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汞的肾毒性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子安 聂志勇 +4 位作者 李万华 胡鹏遥 隋昕 邱泽武 王永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6-290,共5页
汞是常见的重金属毒物,多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汞中毒可对人体多个脏器产生严重损害。临床上因汞中毒导致的肾病逐年增多,其损伤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手段有限。本文就汞的肾毒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汞对肾的直接毒性作用,生物膜... 汞是常见的重金属毒物,多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汞中毒可对人体多个脏器产生严重损害。临床上因汞中毒导致的肾病逐年增多,其损伤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手段有限。本文就汞的肾毒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汞对肾的直接毒性作用,生物膜系统受损,汞-金属硫蛋白复合物形成,胞内Ca2+平衡失调,氧化损伤,诱导细胞凋亡,免疫性损伤等。归纳总结了临床上常见治疗方法的机理及局限,并对几种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之上探究汞对肾造成损害的疾病模型,旨在为临床上慢性汞中毒导致的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相关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中毒 肾毒性 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血压与红斑肢痛为主要表现的汞中毒一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常杏芝 卢红梅 +1 位作者 张月华 秦炯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7-380,共4页
儿童高血压多为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包括肾实质疾病、肾血管狭窄、嗜铬细胞瘤等,其中,汞中毒是导致高血压的少见原因之一。本文报告一例以严重高血压、高血压脑病与红斑肢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汞中毒,以提高对汞中毒的认识。患儿为10岁5个... 儿童高血压多为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包括肾实质疾病、肾血管狭窄、嗜铬细胞瘤等,其中,汞中毒是导致高血压的少见原因之一。本文报告一例以严重高血压、高血压脑病与红斑肢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汞中毒,以提高对汞中毒的认识。患儿为10岁5个月女孩,因反复皮疹2个月,抽搐伴发作性意识障碍一个半月入院。体检:血压170/120mmHg(1mmHg=0.133kPa),患儿表情痛苦,双手红肿疼痛,需要冰袋持续冷敷。生化检查发现持续低钾血症(血钾为2.83~3.25mmol/L,参考值为3.5~5.5mmol/L),血肾素、血管紧张素与醛固酮水平均显著升高。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双侧额、顶、颞、枕叶皮层下flair像异常高信号。尿汞水平显著升高,尿汞0.171mg/L(参考值〈0.01mg/L)。给予二巯基丙醇磺酸钠125mg肌肉注射1次后,复查尿汞升高至1.408mg/L。追问病史,患儿病前有多次双手玩耍水银史,班级内有多位同学因玩水银发病。因此,对于表现为严重高血压伴红斑肢痛的患者,应警惕汞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中毒 高血压 红斑性肢痛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甲基汞污染危害的环境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吴世安 张桂芩 +1 位作者 徐杰 王贤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68-272,共5页
调查了从第二松花江饮马河口至第一松花江同江全长1271km沿江重点人群受甲基汞污染危害的情况。查出慢性中毒2人,观察对象18人,甲基汞吸收120人。受害者症状轻微,基本稳定,无明显自觉症状。发汞和甲基汞较汞污染治理前... 调查了从第二松花江饮马河口至第一松花江同江全长1271km沿江重点人群受甲基汞污染危害的情况。查出慢性中毒2人,观察对象18人,甲基汞吸收120人。受害者症状轻微,基本稳定,无明显自觉症状。发汞和甲基汞较汞污染治理前有显著下降,说明治理取得了显著的健康效益。但少数人体内仍有过量的汞和甲基汞蓄积,为防止敏感者受害,每周食松花江鱼量不应超过2kg。文中还对诊断、受害者的年龄、性别和发病江段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汞 污染 汞中毒 环境流行病学 松花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接触低剂量氯化甲基汞对发育阶段大鼠小脑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杰 毕晓颖 +2 位作者 雷翠萍 李永进 李志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氯化甲基汞(mthylmercury chloride,MMC)对发育大鼠小脑组织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组母鼠从妊娠前90 d至仔鼠出生后30 d连续喂饲含有不同剂量MMC(0.75、1.50和3.00 mg.kg-1)的普通饲料,取其生后(Postnatal day,P... 目的:探讨氯化甲基汞(mthylmercury chloride,MMC)对发育大鼠小脑组织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组母鼠从妊娠前90 d至仔鼠出生后30 d连续喂饲含有不同剂量MMC(0.75、1.50和3.00 mg.kg-1)的普通饲料,取其生后(Postnatal day,PND)3、7、14、21和30 d仔鼠小脑组织提取胞浆和胞膜PKC。采用改良Takai法观察MMC对发育大鼠小脑PKC活性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生后不同时间仔鼠小脑组织胞浆和胞膜PKC活性均高于相应对照组,其中实验组Ⅰ(0.75 mg.kg-1MMC)PND 3、7和14 d,实验组Ⅱ(1.5 mg.kg-1MMC)和实验组Ⅲ(3.0 mg.kg-1MMC)仔鼠小脑组织胞浆和胞膜PKC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MC可能通过影响大鼠脑发育过程中PKC活性介导其神经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汞化合物/毒性 蛋白激酶C 汞中毒 神经系统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甲基汞对发育阶段大鼠海马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郭杰 王铁君 +3 位作者 张雯艳 邢程 李志超 管清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2-925,共4页
目的:阐明氯化甲基汞(MMC)致脑发育损伤与海马组织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MMC致脑发育损伤机制。方法:选用Wistar雌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个MMC剂量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母鼠从妊娠前90d至仔鼠出生后30d连... 目的:阐明氯化甲基汞(MMC)致脑发育损伤与海马组织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MMC致脑发育损伤机制。方法:选用Wistar雌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个MMC剂量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母鼠从妊娠前90d至仔鼠出生后30d连续喂饲含有不同剂量MMC(0.75,1.50和3.00mg·kg-1)的普通饲料,取其生后(PND)3、7、14、21和30d仔鼠海马组织提取胞浆和胞膜PKC。采用改良Takai法观察MMC对发育大鼠海马PKC活性的影响。结果:随着脑汞含量的增加,仔鼠实验组和对照组海马组织胞膜胞浆PKC的活性随仔鼠生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生后30d达峰值。1.50mg·kg-1剂量组生后21和30d仔鼠以及3.00mg·kg-1剂量组仔鼠海马组织胞膜和胞浆PKC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长期接触低剂量MMC可引起发育阶段大鼠海马组织胞浆及胞膜PKC活性升高。MMC可能通过影响大鼠脑发育过程中PKC活性介导其神经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汞化合物/毒性 蛋白激酶C 汞中毒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腰腿痛的隐匿性汞中毒二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岳剑宁 王琦 倪家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661-1662,共2页
汞中毒患者可以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及口腔黏膜、皮肤、肾脏、周围神经损害等全身性症状。病史明确的患者早期进行药物驱汞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且疗效较好。本文2例汞中毒患者均因化妆品含汞导致,均有皮肤损害,症状均表现为腰骶区及四肢... 汞中毒患者可以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及口腔黏膜、皮肤、肾脏、周围神经损害等全身性症状。病史明确的患者早期进行药物驱汞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且疗效较好。本文2例汞中毒患者均因化妆品含汞导致,均有皮肤损害,症状均表现为腰骶区及四肢肌肉痛,但是汞中毒病史隐匿,导致前期误诊为腰腿痛及不明原因神经损伤,误行其他治疗,延误了驱汞治疗,造成了患者经济损失及身体的损伤。慢性汞中毒导致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是美白化妆品含汞导致。故年轻女性出现不明原因的腰骶痛,尤其是四肢对称性分布的疼痛伴有皮肤损害,医生应详细追问化妆品、医源性等可能导致汞接触的致病因素,有利于早期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腿痛 汞中毒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对汞的选择性吸附及SO_2毒化特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春峰 段钰锋 +3 位作者 汤红健 朱纯 郑逸武 韦红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565-3572,共8页
利用Ca(NO_3)_2作为前体,SiO_2为载体,制备了一种担载型CaO吸附剂,在固定床实验装置上分别研究了该吸附剂对元素汞(Hg0)和氯化汞(HgCl_2)等不同形态汞的选择性吸附性能,以及SiO_2对CaO吸附剂汞形态吸附过程的影响,同时结合程序升温脱附... 利用Ca(NO_3)_2作为前体,SiO_2为载体,制备了一种担载型CaO吸附剂,在固定床实验装置上分别研究了该吸附剂对元素汞(Hg0)和氯化汞(HgCl_2)等不同形态汞的选择性吸附性能,以及SiO_2对CaO吸附剂汞形态吸附过程的影响,同时结合程序升温脱附和原位红外漫反射表征技术,深入探究了CaO的选择性吸附机理及SiO_2毒化机制。汞形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纯N2气氛和掺杂SiO_2气氛下,CaO对Hg0均保持了接近100%的穿透率,而对HgCl_2在两种气氛下则分别表现出66.0%和60.3%的吸附效率,说明SiO_2与HgCl_2在CaO表面存在竞争吸附关系;吸附实验前后CaO的表征结果显示,与Hg0相比,HgCl_2更易与CaO表面各碱性位形成单配位、双配位等多种吸附构型,SiO_2与HgCl_2在易形成单配位的活性位上形成竞争吸附关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CaO对HgCl_2的吸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吸附剂 HG HgCl2 选择性吸附 SO2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补锌对汞毒性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泓 杨祖菁 +1 位作者 惠宁 刘军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4-278,共5页
目的探讨孕期补锌对母儿汞毒性的拮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母血汞值选取病例组(妊娠中、晚期母血汞≥5.8μg/L)、治疗组(妊娠中期母血汞≥5.8μg/L,从妊娠16周起,每日补充锌元素10.6mg直至分娩)、对照组(妊娠中、晚期母血... 目的探讨孕期补锌对母儿汞毒性的拮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母血汞值选取病例组(妊娠中、晚期母血汞≥5.8μg/L)、治疗组(妊娠中期母血汞≥5.8μg/L,从妊娠16周起,每日补充锌元素10.6mg直至分娩)、对照组(妊娠中、晚期母血汞正常)孕妇各30例,观察3组孕妇汞、锌水平变化及妊娠结局;应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3组胎盘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水平,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3组胎盘组织凋亡细胞阳性率。结果治疗组妊娠晚期母血汞水平[(3.42±0.52)μg/L]低于病例组[(6.16±0.32)μg/L,P<0.05],同时也较妊娠中期[(6.15±0.26)μg/L]下降(P<0.05);而血锌水平[(671.34±44.65)μg/L]则高于病例组[(483.25±62.20)μg/L,P<0.05],同时也较妊娠中期[(480.73±60.64)μg/L]升高(P<0.05)。病例组早产、胎膜早破、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均高于治疗组(P均<0.05)。病例组胎盘组织凋亡细胞阳性率[(35.20±4.96)%]高于治疗组[(13.47±2.43)%]和对照组[(13.27±2.21)%,P均<0.05],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3 110.38±136.09)也高于治疗组(2 015.76±177.63)和对照组(2 009.90±152.61,P均<0.05),而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2 055.97±280.82)则低于治疗组(5 187.93±247.89)和对照组(5 308.83±259.97,P均<0.05)。结论孕期补锌可拮抗汞对母儿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锌同时上调Bcl-2表达及下调Bax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中毒 妊娠结局 细胞凋亡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脑电图频谱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彬彬 兰娟 +5 位作者 翟鲁付 孙成文 刘伟丽 李志方 董丽彬 樊双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评价非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脑电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以18例汞中毒患者,以及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12例健康志愿者为观察对象,利用Matlab 2013软件中EEGLAB工具箱对受试者脑电图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生成个体频谱分析图并进行统... 目的评价非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脑电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以18例汞中毒患者,以及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12例健康志愿者为观察对象,利用Matlab 2013软件中EEGLAB工具箱对受试者脑电图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生成个体频谱分析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例正常对照者频率能量曲线似正弦曲线,在α波存在明显能量峰值。18例汞中毒患者中5例频率能量曲线α波能量峰值消失,波峰出现于慢波δ波,自δ波起能量曲线呈进行性下降趋势;10例能量曲线分别在α波和δ波出现双峰值,且δ波能量大于α波;3例频谱无异常。汞中毒组患者右中颞区(P=0.018)、左后颞区(P=0.039)δ波所占总能量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中线额区(P=0.003)、右额区(P=0.016)、右前颞区(P=0.024)、左中颞区(P=0.036)、右后颞区(P=0.031)δ波所占总能量百分比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脑电图对于评价汞中毒患者脑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频谱分析是一种直观、简便的分析方法,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中毒 神经系统 脑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对汞毒害下的小麦种子萌发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马成仓 李清芳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2000年第3期173-175,共3页
采用室内培养及分析测试方法 ,研究了Ca2 +对汞毒害下的小麦种子萌发代谢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向含汞污水中加入CaCl2 能使汞毒害下小麦种子胚乳和幼苗的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升高 ,呼吸速率加快 ,幼苗的生长速度加快 ,从而使汞毒... 采用室内培养及分析测试方法 ,研究了Ca2 +对汞毒害下的小麦种子萌发代谢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向含汞污水中加入CaCl2 能使汞毒害下小麦种子胚乳和幼苗的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升高 ,呼吸速率加快 ,幼苗的生长速度加快 ,从而使汞毒害作用得到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萌发代谢 种子 钙离子 水体污染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汞中毒小脑变性的病理观察(英文)
11
作者 曹秉振 曹霞 +5 位作者 常高峰 王树才 喻学红 吕伟 赵和玲 长岛和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75-778,共4页
目的:探讨氯化甲基汞(MMC)中毒大鼠小脑变性的病理改变及机制。方法:本研究在大鼠服用MMC4mg/(kg·d)所致的亚急性汞中毒模型上,分别在服用MMC后第11、15、18和21天断头,采用组织和免疫病理技术动态观察小脑的病理演变,并采用TUNEL... 目的:探讨氯化甲基汞(MMC)中毒大鼠小脑变性的病理改变及机制。方法:本研究在大鼠服用MMC4mg/(kg·d)所致的亚急性汞中毒模型上,分别在服用MMC后第11、15、18和21天断头,采用组织和免疫病理技术动态观察小脑的病理演变,并采用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改变,同时在电镜下观察了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在服用MMC第18天,TUNEL染色显示小脑颗粒细胞有散在的凋亡细胞,主要位于脑回深部近白质区的颗粒层。第21天,凋亡细胞明显增加,颗粒细胞减少。MRF-1染色可见大量的小胶质细胞反应,GFAP示胶质细胞增生明显,而Purkinje细胞则保留完整。服用MMC第18天的超微结构观察表明,细胞核皱缩,体积缩小,形态不规则,电子密度增高,可见密集深染的染色质,部分细胞核破碎,呈现为均一深染的泪珠状染色质,符合凋亡改变。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汞中毒的小脑变性的病理机制为细胞凋亡,其病理变化符合人类汞中毒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中毒 脊髓小脑变性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雏鸡汞中毒诊断指标的筛选
12
作者 武瑞 康世良 +2 位作者 刘焕奇 王伟 刘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4期67-69,共3页
通过人工复制雏鸡汞中毒模型 ,筛选临床汞中毒诊断指标 ,为生产实践中防治汞中毒提供理论参考。选用健康雏鸡 1 0 0只 ,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 ,研究发病动物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血常规变化、肝功能变化 ,测定血液、组织和羽毛中汞含量... 通过人工复制雏鸡汞中毒模型 ,筛选临床汞中毒诊断指标 ,为生产实践中防治汞中毒提供理论参考。选用健康雏鸡 1 0 0只 ,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 ,研究发病动物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血常规变化、肝功能变化 ,测定血液、组织和羽毛中汞含量。实验结果表明 :根据中毒动物体重明显降低 ,生长发育严重迟缓 ;实质性器官肝、肾、脑组织细胞变性坏死 ;血常规检查 RBC总数、WBC总数、Hb含量、嗜酸性 WBC减少 ;肝功能检查 GOT、GPT活性显著增高 ( P <0 .0 1 ) ,AKP活性显著降低 ( P <0 .0 1 ) ;血液、组织和羽毛中汞含量高于正常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鸡 汞中毒 诊断指标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源金属硫蛋白对慢性汞中毒小鼠排汞及肝脏损伤修复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欣卉 王颖 +4 位作者 佐兆杭 刘淑婷 宫雪 徐炳政 张东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95-200,共6页
目的:探讨两种具自主知识产权酵母源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MT-1、MT-2)对慢性汞中毒小鼠排汞及汞致肝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慢性汞中毒模型通过实验小鼠自由饮用氯化汞去离子水溶液构建,经连续灌胃给予二巯基丙磺酸钠及不... 目的:探讨两种具自主知识产权酵母源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MT-1、MT-2)对慢性汞中毒小鼠排汞及汞致肝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慢性汞中毒模型通过实验小鼠自由饮用氯化汞去离子水溶液构建,经连续灌胃给予二巯基丙磺酸钠及不同剂量酵母源MT(0.16、0.40、0.80 mg/(kg·d))28 d后,测定实验小鼠体质量、肝脏脏器系数、血液及肝脏汞含量、4项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肝功能指示指标并观察慢性汞中毒小鼠肝脏组织病变程度。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灌胃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均不同程度提高,肝脏脏器系数显著下降(P<0.05),血液及肝脏汞含量显著下降(P<0.05),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其恢复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酵母源MT灌胃给药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含量均有所下降,且综合肝脏组织病理学染色切片结果,酵母源MT可修复汞中毒小鼠肝脏组织,使水肿肝脏细胞恢复其正常形态,减少细胞间炎性浸润现象,且两种酵母源MT修复受损肝脏的能力与剂量呈正相关,高剂量酵母源MT对受损肝脏的修复效果更佳。结论:综合各项检测结果,两种酵母源MT对慢性汞中毒小鼠具有良好的排汞及修复汞致肝脏损伤效果,且酵母源MT-1对慢性汞中毒小鼠排汞及修复受损肝脏组织的效果好于酵母源MT-2及二巯基丙磺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源金属硫蛋白 汞中毒 排汞 肝脏 修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急性汞中毒小鼠血液生化指标、肝脏及肾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斅 杨大千 +3 位作者 张海莉 姜婧 陈雁 张志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06-1511,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小鼠急性汞中毒后血液、肝脏及肾脏的中毒表现及木犀草素对急性汞中毒小鼠血液指标、肝脏及肾脏的影响。将28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木犀草素组(灌胃100mg/kg木犀草素)、氯化汞组(腹腔注射... 试验旨在研究小鼠急性汞中毒后血液、肝脏及肾脏的中毒表现及木犀草素对急性汞中毒小鼠血液指标、肝脏及肾脏的影响。将28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木犀草素组(灌胃100mg/kg木犀草素)、氯化汞组(腹腔注射4mg/kg氯化汞)和氯化汞+木犀草素组(腹腔注射4mg/kg氯化汞,灌胃100mg/kg木犀草素)。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水平,血液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水平及肝脏组织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水平,并观察肝脏、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氯化汞组的血清ALT、AS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CREA、BUN,血液WBC及肝脏组织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血液RBC、HGB及肝脏组织GS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肾脏病理变化明显。与氯化汞组相比,氯化汞+木犀草素组的血清ALT、AST活性,CREA和BUN,血液WBC及肝脏组织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血液RBC、HGB及肝脏组织GSH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肝脏、肾脏病理变化减轻。小鼠急性汞中毒后,其中毒表现为炎症和贫血的发生及肝脏、肾脏不同程度的损伤,木犀草素可减弱急性汞中毒小鼠血液、肝脏和肾脏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汞中毒 血液 肝脏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汞充填对口腔科医生健康影响的调查 被引量:12
15
作者 付京秋 胡英华 +1 位作者 张苗苗 付京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 研究使用银汞合金充填牙齿对口腔科医生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 10 0位口腔科医生按用汞量分为两组 ,观察组 5 1名 ,为每月用汞量 80克以上的医生 ,对照组 4 9名 ,为每月用汞量 2 0克以下的医生 ,详细记载两组的工作环境、操作方法... 目的 研究使用银汞合金充填牙齿对口腔科医生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 10 0位口腔科医生按用汞量分为两组 ,观察组 5 1名 ,为每月用汞量 80克以上的医生 ,对照组 4 9名 ,为每月用汞量 2 0克以下的医生 ,详细记载两组的工作环境、操作方法、防护和体检情况。结果 观察组医生出现牙龈炎、头晕、失眠、腰痛、记忆力减退、性格变急躁易怒 ,手指颤、唾液分泌增多、尿汞高等症状和体征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长期大量使用手工调制的银汞合金 ,如不注意防护 ,口腔科医生易患慢性汞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汞充填 口腔科 医生 健康 调查 工作环境 操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龄家兔肌内注射金属汞的局部及全身毒性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笑晴 吴虹林 何玺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5-222,共8页
目的观察肌内注射(im)给予金属汞(Hg)对幼龄家兔的局部和全身毒性作用。方法 40日龄雄性新西兰兔分别一次性im给予Hg 700,1400和2800 mg·kg-1,染毒后每天记录各组幼兔精神状态、进食、毛发和尿便性状变化,分别在染毒前和染毒后7,14... 目的观察肌内注射(im)给予金属汞(Hg)对幼龄家兔的局部和全身毒性作用。方法 40日龄雄性新西兰兔分别一次性im给予Hg 700,1400和2800 mg·kg-1,染毒后每天记录各组幼兔精神状态、进食、毛发和尿便性状变化,分别在染毒前和染毒后7,14,21,28和35 d称重、拍摄局部注射部位X线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汞和尿汞水平;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浓度;待Hg在局部无明显扩散时,取注射部位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染毒后28 d X线片相比,染毒后35 d各组幼兔Hg无明显扩散。染毒后35 d血汞和尿汞水平升高的速度较前28 d减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染Hg 700,1400和2800 mg·kg-1组幼兔血汞水平在染毒后28 d升高最多,分别为215.6,345.2和634.8倍,染毒后35 d时均稍下降;尿汞水平在染毒后35 d升高最多,分别为272.8,400.0和1095.2倍,但仅略高出染毒后28 d的升高倍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染Hg 700和1400 mg·kg-1组血清NSE在染毒后28 d开始持续升高(P<0.05),2800 mg·kg-1组血清NSE在染毒后21 d开始持续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染Hg 700,1400和2800 mg·kg-1组血清S100B分别在染毒后28,21和14 d开始显著升高(P<0.01),Hg 700和1400 mg·kg-1组血清S100B在染毒后14 d开始显著低于2800 mg·kg-1组(P<0.01),Hg 700 mg·kg-1组血清S100B在染毒后21 d开始显著低于1400 mg·kg-1组(P<0.01)。局部注射部位解剖可见脓性包裹形成,组织学观察可见多发散在的汞滴,围绕汞滴见大量多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泡沫细胞浸润,同时亦可见到肉芽组织形成和小血管增生、出血和充血。结论单次im给予Hg后约28 d局部病理包裹形成,Hg局部扩散明显减慢,Hg吸收速度减慢,局部注射部位符合无菌性炎症变化,同时亦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汞 肌内注射 汞中毒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星形胶质源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炼厂的汞中毒及其防护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满丽 李学达 《有色冶炼》 2002年第1期40-42,共3页
针对有色重金属冶炼企业发生的急性汞中毒事故 ,在调查摸清毒源、作业环境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安全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出现的新情况 ,总结了过去防毒治毒成功经验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汞中毒的
关键词 冶炼厂 中毒 防护 高浓度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鸡实验性汞中毒临床症状和病变的影响
18
作者 石庆敏 施云刚 +2 位作者 万润 龙立书 欧德渊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58,共4页
通过观察中药对实验性汞中毒鸡病变的影响,为中药治疗汞中毒提供基础资料。将试验鸡(脱温鸡苗7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试验动物于第20、40、60天时,处死试验鸡,观察脏器指数,取肝、脾和肾... 通过观察中药对实验性汞中毒鸡病变的影响,为中药治疗汞中毒提供基础资料。将试验鸡(脱温鸡苗7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试验动物于第20、40、60天时,处死试验鸡,观察脏器指数,取肝、脾和肾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病变。试验结果表明,中药在60日龄时,明显缓解鸡汞中毒临床症状;阳性对照组第20天脏器指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第40和第60天增加更为显著(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第40天各脏器指数显著下降(P<0.05),第60天下降极显著(P<0.01);中药能缓解汞中毒鸡组织病变。由此推断中药可缓解汞中毒鸡组织器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型城市城区居民人发中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姚有如 方凤满 +4 位作者 朱哲 武家园 林跃胜 张丹龙 朱慧萍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2-400,共9页
为了解淮南市不同城区居民人发中Hg分布特征和影响当地居民人体Hg富集的因素。在淮南市市区选择68名正常状态下的居民头发,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人发中总汞含量。结果显示:淮南市市区居民人发中Hg的平均浓度为(0.390±0.173)... 为了解淮南市不同城区居民人发中Hg分布特征和影响当地居民人体Hg富集的因素。在淮南市市区选择68名正常状态下的居民头发,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人发中总汞含量。结果显示:淮南市市区居民人发中Hg的平均浓度为(0.390±0.173)μg·g^(-1),Hg浓度主要分布于0~0.5μg·g^(-1)较低浓度区间内,占总样品数的77.94%;市区内人发中Hg平均浓度呈现出谢家集(0.468±0.144μg·g^(-1))>潘集(0.384±0.199μg·g^(-1))>田家庵(0.377±0.176μg·g^(-1))>大通(0.373±0.116μg·g^(-1));不同性别上,当地男性头发中Hg的平均含量为(0.436±0.188)μg·g^(-1),显著高于女性的(0.343±0.146)μg·g^(-1)(P=0.021<0.05);不同年龄段内,40~60岁年龄段居民头发中Hg平均含量最高,达0.445μg·g^(-1);不同工作、生活环境上,淮南市居民头发中Hg平均含量呈现出矿区>过渡区>对照城区,其Hg平均含量分别达(0.466±0.174)、(0.380±0.167)、(0.304±0.151)μg·g^(-1),矿区居民人发中Hg含量分别高出过渡区与对照城区居民人发Hg含量达22.6%和53.3%。相比较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的人发中Hg的参考剂量1μg·g^(-1),淮南市城区居民人发中Hg含量较低。但是对比非矿业活动区,矿区居民人发中H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城区居民(P=0.0098<0.01),过渡区居民人发中Hg含量与矿区和对照城区差异性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发 重金属中毒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Mn/TiO2催化剂的协同脱硝脱汞特性 被引量:12
20
作者 胡鹏 段钰锋 +6 位作者 陈亚南 周强 朱纯 丁卫科 李春峰 刘猛 王双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23-531,共9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Mo-Mn/TiO_2催化剂,研究了反应温度、HCl和SO_2对其模拟烟气协同脱硝脱汞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过高的反应温度不利于汞的脱除过程,过低的温度则抑制脱硝反应的顺利进行,但在200℃时可兼具最优的脱硝和脱汞效率;HCl的加入... 采用浸渍法制备Mo-Mn/TiO_2催化剂,研究了反应温度、HCl和SO_2对其模拟烟气协同脱硝脱汞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过高的反应温度不利于汞的脱除过程,过低的温度则抑制脱硝反应的顺利进行,但在200℃时可兼具最优的脱硝和脱汞效率;HCl的加入促进汞的高效氧化,却明显降低催化剂对NO的转化;而烟气中SO_2的存在对催化剂的脱硝和脱汞过程均起到抑制作用.利用XRD、H_2-TPR和XPS等表征手段对硫中毒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酸盐在催化剂表面的不断沉积和活性组分Mn4+及化学吸附氧Oα的消耗乃是致使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另外,SO_2与NH3和Hg0对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的竞争吸附,也严重抑制催化剂的脱硝和脱汞反应.Mo-Mn/TiO_2的脱硝过程是通过Mn价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完成的,其中元素Mo和O_2是其转化得以实现的助剂;Mo-Mn/TiO_2对汞的脱除以催化氧化为主,金属氧化物中的晶格氧将Hg^0转化为HgO而被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Mn/TiO2 脱硝 脱汞 硫中毒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