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胁迫下水稻根系研究方法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金红 李铁梅 +3 位作者 楼巧君 陈守俊 徐凯 陈亮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根系是水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养分的主要器官,同时具有重要的合成与分泌功能,对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抗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首先简述了水稻根系形态、解剖、生理性状的主要研究方法,其次对水稻在干旱胁迫下的根... 根系是水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养分的主要器官,同时具有重要的合成与分泌功能,对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抗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首先简述了水稻根系形态、解剖、生理性状的主要研究方法,其次对水稻在干旱胁迫下的根系研究方法做了简要介绍,最后提出了今后水稻根系研究方法需要重点突破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系 研究方法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田搅浆方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毓凯 于兴龙 +2 位作者 王林鹤 时雁 王洋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2期215-224,共10页
为揭示水田不同搅浆方式对寒区水稻根系形态结构和生理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龙粳31为试验材料,设置旱平免搅浆(HP)、水平地免搅浆(SP)、常规搅浆(CK)3种搅浆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对各生育期水稻根系形态结构指标、... 为揭示水田不同搅浆方式对寒区水稻根系形态结构和生理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龙粳31为试验材料,设置旱平免搅浆(HP)、水平地免搅浆(SP)、常规搅浆(CK)3种搅浆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对各生育期水稻根系形态结构指标、根系生理活性指标、干物质量及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水稻根系形态指标在抽穗扬花期趋于稳定,与CK相比,HP处理下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平均直径分别显著增加14.1%、8.79%、7.16%和4.06%,SP处理下仅总根长显著增加6.43%。水稻根系生理活性指标在抽穗扬花期达到最大值,与CK相比,HP和SP分别使根系氧化活力显著增加16.1%和5.51%,根系伤流强度显著增加10.2%和5.74%。同时,与CK相比,HP和SP的水稻产量分别显著提高7.65%和4.03%。综上所述,HP能够明显改善根系形态,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生理活性,进而促进水稻植株地上部生长和产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搅浆方式 水稻根系 形态结构 生理活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丸粒化种子直播技术方法研究
3
作者 夏冬冬 简启欢 +4 位作者 毛木亮 唐成果 罗廷松 徐文波 彭琴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0期170-171,共2页
水稻丸粒化种子直播技术在水稻产区推广应用并不广泛。为规范应用水稻丸粒化直播栽培技术,从选种、整地、稻种丸粒化处理、播种、播后管理等方面,着重对水稻丸粒化种子直播技术方法进行阐述,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水稻种子 丸粒化 直播栽培 技术方法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根系研究法的现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成良 尹富强 +3 位作者 陈大洲 黄英金 肖叶青 邬文昌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34-36,40,共4页
简略回顾了根系研究法的进展史,对近年来水稻根系研究法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评价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关键词 水稻 根系 研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栽插方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何艳 严田蓉 +8 位作者 郭长春 李娜 彭志芸 唐源 马鹏 余华清 孙永健 杨志远 马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5-114,共10页
通过明确不同秸秆还田与栽插方式下水稻根系及产量形成的差异,为不同栽插方式下秸秆还田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迟熟型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置秸秆不还田、覆盖还田和翻埋还田3种还田方式,副区为人工移栽... 通过明确不同秸秆还田与栽插方式下水稻根系及产量形成的差异,为不同栽插方式下秸秆还田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迟熟型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置秸秆不还田、覆盖还田和翻埋还田3种还田方式,副区为人工移栽和毯苗机插2种栽插方式,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和栽插方式下水稻根干质量、根冠比、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差异。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为前抑后促,抑制了分蘖盛期单茎和群体根系的生长,促进了拔节期至成熟期根系的生长,齐穗期翻埋还田水稻根系生长更好,成熟期则是覆盖还田根干质量、根数更高。各生育时期根系直径,分蘖盛期和成熟期的单茎、群体根系指标以及根干质量,拔节后15 d、齐穗后15 d和成熟期单茎伤流强度均表现为人工移栽>毯苗机插,但拔节期和齐穗期根系形态指标和群体根干质量小于毯苗机插。不同于翻埋还田对毯苗机插稻齐穗期根系生长有利,覆盖还田能有效促进人工移栽稻齐穗期根系生长,减缓花后根系衰老,维持单茎较大伤流强度。2)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平均使水稻增产3.50%,与人工移栽互作的增产率为2.03%~9.81%,与毯苗机插互作的增产不明显,其中又以秸秆覆盖还田与人工移栽互作增产效果最佳。3)分蘖盛期根干质量,成熟期根干质量、单茎根系指标和群体根系指标,分别与每穗粒数、总颖花量和产量显著正相关,分蘖单茎和群体根系形态指标与有效穗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秸秆还田后人工移栽均实现了增产,而毯苗机插多表现为减产,覆盖还田产量较翻埋还田高。覆盖还田与人工移栽互作下的水稻根系早生快发、衰老慢、单茎伤流强度大,产量最高,翻埋还田促进了毯苗机插中期的根系生长,但齐穗后根系衰老快,单茎伤流强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秸秆 生长 秸秆还田 水稻 栽插方式 根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栽培条件下种植方式对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0
6
作者 李杰 张洪程 +8 位作者 常勇 龚金龙 胡雅杰 龙厚元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08-2220,共13页
为探明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以超级稻品种淮稻9号和徐稻3号为材料,对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水稻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方式超级稻... 为探明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以超级稻品种淮稻9号和徐稻3号为材料,对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水稻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方式超级稻产量差异极显著,与手栽相比,机插和直播分别减产5.05%和13.68%。(2)群体根数,直播>机插>手栽,但随生育进程差异越来越小,总根长拔节期直播>机插>手栽,抽穗期和成熟期,机插>手栽>直播;单茎根数不同种植方式间差异较小,总根长手栽>机插>直播,不同方式间差异大都达到显著水平;每条根长手栽和机插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直播,根直径手栽>机插>直播,不同方式间差异显著。(3)群体根系干重拔节期机插和直播间差异不显著,均极显著高于手栽,抽穗期不同方式间差异均不显著,成熟期手栽>机插>直播,不同方式间差异极显著,抽穗后根系干重衰减率直播>机插>手栽,不同方式间差异显著;单茎根系干重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均手栽>机插>直播,不同方式间差异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抽穗后根系干重衰减率直播与机插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手栽;地上部干重手栽、机插、直播依次减小,根冠比则依次增大。(4)与手栽相比,机插和直播根系主要分布在0~10cm的土层内,特别是直播,65%的根系分布在0~5cm的土层内;0~5cm土层根系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手栽、机插、直播依次增大,5~10cm、10~15cm和15cm以下均依次减小。(5)群体根系吸收面积拔节期差异不显著,抽穗期手栽>机插>直播,不同方式间差异极显著,成熟期手栽和机插间差异不显著,均极显著高于直播;单茎根系吸收面积拔节期和成熟期手栽与机插间差异不显著,均极显著高于直播,抽穗期手栽>机插>直播,不同方式间差异极显著。(6)抽穗后群体根系伤流强度手栽、机插、直播依次增大,单茎根系伤流强度则依次减小。说明不同种植方式对超级稻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有明显影响,每条根长和根直径的不同以及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不同是不同种植方式水稻根系性状的两个显著特征。与手栽和机插相比,直播根系分布浅,每条根长和根直径小,群体根数多,但单茎根系总长短,根系干重低,吸收面积和抽穗后伤流强度小;机插与手栽相比,根直径小,根系分布浅,抽穗后群体和单茎根系干重低、下降快,单茎根系总长和伤流强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方式 超级稻 高产栽培 根系 形态生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肥力和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任万军 杨文钰 +2 位作者 樊高琼 陈德春 吴锦秀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8-110,162,共4页
以冈优22、Ⅱ优162和K优047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肥力、根系特征、根系伤流液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高留茬抛秧处理促进了土壤肥力提高,水稻成熟期其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钾均高于常耕插... 以冈优22、Ⅱ优162和K优047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肥力、根系特征、根系伤流液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高留茬抛秧处理促进了土壤肥力提高,水稻成熟期其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钾均高于常耕插秧、常耕抛秧和移栽前的基础肥力,同时速效氮、钾含量也有明显提高。免耕高留茬抛秧前期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量均较低,拔节期总根长和根数均大大低于常耕插秧,也低于常耕抛秧。但免耕高留茬抛秧延缓了后期根系和地上部衰老,抽穗后30 d根系伤流液强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常耕抛秧和插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系 土壤肥力 种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根系研究法最新进展 被引量:36
8
作者 程建峰 潘晓云 刘宜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55-59,共5页
对近年来的作物根系研究法最新进展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简要叙述了各方法的操作要点,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点和使用对象。
关键词 作物 根系 根系研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植株发根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任万军 杨文钰 +2 位作者 樊高琼 吴锦秀 汪莉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7-290,294,共5页
采用剪根水培和3H核素示踪的方法研究了种植方式对水稻植株不同生育阶段发根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根力指标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单峰曲线,单株根长、根数和根重均在孕穗期达到峰值;3种种植方式中,常耕插秧处理的植株在拔节至抽穗期发根力最... 采用剪根水培和3H核素示踪的方法研究了种植方式对水稻植株不同生育阶段发根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根力指标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单峰曲线,单株根长、根数和根重均在孕穗期达到峰值;3种种植方式中,常耕插秧处理的植株在拔节至抽穗期发根力最强,而免耕留茬抛秧处理的发根力最低。抽穗后10d,免耕留茬抛秧处理的新根重、新根3H-同化物比活度、总活度和分配比例均最高。新根干重与新根的3H-同化物分配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的3H-同化物分配比例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发根力 3^H-同化物 种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水上栽培方法研究水稻根系 被引量:16
10
作者 吴伟明 宋祥甫 邹国燕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对水上种植条件下的水稻根系的一些性状与水田条件下种植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水上水稻的根系数量、根系分枝特性、根粗等形态指标以及根系活跃吸收面积百分比等生理指标与水田水稻根系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而且在整个生育期内的动... 对水上种植条件下的水稻根系的一些性状与水田条件下种植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水上水稻的根系数量、根系分枝特性、根粗等形态指标以及根系活跃吸收面积百分比等生理指标与水田水稻根系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而且在整个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也呈现出较一致的趋势。说明利用水上种植方法研究水稻根系是可行的 ,能较好地反映较高产量水平的水稻根系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系 水上种植 研究方法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秧苗发根力与一些碳氮营养生理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17
11
作者 任万军 卢庭启 +1 位作者 赵中操 杨文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11,共9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秧苗发根力与一些碳氮生理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秧苗根、茎、叶的氮质量分数与新发根数呈显著正相关,氮积累量与单株根长、根数和根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秧苗发根力各性状呈大小不等的...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秧苗发根力与一些碳氮生理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秧苗根、茎、叶的氮质量分数与新发根数呈显著正相关,氮积累量与单株根长、根数和根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秧苗发根力各性状呈大小不等的负相关关系,叶鞘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则与其呈正相关;根系淀粉酶活性与单株根长、根质量和根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叶鞘中的淀粉酶活性与发根节和根系中的腺苷三磷酸酶(ATP酶)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根系ATP酶活性与根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840 7,达到极显著水平;旱育秧苗植株的氮质量分数和叶鞘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高,植株淀粉酶和ATP酶活性强,为较强的秧苗发根力奠定了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发根力 碳氮营养 育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水稻根系形态特性实验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燕湘 罗丽华 何静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6年第7期24-26,共3页
通过对不同类型水稻根系的根长、根重、根的体积、总根数、白根数等形态特性指标的比较,发现根数主要取决于拔节期至抽穗期,且在不同时期各个指标的变化幅度是杂交稻大于常规稻,杂交稻在各个时期根系形态特性指标比常规稻相对都要大。
关键词 实验方法 水稻根系 形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sher判别法对黑龙江大米产地溯源 被引量:4
13
作者 钱丽丽 冷候喜 +4 位作者 张爱武 宋雪健 曹冬梅 汤华成 张东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3-207,共5页
为了探索大米产地鉴别可行性,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该研究采用Fisher判别法(Fisher discriminant method,费希尔判别法)进行建模并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对2015年黑龙江5个水稻主产区(五常、佳木斯、齐齐哈尔、双鸭山、牡丹江)... 为了探索大米产地鉴别可行性,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该研究采用Fisher判别法(Fisher discriminant method,费希尔判别法)进行建模并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对2015年黑龙江5个水稻主产区(五常、佳木斯、齐齐哈尔、双鸭山、牡丹江)的118份大米粉末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的扫描,光谱预处理方法为9点二阶求导结合5点平滑,建模波长为全波长。对模型采用留一交叉验证和预测样本集进行验证,5个地域的验证结果分别为94.4%、94.4%、91.7%、91.7%、94.4%和87.5%、87.5%、87.5%、100%、100%。预测结果达到80%以上,初步认定近红外光谱指纹分析技术可用于黑龙江大米产地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产地溯源 近红外光谱 Fisher判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秧方式下水稻秧苗内源激素特征及其与植株发根力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任万军 王丽 +3 位作者 卢庭启 赵中操 姚雄 杨文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70-1074,共5页
以杂交稻组合冈优22、Ⅱ优162和K优047为材料,设置湿润育秧、旱育秧和塑盘水育3种育秧方式,分别测定了秧苗根系和发根节内源激素特性,分析了内源激素与秧苗发根力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旱育秧的发根力强于湿润育秧和塑盘水育秧;冈优22在... 以杂交稻组合冈优22、Ⅱ优162和K优047为材料,设置湿润育秧、旱育秧和塑盘水育3种育秧方式,分别测定了秧苗根系和发根节内源激素特性,分析了内源激素与秧苗发根力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旱育秧的发根力强于湿润育秧和塑盘水育秧;冈优22在3种育秧方式下的发根能力均最强,Ⅱ优162在旱育秧方式下发根力强于K优047,但在湿润育秧和塑盘育秧方式下弱于K优047;旱育秧根系和发根节的ABA含量低于湿润育秧和塑盘水育秧,GA含量则最高;根系ABA含量与总根长呈显著负相关,GA含量与总根长、根重和根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内源激素 发根力 育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覆盖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与热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脱云飞 费良军 +1 位作者 杨路华 张永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7-32,共6页
利用试验实测资料确定作物根系吸水模型和水热运移模型的参数,分别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水热运移模型进行离散和迭代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模拟研究秸秆覆盖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和热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模型能描述不同覆盖率条件下夏玉米... 利用试验实测资料确定作物根系吸水模型和水热运移模型的参数,分别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水热运移模型进行离散和迭代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模拟研究秸秆覆盖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和热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模型能描述不同覆盖率条件下夏玉米生育期农田土壤水分和热量的变化规律,土壤含水率在0~40 cm逐渐减少,在40~100 cm逐渐增大;土壤温度在0~20 cm逐渐减少.不同覆盖率下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均为覆盖率150%>覆盖率100%>覆盖率50%>不覆盖.可见秸秆覆盖节水和控温效果明显,为节水条件下的作物高产提供了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根系吸水 水热运移 有限差分法 模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秧方式对免耕稻立苗期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秦华东 肖巧珍 +2 位作者 江立庚 张玉 徐世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3期389-392,共4页
研究了编织布隔层旱育秧、编织布隔层湿润育秧和塑盘旱育秧3种育秧方式对免耕稻立苗期的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立苗期编织布隔层旱育秧和编织布隔层湿润育秧处理的单株总根数、白根数、一次分枝根数量、二次分枝根数量、根半径、根... 研究了编织布隔层旱育秧、编织布隔层湿润育秧和塑盘旱育秧3种育秧方式对免耕稻立苗期的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立苗期编织布隔层旱育秧和编织布隔层湿润育秧处理的单株总根数、白根数、一次分枝根数量、二次分枝根数量、根半径、根表面积、根冠比、单株根生物量、根系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塑盘旱育秧处理。编织布隔层育秧对免耕水稻单条根长影响不大,但促进了根毛的生长。与编织布隔层湿润育秧处理相比,编织布隔层旱育秧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秧方式 免耕稻 根系特性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红春 李富恒 周艳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8902-8905,共4页
着重讨论根系分泌物的收集、化感物质的分离、化感物质的鉴定以及生物测定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化感作用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穗型遗传研究中若干方法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文忠 刘丽霞 +3 位作者 韩亚东 徐正进 陈温福 张龙步 《辽宁农业科学》 2001年第2期12-14,共3页
对水稻穗型遗传研究中的某些方法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对穗弯角的测定应选择合适的测定标准和测定时间,并逐株挂牌跟踪测定,这是穗型遗传研究结果精确可靠的基础和前提;穗型性状应属质量-数量性状.其遗传分析以采用极大似然法较为... 对水稻穗型遗传研究中的某些方法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对穗弯角的测定应选择合适的测定标准和测定时间,并逐株挂牌跟踪测定,这是穗型遗传研究结果精确可靠的基础和前提;穗型性状应属质量-数量性状.其遗传分析以采用极大似然法较为精确;此外,还对穗型基因的多样性和多效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型 遗传研究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根系分布形态研究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吴朝晖 周建群 青先国 《湖南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11-14,共4页
简略回顾了根系研究法的历史。介绍了水稻根系研究法的现状,分为机械挖掘类和非挖掘类,机械挖掘类分为原状土片法、原状土柱法、网袋法、简易根箱法、塑料管土柱法;非挖掘类分为雾培法、同位素示踪法、桶(盆)钵栽培法、沙培法、水培法... 简略回顾了根系研究法的历史。介绍了水稻根系研究法的现状,分为机械挖掘类和非挖掘类,机械挖掘类分为原状土片法、原状土柱法、网袋法、简易根箱法、塑料管土柱法;非挖掘类分为雾培法、同位素示踪法、桶(盆)钵栽培法、沙培法、水培法、水上栽培法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系 研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进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水稻根尖细胞微管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计淑霞 盖国琛 +1 位作者 戴绍军 刘炜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4期40-42,55,共4页
植物细胞微管在细胞形态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体积小,且结构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观察到清晰的微管形态有一定的困难。本实验以水稻根尖为材料,介绍了一种改进的植物细胞微管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用此方法可以观察到清晰、... 植物细胞微管在细胞形态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体积小,且结构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观察到清晰的微管形态有一定的困难。本实验以水稻根尖为材料,介绍了一种改进的植物细胞微管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用此方法可以观察到清晰、完整的植物微管形态,此法对观察其它植物细胞微管结构也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胞 微管 水稻根尖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