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7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FLYWHEEL MOMENT OFINERTIA OF CRANE MECHANISM
1
作者 谷永茂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4期64-67,共4页
The origin and substance of the tlywheel moment calculation method of inertia mo ment of crane mechanism are set forth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in this paper, that is, the nucleus or the focus ofmoment of in... The origin and substance of the tlywheel moment calculation method of inertia mo ment of crane mechanism are set forth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in this paper, that is, the nucleus or the focus ofmoment of inertia calculation is the problem of calculating convertible tlywheelmoment. It is much better for the calculation of flywheel moment of loading move mass of lifting, traveling and rotating mechanism using the lo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 the theorem of kinetic energyfor that of radius - changing mechanism, and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 for that of all parts of gearing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HANISM of CRANE moment of INERTIA moment of FLYWHEEL CALCUL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ethod of moments for calculating dynamic responses beyond linear response theory
2
作者 康艳梅 徐健学 谢勇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9期1691-1697,共7页
A method of moments for calculat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periodically driven overdamped nonlinear stochastic systems in the general response sense is proposed, which is a modif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moments confi... A method of moments for calculat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periodically driven overdamped nonlinear stochastic systems in the general response sense is proposed, which is a modif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moments confined within linear response theory. The calculating experience suggests that the proposed technique is simple and efficient in implementation,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stochastic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first three orders of susceptibilities calculated by the proposed technique have high accuracy. The dependence of the spectral amplification parameters at the first three harmonics on the noise intensity is also investigated, and another observed phenomenon of stochastic resonance in the systems induced by the location of a single periodic orbit is disclosed and expl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method of moments dynamic susceptibility spectral amplification factor stochastic reson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surement of remanent magnetic moment using a torsion pendulum with single frequency modulation method
3
作者 乔敏娜 刘鲁华 +4 位作者 蔡柏松 张雅婷 王晴岚 徐家豪 刘祺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83-87,共5页
In Tian Qin spaceborne gravitational-wave detectors, the stringent requirements on the magnetic cleanliness of the test masses demand the high resolution ground-based characterization measurement of their magnetic pro... In Tian Qin spaceborne gravitational-wave detectors, the stringent requirements on the magnetic cleanliness of the test masses demand the high resolution ground-based characterization measurement of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Here we present a single frequency modulation method based on a torsion pendulum to measure the remanent magnetic moment mr of 1.1 kg dummy copper test mass, and the measurement result is(6.45 ± 0.04(stat) ± 0.07(syst)) × 10^(-8)A · m^(2).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of the mr is about 0.9 n A · m^(2), well below the present measurement requirement of Tian Qin. The method i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measuring extremely low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for us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borne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and other precision scientific appara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anent magnetic moment torsion pendulum single frequency modul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icient PO-MOM Method for Analysis of the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Large Antenna-Radome System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冰 徐晓文 何芒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8年第2期208-211,共4页
An efficient hybrid method based on the method of moments (MOM) and physical optics (PO) for the analysis of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electrically large antenna-radome system is presented. Specifically, MOM... An efficient hybrid method based on the method of moments (MOM) and physical optics (PO) for the analysis of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electrically large antenna-radome system is presented. Specifically, MOM is first applied to the antenna to find the current on its surface, and then the equivalent PO currents produced by the antenna radiation are assumed on the radome wall. When the coupling of the PO currents and antenna current is considered, the coupling matrix is divided into a series of partial matrices, in order to deduce the memory requirement and accelerate the evaluation process.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hybrid PO-MOM method is accurate and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OME ANTENNA physical optics(PO) method of moments(m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nite-field calculation of electric quadrupole moments of^2P3/2,^2D3/2,5/2,and^2F5/2,7/2 states for Yb^+ion
5
作者 Xi-Tong Guo Yan-Mei Yu +1 位作者 Yong Liu Bing-Bing Suo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5期203-207,共5页
Electric quadrupole moments of low-lying excited states of Yb^+are calculated by relativistic coupled-cluster theory with perturbations from external fields.The field-dependent energy differentiation provides accurate... Electric quadrupole moments of low-lying excited states of Yb^+are calculated by relativistic coupled-cluster theory with perturbations from external fields.The field-dependent energy differentiation provides accurate values of the electric quadrupole moments of^2P3/2,^2D3/2,5/2,and^2F5/2,7/2 states which agree well with experimental values.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electronic correlation to the electric quadrupole moments is investigated.Our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e early dispute of the electric quadrupole moment of the Yb^+(2F7/2)state for which the measured and theoretical values have a large discrepancy.These electric quadrupole moment values can help us to determine the electric quadrupole shifts in start-of-the-art experiments of the Yb+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 finite-field method electric quadrupole moment relativistic coupled-clus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hyperfine interaction constants, Landé g-factors, and electric quadrupole moments for the low-lying states of the 61Niq+(q=11,12,14,and 15) ions
6
作者 Ting-Xian Zhang Yong-Hui Zhang +1 位作者 Cheng-Bin Li Ting-Yun Shi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65-72,共8页
Highly charged nickel ions have been suggested as candidates for the ultra-precise optical clock, meanwhile the relevant experi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multiconfiguration Dirac–Hartree–Fock... Highly charged nickel ions have been suggested as candidates for the ultra-precise optical clock, meanwhile the relevant experi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multiconfiguration Dirac–Hartree–Fock(MCDHF)method, we calculated the hyperfine interaction constants, the Landég-factors, and the electric quadrupole moments for the low-lying states in the 61Ni11+,61Ni12+,61Ni14+, and61Ni15+ ions. These states are clock states of the selected clock transitions in highly charged nickel ions(see Fig. 1). Based on discussing the effects of the electron correlations, the Breit interaction, and quantum electrodynamics(QED) effect on these physical quantities, reasonable uncertainties were obtained for our calculated results. In addition, the electric quadrupole frequency shifts and the Zeeman frequency shifts of the clock transitions concerned were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fine interaction Landég-factors electric quadrupole moment multiconfiguration Dirac-Hartree–Fock(MCDHF)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优化的稀疏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设计方法
7
作者 王力 王奇 +1 位作者 于大群 刘书田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6,共6页
文中提出了基于拓扑优化的稀疏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设计方法,构造了基于拓扑优化的稀疏阵列天线布局优化模型以及基于梯度优化算法的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考虑由于布局形式变化导致的阵元间互耦效应的变化,在优化方法中有效集成了参数化... 文中提出了基于拓扑优化的稀疏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设计方法,构造了基于拓扑优化的稀疏阵列天线布局优化模型以及基于梯度优化算法的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考虑由于布局形式变化导致的阵元间互耦效应的变化,在优化方法中有效集成了参数化矩量法以实现阵列天线辐射方向特性的解算和性能的精准设计。为了利用梯度优化算法有效求解优化问题,将各个天线单元等效为一系列等效电阻层,采用正切型材料插值模型建立虚拟电阻与设计变量之间的插值关系,保证离散拓扑变量连续化后的自动0-1分化。优化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求解低副瓣稀疏阵列天线布局优化设计问题,且在实现阵列天线副瓣电平降低的同时减少了天线单元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天线阵列 稀疏阵列 优化设计 矩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柱节点考虑弯剪相关性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
8
作者 郑文忠 吕盛先 +1 位作者 郑博文 王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
对于同时受到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作用的板柱节点,目前已有方法大多将不平衡弯矩等效为竖向荷载,从而给出其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但该方法所涉及的不平衡弯矩比例系数的计算还存在较大争议,且没有考虑竖向荷载与不平衡弯矩耦合的影... 对于同时受到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作用的板柱节点,目前已有方法大多将不平衡弯矩等效为竖向荷载,从而给出其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但该方法所涉及的不平衡弯矩比例系数的计算还存在较大争议,且没有考虑竖向荷载与不平衡弯矩耦合的影响。因此,本文首先通过推导给出仅有竖向荷载作用的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和仅有不平衡弯矩作用的板柱节点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公式的合理性。然后基于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的试验结果,拟合得到板柱节点考虑弯剪相关性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最后对所提计算方法与不同规范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柱节点 竖向荷载 不平衡弯矩 受冲切承载力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薄板切割变形的机理研究及预控分析
9
作者 王江超 杜仕忠 +4 位作者 陈相飞 牛业兴 杨洋 赵宏权 吴磊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07,共9页
[目的]为有效控制高强钢薄板的火焰切割精度,研究切割面外失稳变形及面内弯曲变形的产生机理,提出动态辅助加热减小火焰切割变形的工艺方法。[方法]以3mm厚的Q550板材为研究对象,通过火焰切割试验和三坐标测量等方法,观测到高强钢薄板... [目的]为有效控制高强钢薄板的火焰切割精度,研究切割面外失稳变形及面内弯曲变形的产生机理,提出动态辅助加热减小火焰切割变形的工艺方法。[方法]以3mm厚的Q550板材为研究对象,通过火焰切割试验和三坐标测量等方法,观测到高强钢薄板切割件的面外失稳变形和面内弯曲变形;应用大变形理论的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分析高强钢薄板切割的热力学响应,以及辅助加热对高强钢薄板切割变形的影响。[结果]预测的切割变形趋势和数值,都与实际测量结果高度吻合;在远离割缝区域辅助加热,切割面外失稳变形可降低90%,且面内弯曲变形降低40%以上。[结论]基于切割变形产生的力学机理,可采用不同的辅助加热工艺,提高薄板火焰切割的精度;同时,应用高通量的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可以得到减小火焰切割变形的优化工艺,指导高强钢薄板的高精度建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切割变形 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 辅助加热工艺 反向弯曲力矩 纵向收缩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场的大跨悬索桥挠度可靠度评估方法
10
作者 程进 孙克荻 袁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共9页
大跨度悬索桥造价高,通行量大,扮演着交通网络的关键角色。作为控制性工程,目前主要采用有限元方法等确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其安全可靠性进行计算和分析。但是实际工程中的结构参数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在空间上还存在变异性和相关性,故引入... 大跨度悬索桥造价高,通行量大,扮演着交通网络的关键角色。作为控制性工程,目前主要采用有限元方法等确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其安全可靠性进行计算和分析。但是实际工程中的结构参数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在空间上还存在变异性和相关性,故引入随机场因素的影响。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结合随机场理论与可靠度理论,提出了基于随机场的大跨度悬索桥可靠度评估方法。方法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采用中心点法和相关函数处理随机场;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结构数值分析;采用一次二阶矩法中的验算点法进行结构可靠度指标计算。介绍了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编写了与之对应的分析程序,通过若干数值算例验证了方法和程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最后以三塔四跨悬索桥——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为工程实例,考虑桥梁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其在空间上的变异性和相关性,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对其挠度可靠度进行评价,分析了考虑随机场对温州瓯江北口大桥挠度可靠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大跨度悬索桥的可靠度评估。考虑随机场相比不考虑随机场计算得到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可靠度指标偏小。这说明,忽略大跨度悬索桥结构参数在空间上的变异性和相关性,会导致过高估计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随机场 一次二阶矩法 有限元分析 可靠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联Ⅱ型惯容耗能减震结构响应及减震性能研究
11
作者 李创第 柴一格 +2 位作者 樊新宇 王瑞勃 葛新广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22,共15页
针对多自由度混联Ⅱ型惯容对结构减震效果和可靠度的影响较为复杂的问题,运用功率谱二次分解法对该耗能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复模态法将重构后的运动方程进行解耦,获得了结构位移及速度、结构层间位移及速度、层间剪力、层间... 针对多自由度混联Ⅱ型惯容对结构减震效果和可靠度的影响较为复杂的问题,运用功率谱二次分解法对该耗能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复模态法将重构后的运动方程进行解耦,获得了结构位移及速度、结构层间位移及速度、层间剪力、层间位移角和惯容力等响应的频域统一解表达式.运用功率谱二次分解法,获得了上述响应量的功率谱及谱矩的解析解.以一栋16层的实际结构为例,验证了功率谱及谱矩的正确性.最后,基于位移标准差和谱矩解析解探究了惯容系统参数对减震效果的影响,并对动力可靠度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布置混联Ⅱ型惯容耗能结构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及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联Ⅱ型惯容系统 随机地震响应 复模态法 0~2阶谱矩 Clough-Penzien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UTD修正的MoM-PO混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翟会清 王莉娜 梁昌洪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5期529-533,共5页
介绍了利用矩量法 (MoM )和物理光学 (PO)混合方法处理复杂线体结构的电磁散射问题 ,提出利用 pulse基函数对线电流进行展开 ,使得处理复杂线体结构问题变得简化 ,并推导出一般的矩阵方程。然后针对PO在阴影区域失效等问题 ,利用UTD(一... 介绍了利用矩量法 (MoM )和物理光学 (PO)混合方法处理复杂线体结构的电磁散射问题 ,提出利用 pulse基函数对线电流进行展开 ,使得处理复杂线体结构问题变得简化 ,并推导出一般的矩阵方程。然后针对PO在阴影区域失效等问题 ,利用UTD(一致性几何绕射 )对该简化模型结构下的PO区域电流进行了修正 ,使得其应用范围得到扩展、计算精度得到提高。文中的实例结果与传统的MoM很好的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物理光学 复杂线体结构 电磁散射 UTD 一致性几何绕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面结构天线辐射的MoM-PO混合法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翟会清 李龙 梁昌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2-505,共4页
介绍了利用矩量法求解线面复杂结构目标的电磁散射问题,并给出了一般的矩阵方程.并在以平面三角形电流为基展开的物理光学表面电流基础上,对矩量法和物理光学的混合方法的理论进行了细致和深入的研究,推导出了一般的矩阵方程表达式.仿... 介绍了利用矩量法求解线面复杂结构目标的电磁散射问题,并给出了一般的矩阵方程.并在以平面三角形电流为基展开的物理光学表面电流基础上,对矩量法和物理光学的混合方法的理论进行了细致和深入的研究,推导出了一般的矩阵方程表达式.仿真实例说明了该混合方法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物理光学 混合方法 线面结构天线 电磁散射 mom-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M-PO的各向异性阻抗面电磁散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定峰 何思远 +3 位作者 何洋 朱国强 殷红成 邓方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55-1759,共5页
该文基于阻抗边界条件(IBC),采用矩量法-物理光学(MoM-PO)混合算法,研究了3维各向异性阻抗面的电磁散射特性。根据表面等效原理,将空间散射场等效为MoM区和PO区电磁流的辐射场,感应电磁流以3维RWG(Rao-Wilton-Glisson)矢量基函数展开。... 该文基于阻抗边界条件(IBC),采用矩量法-物理光学(MoM-PO)混合算法,研究了3维各向异性阻抗面的电磁散射特性。根据表面等效原理,将空间散射场等效为MoM区和PO区电磁流的辐射场,感应电磁流以3维RWG(Rao-Wilton-Glisson)矢量基函数展开。以表面阻抗并矢表征电磁参数,给出典型各向异性阻抗面目标的电磁仿真算例,结果与Mie级数等精确解吻合良好,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各向异性 阻抗边界条件 矩量法-物理光学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导体与线天线连接问题的MoM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万继响 张玉 梁昌洪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5期523-528,共6页
对线天线与导体的连接问题进行了矩量法分析 ,并提出了奇异域分离法 ,很好地解决了某些矩阵单元积分奇异性的问题。该方法适用于任意形状线天线与任意形状导体的表面、棱边或者顶点相连的情形 ,且所占内存少、精度高。
关键词 线天线 矩量法 奇异域分离法 积分奇异性 导体 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WG-MoM圆柱共形微带振子天线的全波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梦中 尹成友 +2 位作者 熊俊卿 宋铮 张艳颖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分域求解法,解决了矩量法计算遇到的Sommerfield积分中Hankel函数奇异问题,实现了矩量法分析中全部阻抗矩阵元素的计算。采用三角面对基函数对圆柱分层介质上共形微带振子天线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验证了文中提出方法的有效... 提出了一种分域求解法,解决了矩量法计算遇到的Sommerfield积分中Hankel函数奇异问题,实现了矩量法分析中全部阻抗矩阵元素的计算。采用三角面对基函数对圆柱分层介质上共形微带振子天线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验证了文中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研究了圆柱分层介质上z及φ方向共形微带振子天线的电磁特性,计算结果与对应平面情况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三角面对基函数 圆柱共形微带振子天线 空域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V/MOM-PO的电大载体附近阵列天线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海涛 罗建新 朱国强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2-295,314,共5页
基于UV技术加速的矩量法/物理光学混合算法(UV/MoM-PO),研究了电大尺寸载体对位于其附近的阵列天线性能的影响。在UV/MoM-PO算法中,载体被设置为PO区域,阵列天线被设置为MoM区域。PO区域采用三角面片剖分,并用RWG基函数展开,MoM区域则... 基于UV技术加速的矩量法/物理光学混合算法(UV/MoM-PO),研究了电大尺寸载体对位于其附近的阵列天线性能的影响。在UV/MoM-PO算法中,载体被设置为PO区域,阵列天线被设置为MoM区域。PO区域采用三角面片剖分,并用RWG基函数展开,MoM区域则用线段剖分,并用分段线性基函数展开。根据与MoM区域的远近,将PO区域的单元分组,其中每个小组与MoM区域的相互作用矩阵采用UV分解技术快速得到。给出了两个具体的算例,并与多层快速多极子(MLFMM)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本文的算法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物理光学混合算法 UV分解 阵列天线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M-PO混合法分析带旋转体罩的天线 被引量:9
18
作者 邹艳林 刘其中 郭景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6-569,共4页
针对电大尺寸天线-旋转体天线罩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分解技术的MoM-PO混合分析方法.为了充分利用旋转体天线罩结构上的特性,通过模式分解技术对所分析的问题进行降维处理.在每个模式下,采用物理光学法确定天线罩壁上较平坦区域的等... 针对电大尺寸天线-旋转体天线罩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分解技术的MoM-PO混合分析方法.为了充分利用旋转体天线罩结构上的特性,通过模式分解技术对所分析的问题进行降维处理.在每个模式下,采用物理光学法确定天线罩壁上较平坦区域的等效电磁流分布,并将其嵌入矩量法矩阵方程中来减少待求量的数目.该方法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和内存需求量,能够对电大尺寸天线-旋转体罩系统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分解 矩量法 物理光学法 天线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MoM混合法分析开槽电大目标的电磁散射 被引量:7
19
作者 聂小春 葛德彪 阎玉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08-110,共3页
本文利用迭代物理光学法( I P O) 与数值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计算二维开槽电大目标的电磁散射.首先根据等效原理将散射场进行分解,分别采用 I P O 法和矩量法( Mo M) 计算槽缝填充的电大目标和槽缝的散射,并在口径... 本文利用迭代物理光学法( I P O) 与数值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计算二维开槽电大目标的电磁散射.首先根据等效原理将散射场进行分解,分别采用 I P O 法和矩量法( Mo M) 计算槽缝填充的电大目标和槽缝的散射,并在口径处应用广义网络原理处理耦合问题.数据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准确和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法 迭代物理光学法 矩量法 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M-PO混合方法中一种遮挡消影的新算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党晓杰 袁浩波 +1 位作者 王楠 梁昌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1,共4页
在矩量法与物理光学方法混合时,需要准确快速地判断PO区域在点光源照射下的亮区和暗区,为此构造了一种高效率的遮挡消影算法.首先改进常用的Z-Buffer算法,将其用于对所有三角形面片进行分组,以降低计算量;然后在每组内采用一种严格的算... 在矩量法与物理光学方法混合时,需要准确快速地判断PO区域在点光源照射下的亮区和暗区,为此构造了一种高效率的遮挡消影算法.首先改进常用的Z-Buffer算法,将其用于对所有三角形面片进行分组,以降低计算量;然后在每组内采用一种严格的算法进行遮挡判断,以保持计算精度;最后采用区域分解方法来降低内存需求.具体的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在维持内存量和计算时间基本相当的前提下,精度比Z-Buffer算法提高了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物理光学 遮挡消影 区域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