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EVALUATION FOR GRADUATE QUALITY OF HIGHER PEDAGOGICAL INSTITUTION OF LEARNING
1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82-85,共4页
关键词 ON EVALUATION FOR GRADUATE QUALITY of higher PEDAGOGICAL INSTITUTION of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高校E-Learning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素娟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39-42,74,共5页
德国高校E-Learning的发展很不平衡。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上对高校教学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但各高校在E-Learning的机构设置、经费划拨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导致E-Learning在高校中的应用程度和应用水平参差不齐。除了学校... 德国高校E-Learning的发展很不平衡。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上对高校教学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但各高校在E-Learning的机构设置、经费划拨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导致E-Learning在高校中的应用程度和应用水平参差不齐。除了学校相关政策外,教师使用E-Learning的动机、教师掌握的学习资源以及教师本身的媒体素养也对E-Learning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德国高校在审慎进行E-Learning教学试点的同时,开始着手进行E-Learning校园的研究与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高校E—learning 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进情感与信任:高校思政课践行“四真”要求的价值指向
3
作者 凡景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6,共8页
践行“四真”要求,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新时代深化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方向。高校思政课践行“四真”要求需要基于“讲道理”的课程本质、“立德树人”的课程任务、“政治引导”的课程功能等理论逻辑,引导教育... 践行“四真”要求,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新时代深化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方向。高校思政课践行“四真”要求需要基于“讲道理”的课程本质、“立德树人”的课程任务、“政治引导”的课程功能等理论逻辑,引导教育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以实现思政课的教育目标。在“四真”要求引领下,高校思政课需注重情感交流和信任建立,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在政治态度、政治觉悟、政治信仰和政治担当上实现全面提升。按照教学逻辑将“四真”要求准确融入教学全程,可通过设计“真问题”、创设“真情境”、激发“真情感”、组织“真实践”的教学引导,有效激活学生对思政课的情感共鸣与信任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情感 信任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价值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有组织科研:形成要素、实施困境及路径对策 被引量:18
4
作者 胡兵 甘晖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有组织科研已成为高校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承担五大基本职能的关键内容。高校加强有组织科研,必须准确把握其形成要素,科学认识其功能定位。从国际、国内高校推进有组织科研的实践来看,积累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形成了一些共性的... 有组织科研已成为高校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承担五大基本职能的关键内容。高校加强有组织科研,必须准确把握其形成要素,科学认识其功能定位。从国际、国内高校推进有组织科研的实践来看,积累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形成了一些共性的特点,但也仍然存在使命导向的价值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现有科研管理机制存在障碍、评价体系还没有形成等现实困境。不同类型高校在推进有组织科研路径上存在较大差异,就行业特色高校而言,要加强有组织科研战略谋划、明确主攻方向,创新有组织科研运营机制、实行颠覆性改革,推动学科交叉体系建设、凝练学科优势,优化科研资源分配形式、集中优势资源,突出战略科学家的主导地位、培育创新人才,重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破除恶性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组织科研 高校 行业特色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高校教育系科调整的回顾与反思
5
作者 侯怀银 尹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4,共9页
高校教育系科调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改造旧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高等师范院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高校教育系科调整主要经历了初步调整、全面布局、重构发展和独立探索四个阶段。此次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 高校教育系科调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改造旧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高等师范院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高校教育系科调整主要经历了初步调整、全面布局、重构发展和独立探索四个阶段。此次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新教育、提高教师的整体质量,由于受到苏联师范院校改革经验以及重新确定学科职能因素的影响,教育系科的发展模式、分布结构、职能规定和专业设置都发生了重大调整。此次调整不仅整合了教育系科发展的现有资源,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系科的发展基础,同时也形塑了当今教育系科资源的学校区域和结构上的差异性。吸取20世纪50年代系科调整的经验,高校教育系科调整应由政府主导,联系学校和地方实际需要,注重发展模式的构建和分布结构的规划,同时全面考虑职能定位、科学规范设置专业,以及重视系科建设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年代 教育系科 系科调整 高等院校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年来国内高校教师激励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等等 刘阳 刘亚丽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131,共8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高校教师激励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步发展和深化研究等三个阶段。已有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激励的内涵、原则、类型、问题、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已有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高校教师激励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步发展和深化研究等三个阶段。已有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激励的内涵、原则、类型、问题、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已有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不足。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应进一步厘清高校教师激励的内涵、探析影响高校教师激励各因素的作用机制、提升高校教师激励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创新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等,从而使该领域的研究更加丰富和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教师激励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赋能全民终身学习:从国际趋势到制度实践——2023年UIL关于高等教育终身学习的系列报告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军 许之民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5,共8页
近十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终身学习系列报告,大力倡导终身学习应贯穿个人和社会整个教育过程,高等教育机构如何赋能终身学习受到普遍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与上海开放大学自2020至2022年间面向全球90个国家399所大学... 近十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终身学习系列报告,大力倡导终身学习应贯穿个人和社会整个教育过程,高等教育机构如何赋能终身学习受到普遍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与上海开放大学自2020至2022年间面向全球90个国家399所大学开展高等教育机构对终身学习贡献的调查研究,并于2023年6月5日发布《高等教育终身学习的国际趋势》与《高等教育实施终身学习的制度实践》两篇报告。报告分别从有利于高等教育终身学习发展的政策环境、机构治理与实施、通过多样性和灵活性手段扩大高等教育终身学习途径三大方面概述当前的国际趋势,同时结合具体的案例研究,荟萃了终身学习在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制度实践及经验。我国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解读该报告,对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布局终身学习、赋能全民终身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学习 高等教育 国际趋势 制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7
8
作者 上官文丹 王黎斌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7-192,共6页
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就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在人工智能赋能的过程中要遵循的准则与要满足的基本要求,它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经验的科学凝练和总结。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要依据思想性与科学... 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就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在人工智能赋能的过程中要遵循的准则与要满足的基本要求,它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经验的科学凝练和总结。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要依据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学科性与整体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统一、能动性与规律性相统一、开放性与共享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有序推进。要以加强人工智能应用的规范管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标准、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等多维路径,推进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校思政课 教学模式 基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音乐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任务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欣倩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5,共9页
中华民族音乐作为各民族情感交流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音乐教育既要承担起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为民族复兴伟业施展才华的时代新人,还应当肩负起强化“五个认同... 中华民族音乐作为各民族情感交流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音乐教育既要承担起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为民族复兴伟业施展才华的时代新人,还应当肩负起强化“五个认同”、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使命。本文从民族音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出发,分析高校在音乐教学研究中的使命与任务,开拓高校音乐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让民族音乐教育在新时代更好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育 民族音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生互动增进大学生线上学习效果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春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107,共16页
高校线上教学中,师生互动效果对大学生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基于144篇相关文献分析,从“人机(计)环境”系统论角度整理出328个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通过定性分析归纳得到113个基本影响因素(PIF)。借助因子分析法,提取出线上教学中制约... 高校线上教学中,师生互动效果对大学生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基于144篇相关文献分析,从“人机(计)环境”系统论角度整理出328个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通过定性分析归纳得到113个基本影响因素(PIF)。借助因子分析法,提取出线上教学中制约学生学习效果的25个主要影响因素(MIF)。针对其中11个与师生互动相关的影响因素,借助决策实验室法(DEMATEL)进行实证分析,挖掘高校线上教学中师生互动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KIF),揭示师生互动问题的结构形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取决于“学生”“教师”“平台”“人人互动”“教学模式”“环境”等六个维度的25个主要影响因素;(2)师生互动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教师、学生与家长的三方互动;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摄像头和语音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3)为提升线上教学中师生互动效果,应优先从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师的授课形象与表现、教师根据线上教学平台上的数据对学生进行合理督促等方面着手。从互动性教学手段运用、借助教学平台互动、非言语互动等角度,进一步提出线上教学中增强师生互动效果从而提升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线上教学 师生互动 学习效果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8
11
作者 王茂琼 张启迪 +1 位作者 钟卫刚 杨领航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84,共3页
针对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存在工作积极性不高,评分标准及格线偏低,测试仪器质量不过关,测试成绩可信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监管和抽查力度;进一步修改身体素质成绩评分标准;取消台阶... 针对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存在工作积极性不高,评分标准及格线偏低,测试仪器质量不过关,测试成绩可信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监管和抽查力度;进一步修改身体素质成绩评分标准;取消台阶实验项目;提高测试仪器的质量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生 体质健康 标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程义志 吴文琪 +1 位作者 刘建华 张军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6-97,共2页
针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分析认为目前“应试体育”为主的统一教学模式 ,完全偏离了我国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航线。因此 ,提出一种新型的体育课程设置模式 ,从教育观念、教学体系、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结构等... 针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分析认为目前“应试体育”为主的统一教学模式 ,完全偏离了我国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航线。因此 ,提出一种新型的体育课程设置模式 ,从教育观念、教学体系、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结构等方面论述了这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课程设置 现状 对策 体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舞蹈的演绎及在高校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黄立军 凌月红 韦世海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5-137,共3页
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对其内涵、产生和发展及动作要素进行探讨与研究 ,介绍了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的意义 。
关键词 体育舞蹈 高校 动作要素 体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旅游教育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袁书琪 孟铁鑫 +3 位作者 缪芳 郑丽鑫 何菲菲 高怡 《旅游科学》 CSSCI 2005年第6期72-75,共4页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高校旅游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本文就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的确定、科学研究的支撑和高端教育的学科依托等几个当前中国高校旅游教育发展面...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高校旅游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本文就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的确定、科学研究的支撑和高端教育的学科依托等几个当前中国高校旅游教育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旅游教育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新动态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姜同仁 陶于 钱杰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2-497,共6页
从新《纲要》实施6年的结果来看,总体趋势是好的,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中的新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高校体育课程的持续向前。研究从不同层面全面认识和... 从新《纲要》实施6年的结果来看,总体趋势是好的,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中的新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高校体育课程的持续向前。研究从不同层面全面认识和把握高校体育课程的新理念,探索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发展中呈现出的新趋势,以求为深化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体育课程 动态 理念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5
16
作者 徐焰 郭鼎文 +2 位作者 汤韶敏 蒲毕文 廖文辉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6-68,共3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进行建模和实证分析。构建出一套有5个1级指标和13个2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经实践检验该体系既能反映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现状,且具有操作性强的优点。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普通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特点、实施程序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45
17
作者 郝运 饶从满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3-167,共5页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在学生培养、高等教育改革和社区发展等多个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内涵、特点,实施的途径和程序进行详细的介绍,力求为中国高校课堂教育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在学生培养、高等教育改革和社区发展等多个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内涵、特点,实施的途径和程序进行详细的介绍,力求为中国高校课堂教育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校 服务学习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避免研究生导师队伍“近亲繁殖”的做法及启示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素琴 王淑娟 +1 位作者 阎效鹏 李巧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第6期61-64,共4页
我国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近亲繁殖”问题严重。美国的一些避免“近亲繁殖”的成功做法 ,如广开途径、公开招聘、不留本校毕业生任教、“非升即走”、以优厚的条件吸引人才等 。
关键词 美国 高校 研究生 导师队伍 人才吸引 教师 职称评定 联聘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性 被引量:15
19
作者 周文军 邓凤莲 +1 位作者 杨定产 曾一兵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8-90,共3页
探讨了高校体育促进城市发展和城市发展推动高校体育的互动作用,并为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城市发展 体育产业 社会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武术的认知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5
20
作者 孟涛 梁蕾 薛红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73,共2页
对北京4所高校大学生武术认知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普通高校大学生喜爱武术,但却不喜欢武术课;高校对武术的宣传力度不够,武术在高校普及程度不高;大学生对于武术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而对于武术的文化内涵了解甚少。应该通... 对北京4所高校大学生武术认知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普通高校大学生喜爱武术,但却不喜欢武术课;高校对武术的宣传力度不够,武术在高校普及程度不高;大学生对于武术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而对于武术的文化内涵了解甚少。应该通过改革高校武术教学,在大学生中普及与推广武术这项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武术 教学改革 普通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