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大麻中大麻二酚酸(CBDA)含量测定方法优化及光质调控分析
1
作者 石雨 李国巍 +3 位作者 张婧如 田媛 张治国 高宝昌 《中国麻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4-35,共12页
为了解决大麻二酚酸(CBDA)传统提取工艺效率低、生长期和光质调控对其含量影响不明确等问题,试验遵循高效提取、精准调控理念,采用响应面法优化CBDA提取工艺,并考察光质调控汉麻11号不同生长期CBDA含量变化。根据单因素试验并结合响应... 为了解决大麻二酚酸(CBDA)传统提取工艺效率低、生长期和光质调控对其含量影响不明确等问题,试验遵循高效提取、精准调控理念,采用响应面法优化CBDA提取工艺,并考察光质调控汉麻11号不同生长期CBDA含量变化。根据单因素试验并结合响应面法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超声波功率对CBDA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BDA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50∶1(mL/g),提取温度33℃,提取时间32 min,超声波功率135 W,该条件下CBDA百分含量为3.885%,与验证结果(3.91±0.07)%基本一致,相比于以往文献报道方法提升了9.83%。光质调控研究表明,红色:绿色:蓝色=79.88%∶4.01%∶16.11%的光质条件下,初花期CBDA成分含量最高。该研究为CBDA的光质调控和最佳采收期提供了技术依据,有望提高CBDA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大麻二酚酸 提取工艺 光质调控 不同生长期 最佳采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效硼提取及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玉芳 黄蓉 +3 位作者 王璐 尹媛 朱波 唐昊冶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4-920,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沸水浴提取–ICP-OES测定土壤有效硼的方法,并着重比较分析沸水提取–姜黄素比色法、沸水提取–ICP-OES法、沸水浴提取–ICP-OES法和沸水浴提取–姜黄素比色法对土壤有效硼的测定结果。通过讨论4种方法的测定下限、方法检... 本文提出一种沸水浴提取–ICP-OES测定土壤有效硼的方法,并着重比较分析沸水提取–姜黄素比色法、沸水提取–ICP-OES法、沸水浴提取–ICP-OES法和沸水浴提取–姜黄素比色法对土壤有效硼的测定结果。通过讨论4种方法的测定下限、方法检出限和测定精密度及正确度,及对来自不同地区高中低有效硼含量的6种土壤有效态成分标准物质和4种实际土壤样品的测定比较,探讨4种方法分析测定的关键因素、方法相关性。结果表明,沸水浴提取–ICP-OES法操作简单便捷,方法的检测下限低、干扰因素少、重复性好,可适用于各类型批量样品分析及研究。本研究可为实验室开展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研究提供借鉴,也可为承担“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样检测的实验室在土壤有效硼测定的方法选择、效率提升和质量保证上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硼 沸水提取 沸水浴提取 姜黄素比色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OES)法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不同器官中龙葵素含量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天赐 葛翔力 +2 位作者 傅致君 喻荣 陈彦云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采用水浴浸提法提取3个马铃薯品种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器官中的龙葵素,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马铃薯生长发育阶段茎、块茎、花和叶片中龙葵素含量,研究孕蕾期、开花期、收获期马铃薯各器官... 采用水浴浸提法提取3个马铃薯品种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器官中的龙葵素,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马铃薯生长发育阶段茎、块茎、花和叶片中龙葵素含量,研究孕蕾期、开花期、收获期马铃薯各器官中龙葵素含量动态变化及分配规律,为马铃薯饲用、食用安全和龙葵素提取及其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品种间龙葵素总含量高低顺序为:冀张薯8号>青薯9号>大西洋;生长发育时期龙葵素总含量顺序为:开花期>收获期>孕蕾期。3个品种在孕蕾期龙葵素总含量均表现为茎显著高于叶;在开花期冀张薯8号和青薯9号的幼嫩块茎的龙葵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器官,而大西洋品种的叶中龙葵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器官。在孕蕾期,冀张薯8号、青薯9号和大西洋的叶、茎中龙葵素分配比例分别为35∶65、39∶61、44∶56;在开花期叶、茎、块茎、花中龙葵素分配比例分别为27∶18∶34∶21、29∶21∶34∶16、27∶23∶26∶24;在收获期叶、茎、块茎龙葵素分配比例分别为21∶52∶27、33∶42∶25、31∶44∶25。茎在马铃薯龙葵素积累分配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素 马铃薯器官 分配比例 水浴浸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定淹水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方法:液氯熏蒸浸提—水浴法 被引量:37
4
作者 陈果 刘岳燕 +1 位作者 姚槐应 黄昌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81-988,共8页
针对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淹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测定方法的研究,建立了适合淹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测定的新方法:液氯熏蒸浸提—水浴法,即在淹水土壤加入一定量的液态氯仿后,直接置于常压下熏蒸,然后用0.5mol L-1K2... 针对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淹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测定方法的研究,建立了适合淹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测定的新方法:液氯熏蒸浸提—水浴法,即在淹水土壤加入一定量的液态氯仿后,直接置于常压下熏蒸,然后用0.5mol L-1K2SO4溶液浸提,随后将浸提液放置于100℃水浴中以排除其中的残余氯仿,最后采用TOC分析仪测定浸提液中的有机碳含量。本方法既符合氯仿熏蒸法的原理,在操作上又简便可行,是一种测定淹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土壤 微生物生物量碳 氯仿熏蒸浸提法 液氯熏蕉浸提-水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水浴法与直接水浴法浸提栀子黄色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颖臻 闫有禄 苏永庆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6-59,69,共5页
在已有的微波法浸提栀子色素的研究中,微波辐照能够提高色素的浸提率。然而,微波辐照也导致了浸提液的温度升高,色素浸提率的提高是微波辐照的作用还是浸提液温度的升高所致,难于甄别。通过在同样温度下的微波辅助水浴浸提和直接水浴浸... 在已有的微波法浸提栀子色素的研究中,微波辐照能够提高色素的浸提率。然而,微波辐照也导致了浸提液的温度升高,色素浸提率的提高是微波辐照的作用还是浸提液温度的升高所致,难于甄别。通过在同样温度下的微波辅助水浴浸提和直接水浴浸提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直接水浴法还是微波辅助的水浴法,随着栀子原料粒径的减小(粒度目数增加),浸提液温度的升高,浸提时间的加长,浸提率都能得到提高。在优化的浸提条件下,直接水浴法一次浸提率达64.7%,两次浸提率达88.8%,三次浸提率可达98.4%,而微波辐照下浸提,一次浸提率就达90.4%,两次浸提率超过99%,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微波辅助的水浴浸提都比直接水浴浸提具有较高的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黄色素 微波辅助 水浴法 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水浴提取太白贝母粗多糖工艺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林 唐华丽 +2 位作者 韩林 李花 周浓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720-724,共5页
对太白贝母(Fritillaries taipaiensis)粗多糖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采用水浴提取太白贝母粗多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试验因素,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太白贝母粗多糖提... 对太白贝母(Fritillaries taipaiensis)粗多糖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采用水浴提取太白贝母粗多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试验因素,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太白贝母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从大到小顺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通过典型性分析得出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4.2℃,提取时间为1.6 h,料液比为1∶16.3(g∶m L),得到的粗多糖提取率为1.267%。响应面法对太白贝母粗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可用于实际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贝母(Fritillaries taipaiensis)多糖 水浴提取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针草叶蛋白最佳提取时期与方法的筛选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先中 陈晓武 王永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24-26,共3页
为了找到鬼针草叶蛋白提取最佳生长期和有效提取方法,研究了鬼针草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方法对叶蛋白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鬼针草4个不同生育期中采用直接加热法提取,叶蛋白提取率和沉淀物中粗蛋白含量依次降低,营养生长期(20.2 mg/g,61.... 为了找到鬼针草叶蛋白提取最佳生长期和有效提取方法,研究了鬼针草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方法对叶蛋白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鬼针草4个不同生育期中采用直接加热法提取,叶蛋白提取率和沉淀物中粗蛋白含量依次降低,营养生长期(20.2 mg/g,61.36%)>现蕾期(15.9 mg/g,61.25%)>盛花期(14.7mg/g,60.97%)>结果期(12.1mg/g,54.22%),均以营养生长期为最高。在鬼针草的营养生长期,采用多种方法提取叶蛋白,叶蛋白提取率:酸化加热+聚乙二醇沉淀法(29.4mg/g)>酸化加热+乙醇沉淀法(27.9mg/g)>酸化加热+氯化钠法(24.7mg/g)>酸化加热法(23.1mg/g)>直接加热法(20.2mg/g);沉淀物中粗蛋白含量:酸化加热+乙醇沉淀法(65.35%)>酸化加热+氯化钠法(60.72%)>酸化加热+聚乙二醇沉淀法(57.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针草 叶蛋白 不同生育期 不同提取方法 提取率 粗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化学镀镍溶液寿命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梅天庆 何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7,共3页
探讨了用间隔取液法延长化学镀镍液使用寿命。通过分析ρ(亚磷酸钠)和沉积速率随每周期取出部分溶液的关系得出结论,当取液量大于化学镀镍溶液15%时,化学镀镍溶液中的有害离子均不超过其临界质量浓度,化学镀镍溶液可以连续工作并能维持... 探讨了用间隔取液法延长化学镀镍液使用寿命。通过分析ρ(亚磷酸钠)和沉积速率随每周期取出部分溶液的关系得出结论,当取液量大于化学镀镍溶液15%时,化学镀镍溶液中的有害离子均不超过其临界质量浓度,化学镀镍溶液可以连续工作并能维持较高的镀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液 间隔取液法 循环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年生栽培关防风最佳采收期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双利 张春红 张连学 《特产研究》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为了确定3年生关防风的最佳采收期,采用RP-HPLC法测定了10个不同采收期(9月6日至10月21日)防风药材中升麻苷、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及亥茅酚苷4种色原酮类成分的含量,并测定了醇浸出物、多糖、灰分、水分及折干率等常规检验项... 为了确定3年生关防风的最佳采收期,采用RP-HPLC法测定了10个不同采收期(9月6日至10月21日)防风药材中升麻苷、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及亥茅酚苷4种色原酮类成分的含量,并测定了醇浸出物、多糖、灰分、水分及折干率等常规检验项目。结果表明:防风样品中4种色原酮、水分、灰分和醇浸出物的含量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4种色原酮总量、折干率、醇浸出物及多糖的含量随着采收期(9月6日~10月21日)的延迟逐渐增加,综合分析以晚收为佳(10月6日至10月21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RP-HPLC法 多糖 醇浸出物 采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亚胺测定土壤有效硼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国宏 雷金仙 +2 位作者 冯林 乔凯 白英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土壤有效硼测定通常采用甲亚胺-H比色法,该方法前处理(煮沸)过程分析效率低、操作步骤不易掌控,极易给测定结果带来较大误差。为此,以山西省标准土样TCB-2为检测样品,对甲亚胺-H比色法的煮沸提取步骤进行了改进,分别试验了水浴提取、微... 土壤有效硼测定通常采用甲亚胺-H比色法,该方法前处理(煮沸)过程分析效率低、操作步骤不易掌控,极易给测定结果带来较大误差。为此,以山西省标准土样TCB-2为检测样品,对甲亚胺-H比色法的煮沸提取步骤进行了改进,分别试验了水浴提取、微波提取时间对土壤有效硼测定的影响,确定水浴法最佳提取时间为50 min,微波提取时间为90 s。对国家土壤标准物质GBW07412a检测结果表明,水浴提取和微波提取测定结果与标准参照值符合,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43%和8.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硼 煮沸法 水浴提取 微波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蓝莓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齐计英 刘倩 +2 位作者 韩静 孙华庚 万阅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2473-2476,2479,共5页
为优化蓝莓(Vaccinium Spp)提取工艺,试验选用水浴回流提取方法,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等因素对蓝莓花青素提取的影响,并用Box-Behnken法进行了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蓝莓花青素水浴回流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 为优化蓝莓(Vaccinium Spp)提取工艺,试验选用水浴回流提取方法,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等因素对蓝莓花青素提取的影响,并用Box-Behnken法进行了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蓝莓花青素水浴回流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59%、提取温度62℃、提取时间62 min、液料比8∶1,在此优化条件下蓝莓花青素的提取量为8.444 7 mg/g,与理论值8.453 1 mg/g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Vaccinium Spp) 花青素 提取 水浴回流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煤层钻孔抽采半径与预抽期动态耦合规律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冬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4-148,共5页
针对煤层瓦斯预抽钻孔盲目布置引起矿井采掘安全隐患凸显及瓦斯治理成本激增的问题,基于瓦斯流量法,对不同钻孔间距下青岗坪煤矿4-2顺煤层瓦斯流量、瓦斯抽采总量与抽采时间对应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不同间距(2 m、3 m、4 m、5 m)下... 针对煤层瓦斯预抽钻孔盲目布置引起矿井采掘安全隐患凸显及瓦斯治理成本激增的问题,基于瓦斯流量法,对不同钻孔间距下青岗坪煤矿4-2顺煤层瓦斯流量、瓦斯抽采总量与抽采时间对应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不同间距(2 m、3 m、4 m、5 m)下瓦斯流量均随抽采时间成负指数衰减,抽采总量均随抽采时间成负指数增加,间距越小则初始流量越小而衰减系数越大,间距越大则抽采总量极限值越大;不同间距下瓦斯抽采率均存在极限值,间距越小则极限抽采率增幅越大,间距2 m时抽采率达到最大值79%;瓦斯抽采半径与预抽期存在动态耦合关系,综合考虑合理预抽期和瓦斯治理成本,科学确定了现行采掘和抽采条件的有效影响半径,为青岗坪煤矿4-2煤层采掘工作面瓦斯抽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采半径 顺煤层钻孔 抽采率 预抽期 瓦斯流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纳米栅格(100、200 nm)国家计量比对中传递标准测量方法研究
13
作者 王芳 施玉书 +1 位作者 皮磊 张树 《计量学报》 2025年第9期1294-1299,共6页
基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毫米级纳米几何结构样板标准装置,以及一维纳米栅格国家计量比对的100 nm与200 nm传递标准,开展了一维栅格测量方法研究,着重研究了栅格轮廓提取方法和基于重心法的栅格周期评价方法,经不确定度评定传递标准的... 基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毫米级纳米几何结构样板标准装置,以及一维纳米栅格国家计量比对的100 nm与200 nm传递标准,开展了一维栅格测量方法研究,着重研究了栅格轮廓提取方法和基于重心法的栅格周期评价方法,经不确定度评定传递标准的不确定度小于1 nm。规范了栅格测量方法,有效地减少了测量过程中引入的人为误差,提升国内纳米栅格计量能力以及测量量值与测量结果的准确一致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计量 一维栅格 校准 国家计量比对 不确定度评定 栅格轮廓提取 栅格周期评价 重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