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镓(铟)-邻菲啰啉-MPA配合物吸附波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魏显有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98-300,共3页
在pH2.2的HCl-NH_4Ac缓冲溶液中,Ga、In与邻菲啰啉、β—巯基丙酸(MPA)生成的多元配合物,分别在电位-0.95V及-0.67V(υ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Ga、In的检测下限分别为0.002μg/ml及0.0002μg/ml,波高与Ga、In浓度分别在0.005—0.... 在pH2.2的HCl-NH_4Ac缓冲溶液中,Ga、In与邻菲啰啉、β—巯基丙酸(MPA)生成的多元配合物,分别在电位-0.95V及-0.67V(υ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Ga、In的检测下限分别为0.002μg/ml及0.0002μg/ml,波高与Ga、In浓度分别在0.005—0.8μg/ml及0.0004—0.6μg/ml之间呈线性关系。探讨了极谱波的性质。应用于化探样品中痕量Ga、In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菲罗啉 配合物 吸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雪兆 齐连怀 +4 位作者 杨清香 尹甲兴 汤凯 郝营 陈志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60-865,905,共7页
通过将金纳米粒子铆接到Fe3O4载体表面,制得了Au/Fe3O4纳米复合粒子。首先以对苯二酚为还原剂还原HAuCl4制得球形金纳米粒子;然后采用溶剂热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颗粒,并用巯基丙酸(MPA)对其修饰;最后通过MPA与金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将金纳米粒子铆接到Fe3O4载体表面,制得了Au/Fe3O4纳米复合粒子。首先以对苯二酚为还原剂还原HAuCl4制得球形金纳米粒子;然后采用溶剂热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颗粒,并用巯基丙酸(MPA)对其修饰;最后通过MPA与金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金纳米颗粒固定到Fe3O4表面。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所制备材料进行形貌、晶型、磁性和催化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金纳米颗粒成功包覆在Fe3O4表面,所得到的Au/Fe3O4复合纳米材料具有单分散性和超顺磁性,并且对NaBH4还原对硝基苯酚(4-NP)制备对氨基苯酚(4-AP)的反应显示出优良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 FE3O4 巯基丙酸(mpa) 对硝基苯酚(4-NP) 催化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巯基丙酸为稳定剂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水热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甘婷婷 张玉钧 +3 位作者 肖雪 殷高方 段静波 石朝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09-1314,共6页
以巯基丙酸(MPA)为稳定剂,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在160℃下合成水溶性CdTe量子点。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及反应前驱体溶液的不同pH值对合成的CdTe量子点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CdTe量子点的荧光发射波长在510~661 nm范围内连续可调... 以巯基丙酸(MPA)为稳定剂,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在160℃下合成水溶性CdTe量子点。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及反应前驱体溶液的不同pH值对合成的CdTe量子点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CdTe量子点的荧光发射波长在510~661 nm范围内连续可调,并且CdTe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强烈地依赖于反应前驱体溶液的pH值,最佳pH值为9。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制备的CdTe量子点的形状接近于球形,粒径分布较均匀。与回流方法制备的水溶性量子点相比,高温条件下的水热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时间短,CdTe量子点生长速度快,100 min就可生长到3.5 nm,并且所制得的CdTe量子点荧光强度高,稳定性好,荧光量子产率也较高,最高可达4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 巯基丙酸 水热法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巯基自组装单层膜的日本血吸虫石英晶体微天平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20
4
作者 吴朝阳 何春萍湖南大学化学计量学与化学传感器技术研究所 +2 位作者 汪世平 沈国励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2-546,共5页
应用自组装膜技术在压电石英晶振金电极表面自组装一带羧基的巯基丙酸单层膜 ,通过盐酸 1 -乙基 -3 -(3 -二甲基氨基丙基 )碳二亚胺及 N -羟基琥珀酰亚胺共价固定 3 2 KD的日本血吸虫分子抗原 (Sj Ag3 2 ) ,设计了石英晶振微天平免疫传... 应用自组装膜技术在压电石英晶振金电极表面自组装一带羧基的巯基丙酸单层膜 ,通过盐酸 1 -乙基 -3 -(3 -二甲基氨基丙基 )碳二亚胺及 N -羟基琥珀酰亚胺共价固定 3 2 KD的日本血吸虫分子抗原 (Sj Ag3 2 ) ,设计了石英晶振微天平免疫传感器 ,用于测定日本血吸虫抗体 .比较了巯基自组装单层膜与 HEMA-MMA共聚物涂层修饰的石英晶振在溶液中的振荡行为 ,发现巯基自组装单层膜修饰的石英晶振稳定快 ,且稳定性好 .在优化条件下 ,测得 IRS(4 9-2 0 0 0 )的滴度为 1∶ 1 50 0 .此外 ,对不同程度血吸虫感染的兔血清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石英晶振 自组装单层膜 巯基丙酸 日本血吸虫 抗体测定 石英晶体微天平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水相中优化合成CdTe半导体量子点 被引量:3
5
作者 杜保安 郭红 +2 位作者 高璐 霍树营 贾红霞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用巯基丙酸(MPA)作稳定剂,在氮气保护下,水相中合成了CdTe半导体纳米量子点.通过荧光光谱(PL)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线粉末衍射(XRD)光谱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温度、pH值、Te2-和Cd2+的物质的量比及巯... 用巯基丙酸(MPA)作稳定剂,在氮气保护下,水相中合成了CdTe半导体纳米量子点.通过荧光光谱(PL)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线粉末衍射(XRD)光谱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温度、pH值、Te2-和Cd2+的物质的量比及巯基丙酸与镉离子的比例,对CdTe量子点的粒径大小、粒径的分布和粒子的生长速度均有很大影响.本实验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 巯基丙酸 量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灵敏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用于高密度脂蛋白的测定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丹 王桦 +2 位作者 吴朝阳 沈国励 俞汝勤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5-248,共4页
采用自组装单层膜(SAMs)技术在压电石英晶体的金电极表面组装巯基丙酸SAMs,以盐酸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王白酰亚胺(NHS)作偶联剂,以共价键合方式固定高密度脂蛋白抗体,研制成一种高灵敏的压... 采用自组装单层膜(SAMs)技术在压电石英晶体的金电极表面组装巯基丙酸SAMs,以盐酸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王白酰亚胺(NHS)作偶联剂,以共价键合方式固定高密度脂蛋白抗体,研制成一种高灵敏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人血清中低含量的高密度脂蛋白。利用压电装置的实时监测功能,考察了巯基丙酸在金电极表面的自组装成膜过程与机制;研究了晶振固定抗体及其反应结合抗原的液相振荡行为和传感特性。传感器采用初始速率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的线性浓度范围为1.63-18.8mg·L^-1,检出限为0.82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丙酸 高密度脂蛋白 压电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和小鼠血浆中的游离氨基酸 被引量:9
7
作者 牟德海 李建生 +3 位作者 林展江 李光宪 刘建中 周治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8-21,共3页
以邻苯二甲醛(OPA)/3-巯基丙酸(3-MPA)为衍生试剂,手动柱前衍生,ODS(十八基硅烷)柱分离;以磷酸盐缓冲液(pH72)配制流动相,二元一级线性梯度洗脱,紫外340nm检测,在40min内分离测定了人和小... 以邻苯二甲醛(OPA)/3-巯基丙酸(3-MPA)为衍生试剂,手动柱前衍生,ODS(十八基硅烷)柱分离;以磷酸盐缓冲液(pH72)配制流动相,二元一级线性梯度洗脱,紫外340nm检测,在40min内分离测定了人和小鼠血浆中21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方法准确可靠,21种氨基酸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9%~038%和15%~49%(n=8),氨基酸的进样量为01~16nmol时,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0999,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33%~10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游离氨基酸 氨基酸 HPLC 柱前衍生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巯基丙酸自组装单层控制碳酸钙晶型及形貌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素 王海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5,共5页
采用碳酸铵分解产生的NH3和CO2扩散并溶入氯化钙溶液中,得到了碳酸钙晶体。研究结果表明,3-巯基丙酸自组装单层和溶液温度对碳酸钙晶体的晶型和形貌具有重要影响。25℃条件下,纯溶液中得到了方解石,文石和球霰石三种晶型的混合沉淀物,... 采用碳酸铵分解产生的NH3和CO2扩散并溶入氯化钙溶液中,得到了碳酸钙晶体。研究结果表明,3-巯基丙酸自组装单层和溶液温度对碳酸钙晶体的晶型和形貌具有重要影响。25℃条件下,纯溶液中得到了方解石,文石和球霰石三种晶型的混合沉淀物,而在自组装单层存在条件下只得到了表面光滑的菱面体方解石。改变温度,自组装单层调控得到的方解石晶体具有不同的形貌。在60℃得到了多孔方解石,与25℃时典型菱面体方解石有重要区别。XRD分析表明自组装膜上所得碳酸钙晶体为沿着(104)和(006)晶面取向生长的方解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生物矿化 3-巯基丙酸 自组装单层 方解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丙酸/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苏秀霞 张云 董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1-685,共5页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2-巯基丙酸/β-环糊精包合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合物中2-巯基丙酸的含量,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其包合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m(β-环糊精)∶m(2-巯基丙酸)=12∶1、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5 h时,包合率达到74...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2-巯基丙酸/β-环糊精包合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合物中2-巯基丙酸的含量,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其包合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m(β-环糊精)∶m(2-巯基丙酸)=12∶1、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5 h时,包合率达到74.95%。利用显微镜法、扫描电镜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的结构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巯基丙酸 Β-环糊精 包合 正交实验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酚酸及地塞米松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元媛 苏定雷 +4 位作者 宣恒报 王慧娟 衡春 李玉峰 季晓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以地塞米松(DEX)为对照,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MP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分离12例SLE患者及8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加或不加MPA/DEX培养48h,用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sFa... 目的:以地塞米松(DEX)为对照,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MP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分离12例SLE患者及8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加或不加MPA/DEX培养48h,用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sFas与sFasL的水平,用AV鄄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测PBMCs的凋亡率。结果:SLE患者PBMCs培养上清中的sFasL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增高,而MPA及DEX均可使其分泌的sFas及sFasL水平显著下降,且MPA使sFasL降低的程度较sFas更显著,而DEX却正相反。SLE患者培养的PBMCs凋亡率较正常对照显著增高,MPA及DEX均可使凋亡率进一步增加,而DEX较MPA对凋亡的诱导作用更加显著。结论:MPA及DEX对SLE患者PBMCs具有促进凋亡的作用,但这一作用可能并非通过Fas鄄FasL途径;而且,在诱导凋亡方面,MPA与DEX的作用既有相同,又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霉酚酸 凋亡 SFAS SFA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分散的纳米银溶胶的制备及其表征(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悦辉 周济 王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85-1490,共6页
Stable aqueous dispersive colloidal Ag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reducing silver nitrate with sodium borohydride in the presence of 3-mercaptopropionic acid.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Ag nanoparticles was inve... Stable aqueous dispersive colloidal Ag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reducing silver nitrate with sodium borohydride in the presence of 3-mercaptopropionic acid.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Ag nanoparticles was investigated by UV-Visible spect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herical and rodlike particles and aggregates are formed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reaction,then the rodlike particles and aggregates are gradually decomposed into small spherical particles,and the final obtained Ag nanoparticles with an average size of 8 nm are in uniform shapes and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and the colloid remains stable for more than one month,which makes it convenient for use in practice. The presence of capping agent plays an extra role over nanoparticles stabilization and morphology. The presence of capping agent on the surface of Ag nanoparticle is confirmed by the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It is found that Ag nanoparticles are negatively charged in alkaline condition,whereas they are positively charged in acid condition. Electrosteric effect is responsible for their long-term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稳定 3-巯基丙酸 静电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言菊 刘娟娟 +2 位作者 赵振东 陈玉湘 古研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8-115,共8页
【目的】通过Diels-Alder反应将马来酸酐引入松香结构单元,在微波辅助条件下在马来海松酸分子结构中引入含有3个活性碳碳双键的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为我国松香基精细化学品的精深加工提供一条新路径。【方法】分别以水和乙醇为溶剂,通... 【目的】通过Diels-Alder反应将马来酸酐引入松香结构单元,在微波辅助条件下在马来海松酸分子结构中引入含有3个活性碳碳双键的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为我国松香基精细化学品的精深加工提供一条新路径。【方法】分别以水和乙醇为溶剂,通过中和反应制备马来海松酸钠盐,在微波辅助条件下,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以马来海松酸钠与氯丙烯为原料,通过相转移催化法制备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基于FT-IR、GC及MS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确定优化反应条件为:微波功率400 W,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4 h,氯丙烯与马来海松酸钠物质的量之比为3,催化剂用量5%,在此条件下产物的收率为93.2%。从色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反应进行比较彻底,原料峰已完全消失,而且生成的产物纯度较高,优化条件下所得产物GC含量为96.1%。红外光谱表征中红外特征吸收峰的消失和生成说明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3个羧基均发生了酯化反应,且反应较为彻底。质谱分析确认了以乙醇为溶剂制备的钠盐为原料所得的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的副产物经甲酯化后主要有马来松香酸酐单烯丙酯及马来松香酸二烯丙酯,以水为溶剂制备的钠盐为原料所得产物主要为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副产物只有马来海松酸酐单烯丙酯。质谱分析中m/z 538为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的分子离子峰,m/z 481的碎片峰为[M-OCH_2CHCH_2]^+是脱去1分子酯基部分生成的峰,m/z 439的碎片峰为脱去酯基后形成的稳定的马来海松酸酐结构,质谱碎片峰m/z 342为马来海松酸三烯丙烯酯的质谱分裂逆Diels-Alder反应,碎片离子197的基峰是稳定的三环菲骨架结构。制备的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为白色黏稠液体,其酸值为2.5 mg·g^(-1),密度为1.109 7×10~3 kg·cm^(-3),黏度为8.5×10~3mPa·s。【结论】开发了具有3个活性双键的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聚合单体,以水为溶剂制备的钠盐为原料所得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的纯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海松酸酐 微波辅助 合成 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饲醋酸甲羟孕酮基础上分别进行前列腺素、N-甲基-D-天冬氨酸和来曲唑处理对母羊血浆繁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国栋 王根 +4 位作者 谢景龙 杨健涛 唐雪梅 张娟丽 杨开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229-3235,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醋酸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MPA)与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和来曲唑(letrozole,LE)的不同配伍对母羊血浆繁殖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3岁经产萨福克母... 试验旨在研究醋酸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MPA)与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和来曲唑(letrozole,LE)的不同配伍对母羊血浆繁殖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3岁经产萨福克母羊39只,平均体重(75.51±11.55)kg,随机均分为3组,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34mg/(d·只)MPA+1mL/只PG,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34mg/(d·只)MPA+600mg/(d·只)NMDA,试验Ⅲ组饲喂基础日粮+34mg/(d·只)MPA+14 mg/(d·只)LE,试验期18d。结果发现,补饲MPA基础上进行PG处理,母羊血浆中FSH水平呈极显著升高(P<0.01);补饲MPA基础上进行NMDA处理,母羊血浆中E2、MLT、FSH和LH水平均呈极显著升高(P<0.01);补饲MPA基础上进行LE处理,母羊血浆中MLT、LH和T水平均呈极显著升高(P<0.01)。综合比较各生殖激素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MPA与NMDA和LE分别结合使用,可作为调控母羊繁殖性能的药品;且通过比较激素水平得出,MPA与NMDA组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饲 昔酸甲羟孕酮 前列腺素 N-甲基―天冬氨酸 来曲唑 母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巯基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溶菌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丹 刘兴蕊 张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59-1261,共3页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3-巯基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MPA-CdTe)。基于溶菌酶对该量子点的共振瑞利散射有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溶菌酶的方法。在pH 6.1的B-R缓冲溶液中,量子点在波长312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的增强与...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3-巯基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MPA-CdTe)。基于溶菌酶对该量子点的共振瑞利散射有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溶菌酶的方法。在pH 6.1的B-R缓冲溶液中,量子点在波长312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的增强与溶菌酶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7~10.0mg.L-1,检出限(3s/k)为0.02mg.L-1。方法应用于合成样品中溶菌酶的测定,并用标准加入法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93.5%~106.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巯基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 共振瑞利散射 溶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Ⅱ)-β-巯基丙酸配合物极谱吸附波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显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23-225,共3页
在pH5.1的HCl-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Cd(Ⅱ)-β-巯基丙酸配合物产生-灵敏的极谱吸附波.峰电流在-0.67V(vs.SCE)左右,峰高与镉浓度在1.8×10-9~3.6×10-6mol/L范围内呈... 在pH5.1的HCl-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Cd(Ⅱ)-β-巯基丙酸配合物产生-灵敏的极谱吸附波.峰电流在-0.67V(vs.SCE)左右,峰高与镉浓度在1.8×10-9~3.6×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10-10mol/L.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和电极过程机理.本法用于食品中痕量镉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丙酸 极谱吸附波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谱法测定天然水样中痕量钼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显有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4-76,共3页
极谱法测定天然水样中痕量钼魏显有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保定071001Mo是重要的生命活性元素之一,痕量Mo的测定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1]。Mo的灵敏极谱催化波和络合吸附波已有报道 ̄[2~4]。本文提出一个Mo的络合... 极谱法测定天然水样中痕量钼魏显有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保定071001Mo是重要的生命活性元素之一,痕量Mo的测定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1]。Mo的灵敏极谱催化波和络合吸附波已有报道 ̄[2~4]。本文提出一个Mo的络合吸附波新体系,即在pH1.5的H_...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样 天然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3-巯基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对镉离子的荧光光度测定
17
作者 郭彦青 范萌 +1 位作者 双少敏 董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5-547,共3页
对水热合成CdTe量子点的方法加以改进,并合成了用3-巯基丙酸(MPA)修饰的CdTe量子点(MPA-CdTe QD′s)。该量子点具有荧光特性,激发、发射波长分别为320,558nm。试验了17种常见金属离子对此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Cd(Ⅱ)离子... 对水热合成CdTe量子点的方法加以改进,并合成了用3-巯基丙酸(MPA)修饰的CdTe量子点(MPA-CdTe QD′s)。该量子点具有荧光特性,激发、发射波长分别为320,558nm。试验了17种常见金属离子对此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Cd(Ⅱ)离子对其荧光有增强作用;Hg(Ⅱ)、Cu(Ⅱ)、Ag(Ⅰ)则对其荧光有猝灭作用,加入适量抗坏血酸和碘化钾可消除这3种金属离子的荧光猝灭作用。试验在pH 6的缓冲介质中,以20μL MPA-CdTe QD′s作为荧光探针,加入不同浓度的Cd(Ⅱ)离子并在反应6min后,体系的荧光增强程度与Cd(Ⅱ)离子浓度在5.0×10-7~3.9×10-5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4.8×10-7 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3-巯基丙酸 荧光探针 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考酚酸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18
作者 张修彦 吴新荣 韩勇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69-1670,共2页
将48枚种蛋随机分为4组,孵育5d,然后把含有不同剂量的麦考酚酸(MPA)的滤纸圆片置于鸡胚尿囊膜(CAM)上。继续孵育48h后,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CAM血管生长情况。结果表明8、4、2μg/egg剂量的MPA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CAM的血管生成,并呈正相... 将48枚种蛋随机分为4组,孵育5d,然后把含有不同剂量的麦考酚酸(MPA)的滤纸圆片置于鸡胚尿囊膜(CAM)上。继续孵育48h后,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CAM血管生长情况。结果表明8、4、2μg/egg剂量的MPA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CAM的血管生成,并呈正相关。为MPA作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考酚酸(mpa) 鸡胚尿囊膜(CAM) 抗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脲修饰法制备高发光性能CdTe量子点 被引量:7
19
作者 许臻 李冬梅 +1 位作者 姚亚玲 熊婷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01-1206,共6页
通过巯基水解制备了具有优异荧光特性的碲化镉量子点.详细研究前驱体镉离子与巯基丙酸(MPA)摩尔比、镉离子浓度等制备条件对大尺寸、高量子产率的亲水性碲化镉量子点光学性能的影响.在不同的水热生长时间下,可制备出荧光发射峰位于485-6... 通过巯基水解制备了具有优异荧光特性的碲化镉量子点.详细研究前驱体镉离子与巯基丙酸(MPA)摩尔比、镉离子浓度等制备条件对大尺寸、高量子产率的亲水性碲化镉量子点光学性能的影响.在不同的水热生长时间下,可制备出荧光发射峰位于485-660nm范围内的不同尺寸的碲化镉水溶性量子点,荧光发射峰半高宽控制在40-75nm之间,量子点的最高量子产率(QY)达到了45%.并利用硫脲缓慢水解和光解释放自由硫离子,修饰碲化镉表面,检测修饰后的量子点在12天内光学性能的变化情况.通过考察硫脲用量对量子点修饰效果,发现当n(CdTe)/n(thiourea)=1∶4(量子点浓度以镉离子浓度计)时,硫脲对发射峰为505nm的碲化镉量子点修饰效果最为理想,量子点荧光强度加强了5倍,量子产率达到6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碲化镉 纳米微粒 巯基丙酸 硫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丙酸分子对CdSe核壳量子点和ZnO纳米粒子薄膜之间电荷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邵聪 刘学彦 赵家龙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31,共6页
通过稳态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了巯基丙酸(MPA)分子对由量子点到ZnO纳米粒子薄膜的电荷转移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CdSe纳米粒子薄膜样品,没有MPA分子参与作用的CdSe/ZnO薄膜样品和有MPA分子连接的CdSe/MPA/ZnO薄膜样品中都... 通过稳态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了巯基丙酸(MPA)分子对由量子点到ZnO纳米粒子薄膜的电荷转移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CdSe纳米粒子薄膜样品,没有MPA分子参与作用的CdSe/ZnO薄膜样品和有MPA分子连接的CdSe/MPA/ZnO薄膜样品中都存在从CdSe量子点到ZnO纳米粒子薄膜的有效电荷分离过程,但是相对于CdSe/ZnO样品,CdSe/MPA/ZnO样品中电荷转移速率明显变小。这表明MPA分子本身它并不能促进CdSe到ZnO电荷分离过程,因此可以认为用金属氧化物薄膜直接吸附量子点吸收材料,将能获得高功率转换效率的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丙酸 CDSE量子点 电荷转移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