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位置控制系统分析与参数调节
1
作者 章国光 燕波宇 +1 位作者 付明星 侯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基于二惯性弹性系统的PID位置控制,通过系统阻尼特性的分析展开惯性匹配的影响评价,并开发兼容传统控制的方法来改善系统惯性匹配起因的欠阻尼问题。研究分析表明,惯性比支配系统的阻尼特性,通过PID级联滤波器的控制方式,能提高参数调... 基于二惯性弹性系统的PID位置控制,通过系统阻尼特性的分析展开惯性匹配的影响评价,并开发兼容传统控制的方法来改善系统惯性匹配起因的欠阻尼问题。研究分析表明,惯性比支配系统的阻尼特性,通过PID级联滤波器的控制方式,能提高参数调节的能力,并改善系统的欠阻尼特性。借鉴扩充平面法的设计思路,通过参数的重组计算,提出四参数反馈系统的新计算分析方法。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显示,传统PID位置控制器组合滤波器使用,并结合四参数扩充参数平面法的设计,能有效改善系统的阻尼特性;且它能兼容传统控制器,其计算简单、直观性好、易于设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惯性弹性系统 PID控制 滤波器 扩充参数平面法 多参数反馈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近距离下穿引起已建地铁隧道纵向变形理论研究 被引量:45
2
作者 张琼方 林存刚 +2 位作者 丁智 夏唐代 单华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68-572,共5页
盾构下穿会引起邻近已建隧道附加应力的变化,使已建隧道产生变形,对已建隧道的结构和运营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明德林(Mindlin)解,经数值积分可以计算出盾构产生的刀盘附加推力q、盾壳摩擦力f及同步注浆附加压力p作用下所引起的已... 盾构下穿会引起邻近已建隧道附加应力的变化,使已建隧道产生变形,对已建隧道的结构和运营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明德林(Mindlin)解,经数值积分可以计算出盾构产生的刀盘附加推力q、盾壳摩擦力f及同步注浆附加压力p作用下所引起的已建隧道轴线处的附加应力。同时,利用镜像法算出在土体损失作用下已建隧道轴线处的附加应力,再将已建隧道视为温克勒(Winkler)地基梁,应用Winkler地基梁理论即可算出上述4个参数作用下已建隧道的变形,根据盾构穿越的不同工况,将上述参数作用下的变形进行叠加得到已建隧道总变形。通过杭州4号线盾构隧道下穿1号线隧道的工程实例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推进参数 MINDLIN解 镜像法 温克勒地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谐波传动系统建模 被引量:10
3
作者 黑沫 范世珣 +2 位作者 廖洪波 周擎坤 范大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42-1849,共8页
针对谐波传动系统的控制方法与性能预测问题,本文考虑影响谐波传动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精密谐波传动系统建模方法。建立了整个谐波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Simlink仿真模型,给出了仿真模型中各参数的获取方法。针对模型中难于... 针对谐波传动系统的控制方法与性能预测问题,本文考虑影响谐波传动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精密谐波传动系统建模方法。建立了整个谐波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Simlink仿真模型,给出了仿真模型中各参数的获取方法。针对模型中难于准确测得的参数,提出了一种最小二乘辨识方法。对谐波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了时频域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谐波传动系统模型各参数具有明确物理意义,便于工程应用;建模时仅利用一次扫频即可得到所有未知参数的估计值,提高了参数获取的效率,降低了成本;仿真模型与实际系统时频域特性基本一致,所有结果匹配度超过70%。得到的结果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动力学建模 参数辨识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Lorenz系统的追踪控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林长 张秀莲 刘维庆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9,共5页
采用驱动嵌入参数间断渐变的控制方法,在混沌系统调控中有效地实施动力学特征有序变化的时空行为的追踪控制研究。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驱动信号的作用下,信号强度的调谐诱发混沌系统运动行为的序列演变特征。获得受控时空混沌的各类数... 采用驱动嵌入参数间断渐变的控制方法,在混沌系统调控中有效地实施动力学特征有序变化的时空行为的追踪控制研究。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驱动信号的作用下,信号强度的调谐诱发混沌系统运动行为的序列演变特征。获得受控时空混沌的各类数值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混沌 嵌入参数法 混沌系统 混沌控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工况匹配法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忠利 王喜明 +2 位作者 高建平 郭志军 朱光海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28,共5页
混合动力汽车的节能减排潜力取决于动力系统匹配的合理与否。为兼顾目标工况和动力性指标对动力系统的要求,对常用的理论匹配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况匹配法。基于Cruise进行了前向仿真,理论匹配法目标工况跟随较差,工况匹配法既能满足... 混合动力汽车的节能减排潜力取决于动力系统匹配的合理与否。为兼顾目标工况和动力性指标对动力系统的要求,对常用的理论匹配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况匹配法。基于Cruise进行了前向仿真,理论匹配法目标工况跟随较差,工况匹配法既能满足动力性指标要求,在目标工况上运行又具备优异的跟随性能和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况匹配法 工况 参数匹配 混合动力城市客车 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流密度影响的驾驶风格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赵韩 刘浩 +3 位作者 邱明明 曹龙凯 张义雷 虞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18-1727,共10页
针对车流密度与驾驶员踩踏踏板行为之间的关联性问题,本文中从车流密度与驾驶风格识别之间的耦合关系入手,提出一种考虑车流密度影响的驾驶风格多层次识别方法。首先,以模拟驾驶实验平台为基础,对不同车流密度下驾驶员的踏板信号与速度... 针对车流密度与驾驶员踩踏踏板行为之间的关联性问题,本文中从车流密度与驾驶风格识别之间的耦合关系入手,提出一种考虑车流密度影响的驾驶风格多层次识别方法。首先,以模拟驾驶实验平台为基础,对不同车流密度下驾驶员的踏板信号与速度信号进行了数据采集并提取了不同驾驶风格的特征参数;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不同车流密度影响下的表征驾驶风格的综合特征参数,在此基础上应用减法聚类和K均值聚类混合算法对驾驶风格进行了分类与特征参数修正;最后,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驾驶风格进行了识别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车流密度影响下,本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对驾驶风格识别精度高,这为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风格 车流密度 耦合 特征参数修正 多层次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伺服驱动功率回路参数选取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勇 陈志锦 张森 《兵工自动化》 2014年第8期79-81,86,共4页
为了正确选取交流伺服驱动器及其参数指标,提出一种交流伺服系统驱动回路功率参数设计及计算方法。介绍了交流伺服系统的硬件系统,通过计算整流器的容量、IPM的容量和滤波电容及释放电阻的容量,得到交流伺服驱动器功率参数,并进行实例分... 为了正确选取交流伺服驱动器及其参数指标,提出一种交流伺服系统驱动回路功率参数设计及计算方法。介绍了交流伺服系统的硬件系统,通过计算整流器的容量、IPM的容量和滤波电容及释放电阻的容量,得到交流伺服驱动器功率参数,并进行实例分析,该方法已经实现批量生产。实际生产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 驱动回路 功率参数 设计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驱动的地下洞室三维建模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魏振华 刘志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2-64,68,共4页
通过研究地下洞室的形态及常用施工绘图技术,提出了参数驱动的地下洞室三维建模方法。该方法以数据库管理为依托,分析了常用施工洞室形态,提炼并建立其通用数学模型,将不同形态洞室进行参数化表达,使得施工洞室的管理由传统的文件数据... 通过研究地下洞室的形态及常用施工绘图技术,提出了参数驱动的地下洞室三维建模方法。该方法以数据库管理为依托,分析了常用施工洞室形态,提炼并建立其通用数学模型,将不同形态洞室进行参数化表达,使得施工洞室的管理由传统的文件数据结合拓扑结构管理转换为数据库参数管理,极大地降低了数据存储量,提高了用户修改洞室模型的效率;按照洞段的不同类型将洞室分割成若干洞段,采用改进的最短对角线法进行洞段三维建模,从而消除模型轮廓中心相距较远建模失败的问题;将洞段通过剪切及合并,形成完整的三维洞室模型。该方法最终成功应用到水电工程三维地质信息系统(GeoEngine),满足其不同形状地下洞室建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 参数驱动 改进的最短对角线法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强化的微机器人磁场驱动建模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樊启高 赵正青 +2 位作者 谢林柏 黄文涛 朱一昕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4-122,共9页
磁场驱动技术在微机器人操作领域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设计了一种梯度增强型磁场驱动系统,首先建立铁芯末端模型并设计末端形状,利用有限元法优化铁芯线圈参数以达到磁感应强度、磁场梯度、磁场均匀性和工作空间等系统指标要求;其次... 磁场驱动技术在微机器人操作领域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设计了一种梯度增强型磁场驱动系统,首先建立铁芯末端模型并设计末端形状,利用有限元法优化铁芯线圈参数以达到磁感应强度、磁场梯度、磁场均匀性和工作空间等系统指标要求;其次对所设计的磁驱系统进行ANSYS仿真和实验测试,得出该磁驱系统工作空间中心的最大磁感应强度为73.93 mT,工作空间中心的最大磁场梯度为8.68 T/m,与其他文献研究的梯度磁场驱动系统进行比较,性能提升明显。同时对所设计的新型磁驱系统进行运动控制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不同环境下对磁珠进行位置闭环控制,在不同粘度的硅油环境下驱动磁珠按预定轨迹运动的平均误差最大为0.066 mm,均方根误差最大为0.07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驱系统 参数优化 有限元法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柄滑块机构设计的参数化图解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商跃进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年第5期71-72,78,共3页
为提高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效率和设计精度,利用SolidWorks软件平台作为机构运动分析平台进行机构的变参数设计,提出基于尺寸驱动技术的参数化图解法,该方法在整个求解过程中,建模原理简明,参数调整简便直观,是机构设计计算的一种行之有... 为提高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效率和设计精度,利用SolidWorks软件平台作为机构运动分析平台进行机构的变参数设计,提出基于尺寸驱动技术的参数化图解法,该方法在整个求解过程中,建模原理简明,参数调整简便直观,是机构设计计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曲柄滑块机构为例,建立适用于各种给定参数设计问题的参数化图解法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所得结果与解析法具有同等精度,并可获得最优设计方案,而且适用于复杂机构,便于工程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柄滑块机构 尺寸驱动 参数化 图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线管微线圈集总电参数的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琦 赵书杰 李雅锋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1-126,共6页
实际应用中,螺线管微线圈的集总电参数测量十分困难且不准确。为解决此问题,利用经验公式建立了基于物理放大法的微线圈集总电参数测量模型,同时使用有限元仿真计算微线圈放大后的集总电参数,拟合得到集总电参数与放大倍数的回归模型。... 实际应用中,螺线管微线圈的集总电参数测量十分困难且不准确。为解决此问题,利用经验公式建立了基于物理放大法的微线圈集总电参数测量模型,同时使用有限元仿真计算微线圈放大后的集总电参数,拟合得到集总电参数与放大倍数的回归模型。制作了微线圈放大10倍的原型,测量了其集总电参数,利用测量模型等效计算出微线圈的集总电参数,与仿真值相比,最大误差为9.33%,表明物理放大法可用于实际测量微线圈的集总电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微装置 中场无线能量传输 螺线管微线圈 集总电参数 物理放大法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动参量下Chen系统的特异同步研究
12
作者 常虹 刘鹏 +2 位作者 谢纪刚 陈彦军 杨世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利用驱动参量法,发现了Chen系统的特异同步现象;通过对比Lorenz系统、L櫣系统,分析了形成正、反向同步的原因.这一同步方法应用于保密通信将具有比P_C同步方法更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 CHEN系统 驱动 LORENZ系统 同步方法 保密通信 方法应用 实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纱锭翼性能参数智能化测试系统
13
作者 周国庆 杨建成 +5 位作者 蒋秀明 宋春梅 冯广轩 刘敦平 申卫国 王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4-97,共4页
为了对粗纱锭翼性能参数进行测试,研制了一种新型粗纱锭翼性能参数测试系统。研发混合驱动差动式变径机构,在不同转速下,可模拟筒管卷绕直径的连续变化,测试粗纱卷绕过程中锭翼压掌对粗纱卷装的压力变化规律。该系统由机械传动、控制和... 为了对粗纱锭翼性能参数进行测试,研制了一种新型粗纱锭翼性能参数测试系统。研发混合驱动差动式变径机构,在不同转速下,可模拟筒管卷绕直径的连续变化,测试粗纱卷绕过程中锭翼压掌对粗纱卷装的压力变化规律。该系统由机械传动、控制和信号处理3部分组成,可实现控制数据采集及处理的自动化。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达到设计要求,设备运转平稳,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及测量精度均较高,可为锭翼性能测试和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锭翼性能参数 混合驱动 变径机构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ep参数化设计特征库研究
14
作者 李海滨 沈波 黄河清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3-586,共4页
长期以来 ,对CAD/CAM集成的研究都是以特征技术为核心。大多数传统特征造型系统都具有设计特征库。这些特征库往往被冠以参数化特征库名称 ,但是库中的特征模式却没有提供真正的参数化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真正的参数化设计特征库 ,包... 长期以来 ,对CAD/CAM集成的研究都是以特征技术为核心。大多数传统特征造型系统都具有设计特征库。这些特征库往往被冠以参数化特征库名称 ,但是库中的特征模式却没有提供真正的参数化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真正的参数化设计特征库 ,包括库中特征模式的表示方法及库中特征模式的参数化驱动方法 ,本文称为概念性B Rep(BoundaryRepresentaion)。概念性B Rep是产品模型生成过程与结果表示中所存在的所有实体的表示方法 ,其中包括设计特征库中的基本形状特征模式。设计特征库中的特征模式在被给予具体参数后形成的实体即设计特征引用前的表示形式、加工特征的实体部分、产品模型的整体实体部分 ,均由概念性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性B—Rep 参数驱动方法 设计特征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谐波传动齿廓参数对柔轮应力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倩倩 王家序 +3 位作者 李俊阳 肖科 唐挺 王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7-175,共9页
针对设计规范中未考虑齿廓参数对柔轮疲劳寿命影响的问题,采用包络法设计无公切线双圆弧共轭齿廓,进行多体接触有限元分析,并建立齿廓参数与柔轮应力的响应面模型,分析各齿廓参数对柔轮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刚轮与柔轮之间的啮... 针对设计规范中未考虑齿廓参数对柔轮疲劳寿命影响的问题,采用包络法设计无公切线双圆弧共轭齿廓,进行多体接触有限元分析,并建立齿廓参数与柔轮应力的响应面模型,分析各齿廓参数对柔轮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刚轮与柔轮之间的啮合齿对会约束装入波发生器时产生的柔轮变形,所以柔轮应力对齿廓参数变化的敏感度较高;谐波传动为多齿啮合传动,单个接触齿对受载较小,载荷对柔轮应力影响较小;齿厚比和双圆弧倾角对柔轮应力的影响最大,齿顶高系数和齿根圆角半径的影响次之,齿根高系数的影响最小;柔轮应力随齿根半径和齿根高系数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其余齿形参数与柔轮应力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齿轮传动 双圆弧齿廓 有限元法 响应面模型 齿廓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行程特征聚类的移动源排放清单构建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兵兵 康宇 +2 位作者 曹洋 李亚民 许镇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85-1594,共10页
文章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K-means聚类的短行程法,构建福州市轻型车的行驶工况。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划分运动学片段并计算其特征参数,运用PCA对划分后片段进行参数降维,再对其进行K-means聚类分... 文章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K-means聚类的短行程法,构建福州市轻型车的行驶工况。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划分运动学片段并计算其特征参数,运用PCA对划分后片段进行参数降维,再对其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形成典型片段库;然后分别根据最小参数偏差法和最大相关系数法挑选片段组成行驶工况,对比后输出最终工况,并对最终行驶工况进行有效性验证;最后利用VT-Micro(Virginia Tech microscopic)模型并结合合成工况,计算单车排放因子,构建2020年福州市机动车排放清单。研究结果可为移动源排放清单构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驶工况重构 主成分分析(PCA) K-MEANS聚类 最小参数偏差法 最大相关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液压混合驱动的大型起竖系统内弹道设计 被引量:8
17
作者 邵亚军 张炜 +3 位作者 高钦和 杨正伟 田干 冯江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56-1962,共7页
针对传统起竖方式起竖缓慢、装机功率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燃气与液压方式混合驱动的起竖方案,并结合机械结构实际,建立了起竖系统的整体动力学模型;参照起竖过程目标曲线,采用线上匹配参数、线下修正弹道的方案,重点对起竖系统内弹道进... 针对传统起竖方式起竖缓慢、装机功率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燃气与液压方式混合驱动的起竖方案,并结合机械结构实际,建立了起竖系统的整体动力学模型;参照起竖过程目标曲线,采用线上匹配参数、线下修正弹道的方案,重点对起竖系统内弹道进行了设计:将系统微分方程嵌入遗传算法程序,龙格库塔方法在线求解,遗传算法进行实时寻优,并对解算结果作了三种方式的修正,通过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一种药柱燃烧8s且在15s时进行动力切换的燃气-液压混合动力起竖方式。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式可在22.3s内实现负载起竖到位,相比于传统方式,大大缩短了起竖时间,具有理论可行性,可为实现大型装置快速、平稳起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液压 混合驱动 起竖方式 内弹道 参数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和NSGA2的内斜齿轮成形磨削参数优化
18
作者 金明选 苏建新 +1 位作者 张祥 李明宇 《机电工程》 2025年第9期1649-1658,共10页
内斜齿轮是斜齿行星减速器的重要传动件,其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减速器的运动精度和可靠性。为提升齿轮成形磨削加工的质量和效率,确定最佳成形磨削工艺参数,对内斜齿轮成形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建立了磨齿温度场... 内斜齿轮是斜齿行星减速器的重要传动件,其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减速器的运动精度和可靠性。为提升齿轮成形磨削加工的质量和效率,确定最佳成形磨削工艺参数,对内斜齿轮成形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建立了磨齿温度场热量分配数学模型,并依据有限元仿真得到了磨削温度数据;然后,结合响应曲面法分析了成形磨削过程中不同工艺参数对磨削温度的影响,将磨削温度设成响应性能指标,建立了相应的响应回归模型;最后,以磨削温度、磨削效率和磨削质量为优化目标,利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2)进行了多目标工艺参数的优化,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湿磨工况下,磨削工艺参数对磨削温度的影响排序依次为a_(p)>v_(w)>v_(s);磨削温度与磨削深度、进给速度呈正相关,与砂轮线速度呈负相关;在保证成形磨削温度的前提下,磨削加工过程中使用优化后的最佳磨削工艺参数得到的粗磨阶段加工时间减少了50%,精磨阶段左右齿面偏差分别减少了46.7%和26.6%。由此证明了优化得到的最佳磨削工艺参数是合理有效的,对磨削过程中磨削参数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 斜齿行星减速器 成形磨削 响应曲面法 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磨削工艺参数优化 磨削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