC测定ω(MNB)=96.32%。产物结构经1HNMR和IR测试技术得以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羟基苯并噁唑基)苯甲酸甲酯 单体前体 氨基硝基间苯二酚盐酸盐 缩环合反应 原位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金刚乙胺的合成 被引量:5
7
作者 蔡小华 刘志华 胡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5-126,共2页
A synthetic process of rimantadine hydrochloride was reported.It was started from adamantane, via intermedium 1 bromoadamandine, 1 adamantane methyl ketone, then reacted with formamide and finally hydrolyzed. The cost... A synthetic process of rimantadine hydrochloride was reported.It was started from adamantane, via intermedium 1 bromoadamandine, 1 adamantane methyl ketone, then reacted with formamide and finally hydrolyzed. The cost was low and the process was simple,the overall yield being 53.8%.This procesis valuable for industrie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 1-溴代金刚烷 1-金刚烷甲基酮 盐酸金刚乙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农药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唐正义 胡蓉 +1 位作者 卿东红 黄作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8-792,共5页
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3种农药(甲胺磷、甲基硫菌灵和盐酸吗啉胍)在正常使用浓度范围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3种农药单独使用时,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1),农药浓度与微核率呈剂量.效应... 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3种农药(甲胺磷、甲基硫菌灵和盐酸吗啉胍)在正常使用浓度范围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3种农药单独使用时,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1),农药浓度与微核率呈剂量.效应关系,且盐酸吗啉胍的诱变效应大于其他2种农药.3种农药联合作用时,高浓度组具拮抗性,中低浓度组显示协同作用,微核率与农药浓度不表现剂量一效应关系.3种农药的最佳使用浓度:甲胺磷为0.2300~0.2500g·L^-1,甲基硫菌灵为0.4680~0.5260g·L^-1,盐酸吗啉胍为0.0556~0.0592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蚕豆根尖 微核率 诱变活性 甲胺磷 甲基硫菌灵 盐酸吗啉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熔压敏胶载药基质中的药物透皮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承潇 崔秀明 +2 位作者 韩伟 曲媛 杨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9-285,共7页
研究了热熔压敏胶载药基质的结构和组成对药物透皮性能的影响。选择水杨酸甲酯和盐酸苯海拉明作为模型药物,采用热熔法制备压敏胶载药基质;选择累积透皮量和稳态流量作为考察指标,用Franz扩散池进行药物透皮性能考察。结果发现:压敏胶... 研究了热熔压敏胶载药基质的结构和组成对药物透皮性能的影响。选择水杨酸甲酯和盐酸苯海拉明作为模型药物,采用热熔法制备压敏胶载药基质;选择累积透皮量和稳态流量作为考察指标,用Franz扩散池进行药物透皮性能考察。结果发现:压敏胶结构和组成对水杨酸甲酯透皮性能有显著影响,对盐酸苯海拉明透皮性能无显著影响。水杨酸甲酯的累积透皮量和稳态流量都要高于盐酸苯海拉明;水杨酸甲酯的皮肤通透性较好,盐酸苯海拉明的皮肤通透性较差,药物在压敏胶基质中的扩散是药物透皮的限速步骤;皮肤成为影响药物扩散的限速膜,压敏胶结构对药物透皮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熔压敏胶 嵌段聚合物 水杨酸甲酯 盐酸苯海拉明 经皮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酰胺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军 邱楠楠 +2 位作者 黄金程 董永喜 贺殿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7-380,共4页
γ-氨基丁酰胺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现有合成路线繁琐、反应条件苛刻、最终产率较低。本文设计以γ-氨基丁酸为原料,经过酰化、氨解作用合成γ-氨基丁酰胺。同时考察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工艺成熟,适宜工... γ-氨基丁酰胺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现有合成路线繁琐、反应条件苛刻、最终产率较低。本文设计以γ-氨基丁酸为原料,经过酰化、氨解作用合成γ-氨基丁酰胺。同时考察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工艺成熟,适宜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γ-氨基丁酸甲酯盐酸盐 γ-氨基丁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甲基-3-乙基-3-(3-羟基苯基)-六氢-1H-氮杂盐酸盐的合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敬来 李炜 +2 位作者 谢琼 陈燕 仇缀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 由间甲氧基苯乙酮 (Ⅴ )合成 1-甲基-3-乙基-3-(3-羟基苯基)-六氢-1H-氮杂盐酸盐 (Ⅰ )。方法以间甲氧基苯乙酮 (Ⅴ )为起始原料经Willgerodt重排和氯置换成酰氯 ,然后与 4 甲氨基丁酸甲酯盐酸盐 (Ⅳ )缩合成酰胺 ,碱性环合后... 目的 由间甲氧基苯乙酮 (Ⅴ )合成 1-甲基-3-乙基-3-(3-羟基苯基)-六氢-1H-氮杂盐酸盐 (Ⅰ )。方法以间甲氧基苯乙酮 (Ⅴ )为起始原料经Willgerodt重排和氯置换成酰氯 ,然后与 4 甲氨基丁酸甲酯盐酸盐 (Ⅳ )缩合成酰胺 ,碱性环合后再乙基化 ,通过Wolff Kishner Huang和锂铝氢二步还原 ,最后成盐共八步反应得到 1-甲基-3-乙基-3-(3-羟基苯基)-六氢-1H-氮杂盐酸盐 (Ⅰ )。结果 采用价廉易得的原料、试剂和普通的反应条件、经八步反应高质量地合成了 1-甲基-3-乙基-3-(3-羟基苯基)-六氢-1H-氮杂盐酸盐 (Ⅰ )。结论 该合成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具有工业生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苯基 盐酸盐 氮杂 乙基 甲基 为起始原料 氨基丁酸 反应条件 工业生产 苯乙酮 甲氧基 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红膜修饰电极电化学检测盐酸环丙沙星 被引量:1
12
作者 丛俏 宋相孟 秦洪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2-596,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制备了聚甲基红膜修饰电极,并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盐酸环丙沙星(CPLX)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确定了聚合膜厚度、支持基质种类、最佳pH值、富集电位和时间等CPLX检测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pH=5.5的PBS缓... 采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制备了聚甲基红膜修饰电极,并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盐酸环丙沙星(CPLX)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确定了聚合膜厚度、支持基质种类、最佳pH值、富集电位和时间等CPLX检测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pH=5.5的PBS缓冲体系中,CPLX在该修饰电极上出现一个不可逆的氧化峰,且在8.0×10^(-6)~1.0×10^(-4)mol/L范围内,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μA)=0.618 93C(μmol/L)+57.191 04,R=0.998 1,检测下限为2.0×10^(-6)mol/L。平行测定的相对误差(RSD)小于1.325%(n=7),样品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44%,99.82%和102.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红 修饰电极 电化学检测 盐酸环丙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甲基哌嗪-1-二硫代甲酸-(3-氰基-3,3-二苯基)丙酯盐酸盐在小鼠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维 冉福香 +4 位作者 王瑞卿 崔景荣 李润涛 程铁明 葛泽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 :观察 4 甲基哌嗪 1 二硫代甲酸 (3 氰基 3,3 二苯基 )丙酯盐酸盐 (Hyd)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 ,以确定该化合物的应用前景。方法 :采用小鼠肉瘤 180和肝癌 2 2及人胃癌异种移植裸鼠肿瘤模型 ,观察Hyd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生... 目的 :观察 4 甲基哌嗪 1 二硫代甲酸 (3 氰基 3,3 二苯基 )丙酯盐酸盐 (Hyd)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 ,以确定该化合物的应用前景。方法 :采用小鼠肉瘤 180和肝癌 2 2及人胃癌异种移植裸鼠肿瘤模型 ,观察Hyd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通过口服灌胃给药 ,不同浓度Hyd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 抑制率可达到 4 6 .4 %~ 5 9.6 % (P <0 .0 1~ 0 .0 0 1) ;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 2 抑制率可达到39 .3%~ 5 1.6 % (P <0 .0 5~ 0 .0 0 1) ;对裸鼠人胃癌异种移植瘤的抑制率可达到 18.1%~ 5 9.0 %。结论 :Hyd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 2 和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 有明显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哌嗪-1-二硫代甲酸-(3-氰基-3-3-二苯基)丙酯盐酸盐 肉瘤S180 肝癌H22 人胃癌异种移植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中5种抑菌剂 被引量:3
14
作者 逄焕欢 高磊 +1 位作者 杨志宏 冯艳春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09-714,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中5种抑菌剂(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硫柳汞、苯扎溴铵和苯扎氯铵)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Extend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1%三乙胺溶液(磷酸调p H值至3.0)-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1.0m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中5种抑菌剂(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硫柳汞、苯扎溴铵和苯扎氯铵)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Extend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1%三乙胺溶液(磷酸调p H值至3.0)-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1.0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62nm。结果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硫柳汞、苯扎溴铵/苯扎氯铵各峰均分离良好;羟苯甲酯在0.0410~0.8204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8%,n=9);羟苯乙酯在0.0400~0.7996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7%,n=9);硫柳汞在0.0806~1.6112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0.9%,n=9);苯扎溴铵在0.0204~0.4076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0.9%,n=9);苯扎氯铵0.0197~0.3932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1.0%,n=9)。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可用于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中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硫柳汞、苯扎溴铵及苯扎氯铵5种抑菌剂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 抑菌剂 羟苯甲酯 羟苯乙酯 硫柳汞 苯扎溴铵 苯扎氯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α-萘甲基)-2-甲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盐酸盐的化学研究和降压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文龙 彭司勋 张惠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粉防己碱有较好的钙拮抗作用,临床上已试用于治疗高血压,为简化结构,将粉防己碱还原裂解,以裂解产物为先导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取代的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其中86040经药效学研究表明,静注或口服给药,对正常和高血压大鼠都有降压作用,本文... 粉防己碱有较好的钙拮抗作用,临床上已试用于治疗高血压,为简化结构,将粉防己碱还原裂解,以裂解产物为先导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取代的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其中86040经药效学研究表明,静注或口服给药,对正常和高血压大鼠都有降压作用,本文还探讨了86040构象对活性的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四氢异喹啉 降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头孢哌酮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文珑 常宏宏 +2 位作者 李俊波 延秀银 王志忠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6,共3页
固体光气与D(-)-α-(4-乙基-2,3-双氧代哌嗪-1-甲酰胺基)对羟基苯乙酸反应制得D(-)-α-(4-乙基-2,3-双氧代哌嗪-1-甲酰胺基)对羟基苯乙酰氯,结构经^1H-NMR、IR确证;采用新型催化剂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催化7-ACA与1-甲基-5-... 固体光气与D(-)-α-(4-乙基-2,3-双氧代哌嗪-1-甲酰胺基)对羟基苯乙酸反应制得D(-)-α-(4-乙基-2,3-双氧代哌嗪-1-甲酰胺基)对羟基苯乙酰氯,结构经^1H-NMR、IR确证;采用新型催化剂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催化7-ACA与1-甲基-5-巯基四氮唑反应制得7-氨基-3-[5-(1-甲基-1,2,3,4-四氮唑基)硫甲基]-△^3-头孢-4-羧酸盐酸盐后,再与D(-)-α-(4-乙基-2,3-双氧代哌嗪-1-甲酰胺基)对羟基苯乙酰氯进行反应制得头孢哌酮,产物结构与文献报道一致。反应总收率为58.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 D(-)-α-(4-乙基-2 3-双氧代哌嗪-1-甲酰胺基)对羟基苯乙酰氯 7-氨基-3-[5-(1-甲基-1 2 3 4-四氮唑基)硫甲基]-△~3-头孢-4-羧酸盐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美普他酚(2-氨基-6-甲基)-苯甲酸酯的含量
17
作者 谢琼 郁韵秋 +3 位作者 谢欣辛 卢美艳 郑伟 仇缀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盐酸美普他酚(2-氨基-6-甲基)-苯甲酸酯的含量。方法采用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0.02 mol/L醋酸铵水溶液(氨水调...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盐酸美普他酚(2-氨基-6-甲基)-苯甲酸酯的含量。方法采用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0.02 mol/L醋酸铵水溶液(氨水调节pH至7.4):甲醇(25∶75,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结果盐酸美普他酚(2-氨基-6-甲基)-苯甲酸酯的最低定量限为20 ng,线性范围20-500μg/mL(r=0.999 4)。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盐酸美普他酚(2-氨基-6-甲基)-苯甲酸酯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美普他酚(2-氨基-6-甲基)-苯甲酸酯 含量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4-(甲硫基)-2-[2-羰基-1-吡咯烷基]丁酰胺的合成
18
作者 徐宝财 于凉云 +2 位作者 肖阳 胡燕霞 周雅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88-790,共3页
(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酸甲酯盐酸盐于浓氨水中,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得(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酰胺,收率63%;(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酰胺用甲醇溶解,与浓盐酸成盐,得(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酰胺盐酸盐,收率66%;(S) 2 氨基 4 (甲硫基... (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酸甲酯盐酸盐于浓氨水中,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得(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酰胺,收率63%;(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酰胺用甲醇溶解,与浓盐酸成盐,得(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酰胺盐酸盐,收率66%;(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酰胺盐酸盐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及研细氢氧化钾的作用下,与4 氯丁酰氯发生取代、环化反应,制得(S) 4 (甲硫基) 2 [2 羰基 1 吡咯烷基]丁酰胺,收率61%。产品的结构经TLC、IR、1HNMR等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2-氨苯-4-(甲硫基)丁酸甲酯盐酸盐 (S)-2-氨基-4-(甲硫基)丁酰胺 (S)-4-(甲硫基)-2-[2-碳基-1-吡咯烷基]丁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脯氨酰胺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书琴 杨会龙 史兰香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25-327,共3页
以L-脯氨酸为原料合成了L-脯氨酰胺,改用将溶剂全部蒸除直接用于下步反应的方法,解决了因L-脯氨酸甲酯盐酸盐吸湿造成的结晶困难,用AR级甲醇代替无水甲醇进行L-脯氨酸甲酯盐酸盐的制备,省去了甲醇的无水处理环节。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如... 以L-脯氨酸为原料合成了L-脯氨酰胺,改用将溶剂全部蒸除直接用于下步反应的方法,解决了因L-脯氨酸甲酯盐酸盐吸湿造成的结晶困难,用AR级甲醇代替无水甲醇进行L-脯氨酸甲酯盐酸盐的制备,省去了甲醇的无水处理环节。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n(L-脯氨酸)∶n(氯化亚砜)=1∶1.1,滴加氯化亚砜温度为-10℃以下,保温反应0.5 h,室温反应9 h;氨化反应在常压0℃进行,时间为24 h。L-脯氨酰胺总产率达94.1%,光学纯度达到9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脯氨酰胺 L-脯氨酸甲酯盐酸盐 L-脯氨酸洒旨化 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胺和N-甲基羟胺盐酸盐的自催化分解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姣姣 陈利平 +3 位作者 陈网桦 呂家育 李焓 陈莹莹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40-1146,共7页
采用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和中断回扫法(动态DSC)以及绝热加速量热法(ARC),鉴别盐酸羟胺(HH)和N-甲基羟胺盐酸盐(NMHH)的热分解是否具有自催化分解特性,分析二者的热分解危险性。动态DSC及等温DSC结果均表明:HH和NMHH的热分解均具有自... 采用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和中断回扫法(动态DSC)以及绝热加速量热法(ARC),鉴别盐酸羟胺(HH)和N-甲基羟胺盐酸盐(NMHH)的热分解是否具有自催化分解特性,分析二者的热分解危险性。动态DSC及等温DSC结果均表明:HH和NMHH的热分解均具有自催化分解特性;10℃·min-1温升速率下,HH和NMHH的放热量分别为2284.85 J·g-1和2188.41 J·g-1,放热量较大。ARC结果显示:HH和NMHH起始分解温度分别为110.6℃和90.7℃,热分解均在30 min内分解完全,最大温升速率分别达到193.4℃·min-1和218.9℃·min-1,热分解剧烈。对确认有自催化分解特性的HH、NMHH、三硝基甲苯(TNT)、奥克托今(HMX)、黑索今(RDX)和过氧化苯甲酰(BPO),以及确认不具有自催化分解特性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硝酸异辛酯(EHN)和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的ARC数据对比分析,发现非自催化分解反应从检测到放热至最大温升速率的时间(t0-max)均远长于自催化分解反应对应时间,且热修正系数变化对该规律不产生影响,由此判断可以采用绝热量热数据t0-max鉴别物质热分解是否具有自催化分解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胺(HH) N-甲基羟胺盐酸盐(NMHH) 热分解 自催化 差示扫描量热(DSC) 绝热加速量热(A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