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切玻璃纤维不同加料方式对MCA/PA6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芦浩浩 车仕君 +5 位作者 卢津强 王晓东 楼韩锋 楼大峰 郝刘佳 周立辉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38,共6页
为探究短切玻璃纤维(sGF)的长度分布对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尼龙6(MCA/PA6)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制备出可稳定通过960℃灼热丝可燃性测试的复合材料,通过调整sGF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的进料位置,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sGF长度分布的MCA/sGF/PA... 为探究短切玻璃纤维(sGF)的长度分布对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尼龙6(MCA/PA6)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制备出可稳定通过960℃灼热丝可燃性测试的复合材料,通过调整sGF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的进料位置,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sGF长度分布的MCA/sGF/PA6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垂直燃烧和灼热丝可燃性等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随着sGF侧喂量的减少和主喂量的增加,sGF的平均长度由405.0μm降低至175.7μm。同时,MCA/sGF/PA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由142.4 MPa降低至99.3 MPa,弯曲强度由202.9 MPa降低至164.3 MPa,弯曲模量由7035.0 MPa降低至5773.1 MPa,缺口冲击强度由9.9 kJ/m^(2)降低至6.5 kJ/m^(2),无缺口冲击强度由61.9 kJ/m^(2)降低至48.0 kJ/m^(2),熔体流动速率由16.7 g/10 min提升至22.8 g/10 min。阻燃测试方面,垂直燃烧的余焰总时间由16.5 s降低至1.9 s,960℃灼热丝的燃烧时间由90 s降低至35.4 s。当sGF侧喂量降低至15份以下时,MCA/sGF/PA6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等级可以达到V-2;当sGF侧喂量降低至5份以下时,复合材料可以稳定通过960℃灼热丝可燃性测试。基于sGF的“烛芯效应”,实现了通过熔融挤出工艺对sGF长度分布和灼热丝燃烧时间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切玻璃纤维 尼龙6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灼热丝可燃性 烛芯效应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解动力学分析的MPP和MCA粉对聚乙烯粉尘燃爆特性影响研究
2
作者 苏明清 魏利军 +4 位作者 江丙友 多英全 王如君 陈思凝 孔祥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6-1026,共11页
聚乙烯粉尘火灾爆炸事故时常发生,为提高企业安全生产,选取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elaminecyanurate,MCA)和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elaminepyrophos-phate,MPP)两种抑爆粉体,使用20L爆炸球实验装置,从爆炸特征参数、热解特性及爆炸产物综合分析... 聚乙烯粉尘火灾爆炸事故时常发生,为提高企业安全生产,选取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elaminecyanurate,MCA)和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elaminepyrophos-phate,MPP)两种抑爆粉体,使用20L爆炸球实验装置,从爆炸特征参数、热解特性及爆炸产物综合分析了抑爆剂对聚乙烯粉爆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CA和MPP对聚乙烯粉具有好的抑制效果,且随着抑爆浓度的增加而进一步增强,当MCA和MPP分别添加67.5%(质量分数)和60%(质量分数)时,聚乙烯粉爆炸被完全抑制.通过热解特性分析发现,加入MCA和MPP抑爆剂能减缓聚乙烯粉氧化和热分解,且混合物的活化能均高于单一聚乙烯粉.与此同时,通过ReaxFF-MD模拟分析发现,抑爆剂成功减弱了聚乙烯粉在高温热解时的气相反应.此外,结合爆炸压力、热解特性以及爆炸产物分析了其抑制机理.研究结果对聚乙烯粉爆炸防治具有科学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爆炸 抑爆 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 ReaxFF-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粒径MCA阻燃剂的制备与应用
3
作者 刘婷 徐有敏 +2 位作者 耿建刚 王鲁静 董先华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2,共4页
通过母液回用制备了大粒径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阻燃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分析了母液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MCA粒径的影响,并研究了大粒径MCA对尼龙6(PA6)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母液pH值为5.5~... 通过母液回用制备了大粒径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阻燃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分析了母液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MCA粒径的影响,并研究了大粒径MCA对尼龙6(PA6)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母液pH值为5.5~6.5、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2 h时,MCA的平均粒径约为3.5μm,颗粒大小很均匀;PA6/MCA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阻燃性能,且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受MCA用量影响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母液回用 阻燃剂 大粒径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MCA复合阻燃增强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钱立军 韩鑫磊 +2 位作者 叶志殷 叶龙健 许国志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84,共4页
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聚磷酸铵(APP)与聚丙烯(PP)共混,制备了无卤阻燃PP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仪、热失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材料的阻燃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APP/MCA的协效阻燃作... 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聚磷酸铵(APP)与聚丙烯(PP)共混,制备了无卤阻燃PP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仪、热失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材料的阻燃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APP/MCA的协效阻燃作用及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25份APP/MCA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随MCA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当MCA含量为30%(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达到最大值24.2%;其力学性能同样随MCA含量的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当MCA含量为30%时,其断裂强度比APP单独阻燃PP时提高了50%,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提高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聚磷酸铵 阻燃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三氧化二锑与MCA协同阻燃性能对PA6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明英 樊张帆 +3 位作者 张瑜 何力 冯洪福 王翔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2-45,共4页
采用了未经表面改性和经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改性的等离子法纳米级三氧化二锑(Sb2O3),研究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与纳米级Sb2O3的不同配比对PA6的阻燃效应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级Sb2O3与MCA的质量比为1.5∶8.5时,协效效果较... 采用了未经表面改性和经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改性的等离子法纳米级三氧化二锑(Sb2O3),研究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与纳米级Sb2O3的不同配比对PA6的阻燃效应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级Sb2O3与MCA的质量比为1.5∶8.5时,协效效果较好,氧指数达33%以上,拉伸强度达到73.2MPa,冲击强度变化不大。热重分析显示:协效阻燃体系对尼龙6(PA6)体系的热分解特征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三氧化二锑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尼龙6 阻燃性能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改性MC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魏珊珊 姚峰 +1 位作者 刘亦武 刘跃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8-90,99,共4页
在三聚氰胺和氰尿酸反应过程中加入SiO2溶胶,制备改性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将改性的MCA和尼龙6熔融共混制得尼龙6/改性MCA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万能拉伸试验机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MCA在尼龙6... 在三聚氰胺和氰尿酸反应过程中加入SiO2溶胶,制备改性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将改性的MCA和尼龙6熔融共混制得尼龙6/改性MCA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万能拉伸试验机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MCA在尼龙6中分散良好,尼龙6/改性MC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均比尼龙6/未改性MCA复合材料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阻燃剂 尼龙6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A与MH阻燃PA-6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冯钠 刘巍 +2 位作者 张桂霞 张小扉 徐翔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39,共3页
分别以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和氢氧化镁(MH)为阻燃剂制备了聚酰胺6(PA-6)阻燃复合材料,研究和对比了MCA和MH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MCA和MH用量同为20份时,PA-6/MCA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达到30.5%,而PA-... 分别以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和氢氧化镁(MH)为阻燃剂制备了聚酰胺6(PA-6)阻燃复合材料,研究和对比了MCA和MH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MCA和MH用量同为20份时,PA-6/MCA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达到30.5%,而PA-6/MH复合材料的LOI仅为23.5%,说明MCA的阻燃效率比MH高。同时,PA-6/MC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66.8 MPa,是PA-6/MH复合材料的1.14倍。熔体流动速率PA6/MCA复合材料熔体流动速率达74 g/10min,是PA-6/MH复合材料的4.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复合材料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氢氧化镁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A/CD-PA6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傅轶凡 滕云 +1 位作者 余国民 尹翠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8,共6页
采用两步熔融聚合法制备出一种同时具备阳离子可染和阻燃效应的新型尼龙6(PA6)。通过在PA6大分子链段中引入具有双羧基官能团的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SIPA),得到阳离子可染PA6(CD-PA6),再加入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A)作为有机阻燃单体... 采用两步熔融聚合法制备出一种同时具备阳离子可染和阻燃效应的新型尼龙6(PA6)。通过在PA6大分子链段中引入具有双羧基官能团的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SIPA),得到阳离子可染PA6(CD-PA6),再加入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A)作为有机阻燃单体制得。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等手段表征,证实5-SSIPA和MCA分散在PA6基体中。染色实验证实5-SSIPA的加入使得PA6阳离子染料的上染率高,最高可达96. 79%,且色彩亮丽;阻燃性能测试结果显示MCA的加入使MCA/CD-PA6极限氧指数最高可达27,发烟减小且无黑烟,熔滴现象较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 阳离子可染尼龙6 三聚氰胺氰脲酸盐 熔融聚合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MCA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晴媛 刘继纯 +1 位作者 王伟 付梦月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20,共4页
将聚苯乙烯(PS)树脂与氰脲酸三聚氰胺(MCA)直接进行熔融复合制备PS/MCA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用水平燃烧试验、垂直燃烧试验、氧指数试验和高温处理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 将聚苯乙烯(PS)树脂与氰脲酸三聚氰胺(MCA)直接进行熔融复合制备PS/MCA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用水平燃烧试验、垂直燃烧试验、氧指数试验和高温处理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制备和加工过程中MCA微观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复合材料中MCA的阻燃机理不变;MCA的引入使PS的阻燃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随着MCA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发烟和滴落减少,氧指数增大,水平燃烧级别提高;MCA用量为20份时复合材料能够自熄,40份时,复合材料的氧指数从17.5%增加至20.8%,水平燃烧试验可达到FH-1级。研究发现,MCA的引入并不能够使PS基体成炭,其对PS的阻燃机理主要是气相稀释和对PS基体的冷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纛腮酸三聚氰胺 熔融复合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A/MH对PA6热降解行为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吴朝亮 刘海燕 +2 位作者 张伟 敬波 戴文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67,75,共4页
用热重分析仪(TG)、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扫面电镜(SEM)表征了三聚氰胺尿酸盐(MCA)/氢氧化镁(MH)/聚酰胺6(PA6)三元复合体系的热降解行为、降解产物的红外结构以及燃烧产物的炭层结构。结果表明,MCA/MH二元体系降低了PA6的初始... 用热重分析仪(TG)、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扫面电镜(SEM)表征了三聚氰胺尿酸盐(MCA)/氢氧化镁(MH)/聚酰胺6(PA6)三元复合体系的热降解行为、降解产物的红外结构以及燃烧产物的炭层结构。结果表明,MCA/MH二元体系降低了PA6的初始分解温度,改变了PA6的热降解途径,降解过程产生三嗪类物质,有利于体系热稳定性的提高。MH提高了体系燃烧的成炭率,有利于阻燃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三聚氰胺尿酸盐 氢氧化镁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MCA复合体系的燃烧性能与炭层结构
11
作者 冯钠 陈涛 +2 位作者 张桂霞 李红 刘茜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5,共4页
以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基体树脂,以氰尿酸三聚氰胺(MCA)为阻燃剂,研究了EVA/MCA复合体系的燃烧性能,并对燃烧炭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CA改善了EVA/MCA体系的燃烧性能,消除了燃烧滴落现象,抑制了黑烟的产生。随着MCA添加量... 以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基体树脂,以氰尿酸三聚氰胺(MCA)为阻燃剂,研究了EVA/MCA复合体系的燃烧性能,并对燃烧炭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CA改善了EVA/MCA体系的燃烧性能,消除了燃烧滴落现象,抑制了黑烟的产生。随着MCA添加量逐渐增大,氧指数由18.0%提高到26.1%,当MCA添加量为80质量份时,体系成为难燃材料。当MCA添加量分别为50,60,80质量份时,EVA/MCA复合体系的阻燃级别依次可以达到FV-2级,FV-1级,FV-0级。随着MCA添加量的增加,燃烧试样表面的炭层逐渐增多,致密程度提高;随着燃烧时间的增加,燃烧试样内部的孔洞增多,孔径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氰尿酸三聚氰胺 可燃性 炭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甲醛三聚氰胺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桂琮皓 孙楠 +1 位作者 张弛 周继博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6,共8页
传统三聚氰胺树脂复鞣剂存在甲醛过量释放问题,影响了其在制革中的应用。为解决该问题,以三聚氯氰(TCT)为交联剂,通过分步控温,依次将其与对氨基苯磺酸钠(SE)和水解胶原蛋白(CH)反应,制得了一类新型无甲醛三聚氰胺树脂复鞣剂TSP。红外... 传统三聚氰胺树脂复鞣剂存在甲醛过量释放问题,影响了其在制革中的应用。为解决该问题,以三聚氯氰(TCT)为交联剂,通过分步控温,依次将其与对氨基苯磺酸钠(SE)和水解胶原蛋白(CH)反应,制得了一类新型无甲醛三聚氰胺树脂复鞣剂TSP。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测试表明,TCT成功实现了对SE和CH的交联,制得的TSP1粒径为387.32 nm,且具有两性性质,等电点达到4.29。应用性能评价实验表明,蓝湿革对TSP1的吸收率为73.23%。使用TSP1复鞣后,牛皮对加脂剂的吸收率达到89.36%。复鞣后坯革的增厚率达到37.50%,且丰满性、纤维分散等物理感官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此外,TSP存放稳定性良好,且不存在游离甲醛释放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树脂 三聚氰胺树脂 甲醛 复鞣 三聚氯氰 水解胶原蛋白 皮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填料对PA6/MCA阻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业昕 李迎春 +3 位作者 王盼 孔宇飞 李曦 张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无机填料(硅灰石、碳酸钙)对尼龙6(PA6)/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阻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阻燃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A6/MCA/硅灰石阻燃复合材料为UL94 V–0级,比PA6/MCA阻燃复合材料(V–2级)有显著提高;然而PA6/MCA/碳酸... 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无机填料(硅灰石、碳酸钙)对尼龙6(PA6)/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阻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阻燃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A6/MCA/硅灰石阻燃复合材料为UL94 V–0级,比PA6/MCA阻燃复合材料(V–2级)有显著提高;然而PA6/MCA/碳酸钙阻燃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却有所下降。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分析表明,PA6/MCA/硅灰石阻燃复合材料燃烧后的表面炭层呈连续、致密状;PA6/MCA/碳酸钙阻燃复合材料的表面炭层有很多孔洞,且孔洞直径大。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PA6/MCA/硅灰石阻燃复合材料的表面炭层与Si O2能很好地结合,形成致密的保护层,致使其阻燃性能显著提高。另外,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硅灰石能够提高PA6/MCA阻燃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但降低了缺口冲击强度,而碳酸钙的加入却使得PA6/MCA阻燃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硅灰石 碳酸钙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A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PA6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袁文聪 魏珊珊 张夏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67-172,共6页
目的用一种新的方法合成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并探究其在聚酰胺6(PA6)中的应用。方法将三聚氰胺(MA)、氰尿酸(CA)和少量水混合成膏状物,并使其在室温下反应一定时间,再加入少量MCA,使其继续反应以制备MCA阻燃剂。将制备的MCA与PA6熔... 目的用一种新的方法合成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并探究其在聚酰胺6(PA6)中的应用。方法将三聚氰胺(MA)、氰尿酸(CA)和少量水混合成膏状物,并使其在室温下反应一定时间,再加入少量MCA,使其继续反应以制备MCA阻燃剂。将制备的MCA与PA6熔融共混制备阻燃PA6复合材料,用FTIR,XRD,TG,SEM对制备的MCA进行表征,对阻燃PA6复合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所制MCA的FTIR和XRD特征峰与在水中合成MCA的特征峰一致;所合成的MCA最大热失重温度达到451.7℃。在阻燃剂质量分数为8%时,阻燃PA6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为29%,阻燃性能达到UL-94V0级。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降低,当阻燃剂质量分数为8%时,拉伸强度为66.4 MPa,冲击强度为4.7 kJ/m^2。结论用文中方法合成的MCA具有工艺简单、不需加热、耗水量低等优点,大大提高了PA6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聚酰胺6 复合材料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磷酸哌嗪/MCA对聚丙烯的阻燃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仇艳艳 孙明媚 +1 位作者 杜玉莹 唐林生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共3页
通过垂直燃烧试验、极限氧指数(LOI)测定和锥形量热分析,对焦磷酸哌嗪(DPP)与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复合而成的膨胀型阻燃剂(IFR)阻燃聚丙烯(PP)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m(MCA):m(DPP)为1.0∶2.5,IFR质量分数为26%时,PP的LOI为34.2%,垂... 通过垂直燃烧试验、极限氧指数(LOI)测定和锥形量热分析,对焦磷酸哌嗪(DPP)与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复合而成的膨胀型阻燃剂(IFR)阻燃聚丙烯(PP)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m(MCA):m(DPP)为1.0∶2.5,IFR质量分数为26%时,PP的LOI为34.2%,垂直燃烧试验可通过V-0级;与PP相比,阻燃PP的热释放速率(HRR)、总热释放量(THR)分别降低了91.34%,31.42%。该IFR对PP的阻燃机理与聚磷酸铵基IFR的类似,主要是通过凝聚相阻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酸哌嗪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膨胀型阻燃剂 聚丙烯 阻燃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石墨氮化碳及其MCA杂化物的合成与阻燃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承鑫 孙黎明 +3 位作者 姚坤成 王朝生 彭志宏 彭治汉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4-147,共4页
采用三聚氰胺作为原料,通过梯度加热制备了类石墨氮化碳(g-C3N4),再以三聚氰胺、氰尿酸和自制g-C3N4合成了三聚氰胺氰尿酸杂化物(CNMCA)。采用FTIR、XRP和TDA对g-C3N4和CNMCA的结构与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将CNMCA应用在聚酰胺6中制备了阻... 采用三聚氰胺作为原料,通过梯度加热制备了类石墨氮化碳(g-C3N4),再以三聚氰胺、氰尿酸和自制g-C3N4合成了三聚氰胺氰尿酸杂化物(CNMCA)。采用FTIR、XRP和TDA对g-C3N4和CNMCA的结构与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将CNMCA应用在聚酰胺6中制备了阻燃复合材料,同时,采用垂直燃烧和极限氧指数法分析了阻燃效果。结果表明,g-C3N4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其热失重5%(T-5%)的温度高达544.9℃。另外,g-C3N4的杂化不同程度地提高了MCA的热稳定性。当杂化比例为30%时,CNMCA的T-5%由345.5℃提升到352.3℃,在600℃下的残余质量由0.43%显著提升到23.45%。CNMCA的阻燃性能比MCA更佳,当添加到10%CNMCA30时,试样燃烧时的熔滴已无法使脱脂棉被引燃,因此,阻燃等级从UL94 V-2提升到UL94 V-0级,极限氧指数也从27.8%提升至3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石墨氮化碳 三聚氰胺氰尿酸 杂化物 阻燃性 聚酰胺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次磷酸锌与MCA协效阻燃PLA的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咪 丁晓庆 +1 位作者 王克智 王新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24,共6页
利用多元素协同阻燃的理念,将自制的苯基次磷酸锌(BPA-Zn)与氰脲酸三聚氰胺(MCA)复配得到BPA-Zn/MCA复合阻燃体系,然后利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将阻燃体系与聚乳酸(PLA)基体共混得到PLA/BPA-Zn/MCA复合材料,研究了BPA-Zn/MCA阻燃体系对PLA力... 利用多元素协同阻燃的理念,将自制的苯基次磷酸锌(BPA-Zn)与氰脲酸三聚氰胺(MCA)复配得到BPA-Zn/MCA复合阻燃体系,然后利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将阻燃体系与聚乳酸(PLA)基体共混得到PLA/BPA-Zn/MCA复合材料,研究了BPA-Zn/MCA阻燃体系对PLA力学、热稳定和阻燃等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BPA-Zn可以改善MCA与PLA基体两相间的界面相容性,而MCA起到一定的促进结晶的效果。同时,MCA与BPA-Zn之间均存在良好的协同效果,PLA复合材料阻燃性能优异。当BPA-Zn和MCA总质量分数为30%,质量比为1∶1时,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达到28.0%,垂直燃烧阻燃等级达到V-0级,无熔滴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阻燃 苯基次磷酸锌 氰脲酸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A@ADP协效膨胀阻燃热塑性聚氨酯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冉镒柠 欧红香 +3 位作者 温凯越 涂喆 潘梦丽 薛洪来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07-7214,共8页
热塑性聚氨酯(TPU)易被点燃,为提高其热稳定性能、抑制传统磷系阻燃剂二乙基次磷酸铝(ADP)高温时磷化氢气体(PH3)的产生,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制备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包覆的二乙基次膦酸铝阻燃剂(MCA@ADP),并与双季戊四醇(DPER)按不... 热塑性聚氨酯(TPU)易被点燃,为提高其热稳定性能、抑制传统磷系阻燃剂二乙基次磷酸铝(ADP)高温时磷化氢气体(PH3)的产生,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制备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包覆的二乙基次膦酸铝阻燃剂(MCA@ADP),并与双季戊四醇(DPER)按不同比例复配,经熔融共混制备膨胀阻燃TPU复合材料。通过氧指数、垂直燃烧、热重分析、锥形量热仪、力学性能测试等对阻燃TPU复合材料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剂添加总量为25%(质量分数),MCA@ADP和DPER的质量比为1∶1时,阻燃复合材料TPU-3的极限氧指数(LOI)达到34.5%,垂直燃烧测试达到UL-94 V0级别,与纯TPU相比,TPU-3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以及总热释放量(THR)分别降低了76.91%和58.19%,拉伸强度降低了38.5%。表明MCA@ADP与DPER组成的氮-磷协效膨胀阻燃体系可有效提高TPU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二乙基次膦酸铝 阻燃材料 膨胀阻燃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A阻燃PA66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丰 梁惠强 +5 位作者 金雪峰 岑茵 丁超 谭麟 冯德才 孙东海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等研究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阻燃PA66体系的微观形貌与性能。结果表明,MCA在PA66体系中呈片状分布,但随用量的增加有一定的团聚现象;MCA与PA66存在一定的相互...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等研究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阻燃PA66体系的微观形貌与性能。结果表明,MCA在PA66体系中呈片状分布,但随用量的增加有一定的团聚现象;MCA与PA66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而使得MCA和PA66的热稳定性均下降,PA66/MCA体系中第二阶段的分解产物与未加MCA的PA66基本相同;MCA具有异相成核作用但会降低结晶速度。同时考察了不同含量MCA、不同加工助剂、着色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当MCA质量分数为5%~10%时,阻燃等级达到UL 94 V–0级,同时力学性能较好,加工助剂及着色剂中硬脂酸钙、EBS、络合红R297对阻燃性能没有负面影响,但蒙旦酯蜡、PE基黑种、铁红R206对阻燃性能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PA66 无卤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A协效膨胀阻燃LDPE泡沫材料的研究
20
作者 刘云 冯钠 +2 位作者 高杨 李蕾 杨亮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2,共4页
以木质素为炭源、聚磷酸铵(APP)为酸源和气源、三聚氰胺尿酸盐(MCA)为协效阻燃剂、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材料,采用共混塑炼-热压法制备膨胀阻燃LDPE泡沫材料,研究MCA对膨胀阻燃LDPE泡沫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CA加入使膨... 以木质素为炭源、聚磷酸铵(APP)为酸源和气源、三聚氰胺尿酸盐(MCA)为协效阻燃剂、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材料,采用共混塑炼-热压法制备膨胀阻燃LDPE泡沫材料,研究MCA对膨胀阻燃LDPE泡沫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CA加入使膨胀阻燃LDPE泡沫材料的刚性和模量有所提高,同时提高了膨胀阻燃发泡体系的阻燃效率。当APP与MCA的质量比为6∶5时,极限氧指提高到28.1%,垂直燃烧达到FV-0级,无滴落现象,700℃残炭量提高到32.3%,燃烧后炭层结构光滑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三聚胺氰尿酸盐 木质素 聚磷酸铵 泡沫材料 阻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